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时代

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时代

一、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纪元(论文文献综述)

张群[1](2021)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首字母的缩写,近年来已成为国际课程研究的新趋势。为了跟进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减少社会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在不断更新,高中生物学教材也呈现出了“一纲多版”的现象。本文采用文献阅读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参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要求,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涉及的STSE教育主题、内容呈现方式和专栏等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实施上都体现出了STSE教育理念。生物学新、旧教材在STSE教育上的共同点在于教育主题多元化、教育呈现方式多样化、教育专栏内容丰富化。其特色在于将生物科学史有机融入教材、重视学生职业教育、关注生物科学前沿进展和学科交叉、体现生物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开设具体的STSE教育专栏和特色栏。但新教材在STSE教育主题和教育专栏的数量上高于旧教材,且新教材更新并补充了中国在世界生物学界的研究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新、旧生物学教材在STSE教育上仍存在有不足之处:旧教材“科学前沿”栏目陈旧,科学图示模糊;新教材“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偏少;缺乏安全教育和性教育、STSE教育专栏数量不足等。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对教材改革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优化STSE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加强中学生职业教育、突出STSE教育主题、促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增补STSE教育专栏、系统编排生物科学史教育、加大课后习题的渗透力度。

张亚平[2](2021)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专题序言》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即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纵观地球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时空格局受到了地球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在地球环境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从800多种牧草中筛选出抗条锈病的长穗偃麦草,成功实现偃麦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培育出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的抗病"小偃"系列品种。

潘柳燕[3](2021)在《和谐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文中研究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近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在社会领域也有广泛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但达尔文的进化论不是一个全面阐述自然界生命现象的认识论体系,在哲学方法论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成果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全面的生命现象和生物进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我们提出了包含遗传、进化、多样性和共生原理的和谐论。和谐论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与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成果相结合的认识论体系。和谐论不仅克服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缺陷,纠正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同时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杨晓玫[4](2020)在《珠芽蓼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生物资源竞争的战略重点。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微生物资源的主要分支,在我国微生物资源利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充分合理的利用亦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GPR的研究多数主要集中在菌株分离筛选生物学性能方面,而在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略少,因此深入研究PGPR菌株的促生机理、代谢调控及控制促生作用的基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PGPR的促生机理,深入挖掘内在促生基因,掌握促生的分子机制,促进PGPR的分子生物方法研究,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利用PGPR菌株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研究促生特性突出的一株优良植物根际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组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和同属菌株(参比菌株六株)比较基因组学的持家基因和差异基因,预测基因组中可能存在功能相似的功能基因,研究菌株固氮溶磷特性相关的基因,确定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主要代谢产物,为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和同属参比菌株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序列的总长度为5,597,907bp,GC含量为35.57%,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92.17 bp,在进化关系方面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与芽孢杆菌菌株AH621(CM000719.1)和AH603(CM000737.1)16Sr DNA同源性比对中有95%的同源性,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和参比菌株之间的共线性较低,说明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基因组相比同属之间发生重新排列,差异较大有继续研究的潜能。不同菌株的基因组成不同,均有基因特异性,其中固氮和溶磷相关的功能基因与基因蛋白酶的调节、色素、不同的分泌系统有关。(2)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基于Mauve的菌株基因家族分析,共有3322个相同基因,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中有515个特异性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Bacillus mycoides AH621菌株与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在基因功能与组成表达方面进化较近,可预测出表达性状一致的功能基因,可能有相同的调控机制、功能相同的持家基因。(3)根据已获得固氮的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克隆出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中的5个固氮基因(nif D,nif R,nif S,nif U和nif Ux),分别双酶切连接表达载体p BI121,命名为p BI-nif D,p BI-nif R,p BI-nif S,p BI-nif U和p BI-nif Ux,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克隆出的固氮基因接近根瘤菌。菌株固氮酶活性测定验证了克隆出的固氮基因均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5个重组固氮菌株均具有固氮能力。(4)根据已获得溶磷的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克隆出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中的4个溶磷基因(pqq A,pqq B,pqq C和pqq E),分别双酶切连接表达载体p BI121,命名为p BI-pqq A,p BI-pqq B,p BI-pqq C和p BI-pqq E,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克隆出的溶磷基因均接近溶磷家族蛋白组的聚类。菌株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验证了克隆出的溶磷基因均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4个重组溶磷菌株均具有溶磷能力。(5)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全基因组信息和与铁载体相关的功能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与铁载体分泌相关的基因GYT1和基因GYT2主要存在于Porphyrin metabolism(卟啉代谢)途径中,主要与细胞内铁的运输代谢有关,基因的产物均与铁的螯合、转运有关,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6)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固氮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趋势不一致,固氮基因重组菌株p BI-nif D、p BI-nif R、p BI-nif U和p BI-nif Ux在培养时间4h时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最高表达趋势,显着高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的2.4倍、4.3倍、4.9倍和4.5倍,而固氮基因重组菌株p BI121-nif S在培养时间12h时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最高表达趋势,显着高于对照(P<0.05),是对照的2.4倍。固氮基因nif U为表达水平最高的基因。(7)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溶磷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弱,溶磷基因重组菌株p BI-pqq A、p BI-pqq B、p BI-pqq C和p BI-pqq E在培养时间4h时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培养时间均呈明显的最高表达趋势,显着高于对照(P<0.05),为基因表达的最高水平,分别是对照的4.25倍、1.78倍、1.7倍、4.2倍。其中菌株p BI-pqq A和p BI-pqq E溶磷基因表达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菌株p BI-pqq C溶磷基因表达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溶磷基因pqq A为表达水平最高的基因。(8)菌株Bacillus mycoides Gnyt1的固氮重组菌株和溶磷重组菌株基因的靶向代谢产物分析表明:重组固氮菌株p BI-nif U分泌的代谢物主要为柠檬酸、异柠檬酸、苹果酸、泛酸、琥珀酸和乳酸,重组溶磷菌株p BI-pqq A分泌的代谢物主要为泛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乳酸。

