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孩子减负的问题

谈谈孩子减负的问题

一、浅谈幼儿减负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卓雯[1](2021)在《我国教师负担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分析(2001—2020年)——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教师负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借助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1—2020年主题为"教师负担"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构化呈现当前研究成果的路线图。研究发现,随着对教师负担研究的理论挖掘日益深入,对教师负担的具体衡量指标从以往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剥离出来,"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工作投入""工作时间""工作负荷"等内容不断涌现。研究热点聚焦于教师负担内容、影响因素、教师减负策略、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与工作负担关系等方面。研究群体从"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骨干教师"逐渐聚焦到"农村教师""农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小学教师"。伴随教师减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量""乡村小学教师""减负政策"成为研究前沿。在下一步研究中,应注意加强减负政策效果的整体性评价研究,拓宽不同群体教师负担研究的深度,以全人发展的视角反思教师负担。

王海燕[2](2021)在《减负政策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欧阳秋彧[3](2021)在《幼儿教师工作在“忙”什么 ——基于对XH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为基层教师减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探讨幼儿园场域内不同层级教师的工作时间安排,有利于探析幼儿教师工作负荷的来源和成因,提升其工作时间运用的合理性,进而促进该群体的专业发展。本研究以成都市某公办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该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时间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对该幼儿园教师整体工作时间安排进行调研基础上,运用观察法对不同层级的教师,即2名一线教师(含年级组长)、2名保教主任、1名业务园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进行了持续10周的详细的观察记录,探析了三个层级幼儿教师客观的工作样态。根据对研究资料分析编码后发现,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安排具有以下特征:1.钟表时间与现实时间“变奏”:具体分为被动地变奏和主动地变奏。被动地变奏主要体现为园所事务带来的变奏、会议带来的变奏和大型活动带来的变奏;主动地变奏主要体现为幼儿教师自愿调整原计划工作的内容去开展其他工作。2.法定时间与自定时间“延展和叠加”:具体分为教师每日工作时长上的纵向延展和同一工作时间内的横向叠加。纵向延展即教师实际工作时间普遍超出法定工作时间,其中年级组长的加班工作时长高于主班老师;横向叠加即教师在同一时间的维度上同时需要处理若干事务,存在隐性工作量。3.个体时间与共融时间“交互”:具体分为主动地帮助和被动地卷入。主动地帮助体现为教师自愿花费时间主动去帮助其他同事完成工作;被动地卷入体现为教师被动接受了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而耗费了时间。在主观工作时间的感受层面,通过对访谈资料分析后发现使教师产生“忙得不行”的感受的内容主要包括:接待活动、会议安排、环境创设和文案撰写等。教师忙于这些工作的原因为:1.幼儿园需要应对各种检查;2.基于园所发展需要完成多项任务。教师在主观层面认为具有明确意义感的工作内容是:1.与幼儿情感互动;2.与幼儿一起发现与探索。而教师存在意义感困惑的工作内容是:1.重复的文案;2.低效的会议;3.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接待工作。教师们对工作时间的理想设定为:1.希望能够“正常”完成工作,即不希望因完成非教育事务而频繁打断日常本职工作;2.希望工作时间内的事务更多聚焦自身专业领域发展,凸显幼儿教师的本职角色。综合教师工作时间的客观样态和主观体验,研究发现在本土教育文化语境下幼儿教师工作时间产生负荷的主要原因包括:1.基于科层制文化视角:(1)以行政为导向的时间操控使得教师需要及时完成各项任务要求;(2)“九龙治水”带来的时间撕扯使教师不得不应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工作。2.基于场域文化视角:(1)竞争性的教育文化使教师不得不时刻准备迎接检查、改变日常保教活动安排;(2)专家性的教育文化使教师时常将前期工作推倒重来,或者不停重新开展工作。3.基于教育文化视角:(1)教师对传统伦理角色期待的自我认同使教师乐于奉献;(2)教育管理量化文化使教师必须应对各项指标要求。综合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针对幼儿教师工作时间的状态应注意:1.关注幼儿隐性的教师工作量:避免教师工作卷入度过高;2.反思教师工作时间的本位:警惕教师工作时间内容“本末倒置”;3.将教师的时间还给自己: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乃夫[4](2021)在《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现状及成因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幼儿教育是构成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项对幼儿、对家庭和对国家影响深远的极为重要的事业。近年来国家发展幼儿教育的力度在增强但多数幼儿园教师坦言承受着较重的负担。文献分析发现,有关工作负担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教育部门也一直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发声,而目前针对幼儿教师工作负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负担即教师的工作压力,对于幼儿教师现实工作量、工作时间等涉及教师工作负担的相关研究还少之甚少。因而切实了解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的现状有助于深入认识幼儿教师的负担水平及成因,为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本研究选取507名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问卷》,此问卷主要调查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两部分内容;以及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负担现状和形成原因。利用SPSS26.0对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以下结论:一是幼儿园教师总体工作负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二是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工作时间偏长、工作量分配不合理、工作压力感受大、教师间工作负担差异大这几方面。三是幼儿园教师工作量和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在教龄、所在园所性质、职位、任教班级人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四是偏重工作负担的原因主要与教师个体差异及角色冲突、园所管理方式、社会地位及期望、家长的教育推脱与多样化要求有关。根据研究结果,进而提出对减轻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的有效性建议。一是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与专业素养以科学应对过多的工作量;二是幼儿园要加强人文科学管理,切实减负以改善教师工作辛苦状态;三是搭建好社会支持体系,树立好幼儿教师良好形象,运用正向客观的眼光认识幼儿园教师价值;四是探索完善新型家园沟通合作形式,高效协同教育幼儿以减轻教师过多工作量及压力感受。

