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二氮吸入分娩镇痛的分娩全过程临床观察

一氧化二氮吸入分娩镇痛的分娩全过程临床观察

一、全程陪产加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常贵杰[1](2021)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文中认为

苗维娟[2](2020)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2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76例、硬膜外阻滞麻醉(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75例和未采取镇痛措施的对照组78例。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电流强度为15?50 m A,频率为每3秒进行2Hz/100Hz疏密波交替),穴取合谷、内关、夹脊、次髎;PCE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镇痛时间均为宫口开大3 cm到宫口开全。记录镇痛前即刻、镇痛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检测镇痛前即刻、镇痛后120分钟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经阴分娩各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等为次要研究目标,以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结果:1、镇痛方法实施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硬膜外阻滞组各时段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硬膜外阻滞组下降幅度大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镇痛后120min,血浆β-内啡肽含量TEAS组出现上升,PCEA组出现下降。以镇痛后120minβ-内啡肽含量减镇痛前即刻β-内啡肽含量效应差值为指标,TEAS组与PCEA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CE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经阴分娩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长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均显着短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一产程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二产程时长显着短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二产程亦短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组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长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情况显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显着低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显着低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镇痛后三组产妇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阴分娩产妇中,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做到有效分娩镇痛。2、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促进体内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β-内啡肽,参与镇痛。3、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硬膜外阻滞镇痛,且不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不增加剖宫产率,无明显母儿不良反应。4、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效果虽然逊于硬膜外阻滞,但可明显减轻产痛至产妇能耐受程度,且无创、非药物、经济易操作,值得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罗曼茵(Tansy Man Yan LAW)[3](2019)在《砭石穴位刺激在足月妊娠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娩镇痛是保障顺产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以曾在内经记载而后失传近两千年之砭石进行穴位刺激,探索一套无创、无痛、价廉、安全又舒适的安神镇痛助产方法。通过减轻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痛,从而希望提高产妇接受阴道试产意欲,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亦希望通过此研究初步探索砭石除了在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以外,是否还会令产妇产后康复及新生儿带来裨益。方法: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临产的初产妇,共94例被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砭石治疗组(砭石组)、仿砭石对照组(对照组)和耳穴对照组(耳穴组),成功完成研究90例。干预时段为第一产程活跃期,通过砭石和仿砭石刺激古今中外助产最常用穴配:合谷穴和三阴交穴,加上印堂穴安神定惊、减低腰骶疼痛、防治产妇血晕、子痫。耳穴对照组用王不留行籽贴右耳的脾、肾、交感神经、内分泌、子宫等穴。第三产程结束后收集各种客观数据,包括整个产程的进展过程、新生儿Apgar评分,并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对分安神娩镇痛的主观体验与评价。继而观察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包括产后首次排尿及大便时间,产后进食情况,总住院天数等。数据分析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运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研究结果:产妇分娩疼痛的NRS评分结果显示,砭石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最佳,疼痛程度4.4±2.3,而耳穴组和仿砭石对照组疼痛程度相对较高,分别是8.9±1.5和8.4±1.7,三组比较P<0.00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WHO疼痛分级标准评级,医生对产妇分娩镇痛评级,1级镇痛评级(镇痛效果非常理想)砭石组为27名产妇(90%):耳穴组只有7名(23.3%),而仿砭石对照组10名(33.3%)。2级疼痛评级(镇痛效果稍逊)砭石组3名产妇(10.0%),耳穴组12名产妇(40.0%),仿砭石对照组16名产妇(53.3%)。3级疼痛评级(即镇痛无效)砭石组0名(0%),耳穴组11名产妇(36.7%),仿对照组4名(13.4%)。三组产妇镇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345,P<0.001)。两两比较,砭石组穴位镇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调整后P值均小于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从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看,砭石组产妇平均时间150 (103,203)分钟,耳穴组为143 (85,210)分钟、仿砭石对照组159 (93,239)分钟,三组相比P=0.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砭石组50 (29,92)分钟、耳穴组42 (25,60)分钟、仿砭石对照组30 (19,71)分钟,三组比较P=0.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产程砭石组6(5,7)分钟、耳穴组5 (5,7)分钟、仿砭石对照组5 (5,6)分钟,三组比较P=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产程砭石组460 (395,692)分钟、耳穴组525 (453,667)分钟、仿砭石对照组604 (425,772)分钟,三组相比P=0.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砭石组没有增长产程时间。三组成功自然分娩产妇均无需阴道手术助产,阴道自然分娩率以砭石组产妇最高,达29人即96.7%,耳穴组为23人即76.7%,仿砭石对照组为28人即93.3%,三组比较P=0.070,即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进食情况,砭石组最佳,砭石组产妇进食情况良好的占53.4%、一般的占43.3%,差的只有3.3%。耳穴组产妇进食情况良好的占46.7%,一般的占33.3%,差的占20.0%。仿砭石对照组产妇进食情况良好为10.0%,一般的有83.3%,差的有6.7%。三组比较P=0.008,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住院日数,砭石组2.8±1.2天、耳穴组3.8±1.2天、仿砭石对照组2.9±0.8天,耳穴组住院最长,砭石组和仿砭石对照组相近,三组比较P=0.001,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对整个治疗之总评分,砭石组最优,得分90 (80,99)、耳穴组70 (0,85)、仿砭石对照组70 (60,80);三组相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砭石组明显比其他两组更能满足产妇分娩和产后的需要。需要剖宫产的产妇对治疗的整体评分,砭石组是90.0分,耳穴组平均是17.1分,仿砭石对照组平均则是55.0分,说明阴道试产产妇就算不能完成阴道自然分娩,相对另外两组,砭石组产妇仍对砭石治疗安神镇痛效果极为满意,仿砭石对照组次之,耳穴组得分最低。三组相比,砭石组产后2小时内和24小时内总出血量、产后24小时内宫缩疼痛、产后首次大小便难度,首度初乳分泌时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砭石组和仿砭石组产后24小时宫缩疼痛两两相比,砭石组却优于仿砭石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砭石组与仿砭石对照组两两比较,砭石组产后第一次小便时间则早于仿砭石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新生儿出生结局方面,三组新生儿中,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得分:砭石组9.9±0.4,耳穴组10±0.0,仿赵石对照组10.0±0.0,P=0.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5 min得分:砭石组9.9±0.3,耳穴组10.0±0.0,仿砭石对照组10.0±0.0,P=0.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10 min:砭石组10.0±0.0,耳穴组10.0±0.0,仿砭石对照组10.0±0.0,P=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住院日数,砭石组3.4±2.0天、耳穴组4.3±1.9天、仿砭石对照组3.2±1.1天,耳穴组住院时间最长,砭石组和对照组相近。三组相比,P=0.008,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砭石组0名受试者退出或被剔除,耳穴组1名受试者被剔除,2名退出,仿砭石对照组1名退出。结论:1.对于足月临产妇进行穴位刺激的随机对照研究,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刺激印堂、合谷、三阴交穴具安神镇痛作用,以砭石刺激可以增强效果,有助于阴道分娩。砭石的应用与穴位的选择具有协同作用。2.砭石治疗组镇痛效果显着优于仿砭石对照组和耳穴对照组,砭石组受试者产后食欲恢复亦优于其他两组,并能促进产后恢复,缩短产妇产后住院天数。受试者对砭石助产的整体评价非常满意。3.砭石穴位刺激产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不良影响,且缩短新生儿的住院天数。