于贵瑞,王秋凤,杨萌,陈智[5](2021)在《生态学的科学概念及其演变与当代生态学学科体系之商榷》文中提出生态学既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及生物产业管理等应用领域。生态系统概念将经典生态学或者基础生态学研究扩展到了生态系统生态学或者生态系统科学的新阶段,奠定了大尺度及全球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促进了生物学、地理学及环境科学研究的大融合,推动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经济学的学科交叉。在这一大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生态学在不断地汲取不同学科营养的同时,提出了许多科学概念或理论学说,并在相关科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形成了以认知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及人类社会的互馈关系为核心的当代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科学体系。本文从生态学思想起源与发展、生态学概念的科学内涵及其扩展等方面综合讨论了当代生态学的科学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学科体系,并尝试性地对当代生态学的科学内涵、学科范畴、学科体系进行梳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基础生态学及应用生态学研究的分支学科体系分类方案,期望与学界共同商榷,为完善和重构当代生态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张奇亚[6](2020)在《噬藻体感染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噬藻体是感染蓝细菌(蓝藻)的病毒,能调控蓝细菌种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在许多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动态变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噬藻体与宿主细胞发生各种相互作用,包括吸附、入侵和复制,参与感染过程,从而完成噬藻体的生命周期。本文在综述噬藻体生命周期与基因组结构相互关联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噬藻体与宿主蓝细菌相互作用的蛋白,如噬藻体吸附蛋白、内肽酶、穿孔素、DNA聚合酶、藻胆体降解蛋白A(NblA)、毒力因子、抗CRISPR蛋白(Acr)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等,分析它们的分子特性,阐述它们在噬藻体感染蓝细菌以及噬藻体-蓝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了更好地认识驱动不同噬藻体与宿主及水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策略、感染效率及生态学影响,本文不仅对这些与噬藻体感染相关的重要基因研究动态进行综述与讨论,还在了解噬藻体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新技术对噬藻体感染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广泛研究,以期扩展全球水生病毒数据库,进一步认识噬藻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理。

