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显微结构研究

纳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显微结构研究

一、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洁洁[1](2019)在《医用钛表面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及钛合金是一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尽管,它们已广泛用于硬组织修复和替代领域,但作为医用植入材料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钛生物惰性,不能与骨组织之间形成活性键合,不利于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钛植入体表面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导致种植体失败。因此,发展表面改性技术构筑更加理想的钛植入体表面结构和生物功能是当前一大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从生物活性和表面抗菌性这两方面对钛材料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电化学刻蚀、电化学沉积等技术在钛金属表面构筑不同涂层,从而提高钛金属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钛表面制备了含不同ε-聚赖氨酸(ε-PL)浓度的磷酸八钙(OCP)/ε-PL的复合膜层。模拟体液(SBF)浸泡实验表明:相比于单纯OCP试样,OCP/ε-PL复合膜层具有更好的诱导类骨磷灰石生成的能力,其中ε-PL的浓度对复合涂层的生物矿化能力影响不大。蛋白吸附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当ε-PL浓度为10 mg/mL时,OCP/ε-PL复合膜层具有最强的蛋白吸附能力,以及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2.对钛表面OCP膜层及不同ε-PL浓度的OCP/ε-PL复合膜层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与OCP膜层相比,OCP/ε-PL复合膜层能很好地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并杀死细菌,而且,随着ε-PL浓度的增加,OCP/ε-PL复合膜层的抗菌性明显增强。3.利用电化学刻蚀在钛表面构建微米有序的凹坑结构,结合电化学沉积法在微米凹坑结构表面沉积一层纳米羟基磷灰石,得到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并对纯钛、微米凹坑结构和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进行接触角测试和蛋白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表面亲水性提高,同时具有最好的蛋白吸附能力。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表面细胞黏附,增殖良好,同时具有最优的细胞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矿化性能。

李晓艳[2](2018)在《PEG诱导下钼氧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钼氧化物和钼氧基体杂化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化学、催化和机械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催化剂、光致发光/变色和气敏传感器等许多领域。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其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有特定的要求,但目前常采用的水热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火焰法等调控制备方法多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较长、使用毒性有机溶剂或原料价格昂贵等问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本论文提出了聚乙二醇(PEG)诱导钼前驱体溶液调控制备多形态含钼杂化物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含钼杂化物物相、形貌和尺寸等的影响,揭示了 PEG聚合物对钼氧化物微观结构的调控机理和PEG与钼前驱体的反应机理,通过后期热处理制备了三氧化钼(MoO3)纳米片和微米带以及多级多孔二氧化钼/碳(Mo02/C)和二氧化钼/碳化钼/碳(Mo02/Mo2C/C)微球,并测试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进展:(1)采用PEG聚合物诱导钼前驱体溶液调控制备了含钼杂化物,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EG聚合物浓度等反应参数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组成和尺寸等的影响,揭示了 PEG聚合物对钼氧化物微观结构的调控机理和PEG与钼前驱体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G聚合物浓度对含钼杂化物的影响最为显着。PEG分子量为8000时,随着PEG浓度的增加,产物形貌由带状-针状-纤维状-球形-立方体转变,产物物相由过氧钼酸(H2MoO5)向钼酸(MoO3·H20)再向无定形状态转变,产物颜色由黄色向绿色再向蓝色以及深蓝色转变,产物中钼的价态由六价向五价转变。PEG聚合物既是模板剂调节构筑不同形貌和尺寸的含钼杂化物,又是表面活性剂增强颗粒的分散性,而且是弱的还原剂将部分六价钼还原成五价钼。(2)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含钼杂化物调控制备了 Mo03,系统研究了 PEG浓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MoO3产物晶型和形貌的影响,并测试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煅烧制备的MoO3纳米片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能够加速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以及有效的缓减体积效应,展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73 mAhg-1,循环100圈之后放电比容量仍可保持在540 mAh g-1。(3)在低温氮气气氛中煅烧含钼杂化物调控制备了多级多MoO2/C微球,考察了煅烧温度对MoO2/C微球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微观结构观测,所合成的微球直径约1.5 μm,表面粗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每个微球是由许多纳米颗粒所组成,颗粒和颗粒间有孔结构的存在。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纳米颗粒尺寸略有增加,石墨类碳含量则有减小趋势,孔结构由微孔向介孔转变。500℃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MoO2/C展现出高的放电比容量和长的循环寿命。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MoO2/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68 mAh g-1,循环300圈之后放电比容量仍可保持在800 mAh g-1,结构能够很好的保持。(4)在高温氮气气氛中煅烧含钼杂化物调控制备了多级多孔MoO2/Mo2C/C微球,研究了煅烧温度对生成产物的影响,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700和800℃时,产物为MoO2/Mo2C/C复合材料。PEG聚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发生碳化,不仅将六价钼还原成四价钼,而且与部分二氧化钼反应生成碳化钼。700℃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MoO2/Mo2C/C微球呈现出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mAg-1时,MoO2/Mo2C/C微球起始放电比容量为720 mAh g-1,循环100圈之后比容量保持在665 mAh g-1,且结构未发生破坏。

