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水肥播种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旱地小麦水肥播种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一、旱地小麦带水带肥播种技术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聪聪[1](2018)在《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夏玉米产区之一,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玉米生产主要采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玉米季采用种肥同播的免耕播种方式,该区域存在施肥方式不合理、氮肥过量施用,水分、养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影响该区域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减氮、丰产、高效并重是该区域玉米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明确分层施肥方式对河北省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设4个处理:SFN3:(表层施纯N45kg/hm2+底施纯N165kg/hm2);SFN5:(表层施纯N75 kg/hm2+底施纯N135kg/hm2);SFN7:(表层施纯N 105 kg/hm2+底施纯N105kg/hm2)对照常规施肥(CK)4个处理。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形态和产量,研究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与土壤理化性状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容重、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SFN处理降低了0-20cm和20-40cm土层的容重,SFN5处理下0-20cm和20-40cm土层容重显着低于其他3个处理;SFN5和SFN7处理降低了0-20cm、20-40cm和40-6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其中0-20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幅度最大。SFN5和SFN7处理增加了各土层的土壤脲酶(UE)、土壤酸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2.不同施肥方式对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干重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处理间主要差异体现在20cm以下土层,生育后期差异更显着。在吐丝后,SFN5和SFN7处理增加了0-20cm土层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干重,SFN5和SFN7处理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CK)高9.52%和3.13%;9.94%和21.37%;34.78%、18.28%;28.85%、17.96%;23.51%、30.01%。3.不同施肥方式影响了成熟期地上部干物重、吐丝前后干物质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与常规施肥处理(CK)相比,分层施肥处理(SFN3、SFN5和SFN7)处理成熟期地上部干物重分别增加5.78%、13.53%和11.01%。SFN3、SFN5和SFN7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显着于CK。SFN5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12145kg/hm2,比其他三个处理分别高7.52%、3.26%、5.98%;SFN5处理穗粒数分别比其他三个处理高7.52%、3.26%、5.98%,显着高于其他3个处理。4.不同施肥方式影响了玉米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常规施肥(CK)的总耗水量显着高于分层施肥(SFN3和SFN7)处理,而灌水量、降水量和土壤耗水量在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分层施肥处理(SFN3、SFN5和SFN7)2m土体储水量和显着高于常规施肥(CK)处理。SFN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其中SFN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2.22kg/mm,氮肥偏生产力为57.83 kg/kg。SFN5处理玉米田P2O5和K2O偏生产力也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综合来看,SFN5处理在消耗最少水量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生产能力,体现了较好的资源利用效应。

张涛[2](2018)在《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西北半干旱区玉米生产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只有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布局及精准管理才是提高作物产量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目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是旱作农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及农业气候资源时间变化特征,明确相互之间的响应机制,同时通过作物模型和农业信息化技术构建玉米数字化生长平台,以便实现不同农业生态区作物生产力预测、统筹区划种植、栽培调控等,对实现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甘肃中部开展了追肥梯度和不同种植模式(露地、单垄、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田间试验,该地区属于典型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通过观测和收集玉米生长参数、土壤数据及气象资料,利用AquaCrop模型对其参数进行调试和有效性验证,同时利用本地化AquaCrop模型参数对当地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利用当地35a历史气象数据和构建不同模拟情景,对当地春玉米气候生产力进行模拟,解析了该地区历史气候演变特征及其对春玉米生产力的影响,建立气象因子与春玉米生产力的回归方程,并借助CIMP5气候模式对该地区未来气候和产量进行预测。最后结合AquaCrop模型、气候模式、管理知识模型,运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构建数字化玉米生长管理平台。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Hsiao等推荐的玉米参数对AquaCrop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得到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的观测值与模拟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其中不同处理下实测和模拟产量的均方根误差为245.34745.10kg/hm2,标准均方根误差为6.94%9.49%,全生育期观测和模拟生物量的均方根误差为737.13914.21kg/hm2,标准均方根误差为4.17%4.73%,010cm土壤含水率模拟结果与实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为2.21%3.16%,标准均方根误差为8.65%10.74%,模型随着氮肥和干旱胁迫增加,有低值高估趋势,但整体上可以很好地模拟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过程,该模型可以作为该地区春玉米生产预测、调控等有效工具。(2)运用校准后模型参数对不同管理参数水平下玉米产量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得到了甘肃中部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春玉米产量与施氮量、生育期时长、密度的回归模型,R2均大于0.98。最佳管理措施如下:最优播种期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之间,播种密度为4500065000株/hm2,施氮量为240280kg/hm2。