张蕊蕊[7](2020)在《《一个地球足矣》(第三、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瑞恩·韦斯特加德(Rune Westerg?rd)所着的《一个地球足矣》(One Planet Is Enough)一书第三、四章。所选材料主要对比分析了生物进化与科技进化的相似之处,进一步论证科技进化的重要性,明确了只有发展科技才能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威胁所带来的问题。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包括四个部分: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介绍了翻译材料来源,作者背景和作品内容,阐述了笔者选择气候变化为主题进行翻译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准备、译中难点以及译后审读、校对、润色过程。第三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主要从词语、句子、语篇以及背景知识的角度出发,对翻译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部分笔者总结了翻译科普类文本的心得,以及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加深了关于科技进化对世界未来环境发展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翻译能力,为日后的翻译实践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毛君来[8](2020)在《基于小黄鱼重新组装基因组的生长相关基因预估及SNP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不同策略对小黄鱼基因组进行的分析,利用WGS对小黄鱼的基因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并进行了重新注释,利用有良好的基因组的近缘物种,对小黄鱼基因组的基因家族进行扩张收缩分析,鉴定其中与生长相关基因家族。基于2b-RAD技术对南北群体的小黄鱼进行群体分析,进一步进行大小黄鱼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小黄鱼基因组组装质量的提升利用原有的来自于东海海域野生小黄鱼的测序数据(141x),对测序reads重新执行质量过滤后,对基因组大小进行预测预计基因组大小为687m,使用新版本的Platanus(v1.2.4)组装得到了692m的基因组,与预测结果接近。将用于组装基因组的测序片段重新比对到基因组上,总共有98.93%(91.53%)的测序数据能够比对到基因组上,基因组BUSCO达到了87.5%,对比于旧版基因组,在contig N50和scaffold N50上都有很大提升,新版基因组的contig N50和scaffold N50分别从3.6k和40k达到了7.9k和146k。对基因组进行重复序列和基因注释。小黄鱼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占比为14.04%,使用同源蛋白比对预测和从头预测的方法,在小黄鱼的基因组中共注释得到了29950个基因。基于全基因组核酸序列的共线性比对结果,显示小黄鱼基因组数据于大黄鱼基因组有良好的共线性,共线性比例达到了79.48%,从另一方面展现了小黄鱼基因组的准确性。2.大小黄鱼基因组比较及生长相关基因提取小黄鱼单拷贝同源基因序列与大黄鱼数据进行了Ka/Ks的计算分析,总共367个基因显着得受到了正选择。其中中3个被注释为生长相关因子,分别为SMAD3,FGFR4,GDF6b。在基因家族分析中引入了欧洲鲈鱼与美妊丽鱼还有斑马鱼一同分析,小黄鱼独有的基因家族768个,大黄鱼与小黄鱼共享了14782个基因家族,鲈形目共享了其中的13209个基因家族,仅在黄鱼属中共享的基因家族数目为364个。扩张表达中,总共有11大类被GO注释为生长相关基因家族,分别是细胞连接,嘌呤代谢,吞噬小体,受体相互作用,GnRH信号通路,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黏连,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Ca2+信号通路,ABC转运蛋白等。3.基于2b-RAD的小黄鱼不同群体SNP开发及注释从大连,旅顺各采集了5尾与6尾的野生小黄鱼样本,连同来自于舟山六横小黄鱼养殖基地的5尾养殖小黄鱼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已组装及注释完成的小黄鱼基因组进行SNP开发,总共挖掘出6457个SNP位点,这些SNP能够验证群体分离。但是这些小黄鱼个体具有极高的近交系数,群体内多样性较低。经过SnpEff注释总共6123个位于编码基因上,其中有7个SNP突变会对蛋白质造成破坏性(high impact)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截断,功能丧失或者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其中有5个属于生长因子类蛋白质。以及共618个可能影响蛋白质有效性的SNP位点突变(moderate impact)。

姜珊[9](2020)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研究 ——以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对生物学学科的教材内容做出了进一步要求,要求学科内容以核心概念为基本骨架,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和构建核心概念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物科学史作为记载科学家探究自然和生命的载体,既能够再现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也能体现出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思维变化、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以科学史为教学辅助资料,利用科学史在概念构建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教学策略。基于新版课程标准编制的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已经出版,即将投入使用。本论文以新版生物学教材为分析对象,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1)梳理新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科学史内容与生物学核心概念、重要概念、一般概念间的关系,廓清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必要性;(2)调查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教师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现状,探究影响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及策略;(3)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设计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教学案例。研究发现:(1)与旧版教材中的科学史相比较,新版教材中科学史数量更多、更具有前沿性,且几乎所有的核心概念都有与之对应的科学史材料。(2)通过“在课堂上使用科学史的情况”、“对核心概念的认识”、“对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认识”、“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四个维度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只局限于利用科学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科学史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够充分;所使用的科学史材料主要来源于教材,对课外科学史的补充较少;在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学习中缺乏对核心素养的关注。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理论学习、增加科学史获得途径、提取精炼科学史内容、课堂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强化核心概念等建议。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核心素养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教学策略:情境创设策略、探究性学习策略、概念图策略,确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明确概念——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史筛选——案例设计——案例实施评价。同时以新教材中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设计教学案例,通过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后发现,上述教学策略和实施路径能够较好发挥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达到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符合新版课标的教学理念。

