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提出改革要求

银监会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提出改革要求

一、银监会对中行建行提出改革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宋翠玲[1](2013)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银行业只有加入国际化的金融体系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对内开放均是中资银行参与全球金融活动的有效途径。200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尝试“走出去”战略,国内商业银行将在与跨国银行的互相学习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银行业竞争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开放水平如何,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中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竞争力水平的动态变化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情况来看,银行业开放水平增加有利有弊,有的国家提高了本国的竞争力,有的国家却削弱了本国银行竞争力,那么银行业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何影响?这更是迫切需要我们去重视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测评,探讨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全文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概述,通过明确写作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系统的梳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对金融开放水平、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竞争力的综述为对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和度量方法。通过对银行业开放动机文献的梳理,为探究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对银行业开放,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文实证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总之,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学者对银行业开放、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及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已有成效。然而,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全面测度还不够成熟,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动态变化的研究也是需要重视的课题,而且就银行开放水平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界定了银行业开放的概念,构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全面测评体系,从官方承诺视角和现实的视角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对外开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相对非常低,明显滞后于国内官方的承诺水平,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第四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构建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测评体系,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变化的进步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测评。结论是:所研究的12家样本银行除华夏银行(华夏银行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综合竞争力的纵向变化都大致呈现上升趋势,而横向比较显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相对较弱到相对较强的过程,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大多呈现从相对较强到相对较弱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和国家推动的股份制改革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上升有关。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正在缩小。这可能与《银行家》进行全球银行排名时所选择的指标是规模指标有关,也可能是美欧大银行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当然还有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该部分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对银行业开放影响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剖析,认为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和中资银行不断走出国门,导致中国本土银行(h)、跨国银行(m)和外资银行(f)的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数量的减少以及利润水平的降低。并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通过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东道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银行业对内开放通过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对母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借鉴Claessens(2001)等模型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从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现实的对内开放水平角度对衡量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指标、金融创新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市场实力指标和综合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整体上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其中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均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均是负面影响。这与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上升并不冲突。只是说明引起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可能性原因不是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变化,而可能是其他方面因素。比如垄断市场结构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利率管制制度下较高的存贷利差,国家支持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带来存贷规模的扩大。第七章是对策建议部分。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银行业溢出效应的发挥和银行业安全性的注重。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并对银行业合理开放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自身提升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测度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分阶段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银行类型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等进一步研究展望。

于晓东[2](2012)在《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长期以来被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低等问题困扰。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在于其单一的国有产权,由于国家是非人格化的所有者,没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导致了在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博弈中出现了失衡,造成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巨大。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往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国家专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期间采取的种种改革措施对完善我国银行体系、增加银行市场竞争等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些改革措施并未触及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所以改革效果并不显着。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其最大亮点是开始改变国有银行单一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基本采用了: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的“三步走”改革模式。本文首先从产权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对2003-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从产权改革看,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由产权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但股权结构上的国家绝对控股也给国有银行绩效改善带来了隐忧。本轮改革非常重视公司治理建设,把建设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作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都参照国际先进银行建立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初步开始运作。但公司治理内生于产权结构,来源于公司所有者和公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银行尚未完全解决所有者虚置问题,由此导致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内在动力不足,“形似”而“神异”。