总之,AquaCrop模型作为农业决策工具有助于优化栽培模式增加玉米产量,也有助于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力度。(3)在设定范围内(降雨降低15%升高15%,气温降低1.5℃升高1.5℃),随气温和降雨升高,3种种植模式下产量波动均呈减小趋势;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均大于单垄和露地种植,而且产量波动范围普遍较小,平均产量曲线斜率为0.0834,说明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较强。与历史气候条件相比,在温度升高1.5℃、降雨提高15%情景下露地、单垄、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平均增产13.45%、11.57%、17.67%。气温对3种模式下产量均有极显着影响,降雨对露地种植产量影响为极显着,而对单垄和全膜双垄沟播产量影响为显着,而且当气温和降雨升高时,均对春玉米产量产生正效应。(4)分析该地区过去35a各农业气象因子不同月份与年际变化趋势,得到逐月最高气温呈普遍降低趋势,平均趋势率为-0.85℃·(10a-1),而最低气温与之相反,平均趋势率为1.56℃·(10a-1);年际降雨量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呈现减少趋势,趋势率分别为-0.811mm·(10a-1)和-1.538 mm·(10a-1),而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趋势率分别为0.425℃·(10a-1)和0.1h·(10a-1)。春玉米产量的变异系数和离散度远远大于生物量,同时各年代间春玉米产量的相对变化量分布范围的也明显大于生物量,共同说明了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大于生物量。利用Box-Behnken试验法,建立了各气象因子与产量和生物量的回归模型(P<0.0001),并得到各因素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气温>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降雨量,且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P<0.05或P<0.01)。(5)CMIP5气候模式对气温模拟值和监测值有较好地线性关系,相关度r=0.5486,n=375。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在未来相比基准时段均为增加状态,增加幅度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平均气温增加0.982.84℃,最低气温增加1.352.87℃,最高气温在本世纪近期有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921.68℃,但在本世纪中期和末期均有所升高。降雨量模拟和监测值的线性关系较差,模拟相对绝对误差为23.03%52.08%。对降雨量预测中发现在本世纪近期和中期相比基准时段均有所下降,随着辐射强迫增大干旱越严重,下降幅度为5.96%14.83%,但在本世纪末期降雨量有所升高,升高幅度范围为5.34%15.61%。在未来气候变化下该地区春玉米生产力呈增加趋势,产量和生物量分别平均增加18.49%、12.41%。(6)以作物生长模型为核心,结合知识模型和基础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程序设计,开发研制了基于作物模型和气候模式的玉米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农业信息管理、模型参数校准、生产力预测、栽培策略评估、时空分析、气候模式评估、气候预测多功能为一体的集成数字化平台,可为用户提供精准、规范的决策服务。

张雪玲[3](2018)在《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关中灌区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维持其高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小麦耗水量大,生育季与北方地区雨季相悖,要实现高产需进行灌溉。但目前灌溉方式多为大水漫灌,水分浪费严重。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我国北方旱作农区一种行之有效的集水栽培措施。为探讨沟垄集雨种植技术运用于灌溉农区能否发挥节水增产作用,本研究以关中冬小麦为对象,2015-2017年在田间设置沟垄集雨种植和传统平作种植两种种植方式,同时在两种种植方式下分别设置0、400、1200、2000 m3·hm-2四种灌溉量,研究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土壤水分、温度、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花前,同一种植方式下,0-10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灌溉量下沟垄集雨种植的土壤含水量显着高于平作种植。开花后,沟垄集雨种植的蓄水保墒作用逐渐减弱且随着灌溉量的降低,沟垄集雨种植的蓄水保墒作用也呈现降低的趋势。灌溉可以显着改变冬小麦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耗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小麦的耗水量呈显着增加的趋势,但是对土壤贮水的消耗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四种灌溉量下沟垄集雨种植均显着促进了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利用。除水分外,沟垄集雨种植对土壤温度也有影响。沟垄集雨种植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具有较好的增温效果,在后期表现为沟垄集雨种植地温低于平作种植。(2)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均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显着影响。同一种植方式下,小麦群体茎蘖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随着灌溉量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灌溉量的提高,其增幅呈现降低趋势。同一灌溉量水平下,沟垄集雨种植的小麦群体茎蘖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平作种植。沟垄集雨种植显着促进小麦叶片生长,延缓后期叶片衰老,在四种灌溉量下沟垄集雨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平作处理。(3)沟垄集雨种植与平作处理相比较,能显着提高小麦产量。平作种植处理在高灌水平(2000 m3·hm-2灌溉量)下产量最高,沟垄集雨种植处理在中灌水平(1200 m3·hm-2灌溉量)下产量达到最高。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显着影响小麦的水肥吸收和利用。在6-7 t·hm-2产量水平下,灌溉量减少800 m3·hm-2,集雨中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降水利用效率(PWUE)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较平作高灌处理分别平均增加31.95%,8.00%,97.39%。集雨中灌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NupE)、氮肥偏生产力(NfP)、氮素利用效率(NUE)较平作高灌处理分别平均增加5.91%,7.89%,5.89%。这些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沟垄集雨结合灌水总量1200 m3·hm-2可实现降水与灌溉水高效利用,同时产量增加,是较好的种植模式。

