万古霉素抗性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发

万古霉素抗性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发

一、万古霉素耐药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究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苏立燕[1](2021)在《穗花杉双黄酮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grA抑制剂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金葡菌)做为临床最为常见革兰氏阳性病原菌之一,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能引起多种人畜共患病。从轻微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到诱发多种并发症的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等疾病,宿主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耐药性的愈演愈烈,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出现和广泛传播给公共卫生与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治疗金葡菌感染疾病的药物愈发有限,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及药物靶点成为抗菌药物研发的新思路。金葡菌可以感染宿主的多个组织器官,它的致病力依赖于其本身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抗毒力策略是临床抗菌治疗的一种新替代途径,抗毒力药物在抑制金葡菌毒力的同时对细菌本身不具有选择性压力,既能发挥药物的疗效又能规避耐药性的产生。MgrA(multiple gene regulator)属于Mar R家族,是金葡菌中一种重要的全局性转录调控因子,从多个途径对金葡菌毒力基因进行调控,共调控约350多个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荚膜多糖、α溶血素、蛋白酶、黏附素等。MgrA在金葡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开发抗菌药物的理想靶标。因此,MgrA抑制剂的筛选和研发能够为临床上治疗金葡菌感染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优秀的先导化合物。天然化合物具有来源广、种类多以及药理作用丰富等优点,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抑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使用荧光各向异性分析法从天然化合物小分子库中筛选出穗花杉双黄酮作为MgrA的高效抑制剂。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穗花杉双黄酮对MgrA的活性抑制作用及作用模式;体外联合抑菌实验探究了穗花杉双黄酮开发为临床协同抗细菌感染药物的潜力;最后通过构建小鼠肺炎模型,对穗花杉双黄酮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金葡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验证。首先,荧光各向异性分析法证明穗花杉双黄酮在低浓度下(IC50=3.26±0.18μg/m L)显着抑制MgrA的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及生长曲线的测定证实其不影响细菌的生长。凝胶迁移实验显示穗花杉双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grA与hla启动子片段的结合,证明穗花杉双黄酮能够抑制MgrA的体外生物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穗花杉双黄酮对MgrA调控的下游基因的影响作用,其中Hla、RNAⅢ、纤连蛋白结合蛋白A的编码基因Fnb A的转录水平受到显着抑制,分别下降3倍、2.5倍、1.5倍,对金葡菌中重要毒力因子α-溶血素转录水平的抑制最为明显。Ebh、Srap、Spa等编码表面蛋白、外源蛋白的基因转录分别上调2.9倍、3.5倍、2.2倍。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及溶血实验证实穗花杉双黄酮显着抑制α-溶血素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纤维蛋白原结合实验显示穗花杉双黄酮抑制了金葡菌USA300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作用;热稳定迁移实验、细胞内热稳定迁移及荧光淬灭实验揭示了穗花杉双黄酮通过与MgrA直接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点突变实验证实了Gln-19以及Cys-12是穗花杉双黄酮与MgrA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为了进一步发掘其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棋盘法证实穗花杉双黄酮可以与临床常见抗生素产生协同抗MRSA的作用,其中与头孢曲松钠协同作用最强;杀菌曲线进一步证实了穗花杉双黄酮可以促进金葡菌USA300对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并显着提高其抗菌活性。最后,我们通过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发现穗花杉双黄酮单独使用即能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减少肺部载菌量并明显减轻金葡菌感染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与头孢曲松钠联合用药,能显着提高头孢曲松钠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给药剂量。以上结果表明,穗花杉双黄酮是金葡菌转录调控因子MgrA的高效抑制剂,通过与MgrA直接相互作用抑制其生物学活性,显着降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致病力,对其感染小鼠肺炎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此外,穗花杉双黄酮还可与头孢曲松钠联合使用,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增强其抗菌活性,从而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为后续穗花杉双黄酮作为临床抗金葡菌感染药物及辅助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

周永林[2](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朱嘉德[3](2021)在《金黄色葡萄球菌walK点突变导致万古霉素中度耐受的分子机制和TA样元件的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重要的人类病原菌,既可以引起局部性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发炎,也能够扩散到人体内部器官,造成威胁生命的侵入性感染,例如心内膜炎、骨髓炎、坏死性肺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脓血症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复杂且易变,赋予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使金葡菌可通过多种方式如基因组突变,水平基因转移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等,快速发展出对新型抗生素的耐药性,令感染治疗陷入困境,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20世纪中期,盘尼西林和甲氧西林被依次引入金葡菌的感染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然而盘尼西林抗性金葡菌(Penicillin-resistant S.aureus,PRSA)和甲氧西林抗性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很快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使万古霉素成为临床上治疗严重金葡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令人不安的是,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情况在近年来不断发生,其中万古霉素中度耐受金葡菌(Vancomycin intermediate-resistant S.aureus,VISA)的频繁出现与传播引起了人们日益增加的关注和警惕。研究表明,伴随万古霉素的持续治疗,大部分VISA分离株均来源于医院治疗相关的MRSA菌株而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临床及实验室中源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aureus,MSSA)的VISA分离株则鲜有报道,其形成背后的分子机制也知之甚少。在该研究中,我们通过万古霉素诱导获得了源于Newman的VISA分离株SVNM。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发现在SVNM基因组中,共有9个基因(walK、NWMN0306、lpl4nm、vraA、NWMN1213、lexA、vraS、putP和NWMN2281)中的10处位置发生突变,分别为九个点突变和一个移码突变,其中点突变WalK(I237T)位于金葡菌唯一且必须的二元信号系统WalKR的感应蛋白中,而该系统在金葡菌细胞壁代谢、自溶及细胞死亡的调控中具有重要功能。因此我们首先将新型点突变WalK(I237T)作为研究目标,引入万古霉素敏感金葡菌(Vancomycin-susceptible S.aureus,VSSA)Newman 中,获得突变体 NMK1。实验结果表明单个点突变便可以赋予其万古霉素中度耐药性及VISA的一些共同特征,如细胞壁增厚、自溶活性降低和毒力基因表达变化。结合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我们观察到在VISA菌株NMK1中,与表型改变一致,其细胞壁代谢与修饰,自溶和毒力等一系列基因发生了相应的表达变化。基于绿色荧光和β-半乳糖苷酶的启动子活性检测实验表明WalK(I237T)可以降低自溶基因sle1和oatA,增强细胞壁代谢与修饰相关基因mgt的启动子活性。凝胶阻滞分析实验则显示WalR可以直接结合sle1、oatA和mgt的启动子序列,表明WalK(I237T)通过WalR直接调控靶标基因表达。这些发现不仅拓宽了我们对WalKR系统调控网络的理解,也阐释了以MSSA为遗传背景发展VISA抗性的分子机制。此外,我们在金葡菌N315的基因组中发现了一种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样元件。它和 Ⅱ 型 TA 系统具有一定相似性,其元件组分SA1833和SA1832以共转录的方式进行表达,且蛋白SA1833和SA1832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合在自身的启动子序列实现自我调控。然而,过表达SA1833和SA1833-SA1832均可以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表明该元件缺乏可以中和毒素毒性的抗毒素组分而难以归类为经典的Ⅱ型TA系统,因此我们将其认定为一种新的TA样元件。通过多种压力刺激实验我们发现,SA1833和SA1832的表达在SOS压力、氧化应激及严谨反应中显着上升,其中,对SOS和氧化压力的响应依赖于经典的LexA-RecA通路。未来,我们将对其抑制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和可能参与的重要生理过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张楠[4](2021)在《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作为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文中提出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万古霉素也已经被突破。因此,研究开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菌新药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首要任务。细丝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一种细菌分裂过程中重要的功能蛋白,因其在细菌细胞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成为了具有良好前景的抗菌新靶点。本课题以FtsZ蛋白的PC疏水狭缝作为目标结合位点,基于已报道的FtsZ抑制剂天然产物血根碱进行结构简化,设计、合成了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A-C系列),并对其抗菌活性和FtsZ蛋白靶向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在苯并噻唑基菲啶季铵盐类化合物(A系列)中,只有A4和A5对测定的四种革兰氏阳性敏感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和五种革兰氏阳性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中等的抑菌活性(MIC=1-64μg/mL),为典型的抑菌剂。