唐亚男[5](2021)在《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研究 ——以德州市两所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生活常规教育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而开展的教育,既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维护班级秩序,便于教师管理。本研究选取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德州市两所幼儿园四个小班共8名幼儿教师和127位幼儿进行观察,了解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制定方式以及实施方式等,同时对教师进行访谈深度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分析小班生活常规教育存有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教师对生活常规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内容较为重视行为结果,对幼儿的主观意愿缺乏关注;同班教师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不一致;常规内容多为教师制定,忽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方式多以教师言语告诉为主;实施方式中提醒和批评、注视或者瞪眼以及强制性动作使用频率最高;示范方式也多是小朋友示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其背后原因:教师对生活常规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在制定常规教育要求前,缺乏讨论与商量;班级人数偏多,教师无暇顾及到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幼儿园及社会对教师实际工作状态关注不足,造成一线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明确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目的;坚持教育一致性连续性原则;指导幼儿加入生活常规的制定;采取多样的教育方法;教师发挥示范性作用。对于幼儿园来说,要提高对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专业教育,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弱化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区别,改善班级氛围;改变生活常规评价方式,将无形评价有形化;为一线教师减负,对教师多一份关爱。对于家长来说:要保持家园生活常规教育的一致性,支持鼓励幼儿自我管理;科学育儿,避免畸形的家庭教育。

费宏昱[6](2021)在《自然场景下幼儿的身份识别与行为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智慧幼儿园的建设中,帮助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儿童,同时为幼儿教师减轻工作负担,让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研究中。本文按照先识别幼儿身份,后提取幼儿活动信息的思路,对自然场景下幼儿的身份识别和行为分析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针对自然场景下人脸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三种方法提升人脸识别的效果。一是利用傅里叶变换对图像清晰度进行评价,二是基于人脸朝向过滤部分侧脸,三是基于图像直方图优化图像光照,并在自然场景下采集的幼儿活动数据上进行测试,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从65.34%提升至91.43%。2、本文在上述基础上,针对自然场景下进行身份识别时单独使用人脸信息,身份检出率不高,单独使用人体信息,身份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身份识别方法,并测试了三种不同的融合方式,最终得出基于动态更新基准照的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将人脸信息和人体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人脸识别准确率高,行人重识别身份检出率高的特点,在保证身份检出率达到93.51%的情况下,将身份识别的准确率提升至89.85%。该方法相比单独使用人脸信息,身份的检出率提升约81%,相比单独使用行人重识别,身份识别的准确率提升约26%。3、基于以上成果,我们提取每位幼儿的活动信息并可视化地呈现给幼儿教师,起到辅助老师教学的作用。

闵慧祖,邓泽源,王海英[7](2020)在《布迪厄实践理论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减负路径探寻》文中认为本文以布迪厄实践理论为指导,探寻幼儿园教师减负路径。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负担为保育压力、繁多事务以及隐性的身心负担。幼儿园教师负担的成因主要是幼儿园教师秉持资本的压缩受限、身处场域的复杂多变、形成惯习的僵化陈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明确教师资本,保障界限分明的教育权利;优化教育场域,营造师幼共生的活动环境;冲破负面惯习,摒除谨小慎微的思维枷锁。