那杰英[10](2020)在《西太深海海山蛇尾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文中认为蛇尾属棘皮动物,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海山是深海生物栖息地,因生物群落丰富而成为独特的生态系统。人类对于海山生态系统的两大关注点是采矿和渔业活动,但这些活动对海山生物群落造成了巨大破坏。本文通过多分子标记,研究西太深海海山蛇尾的遗传多样性,从种群栖息地环境,海山周围的海流运动情况等解释种群连通性水平,为研究深海海山区蛇尾连通性水平提供一定资料。另外,本文通过获取海山区蛇尾线粒体基因组,揭示其基本特征,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蛇尾遗传进化和分类关系。讨论基因重排,利用蛋白编码基因(PCG)进行正选择分析探讨深海海山蛇尾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海山生物群落的进化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保护脆弱的海山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对开发、评估、保护、管理海山资源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保护砖蛇尾(Ophioplinthaca defensor)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1)维嘉和RC海山O.defensor种群单倍型多样性(Hd)较高,核苷酸多样性(π)较低。从空间分布来看,维嘉海山南侧和西南侧样本数和单倍型数都高于东侧和北侧,ROV01的Hd和π最高,ROV06的Hd和π最低。(2)维嘉海山内O.defensor种群间存在较强基因流无种群分化,维嘉和RC海山间无显着遗传分化,基因流较强。单倍型混合均匀突变步数少,多个海山间可能存在较强种群交流。西南、西北太平洋单倍型间突变步数最多,两者的O.defensor种群亲缘关系较远,基因交流较少,可能已出现种群分化。(3)维嘉海山错配分布曲线符合种群扩张模型,说明种群历史上经历了大规模群体扩张。(4)4个蛇尾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15457 bp-16907 bp。使用频率较高的密码子有UUA、AGA、AGG、GGA、GUU、CCU。使用频率较高的氨基酸有Leu、Ile、Phe、Ser。(5)用本文最新获得的4条和已发表的19条蛇尾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这23个种共可划分为4个单系发生的目,拓扑结构关系稳定,支持了现有蛇尾系统发育学。(6)cox1-nad5为保守基因区,Ophiomusium sp.有一个正选择位点,其他三个都有超过八个的正选择位点。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水深和正选择位点呈中等强度的显着正相关。

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纪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纪元(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STS与 STSE教育综述
    1.1 STS综述
    1.2 STSE教育
    1.3 STSE教育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2.1 课程标准
    2.2 教材
第三章 比较研究现状
    3.1 生物学《标准》的比较研究
    3.2 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目的
    4.5 研究思路
    4.6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 《标准》中的STSE解读
    5.1 彰显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5.2 反映于课程目标
    5.3 体现在教学与评价建议
第六章 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中STSE教育主题的比较
    6.1 生物与科技发展
    6.2 生物与生态环境
    6.3 生物与社会生活
    6.4 生物与医学健康
    6.5 STSE教育主题统计分析
第七章 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中STSE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7.1 目录呈现
    7.2 引入方式呈现
    7.3 辅栏呈现
    7.4 其他相关栏目
    7.5 科学图示呈现
    7.6 教材习题呈现
第八章 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中STSE教育专栏的比较
    8.1 “科学·技术·社会”栏目
    8.2 “科学家的故事”栏目
    8.3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
    8.4 其他相关栏目
    8.5 数据分析
第九章 具体章节分析——以“基因的本质”为例
    9.1 学习目标
    9.2 章节引入
    9.3 正文内容
    9.4 科学图示
    9.5 课后习题
第十章 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特色与不足
    10.1 新、旧教材STSE教育的共性与差异
    10.2 STSE教育的特色
    10.3 STSE教育的不足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和谐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哲学反思
    (一)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哲学分析
    (二)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二、和谐论的哲学阐释
    (一)和、和谐与和谐论
    (二)和谐论的哲学内涵
        1.四大原理的内涵
        (1)遗传原理。
        (2)进化原理。
        (3)多样性原理。
        (4)共生原理。
        2.和谐论的内在关系
    (三)和谐论的哲学依据
        1.物质的整体性与生命的整体性
        2.中国古代太极思想的新阐释
三、和谐论的适用性
    (一)生命现象中的和谐论
    (二)自然界中的和谐论
    (三)人类社会中的和谐论