沈肖[4](2018)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围生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式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围生结局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实践依据。方法1选取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30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分娩的具备阴道试产和硬膜外镇痛条件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578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临产后根据孕妇意愿,分为镇痛组988例,对照组590例,采用调阅病历及《我院住院分娩登记簿》的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镇痛效果及母儿结局,分析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的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Z检验)、Kaplan-Meier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硬膜外分娩镇痛率为62.61%(988/1578),镇痛组和对照组年龄、孕周、孕次、学历、身高、孕前体重、孕前BMI、腹部或盆腔手术史及妊娠合并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组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量及分娩前BMI明显高于非镇痛组(P<0.05)。2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镇痛组镇痛前后比较,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宫口开至3cm时VAS与镇痛组镇痛前VA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母体结局:(1)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且缩宫素催产、会阴侧切、手转胎位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镇痛组中转剖宫产率明显增高(13%vs 4.1%,P<0.001)。对两组中转剖宫产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OR=1.189,95%CI1.107~1.276,P<0.01)、分娩孕周(OR=1.263,95%CI1.016~1.570,P<0.05)、身高(OR=0.852,95%CI0.813~0.892,P<0.01)、孕前体重(OR=1.038,95%CI1.013~1.065,P<0.01)、孕期体重增量(OR=1.054,95%CI1.014~1.096,P<0.01)、硬膜外分娩镇痛(OR=2.805,95%CI1.259~4.473,P<0.01)及新生儿出生体重(OR=1.002,95%CI1.001~1.002,P<0.01)与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有关(P<0.05)。(3)与对照组相比,镇痛组产后出血率明显增加(11.8%vs 7.3%,P<0.05);孕前体重、第三产程时间、阴道器械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28,7.093,P<0.05),而与硬膜外分娩镇痛无关(OR=1.391,95%CI:0.939~2.062,P>0.05)。4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镇痛组仅发热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胎儿及新生儿结局:镇痛组羊水粪染率增加(P<0.05);分娩孕周及第一产程时间是羊水粪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81,1.001,95%CI分别为1.432~1.972,1.000~1.001),与是否硬膜外镇痛无关(P=0.099);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且不增加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2两组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且缩宫素催产、会阴侧切、手转胎位及中转剖宫产率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周、体重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是阴道分娩的危险因素,而身高是保护性因素;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增加阴道试产成功率。3两组比较镇痛组产后出血率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体重、第三产程时间、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4分娩孕周和第一产程时间是羊水粪染的危险因素,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各指标与硬膜外分娩镇痛无关。