其余化合物不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然而,所有化合物对所测定的两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抗菌作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了吲哚基菲啶季铵盐类化合物(B和C系列)。这两系列化合物对上述九种革兰氏阳性敏感和耐药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对万古霉素敏感和耐药的屎肠球菌以及粪肠球菌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例如,在B系列化合物中,B9和B10抗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活性十分显着(MIC=2 μg/mL),分别是血根碱和利奈唑胺的4和2倍;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an-A resistant)和粪肠球菌(Van-B resistant)的MIC均为4 μg/mL,是血根碱的8倍。在C系列化合物中,C5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的活性最好(MIC=1-8 μg/mL),均优于环丙沙星和小檗碱。然而,这两个系列化合物对两种测定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抗菌作用。因此,抗菌活性显着的C3和C5被选为代表性化合物用于进一步评价。时间-杀菌曲线揭示C3和C5具有杀菌动力学特征,其杀菌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性。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没有抑制作用。诱导耐药性实验表明,C3和C5在传代15代内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另外,溶血性实验证明C3和C5对小鼠红细胞没有溶血性。初步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C5在小鼠体内显示较好抗菌活性,但弱于利奈唑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C5被用于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指示C5能抑制细菌细胞分裂,这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初步靶向性。进一步的光散射实验揭示C5对FtsZ蛋白聚合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浓度依赖趋势。电镜实验观察到C5能促进蛋白聚合,但无法有序聚合成束,呈现杂乱的节状。这进一步证实C5专一性地作用FtsZ蛋白。苯并噻唑或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如下:①2-苯并噻唑基菲啶类化合物(A系列):在7、8、9和10位引入不同取代基,抗菌活性顺序为:甲基>甲氧基、氢;抗敏感菌活性顺序为:9-甲基>10-甲基>8-甲基>7-甲基,抗耐药菌活性顺序为:10-甲基>9-甲基>8-甲基>7-甲基。②2-(6’-吲哚基)-9-甲基菲啶类化合物(B系列):在吲哚1’位氮上引入取代基,抗菌活性顺序为:苄基>异丁基≈苯基丙基>丁基>甲基>丙基,即随着烷基碳链长度增加,目标化合物抗菌活性先降低后增加,且空间位阻较大的取代基活性更好;进一步延长碳链或引入支链烷烃,抗敏感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但抗耐药菌活性进一步增强。在苄基对位引入取代基,抗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Van-B resistant)的活性显着增强,而抗其它菌株活性没有明显变化。③2-(6’-吲哚基)-10-甲基菲啶类化合物(C系列):在吲哚1’位氮上引入取代基,抗菌活性顺序为:苄基>丁基≈异丁基>苯基丙基>甲基>乙基,其构效关系与B系列类似。而在苄基对位引入取代基,抗敏感菌和抗耐药菌活性略有下降。④当1’位取代基碳链长度较短、位阻较小时,无论抗耐药菌活性还是抗敏感菌活性,C系列化合物整体好于B系列化合物;但随着碳链增长、取代基位阻增大,抗部分菌株活性出现逆转,B系列化合物整体活性好于C系列化合物,这些菌株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红霉素敏感型化脓性链球菌、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CI、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敏感型屎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综上所述,我们以FtsZ蛋白为靶点,基于天然产物血根碱的结构进行简化,设计、合成了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A-C系列),共27个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MIC、MBC、时间-杀菌曲线、生物膜抑制实验、诱导耐药性实验、溶血性和初步体内药效学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吲哚基菲啶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特别是C5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强(MIC=1μg/mL),分别是血根碱和环丙沙星的4和4倍、利奈唑胺的2倍;其抗五种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的活性(MIC=2-8μg/mL)均优于环丙沙星和小檗碱。体内抗菌活性研究表明,C5表现出较好抗菌作用,并不易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5能抑制细菌细胞分裂,对FtsZ蛋白聚合具有促进作用,导致FtsZ蛋白无法有序聚合成束,呈现杂乱的节状,这证实C5专一性地作用FtsZ蛋白。分子对接研究预测了 C5的结合模式:C5能进入FtsZ蛋白的PC疏水狭缝,并与狭缝中的氨基酸残基如 Gln192、Gly196、Asp199、Leu200、Val203、Gly227、Ile228、Asn263、Thr265、Va1297、Thr309、Va1310 和 Ile311 形成疏水作用。总之,在本项研究不仅为新型FtsZ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2-吲哚基-5-甲基-5-菲啶类化合物作为抗菌新药的进一步可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朱立[5](2021)在《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耐药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世卫组织预测,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将步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目前,西医主要通过研发新抗生素来应对耐药菌,但因耐药菌形成速度快于抗生素研发速度,所以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于是我们想到了中医中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应对耐药菌感染依然以辨证论治为主,缺乏专门指导耐药菌感染辨治的中医理论。鉴于此,导师提出了“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新论并在古方达原饮的基础上创制了新方“新加达原散”。本论文即是围绕这两项创新点展开的。研究目的通过整理文献,解释中医新论“耐药菌感染从伏邪论治”的立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生物膜的作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①通过梳理及研究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中与伏邪相关的文献及古代七位代表性医家王履、吴又可、张璐、蒋宝素、叶天士、雷丰、柳宝诒对伏邪的治验发挥,探讨了伏气学说的源流、概念的演变,以及伏邪与耐药菌的关系。②通过查阅本草及方剂相关的古今文献,从方中的四组药入手,进而对每味药及全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验研究:①XTT法观察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形成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和药液各100 μL,培养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酶标仪上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②XTT法观测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成熟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100 μL,培养24小时后加药,药物作用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③扫描电镜观察新加达原散对成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的影响:24孔板内置入干净、无菌的玻璃片,加入MRSA、多重耐药Kp菌液培养24小时后加入同体积的药物,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制成药品,观察并拍照。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急诊病房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结合组、西药组。三组均予以基础及支持治疗。中药组予新加达原散,结合组予相关抗生素与新加达原散,西药组予抗生素,疗程均为7天。三组均于第0、3、7天观察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PIS评分、痰培养、中西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以评价新加达原散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理论研究:①中医新论“耐药菌从伏邪论治”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伏气学说的继承和创新。②新方“新加达原散”是对古方达原饮的继承和创新,更契合今日临床实际。实验研究:①XTT法示新加达原散对形成期及成熟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扫描电镜示新加达原散可破坏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最终中药组49例、西药组48例、结合组49例,共146例患者入选。三组基线指标(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基础病分布、痰培养结果、机械通气与血液净化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体温:三组体温均下降。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结合组差异最明显(P=0.000)。下降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常率比较,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白细胞:三组白细胞均降低。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组均下降。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3)。C反应蛋白: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降钙素原: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氧合指数:三组均上升。三组整体比较,三个时间点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分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IS评分:三组变化趋势不规律。三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结合组差异相对最大。中医证候积分:三组均下降。中药、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痰培养结果: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有效率:从中医积分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63.3%),但三组有效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从西医指标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77.6%),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但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安全性指标:未发现与试验用药相关的安全性指标异常。28天病死率:结合组最低(38.