(4)珠芽蓼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
前言
    研究内容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农业发展与植物根际的关系
    1.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定义及功能
        1.2.1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定义
        1.2.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1.3 植物根际促生菌
        1.3.1 植物根际促生菌概念
        1.3.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分类
        1.3.3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理
    1.4 微生物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技术运用的研究现状
        1.4.1 基因组测序技术
        1.4.2 生物信息技术
        1.4.3 微生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1.4.4 固氮基因的研究现状
        1.4.5 溶磷基因的研究现状
        1.4.6 与铁载体有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1.5 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株Bacillus mysoides Gnyt1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2.2.2 菌株对pH的适应能力的测定
        2.2.3 菌株对温度耐受性的测定
        2.2.4 菌株溶磷特性的测定
        2.2.5 菌株分泌植物激素特性的测定
        2.2.6 菌株固氮特性的测定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2.3.2 菌株最适pH的测定
        2.3.3 菌株最适温度的测定
        2.3.4 菌株的溶磷能力
        2.3.5 菌株的分泌植物激素能力
        2.3.6 菌株的固氮能力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特征
        3.2.2 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圈图
        3.2.3 基于单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3.2.4 基于Mauve的共线性分析
        3.2.5 基因家族分析
        3.2.6 基于MUMmer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Bacillus mycoides Gnyt1固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4.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4.1.1 培养基配方
        4.1.2 主要试剂耗材
        4.1.3 PCR引物与设计
    4.2 实验方法
        4.2.1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预测
        4.2.2 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4.2.3 RNA分离和cDNA合成
        4.2.4 克隆基因nifDRSUUx
        4.2.5 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
        4.2.6 构建pBI-nifDRSUUx不同长度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4.2.7 表达载体pBI121质粒双酶切
        4.2.8 表达载体pBI121与目的片段连接
        4.2.9 连接产物大肠杆菌的转化
        4.2.10 蓝白斑筛选与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4.2.11 重组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克隆Bacillus mysoides Gnyt1菌株的5个nif基因
        4.3.2 质粒的构建
        4.3.3 回收双酶切质粒
        4.3.4 连接表达载体
        4.3.5 系统发育分析
        4.3.6 大肠杆菌转化
        4.3.7 固氮酶活性的鉴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Bacillus mycoides Gnyt1溶磷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5.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5.1.1 培养基配方
        5.1.2 主要试剂耗材
        5.1.3 PCR引物与设计
    5.2 实验方法
        5.2.1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预测
        5.2.2 Bacillus mycoide Gnyt1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5.2.3 克隆基因pqqABCE
        5.2.4 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
        5.2.5 构建pBI-pqqABCE不同长度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5.2.6 表达载体pBI121质粒双酶切
        5.2.7 表达载体pBI121与目的片段连接
        5.2.8 连接产物大肠杆菌的转化
        5.2.9 蓝白斑筛选与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5.2.10 重组菌溶磷菌能力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克隆Bacillus mycoide Gnyt1的4个pqq基因
        5.3.2 质粒构建
        5.3.3 回收双酶切质粒
        5.3.4 连接表达载体
        5.3.5 系统发育树分析
        5.3.6 大肠杆菌转化
        5.3.7 溶磷特性分泌有机酸的鉴定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铁载体分泌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铁载体的检测
        6.1.3 DNA的提取与检测
        6.1.4 测序文库的构建
        6.1.5 全基因组测序
        6.1.6 序列处理
        6.1.7 功能基因的注释
        6.1.8 与铁载体相关基因的代谢途径
    6.2 结果和分析
        6.2.1 产铁载体测定
        6.2.2 DNA的检测
        6.2.3 序列信息统计
        6.2.4 基因组圈图绘制
        6.2.5 蛋白编码基因功能注释
        6.2.6 菌株Gnyt1基因组的组成
        6.2.7 与铁载体有关基因的注释
        6.2.8 功能基因代谢途径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qRT-PCR分析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固氮基因和溶磷基因的表达
    7.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7.1.1 培养基配方
        7.1.2 主要试剂耗材
    7.2 实验方法
        7.2.1 不同时期固氮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7.2.2 不同时期溶磷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7.2.3 重组菌株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7.2.4 表达量分析
        7.2.5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固氮基因RNA的检测结果
        7.3.2 溶磷基因RNA的检测结果
        7.3.3 固氮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表达量差异
        7.3.4 溶磷基因不同培养时间基因表达量差异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重组固氮菌株和重组溶磷菌株的主要代谢产物研究
    8.1 试验材料与试剂耗材
        8.1.1 培养基配方
        8.1.2 主要试剂耗材
    8.2 实验方法
        8.2.1 菌株培养
        8.2.2 色谱条件
        8.2.3 质谱条件
        8.2.4 供试品样品制备方法
        8.2.5 提取代谢物
        8.2.6 数据处理
    8.3 结果与分析
        8.3.1 重组菌株靶向代谢组学的检测结果
        8.3.2 重组固氮菌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8.3.3 重组溶磷菌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8.3.4 重组菌株靶向代谢组学固氮溶磷菌株热图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9.2.1 研究特色
        9.2.2 研究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5)生态学的科学概念及其演变与当代生态学学科体系之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1.1 西方生态学概念的思想源泉
    1.2 基于生物群落和生物圈概念交叉融合的生态学整体性思想
    1.3 生态学和系统学思想融合的生态系统概念
    1.4 生态环境、区域发展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当代生态学研究领域
2 生态学概念的科学内涵及其扩展
    2.1 生态学概念的科学内涵
    2.2 生物和环境概念的扩展应用
    2.3 生态学的科学内涵及其研究对象系统的拓展
3 当代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
    3.1 生态系统科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3.2 当代基础生态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及分支学科
    3.3 当代应用生态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及分支学科
4 结 语