管艳霞[4](2018)在《不同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免耕(无深松)+单层施肥(CK)、侧位深松+单层施肥(T1)、侧位深松+三层施肥(T2)、正位深松+三层施肥(T3)、正位深松+单层施肥(T4),研究了深松与施肥方位对黄淮海砂姜黑土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深松和分层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的播种质量,深松较对照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分别提高了 5.8%和20.9%;三层施肥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7.9%和22.8%。在不同深松播种处理下,侧位深松+单层施肥、侧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出苗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 11.6%、18.5%、11.4%、8.5%;株高整齐度提高了28.8%、34.6%、13.7%、8.2%。侧位深松+三层施肥效果最优;不同处理间均表现为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肥>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免耕+单层施肥。2、深松和分层施肥提高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胞间CO2浓度。在拔节期和吐丝期,深松叶面积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11.9%和11.1%;三层施肥比单层施肥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6%和1.8%,侧位深松+三层施肥叶面积指数最大,比对照高14.4%。深松和分层施肥提高了叶片光合参数,在拔节期和吐丝期,深松处理光合速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1.6%和10.0%,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15%、40.9%和27.6%、33.5%,胞间CO2浓度分别降低8.4%和13.8%。三层施肥比单层施肥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增加5.2%、12.5%、4.4%(拔节期)和4.0%、4.4%、0.8%(吐丝期),胞间CO2浓度分别降低9.2%和17.0%,侧位深松+三层施肥处理光合参数最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1.4%、46.9%和30.0%,胞间CO2浓度比对照降低12.9%。在拔节期和吐丝期,深松SPAD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2.7%和1.8%;三层施肥比单层施肥差异不明显;侧位深松+三层施肥SPAD值最大,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4.9%和2.8%。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在拔节期深松干物质积累较对照增加5.9%,吐丝期干物质积累量深松较对照增加10.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深松较对照增加12.2%,三层施肥比单层施肥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分别增加5.8%、7.4%、3.3%;侧位深松+三层施肥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6.4%和17.2%。因此,综合以上5种处理方式。侧位深松+三层施肥效果较好。3、深松和分层施肥促进了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各处理根干重、根条数、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及根系活力显着提高。各处理间均表现为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肥>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免耕+单层施肥。其中拔节期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处理比对照各指标差异显着。在吐丝期各处理根干重和根条数较对照分别提高16.9%、34.2%、5.6%、2.3%和 9.0%、14%、5.3%、4.6%;根长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13.7%、17.1%、9.0%、7.9%;根表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20.0%、22.0%、17.5%、13.1%;根体积较对照分别提高13.4%、20.9%、7.8%、5.4%。根系活力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处理在拔节期根系活力比对照分别提高8.4%、14.5%、8.9%、4.7%,综合表现仍为深松优于对照,三层施肥优于单层施肥,各处理以侧位深松+三层施肥处理根系各形态指标最优。4、深松和分层施肥改善了夏玉米土壤含水量,提高了土壤温度。在10cm 土层,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肥、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7+单层施肥土壤日均温度比对照分别高0.99°C、1.97°C、0.62°C、1.34℃。土壤温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温度均出现在下午16:00左右,处理间以侧位深松+三层施肥最高。深松显着提高了 0-20cm 土层含水量,其中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肥、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0-10cm 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7.4%、31.6%、37.4%、19.0%;10-20cm 土层分别提高 7.8%、11.3%、6.2%、8.3%;20-30cm 土层分别提高 8.2%、8.0%、2.3%、2.3%;20-30cm 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提高的幅度略低于10-20cm 土层。5、深松和分层施肥提高了夏玉米产量,两年试验结果一致。显示深松较对照增产8.4%,侧位深松较正位深松产量提高5.3%;三层施肥较单层施肥产量差异不明显;不同处理间比较均表现为,侧位深松+三层施肥>侧位深松+单层施肥>正位深松+三层施肥>正位深松+单层施肥>免耕+单层施肥,其中侧位深松+三层施肥较对照增产11.5%,处理间差异显着;深松使穗粒数比对照提高10.5%,但对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影响较小。因此穗粒数的增加使深松增产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侧位深松+三层施肥是黄淮海砂姜黑土区高质量播种的适宜处理方式。

赵鑫[5](2017)在《基于Meta-analysis对我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固碳减排效应及其潜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保土、保水、培肥、省工、省时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因其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缓解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的策略,但不同研究中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固碳、温室气体排放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结果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大尺度上探明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固碳减排及作物产量效应,对于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2016年以前公开发表的200多篇关于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碳、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变化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了我国不同耕作措施(翻耕秸秆不还田,PT0;翻耕秸秆还田PTR;免耕秸秆不还田,NT0;免耕秸秆还田,NTR)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温室气体排放(CH4和N2O)、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估算了我国NTR的固碳潜力以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与PT0相比,NT0和NTR的全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 5.5%和8.2%,全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显着提高了 4.0%和8.1%(P<0.05);而与PTR相比,NTR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分别显着提高了 4.7%和6.8%(P<0.05)。秸秆还田增强了免耕的固碳效果,但NTR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多限于0-10 cm 土层。