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研究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及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抑制作用、且能破坏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在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对体温、炎症指标的夏常、氧合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与抗生素联用疗效更佳,且28天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中医新论“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与新方“新加达原散”是理论依据充分、实验结果阳性、临床用之有效的两大创新点,可以解决一部分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荣禧[6](2020)在《医院MRSA感染分布及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药效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调查山东省青州地区三所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人民医院、青州市妇幼保健院)不同科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状况,分析我市MRSA医院流行分布现状。同时,对三所医院应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为临床医师有效治疗MRSA肺炎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山东省青州市三所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人民医院、青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段内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MRSA阳性的菌株后,通过对阳性菌株标本的类型、科室来源、耐药状况、MRSA院内感染率、MRSA感染好发部位进行统计,对我市三所医院MRSA医院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收集较完整的MRSA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的用药情况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及利奈唑胺组三组,对三组药物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细菌培养进行统计,通过分析三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了三种药物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统计期间共收集我市住院病人非重复分离MRSA阳性标本557株,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1177株。统计结果显示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占比较高,2016年占比51.1%,2017占比47.4%;2018年占比47.1%;2019年占比43.6%;而标本类型中以痰液居多,共315株(占56.5%),血液86株(占15.4%),分泌物62株(占11.1%),穿刺液48株(占8.6%),肺泡灌洗液16株(占2.8%,)尿液16株(占2.8%),其他14株(占2.5%)。557株MRSA阳性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达高90%以上,对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也有较高的耐药情况,统计期间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MRSA感染患者病例中男性居多(男女比1.5:1),5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占76.5%)。确诊为医院获得性MRSA(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A-MRSA)患者208例,社区获得性MRSA(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CA-MRSA)患者265例,MRSA院内感染率43.9%。MRSA感染部位好发于呼吸道,此外手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次之。2.将符合条件的121例MRSA肺炎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病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万古霉素组(57例),替考拉宁组(26例)以及利奈唑胺组(38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万古霉素47.37%,替考拉宁42.31%,利奈唑胺68.4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2.63%,50.0%,73.68%。三组两两比较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万古霉素组及替考拉宁组(P<0.05),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组比较,临床有效率及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8%、13.1%以及15.38%,三组之间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RSA仍是我市院内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药物耐药程度高,不推荐作为治疗MRSA感染的经验用药。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偏低,在临床中可酌情应用,但要及时评估临床效果,根据相关的药敏试验,必要时及时调整抗生素。目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MRSA均敏感,可作为临床MRSA治疗的一线药物。2.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是我市MRSA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反复住院、体质弱、近期有侵入性操作的老年患者是MRSA易感人群。呼吸系统是MRSA的主要好发感染部位。临床医生对重点科室、高发人群及高危因素应重点监管;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及消毒措施,注意卫生宣教,避免MRSA院内爆发或流行。3.三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用药安全性好。其中,利奈唑胺对于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

郭岩[7](2020)在《和厚朴酚的提取及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质粒介导的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在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发现,迅速引起全球各个国家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这导致多黏菌素作为治疗严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感染的“最后防线”作用极大降低。因此,临床上急需解决携带mcr-1基因的多药耐药菌感染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建立的MCR-1耐药酶抑制剂筛选平台筛选出一种MCR-1活性抑制剂以恢复多黏菌素对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并成功筛选获得天然化合物和厚朴酚,其作为MCR-1的活性抑制剂可显着恢复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通过棋盘法MIC试验发现和厚朴酚浓度在16μg/mL时可显着恢复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肺炎克雷伯的抑菌作用,当和厚朴酚的浓度≥16μg/mL时,其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均小于0.5(0.09±0.00至0.27±0.06)。此外,和厚朴酚与多黏菌素在MCR-1阴性耐多黏菌素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菌株中也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通过生长曲线试验验证了和厚朴酚在使用浓度条件下对MCR-1阳性肠杆菌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发现,和厚朴酚浓度低于32μg/mL时,与MH-S细胞共孵育24小时后无显着的细胞毒性作用。进一步通过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抑菌环检测试验确证了和厚朴酚能够明显恢复多黏菌素的杀菌活性。本研究通过Western-blot检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进一步确证和厚朴酚对MCR-1的抑制作用机制。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和厚朴酚与MCR-1阳性菌共培养4-6小时后,对MCR-1的表达无显着影响。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和厚朴酚直接结合至MCR-1活性区域,进而影响了MCR-1与底物的特异性结合,导致其转移磷酸乙醇胺的活性被抑制。本研究通过建立三种不同的小鼠感染模型确定和厚朴酚是否可提高多黏菌素对试验小鼠的保护作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试验结果发现,与单独多黏菌素治疗相比,和厚朴酚可提高多黏菌素对试验小鼠40%的保护率;在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中,和厚朴酚联合多黏菌素可显着减少试验小鼠大腿肌肉的细菌定植数;在小鼠肺炎模型中,联合疗法能够明显减轻小鼠肺部病理损伤。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从天然化合物厚朴中提取和纯化和厚朴酚的工艺研究,通过建立的提取工艺最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和厚朴酚提取物。通过对提取物抑制MCR-1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和厚朴酚提取物与多黏菌素同样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体内外试验确定了和厚朴酚作为MCR-1活性抑制剂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通过建立了完整的和厚朴酚提取工艺,为和厚朴酚后期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上治疗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提供了原料保障。