本文然后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和DEA模型两种方法对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第五章用银监会《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规定的三大类共七项指标考核国有银行改革后的财务指标,发现四大国有控股银行较好实现了银监会设定的目标,本文随后对国有控股银行取得良好绩效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第六章运用DEA模型对改革后国有银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但把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发现,国有控股银行虽然平均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但其平均纯技术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其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主要是由其较高的规模效率导致的。文章接下来阐述了国有银行本轮改革中有争议的两个具体问题: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和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成效。第七章分析了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包括:汇金公司注资充实了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保证了国有银行财务重组的顺利完成;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四大国有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四大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但汇金公司目前未享有完全的出资人权利,并且汇金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其自身同样存在所有者虚置问题。第八章分析了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成效。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国有银行在境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的目的并未达到;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后,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未得到实质性提高。本轮改革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四大国有银行成功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建立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有效激励、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各行加强了内控机制建设,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国有银行规模业绩得到全面提升,财务状况根本好转等。此次改革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制上市后国有股依然占绝对控股地位,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改革中各国有银行已经搭建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但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尚不能有效运作。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仍处在起步阶段,后续改革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就国有银行产权改革而言,今后仍面临着产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的任务。根据我国渐进性的改革原则,国有股权的释放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先由目前的国家绝对控股变为国家相对控股。在条件成熟以后,可考虑选择一两个国有控股银行尝试放弃国家控股权。将来我国四大银行不能由外国资本控股,只能由民间资本控股。在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关键是提高银行监管能力。

张云峰[3](2012)在《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文中认为前言本报告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11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本报告所提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5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称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

张鑫[4](2012)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居于重要地位,其使于2003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截至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与香港两地成功上市,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己全部完成股改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前后的绩效及公司治理为研究重点,通过选取相关财务指标构建国有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等方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前后的绩效及效率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产权理论、银行效率理论及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立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及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与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进行跟踪研究,力求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经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绩效提升策略,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夏既明[5](2011)在《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合作是银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营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对外开放银行业,银行间的国际股权合作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银行业开展股权合作已成为推动国内银行改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鼓励和推动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股份制改造。实践证明,国外战略投资者在帮助国内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战略投资者大规模入股国内银行,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国内银行的价值是否被低估?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外资入股比例较低,会不会真正传授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长期以来,外资会不会伺机控股,是否会引发国内金融安全?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境外投资者大规模抛售中资银行股,一些人甚至质疑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及正确性。因此,开展国际股权合作的研究,吸取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经验,掌握银行业股权合作的基本规律,对于实现中外银行的“合作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按照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动机效应分析→国际经验借鉴→国内实践及效果评估→相关问题分析→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这一逻辑顺序进行构思,并以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例,对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相关概念界定,以及这一领域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点。第二章为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回顾并梳理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及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理论假说,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了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国银行业融入到全球市场后的利弊问题,或者说如何趋利避害地完成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第三章对银行业进行跨国股权合作的动机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股权合作的动机上,发达国家外资银行跨国投资的根本动机离不开资本的逐利本质,只是逐利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银行业的动机则较为复杂,有些因为国内小规模金融体系难以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而主动开放银行业,有些国家因银行业转轨、私有化或危机重组遇到挫折而被迫开放国内银行业。在股权合作的效应上,本章立足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角度,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总体上有利于改善东道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东道国银行的绩效与治理水平,但是实证分析表明,外资银行的母国经济波动会对东道国金融安全产生传染作用。第四章通过大量的案例比较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银行股权合作实践,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银行股权的合作对于东道国来说,都存在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抵抗风险能力的积极作用。当然,当外资取得绝对控股后,外资银行将对东道国政治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因此,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银行业开放的进程必须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对股权合作进程、外资持股比例要有一个理性的把握。第五章将研究视角投入到我国银行业的国际股权合作实践。