姜品良[3](2017)在《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DNA功能化膜层的构筑及生物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机械力学性能而被广泛用作人工骨、关节、牙种植体等硬组织替换材料。然而,机械加工而成的金属钛表面呈生物惰性,不能与骨组织形成良好骨性结合,植入体内后容易被纤维组织包裹而引起植入失效。因此,需对钛表面结构和组分进行改性和修饰,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耐腐蚀性等综合性能。自然骨是由纳米、微米和宏观大尺度结构组装而成的具有多组分和多级结构的复合体,基于仿生学的观点,在钛表面构建具有微米和纳米的复合多级结构可更好的模拟自然骨和细胞外基质的多级结构,进而充分调节干细胞或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和矿化等各项细胞活动。一些研究者已尝试在钛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但一些结构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和早期分化等功能仍不尽人意,因此有必要系统考察和优化材料的表面结构、组分、晶型、浸润性等性质,以提高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生物活性。此外,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其具有高度的识别和组装性能,因而在钛表面修饰DNA分子可通过碱基互补方式实现载药纳米凝胶的动态捕获和释放,从而实时调节细胞功能。而DNA核酸适配体还能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的结合生长因子,将核酸适配体修饰到钛或小鼠骨头表面,有望实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进而提高骨替换材料的促进血管生成和骨生成的性能。本论文基于仿生学观点,在钛表面构筑微/纳米TiO2结构,通过电沉积和旋转涂布等方式沉积磷酸八钙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形成钙磷盐修饰的微/纳米复合结构,详细考察材料表面结构、组分、浸润性及晶型等性质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生长状态的影响。此外,基于DNA分子的功能,在钛表面实现载药纳米凝胶和阿霉素(Dox)的重复组装和释放以调节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状态;基于生长因子的核酸适配体性质,在钛和小鼠骨头表面制备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水凝胶膜层,调节VEGF生长因子的释放行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使用酸刻蚀、电化学阳极氧化和高温煅烧方法在Ti表面制备锐钛矿晶型的微米坑/纳米海绵状TiO2结构,并通过电沉积在其表面构建含磷酸八钙(OCP)薄膜的微/纳米复合结构。耐蚀性和模拟体液浸泡测试表明,该结构表面比空白钛和无OCP修饰的微/纳米结构试样具有增强的耐腐蚀性能和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MC3T3-E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OCP修饰的微/纳米复合结构明显促进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矿化。2.结合使用酸刻蚀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钛表面制备无定型的微米坑/纳米海绵状TiO2结构,并在不同温度(450 ℃或550 ℃)下进行高温煅烧获得锐钛矿、锐钛矿/金红石混晶的TiO2膜层,然后采用旋转涂布的方法在不同晶型的微/纳米结构表面沉积纳米羟基磷灰石(HA),形成HA修饰的微/纳米结构。系统表征和考察了微/纳米TiO2结构的晶型、HA组分对表面浸润性、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浸润性测试表明,所有的试样均呈现超亲水和超亲油的超双亲性质。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锐钛矿/金红石混晶比锐钛矿和无定型具有更好的促进细胞增殖能力,而无定型则不利于细胞增殖;HA的沉积并不影响细胞在不同晶型表面的细胞增殖趋势,但明显促进细胞在不同晶型表面的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综合细胞的各项功能表达结果,HA修饰的锐钛矿/金红石混晶的微/纳米复合结构具有最佳的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的性能。3.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在钛表面构建含DNA单链(经化学改性的cODN1)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膜层,利用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水凝胶膜层表面组装结合有DNA互补链(ODN1)的纳米凝胶。在含5%FBS的溶液中,纳米凝胶能随着血清降解ODN1而从水凝胶膜层表面释放离开,而水凝胶膜层中保存完好的cODN1可实现纳米凝胶的再次组装和释放。当纳米凝胶吸附阿霉素(Dox)药物嵌入到其表面的另一对DNA互补双链(ODN2和cODN2)中时,该系统能实现Dox药物的重复释放,进而实时调节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状态。4.利用PMMA微球作致孔剂在钛表面制备含明胶和聚乙二醇的微多孔水凝胶薄膜,该膜层有利于内皮细胞(HUVECs)和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粘附和增殖。为实现VEGF的控制释放,在上述水凝胶膜层中掺入VEGF核酸适配体。装载VEGF后的释放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微多孔水凝胶膜层存在明显的VEGF突释行为。基于上述的VEGF释放现象,采用发泡法在小鼠骨头表面制备含核酸适配体的超多孔水凝胶膜层,VEGF装载和释放结果表明,掺杂适量核酸适配体的超多孔水凝胶显着降低VEGF的突释行为。将该超多孔水凝胶膜层包裹的骨头放入含10%FBS的溶液中进行释放测试,结果显示血清并不明显影响VEGF的短期释放动力学,表明该方法修饰的骨头有望提高异体骨移植材料的生物活性。

刘慧[4](2015)在《磷化镍及其复合纳微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磷化镍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在了电学、磁学、光学以及催化等方面,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作为一类新型的催化剂,磷化镍是一种高效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的催化剂,也是一种很好的光催化剂,其在污水处理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明显地改善磷化镍的性能,针对材料的形貌和尺寸进行调控,使其在结构和组成上发生变化,从而制备出高性能的纳微米材料。本文以磷化镍为主体研究对象,并在其基础上设计制备了磷化镍复合材料,探讨了其生长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EDTA辅助水热法,用硫酸镍(Ni SO4·7H2O)和白磷(P4)作为反应的原料,成功地制备了枝状的磷化镍微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X)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为:所制备的Ni2P微晶为纯的六方相结构,形貌为尺寸均一的枝状结构。实验中还发现,反应的温度、反应的时间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添加量对产物的微观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根据扫描电镜捕捉到的中间体的形貌,提出了枝状Ni2P微晶可能的生长机理。最后,对枝状Ni2P微晶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2.用氯化镍(Ni Cl2·6H2O)和白磷(P4)为主要的反应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这两种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作用下,于170℃下水热反应16 h,成功制备出分层状的Ni12P5空心微球。通过XRD、FE-SEM、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中发现,两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混合胶束,对分层状的Ni12P5空心微球的形成起到了模板的作用。此外,对产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分层状的Ni12P5空心微球对一些染料(如罗丹明B(Rh B),亚甲基蓝(MB),吡罗红和藏红T)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并且对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率均可以达到80%以上。3.结合水热法和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出花状Pb S/Ni2P复合材料。通过XRD、FE-SEM、TEM等表征手段得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由立方相的花状Pb S结构和六方相的Ni2P纳米粒子组成,并且Ni2P纳米粒子均匀地组装在花状Pb S的表面上,其上的纳米粒子尺寸约为30 nm。此外,还对产物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模拟了降解亚甲基蓝(MB)有机染料,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花状Pb S/Ni2P复合材料相较于单体Pb S和Ni2P,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4.采用两步化学法,首先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Ni2P空心微球;再以Ni2P空心微球为基底材料,亚铁氰化钾(K4[Fe(CN)6]·H2O)为铁源,硫代乙酰胺(CH3CSNH2)为硫源,通过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核壳式的Ni2P/Fe S复合材料。通过XRD、FE-SEM、TEM等表征手段得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由六方相的Ni2P空心微球和六方相Fe S纳米片组成,且Fe S纳米片均匀地组装在了Ni2P空心微球的表面上。此外,研究了复合材料对一些有机染料(如藏红T,亚甲基蓝,甲基橙和吡罗红)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Ni2P/Fe S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