进一步对固碳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较高的土壤pH值、避免过高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以及长期连续应用NTR,可以增强NTR固碳效果。(2)与PT0相比,NT0显着降低了 30.0%在稻田中CH4的排放;NTR分别显着增加了 82.1%、25.5%和20.8%在稻田、酸性土壤及其应用初期(5年内)中N20的排放(P<0.05)。采用NTR导致N2O排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CH4减排对缓解气候变化的贡献。在旱地条件下,与PT0相比,NT0表现出一定促进CH4吸收效果;NTR表现出减少N2O排放趋势。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在NT0和NTR下,合理施肥、避免过高的土壤湿度和延长应用年限能够增强其减排效果。(3)一般情况下,NT0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但如配以秸秆还田,NTR则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PT0相比,NTR能显着增产4.6%(P<0.05),特别是在连续应用免耕10年以上,产量显着提高21.3%(P<0.05)。土壤质量(有机碳含量、收获期土壤储水量、有效氮、有效钾)的提高是NTR下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相对温暖的区域、干旱或较湿润的区域、弱碱性土壤、中等肥力土壤及合理施氮等条件下使用NTR,增产效果更为明显。(4)对全国保护性耕作固碳速率与潜力分析的结果表明,与PT0相比,NTR全国平均固碳速率为0.52 Mg C hm2 yr-1。在当前应用规模下,NTR的土壤有机碳全国固碳量为5.73 Tg C yr-1,最大固碳潜力为45.10 Tg C yr-1;综合其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NTR总固碳量可以增加到5.91 Tg Cyr-1。全面实施NTR条件下,我国农田土壤总固碳潜力为48.93 TgCyr-1同时,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的总产量可以提高0.3~4.3%。

周宝元[6](2015)在《黄淮海两熟制资源季节间优化配置及季节内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气候变化影响,黄淮海区两熟制周年资源配置不合理,种植模式单一(冬小麦-夏玉米),且周年水氮投入量大等问题突出,限制了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提升。本研究基于黄淮海区多年多点两熟制周年高产数据分析,建立了以热量资源为主的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体系,进而,探索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的季节内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途径,研究了播期、土壤耕作和水肥运筹等栽培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及氮肥效率的调控机理,并通过栽培技术集成,完善与创新两熟制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及双季玉米高产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建立了以热量资源为主的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分析体系,并提出季节间资源分配率和分配比值等定量评价指标,确定了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的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季节间积温分配率(TDR)分别为43%(冬小麦)和57%(夏玉米),两季积温比值(TR,冬小麦/夏玉米)为0.7;双季玉米模式两季积温均等分配,比值为1:1。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播期等栽培措施调配两季间光温资源分配,并根据品种熟期特性,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另外,与小麦比,玉米具有较高的资源效率和物质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玉米资源利用优势是进一步提升黄淮海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2)为最大限度挖掘玉米的高产潜力,研究了玉米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随生态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和辐射(尤其是花后)是影响花后干物质积累持续期和积累速率及籽粒灌浆过程的主要生态因子。当播种至成熟期有效积温达到1939℃,日均温为25.9℃,日均高温为30.6℃,日均低温为21.6℃,吐丝至成熟阶段有效积温达到980℃,总辐射量达到1005MJ m-2时,即黄淮海地区播种时间在5月22日至6月10日之间,玉米产量最高。(3)研究深松与缓释肥互作、滴灌分期施氮等栽培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发现,滴灌分期施氮处理玉米花前较高的植株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量驱动了低密度条件下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增加,及高密度条件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从而促进玉米产量显着高于传统施肥处理15%以上,且水氮利用效率显着提高。深松与缓释肥互作通过促进花后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常规耕作施肥分别提高10%,28%和15%以上。(4)通过周年资源优化配置及栽培技术集成,建立了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周年产量与效率同步提高。与当地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比,应用该技术体系,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提高10.8%,效益增加12113.2Yuan hm-2,双季玉米模式周年产量提高3.4%,效益增加2313.6Yuan hm-2。

邵长敏,齐自成,丁梅,魏希营,李国强[7](2013)在《济宁市任城区小麦/玉米两熟区万亩保护性耕作研究示范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解决济宁市小麦/玉米两熟区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成本高,对土壤结构破坏大,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的难题。[方法]多次试验示范和总结。[结果]构建农机农艺技术流程为"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玉米直播→喷除草剂→田间管理(灌溉、灭虫等)→玉米收获并秸秆还田覆盖→深松(35年深松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灌溉、除草、灭虫等)"的适合该区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通过万亩试验示范验证,该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结论]该研究可为济宁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应加快推进全市农业进入保护性耕作的新阶段。

贺宇[8](2013)在《沙生种子萌发特性及沙地飞播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沙生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及飞播造林技术在沙区的应用和成效,本论文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物理性质、降雨入渗特征、沙生种子萌发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沙地飞播成效和经验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沙丘不同部位的土壤在粒径组成、自然含水量和持水能力方面呈现差异性,丘间平地是沙丘水分条件最好的部位。(2)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深度与降雨量正相关,1mm和2mm的降雨在土壤中的最大入渗深度分别为14.3mm和33.6mm,降雨后水分容易被蒸发,仅能为部分浅层沙埋种子萌发所用;5mm的降雨可以入渗53.6mm,可以基本满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水分;5mm以上的降雨在沙区植被建设中作用更明显,但是出现频率较低。(3)最适宜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沙埋厚度为0.5-1cm,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种子在无沙埋、水分含量高的土壤中萌发状态最佳;包衣保水剂可以明显提高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沙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并促进幼苗生长,但是对于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和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种子的影响效果不显着。(4)选择合适的播区播种适宜的沙生种子、结合种子和地面处理措施、加强播后对播区的抚育管理是提高播区飞播成效的有效途径。