本章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的引资背景与相关争论,并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合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取得了初步成效,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资本收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资产风险得到一定控制,一定程度地保证了国有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当然,国有商业银行上述治理绩效的提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府注资、坏账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等多方面的合力,很难区分哪一种作用更大。第六章通过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现象,对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及安全预警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根本原因在于战略投资者性质、持股比例与引资目标存在偏失,为此,应通过适当的提高单个战略投资者的参股比例等措施,引进符合需要的境外投资者。二是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及对影响国有银行估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采用市净率(P/B)模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证表明股权定价基本合理,并体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允价值。最后通过对银行业股权合作安全预警问题分析,创造性的设计了一套评价外资参股银行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本章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在对银行业开放战略选择上应立足现实,制定短期战略与长期战略框架,同时要坚持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全面、动态的监管战略。

朱盈盈[6](2011)在《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03年底,中国银行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应对“入世”挑战,在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下,中资银行加快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步伐。注资——重组——引资——上市,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由此破局,战略引资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然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在争议和期冀中前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亦不例外。一方面,监管层和部分学者对此寄予厚望,希望以引资为契机换机制、换管理、换技术,提升中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对于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和交易价格提出质疑,对于引资可能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表示担心,对于战略引资的效果颇为怀疑。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激烈,但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国有股权是否被“贱卖”、战略引资是否威胁中国金融安全展开,很少关注中外资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的具体模式和内容。特别是对于战略引资效果这一根本性问题,现有文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相关经验证据非常缺乏。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外资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的现实情况,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首先,剖析了战略引资的制度背景,回顾了外资入股的发展轨迹,梳理了战略引资的现状和特点;以此为基础,紧扣关于战略引资的四点主要争论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有针对性的评述。分析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监管层鼓励和支持的改革路径;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果将金融安全定义为金融资源的控制权,那么在现有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中国金融安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资过程中存在股权“贱卖”;战略引资的效果需要深入研究。其次,在规范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底前完成战略引资的19家银行在引资前、后各三年的数据,从“引资”、“引智”和“引制”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战略引资后,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明显增强,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显着改善,但业务结构的变化并不显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没有明显提高。简言之,“引资”已达目的,“引智”初显成效,但“引制”的效果尚待观察。最后,基于中国银行业的面板数据,在控制选择性偏差和相关变量下,进一步考察了战略引资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和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短期内显着提升了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中资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着负相关,但整体而言,由于外资“少数股权”的限制,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有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科学地评价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探索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合理路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孔伟艳[7](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李利明[8](2009)在《中、建、工行股改纪实》文中研究表明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历程,一次不能回头的金融体制改革2003年3月1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在次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金融改革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降低金融不良资产率,政府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金

雷勇军[9](2008)在《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金融领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尚不能适应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要求。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扩张和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逐步缩小,同时,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同业竞争的加剧,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间业务已成为现代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与同业的比较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了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策略,主要是中间业务创新策略,加强中间业务产品和业务流程的整合创新;中间业务内部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支持、技术支持、风险管理及组织机构设计等;市场策略,包括市场选择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及市场竞争策略。并为实现这些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主要是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努力实现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健全中间业务综合管理体系,完善激励约束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中间业务重点产品的发展,积极响应市场的需要,加快中间业务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综合营销力度,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等。

粟勤[10](2008)在《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零售银行市场(retail banking market)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就一系列银行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或组织形式,是整个银行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零售银行市场已经发育成熟并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业务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在零售银行市场成为整个银行业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时,零售银行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就成为影响整个银行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重要因素。一个高效、稳定的零售银行市场不仅能够较好地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也因其以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为服务对象而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市场的信心,维护银行业市场的稳定。零售银行市场最突出的特征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零售客户重要组成部分的小企业,其信息不透明的程度更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更加严重。银行则通过积累客户信息和发展与客户的关系来克服信息不对称。这种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转化成为不同银行之间相对于客户信息的不对称,并导致不同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地位。