李飞娜[8](2020)在《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亟需新型高效的抗生素,而当前新型优质抗生素药物匮乏,主要原因之一是已知菌和素的重复筛选所导致的发现成本升高和效率低下。放线菌是抗生素生产的主力军,其物种多样性是化合物多样性的基础,开发菌源,丰富药用放线菌资源,可从源头上增加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机率。栖息于特殊环境的放线菌以往研究较少,因其独特的基因类型和代谢机制,目前已成为药用放线菌资源开发的热点。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择红树林和沙漠这两种特殊环境,采用经典的放线菌分离方法,开展了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由于实验室可培养的微生物不足自然界的1%,为有效挖掘剩余99%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还尝试采用原位培养技术俘获红树林土壤中未培养和难培养微生物。最后针对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新物种,重点开展了多相分类学鉴定。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对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的红树林植物进行了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该研究从12份植物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92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8目17科30属,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其中22株为潜在新物种,4株新物种被鉴定发表;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2株发酵菌株中50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菌株6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2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8株,值得开展化学研究的候选菌株28株,为评价其抗菌潜力,分析了其中5株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二、采用原位培养技术俘获福田红树林和茅尾海红树林土壤中未培养和难培养放线菌,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和作用机制检测。从35份原位培养样品中分离得到367株放线菌,分布于7目12科30属,优势菌属为微杆菌属,其中9株为潜在新物种。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5株发酵菌株中45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mm)菌株10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13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2株。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对85份发酵液酯相提取液的筛结果表明,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翻译。根据上述结果,确定25株菌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对其中1株链霉菌开展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发现其具有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目前本课题组博士生已从该菌中分离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三、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样品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和作用机制检测。从15份植物样品中得到320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9目14科23属,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其中19株为潜在新物种,目前已经确定了 3株新物种的分类地位;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75株发酵菌株中47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具有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的菌株6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10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5株;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对75份发酵液酯相提取液的筛选结果表明,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DNA合成,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翻译。根据上述结果,确定19株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对其中4株菌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预测了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在基因挖掘指导下,本课题组博士生已从2株候选菌株中分离得到1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四、选取4株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菌(1T4Z-3、4Q3S-7、5T4P-12-1和2T4P-2-4)和3株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11W25H-1、8H24J-4-2和9W16Y-2)开展了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确定了上述7株菌的分类地位,分别命名为Amnibacterium endophyticum sp.nov.、Marmoricola mangrovicus sp.nov.、Mangrovicella endophytica gen.nov.,sp.nov.、Aureimonas endophytica sp.nov.、Labedella phragmitis sp.nov.、Labedellapopuli sp.nov.和 Aeromicrobium endophyticum sp.nov.。本研究从红树林和沙漠生境中共分离得到879株放线菌,分布于9目20科54属;对242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共获得142株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菌株共22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共44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共15株;对160株放线菌进行基于抗菌作用机制的筛选,获得4株可抑制蛋白翻译的链霉菌和2株可抑制DNA合成的链霉菌。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确定72株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并对其中10株菌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预测了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潜能。目前本课题组博士生从本研究获得的3株化学候选菌株,分离得到了 17个活性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另外,本研究共分离得到50株潜在放线菌新物种,7株已被鉴定发表。文献调研发现,截至2020年3月,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共13个,其中有4株来自本研究的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2017-2020年1月,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共5个,其中有3株来自本研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本研究结果揭示红树林和沙漠生境中孕育着丰富且新颖的放线菌资源,是新抗生素发现的宝库。同时,采用原位培养技术可为天然产物研究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菌源,值得深入研究。

石耀强[9](2020)在《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在临床上无指征、混乱、过度使用及反复更换现象的出现造成了临床上耐药菌的大量出现。治疗中一旦出现抗生素耐药,则为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困难,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对病患的顺利康复带来巨大困扰,危害公共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此困境的最核心因素之一,这需要临床检验的支撑。临床上常用分离培养加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质谱分析等方法对细菌进行中种属鉴定和药敏分析,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细菌鉴定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上,以核酸扩增为主的分子诊断自PCR被发明以来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检验中。但是由于耐药机制多种多样,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存在不吻合的现象,所以基于耐药基因对耐药表型的判别并不是最佳的。在本研究中,通过本地Blast及在线Blast对大肠杆菌全基因组进行筛选,得到该菌的特异基因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ID:13702648)。经验证,此特异基因在240株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在150株非大肠杆菌菌株中不可检出,故可作为细菌种属鉴定特异基因。结合大肠杆菌在抗生素存在时的增菌培养,建立了PCR和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PCR和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均可在30-6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2-4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总检测时间均不超过2.5小时。PCR可在6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2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在3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3-4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q PCR可在最短3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最低102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实时、准确检测。将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用于临床样本左氧氟沙星、氨曲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抗生素耐药性评估,检测结果与医院药敏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传统药敏鉴定与分子诊断有机结合,成功的构建了基于细菌特异基因的PCR、q PCR快速分子药敏鉴定方法。具有直观、简单、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可在2.5小时内鉴定临床样本中常见多药物耐药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并明确其耐药表型,提供快速精准检测细菌种属及其抗生素耐药的方法,为相关诊断试剂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许峻旗[10](2020)在《分枝杆菌三个耐药新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仍然是全球最成功的致病菌之一。结核病难以治疗的症结在于结核菌的持留性、耐药性和毒力性,其中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是治疗的重难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9年由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和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耐药结核菌引起的新发结核病例至少为630万例,而其中多耐药病例为49万例。此外,由于多耐药(MDR)和广耐药(XDR)结核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越来越少。为了更有效治愈结核病患者,必须开发新的治疗方案。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是结核菌抵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杀菌的重要屏障。分枝杆菌细胞膜是一种复杂的多层结构,主要由5个重要部分组成:质膜(Plasma Membrane,PM)、肽聚糖(Peptidoglycan,PG)、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外膜(Outer membrane,OM)和分枝菌酸(Mycolic Acid,MA)。细胞壁则主要由肽聚糖(PG)组成。细胞壁和细胞膜在支持细胞生长,发挥细胞毒力和逃避宿主免疫等方面至关重要。特别是细胞膜合成和组装的过程十分复杂,为开发抗结核药物提供了大量候选靶点。因此,细胞壁和细胞膜组分是新药研发值得关注的靶标来源。在本研究中我利用Tn7转座子构建了包含10000株基因突变菌株的耻垢分枝杆菌突变库,通过筛选我发现编号为M492的突变菌对吡嗪酰胺的敏感(PZA)性上升。我通过质粒拯救的方法,进一步鉴定发现M492的突变基因为MSMEG3314(膜转运蛋白)。比对发现MSMEG3314在海分枝杆菌(M.marinum),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牛分枝杆菌(M.bovis),鸟分枝杆菌(M.avium),和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中均保守存在,其一致性均高于60%。