(6)噬藻体感染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噬藻体生命周期与基因组结构
2 噬藻体与宿主相互作用蛋白
    2.1 噬藻体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rotein)
    2.2 内肽酶和穿孔素(endopeptidase and holins)
    2.3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与藻胆体降解蛋白A (non-bleaching protein A,Nbl A)
    2.4 宿主CRISPR-Cas防御系统及噬藻体抗CRISPR蛋白(Anti-CRISPR protein,Acr)
    2.5 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s)及其生态学作用
    2.6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proteins,sHSPs)
3 噬藻体与宿主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3.1 噬菌体与宿主
    3.2 噬藻体辅助代谢基因与水环境理化因子
4 小结与展望

(7)《一个地球足矣》(第三、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材料来源
    1.2 作者简介
    1.3 作品简介
    1.4 选题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翻译理论的选择
        2.1.3 辅助工具的选择
    2.2 初译及修改过程中的难点
    2.3 审读、润色、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专有名词
        3.1.2 词义引申
        3.1.3 词性转换
    3.2 句法层面
        3.2.1 破折号的处理
        3.2.2 长句分解
        3.2.3 语态转换
    3.3 篇章层面
    3.4 背景知识的翻译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科普类文本翻译心得
    4.2 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原文
附录 汉语译文
附录 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小黄鱼重新组装基因组的生长相关基因预估及SN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测序技术
        1.1.1 第一代测序代测序
        1.1.2 第2代测序
        1.1.3 第3代测序
        1.1.4 简化基因组测序
        1.1.4.1 简化基因组测序
        1.1.4.2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海洋生物学上的应用
    1.2 小黄鱼
        1.2.1 石首鱼科基因组
        1.2.2 其他鱼类基因组
    1.3 遗传标记与SNP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小黄鱼基因组重组装与注释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与质控
        2.1.2 基因组大小预估
        2.1.3 小黄鱼基因组的组装
        2.1.4 与大黄鱼基因组的共线性
        2.1.5 小黄鱼基因组的注释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大小预估与组装
        2.2.2 与大黄鱼基因组的共线性
        2.2.3 基因组注释
        2.2.4 分析与总结
第三章 基因家族及正选择基因
    3.1 实验方法
        3.1.1 基因家族
        3.1.2 Ka/Ks正选择基因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家族
        3.2.2 Ka/Ks正选择基因
第四章 基于2b-RAD的小黄鱼SNP开发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质控
        4.1.2 变异挖掘与SNP开发
    4.2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研究 ——以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内容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研究法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概念
        2.1.2 生物科学史
        2.1.3 学科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发现学习理论
        2.2.3 科学认识论
3 新教材中概念与科学史材料的提取
    3.1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的概念提取
        3.1.1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3.1.2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3.1.3 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
        3.1.4 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
    3.2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
        3.2.1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3.2.2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3.2.3 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
        3.2.4 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
    3.3 新教材中核心概念所涉及的科学史
4 核心素养下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教学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2 调查过程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利用科学史教学的情况
