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有“品牌”意识

记者要有“品牌”意识

一、记者要有“品牌”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阙芬[1](2021)在《巧用“四力”打磨融媒“精品”》文中提出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进行新闻线索的捕捉,还要不断提升新闻作品内涵,同时参与新闻生产运营,集采、编、制、传等各项技能于一身。同时记者还需牢牢树立节目创作、传播精品意识,才能更好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本文从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四力"方面分析融媒体时代记者内功修炼的根本,希望能够帮助融媒体记者顺利开展新闻宣传,打磨融媒体时代新闻精品。

林之韵[2](2021)在《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美国新新闻主义的发展和新闻业对新闻文体的不断探索,非虚构写作一直穿梭在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之间。2010年,《人民文学》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还增设了专栏,至此,非虚构写作的风潮被开启,而随之崛起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非虚构写作进行研究。首先,从内容生产框架上,非虚构写作吸取互联网信息传播思维,从用户的需求着手,在报道主题、篇幅、时间、基调等创新思路;其次,对内容的从叙事题材上,非虚构写作侧重以人的视角切入,记录现实情境下个体或群像的现状,或构建某种意象,从故事背后梳理各利益群体、社会图景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最后,从用户反馈上,非虚构写作不管是从内容编辑、渠道分发还是呈现方式,实现了互联网平台的导向作用,也看到了新媒体时代下,内容生产主体从职业媒体人转向普通人,写作理念从“内容至上”转向遵循互联网场景、社交、流量和共情等逻辑。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习训练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之融合的命题再做进一步探析。论文共设置六个部分:绪论,研究目的及意义、梳理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第二章,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内容生产框架;第三章,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叙事特点;第四章,非虚构写作用户的群体画像、信息体验,态度认知;第五章,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与困境之处。本文拟聚焦于非虚构写作仍然没有淡出历史舞台之事实,探究新媒体时代下文本生产理念发生的转变以及理念背后所潜含着的深层理论思考与人文关切。非虚构写作既是传媒商业竞争的产物,也是受者本位思想的自然渗透,它和互联网的成功嫁接,为媒体转型、内容创业等内容生产领域提供了示范效应,“真实故事计划”还推出和出版社、影视公司等达成版权合作,实现商业变现。然而,这条道路在实践当中仍存在诸多阻碍,首先,非虚构写作处在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夹击,资本的加持是否会影响新闻行业的价值标准尚存争议;其次,舆论场中充满大量碎片化的时空片段,不同主体在话语场中的博弈容易使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存在偏离,最后真相被情绪主导。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探究在后现代社会下,媒体生态竞争从追求真相转向争抢流量,如何讲好时代故事,要思考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呼唤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发挥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价值,都将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周春雷[3](2020)在《好记者需练就“四力”真功夫——以《璧山报》为例》文中指出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着华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构成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练就"四力"真功夫,才能干出漂亮活,写出鲜活的新闻。

罗锦锋[4](2019)在《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研究 ——以“触电新闻”客户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成为当今十分流行的传播手段。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市场化媒体,都希望利用“网络直播”在互联网上争夺市场与用户,融合了多种报道形式的网络直播新闻应运而生。但是生产者应当按照怎么样的标准来生产网络直播新闻;又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评判网络直播新闻的品质优劣?在学界和业界至今没有较为统一的意见。本文旨在研究当前传统媒体客户端生产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首先,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厘清“直播新闻”以及“新闻品质”两大范畴中的相关概念;梳理国内外关于“电视新闻新闻品质的标准”;并初步建构出网络直播新闻“四大层面,三十七条标准”的检测类目。其次,选择“触电新闻”客户端这一传统媒体下属的新媒体作为研究个案。根据建构的网络直播新闻“基本特征”以及“新闻品质标准”两大类目,对“触电新闻”中8个月中所有的网络直播新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析。从而探求出“触电新闻”所生产的网络直播新闻的现状、不足,以及分析其原因;最后为其提出提升新闻品质的具体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当前“触电新闻”中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趋低,并存在“生产模式发生转变,自产新闻少”、“专业生产价值偏低”,以及“用户生产内容,实现转化难”等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的网络直播新闻是在两套新闻范式中生产;“三轴”高度压缩、“直播场”平衡被打破;以及“核心大众”未完成身份转变等三大原因。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在专业理念层面的三大路径,以及在技术层面的五大方法,来提升“触电新闻”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本研究运用电视新闻语言学以及网络传播学等相关理论,首次建构出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标准;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和总结出网络直播新闻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提升新闻品质的对策;对传统媒体如何生产网络直播新闻的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国福,王菊芳[5](2019)在《融媒体时代,党报台记者该怎么做?》文中研究指明融媒体对传统媒体来说就是一场"革命"。融媒体时代,移动媒体已经普及全社会,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报党台的传播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新闻的采访、编辑、制作及发布等形式随之变得不同以往。在这种形势下,党报党台记者必须迅速转型,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继续发挥引领导向的作用。