MSMEG3314的缺失改变了细胞膜的质子浓度梯度差(pH差),增强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杀菌效率。同时,添加活性氧(ROS)清除剂(硫脲和联吡啶)可以减弱莫西沙星的杀菌能力,证明了M492突变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与ROS的产生有关。溴化乙锭荧光染色积累和流出实验结果表明,缺失MSMEG3314会导致细胞膜透性显着增加。然后我在M492里回补表达了MSMEG3314蛋白,经过实验验证,基因功能得到了恢复。综上所述,M.smegmatismc2155 MSMEG3314在清除ROS和维持细胞膜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耻垢分枝杆菌对PZA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影响细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生物功能的基因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丝氨酸蛋白酶Rv2224c在应对多种抗生素压力时均明显差异表达,包括异烟肼、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等。然后我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耻垢分枝杆菌中敲除了该基因的同源基因MSMEG4296。敲除菌对SDS更加敏感,并且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滑动能力有缺陷,电镜扫描也发现MSMEG4296敲除菌表面形成的脊状突起明显减少,说明MSMEG4296是影响细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基因。抗生素MIC实验发现敲除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增加。由于细胞壁重要组分D-Ala-D-Ala是万古霉素的靶点,因此我从大肠杆菌中纯化异源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Rv2224c蛋白,并与D-Ala-D-Ala相孵育,结果发现Rv2224c蛋白可以水解D-Ala-D-Ala,从而改变耻垢分枝杆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后,我探索了细胞壁相关蛋白对金属离子的影响。细胞壁上有多种金属离子转运蛋白,这些蛋白对维持胞内环境稳态具有重大意义。在基因突变文库中我发现了一株对铜离子含量特别敏感的突变菌株,鉴定其突变基因为MSMEG4702,对应结核分枝杆菌同源基因为Rv0102。同样,我在耻垢分枝杆菌中主动敲除了MSMEG4702基因。MSMEG4702敲除菌在低铜离子浓度下的生长变慢,但是在高铜离子浓度下的存活能力增强,提示MSMEG4702是负责摄入外源铜离子的蛋白。铜(Cu)对宿主免疫细胞内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必不可少的。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Rv0102蛋白定位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利用胞内铜离子检测试剂盒,我发现Rv0102同源基因MSMEG4702缺失的耻垢分枝杆菌胞内铜积累较少,仅为野生型耻垢分枝杆菌的三分之一。同时,MSMEG4702缺失突变体的铁硫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莫西沙星的耐药性增强,这表明铜吸收减少与铁硫簇蛋白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有关。铜在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MSMEG4702缺失耻垢分枝杆菌突变体在THP-1巨噬细胞中的存活能力是野生型耻垢分枝杆菌的四倍,该缺失突变体明显抑制了巨噬细胞的凋亡。这表明Rv0102是一种被证实的铜摄取蛋白,对分枝杆菌的生存和应激反应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证明Mtb膜蛋白Rv0102是一种铜吸收分枝杆菌蛋白(Mycobacterium copper uptake protein A,McuA)。这与之前发现的MctB和CtpV铜离子外排蛋白共同组成了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铜转运系统。综上所述,本文从细胞膜通透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胞内铜离子浓度稳态三个方面鉴定了三个抗生素耐药新基因并确定了其功能,为认识抗生素耐药新机理,新药物靶标提供了基础。

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古霉素耐药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穗花杉双黄酮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grA抑制剂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1.1 金葡菌概述
        1.2 金葡菌的耐药性
        1.3 金葡菌治疗现状
    第二章 金葡菌MgrA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1 金葡菌MgrA的结构与功能
        2.2 金葡菌MgrA的致病力
        2.3 金葡菌MgrA抑制剂的研究概况
    第三章 穗花杉双黄酮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3.1 穗花杉双黄酮的化学性质
        3.2 穗花杉双黄酮的来源及制备工艺
        3.3 穗花杉双黄酮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金葡菌MgrA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穗花杉双黄酮对金葡菌MgrA抑制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穗花杉双黄酮与抗生素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穗花杉双黄酮对金葡菌感染肺炎的治疗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金黄色葡萄球菌walK点突变导致万古霉素中度耐受的分子机制和TA样元件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与影响
        1.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简介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
        1.1.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概述
        1.2.2 细胞壁合成及相关抗生素作用靶标
        1.2.3 青霉素抗性机制
        1.2.4 甲氧西林抗性机制
        1.2.5 万古霉素抗性机制
        1.2.6 万古霉素中度耐受机制
        1.2.7 万古霉素中度耐受的临床意义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元信号系统
        1.3.1 二元信号系统简介
        1.3.2 WalKR调控细胞壁代谢、自溶及细胞死亡
    1.4 毒素-抗毒素系统
        1.4.1 毒素-抗毒素系统分类与功能
        1.4.2 金黄色葡球菌毒素-抗毒素系统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用菌株
        2.1.2 实验所用质粒
        2.1.3 实验所用引物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
        2.1.5 实验所用试剂
        2.1.6 实验所用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相关实验操作
        2.2.2 DNA相关实验操作
        2.2.3 实验质粒构建
        2.2.4 RNA相关实验操作
        2.2.5 蛋白质相关实验操作
        2.2.6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及分子检测相关操作
        2.2.7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walK点突变导致万古霉素中度耐受的分子机制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受菌株的诱导
    3.2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SVNM和Newman基因组序列
    3.3 点突变菌株的构建
    3.4 WalK (I237T)促进MSSA万古霉素耐药性
    3.5 WalK (I237T)导致NMK1细胞壁增厚和自溶减弱
    3.6 WalK (I237T)影响自溶、细胞壁代谢和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
    3.7 变化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分析
    3.8 WalK (I237T)影响oatA、mgt和sle1启动子活性
    3.9 WalR可直接结合oatA、mgt和sle1启动子序列
第4章 TA样元件的鉴定
    4.1 金黄色葡萄球菌TA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4.2 基因SA1832和SA1833共转录
    4.3 蛋白SA1833和SA1832可以形成稳定复合物
    4.4 蛋白SA1833及复合物SA1833-SA1832可结合自身启动子序列
    4.5 过表达SA1833及SA1833-SA1832明显抑制细菌生长
    4.6 SA1833-SA1832响应SOS反应、氧化压力和严谨反应
    4.7 SA1833-SA1832依赖recA响应SOS反应和氧化压力
第5章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5.1 walK点突变导致万古霉素中度耐受的分子机制
    5.2 TA样元件的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作为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抗菌药物
    1.2 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1.3 抗菌新靶点FtsZ
        1.3.1 FtsZ的结构
        1.3.2 FtsZ的功能
    1.4 FtsZ抑制剂
        1.4.1 具有FtsZ抑制功能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
        1.4.2 具有FtsZ抑制功能的合成小分子化合物
        1.4.3 具有FtsZ抑制功能的多肽类化合物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设计背景
    2.2 设计策略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实验材料
    3.2 A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3.2.1 合成路线
        3.2.2 实验操作
    3.3 B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3.3.1 合成路线
        3.3.2 实验操作
    3.4 C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3.4.1 合成路线
        3.4.2 实验操作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试剂及药品
        4.1.2 实验设备
        4.1.3 受试菌株
        4.1.4 对照药物及待测化合物
        4.1.5 培养基的配制
        4.1.6 药品的配制及灭菌
        4.1.7 菌种复苏、传代及冻存
    4.2 MIC值测定
        4.2.1 测定原理
        4.2.2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2.3 MIC测定结果
        4.2.4 构效关系讨论
    4.3 MBC值测定
        4.3.1 测定原理
        4.3.2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3.3 MBC测定结果
        4.3.4 构效关系讨论
    4.4 时间-杀菌曲线的测定
        4.4.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4.2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结果与讨论
    4.5 生物膜抑制活性测定
        4.5.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5.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6 诱导耐药性实验
        4.6.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6.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7 溶血性测定