苏伟[9](2010)在《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摘要:本文以油菜轻简化生产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免耕、施肥和稻草覆盖为基础,从养分管理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养分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与翻耕比较试验旨在了解免耕油菜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养分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免耕存在两点不利效应,第一,免耕条件下杂草生长明显加强,杂草N、P2O5、K2O的吸收量分别为翻耕处理的1.9、2.4和2.5倍,由杂草吸收导致的养分损失严重。第二,免耕条件下土壤容重较高,土壤紧实度大,导致油菜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均受抑制。以上两点共同作用导致免耕油菜比翻耕减产10.7%。针对以上两点不利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前者认为通过采用稻草覆盖的方式加以控制比较合理;对于后者应当适当增加养分的供应量,以满足油菜生长的养分需求。2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从中选择适宜的方式,在简化施肥的同时兼顾肥效。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可增加油菜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分3期施用效果最佳。氮肥全部基施时,氮素淋失风险明显增大,与分期施用相比,油菜全生育期氮素淋失量平均提高了22.6%。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基肥氮用量,增加追肥氮用量可促进油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综合考虑轻简化生产省工节本的要求和氮肥的施用效果,认为氮肥分基肥和薹肥2期施用是最为合理的运筹方式。3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氮肥基薹比例的施用效果,以期为油菜轻简化生产中氮肥的高效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基薹比例为5:5的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量在5个处理中均为最高,产量效果也最好,说明氮肥以该比例施用最有利于肥效的发挥。氮肥基薹比例不同对籽粒品质也有一定影响,蛋白质含量随着薹肥比例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含油量则在基薹比例为5:5和6:4时达到最大。以上结果说明,在氮肥分基肥和薹肥两期施用的前提下,比例设定为5:5比较适宜。4针对免耕条件下种植油菜时只能将基肥施用于地表,养分损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探讨了通过将基肥施用时期提前到水稻收获前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但从结果来看,预期目标并未达到:在不同生育阶段,基肥在移栽前施用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吸收量及最终产量均明显低于基肥在油菜移栽时施用的处理,说明将基肥施用时期提前到水稻收获前的办法并不可行。5针对油菜直播机械基肥适宜施用深度不明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模拟研究。盆栽试验表明,基肥施用过浅(2cm、4cm)对油菜出苗及苗期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施肥深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结果有一定差异,无论肥料施用在哪个深度对油菜生长均未产生抑制,但不同处理生长状况表现不同,当基肥施用在4 cm和6 cm深度时,油菜在整个生育期生长状况良好,且4 cm效果最好。而且,基肥施用在4 cm深度时产量最高,与产量最低的处理(2 cm)相比增产幅度可达16.8%,差异显着。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在机械直播条件下,基肥适宜的施用深度应为4 cm。6探讨稻草还田效应及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适宜稻草还田量的确定及相应配套措施的提出提供参考。试验包括盆栽和大田两部分,盆栽试验表明,稻草覆盖和翻埋还田对油菜出苗均有抑制作用,且覆盖条件下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但稻草覆盖还田对油菜的苗期生长影响不大,而稻草翻埋还田则对苗期油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田试验证明稻草覆盖后,土壤温度日变化趋于缓和,土壤含水率明显提高,以上两点有益效应使得稻草覆盖处理的生长状况及养分吸收状况均明显优于不覆盖处理。从产量来看,稻草覆盖后油菜增产效果明显,但不同覆盖量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综合以上结果认为7500 kg/hm2(前季稻草全量还田)是比较适宜的稻草覆盖量,而且在以此用量还田时,建议油菜播种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2~1.3倍,以减轻稻草覆盖对油菜出苗的抑制作用。

徐庆华[10](2010)在《长白落叶松苗木耗水特性与节水培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节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人水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节水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现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目标,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区域和行业,林业实施节水工程是当今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节水培育技术成为农林种植行业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为试验材料,从研究苗木生长耗水特性入手,以苗木施肥、苗木灌溉、苗木生长规律分析以及试验地气象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盆栽称重法和大田培育两种试验方法来研究苗木生长耗水规律和节水培育技术,利用图表、数据、相关分析、回归拟合等统计方法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培育进行研究,为苗木节水培育制定一套科学的、经济的、环保的培育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长白落叶松幼苗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苗木生长耗水的变化规律,对生长季节内苗木耗水量与苗高生长量变化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试验播种苗在2008年自6月20日至9月20日平均单株苗木总耗水量约63.7 g,单株日均耗水量0.7 g/d,日均最大耗水量出现在7月下旬,约1.2 g/d。苗木高生长速度在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日均高生长量1.5 mm/d。