高敏[5](2014)在《氟取代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生物材料需要的增长,羟基磷灰石(HA)因其与人体硬组织相似的组成和结构,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诱导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其本身较低的机械性能,HA类植入材料只能应用于无承载部位。因此,必须提高HA类植入材料的机械性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羟基磷灰石与钇稳定的氧化锆复合从而同时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然而,氧化锆的加入促进了HA的高温分解,分解产生的β-TCP增加了其溶解性,降低种植材料的长效性。本课题以70wt%HA/30%wtZrO2(H7Z3)为基础体系,液相引入氟元素,考察氟的添加对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的体外溶解性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沉淀法合成了氟取代羟基磷灰石/氧化锆(Ca10(PO4)6Fx(OH)2-x/ZrO2)复合粉体。其中氟的添加量x取值为0、1、2时分别命名为F0Z7Z3、F1H7Z3、F2H7Z3。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粉体的组成为FxHA与t-ZrO2,且随着氟含量的增加,晶胞参数a值由0.94119nm减小到0.93690nm,而c值基本不变。XPS的研究结果表明,F1H7Z3的实际含氟量x为0.9078,F2H7Z3的实际含氟量x值为1.8658。随着氟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线收缩率、密度、致密度增加,说明氟的添加使得复合陶瓷的致密性增强、气孔率下降。SEM照片显示,1300℃烧结的FxH7Z3复合陶瓷中的HA呈0.5-0.8μm的多边形,t-ZrO2呈280-400nm的球形颗粒。此外,当氟的理论含量为x=0、1、2时,复合陶瓷中HA的显着分解温度分别为1300℃、1400℃、1500℃,表明氟的添加提高了复合陶瓷的热稳定性。对复合陶瓷在磷酸改性的柠檬酸缓冲溶液(CPBS)中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利用ICP-AES测试Ca2+的溶出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复合陶瓷的溶解性和溶解速率逐渐降低,在烧结温度为1400℃时,溶解性变化规律为F2H7Z3>F1H7Z3>F0H7Z3。F2H7Z3陶瓷浸泡28d后Ca2+溶出量为146.88mg/mL,质量损失为1.37%,化学稳定性最好,适合作为口腔种植材料。对复合陶瓷在模拟体液(SBF)中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SEM照片显示浸泡14d和28d后,陶瓷表面均生成了叶片状的沉积物碳酸羟基磷灰石(HCA),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HCA逐渐生长。说明制备的FxH7Z3复合陶瓷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在相同的浸泡时间内,F1H7Z3复合陶瓷的生物活性最好,适合作为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

徐秀国[6](2013)在《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其切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现有的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不能合理兼顾减摩性能和耐磨性能的难题,将纳微米复合与梯度复合的设计思想同时引入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过程,设计出一种新型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以纳米TiB2和微米TiB2为基体,WC为增强相,h-BN为固体润滑剂,成功研制了TiB2/WC/h-BN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并对刀具材料的组分、梯度分布、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其切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湿法分散混料、逐层装料、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iB2/WC/h-BN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纳微米复合技术与固体润滑剂的梯度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均质TiB2/WC/h-BN微米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相比,TiB2/WC/h-BN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提高了15.8%、6.7%和11.1%。纳米TiB2的添加,细化了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晶粒。系统研究了层数和组分分布指数n对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组分分布指数n为1.1时,随着层数的增加,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其断裂韧性随着层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层数为5层时,随着组成组分分布指数n的增加,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最优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为791MPa、4.91MPa·m1/2和16GPa。观察并分析了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横剖面及抗弯断口的显微结构,研究了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机理,其增韧机理主要包括穿晶/沿晶断裂的混合型模式、裂纹偏转、裂纹桥联、裂纹分支等。对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残余应力关于中间层呈对称分布,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面存在残余压应力,在进行切削实验时,可以抵消的部分切削力,有利于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分析了连续切削45钢和铸铁时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TN1刀具和TN2刀具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粘结磨损;分析了切削速度对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和刀具寿命的影响,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磨损量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TN1与TN2刀具的刀具寿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析了自润滑膜的演变规律,自润滑膜经过了生成、损坏、脱落和再生等几个循环过程,因此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在其生命周期内始终具有自润滑效果。切削实验表明,TN2刀具的耐磨性能和摩擦性能比TN1刀具好,对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中的固体润滑剂的梯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

刘鹏[7](2012)在《Ni-Ti/HA复合材料制备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增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与人体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十分相似,但由于其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强度低、脆性大,导致其很难直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人体中。目前,国内外研究多数倾向于制备各种羟基磷灰石的复合材料,使其达到增韧的效果,但为了不影响HA生物陶瓷本身的生物学性能,要求增韧相本身也应对应具备生物材料的要求。而NiTi合金(原子比1:1)作为最常应用的一类生物合金材料,本身就满足了生物材料的基本要求,而它独特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性能,使其在宏观呈现出形状记忆效应跟超弹性。本研究就利用NiTi合金的这种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来实现对HA生物陶瓷的增韧,这种增韧机理与通常采用的Zr02相变增韧有着本质的区别,NiTi合金在常温下就可以通过应力诱发产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而不需要基体相的约束力来辅助这种相变的完成,除此之外,NiTi合金颗粒也会具有一般颗粒弥散增韧机制,可以利用其本身金属颗粒的塑性变形来进一步实现增韧的效果。利用NiTi合金颗粒增韧HA生物陶瓷,是一次全新的有前景的尝试,它实现了最常见的生物医用无机材料(HA)与合金材料(NiTi)的优势结合,有望产生一类新的更加理想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本文以Ca(NO3)2和(NH4)2HPO4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方式来制备HA粉体,通过参数调整以及预烧处理,可以得到具有一定结晶程度的纳米级别的HA粉体,形貌为短棒状,长径在80-100nnm范围内,短径在20-30nnm范围内,并且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将制备的HA粉体与NiTi颗粒,按照NiTi质量比为3%、5%、7%及10%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将复合粉体在氩气保护下热压烧结,烧结压强为30MPa,烧结温度分别为1000℃、1100℃及1200℃并保温1h,从而得到NiTi/HA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配比及不同烧结温度的复合材料试样进行抗弯强度以及断裂韧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在NiTi/HA复合材料中,NiTi相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影响不大,而随着NiTi相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会有部分损失,但材料的断裂韧性却会随着NiTi相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比测试将NiTi/HA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选择为1100℃,此烧结温度下的最佳配比是NiTi的质量分数为5%,而此时对应的断裂韧性将达到1.375MPa·m1/2,比同温度下的纯HA提升将近30%。在对NiTi/HA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以及金相显微镜的观察中,可以观察到NiTi合金相变马氏体的存在,从而证明实现了马氏体相变增韧的预期效果;而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分析,可以看出在断裂过程NiTi合金也确实起到了抑制裂纹扩展与使裂纹发生偏转的增韧作用。