葛帆[6](2019)在《媒介融合与电视记者的转型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数字科技与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媒体快速兴起和普及,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给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媒介发展已进入全新的时期。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已站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口浪尖",电视媒体需要抢抓媒介发展的新机遇,打破发展的"瓶颈",提高电视媒体的整体竞争力。如今,电视媒体与同行以及新媒体之间竞争的重点已转移到电视节目质量的比拼,而电视记者是决定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氛围帮助电视记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陈若萱[7](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黎家璇[8](2018)在《地市党报要深耕“文化”富矿》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全局战略层面。区域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地市党报深耕地域"文化"富矿,是职责所在,也是提升报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彭念敏[9](2018)在《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文中认为在全国"两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记者,肩扛摄像机,胸挂照相机,口袋装手机、背包装无线wifi和笔记本电脑……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这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后全媒体记者的真实写照。媒体人转型的必要性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全媒体记者要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提供稿件,他们还需掌握网络视频、音频、动漫、H5的制作技术。那么,作为一名传统纸质媒体的文字记者,如何适应

吴线[10](2017)在《电视新闻制作形式与拍摄的创新》文中指出随着新闻拍摄器材更新换代及新闻制作理念的转变,电视新闻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拍摄形式需要不断创新。

二、记者要有“品牌”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者要有“品牌”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巧用“四力”打磨融媒“精品”(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
1.融媒体记者巧用脚力“三贴近”
2.融媒体记者巧用眼力选角度
3.融媒体记者巧用脑力留“精华”
4.融媒体记者巧用笔力出“精品”
结语

(2)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框架理论
        二、新闻叙事学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国外非虚构写作实践情况
        一、新新闻主义思潮对非虚构写作的影响
        二、特稿写作对新闻写作文学品质的挖掘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
        一、报告文学对人们阅读审美的影响
        二、特稿对新闻故事化报道形式的推动
        三、非虚构写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迎合
        四、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
        五、非虚构写作的样本选择
第二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形式
    第一节 报道选题:情感为主,侧重故事的人伦价值
    第二节 报道篇幅:长篇为主,注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第三节 报道时间:上午为主,契合用户的阅读习惯
    第四节 报道形式:图文为主,视频为辅的视觉习惯
    第五节 报道来源:原创为主,协同合作的流量整合
    第六节 报道基调:悲剧为主,注重情绪的表达调动
第三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第一节 叙事题材的情感性
        一、新闻话题类:重视新闻背后的情感关怀
        二、情感生活类:揭示人物所流露的内心独白
        三、群体镜像类:聆听群体对时代的情绪表达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聚焦性
        一、零聚焦视角:上帝视角下的隐含作者
        二、内聚焦视角:展现内心独白的回顾视角
        三、外聚焦视角:作为局外人的参与式观察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灵活性
        一、采用错时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降低对新闻时效性的过度追求
    第四节 叙事场景的体验感
        一、聚焦现场来展现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
        二、抓住细节渲染气氛来调动读者情绪
        三、巧用新闻跳笔来实现蒙太奇艺术
第四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用户行为
    第一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用户的群体画像
        一、用户年龄
        二、用户学历
        三、用户职业
    第二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用户的信息体验
        一、媒介使用情况
        二、阅读内容偏好
        三、付费阅读意愿
        四、用户阅读习惯
        五、篇幅接受程度
    第三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用户的态度认知
        一、概念认知
        二、阅读态度
        三、作者认知
第五章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和反思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
        一、遵从以人为本的传播规则
        二、加强职业记者对自身业务的探索
        三、树立媒体的品牌战略思维
    第二节 对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反思和探讨
        一、追求写作技法引发新闻价值取向偏离
        二、事实核查制度缺席造成内容良莠不齐
        三、商业模式不成熟导致内容价值开发难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形成矛盾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非虚构写作用户调查问卷
致谢
本人在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好记者需练就“四力”真功夫——以《璧山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挖掘新闻:记者要有一副“铁脚板”
    (一)增强脚力要有吃苦精神
    (二)增强脚力要投入真情
    (三)增强脚力要有恒心韧劲
二、发现新闻:记者要有一双“雷达眼”
    (一)要善于通过各种会议发现新闻
    (二)要善于通过眼睛观察和发现新闻
    (三)要善于通过别人的闲谈发现新闻
    (四)要善于通过各类媒体发现新闻
三、思辨新闻:记者要有一个“超级脑”
    (一)增强脑力要树立政治意识
    (二)增强脑力要善于勤思多想
    (三)增强脑力要善于捕捉亮点
四、写好新闻:记者要有一支“好笔头”
    (一)增强笔力要有创新意识
    (二)增强笔力要有工匠精神
五、结语