        4.7.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7.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8 初步体内药效学评价
        4.8.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8.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9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
        4.9.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9.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10 FtsZ聚合动力学的测定
        4.10.1 实验原理
        4.10.2 溶液配制
        4.10.3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10.4 测定结果与讨论
    4.11 透射电镜观察FtsZ蛋白形态
        4.11.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11.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12 分子对接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目标化合物结构及名称中英文对照
附录Ⅱ 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MS谱图
附录Ⅲ 代表性化合物的HPLC图
研究生期间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类
        1.1 基因水平耐药
        1.2 蛋白质水平耐药
        2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2.1 大肠埃希菌主要耐药机制
        2.2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
        2.3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耐药机制
        2.4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机制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抗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相关机制
        1.1 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2 消除R质粒
        1.3 其它机制
        2 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机制
        2.1 抑制生物被膜形成
        2.2 其它机制
        3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机制
        4 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机制
        5 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机制
        6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研究一 伏气钩玄
        1 理论萌芽期
        1.1 伏寒化温,本为内经经旨;热病遗复,当是耐药先声
        1.2 伤寒有五,新感伏气不同;广义狭义,后世多引多从
        2 缓慢成型期
        2.1 叔和之论,热病初步区分;伏气之治,六经原可涵盖
        2.2 安道雄辨,寒温之异始判;溯洄医经,首肯伏邪存在
        3 变化成熟期
        3.1 戾气之说,吴氏大胆发明;邪伏膜原,比类耐药细菌
        3.2 绪论伤寒,诸证条分缕析;间言伏气,论治初具雏形
        3.3 问斋医略,伏温始有专篇;学宗又可,治用达原加减
        3.4 幼科要略,伏气字字珠玑;天士手笔,清泄亦重根抵
        3.5 纵论时病,四时皆有伏气;以法领方,方药切合实际
        3.6 致力温热,伏气源流俱楚;集大成者,理法方药尽述
        4 发展壮大期
        4.1 吉人新论,六淫皆是伏邪;衷中参西,百家争鸣可喜
        4.2 耐药细菌,伏邪关系密切;导师观点,守正复又创新
        5 小结
    研究二 学习导师经验方新加达原散配伍用药特色的体会
        1 柴胡、黄芩组
        2 蝉衣、酒军组
        3 草果、乳香、白芷组
        4 赤芍、石膏、青黛组
        5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新加达原散体外对两种耐药菌生物膜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1.5 实验药液、菌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形成期的活菌量
        2.2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成熟期的活菌量
        2.3 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MRSA、Kp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
    3 结果
        3.1 微孔板法结果
        3.2 扫描电镜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新加达原散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1.9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指标
        2.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础资料与基线情况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指标
        3.4 安全性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1 临床观察表
    附2 伦理批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医院MRSA感染分布及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药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医院MRSA感染分布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菌株培养及药敏实验
        1.3 方法
        1.4 MRSA相关定义[39]
        1.5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MRSA年份统计
        2.2 标本类型统计
        2.3 标本科室来源统计
        2.4 菌株耐药情况统计
        2.5 MRSA感染好发部位统计
    3.讨论
第二部分 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疗效评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80]
        1.3 排除标准
        1.4 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1.7 细菌清除疗效评估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细菌清除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7)和厚朴酚的提取及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注释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多黏菌素研究现状
        1.1 多黏菌素的临床使用状况
        1.2 多黏菌素的抗菌机制
        1.2.1 核糖体结合
        1.2.2 细胞呼吸
        1.2.3 细胞分裂
        1.2.4 Ex Portal结构
        1.3 多黏菌素的耐药机制
        1.3.1 LPS的类脂A修饰
        1.3.2 压力反应
        1.3.3 多黏菌素外排泵
        1.3.4 质粒介导的抗性
    第2章 MCR-1 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性
        2.1 MCR-1 的发现及传播情况
        2.2 MCR-1 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
        2.3 MCR-1 产生的危害
    第3章 和厚朴酚研究现状
        3.1 和厚朴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3.1.1 抗肿瘤作用
        3.1.2 抗氧化作用
        3.1.3 免疫效应
        3.1.4 抗病毒活性
        3.1.5 和厚朴酚对心脏和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3.1.6 神经生物学效应
        3.1.7 抗菌活性
        3.2 和厚朴酚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3.3 厚朴中和厚朴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和厚朴酚抗MCR-1 活性的发现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菌株和试剂
        1.1.2 设备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MCR-1 载体构建
        1.2.2 肉汤微量稀释棋盘法
        1.2.3 生长曲线
        1.2.4 时间-杀菌曲线
        1.2.5 琼脂扩散试验
        1.2.6 细胞毒性试验
        1.2.7 统计学分析
        1.3 试验结果
        1.3.1 和厚朴酚可有效恢复多黏菌素的抗菌活性
        1.3.2 和厚朴酚对产MCR-1 耐药菌抗菌活性较低
        1.3.3 和厚朴酚联用多黏菌素对产MCR-1 耐药菌呈现明显的杀菌作用
        1.3.4 和厚朴酚对宿主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和厚朴酚抑制MCR-1 活性的作用机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试剂
        2.1.2 设备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2.2.3 MCR-1 氨基酸定点突变
        2.2.4 FICI测定
        2.3 试验结果
        2.3.1 和厚朴酚不影响MCR-1 的表达
        2.3.2 和厚朴酚抑制MCR-1 活性机制分析
        2.3.3 和厚朴酚对MCR-1 抑制作用机制的确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和厚朴酚联用多黏菌素对产MCR-1耐药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实验治疗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动物和试剂
        3.1.2 设备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小鼠全身感染模型建立及其实验治疗学研究
        3.2.2 小鼠肌肉感染模型建立及其实验治疗学研究
        3.2.3 小鼠肺炎模型建立及其实验治疗学研究
        3.2.4 统计学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和厚朴酚联用多粘菌素有效降低大肠杆菌小鼠全身感染的死亡率
        3.3.2 和厚朴酚联用多粘菌素有效降低感染小鼠肌肉菌落定植
        3.3.3 和厚朴酚联用多粘菌素有效缓解小鼠肺炎的病理性损伤作用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厚朴中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试剂
        4.1.2 设备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提取溶媒筛选
        4.2.2 溶解度考察
        4.2.3 提取工艺研究
        4.2.4 减压浓缩温度考察
        4.2.5 样品制备
        4.3 试验结果
        4.3.1 溶解度考察
        4.3.2 提取工艺研究
        4.3.3 减压浓缩温度考察
        4.3.4 浓缩液的制备及转移率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含量方法学验证及初步药效学考察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试剂
        5.1.2 设备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含量测定方法