王静[8](2012)在《羟基磷灰石/透明质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研究》文中提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是人体骨中的主要无机成分,作为骨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好的骨传导性。但是HAP作为支架时有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差,植入体内容易扩散的弱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是一种植物多糖,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可成形性。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 SH)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与KGM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十分相似,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已证明两者能较好地复合。本文拟将HAP、 SH、KGM三者复合,制备可用于骨组织工程的HAP/SH/KGM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实验主要工作分以下两个部分:一、首先通过共滴定法制备出HAP纳米粉体,再以制备的HAP纳米粉体为原料,通过共混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HAP/SH/KGM复合支架材料,即以HAP、 SH、KGM为主要原料,用氨水调节pH值,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共混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HAP/SH/KGM复合凝胶,水浴条件下熟化,一定温度下冷冻,然后对冻胶冷冻干燥即得HAP/SH/KGM复合支架材料。通过正交实验对制备配方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通过XRD、IR、SEM和光学显微镜分析方法对HAP的粉体的结晶性和多孔支架的化学键结构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孔径、抗压强度、体外降解率;对复合支架进行了体外干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复合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结果:所制备的HAP/SH/KGM复合支架为三维网络状多孔结构,支架的平均孔径在110~185gm之间,孔隙率大多在69~97%之间,抗压强度在0.48~2.24Mpa之间;对综合评定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透明质酸钠的量,氨水的用量次之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和魔芋葡苷聚糖的量影响较小。最优方案为SH用量为0.02g,n-HAP含量为20%,氨水用量为0.12ml, KGM用量为1.5g;复合支架中KGM通过脱乙酰基形成三维网络结构,HAP、SH通过与KGM形成氢键结合而共同形成三维多孔支架;复合支架中HAP结晶度较低,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团聚现象较严重;复合支架具有一定的降解性能,12周可以降解60%左右;利用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证明了共混法制备的HAP/SH/KGM多孔支架材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复合支架有望用作骨支架材料。二、采用仿生法制备三维HAP/SH/KGM复合支架材料。首先以KGM.SH为主要原料,氨水为交联剂,制备SH/KGM多孔支架材料。将支架用钙盐溶液进行预钙化处理后,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浸泡仿生。通过XRD.IR.SEM和光学显微镜分析方法对复合支架的结晶性及支架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孔径、抗压强度、体外降解率;对复合支架进行了体外干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复合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结果:仿生法制备的复合支架中,只有通过Ca(N03)2溶液预钙化的复合支架表面具有均一球状羟基磷灰石颗粒沉积,且结晶度低、颗粒小;复合支架中KGM通过脱乙酰基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而HAP通过Ca2+与SH中的羧酸盐相互作用,SH.HAP与KGM形成氢键结合而共同形成三维多孔支架;复合支架具有一定的降解性能,12周可以降解70%左右;经BMSCs培养,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证明了仿生法制备的HAP/SH/KGM多孔支架材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比较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支架材料与仿生法制备的复合支架材料各方面性能,可知仿生矿化法所设计的多孔支架在宏观与微观上与天然骨更相似,具有相对优异性能,有望成为有潜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尹锡俊[9](2012)在《若干ZrO2的大孔无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课题组制备大孔SiO2材料的工作基础上,论文仍以环氧树脂基多孔聚合物为模板,采用表面复制技术再次获得具有全连通结构的大孔ZrO2和TiO2材料,利用上述材料特有的结构导向作用在表面化学改性中的优势,进一步以其为载体,获得了三种复合固体酸SO42-/ZrO2-SiO2、SO42-/ZrO2-TiO2和WO3/ZrO2材料和一种复合固体碱MgO/ZrO2材料,研究这类含ZrO2的大孔无机复合材料在液相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以环氧树脂基多孔聚合物为模板,分别以锆酸四丁酯和钛酸丁酯为源溶液,通过原位水解和高温煅烧的方法获得了新型大孔ZrO2和TiO2材料。上述材料精确地复制了多孔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形成了微米级的三维连通互穿的大孔道,具有很强的毛细管效应,能防止被吸附的物质在孔道内发生团聚与缔合,这种结构导向作用使其在表面化学改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利用大孔SiO2、TiO2和ZrO2材料易于功能化的特点,开展了纳米功能材料的原位制备研究,获得三种ZrO2的大孔固体酸复合材料和一种固体碱材料,并研究其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1)SO42-/ZrO2-SiO2超强固体酸:大孔SiO2材料为载体,ZrOCl2为锆源,采用浸渍水解并结合高温煅烧的方式制备出大孔SiO2/ZrO2复合材料,再通过H2SO4的浸渍处理获得SO42-/ZrO2-SiO2固体超强酸。应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酯化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当焙烧温度为550℃和H2SO4浸渍液浓度为1.5mol·L-1时,酯化率可达到97%。2) SO42-/ZrO2-TiO2超强固体酸:利用浸渍水解法在大孔TiO2载体上负载ZrO2及SO42-制备出大孔径SO42-/ZrO2-TiO2复合固体超强酸材料。当ZrO2负载量为35wt%、焙烧温度700℃和H2SO4浸渍液浓度为2.0mol·L-1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到91.4%。3)WO3/ZrO2固体酸:以大孔ZrO2为载体,通过钨酸铵溶液浸渍并结合高温煅烧制备出大孔WO3/ZrO2复合材料,表征结果发现:WO3以纳米颗粒方式沉积在ZrO2的三维超薄层上,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负载量影响了催化性能,当焙烧温度为750℃,WO3含量为15%时,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产率最高达82.5%。4)MgO/ZrO2固体碱:以大孔ZrO2为载体,通过Mg(NO3)2溶液浸渍、高温煅烧制备出大孔MgO/ZrO2复合材料,研究发现:MgO以纳米颗粒方式沉积在ZrO2的三维超薄层上,并表现出固体碱的性能。以催化合成碳酸二异辛酯来考察焙烧温度及活性组分负载量等因素对材料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焙烧温度为600℃,MgO负载量为50%时碳酸二异辛酯的产率最高达65%。

张睿[10](2012)在《碳纤维增强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癌作用。另外,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可以通过生物化学反应与人体骨形成牢固的骨性结合。因此,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作为骨修复和替代材料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无毒性,是一种理想的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但纯HA的力学性能差,在生理环境中抗疲劳性差,难以满足临床医学应用的要求,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为了改善HA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生物降解特性,可以将碳纤维作为增强相制备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良好的碳纤维增强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本论文以Ca(NO3)2·4H2O和(NH4)2HPO4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沉淀法制备HA和β-TCP粉体。采用低温氧化法和浓硝酸浸泡法对碳纤维进行氧化处理。将原料HA和β-TCP按质量比1:1均匀混合,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量的碳纤维,研究其加入量、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碳纤维增强的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处理前后的碳纤维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温氧化处理和浓硝酸浸泡法能够使碳纤维表面产生明显的凹槽,增加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从而提高碳纤维和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利用收缩率、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测试来分析碳纤维增强的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用PHS-25数显pH计测试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分析碳纤维增强的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性能;通过XRD测试、SEM观察分析烧结前后和模拟体液浸泡后碳纤维增强的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HA/β-TCP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增加,抗折强度先增加后下降,碳纤维含量达到1%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先增加后减少,在温度为1250℃达到最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均在3h时达到最大值。当添加1.5%的Cf,1250℃烧结1h时,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达50.65MPa;当添加1%的Cf,1250℃烧结2h时,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达45.97MPa。经XRD和SEM图像分析表明,适量的添加碳纤维能够抑制高温烧结时羟基磷灰石的分解和β-TCP的转变,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相稳定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在HA/β-TCP复合材料中加入碳纤维后,模拟体液的pH值上升,然后趋于稳定。

