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办

“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办

一、“台湾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孙曈[1](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吴亚明[2](2019)在《海峡两岸大事记 2019年8—9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月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8月1日起暂停根据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7月3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国台办:民进党当局推进"台独"严重破坏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日应询表示,民进党当局不断推进"台独"活动,不断煽动对大陆敌意,挑

张诗悦[3](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文中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华民族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而言都是极具纪念性的时刻。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对于世界而言,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东方主战场,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另外,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贡献,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发行的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要读者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在各国的留学生与工作人员。以往有关《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研究集中于其对外传播策略以及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学者关注了其主要受众——海外华人、华侨。本研究将纪念抗战胜利报道的议题研究置于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为主要读者群的参照系下,从集体记忆视角下,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抗战胜利相关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对于之后的报道中使他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增强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经验总结的意义。对抗战胜利的这一集体记忆的建构途径包括纪念馆、档案记录、报道文本等,这些被统称为集体表征。报道文本是现代社会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整个媒体看,即是对事件报道所建构的记忆框架,从微观看则是具体的文本即记忆内容。《人民日报·海外版》从2005年至2018年有关纪念抗战胜利的报道作为集体表征之一,笔者通过对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报道体裁的梳理来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所建构的记忆框架;通过报道文本的三大主题来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所建构纪念抗战胜利的集体记忆内容。通过“用事实说话”的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唤醒公众对抗战的历史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扩散”抗战胜利记忆;通过纪念仪式和活动主题延续“战胜方”记忆;通过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塑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集体意义,把抗战胜利记忆的集体意义更加深化。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承担着引导受众意识形态的责任,在建构过程中同时受到国际话语权争夺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所建构的该集体记忆也反过来可能会对公众有关抗战胜利的记忆延续、意识形态引导、促进全球化记忆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产生影响。

郑天[4](2017)在《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者陈嬿如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的研究直接促发了本研究开展,作为社会动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研究成果,她对三大传播战役的分析具有重大价值。50周年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国内80年代末社会一度局部动荡,国外又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大事。如何妥善弥合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主义和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之间的鸿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学者立足于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扎根理论对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她发现这次传播战役和以往的社会动员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重新解读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呈现出新发展和新问题,中国作为巨大的社会试验场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环境中,日本政坛不断右倾化且在2015年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一系列旨在谋求正常化大国、军事大国的举动引发外界关注;日本社会也逐渐右倾化,除去国内政坛不断美化侵略史观、主张正常化大国和军事大国路线等右倾化行为的影响和渲染之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一些外部事件也引发了日本社会不安全感加剧,因此日本社会本身的国民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遭遇9· 11恐怖袭击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恐战争,美日关系在这一阶段由原有的美主日从逐渐走向美日同盟,这对亚太局势安全也构成威胁。国内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虽然中国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GDP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民生。各方利益矛盾在这个时期凸显,各种冲突也借由互联网变得极易成为舆论热点,这更加大了社会风险与执政难度。媒介技术在这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易引发思维变革,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避免信息霸权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而本研究以对社会动员和国家发展的文献梳理为理论依托,基于个案研究法,参考了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并借鉴了学者陈嬿如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案例当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开展分析。试图发现本次案例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与以往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发展传播学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按照重大时间节点对整个70周年案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梳理,按照唤醒记忆——激活记忆——升华记忆——延续记忆的传播链条对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传播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传媒在整个案例当中烘托了“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这一主题,凸显了“东方主战场”和“中流砥柱”两个概念,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发掘出了传播活动对集体记忆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这实际上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将70周年案例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进行了详细对比,从传播活动的目标、过程、机制、特点与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变与不变。笔者发现70周年案例与过去相比在传播目标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精神目标或实际目标。多元化的目标更加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符合了受众的期待,也更加符合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策略的传播特点。传播的过程也不再依靠某一个官方机构、某一领导人或者官方媒体的发声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而是依靠长时段浸润式传播,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这样既做到了自然而然地传播,营造了氛围,又不失重点地打造了媒介事件,赋予其重大意义。这很好地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传播的机制从灌输式传播转向了以塑造认同为主的方式,这种变化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环境与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之下发生的转变,也意味着不同组织机构的配合更加紧密,宣传工作更加精巧。本次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制作了大量专题栏目和相关板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栏目、板块,以立体丰富的长时段报道吸引受众,电视媒体在胜利日当天的特别节目中打造了万众瞩目的媒介事件。新媒体能够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报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其中传统媒体的网站依托其母体,做到了内容为王。商业媒体网站则依托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笔者还从发展传播学的终极目标入手分析了本次传播战役的变化,“发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这一概念也可以在执政党的各种表述当中得到印证。本次传播战役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运用和解读,较好地向受众传达了十四年抗战的知识。这不仅使受众在长时段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完成了对受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传播战役不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还是执政党努力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执政合法地位的一次尝试。本研究对70周年案例进行长时期跟踪分析,从海量资料中提取传播活动的相关信息,捕捉到了新时期传播战役的变与不变。依据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进行研究,研究者自身不能对资料进行过分阐释,一切都要依据资料说话,唯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这也是对发展传播学中社会动员与国家发展研究的一个继承与补充。