        5.2.2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5.2.3 厚朴提取物恢复多黏菌素抗菌活性分析
        5.3 试验结果
        5.3.1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考察
        5.3.2 系统适应性试验
        5.3.3 专属性考察
        5.3.4 精密度
        5.3.5 线性与范围
        5.3.6 回收率
        5.3.7 厚朴提取物有效恢复多黏菌素对产MCR-1 耐药菌的抗菌活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8)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细菌耐药现状
        1.2 抗生素研究现状
    第二章 特殊环境来源药用放线菌研究现状
        2.1 特殊环境微生物与未培养微生物
        2.2 红树林药用放线菌研究进展
        2.2.1 红树林生境
        2.2.2 红树林放线菌资源多样性
        2.2.3 红树林放线菌新物种
        2.2.4 红树林放线菌来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2.3 沙漠药用放线菌研究进展
        2.3.1 沙漠生境
        2.3.2 沙漠放线菌资源多样性
        2.3.3 沙漠放线菌新物种
        2.3.4 沙漠放线菌来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第三章 抗菌活性筛选模型
        3.1 “ESPAPE”菌株
        3.2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
        3.2.1 色氨酸操纵子的减弱机制
        3.2.2 DNA的SOS应答机制
        3.2.3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报告质粒pDualrep2
        3.2.4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检测机制
    第四章 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新物种的界定标准
        4.2 多相分类
        4.2.1 表型特征
        4.2.2 化学分类特征
        4.2.3 分子分类特征
    第五章 研究内容及意义
        5.1 研究方案
        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5.2.1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勘探
        5.3.2 采用原位培养技术挖掘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
        5.3.3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药用资源勘探
        5.3.4 特殊环境放线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研究
第二部分 特殊环境药用微生物资源勘探
    第一章 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新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样品
        1.2.2 试剂和仪器
        1.2.3 培养基
        1.2.4 植物浸汁
        1.2.5 抑制剂
        1.2.6 检定菌
        1.3 方法
        1.3.1 红树林植物样品处理
        1.3.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1.3.3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3.4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1.3.5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1.3.6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1.4 结果与分析
        1.4.1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1.4.2 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
        1.4.3 192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植物组织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1.4.4 内生放线菌的新颖性分析
        1.4.5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1.4.6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1.5 讨论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采用原位培养技术初步探究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地点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
        2.2.4 土壤浸汁
        2.2.5 抑制剂
        2.2.6 检定菌
        2.3 方法
        2.3.1 原位培养装置制作
        2.3.2 原位培养装置埋置
        2.3.3 原位培养样品处理
        2.3.4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2.3.5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3.6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2.3.7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2.3.8 菌株抗菌作用机制筛选
        2.3.9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原位培养装置的收回
        2.4.2 放线菌分离结果
        2.4.3 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2.4.4 367株放线菌在不同埋样点、原位培养装置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2.4.5 放线菌新颖性分析
        2.4.6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2.4.7 抗菌作用机制筛选结果
        2.4.8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新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样品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
        3.2.4 植物浸汁
        3.2.5 抑制剂
        3.2.6 检定菌
        3.3 方法
        3.3.1 沙漠植物样品处理
        3.3.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3.3.3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3.3.4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3.3.5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3.3.6 菌株抗菌作用机制筛选
        3.3.7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3.4.2 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
        3.4.3 320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植物组织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3.4.4 内生放线菌的新颖性分析
        3.4.5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3.4.6 抗菌作用机制筛选结果
        3.4.7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特殊环境新物种的分类学研究
    第一章 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1T4Z-3的多相分类鉴定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菌种来源
        1.2.2 试剂
        1.2.3 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形态特征观察
        1.3.2 培养特征观察
        1.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1.3.4 化学组分分析
        1.3.5 分子分类研究
        1.4 结果与分析
        1.4.1 形态特征
        1.4.2 培养特征
        1.4.3 生理生化特性
        1.4.4 化学分类特征
        1.4.5 分子分类结果
        1.5 讨论
        1.5.1 菌株1T4Z-3~T的分类地位
        1.5.2 Amnibacterium属分类学特征的修订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4Q3S-7的多相分类鉴定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种来源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形态特征观察
        2.3.2 培养特征观察
        2.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2.3.4 化学组分分析
        2.3.5 分子分类研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形态特征
        2.4.2 培养特征
        2.4.3 生理生化特性
        2.4.4 化学分类特征
        2.4.5 分子分类结果
        2.5 菌株4Q3S-7~T的分类地位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11W25H-1和8H24J-4-2的多相分类鉴定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种来源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形态特征观察
        3.3.2 培养特征观察
        3.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3.3.4 化学组分分析
        3.3.5 分子分类研究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形态特征
        3.4.2 培养特征
        3.4.3 生理生化特性
        3.4.4 化学分类特征
        3.4.5 分子分类结果
        3.5 讨论
        3.5.1 菌株11 W25H-1~T和菌株8H24J-4-2~T的分类地位
        3.5.2 拉贝达氏菌属(Labedella)分类学特征的修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9W16Y-2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种来源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形态特征观察
        4.3.2 培养特征观察
        4.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4.3.4 化学组分分析
        4.3.5 分子分类研究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形态特征
        4.4.2 培养特征
        4.4.3 生理生化特性
        4.4.4 化学分类特征
        4.4.5 分子分类结果
        4.5 菌株9W16Y-2~T的分类地位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株红树林植物内生细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种来源
        5.2.2 试剂
        5.2.3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形态特征观察
        5.3.2 培养特征观察
        5.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5.3.4 化学组分分析