二、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医用钛表面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材料
        1.1.1 生物材料概述
        1.1.2 生物材料分类
        1.1.2.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1.1.2.2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
        1.1.2.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1.2.4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1.2 医用钛及其合金
        1.2.1 医用钛及其合金概述
        1.2.2 医用钛及其合金的表面改性技术
        1.2.2.1 机械方法
        1.2.2.2 物理方法
        1.2.2.3 化学方法
    1.3 医用钛表面抗菌性能修饰
        1.3.1 医用钛表面抑制细菌黏附涂层修饰
        1.3.2 医用钛表面杀菌涂层修饰
        1.3.2.1 抗生素
        1.3.2.2 有机抗菌剂
        1.3.2.3 无机抗菌剂
        1.3.2.4 抗菌肽
    1.4 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钛表面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
        2.2.1 钛表面磷酸八钙/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的制备
        2.2.2 钛表面微米有序凹坑结构的制备
        2.2.3 钛表面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构筑
    2.3 钛表面生物膜层理化性质的表征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2 X射线衍射(XRD)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4 接触角测试
    2.4 钛表面膜层的生物活性表征
        2.4.1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2.4.2 蛋白吸附
        2.4.3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
    2.5 抗菌性实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钛表面磷酸八钙/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2.1 钛表面磷酸八钙/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的制备
        3.2.2 表面形貌
        3.2.3 XRD表征
        3.2.4 FTIR表征
    3.3 材料的性能研究
        3.3.1 SBF浸泡
        3.3.2 蛋白吸附
        3.3.3 细胞形貌
        3.3.4 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
        3.3.5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3.3.6 细菌形貌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钛表面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构筑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2.1 钛表面微米有序凹坑/纳米羟基磷灰石分级结构构筑
        4.2.2 电流密度对形貌的影响
        4.2.3 XRD表征
        4.2.4 FTIR表征
    4.3 材料的性能研究
        4.3.1 表面接触角测试
        4.3.2 蛋白吸附
        4.3.3 细胞形貌
        4.3.4 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
        4.3.5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4.3.6 胶原分泌
        4.3.7 细胞外基质矿化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附表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
致谢

(2)PEG诱导下钼氧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钼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1.3 钼氧化物的应用
        1.3.1 气敏材料
        1.3.2 催化材料
        1.3.3 光致发光材料
        1.3.4 锂离子电池材料
    1.4 钼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1.4.1 锂离子电池概述
        1.4.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3 钼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钼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1.5.1 化学沉淀法
        1.5.2 溶胶-凝胶法
        1.5.3 水热法
        1.5.4 模板法
    1.6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含钼杂化物制备的前期探索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2.3 产物分析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_2O_2/Mo配比对钼前驱体存在形态的影响
        2.3.2 pH值对钼前驱体存在形态的影响
        2.3.3 PEG溶液体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EG诱导下含钼杂化物的调控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3 产物分析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双氧水和钼的配比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的影响
        3.3.2 搅拌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的影响
        3.3.3 不同聚合物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的影响
        3.3.4 不同钼源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组成的影响
        3.3.5 反应温度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组成的影响
        3.3.6 PEG浓度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组成/价态的影响
        3.3.7 反应时间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的影响
        3.3.8 PEG分子量对含钼杂化物形貌/组成的影响
    3.4 PEG对钼氧化物的调控机理研究
        3.4.1 反应机理
        3.4.2 生长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oO_3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4.2.2 材料制备
        4.2.3 产物分析表征方法
        4.2.4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4.2.5 电池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G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4.3.2 煅烧温度对产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4.3.3 煅烧时间对产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4.3.4 水热法对产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4.3.5 MoO_3电化学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MoO_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2 材料制备
        5.2.3 产物分析表征方法
        5.2.4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5.2.5 电池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煅烧前后产物物相/形貌分析
        5.3.2 MoO_2/C结构分析
        5.3.3 MoO_2/C形貌分析
        5.3.4 MoO_2/C比表面积分析
        5.3.5 MoO_2/C热重分析
        5.3.6 MoO_2/C形成机理
        5.3.7 MoO_2/C电化学性能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MoO_2/Mo_2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6.2.2 材料制备
        6.2.3 产物分析表征方法
        6.2.4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6.2.5 电池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煅烧温度对产物结构/形貌的影响
        6.3.2 MoO_2/Mo_2C/C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分析
        6.3.3 MoO_2/Mo_2C/C复合材料的碳含量分析
        6.3.4 MoO_2/Mo_2C/C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6.3.5 MoO_2/Mo_2C/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6.3.6 MoO_2/Mo_2C/C复合材料的储锂机制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DNA功能化膜层的构筑及生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材料与生物相容性
        1.1.1 生物材料的定义
        1.1.2 生物相容性
        1.1.3 生物材料的分类
    1.2 钛金属的基本性质
        1.2.1 组成和分类
        1.2.2 机械性能
        1.2.3 耐腐蚀性能
        1.2.4 生物相容性
    1.3 钛金属的表面改性技术
        1.3.1 机械方法
        1.3.2 物理方法
        1.3.3 化学方法
    1.4 仿自然骨特征的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
        1.4.1 自然骨的结构和功能
        1.4.2 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
    1.5 DNA功能化的仿生智能材料
        1.5.1 刺激响应性界面
        1.5.2 DNA纳米技术
        1.5.3 DNA功能化的生物材料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1.1 常规化学试剂
        2.1.2 细胞实验相关试剂
        2.1.3 材料
    2.2 材料表面结构的制备
        2.2.1 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
        2.2.2 钛表面磷酸八钙膜层的制备
        2.2.3 钛表面羟基磷灰石膜层的制备
        2.2.4 纳米凝胶的制备和DNA的共价连接
        2.2.5 钛表面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2.2.6 钛表面纳米凝胶的组装
        2.2.7 钛表面微多孔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2.2.8 小鼠骨头包裹超多孔水凝胶膜层
    2.3 材料表面理化性质的表征
        2.3.1 样品形貌表征
        2.3.2 结构组成表征
        2.3.3 材料表面浸润性和表面能计算
        2.3.4 钛试样的耐腐蚀性测试
    2.4 DNA的稳定性
        2.4.1 自由状态DNA的稳定性
        2.4.2 水凝胶膜层中DNA的稳定性
    2.5 纳米凝胶和药物的释放动力学
        2.5.1 纳米凝胶的释放动力学
        2.5.2 Dox的装载与释放
        2.5.3 水凝胶表面的Dox释放动力学
    2.6 生长因子的释放动力学
    2.7 生物活性评价
        2.7.1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2.7.2 蛋白吸附
        2.7.3 MC3T3-E1细胞实验
        2.7.4 平滑肌细胞实验
        2.7.5 内皮细胞实验
    2.8 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磷酸八钙修饰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磷酸八钙修饰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物相表征
        3.2.1 钙磷盐沉积时间的影响
        3.2.2 钛试样的表面形貌
        3.2.3 XRD表征
    3.3 接触角与表面能
    3.4 耐腐蚀性测试
    3.5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3.6 蛋白吸附
    3.7 MC3T3-E1细胞实验
        3.7.1 细胞粘附
        3.7.2 细胞形貌
        3.7.3 乳酸脱氢酶活性
        3.7.4 细胞增殖
        3.7.5 碱性磷酸酶活性
        3.7.6 细胞胶原分泌
        3.7.7 细胞外基质矿化
    3.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晶型微/纳米结构TiO_2表面羟基磷灰石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2.1 高温煅烧处理对微/纳米结构的影响
        4.2.2 HA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4.2.3 XRD表征
        4.2.4 拉曼光谱分析
        4.2.5 XPS表征
        4.2.6 材料表面的浸润性
    4.3 蛋白吸附
    4.4 MC3T3-E1细胞实验
        4.4.1 乳酸脱氢酶活性
        4.4.2 细胞粘附形貌
        4.4.3 细胞增殖
        4.4.4 碱性磷酸酶活性
        4.4.5 细胞胶原分泌
        4.4.6 细胞外基质矿化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医用钛表面载药纳米凝胶的装载/控释及其细胞活性调节功能
    5.1 引言
    5.2 DNA功能化的纳米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5.3 纳米凝胶的药物装载与释放
    5.4 钛表面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5.5 水凝胶表面纳米凝胶的吸附
    5.6 水凝胶表面纳米凝胶的重复组装和释放
    5.7 水凝胶表面Dox的累积释放
    5.8 平滑肌细胞实验
    5.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医用钛表面核酸适配体修饰的多孔水凝胶膜层的构筑
    6.1 引言
    6.2 钛表面微多孔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6.3 内皮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6.4 成骨细胞的增殖
    6.5 钛表面核酸适配体的检测
    6.6 钛表面生长因子的释放动力学
    6.7 小鼠骨头表面超多孔水凝胶膜层的制备
    6.8 小鼠骨头表面生长因子的释放动力学
    6.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
致谢