此外,零售银行客户知识欠缺、信息的搜寻能力较弱等原因也提高了零售客户从一家银行转换到另一家银行的成本。这进一步提高了银行的市场势力,也刺激了银行争夺客户资源的竞争,并可能引发过度竞争,从而不仅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影响整个银行业市场的稳定。可见,研究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条件与特点、理解市场竞争行为,以及评价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银行业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的利益,也历来是各国政府对零售银行实施严格监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行为特征,评价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各国政府制定正确的银行产业政策的前提。对于正处于改革与开放中的我国零售银行市场,这样的研究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我国零售银行市场刚刚起步不久,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现象在零售银行市场表现得更为普遍和突出。这进一步加剧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同银行相对于客户信息的不对称。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银行因过度谨慎而惜贷,也可能促使银行为争夺高质量客户而在前期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规范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防止竞争不足或者竞争过度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与影响银行业市场的稳定性,应该是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监管的重点。本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与新产业组织理论相结合,在探讨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基础上,研究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并联系中国的实际,讨论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及特点,提出判断市场竞争行为是否适度的理论标准和促进市场适度竞争的思路和建议。本论文分七个部分对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1章,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理论分析。本章借鉴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作为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本章还分析了零售银行竞争的供求条件,重点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区分了零售银行客户与批发银行客户的行为特征,分析了零售客户从一家银行转换到另一家银行时所面临的转换成本,以及对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第2章,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本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关系型银行理论,结合零售银行客户的需求特征探讨零售银行的市场竞争行为。本章首先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零售银行贷款市场竞争的基本模型,分析银行在信息生产技术和客户关系与客户资源方面的市场竞争行为;然后再通过一个两阶段双寡头质量竞争模型探讨零售银行的产品质量竞争行为。研究发现,当面临信息不对称和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时,银行前期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是其后期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扩大客户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零售银行客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特征,以营业网点的规模等质量特性吸引客户。第3章,零售银行市场并购行为的理论分析。并购是一种重要的市场竞争行为,是长期内厂商进入新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重要手段。本章探讨零售银行为实现市场进入与市场扩张的并购行为。在简要总结与评述学术界有关银行并购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对于零售银行市场并购行为的理解。本论文认为,在零售银行市场上,存在因信息不对称和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等经济性进入壁垒与扩张壁垒,银行并购是零售银行克服进入壁垒与扩张壁垒的重要手段。银行并购所带来的零售客户资源、客户信息是收购者进行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第4章,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条件。本章在对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的基础之上,分析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和供求条件及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中外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阐述在中国零售银行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及影响。同时,结合转轨时期的社会信用制度讨论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供给特征,包括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机构的特征和演变、各类机构在市场上的相对地位等。在对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需求条件进行分析时,本章通过对重要的零售银行客户群体之一——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关系,分析转换成本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是,我国个人银行客户在转换银行时也面临转换成本,而且学历越低、年龄越大,转换成本就越高。个人银行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评价与转换成本正相关,即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越满意,转换成本就越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个人客户与银行维持关系的时间较短,且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转换成本就越低。这反映了我国各银行争夺个人客户资源方面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第5章,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与特点。本章选择“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小企业贷款市场的竞争”、“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竞争”和“银行卡市场竞争”四个典型案例,分析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与特征。前两个案例反映了银行在面临信息不对称时的竞争行为,后两个案例则集中反映了银行在产品质量和客户资源方面的竞争行为。研究发现:当面临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我国银行的竞争行为可能过于谨慎也可能过于冒险。此外,在产品质量和客户资源的竞争中,我国银行的行为不够规范和有序,甚至存在过度竞争。第6章,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零售银行行为研究。本章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零售银行行为。本章首先分析中国零售银行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市场发展潜力,然后通过分析外资银行所面临的法律性和经济性进入壁垒,论证入股中资银行对于克服进入壁垒、提前进入高成长性零售银行市场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比分析不同外资银行的优劣势及它们对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实证分析证明了本论文第3章所提出的观点:拥有成本优势的外资银行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向选择,因此它们会以法人银行方式直接进入市场,而不具备成本优势的外资银行面临更加严重的逆向选择,因此,它们只能选择以银行并购方式间接进入市场。第7章,零售银行的市场竞争、效率与稳定。本章首先以经济效率和市场稳定为衡量标准,探讨零售银行市场适度竞争或者适度集中的合理性,分析竞争与垄断的经济效率及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稳定程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本章将根据对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分析,判断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是否适度,并提出促进市场适度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和市场稳定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本论文以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为指导,同时也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即将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竞争行为作为银行在零售银行市场上的竞争行为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借鉴产业组织理论中“竞争条件——竞争行为”的分析框架,在充分考虑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从而有利于深入认识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特征与实质。其次,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本论文借鉴转换成本理论分析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需求条件,并根据零售银行客户的行为特征,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关系型银行理论提出了“关系成本”的概念,讨论了零售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对于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论文还通过对我国个人银行客户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735份有效样本数据,对我国个人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证明了转换成本的存在,而且还探讨了影响转换成本的因素,并与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进行了对比。再次,研究结论有所创新。本论文在对我国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竞争的实证分析中,论证了国有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与其营业网点规模的收缩有关。