(4)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研究 ——以“触电新闻”客户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意义
    六、论文框架
第一章 直播新闻与新闻品质研究概述
    第一节 直播新闻
        一、传统媒体与直播新闻
        (一)广播与直播新闻
        (二)纸媒与直播新闻
        (三)电视与直播新闻
        二、网络直播新闻
        (一)定义
        (二)发展历程
        (三)特点与困境
        (四)与传统直播新闻的关系
    第二节 新闻品质
        一、品质与新闻品质
        (一)品质概述
        (二)新闻品质概述
        二、广电新闻新闻品质之要素
        (一)国外“广电新闻品质要素”之研究
        (二)中国“广电新闻品质要素”之研究
        三、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标准建构
        (一)讯息内容品质标准
        (二)专业素养品质标准
        (三)影像技术品质标准
        (四)互动服务品质标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触电新闻”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现状
    第一节 新闻品质内容分析
        一、样本来源与分析单位
        二、抽样方法
        三、类目建构
        四、信度验证
    第二节 基本特征数据描述
        一、直播类型
        二、生产主体
        三、报道题材
        四、报道时长
        五、报道类型
        六、新闻点击量
        七、用户评论数
    第三节 新闻品质数据描述
        一、讯息内容品质
        二、专业素养品质
        三、影像技术品质
        四、互动服务品质
        五、整体新闻品质
    第四节 新闻品质趋低描述
        一、生产模式转变自产直播少
        二、专业生产价值偏低
        (一)时间长度大报道类型单一
        (二)直播“新闻感”模糊化
        三、用户生产内容实现转化难
        (一)用户参与新闻生产
        (二)点击量与用户评论数量差异大
        (三)用户互动渠道单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触电新闻”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趋低原因分析
    第一节 网络直播新闻在两套范式中生产
    第二节 “三轴”高度压缩“直播场”平衡被打破
        一、“三轴理论”与“直播场”
        二、X轴缺失与“点击率新闻”
        三、秀场基因与直播形式
    第三节 “核心大众”未完成身份转变
        一、用户互动动力不足
        二、用户理解负担加重
        三、用户身份的转化
        四、记者以“职业语境”主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升“触电新闻”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建议
    第一节 从专业理念层面提升其新闻品质
        一、参照“新闻品质标准”
        二、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提倡网络直播美学
        三、让“新闻消费者”向“核心大众”转化
    第二节 从技术操作层面提升其新闻品质
        一、增加记者在报道中的参与度
        二、发挥传统媒体号的生产优势
        三、重视突发新闻丰富报道题材
        四、避免直播冗长合理控制时间
        五、增加报道类型适应媒介融合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融媒体时代,党报台记者该怎么做?(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媒体新闻工作者要把自己“融”入时代的思想觉悟
二、融媒体记者要有“商业”的意识、“经营”的理念
三、融媒体记者要练好“眼力”,拥有超强的捕捉力
四、融媒体记者要不断积蓄“能量”,有善于突破的创新力

(6)媒介融合与电视记者的转型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记者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新闻时效性需求增强
    (二)新媒体普及应用,独家新闻采写难度更大
    (三)媒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电视记者的要求更高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记者的转型策略
    (一)提升专业能力,由“单一型”记者向“复合型”新闻人才转变
    (二)整合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学会“跨媒体”采写新闻
    (三)密切联系实际,围绕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转型
    (四)培养创新思维,勇于接受挑战
    (五)电视台要制定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
三、结语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8)地市党报要深耕“文化”富矿(论文提纲范文)

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是地市党报的重要职责
地域文化让地市党报具有自己的特性
以地域文化树立党报品牌
地市党报编辑记者要具备综合素质

(9)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媒体人转型的必要性
转型为全媒体记者要把握“三原则”
记者要有全媒体发稿意识
创新全媒体记者稿酬制度

(10)电视新闻制作形式与拍摄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电视新闻制作的形式创新
电视新闻拍摄水平的提升
结语

四、记者要有“品牌”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巧用“四力”打磨融媒“精品”[J]. 阙芬. 中国传媒科技, 2021(08)
  • [2]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D]. 林之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好记者需练就“四力”真功夫——以《璧山报》为例[J]. 周春雷.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1)
  • [4]网络直播新闻的新闻品质研究 ——以“触电新闻”客户端为例[D]. 罗锦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融媒体时代,党报台记者该怎么做?[J]. 刘国福,王菊芳. 记者观察, 2019(29)
  • [6]媒介融合与电视记者的转型之路[J]. 葛帆. 传播力研究, 2019(27)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8]地市党报要深耕“文化”富矿[J]. 黎家璇. 中国报业, 2018(11)
  • [9]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型[J]. 彭念敏. 中国地市报人, 2018(05)
  • [10]电视新闻制作形式与拍摄的创新[J]. 吴线. 新闻战线, 2017(13)

标签:;  ;  ;  ;  

记者要有“品牌”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