(4)磷化镍及其复合纳微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
        1.2.1 纳米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2.2 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
    1.3 纳米复合材料
        1.3.1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 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1.4 磷化镍纳微米材料的概述
        1.4.1 磷化镍纳微米材料的性能
        1.4.2 磷化镍纳微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4.3 磷化镍纳微米材料的应用
    1.5 磷化镍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一种络合剂辅助水热法制备磷化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制备方法
        2.2.3 产物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产品的物相分析
        2.3.2 产品的形貌分析
        2.3.3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3.4 EDTA添加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3.6 枝状Ni_2P微晶的生长机理
        2.3.7 枝状Ni_2P微晶的光学性质
    2.4 本章小结
3 磷化镍(Ni_(12)P_5)空心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制备方法
        3.2.3 光催化实验
        3.2.4 产物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与形貌分析
        3.3.2 复合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3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4 Ni_(12)P_5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
        3.3.5 光催化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花状PbS/Ni_2P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花状PbS/Ni_2P的制备方法
        4.2.3 光催化实验
        4.2.4 产物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分析
        4.3.2 物相分析
        4.3.3 复合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4.3.4 PbS/Ni_2P的生长机理
        4.3.5 光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核壳式Ni_2P/FeS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
        5.2.2 核壳式Ni_2P/FeS的制备方法
        5.2.3 吸附实验
        5.2.4 产物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产品的物相分析
        5.3.2 产物的形貌分析
        5.3.3 吸附性能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5)氟取代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羟基磷灰石的研究现状
        1.2.1 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性质
        1.2.2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2.3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氧化锆的研究现状
        1.3.1 氧化锆的结构和性质
        1.3.2 氧化锆的应用
        1.3.3 氧化锆/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氟取代羟基磷灰石的研究现状
        1.4.1 氟取代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性质
        1.4.2 氟取代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4.3 氟取代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FxH7Z3 复合粉体的制备
        2.2.2 FxH7Z3 复合陶瓷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扫描电镜分析
        2.3.3 ImageTool 分析软件
        2.3.4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4 材料性能测试
        2.4.1 复合陶瓷的烧结性能
        2.4.2 复合陶瓷的体外溶解性
        2.4.3 复合陶瓷的体外生物活性
第3章 FxH7Z3 复合粉体以及陶瓷的表征与分析
    3.1 FxH7Z3 粉体的表征和分析
        3.1.1 H7Z3 复合粉体的物相分析
        3.1.2 FxH7Z3 复合粉体的物相分析
        3.1.3 FxH7Z3 复合粉体的结构分析
        3.1.4 FxH7Z3 复合粉体的形貌分析
        3.1.5 FxH7Z3 复合粉体的组成分析
        3.1.6 FxH7Z3 复合粉体的反应过程分析
    3.2 FxH7Z3 复合陶瓷的烧结性能分析
        3.2.1 FxH7Z3 复合陶瓷的线收缩率分析
        3.2.2 FxH7Z3 复合陶瓷的密度分析
        3.2.3 FxH7Z3 复合陶瓷的致密度的分析
        3.2.4 FxH7Z3 复合陶瓷线收缩率及致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FxH7Z3 复合陶瓷的物相分析
    3.4 FxH7Z3 复合陶瓷的形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FxH7Z3 复合陶瓷的体外性能研究
    4.1 FxH7Z3 复合陶瓷的体外溶解性
        4.1.1 烧结温度对复合陶瓷溶解性的影响
        4.1.2 氟的含量对复合陶瓷溶解性的影响
        4.1.3 FxH7Z3 复合陶瓷体外溶解性影响因素分析
        4.1.4 FxH7Z3 复合陶瓷在 CPBS 中浸泡前后的表面形貌
    4.2 FxH7Z3 复合陶瓷的体外生物活性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其切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润滑刀具的研究现状
        1.1.1 常用固体润滑剂及其主要性能
        1.1.2 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1.3 自润滑刀具的研究现状
    1.2 纳微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设计
    2.1 组分确定
    2.2 梯度设计
        2.2.1 组成分布函数与层厚的确定
        2.2.2 表层固体润滑剂体积含量的确定
        2.2.3 各层物性参数值的确定
    2.3 残余应力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
    3.1 材料制备
        3.1.1 原料
        3.1.2 制备工艺
    3.2 力学性能
        3.2.1 测试方法
        3.2.2 纳米 TiB2对密度的影响
        3.2.3 h-BN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4 纳米 TiB2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5 梯度设计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6 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7 组分分布指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组成相测试
        3.3.1 XRD 分析
        3.3.2 能谱分析
        3.3.3 线扫描分析
    3.4 显微结构分析
        3.4.1 纳米 TiB2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4.2 组分分布指数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4.3 层数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4.4 纳米 TiB2的显微结构
        3.4.5 组分分布指数对横剖面显微结构的影响
        3.4.6 材料的压痕扩展形貌
    3.5 残余应力的测量与分析
        3.5.1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式
        3.5.2 残余应力的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
    4.1 实验条件
    4.2 切削 45 钢时的切削性能
        4.2.1 切削 45 钢时前刀面的磨损机理
        4.2.2 切削 45 钢时后刀面的磨损机理
        4.2.3 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4.2.4 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4.2.5 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3 切削铸铁时的切削性能
        4.3.1 切削铸铁时前刀面的磨损机理
        4.3.2 切削铸铁时后刀面的磨损形貌
        4.3.3 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4.3.4 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4.3.5 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4 切削过程中的自润滑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课题
    三、发明专利
    四、获得奖励