通过对比国内外零售银行营业网点的密度,得出了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零售银行营业网络的规模与密度不能适应零售银行市场发展需要的结论,并提出银行应在提高分支机构效率的同时尽可能满足零售银行客户需求的建议。此外,本论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市场竞争、效率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界定了过度竞争的衡量标准。论文还首次提出了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的假说,据此提出了规范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政策建议。由于目前的条件和本人的水平有限,论文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零售银行市场上,小企业银行市场又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小企业信息极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个人和家庭;另一方面,小企业比家庭更加分散,银行的信息收集与管理更加困难。而在中国,小企业贷款难不仅反映了外部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健全,而且又与银行的产权制度、内部公司治理和小企业特殊的信息生产技术有关。因此,小企业银行市场常常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鉴于我国小企业银行业务数据和资料的缺失,本文虽对小企业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但分析不够细致和深入。第二,鉴于我国银行零售贷款利率和银行服务收费数据的缺失,没有对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的价格竞争行为展开讨论。此外,论文虽然对于零售银行市场的过度竞争行为进行了理论界定,分析了过度竞争行为产生的基础,但对于过度竞争行为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银监会对中行建行提出改革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监会对中行建行提出改革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金融开放水平和银行开放水平的研究
        一、 金融开放水平的研究
        二、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三、 文献评述
    第二节 关于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第三节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 银行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综述
        二、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
        三、 银行对内开放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文献总评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第一节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
        二、 商业银行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公式的建立
    第二节 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的测度
        一、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演进
        二、 中国商业银行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测量-纵向分析
        三、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国际比较—横向分析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二、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和现实开放水平的比较及分析
        一、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官方承诺视角
        二、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现实法则
        三、 中国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和现实水平的比较
        四、 结论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第一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二、 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方法选择
        一、 研究方法简介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搜集和研究角度的界定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纵向分析
        一、 中国 5 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二、 中国七家全国性中小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横向分析
        一、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第一节 银行业开放对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影响的数理模型构建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优势对比
        一、 外资银行的优势
        二、 中国银行业的主场优势
        三、 中国银行业的客场优势
    第三节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一、 溢出效应
        二、 竞争效应
        三、 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现实表现
    第四节 银行业对内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一、 学习效应
        二、 规模经济效应
        三、 市场扩张效应
        四、 上述效应在中国的现实表现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
        一、 模型的总体设计
        二、 变量选取的理论基础
        三、 计量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模检验
        一、 单位根检验
        二、 协整检验
        三、 模型设定检验
    第三节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
        一、 溢出效应的发挥
        二、 加强对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监管,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节 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正面效应
        一、 学习效应的发挥
        二、 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三、 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
    第三节 银行业合理开放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 银行业合理对外开放的建议
        二、 银行业合理对内开放的建议
        三、 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方法
    0.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0.3.1 本文的创新
        0.3.2 本文的不足
    0.4 论文的结构
1 研究综述和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
    1.1 研究综述
        1.1.1 产权改革观
        1.1.2 市场结构观
        1.1.3 公司治理观
        1.1.4 对三种观点的评论
    1.2 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
        1.2.1 企业形态演进与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1.2.2 委托-代理问题与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
2 国有银行历次改革回顾与本轮改革总体情况
    2.1 国有银行历次改革回顾
        2.1.1 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设立(1978-1984年)
        2.1.2 国家专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1985-1992)
        2.1.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1992-2002年)
        2.1.4 对以往改革的评价
    2.2 2003-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总体情况
        2.2.1 新一轮改革的起止时间
        2.2.2 中央下决心对国有银行进行彻底改革的背景
        2.2.3 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过程
3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有效性分析
    3.1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3.2 国有银行产权多元化方法
    3.3 国有银行改革后的产权结构
    3.4 国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的可能原因
    3.5 产权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隐忧
4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有效性分析
    4.1 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建设的意义
    4.2 此轮改革非常重视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4.3 国有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的进步
    4.4 国有银行改革后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
5 国有银行改革后财务指标分析
    5.1 经营绩效类指标
    5.2 资产质量类指标
    5.3 审慎经营类指标
    5.4 国有控股银行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
6 国有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
    6.1 国内外使用DEA方法对银行效率的研究
    6.2 DEA模型
    6.3 实证结果和分析
        6.3.1 样本和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6.3.2 银行效率测度结果与分析
    6.4 结论
7 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7.1 汇金公司基本情况
    7.2 关于汇金公司注资四大国有银行的争论
    7.3 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7.4 汇金公司在改善国有银行绩效上存在的不足