戴昊,王梦怡,祁晓莉,倪萍,刘强[8](2020)在《家长支持3~12岁儿童校外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围绕"校外学习"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使用问卷法调查了解3~12岁儿童参加校外学习的现状,以及给孩子报名校外学习班的家长的心理状态。结果表明,近5成的孩子参加过校外学习班,家长给孩子报名学习班的类型与原因各有不同,孩子的年龄阶段、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城乡分布与等因素都对孩子们参与学习班的情况有显着影响。据此,从家长、校外学习班与政府层面提出合理建议。

卜越[9](2020)在《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婴幼儿照料资源的紧缺限制了生育率的释放,对我国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探索现阶段中国0-3岁婴幼儿照料的模式、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为促进“二孩政策”的推行,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实现“幼有所育”的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首先,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三岁以下儿童照料政策,探究儿童照料责任在国家和家庭之间的转移,发现中国的婴幼儿照料政策总体沿着去家庭化的家庭主义—隐性的家庭主义—选择性的家庭主义的轨迹演变。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兴建大量托儿所提供公共儿童照料服务,市场化改革之后托儿所逐渐解体,儿童照料责任重新回到家庭。近年来政府鼓励多元主体提供儿童照料资源,但家庭仍然承担绝大部分的儿童照料压力。其次,本文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的数据,运用交叉表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中国家庭在0-3岁儿童照料的分工模式。研究表明,目前家庭婴幼儿照料面临的困境在于:母亲负担过重、父亲长期缺位、隔代照料倍感压力。母亲是婴幼儿照料任务的最主要承担者,而超过三成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提供日间照料。0-3岁儿童照料呈现出显着的年龄和城乡差异。此外,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婴幼儿照料的分工模式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母亲的经济收入和家务参与显着相关。再者,基于“为母亲松绑,为家庭减负”的原则,本文提出了0-3岁婴幼儿照料模式的三个优化方向:推进0-3岁儿童照料公共服务的建设,完善男性生育假期制度和以社区为依托建设儿童照料服务中心。人口仿真结果表明,2021-2050年我国每年0-3岁儿童的总量超过3600万人,公共托育存在大量需求,婴幼儿护理人员的缺口或达百万。本文还提出了每年给育有三岁以下儿童的男性放“父亲育儿假”的设想,并论证“父亲育儿假”的财政可行性。在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担机制的前提下,由生育保险对父亲育儿假的支出金额不会超过财政总收入的0.1%,属于可负担的范围。另外,本文认为应当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依托社区构建0-3岁儿童照料服务中心,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社区建设、家庭为基的模式中提供丰富的儿童照料资源,为儿童的成长营造有利的环境。最后,本文总结了瑞典、法国、日本以及台湾的婴幼儿照料政策,主要包括了时间支持、服务支持和经济支持三个方面。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转变儿童照料的发展理念,建立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照料制度以及大力培养专业的婴幼儿护理人才队伍。

韩旭[10](2020)在《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内陆总人口的40.42%,因此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尤为重要。乡镇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短板,而乡镇寄宿制小学作为乡镇寄宿制学校中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需要格外重视。为了解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状况,本研究以承德市L县五所乡镇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的形式,对样本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分析发现,当前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大、可自由支配时间少、睡眠严重不足、课业难度感受大、学习压力大等。学生课业负担是“一果多因”的综合征。要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为有效缓解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政府必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立有效的减负监督机制。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减负政策,具体应做到完善教师管理体制,规范教师不良教学行为;科学合理地实施课程;合理安排作息,增加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睡眠;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简优化课后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优化学生学习品质;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给予孩子合理预期;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生自身也要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增强抗压能力。

二、浅谈幼儿减负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幼儿减负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教师负担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分析(2001—2020年)——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分析方法与工具
    (三)数据处理及参数设置
二、教师负担研究概况分析
    (一)发文总量分析
    (二)研究作者分析
    (三)机构合作分析
三、教师负担研究热点分析
    (一)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呈现
    (二)研究热点的内容讨论
        1.教师负担内容研究
        2.教师负担影响因素研究
        3.教师减负策略研究
        4.教师工作时间、工作量研究
        5.教师工作时间、工作压力与工作负担关系研究
四、教师负担研究前沿分析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1.加强减负政策效果的整体性评价研究
        2.拓宽不同群体教师负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3.以全人发展的视角反思教师负担