        4.3.2 对利用科学史教学的认识
        4.3.3 对学生利用科学史学习的认识
        4.3.4 对核心概念的认识
        4.3.5 对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认识
        4.3.6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4.4 核心素养下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教学的建议
        4.4.1 教师层面
        4.4.2 学校层面
5 核心素养下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5.1 教学策略
        5.1.1 情境创设策略
        5.1.2 探究性学习策略
        5.1.3 概念图策略
    5.2 教学设计
        5.2.1 明确概念
        5.2.2 教学目标的确定
        5.2.3 科学史的筛选
        5.2.4 案例设计
        5.2.5 案例实施评价
    5.3 案例设计
        5.3.1 概念的明确
        5.3.2 教学目标的确定
        5.3.3 教学重难点
        5.3.4 科学史材料的筛选
        5.3.5 教学方法设计
        5.3.6 教学过程设计
6 案例实施与评价反馈
    6.1 评价设计
        6.1.1 评价维度的确立
        6.1.2 评价量表的确立
    6.2 教学案例的实施与课堂反馈评价
        6.2.1 评价结果
        6.2.2 课堂反馈评价
    6.3 教学反思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西太深海海山蛇尾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海山生态系统及其保护价值
        1.1.2 深海蛇尾的多样性和生态学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深海蛇尾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研究进展
        1.2.2 蛇尾及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2 样品采集
        2.2.3 DNA提取,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2.2.4 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2.2.5 种群历史动态
        2.2.6 基因组提取、测序、组装和注释
        2.2.7 基因组序列分析
        2.2.8 系统发育学分析
        2.2.9 对比基因序列排列
        2.2.10 正向选择基因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基于分子标记的西太海山蛇尾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
        3.1.1 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分布
        3.1.2 种群结构
        3.1.3 种群历史动态
    3.2 西太海山蛇尾线粒体基因组及系统发育学特征
        3.2.1 蛇尾的基因组组成特征
        3.2.2 蛇尾的系统发育树
        3.2.3 线粒体基因重排分析
        3.2.4 蛇尾线粒体基因组正向选择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西北太平洋海山蛇尾种群扩张历史
    4.2 COI和16S基因标记对海山连通性的指示作用
        4.2.1 维嘉海山内部蛇尾种群连通性
        4.2.2 西北太平洋海山间的蛇尾种群连通性
        4.2.3 太平洋海山蛇尾种群连通性
    4.3 蛇尾线粒体基因组系统演化及其对地质历史时期环境的响应
    4.4 结论
第五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纪元(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D]. 张群.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专题序言[J]. 张亚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04)
  • [3]和谐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J]. 潘柳燕.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珠芽蓼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比较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D]. 杨晓玫.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生态学的科学概念及其演变与当代生态学学科体系之商榷[J]. 于贵瑞,王秋凤,杨萌,陈智. 应用生态学报, 2021(01)
  • [6]噬藻体感染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张奇亚. 微生物学通报, 2020(10)
  • [7]《一个地球足矣》(第三、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张蕊蕊. 郑州大学, 2020(03)
  • [8]基于小黄鱼重新组装基因组的生长相关基因预估及SNP研究[D]. 毛君来.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构建的研究 ——以2019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为例[D]. 姜珊. 河南大学, 2020(02)
  • [10]西太深海海山蛇尾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线粒体基因组研究[D]. 那杰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  ;  

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