8 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成效分析
    8.1 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思路的产生原因
    8.2 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概况
    8.3 外国“战略投资者”蜕变为财务投资者的原因
    8.4 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效果分析
9 本轮改革总结及后上市时代国有控股银行改革
    9.1 对本轮改革的总结
        9.1.1 部分学者对此次改革的评价
        9.1.2 本轮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9.2 后上市时期国有控股银行产权改革
        9.2.1 应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比重
        9.2.2 未来应由民间资本控股
        9.2.3 产权改革的配套措施
结语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3)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资本状况
资产质量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
    流动性分析
    存贷比分析
    流动性比例

(4)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可能实现的创新
    1.5 存在的不足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1.6.1 国有商业银行
        1.6.2 产权与金融产权
第2章 产权改革相关理论综述
    2.1 西方产权理论
        2.1.1 交易费用理论
        2.1.2 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理论
        2.1.3 产权制度的变迁理论
        2.1.4 西方产权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2 两权分离理论
        2.2.1 贝利等人的两权分离理论
        2.2.2 两权分离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3 代理理论
        2.3.1 代理成本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代理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5 银行效率理论
        2.5.2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5.3 银行效率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
    2.6 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
        2.6.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2.6.2 SCP分析范式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制度演进及评析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一元银行体系(1949—1978年)
        3.1.2 专业化银行的设立(1979—1993年)
        3.1.3 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1994—2002年)
        3.1.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转变(2003年至今)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演进的评析
        3.2.1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评价
        3.2.2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评析
第4章 国外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经验及启示
    4.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4.1.1 美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4.1.2 日本商业银行制度演进分析
        4.1.3 德国商业银行制变迁分析
    4.2 经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4.2.1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4.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4.2.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第5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分析
    5.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及选择
        5.1.1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
        5.1.2 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选择
    5.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5.2.1 财务评价指标解释
        5.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析
    5.3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评价
        5.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模型与样本的选取
        5.3.3 实证分析与结论
第6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和经营绩效分析
    6.1 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股权结构——基于股权性质与股权流通性的分析
        6.1.2 董事会治理——基于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的分析
        6.1.3 激励机制——基于股权激励的分析
    6.2 公司治理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样本的选取
        6.2.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6.2.3 回归结果与评述
第7章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产权解释与路径
    7.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存在问题的梳理
        7.1.1 公司治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7.1.2 经营层面存在的问题
        7.1.3 政府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7.2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7.2.1 完善公司治理,提升银行绩效
        7.2.2 改善经营方式,提升银行绩效
        7.2.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银行绩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相关概念及假定
        1.2.2 国内外关于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全球化理论
        2.1.1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2.1.2 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2.2 金融全球化理论
        2.2.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2.2 麦金农和肖以后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2.3 银行业对外开放理论
        2.3.1 外资银行跨国经营假说
        2.3.2 东道国对外开放银行业假说
    2.4 对经济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理论的评价
        2.4.1 全球化及开放理论的作用及缺陷
        2.4.2 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理论发展探索
    2.5 银行业战略合作理论
        2.5.1 战略管理理论
        2.5.2 合作竞争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效应分析
    3.1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分析:外资银行视角
        3.1.1 国际股权合作的内部动机分析
        3.1.2 国际股权合作的外部动机分析
    3.2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分析:东道国银行视角
        3.2.1 主动开放:小规模金融体系难以提供全面服务
        3.2.2 被动开放:转轨重组、私有化重组和危机重组的选择
    3.3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治理效应分析
        3.3.1 国际股权合作对东道国银行公司治理影响
        3.3.2 外资银行参股与东道国银行治理效应的实证
    3.4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公司绩效分析
        3.4.1 银行绩效概念与衡量
        3.4.2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
        3.4.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
    3.5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安全效应分析
        3.5.1 金融安全与银行安全概念
        3.5.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安全的影响
        3.5.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安全影响的实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实践考察及经验借鉴
    4.1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总体特征
    4.2 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股权合作
        4.2.1 美国银行业股权合作
        4.2.2 欧洲地区银行业股权合作
        4.2.3 日本银行业股权合作
        4.2.4 发达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的经验借鉴
    4.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体银行业股权合作
        4.3.1 拉丁美洲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
        4.3.2 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
        4.3.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体银行业股权合作经验借鉴