王洁[5](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吴亚明[6](2015)在《2015年8月—9月海峡两岸大事记》文中认为8月福建延长《台湾居民登陆证》有效期至5年新修订的《福建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于8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延长《台湾居民登陆证》有效期至5年,便利台湾船舶在福建沿海停泊。台方统计:上半年进出台湾的大陆旅客逾535万人次台湾当局内部事务主管部门1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出台湾的大陆(含港澳)居民总计达535万3657人次,占台湾入出境总数的23.4%,同比增加27万

易靖茗[7](2015)在《全国台联2015年纪念甲午乙未120年主题系列活动之一 甲午(1894)·乙未(1895)120周年图片展在京举行 台胞爱国历史的证言和证物》文中研究说明6月9日至16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及台湾光复70周年,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档案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主办的"台胞爱国历史的证言和证物——甲午(1894)·乙未(1895)120周年图片展"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

田钰琳[8](2014)在《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文中认为大众媒介作为如今人们获取历史记忆之主要渠道,它如何建构历史,以影响人们的社会集体记忆是该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目的所在。以集体记忆理论为基础,结合框架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之于民国时期报道的具体研究,对媒介如何建构历史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解答。文章主要分析了人民日报中民国历史报道的呈现形式,报道方式,民国记忆的主要类型及特征以及媒介建构策略这四个方面。第一从呈现形式看,归纳了5个方面:栏目化,符号编码多样化,以人物报道为主,纪实性体裁为主,完整性与独立性强。其中栏目化是较为突出的特点,它反映了人民日报对民国历史的使用方式是以纪念性的新闻为主。第二从报道方式看,归纳了5个报道方式:唤起记忆类型、历史反思类型、个人追忆类型、挖掘新闻类型。由此分析人民日报进行历史报道的动因与社会根源在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历史的集体认同。而集体认同是统治阶级能够提取相关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第三从人民日报呈现的民国记忆内容来看,民国记忆是一副以革命记忆为主要内容,以共产党为核心记忆主体的记忆景观。同时归纳了12个记忆类型并得出民国记忆具有对立性和象征性的特征。第四从媒介建构策略看,总结了“聚焦与重复”“污名化与神性化”“压制与规避”三个策略。并进一步探析了官方媒体的宣传手法:“控诉与攻击”“宣誓立场”“表彰与赞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反省与忏悔”。通过媒介策略的分析和对官方媒体的宣传本质的探析,进一步揭露了大陆官方媒体是政治权力的实践场域,它是依附于统治阶级的“侍从报纸”。最后得出结论:媒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不仅受到现在的影响,影响来自政治权力的压制,也受到过去的影响,即历史惯性的制约。官方媒介由于其本身的宣传性质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对记忆结构的侵占上。大众媒介加速了历史从叙事性走向象征性的进程。