(2)对比分析田间不同覆盖物播种试验,发明了稻草纸覆盖林木小粒种子田间育苗方法,使长白落叶松大田播种出苗率达到32%,比常规河沙和煤渣灰覆盖提高至少10%以上,稻草纸覆盖降低了土壤蒸发量,使出苗期耗水量减少约40%左右,不仅降低了育苗成本,而且更好地改善了圃地土壤结构和保护了环境资源。另外,作物碎硝覆盖提高了苗床土壤温度,缩短了播种种子的发芽时间。(3)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过程全年测量分析,将苗型1-0和1-1在吉林地区整个生长季节生长节律时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苗型1-0全年生长节律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苗型1-1全年生长节律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这为相关研究和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时间参照。(4)研究土壤含水率和田间灌溉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在促进苗木质量和对比分析田间现行灌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降雨量和土壤水势值变化,确定正常年份长白落叶松1-0苗木在吉林地区的灌溉域值是100mm,即在平均降雨量条件下,田间灌溉水量在100mm左右时不会影响苗木的生长质量,在此灌溉水量下田间土壤最低水势值保持在-18KPa以上,此种水分管理措施与常规育苗灌溉相比,节水约30%。

二、旱地小麦带水带肥播种技术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地小麦带水带肥播种技术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耕作施肥方式存在的问题
        1.1.2 分层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1.3 分层施肥方式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1.1.4 不同施肥方式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理化性状
        2.3.2 根系形态指标
        2.3.4 干物质
        2.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层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的影响
        3.1.1 土壤含水量
        3.1.2 土壤容重
        3.1.3 土壤硝态氮含量
        3.1.4 土壤酶活性
    3.2 分层施肥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3.2.1 根系长度
        3.2.2 根系表面积
        3.2.3 根系体积
        3.2.4 根系平均直径
        3.2.5 根系干重
    3.3 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的影响
        3.3.1 不同施肥方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3.3.2 不同施肥方式玉米干物质积累积累速率变化
    3.4 分层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与效益评价的影响
        3.4.1 不同分层施肥处理玉米产量构成
        3.4.2 不同分层施肥处理玉米水肥利用特征
4 讨论
    4.1 分层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方式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4.4 分层施肥方式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2)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进展
        1.2.3 作物生长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0 研究区域及试验田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
        2.3.1 追肥梯度试验设计
        2.3.2 不同种植模式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计算和统计方法
        2.5.1 历史气候变化及对春玉米生产力影响统计指标
        2.5.2 气候模拟及预测评价指标
    2.6 AquaCrop作物模型
        2.6.1 AquaCrop模型中产量对水分的响应
        2.6.2 AquaCrop模型的特点
        2.6.3 AquaCrop模型的运行原理
        2.6.4 AquaCrop模型运行所需参数
第三章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的AquaCrop模型模拟及管理措施优化
    3.1 AquaCrop模型参数初始化设置
        3.1.1 土壤数据
        3.1.2 气象数据
        3.1.3 作物参数数据
    3.2 AquaCrop模型适用性评价
        3.2.1 作物模型有效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3.2.2 AquaCrop模型参数的确定
        3.2.3 AquaCrop模型有效性验证
    3.3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管理参数模拟优化分析
        3.3.1 不同管理参数水平下春玉米产量模拟设置
        3.3.2 管理参数优化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下旱地春玉米产量对降雨和气温变化的响应规律
    4.1 AquaCrop模型初始化参数设置
    4.2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AquaCrop模型参数校准和验证
        4.2.1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AquaCrop模型参数的确定
        4.2.2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AquaCrop模型模拟有效性和精度分析
    4.3 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4.3.1 试验点历史气温和降雨变化特征
        4.3.2 气候情景设置
        4.3.3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种植模式产量波动范围比较
        4.3.4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种植模式的模拟产量变化及差异性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肃中部地区不同年代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春玉米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模拟情景及因素水平设置
    5.2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资源时间变化特征
    5.3 甘肃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生物量时间变化特征
    5.4 气候变化对甘肃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机理
        5.4.1 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潜力与气象因子偏相关分析
        5.4.2 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潜力与各气象因子回归模型建立
        5.4.3 单因素及交互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作用解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甘肃中部地区气候模拟评估预测及对未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6.1 CMIP5气候模式介绍及数据来源
    6.2 CMIP5多模式对历史气温模拟能力评估
    6.3 CMIP5多模式对未来气温预测
    6.4 CMIP5多模式对历史降雨量模拟能力评估
    6.5 CMIP5多模式对未来降雨量预测
    6.6 甘肃中部地区未来春玉米产量预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作物模型和气候模式的玉米生长数字化平台