    4.4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主要模式总结
        4.4.1 金融霸权型模式
        4.4.2 追求效率型模式
        4.4.3 危机救助型模式
        4.4.4 结构调整型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旳实践及效果评估——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分析
    5.1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背景与现状
        5.1.1 国有商业银行引资背景
        5.1.2 国有商业银行引资历程
    5.2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主要争论及评述
        5.2.1 主要争论
        5.2.2 简要评述
    5.3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短期效应分析
        5.3.1 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引资”目的
        5.3.2 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引制”框架
        5.3.3 引进管理经验和信贷文化,逐步实现“引智”目的
    5.4 固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公司治理效应评估
        5.4.1 评估指标的确定及样本数据来源
        5.4.2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5.5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5.5.1 战略引资成本
        5.5.2 战略引资收益
        5.5.3 战略引资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分析
    6.1 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股份的问题
        6.1.1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情况回顾
        6.1.2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与影响
        6.1.3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外部原因与内在动机
        6.1.4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6.2 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问题
        6.2.1 国家相对控股的必要性分析
        6.2.2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必要元素
        6.2.3 如何让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安定”
    6.3.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问题
        6.3.1 公司估值的主要方法
        6.3.2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贱卖论”起因及相关论点
        6.3.3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模型选择
        6.3.4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合理性分析
    6.4 关于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安全预警问题
        6.4.1 股权合作安全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及相关文献评述
        6.4.2 外资参股银行安全预警体系构建
        6.4.3 外资参股银行安全预警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
    7.1 制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框架
        7.1.1 短期战略框架
        7.1.2 长期战略框架
    7.2 坚持深化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战略改革
        7.2.1 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7.2.2 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
        7.2.3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
        7.2.4 进一步加大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力度
    7.3 实施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全面、动态监管战略
        7.3.1 确立以促进银行业安全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监管框架
        7.3.2 实施全面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7.3.3 实施动态监管,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中资银行
        1.2.2 战略投资者
        1.2.3 合格的战略投资者
        1.2.4 引资银行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战略引资的背景、现状与文献评述
    2.1 引言
    2.2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
        2.2.1 中国银行业改革
        2.2.2 金融危机和金融开放
        2.2.3 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
    2.3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和特点
        2.3.1 外资入股步伐加快、比例提高、规模扩大
        2.3.2 外资入股路线变宽,但战略意图贯穿始终
        2.3.3 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征
        2.3.4 入股安排体现“引资”、“引智”、“引制”多管齐下
    2.4 关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争论和评述
        2.4.1 要不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2.4.2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会不会危害金融安全?
        2.4.3 是不是贱卖国有银行股权?
        2.4.4 能否真正帮助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竞争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略引资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引资银行数据
    3.1 引言
    3.2 引资效果的度量
        3.2.1 引资效果检验指标
        3.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2.3 描述性统计
    3.3 实证研究设计
    3.4 实证结果
        3.4.1 回归结果
        3.4.2 稳健性检验
    3.5 实证结果分析
        3.5.1 “引资”效果分析
        3.5.2 “引智”效果分析
        3.5.3 “引制”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3.7 附录 引资银行的财务重组情况及其检验
第四章 战略引资与中资银行创新能力
    4.1 引言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
        4.2.2 控制变量
        4.2.3 模型设计
    4.3 数据和样本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3.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4 实证结果
        4.4.1 回归结果
        4.4.3 稳健性检验
    4.5 实证结果讨论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引资与中资银行信用风险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5.3.1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5.3.2 数据和样本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回归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
作者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科研奖励

(7)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5.1.1 转变政府职能
        5.1.2 完善市场体系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5.3.1 政治民主化
        5.3.2 国家法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中、建、工行股改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巧用外汇储备破题
财务重组之路
搭建“三会”挂牌创立
漫漫引资路
IPO风云
背水一战
中央汇金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9)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
        1.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简介
        1.2.2 相关理论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研究
    2.1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1.1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品种现状
        2.1.2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
    2.2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同业比较
        2.2.1 中间业务总量比较
        2.2.2 传统中间业务品种比较
        2.2.3 新中间业务品种比较
    2.3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业务量偏小
        2.3.2 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瓶颈
        2.3.3 业务反常变化
        2.3.4 重点业务品种市场结合度不够
第3章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法律制度环境
        3.1.2 宏观经济环境
        3.1.3 当前银行业形势的变化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内部优势
        3.2.2 内部劣势
    3.3 环境变化给中行湖南省分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3.1 主要的机遇
        3.3.2 主要的挑战
第4章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4.1 中间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运作机制