魏榕[5](2018)在《产程中分娩镇痛管理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娩镇痛应用现状、常用的无痛分娩方法、分娩疼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分娩镇痛的护理等。

孙玲珍[6](2017)在《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住院健康孕足月初产妇200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以自然分娩进行,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观察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效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24.0%,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2.75±0.34)小时比对照组(3.96±1.22)小时明显缩短,配合体位护理后剖宫产发生率13%较对照组35%明显下降(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着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镇痛效果显着,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显着影响。

陈蕊[7](2017)在《导乐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应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娩是女性的一种独特的生理功能,是一种自然的繁殖后代过程,但疼痛在妇女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在初产妇是无法忍受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导乐仪对初产妇进行镇痛,监测与评价其效果,对产程长短、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期达到减轻疼痛,增加产妇的疼痛阈值,减少剖宫产率。对象与方法本研究是定量研究设计,遴选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产科监护病房入住、符合条件的200名初产妇。根据自愿原则编成两组,自愿选择GT-4A导乐仪进行镇痛的产妇为观察组,未实行镇痛的归为对照组。每组100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处理。观察组在产妇进展到活跃期,子宫颈口扩张到3cm时,或产妇疼痛难耐时应用GT-4A导乐仪。主机有四条连接线,A、B两条线连接到产妇的双手虎口部和腕部(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C、D两条连接在产妇腰骶部(关闭疼痛闸门),按照临床需要,恰当调整电流的大小,使肌肉可以微微发抖,产妇感觉酥麻为止。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有t检验、变异数分析、卡方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数值变量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减轻效果、产程长短、羊水性状、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等。结果1.在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遴选2016年1月至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初产妇,根据自愿的原则,随机编成两组,每组100人,自愿实行镇痛的产妇为观察组,未实行镇痛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不同(P>0.05),可以进行分组研究对照。2.观察组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30min,1h,2h,3h,4h,5hVAS评分较镇痛前有非常显着性下降(P<0.01),镇痛后6hVAS评分也有明显性降低(P<0.05)。平均起效时间为12.23±4.30min,起效时间平均评分为5.18± 1.08分,比较镇痛前的平均评分7.36± 1.32分,有明显的降低(P<0.01),因为产程时间显着缩短,活跃期基本没有达到6-8h。3.在活跃期观察组时间为134.40±54.20min,对照组时间为195±65.40min,总产程观察组时间为468±162min,对照组时间为534±127min,在活跃期和总产程两项中观察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两组间比较无明显不同。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羊水性状没有显着性不同(P>0.05)。5.在产时平均出血量的比较上观察组为123.75±42.45ml,对照组为165.60±40.15ml;在产后2h平均出血量上观察组为81.45±19.12ml,对照组为121.05±19.27ml。两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GT-4A导乐仪的止痛效果明显有效,是一种非常稳妥的方法。它利用D-T脉冲波激发双手的虎口和腕部区域及背部两旁T12~L1和S1~S4部位的神经区域,通过神经传导,启动自身镇痛系统,关闭疼痛闸门,改善产妇的疼痛阈值,减轻疼痛。导乐仪安全无创,起效时间快,不阻碍子宫运动神经,不减弱产力,不抑制子宫收缩。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娩阵痛,缓解产妇恐惧-紧张-疼痛综合症,缩短产程,调动产妇积极参与分娩过程,使产妇更愿意选择顺产方式,以便减少因精神负性成分行剖宫产的概率。GT-4A导乐仪能加速产程,促进顺产,且安全、无创,对母儿无影响,易于被孕妇及家属接受。因此本次研究认为此镇痛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实用方便,不仅能够很好地达到止痛效果,且能有效地促进子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进而减少剖宫产率,而且具有母儿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非常可观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适应目前我国的国情,值得在产科广泛普及使用。