(7)Ni-Ti/HA复合材料制备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增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羟基磷灰石(HA)的研究现状及基本性质
        1.1.1 羟基磷灰石的研究现状
        1.1.2 羟基磷灰石的基本性质
        1.1.3 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学性能及应用
    1.2 NiTi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现状及基本性质
        1.2.1 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现状
        1.2.2 形状记忆效应的分类
        1.2.3 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性质
        1.2.3.1 NiTi形状记忆合金中各相的晶体结构
        1.2.3.2 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机制
        1.2.3.3 NiT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与超弹性
        1.2.4 NiTi合金的生物学性能及应用
        1.2.4.1 NiTi合金的生物学性能
        1.2.4.2 NiTi合金的应用
    1.3 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2.1 本课题采用的工艺路线
    2.2 NiTi合金颗粒的指标检测
    2.3 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
    2.4 NiTi合金颗粒与HA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复合材料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2.5.1 复合材料相分析
        2.5.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2.5.2.1 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测试
        2.5.2.2 复合材料断裂韧性
        2.5.2.3 复合材料致密度的测试
        2.5.2.4 形貌与微观结构观察
第三章 NiTi合金颗粒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测试设备
    3.3 NiTi合金颗粒物相的分析
    3.4 NiTi合金颗粒相转变温度的分析
    3.5 NiTi合金颗粒形貌及晶体结构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及测试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3 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
    4.4 羟基磷灰石粉体XRD物相分析
    4.5 羟基磷灰石粉体的透射电镜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iTi/H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分析测试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5.3 HA粉体与NiTi颗粒的混合
    5.4 复合材料试样条的制备
    5.5 复合材料XRD相分析
    5.6 复合材料致密度及力学性能测试
    5.7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5.7.1 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及金相显微镜的分析
        5.7.2 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形貌及断口元素分析
    5.8 结果与讨论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iTi/HA复合材料增韧机理研究
    6.1 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增韧机理
    6.2 NiTi合金颗粒增韧机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羟基磷灰石/透明质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概述
        1.1.1 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
        1.1.2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方向
    1.2 羟基磷灰石简介
        1.2.1 羟基磷灰石的结构与性能
        1.2.2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1.2.2.1 HAP与无机非金属类材料的复合
        1.2.2.2 HAP与金属材料复合
        1.2.2.3 HAP与有机材料复合
        1.2.3 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1.2.3.1 共混法合成
        1.2.3.2 原位合成法合成
        1.2.3.3 纤维复合法合成
        1.2.3.4 仿生矿化法合成
        1.2.3.5 电化学沉积法合成
    1.3 魔芋葡苷聚糖简介
        1.3.1 魔芋葡苷聚糖的结构及性质
        1.3.2 魔芋葡苷聚糖的改性
        1.3.2.1 KGM的物理改性
        1.3.2.2 KGM的化学改性
        1.3.2.3 KGM的生物改性
        1.3.3 魔芋葡苷聚糖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1.4 透明质酸简介
        1.4.1 透明质酸的结构
        1.4.2 透明质酸的性质与功能
        1.4.3 透明质酸的改性
        1.4.3.1 酯化
        1.4.3.2 交联
        1.4.3.3 接枝
        1.4.3.4 HA-金属配合物
        1.4.4 透明质酸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1.5 多糖对无机晶体生长的影响
        1.5.1 多糖对无机晶体生长的影响
        1.5.2 多糖对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的影响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HAP/SH/KGM多孔支架的共混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技术路线
        2.3.2 正交实验设计
    2.4 检测与表征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平均孔径分析
        2.4.3 孔隙率分析
        2.4.4 抗压强度分析
        2.4.5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4.6 体外降解性能实验
        2.4.7 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相容性实验
    2.5 结果与讨论
        2.5.1 n-HAP的XRD分析
        2.5.2 共混法制备支架材料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5.2.1 多孔复合支架的平均孔径分析
        2.5.2.2 多孔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分析
        2.5.2.3 多孔复合支架的抗压强度分析
        2.5.2.4 多孔复合支架的综合分析
        2.5.3 支架的红外图谱分析
        2.5.4 支架体外降解性能分析
        2.5.5 综合性能最优支架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相容性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AP/SH/KGM多孔支架的仿生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3.4 检测与表征
        3.4.1 平均孔径分析
        3.4.2 孔隙率分析
        3.4.3 抗压强度分析
        3.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5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6 体外降解性能实验
        3.4.7 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相容性实验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仿生复合支架的综合性能分析
        3.5.2 仿生复合支架的XRD分析
        3.5.3 仿生HAP/SH/KGM多孔支架的扫描电镜分析
        3.5.4 仿生HAP/SH/KGM多孔支架的红外图谱分析
        3.5.5 仿生HAP/SH/KGM多孔支架的体外降解性能分析
        3.5.6 仿生HAP/SH/KGM多孔支架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相容性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相关图表