    7.1 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内容
        7.1.1 系统设计思路
        7.1.2 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内容
        7.1.3 系统的开发模式及工作流程
    7.2 系统的主要功能
    7.3 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现
        7.3.1 系统开发环境及软硬件需求
        7.3.2 界面设计与运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3)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关中灌区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沟垄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2 沟垄集雨种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2.3 沟垄集雨种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沟垄集雨种植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5 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冬小麦非充分灌溉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茎蘖动态
        2.3.2 叶面积指数
        2.3.3 干物质积累
        2.3.4 植株氮素含量
        2.3.5 土壤含水量
        2.3.6 土壤温度
        2.3.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8 水分利用效率
        2.3.9 氮肥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1 冬小麦生育季0-4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1.2 冬小麦各生育时期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
        3.1.3 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状况
    3.2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1 冬小麦生长季内5cm土层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3.2.2 冬小麦生长季内10cm土层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3.2.3 冬小麦生长季内15cm土层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3.3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各处理对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3.2 各处理对冬小麦茎蘖数的影响
        3.3.3 各处理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4 各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5 各处理对冬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3.4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5.1 各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5.2 各处理对冬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土壤水温的影响
        4.1.2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1.3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结论
        4.2.1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土壤水温的影响
        4.2.2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2.3 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不同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深松与施肥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1.1 深松和施肥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影响
        1.1.2 深松和施肥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1.3 深松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1.4 深松和施肥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1.5 深松和施肥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1.2 深松与施肥对作物地上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1.2.1 深松和施肥对苗情质量的影响
        1.2.2 深松和施肥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1.2.3 深松和施肥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3 深松与施肥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深松和施肥对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
        1.3.2 深松和施肥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出苗率
        3.3.2 幼苗素质调查
        3.3.3 叶面积指数LAI
        3.3.4 光合参数测定
        3.3.5 SPAD值测定
        3.3.6 干物质积累
        3.3.7 根系形态指标
        3.3.8 根系活力
        3.3.9 土壤指标测定
        3.3.10 考种和计产
    3.4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苗情质量的影响
    4.2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地上部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4.2.1 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2 对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地上部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4.3.1 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4.3.2 对SPAD值的影响
    4.4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4.4.1 对夏玉米根干重和根条数的影响
        4.4.2 对夏玉米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
        4.4.3 对夏玉米根干重密度和根长密度的影响
    4.5.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生理特征的影响
        4.5.1 对夏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4.6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6.1 对土壤日均温度变化的影响
        4.6.2 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4.6.3 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7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 讨论与结论
    5.1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苗期质量的影响