张丽丽[8](2017)在《天津市某医院产妇分娩方式及导乐分娩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2014年天津市某医院产妇分娩方式整体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导乐分娩的影响因素,探索导乐分娩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指导产妇选择分娩方式、预防导乐分娩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妇分娩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符合本研究的有效产妇分娩病历资料。1.对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做统计推断;对于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Q1,Q3)描述,用秩和检验做统计推断;对于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用X2检验做统计推断。2.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选择经阴道导乐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3.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索经阴道导乐分娩产后24小时产妇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临床特征描述共收集4433例分娩产妇,符合本研究的为4358例,中位年龄30岁。1.1产妇分娩方式分析经阴道导乐分娩产妇553例(12.7%),经阴道非导乐分娩1337例(30.7%),剖宫产分娩2468例(占56.6%)。1.2经阴道导乐分娩(简称“导乐”)组产妇一般临床特征共553例,中位年龄29岁,中位住院时间4天。产妇情况:407例(73.60%)为首次妊娠,531例(96.02%)为初产,507例(91.68%)为足月孕龄,550例(99.46%)为单胎,546例(98.73%)为胎儿头位。新生儿情况:6例(1.09%)轻度窒息,0例(0%)重度窒息;中位体重为3320g。1.3经阴道非导乐分娩(简称“非导乐”)组产妇一般临床特征共1337例,中位年龄29岁,中位住院时间4天。产妇情况:824例(61.63%)为首次妊娠,1092例(81.68%)为初产,1159例(86.69%)为足月孕龄,1324例(99.03%)为单胎,1308例(97.83%)为胎儿头位。新生儿情况:13例(0.98%)轻度窒息者,11例(0.83%)重度窒息者;中位体重为3270g。1.4剖宫产组产妇一般临床特征共2468例,中位年龄30岁,中位住院时间6天。产妇情况:1301例(52.71%)为首次妊娠,1937例(78.48%)为初产,2104例(85.25%)为足月孕龄,2346例(95.06%)为单胎,2105例(85.29%)为头位。新生儿情况:27例(1.10%)轻度窒息,15例(0.61%)重度窒息;中位体重为3270g。2.选择经阴道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特征分析采用助娩技术,导乐组产妇的比例(86.44%)高于非导乐组产妇(7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4.936,P(27)0.001)。初产妇第一产程不同阶段(宫口开大3cm,宫口开大5-6cm,宫口开大8-9cm)VAS评分,导乐组均低于非导乐组(P=0.001;P(27)0.001;P(27)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导乐组均长于非导乐组(Z=-5.567,P<0.001;Z=-2.959,P<0.003;Z=-5.69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选择导乐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将导乐分娩产妇398例、非导乐分娩产妇3699例纳入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羊水异常、胎位异常、胎盘异常、高龄初产、瘢痕子宫、妊高症特征的产妇,选择导乐分娩作为分娩方式的可能性降低,具有贫血症状、经产妇,选择导乐分娩作为分娩方式的可能性增加。4.分位数回归分析导乐组产妇分娩产后24小时出血影响因素将导乐分娩产妇383例纳入模型分析,瘢痕子宫、胎儿体重、产次、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是影响导乐分娩产后24小时产妇出血量的影响因素。结论:1.该院剖宫产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高危产妇多,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指征符合我国2014年剖宫产手术共识,次要原因是社会因素。降低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是该院产科的重要任务。2.与非导乐分娩方式比较,尽管导乐分娩会延长初产妇产程(产程仍在正常范围),但是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且具有减轻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作用,可以在临床继续推广。3,在推广导乐分娩过程中,要注意产妇羊水、胎位、胎盘、产妇年龄、瘢痕子宫、妊高症等情况,尤其是对于瘢痕子宫产妇,应该更加严格掌握行阴道试产的指征,并做好母婴监测,做好终止妊娠准备。