吴亚明[9](2014)在《2013年12月-2014年1月海峡两岸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2月一、"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座谈会暨图片展"在京举行1日,由全国台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台联共同主办的"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暨图片展"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二、台湾大规模纪念研讨《开罗宣言》发布70周年1日是《开罗宣言》发布70周年纪念日,台湾社会以研讨会、展览、刊发评论等方式,重温这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国际文件。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台湾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海峡两岸大事记 2019年8—9月(论文提纲范文)

8月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8月1日起暂停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推进“台独”严重破坏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
    外交部:高度赞赏斐方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
    最新调查:台湾超过25万人使用毒品
    民进党当局升高对抗大陆致两岸关系恶化,台湾舆论和各界焦虑
    福建向金门供水日均逾万吨
    福建与金门、马祖电力联网研讨会在厦门举办
    前7月台湾出口同比下降3%
    “孙中山与航空救国”专题图片展在台北举办
    台湾民众集会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妇”道歉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售台武器计划
    台湾制造业产值上半年全黑
    第三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外交部:中方将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
    台湾专家告诫民进党当局:莫加剧台海紧张形势
    台湾《旺报》举办创刊10周年社庆:续为两岸互动交流努力
9月
    57位福州在台抗日志士英名刻上纪念墙
    试点“保函”代替担保金:“台车入闽”将更省钱便捷
    台湾制造业连续4个月呈现紧缩
    台湾退役军人及各界人士在台北纪念抗战胜利74周年
    闽西南五市签协议“组团”吸引台湾人才
    65岁以上老人占比一成五,台湾迈入“高龄社会”
    台湾各界痛批民进党当局强推“去中国化”教科书
    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举办“2019年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
    “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图文展第35站在台北开展
    大陆持续落实“31条”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多便利
    国台办正告民进党当局:立即缩回伸向香港黑手
    国台办评新党公布其“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国台办评台立法机构推“中共代理人修法”:玩火自焚
    台盟中央举行座谈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3年射杀中国台湾渔民的菲律宾海警被判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建立外交关系
    台湾多个社会团体集会纪念“光辉十月”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
    《统一论坛》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统促会第17次海外统促会会长会议在京召开
    国台办发言人回顾70年两岸关系: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无法阻挡
    国台办:大陆依然是台商投资的最佳选择
    美方指责主权国家与中国建交,国台办批美“双重标准”
    外交部批美涉台备忘录“错误”“无效”
    国台办就美参议院外委会通过“台北法案”作出表态
    四川李庄古镇挂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和平统一与‘一国两制’论坛”在澳门举行
    外交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台湾20多个社会团体风雨中集会抗议蔡英文当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
        1.2.2 纪念抗战胜利报道的研究
        1.2.3 有关《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1.4.1 研究方法
        1.4.2 样本选择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呈现
    2.1 版面数据分析
        2.1.1 报道数量——“整十”周年报道峰值
        2.1.2 报道版位——头条版位占据不多,报道版位趋于“四面开花”
        2.1.3 报道体裁——多样化体裁建构共同的记忆
        2.1.4 报道篇幅——报道兼顾时效性与完整性
    2.2 报道主题建构
        2.2.1 记忆的唤醒——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
        2.2.2 “刻写实践”,延续记忆——纪念仪式与活动主题
        2.2.3 集体意义的塑造——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
第三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抗战胜利报道集体记忆建构的文本分析
    3.1 语义建构分析——以“战争”“抗战”“人民”“中国”“胜利”“纪念”为核心词
        3.1.1 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的语义特征
        3.1.2 纪念仪式主题语义特征
        3.1.3 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语义特征
    3.2 情感建构分析——情感立场明确,以积极情绪为主
        3.2.1 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情感特征
        3.2.2 纪念仪式主题情感特征
        3.2.3 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情感特征
    3.3 话语建构分析
        3.3.1 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报道话语——“用事实说话”,建构不屈不挠的抗战胜利记忆
        3.3.2 纪念仪式报道话语——操演性话语塑造与延续“战胜方”记忆
        3.3.3 历史启示与警醒报道话语——国际化语境,在记忆内容中塑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集体意义
第四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的集体记忆建构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4.1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集体记忆建构的原因
        4.1.1 意识形态影响
        4.1.2 国际话语权的争夺
        4.1.3 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4.2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集体记忆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4.2.1 延续个体记忆,引导意识形态方向
        4.2.2 普适化角度的传播,促使全球化记忆的形成
        4.2.3 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国际环境
        1.1.2 国内环境
        1.1.3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2.1 发展传播学的诞生与引入
        2.1.1 关注人的现代化——受众研究
        2.1.2 大量实证主义着作促使发展传播学发展
        2.1.3 传媒与农村发展成为热点
    2.2 社会动员与中国社会
        2.2.1 群众运动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2.2.2 传播战役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2.3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关怀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意义
        2.5.1 学术意义
        2.5.2 现实意义
第三章 传播过程分析
    3.1 唤醒记忆(清明节前后开始,以欧洲战场胜利日为小高潮)
        3.1.1 前期铺垫
        3.1.2 小高潮——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3.1.3 小结
    3.2 激活记忆(围绕七七事变全面开展传播活动)
        3.2.1 民族记忆的全面激活
        3.2.2 小结
    3.3 升华记忆(从8·15日本投降日到9·3胜利日)
        3.3.1 各方准备形成期待感
        3.3.2 从实时转场到中国的阅兵时间
        3.3.3 胜利日的不朽化
        3.3.4 小结
    3.4 延续记忆
    小结
第四章 传播功能分析
    4.1 解读历史
        4.1.1 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
        4.1.2 东方主战场与中流砥柱
    4.2 重塑集体记忆
        4.2.1 征集与召唤记忆
        4.2.2 展示与收藏记忆
        4.2.3 追寻与重访记忆
        4.2.4 绘制与雕刻记忆
        4.2.5 创作与呈现记忆
        4.2.6 测试与巩固记忆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多元化的传播目标
    5.2 立体丰富的传播过程
    5.3 以塑造认同为主的传播机制
    5.4 因媒而异的传播特点
    5.5 传播战役与国家发展
        5.5.1 大众传播与民族凝聚力
        5.5.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二、访谈法
        三、内容分析
    第六节 研究创新
    第七节 文章架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第一节 仪式
        一、“仪”解
        二、“式”解
        三、“仪式”解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一、新闻发布会
        二、记者招待会
        三、新闻吹风会
    第三节 理论述评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三、礼与礼治思想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四、信度分析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一、报道媒体分析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第八节 结论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四、结论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三、结论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一、仪式中的结构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致谢