(9)若干ZrO2的大孔无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1.1 多孔材料的概述
        1.1.2 微介孔材料的概述
    1.2 大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大孔材料的制备
        1.2.2 大孔材料的应用
    1.3 ZrO_2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ZrO_2材料的晶相结构与性质
        1.3.2 大孔 ZrO_2材料的制备
        1.3.3 ZrO_2材料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设计
    2.4 测试与表征
3 大孔 SO_4~(2-)/ZrO_2-SiO_2复合固体超强酸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大孔 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3.2.2 大孔 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实验
        3.2.3 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分析
        3.3.2 孔径及比表面积分析
        3.3.3 能谱分析
        3.3.4 XRD 分析
        3.3.5 红外分析
        3.3.6 酸性分析
        3.3.7 热重分析
    3.4 制备条件对 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活性的影响
        3.4.1 负载硫酸后焙烧温度的影响
        3.4.2 硫酸浓度的影响
    3.5 催化剂的寿命
    3.6 本章小结
4 大孔 SO_4~(2-)/ZrO_2-TiO_2复合固体超强酸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大孔 TiO_2载体的制备
        4.2.2 大孔 SO_4~(2-)/ZrO_2-T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4.2.3 大孔 SO_4~(2-)/ZrO_2-TiO_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实验
        4.2.4 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分析
        4.3.2 孔径及比表面积分析
        4.3.3 能谱分析
        4.3.4 XRD 分析
        4.3.5 红外分析
        4.3.6 热重分析
        4.3.7 酸性分析
    4.4 大孔 SO_4~(2-)/ZrO_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活性的研究
        4.4.1 负载 ZrO_2后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4.2 ZrO_2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4.3 硫酸溶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4.4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5 合成产物乙酸正丁酯的表征
    4.6 本章小结
5 大孔 MgO/ZrO_2固体碱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大孔 ZrO_2载体的制备
        5.2.2 大孔 MgO/ZrO_2固体碱的制备
        5.2.3 大孔 MgO/ZrO_2固体碱的催化活性实验
        5.2.4 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形貌分析
        5.3.2 孔径及比表面积分析
        5.3.3 XRD 分析
        5.3.4 红外分析
        5.3.5 热重分析
        5.3.6 碱性分析
    5.4 大孔 MgO/ZrO_2固体碱的催化活性研究
    5.5 大孔 MgO/ZrO_2固体碱的使用寿命
    5.6 合成产物碳酸二异辛酯的表征
    5.7 本章小结
6 大孔 WO_3/ZrO_2负载氧化物型固体酸催化合成油酸甲酯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大孔 ZrO_2载体的制备
        6.2.2 大孔 WO_3/ZrO_2负载氧化物型固体酸的制备
        6.2.3 大孔 WO_3/ZrO_2负载氧化物型固体酸的催化活性实验
        6.2.4 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形貌分析
        6.3.2 孔径及比表面积分析
        6.3.3 XRD 分析
        6.3.4 红外分析
        6.3.5 热重分析
        6.3.6 酸性分析
    6.4 大孔 WO_3/ZrO_2负载氧化物型固体酸的催化活性研究
    6.5 大孔 WO_3/ZrO_2负载氧化物型固体酸的使用寿命
    6.6 合成产物油酸甲酯的表征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碳纤维增强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材料的概述
        1.1.1 生物材料的定义及发展史
        1.1.2 生物材料的分类
        1.1.3 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
        1.1.4 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
    1.2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概述
        1.2.1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类型
        1.2.1.1 羟基磷灰石-无机复合材料
        1.2.1.2 羟基磷灰石-有机复合材料
        1.2.1.3 羟基磷灰石-金属复合材料
        1.2.4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3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1.3.1 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
        1.3.2 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
        1.3.2.1 沉淀法
        1.3.2.2 溶胶-凝胶法
        1.3.2.3 固相反应法
        1.3.2.4 微乳液法
        1.3.2.5 水热法
        1.3.3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面临解决的问题
    1.4 β-磷酸三钙粉体的制备及特性
        1.4.1 β-磷酸三钙粉体的基本性质
        1.4.2 β-磷酸三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1.4.2.1 湿法工艺
        1.4.2.2 干法工艺
        1.4.2.3 水热法工艺
        1.4.3 β-磷酸三钙的生物降解性及其降解机理
    1.5 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5.1 碳纤维的分类
        1.5.2 碳纤维的化学性能
        1.5.3 碳纤维的强度
        1.5.4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1.5.5 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
        1.5.5.1 碳纤维的组织相容性
        1.5.5.2 碳纤维的血液相容性
        1.5.6 碳纤维复合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 实验过程
        2.2.1 原料制备
        2.2.1.1 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
        2.2.1.2 β-磷酸三钙粉体的制备
        2.2.2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2.2.3 样品的制备
        2.2.4 模拟体液的配制及浸泡实验
    2.3 性能测试
        2.3.1 粉体的物相组成测试
        2.3.2 碳纤维的显微结构分析
        2.3.3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2.3.3.1 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分析
        2.3.3.2 收缩率的计算
        2.3.3.3 平均抗压强度测试
        2.3.3.4 平均抗折强度测试
        2.3.3.5 样品的断面显微结构测试
        2.3.3.6 模拟体液 pH 值的测试
        2.3.3.7 浸泡后样品表面和断面显微结构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原料的物相分析
        3.1.1 羟基磷灰石的物相分析
        3.1.2 β-磷酸三钙的物相分析
    3.2 碳纤维表面处理前后的微观形貌
    3.3 烧结前后复合生物材料的物相分析
        3.3.1 烧结前复合生物材料的物相分析
        3.3.2 烧结后复合生物陶瓷的物相分析
    3.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正交实验结果
        3.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4.2.1 收缩率实验结果分析
        3.4.2.2 平均抗压强度实验结果分析
        3.4.2.3 平均抗折强度实验结果分析
    3.5 各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5.1 碳纤维掺杂比例的影响
        3.5.2 烧结温度的影响
        3.5.3 保温时间的影响
    3.6 SBF 浸泡前后复合生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3.6.1 SBF 浸泡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3.6.2 SBF 浸泡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3.7 模拟体液 pH 值的变化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四、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医用钛表面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的研究[D]. 胡洁洁. 厦门大学, 2019(01)
  • [2]PEG诱导下钼氧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李晓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8(11)
  • [3]医用钛表面微/纳米结构、DNA功能化膜层的构筑及生物性能研究[D]. 姜品良. 厦门大学, 2017(01)
  • [4]磷化镍及其复合纳微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 刘慧. 陕西科技大学, 2015(01)
  • [5]氟取代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其切削性能研究[D]. 徐秀国.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 [7]Ni-Ti/HA复合材料制备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增韧机制研究[D]. 刘鹏. 山东大学, 2012(02)
  • [8]羟基磷灰石/透明质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研究[D]. 王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
  • [9]若干ZrO2的大孔无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尹锡俊. 宁波大学, 2012(08)
  • [10]碳纤维增强HA/β-TCP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D]. 张睿.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纳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显微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