(3)幼儿教师工作在“忙”什么 ——基于对XH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自我的实习经历
        1.1.2 国家政策导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幼儿教师工作时间的研究现状
        1.3.3 已有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幼儿教师
        1.4.2 工作时间
        1.4.3 忙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对象
        1.5.4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幼儿教师工作时间的客观样态
        2.1.1 “钟表时间”与“现实时间”:教育场域中时间的“变奏”
        2.1.2 “法定时间”与“自定时间”:教育场域中时间的“延展和叠加”
        2.1.3 “个体时间”与“共融时间”:教育场域中工作时间的“交互”
    2.2 幼儿教师对工作时间的主观体验
        2.2.1 “忙得不行”——最直接的感受
        2.2.2 “忙”与“茫”——对工作意义感的明确与困惑
        2.2.3 “争取”与“妥协”——对“制度时间”的挣扎与放弃
        2.2.4 对工作时间的理想设定
3 反思与建议
    3.1 反思——本土教育文化语境下的幼儿教师工作时间的成因分析
        3.1.1 科层制文化视角的分析
        3.1.2 场域文化视角的分析
        3.1.3 教育文化视角的分析
    3.2 建议——促进幼儿教师工作时间的减负增效
        3.2.1 反思教师工作时间的本位:警惕“本末倒置”
        3.2.2 关注幼儿教师隐性的工作量:避免教师工作卷入度过高
        3.2.3 将教师的时间还给自己: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观察记录表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部分访谈记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4)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现状及成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教师负担问题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了解负担状况是有效应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突破口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负担
        (二)工作负担
        (三)教师工作负担
    四、文献综述
        (一)教师工作负担的内涵
        (二)教师工作负担的结构与测量研究
        (三)教师工作负担现状调查研究
        (四)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因素研究
        (五)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危害
        (六)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对策
        (七)以往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假设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
        (一)访谈对象
        (二)初始问卷调查对象
        (三)正式问卷调查对象
    四、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问卷法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工作量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幼儿园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长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量分配
        (三)幼儿园教师非教学工作量分配
        (四)幼儿园教师工作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状况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总体状况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的人口统计学差异状况
    三、讨论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工作量现状的讨论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讨论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及成因调查
    一、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现存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偏长的工作时间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量分配不够合理
        (三)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感受大
        (四)幼儿园教师间工作负担差异较大
    二、幼儿园教师偏多工作负担原因探讨
        (一)教师层面
        (二)幼儿园层面
        (三)社会层面
        (四)家长层面
第五章 结论及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减轻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的建议
        (一)提升专业素质,积极做好心理调适
        (二)提高管理意识,重视加强人文关怀
        (三)搭建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成就感
        (四)完善新型的家园合作形式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访谈提纲
    附录二 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问卷
致谢