(6)2015年8月—9月海峡两岸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8月
    福建延长《台湾居民登陆证》有效期至5年
    台方统计:上半年进出台湾的大陆旅客逾535 万人次
    求解“一带一路”, 两岸记者新疆联合采访
    台湾有识之士:两岸共写抗战史有利增强民族凝聚力
    台监察机构弹劾台南市长赖清德
    宋楚瑜宣布参选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
    第十二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召开, 张志军谈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
    台湾学者:日本对台殖民统治是历史事实不容歪曲
    两岸权威学者:大陆对“台独”零容忍,民进党莫心存侥幸
    台湾“反课纲”学生退场
    台湾海基会对天津滨海爆炸事故表达关心与慰问
    闽台抗战档案再现两岸同胞并肩战斗历史
    评“安倍谈话”,马英九盼日方深切反省记取教训
    海峡两岸和平文化论坛在台儿庄举行
    台湾30 余个团体举行集会纪念台湾光复70 周年
    平潭台湾创业园正式开园,打造两岸创客“共同家园”
    台湾海基会为将赴大陆求学台生举办研习活动
    俞正声会见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
    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在香港开幕
    民进党籍学者郭正亮:台湾人不能纵容李登辉的“亲日史观”
    陈德铭与林中森举行两会第11次会谈,签署两项协议
    纪念台籍抗日志士林正亨诞辰100 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张志军会见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
    两岸书画联展纪念抗战胜利70 年
    俞正声会见台湾各界代表人士
9月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各界代表人士
    俞正声出席港澳台同胞、海外有关人士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座谈
    国台办发言人就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发表谈话
    在京台胞:台湾抗日史实铁证如山、不容抹杀
    台湾民间团体为120 年前宝岛抗日英雄立碑
    国台办:扩大和强化两岸对抗战历史评价分歧无益不智
    台湾选务机关公告宣布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启动
    两岸佛教界在上海合办法会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
    第十届台商论坛签约台企投资额超过15 亿美元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九届理事大会召开,俞正声当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中国统促会九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统促会第十三次海外统促会会长会议召开
    电子台胞证全面启用
    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举办“2015年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
    外交部:对蔡英文将赴日活动表示坚决反对
    中国远征军将领孙立人抗日史迹展在台北开幕
    第二届“大江论坛”聚焦台湾青年“成长、成才、成功”
    两岸学者获“孔子文化奖”