杨堃[9](2016)在《导乐分娩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导乐分娩的镇痛效果和对剖宫产率、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初产妇按照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对53例导乐分娩孕妇作为观察组;对53例未进行导乐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者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着,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者总产程也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而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导乐分娩是一种安全的分娩方式,能降低剖宫产率,加速产程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珍[10](2016)在《无创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无创分娩镇痛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 200例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行无创分娩镇痛。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4%、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0、84%(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创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情况,减少产后出血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二、全程陪产加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程陪产加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药品
        1.4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TEAS治疗方法
        2.2 PCEA治疗方法
        2.3 对照组产程观察
        2.4 标本采集
        2.5 标本检测
        2.6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2 产妇镇痛效果评价
    3 镇痛前即刻及镇痛后120分钟β-内啡肽含量比较
    4 经阴分娩产程时长比较
    5 缩宫素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
    6 中转剖宫产率比较
    7 经阴分娩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砭石穴位刺激在足月妊娠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国内外分娩模式现状
    1.2 古代应用经络穴位刺激助产的记载
    1.3 当代分娩助产的研究及发展
        1.3.1 针刺助产镇痛
        1.3.2 电针助产、镇痛
        1.3.3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TENS)助产
        1.3.4 水针助产
        1.3.5 穴位刺激助产
        1.3.6 耳穴压豆镇痛助产
    1.4 古代文献砭石之考古与记载
        1.4.1 砭石考古
        1.4.2 砭石的古代记载
        1.4.3 砭石的失传
        1.4.4 泗滨浮石用作砭石的由来
        1.4.6 砭石疗法在宁心安神和妇产科的应用
第二章 砭石助产镇痛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思路与设计
    2.2 研究方案
        2.2.1 砭石治疗组
        2.2.2 仿砭石对照组(对照组)
        2.2.3 耳穴对照组(耳穴组)
    2.3 分组设计
    2.4 重点解决之问题
    2.5 观察指标
        2.5.1 主要疗效指标:
        2.5.2 次要疗效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2.7 技术路线图
    2.8 研究结果
        2.8.1 三组产妇基线情况
        2.8.2 结局指标比较: 三组90例足月待产的产妇中(每组30足月产妇)
第三章 讨论
    3.1. 现代医学分娩镇痛的现状
    3.2 传统中医学在分娩镇痛和助产中的作用
    3.3 助产穴选: 合谷、三阴交、印堂
    3.4 砭石疗法特色
        3.4.1 泗滨浮石特性
        3.4.2 远红外作用
        3.4.3 促进微循环作用
        3.4.4 超声波作用
        3.4.5 提高能量代谢作用
        3.4.6 温阳活血作用
    3.5 砭石刺激穴位安神镇痛施术方法
    3.6 砭石穴位刺激的效果评价
    3.7 孕期宣教、保健和人文关怀在助产方面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围生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仪器和药物
    3 分娩镇痛步骤和方法
    4 研究内容及评价标准
    5 技术路线
    6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镇痛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 镇痛组和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3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体结局的影响
    4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5 产后出血的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
    6 镇痛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各项指标的比较
    7 镇痛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的比较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评价
    2 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程
    3 硬膜外分娩镇痛与分娩方式
    4 硬膜外分娩镇痛与羊水粪染
    5 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后出血
    6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并发症
    7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小结与展望
    1 小结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5)产程中分娩镇痛管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分娩镇痛的必要性
2 分娩镇痛方法的应用与进展
    2.1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2.2 药物性分娩镇痛
        2.2.1 分娩镇痛常用药及给药方法
        2.2.2 给药及停药时机
3 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4 产程中分娩镇痛的管理
    4.1 做好心理护理
    4.2 全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4.3 产程观察及护理
        4.3.1 胎心及宫缩的监测
        4.3.2 产程观察与配合指导
        4.3.3 无痛分娩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5 小结