        5.3.5 分子分类研究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形态特征
        5.4.2 培养特征
        5.4.3 生理生化特性
        5.4.4 化学分类特征
        5.4.5 分子分类结果
        5.5 讨论
        5.5.1 菌株5T4P-12-1~T的分类地位
        5.5.2 菌株2T4P-2-4~T的分类地位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
附录
致谢

(9)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感染与抗菌药物的问世
    1.2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公共安全的一大威胁
    1.3 抗生素耐药机制复杂
    1.4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扩散与变异
    1.5 抗生素新药研发进展缓慢加剧细菌耐药
    1.6 快速检测抗生素耐药信息从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1.7 现有方法难以快速有效的检测抗生素耐药信息
    1.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菌及耐药检测中的应用
    1.9 目前细菌药敏检测存在的问题
    1.10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11 试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PCR鉴定大肠杆菌及其耐药表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常用抗生素使用液的配制
        2.2.2 灭菌超纯水制备
        2.2.3 培养基制备
        2.2.4 菌种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 筛选特异基因
        2.2.6 引物设计及合成
        2.2.7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2.2.8 PCR鉴定体系的特异性评估
        2.2.9 PCR鉴定大肠杆菌耐药表型
        2.2.9.1 试验菌株选择培养
        2.2.9.1 试验菌株梯度稀释以及PCR灵敏度评估
        2.2.9.2 抗生素共培养
        2.2.9.3 抗生素共培养模板制备
        2.2.9.4 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以及循环数优化
    2.3 结果
        2.3.1 特异基因筛选
        2.3.2 PCR特异性评估
        2.3.3 试验菌株梯度稀释以及PCR灵敏度分析
        2.3.4 抗生素共培养
        2.3.5 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以及循环数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qPCR鉴定大肠杆菌及其耐药表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2.2 q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2.3 qPCR检测临床尿液样本中大肠杆菌抗生素敏感性
    3.3 实验结果
        3.3.1 q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3.2 qPCR检测临床大肠杆菌菌株抗生素敏感性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10)分枝杆菌三个耐药新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 结核菌与抗生素耐药
    2 分枝杆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重要性
    3 细胞壁结构概述
        3.1 细胞被膜生物合成膜结合蛋白的空间定位
        3.2 其他参与膜结合的蛋白
        3.3 脂肪酸合成
    4 分枝杆菌细胞壁组成
        4.1 肽聚糖
        4.2 阿拉伯半乳聚糖生物合成
        4.3 分枝菌酸
    5 分枝杆菌细胞壁靶点
        5.1 细菌信号转导:磷酸化信号分子
        5.2 分枝杆菌STPKs和磷酸酶
        5.3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磷酸酶
        5.4 双组分信号系统
    讨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选题依据与意义
    2 科学问题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吡嗪酰胺耐药基因的筛选和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质粒与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感受态的制备
        2.2 吡嗪酰胺敏感菌株筛选
        2.3 质粒拯救法确定突变菌株转座子插入位点
        2.4 提取RNA及分析基因转录
        2.5 构建回补菌株
        2.6 电转耻垢分枝杆菌感受态
        2.7 Western-Blot 检测蛋白表达
        2.8 饥饿胁迫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吡嗪酰胺敏感突变体M492的分离与鉴定
        3.2 M492突变株对抗生素的敏感不是由于生长差异引起的
        3.3 M492 突变株是耻垢分枝杆菌MSMEG_3314 缺失株
        3.4 突变株M492的基因回补菌株的构建
        3.5 MSMEG_3314 基因与结核分枝杆菌EmrB同源性高
        3.6 MSMEG_3314基因缺失可引起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杀伤力增强
        3.7 MSMEG_3314基因参与抵抗过氧化氢的杀伤性
        3.8 添加硫脲或2,2′-联吡啶可以抵消或减轻莫西沙星的杀伤力
        3.9 MSMEG_3314基因的缺失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但没有改变细胞壁厚度
        3.10 MSMEG_3314基因缺失增大耻垢分枝杆菌细胞膜电位差
        3.11 RT-PCR发现乙醛酸循环与M492的PZA敏感有关
        3.12 M492突变株的乙醛酸循环速率降低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羧酸酯酶CAEA通过分解细胞壁D-ALA-D-ALA导致万古霉素耐受
    1 实验材料
        1.1 质粒与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溶液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同源重组法敲除耻垢分枝杆菌MSMEG_4296基因
        2.2 体外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v2224c基因片段
        2.3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
        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5 大肠杆菌的热激法转化
        2.6 TA连接Rv2224c基因片段
        2.7 菌液鉴定PCR
        2.8 提取T-Rv2224c重组质粒
        2.9 构建pALACE-Rv2224c重组质粒
        2.10 制备耻垢分枝杆菌感受态细胞
        2.11 Western Blot验证Rv2224c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2.12 蛋白纯化
        2.13 测定生长曲线
        2.14 滑动实验和菌落形态观察
        2.15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不同胁迫下的生存能力分析
        2.16 抑菌圈法测定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SDS和H2O2压力下的抑菌圈直径
        2.17 测定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联胺条件下的CFU
        2.18 测定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酸性条件下的CFU
        2.19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Rv2224c基因功能域分析
        3.2 Rv2224c保守性分析
        3.3 耻垢分枝杆菌中MSMEG_4296敲除菌株质粒的构建
        3.4 ΔMSMEG_4296 缺失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3.5 ΔMSMEG_4296 回补菌株的构建
        3.6 MSMEG_4296敲除不影响生长
        3.7 MSMEG_4296敲除改变分枝杆菌菌落形态
        3.8 MSMEG_4296敲除增强了耻垢分枝杆菌的滑动能力
        3.9 MSMEG_4296敲除减弱了耻垢分枝杆菌生物膜的形成
        3.10 MSMEG_4296敲除能增强万古霉素对耻垢分枝杆菌的杀菌能力
        3.11 Rv2224c过表达能增强耻垢分枝杆菌细胞壁通透性
        3.12 MSMEG_4296敲除能减弱耻垢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铜离子对结核分枝杆菌耐受莫西沙星等抗生素至关重要
    1 实验材料
        1.1 质粒与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和溶液
    2 实验方法
        2.1 培养条件与实验菌株
        2.2 MIC测定
        2.3 抗生素CFU检测
        2.4 耻垢分枝杆菌突变体库的构建
        2.5 测定细菌胞内NADH浓度
        2.6 测定细菌胞内铜离子浓度
    3 实验结果
        3.1构建突变体库,筛选获得在高铜浓度下耐受的突变体X674
        3.2 MSMEG_4702敲除后减弱了耻垢分枝杆菌的生长
        3.3 添加铜离子能恢复MSMEG_4702敲除菌株的生长
        3.4 添加铜离子能恢复MSMEG_4702敲除菌株的生长
        3.5 MSMEG_4702敲除菌株细胞内铜离子浓度下降
        3.6 耻垢分枝杆菌单菌落形态随胞内铜离子浓度而改变
        3.7 MSMEG_4702负责铜离子的摄入而不是其它金属离子
        3.8 敲除 MSMEG_4702增加对铁硫簇合成的保护作用
        3.9 MSMEG_4702的敲除增强耻垢分枝杆菌对莫西沙星的耐受
        3.10 MSMEG_4702的敲除增强巨噬细胞中耻垢分枝杆菌的生存
    讨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万古霉素耐药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穗花杉双黄酮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grA抑制剂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D]. 苏立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金黄色葡萄球菌walK点突变导致万古霉素中度耐受的分子机制和TA样元件的鉴定[D]. 朱嘉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作为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D]. 张楠. 山东大学, 2021(10)
  • [5]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D]. 朱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医院MRSA感染分布及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药效评估研究[D]. 荣禧. 青岛大学, 2020(01)
  • [7]和厚朴酚的提取及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研究[D]. 郭岩. 吉林大学, 2020(08)
  • [8]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D]. 李飞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D]. 石耀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分枝杆菌三个耐药新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 许峻旗. 西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万古霉素抗性基因产物抑制剂的研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