(7)全国台联2015年纪念甲午乙未120年主题系列活动之一 甲午(1894)·乙未(1895)120周年图片展在京举行 台胞爱国历史的证言和证物(论文提纲范文)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形成认同
沧海百年,丹心不改

(8)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回顾
        1.2.1 研究对象的确立
        1.2.2 研究对象的意义
    1.3 文献与理论基础
        1.3.1 关于民国时期报道的媒介研究
        1.3.2 集体记忆
        1.3.3 框架理论
        1.3.4 “民国图像”概念定义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问题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样本的确立
        1.5.2 样本的分析方法
        1.5.3 信度检测
    1.6 研究架构
    1.7 创新性
第2章 “民国图像”在人民日报中的呈现形式
    2.1 文本概述
    2.2 有关民国时期报道的呈现形式
        2.2.1 栏目化:栏目新闻占半数多
        2.2.2 符号编码多样化:配图表的新闻占6成多
        2.2.3 以人物报道为主:人物报道占6成
        2.2.4 以纪实性体裁为主:资料性稿件占6成多
        2.2.5 报道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强:独立成篇的近8成
    2.3 小结:以纪念为目的的新闻
第3章 人民日报中民国历史的报道方式
    3.1 报道方式考察
        3.1.1 唤起记忆类型
        3.1.2 历史反思类型
        3.1.3 个人追忆类型
        3.1.4 挖掘新闻类型
    3.2 小结:统治阶级的需求与历史的集体认同
第4章 人民日报中的民国记忆
    4.1 新闻主题的分布:革命+共产党
    4.2 北洋军阀时期:辛亥+五四+建党
        4.2.1 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的理想与精神的继承者
        4.2.2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青年爱国主义运动
        4.2.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共产党的建立
    4.3 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国民党反革命政变
        4.3.1 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为大革命做出贡献
        4.3.2 国民党的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最终失败
    4.4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武装起义+长征
        4.4.1 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
        4.4.2 红军不怕远征难
        4.4.3 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日
    4.5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抗日
        4.5.1 延安整风是党对文人艺术家的思想改造
        4.5.2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
    4.6 解放战争时期:独裁统治+解放中国
        4.6.1 以蒋介石为首的独裁统治发动全面内战
        4.6.2 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府解放中国
    4.7 民国记忆的特征:对立性,象征性
        4.7.1 对立性
        4.7.2 象征性
    4.8 民国记忆中的创伤与结构性健忘
        4.8.1 创伤与革命记忆
        4.8.2 结构性健忘与官方记忆
    4.9 小结:共产党记忆的凸显与国民党记忆的健忘
第5章 “民国图像”的媒介建构策略
    5.1 聚焦与重复
    5.2 污名化与神性化
    5.3 压制与规避
    5.4 官方媒体的宣传手法考察
        5.4.1 控诉与攻击
        5.4.2 宣誓立场
        5.4.3 表彰与赞扬
        5.4.4 陈述事实
        5.4.5 抒发情感/反省与忏悔
    5.5 小结:官方媒体的“侍从”地位
第6章 结论与探讨
    6.1 结论
    6.2 探讨
    6.3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KAPPA信度检测详表
附录二:样本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2013年12月-2014年1月海峡两岸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2013年12月
    一“、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座谈会暨图片展”在京举行