(6)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方法
        1.2.2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2.2 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比较
3 讨论

(7)导乐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天津市某医院产妇分娩方式及导乐分娩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1 某综合性医院2014年不同分娩方式现况调查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变量
    2 统计分析方法
        2.1 分位数回归分析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 天津市2014年某医院分娩方式现况调查
        1.1 2014年三种分娩方式整体情况
        1.2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情况调查
        1.3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调查
    2 经阴道分娩产妇情况调查
        2.1 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助产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2.2 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4小时出血调查
        2.3 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疼痛评分调查
    3 剖宫产原因调查
    4 选择导乐分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 影响因素赋值
        4.2 导乐分娩结果单因素分析
        4.3 导乐分娩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4.4 导乐分娩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
    5 导乐分娩产后24小时出血量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产妇分娩方式
        1.1 我国产妇分娩方式现状
        1.2 我国剖宫产率居高原因分析
        1.3 剖宫产不良影响
    2 合理分娩选择方式
        2.1 正确认识剖宫产、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2.2 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方式选择
        2.3 改善经阴道分娩助娩方式
        2.4 倡导经阴道分娩尤其是导乐分娩
    3 导乐分娩实施
        3.1 选择导乐分娩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3.2 导乐分娩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3.3 导乐分娩方式展望
结论
创新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导乐分娩模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导乐分娩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镇痛效果评定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
    2.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2.4 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2.5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3 讨论

(10)无创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3 讨论

四、全程陪产加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D]. 常贵杰.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D]. 苗维娟. 青岛大学, 2020(01)
  • [3]砭石穴位刺激在足月妊娠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的临床研究[D]. 罗曼茵(Tansy Man Yan LAW).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围生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D]. 沈肖. 东南大学, 2018(05)
  • [5]产程中分娩镇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 魏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02)
  • [6]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孙玲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0)
  • [7]导乐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应用性研究[D]. 陈蕊. 山东大学, 2017(01)
  • [8]天津市某医院产妇分娩方式及导乐分娩情况调查[D]. 张丽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9]导乐分娩的临床观察[J]. 杨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5)
  • [10]无创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临床观察[J]. 胡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1)

标签:;  ;  ;  ;  ;  

一氧化二氮吸入分娩镇痛的分娩全过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