(5)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研究 ——以德州市两所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1.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2.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对生活常规教育的困惑
    (二)概念界定
        1.幼儿园常规教育
        2.生活常规教育
        3.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三)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生活常规教育的研究
        2.国内关于生活常规教育的研究
    (四)理论基础
        1.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
        3.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1.观察记录表
        2.访谈提纲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活常规教育目的
        2.生活常规教育内容
        3.生活常规教育要求程度
        4.生活常规教育制定主体
        5.生活常规教育制定方式
        6.生活常规教育实施方式
    (二)原因分析
        1.教师对生活常规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2.教师在制定常规教育要求前,缺乏讨论与商量
        3.班级规模过大,人数偏多,教师无暇顾及到幼儿的主体参与性
        4.教师在生活常规教育前对教育方法的使用缺乏思考
        5.幼儿园及社会对教师实际工作状态关注不足,造成一线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教师自身角度
        1.明确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目的,完善教育理念
        2.坚持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3.相信幼儿,指引幼儿融入生活常规的制定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提升生活常规教育趣味
        5.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二)幼儿园角度
        1.提高对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视程度
        2.开展教师专业培训,组织结对帮扶活动
        3.弱化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区别,改善班级氛围
        4.改变生活常规评价方式,将无形评价有形化
        5.多一些人文关怀,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减负
    (三)家长角度
        1.保持家园生活常规教育的一致性,支持鼓励幼儿自我管理
        2.科学育儿,避免畸形的家庭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班生活常规内容观察记录表
附录2 生活常规教育观察记录表
附录3 生活常规教育案例观察记录表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6)自然场景下幼儿的身份识别与行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工作分析
        1.2.1 智慧幼儿园系统研究现状
        1.2.2 身份识别研究现状
        1.2.3 幼儿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算法及理论研究
    2.1 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2.2 身份识别算法研究
        2.2.1 人脸识别研究
        2.2.2 行人重识别研究
    2.3 相机标定
        2.3.1 坐标系的建立
        2.3.2 坐标转换
        2.3.3 标定方法
    2.4 人脸朝向分析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自然场景下身份识别算法的选取与优化
    3.1 问题描述
    3.2 实验准备
        3.2.1 硬件设备信息
        3.2.2 数据采集
        3.2.3 数据集制作
        3.2.4 评价指标
    3.3 身份识别算法测试与选取
    3.4 自然场景下身份识别的优化
        3.4.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清晰度评价
        3.4.2 基于人脸朝向的人脸过滤方法
        3.4.3 基于图像直方图的图像光照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结合人脸和全身的幼儿身份识别系统与行为分析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结合人脸和全身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
        4.2.1 并行取优的身份识别方法
        4.2.2 基于身份传递的身份识别方法
        4.2.3 信息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
    4.3 动态更新基准照的身份识别方法
    4.4 结合人脸和全身的身份识别方法效果分析
    4.5 幼儿行为分析研究
        4.5.1 幼儿室外信息提取与可视化
        4.5.2 幼儿室内信息提取与可视化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本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布迪厄实践理论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减负路径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缘起:实践背后的负累
    (一)保育压力
        1. 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2. 辅助幼儿在园期间的生活
    (二)繁多事务
        1. 文书与会议的交织
        2. 强度与内容的过溢
    (三)隐性的身心负担
        1. 职业倦怠与情绪失调
        2. 人际压力与家庭矛盾
二、追根溯源:实践负担的归因
    (一)秉持资本的压缩受限
    (二)身处场域的复杂多变
    (三)形成惯习的僵化陈旧
三、对策衍生:实践超越的解放
    (一)明确教师资本,保障界限分明的教育权利
    (二)优化教育场域,营造师幼共生的活动环境
    (三)冲破负面惯习,摒除谨小慎微的思维枷锁

(8)家长支持3~12岁儿童校外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调查设计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儿童报名校外学习班的总体情况
    (二)校外学习班类型情况
    (三)报校外学习班目的
    (四)校外学习班数量及儿童学习时间情况
    (五)校外学习班的花费情况
    (六)家长对治理校外培训政策了解情况
四、讨论
    (一)家长文化程度因素对幼儿参与学习班现状的影响
    (二)不同儿童年龄阶段对其参与校外学习班的影响
        1.对报班数量及投入的影响。
        2.对报班类型的影响。
        3.对报班原因的影响。
        4.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三)城乡因素对儿童参与校外学习班的影响
        1.对报班数量以及投入的影响。
        2.对报班类型的影响。
        3.对报班原因的影响。
        4.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四)地区差异对儿童参与校外学习班的影响
        1.对报班数量的影响。
        2.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家长方面
        1.给孩子们减负,莫让校外学习班成校外生活主旋律。
        2.以兴趣为先,更加注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
        3.注重全面发展,平等看待八大智能。
    (二)校外学习班方面
        1.注重效果,减少噱头。
        2.创新转型,独树一帜。
    (三)政府方面
        1.加强监管,使校外培训班市场更加透明化。
        2.推广政策,动员学校成为政府政策宣传者。