        4.1.1 指导思想
        4.1.2 基本运作机制
        4.1.3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目标
        4.1.4 实现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战略目标的途径
    4.2 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具体策略
        4.2.1 中间业务创新策略
        4.2.2 中间业务内部管理策略
        4.2.3 市场策略
第5章 实现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及效果评价
    5.1 实现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5.1.1 树立危机意识和加大科技投入
        5.1.2 健全中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综合管理体系
        5.1.3 中行湖南省分行应完善激励约束和利益分配机制
        5.1.4 加快中间业务创新努力实现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5.2 实施效果评价及完善措施
        5.2.1 实施效果评价
        5.2.2 完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0.2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0.2.1 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中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研究
    0.2.2 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条件和影响研究
    0.2.3 信息不对称对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
    0.2.4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0.3.1 研究方法
    0.3.2 论文的结构
0.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理论分析
1.1 关于零售银行市场概念的界定
1.2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
    1.2.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
    1.2.2 信息不对称作为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
1.3 零售银行市场的供求条件
    1.3.1 零售银行市场的供给条件
    1.3.2 零售银行市场的需求条件
1.4 零售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
    1.4.1 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产生的原因与类型
    1.4.2 转换成本对零售银行客户行为的影响
    1.4.3 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差异 2.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
2.1 零售银行信息生产技术的竞争
    2.1.1 信息生产技术的类型与模型的假设条件
    2.1.2 信息生产技术与银行的利润函数
    2.1.3 零售银行信息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2.2 零售银行客户关系与客户资源的竞争
    2.2.1 模型的假设与理论阐述
    2.2.2 零售银行客户关系与客户资源的竞争
    2.2.3 进一步的推导
2.3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竞争
    2.3.1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竞争的效应
    2.3.2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分析
    2.3.3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竞争的理论模型 3. 零售银行市场并购行为的理论分析
3.1 有关银行并购行为的研究
    3.1.1 有关银行并购行为的理论研究
    3.1.2 银行的“并购悖论”及解析
3.2 零售银行市场的进入壁垒与扩张壁垒
    3.2.1 关于进入壁垒概念的争论与思考
    3.2.2 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
    3.2.2 零售银行客户资源劣势
    3.2.3 绝对成本劣势
    3.2.5 零售银行市场的扩张壁垒
3.3 银行并购:零售银行市场进入与市场扩张的重要手段
    3.3.1 零售银行市场的进入与扩张方式
    3.3.2 银行并购:零售银行市场进入与市场扩张的重要手段
    3.3.3 进入壁垒、银行并购与零售银行市场竞争 4.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条件
4.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4.1.1 零售银行市场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
    4.1.2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4.2 转轨时期的社会信用制度环境与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
    4.2.1 制度及其作用
    4.2.2 社会信用制度及经济转轨时期的制度“真空”
    4.2.3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基本条件的特殊性
4.3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供给条件与特征
4.4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需求条件——基于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实证分析
    4.4.1 我国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关系特征
    4.4.2 转换成本的分类与量化
    4.4.3 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4.4.4 结论:中外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对比 5.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及特点
5.1 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
    5.1.1 竞争行为:从过度谨慎到过度冒险的变化
    5.1.2 评价:竞争行为的特点
5.2 小企业贷款市场的竞争
    5.2.1 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与贷款成本
    5.2.2 大银行的贷款行为
    5.2.3 小银行的贷款行为
5.3 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竞争
    5.3.1 竞争行为: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扩张与收缩
    5.3.2 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竞争效率
    5.3.3 评价: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市场份额与当前的密度
5.4 银行卡市场竞争
    5.4.1 竞争行为:数量、功能与客户资源
    5.4.2 评价:无序竞争及表现
    5.4.3 借记卡定价行为 6.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零售银行行为研究
6 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对外开放与市场发展潜力
    6.1.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对外开放
    6.1.2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发展潜力
6.2 外资银行的进入壁垒
    6.2.1 法律性进入壁垒
    6.2.2 经济性进入壁垒
6.3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行为:动机与优劣势
    6.3.1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动机——克服进入壁垒
    6.3.2 入股中资银行与成立法人银行:外资银行的优劣势及对比 7. 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效率与稳定
7.1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经济效率
    7.1.1 银行效率的衡量标准
    7.1.2 信贷配给与信息垄断的经济效率
7.2 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与稳定
    7.2.1 有关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竞争程度与市场稳定关系的研究
    7.2.2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与稳定之间的“倒U 型”关系
7.3 规范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思路与建议
    7.3.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7.3.2 规范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个人银行客户行为问卷调查表 附录2 2004-2007 年部分银行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银监会对中行建行提出改革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宋翠玲. 苏州大学, 2013(11)
  • [2]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D]. 于晓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3]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J]. 张云峰. 银行家, 2012(08)
  • [4]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D]. 张鑫. 吉林大学, 2012(09)
  • [5]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D]. 夏既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6]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D]. 朱盈盈.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7]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8]中、建、工行股改纪实[J]. 李利明.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1)
  • [9]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雷勇军. 湖南大学, 2008(09)
  • [10]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D]. 粟勤.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银监会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提出改革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