    二、台湾大规模纪念研讨《开罗宣言》发布70周年
    三、陈德铭会见吴伯雄
    四、台湾抗日志士后人到访闽粤
    五、海协会经贸交流团结束在台参访
    六、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启动
    七、台湾简化港澳学生来台就学入出境手续
    八、第四届ECFA海峡两岸暨香港民间经贸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九、交行、农行、中行、建行所发“宝岛债”同步挂牌交易
    十、两岸经合会第五次例会圆满举行
    十一、海基会董事长: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将为台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十二、两岸专家“:三通”缔造两岸共同记忆
    十三、台湾开办“两岸邮政e小包”业务
    十四、两岸专家学者盘点2013年两岸关系: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十五、两岸学者汇聚台北研讨传统文化与社区建设
    十六、台湾开放人民币非投资型人身保险业务
    十七“、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在京开幕
    十八、调查显示:大陆游客认可台北的人文素养和人情味
    十九、商务部:希望台湾方面进一步放宽对大陆货物的进口限制
    二十、北京京剧艺术访问团在台推出慈善公益展演
    二十一、国台办:服贸协议不生效,台业界民众受损最大
    二十二、台湾当局简化大陆居民来台申请程序
    二十三、国台办:民进党有识之士提出冻结“台独”党纲是积极信号
    二十四、台湾有望开放“一卡两岸通”
    二十五、张志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条件
2014年1月
    一、早收全免税届满周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红利充分显现
    二、台湾力争2014年赴台游客破900万人次
    三、台北动物园举办熊猫宝宝“圆仔”感恩晚会
    四、熊猫宝宝“圆仔”正式亮相
    五、台湾学者专家评选“2013两岸十大经贸事件”
    六、台湾将实施更开放的两岸金融政策
    七、台湾将新承认18所大陆高校学历
    八、2013年两岸贸易逾1972亿美元
    九、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请辞获准
    十、民进党人士纷纷批评民进党两岸政策“倒退”
    十一、台湾各界:民进党顽固坚持“台独”找不到出路
    十二、台湾经济环保部门阐述两岸服贸协议利好
    十三、台拟将大陆个人游每日上限调增至4000人
    十四、公安边防部门加强对台警务合作
    十五、两岸合作打击毒品犯罪见成效
    十六、岛内8家寿险业者争发第1张传统型人民币保单
    十七、台湾人民币存款突破1800亿元创新高
    十八、国台办:民进党穿“台独”老鞋走不出新路
    十九、国台办希望台湾方面早日同意林毅夫返乡
    二十、两岸能源合作打造金门洁净低碳岛
    二十一、马英九:日政府参拜靖国神社如伤口撒盐
    二十二、台湾发现甲午战争名将刘含芳军旗
    二十三、一名大陆游客因感染H7N9禽流感于20日在台北死亡
    二十四、台湾政商界人士呼吁两岸尽快协商通过货品贸易协议
    二十五“、2014天下经济论坛”开幕
    二十六、台湾智库:2014年台湾制造业将温和成长
    二十七、俞正声出席2014年对台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二十八、台湾布局5G移动通讯
    二十九、台湾多地点灯开节迎新春
    三十、台湾方面陆委会宣布: 该会负责人将应邀于2月11日率团赴南京、上海展开为期四天的访问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台湾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海峡两岸大事记 2019年8—9月[J]. 吴亚明. 黄埔, 2019(06)
  • [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D]. 张诗悦. 广西大学, 2019(01)
  • [4]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郑天. 厦门大学, 2017(01)
  • [5]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6]2015年8月—9月海峡两岸大事记[J]. 吴亚明. 黄埔, 2015(06)
  • [7]全国台联2015年纪念甲午乙未120年主题系列活动之一 甲午(1894)·乙未(1895)120周年图片展在京举行 台胞爱国历史的证言和证物[J]. 易靖茗. 台声, 2015(12)
  • [8]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D]. 田钰琳.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2013年12月-2014年1月海峡两岸大事记[J]. 吴亚明. 黄埔, 2014(02)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在京举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