(9)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新家庭经济学理论
        2.1.2 女权主义视角
        2.1.3 家庭失灵理论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1.5 人口安全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成果
        2.2.2 国内研究成果
        2.2.3 研究述评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0-3岁儿童照料政策的演变
    3.1 第一阶段(1949-1981):去家庭化的家庭主义
    3.2 第二阶段(1982-2009):隐性的家庭主义
    3.3 第三阶段(2010-至今):选择性的家庭主义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
    4.1 数据来源
    4.2 0-3岁儿童照料的家庭分工
        4.2.1 0-3岁儿童的主要照料者
        4.2.2 孩子年龄和照料模式的交叉分析
        4.2.3 户口性质与照料模式的交叉分析
    4.3 0-3岁儿童照料的家庭困境
        4.3.1 女性的照料任务最为繁重
        4.3.2 父亲的长期缺位
        4.3.3 隔代照料的无力感
    4.4 影响3岁以下婴幼儿照料模式的因素
        4.4.1 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
        4.4.2 模型的选择和研究假设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优化
    5.1 推进0-3岁儿童照料公共服务建设
        5.1.1 公共托幼的现实困境
        5.1.2 公共托幼的需求仿真
        5.1.3 发展0-3岁儿童照料公共服务的路径
    5.2 完善男性生育休假制度
        5.2.1 父亲育儿假的积极影响
        5.2.2 男性生育休假安排的现状和问题
        5.2.3 父亲育儿假制度的财政支出测算
    5.3 以社区为依托建设0-3岁儿童照料服务中心
        5.3.1 社区婴幼儿照料服务中心的优势
        5.3.2 参与主体和运行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发达国家(地区)的儿童照料经验借鉴
    6.1 瑞典
    6.2 法国
    6.3 日本
    6.4 台湾
    6.5 其他国家(地区)的婴幼儿照料政策给中国的启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10)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1.1 乡镇寄宿制小学的重要性
        1.1.2 课业负担问题日益突出
        1.1.3 乡镇寄宿制小学课业负担研究的特殊性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乡镇寄宿制小学
        1.4.2 课业负担
    1.5 理论基础
        1.5.1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1.5.2 成就动机理论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1.7.1 创新点
        1.7.2 难点
第二章 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与结果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思路
        2.1.2 调查对象
        2.1.3 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编写与优化
        2.1.4 问卷与访谈记录的处理
    2.2 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情况
        2.2.1 教学安排
        2.2.2 作业情况
        2.2.3 课余生活安排
    2.3 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观情况
        2.3.1 课业难度感受
        2.3.2 学习压力
        2.3.3 学习态度与习惯
    2.4 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
        2.4.1 学生学习时间过长
        2.4.2 作业量大且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质内容过多
        2.4.3 开展课余活动次数有限,活动形式单一
        2.4.4 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2.4.5 课业难度感受过大
        2.4.6 学习压力过大
        2.4.7 对寄宿生活和学习缺乏兴趣
第三章 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
    3.1 政府减负政策实施监管不到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3.1.1 缺乏对减负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管
        3.1.2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3.2 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关怀
        3.2.1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落实不到位
        3.2.2 课程及课余活动安排缺乏人文关怀
        3.2.3 作息时间不合理,学生可支配时间过少
    3.3 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能力不足且精力有限
        3.3.1 教学观念陈旧,专业能力欠缺
        3.3.2 师生之间疏于沟通,教师对学生关心不足
        3.3.3 身兼数职,教学力不从心
    3.4 家长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3.4.1 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
        3.4.2 缺少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沟通和引导
    3.5 学生“不想学”“不会学”
        3.5.1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5.2 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3.5.3 心理素质薄弱
第四章 减轻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建议
    4.1 政府要加强教育执法力度,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4.1.1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减负监督机制
        4.1.2 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发挥乡镇寄宿制学校优势
    4.2 学校要积极履行各项减负政策
        4.2.1 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升乡镇寄宿学校教学质量
        4.2.2 科学合理的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3 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培养广泛爱好
        4.2.4 合理安排作息,增加学生自由支配时间
    4.3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4.3.1 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素质
        4.3.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3.3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优化学生学习品质
        4.3.4 精简优化课后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4.4 家长要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4.4.1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给予孩子合理的预期
        4.4.2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有效引导
        4.4.3 增进家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减负
    4.5 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
        4.5.1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4.5.2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5.3 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增强抗压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浅谈幼儿减负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教师负担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分析(2001—2020年)——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刘卓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09)
  • [2]减负政策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研究[D]. 王海燕. 西南大学, 2021
  • [3]幼儿教师工作在“忙”什么 ——基于对XH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的个案研究[D]. 欧阳秋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幼儿园教师工作负担现状及成因调查[D]. 张乃夫.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研究 ——以德州市两所幼儿园为例[D]. 唐亚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自然场景下幼儿的身份识别与行为分析研究[D]. 费宏昱. 浙江大学, 2021(09)
  • [7]布迪厄实践理论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减负路径探寻[J]. 闵慧祖,邓泽源,王海英. 幼儿教育, 2020(27)
  • [8]家长支持3~12岁儿童校外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 戴昊,王梦怡,祁晓莉,倪萍,刘强. 中国校外教育, 2020(21)
  • [9]中国0-3岁儿童照料模式的识别与优化研究[D]. 卜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10]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研究[D]. 韩旭.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谈谈孩子减负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