    5.2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5.3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4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4.1 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5.4.2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5.5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5.5.1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5. 5.2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6 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7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5)基于Meta-analysis对我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固碳减排效应及其潜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Meta分析
    2.2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
    3.2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Meta分析
    3.3 土壤有机碳储量Meta分析
    3.4 保护性耕作土壤碳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CH_4和N_2O的直接排放
    4.2 CH_4和N_2O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3 CH_4排放的Meta分析
    4.4 N_2O排放的Meta分析
    4.5 保护性耕作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作物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耕作措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
    5.2 不同耕作措施作物产量的Meta分析
    5.3 不同亚组作物产量的Meta分析
    5.4 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关系的Meta分析
    5.5 保护性耕作增产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保护性耕作固碳潜力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6.1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固碳速率
    6.2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碳排放
    6.3 区域保护性耕作固碳量及其潜力估算
    6.4 保护性耕作土壤总固碳量及其潜力估算
    6.5 不同情景保护性耕作固碳潜力与作物产量变化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个人简介

(6)黄淮海两熟制资源季节间优化配置及季节内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的影响
        1.2.3 黄淮海两熟区主要种植制度研究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数据来源
        2.1.2 气象数据
        2.1.3 季节间资源分配率与资源分配比值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产量
        2.2.2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季节间光、温、水资源分配
        2.2.3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形成与光、温、水资源的关系
        2.2.4 小麦、玉米资源生产效率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冬小麦-夏玉米及双季玉米种植模式资源配置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种植模式中作物生育进程
        3.2.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光、温、水资源分配
        3.2.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3.2.4 不同模式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及生物量比较
        3.2.5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3.2.6 不同模式光能利用效率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点概述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播期间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4.2.2 不同播期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物量
        4.2.3 不同播期玉米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4.2.4 不同播期玉米籽粒灌浆动态
        4.2.5 产量及粒重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4.2.6 玉米产量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4.2.7 粒重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滴灌分期施氮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2.2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3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5.2.4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5.2.5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2.6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植株氮浓度的影响
        5.2.7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氮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耕作方式与缓释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6.2.2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6.2.3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6.2.4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花前、花后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6.2.5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集成
    7.1 技术规范
        7.1.1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7.1.2 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7.2 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7.3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示范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济宁市任城区小麦/玉米两熟区万亩保护性耕作研究示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性技术
    1.1 秸秆还田覆盖技术
    1.2 免耕播种技术
    1.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1.4 深松技术该技术
2 技术路线与技术要领
    2.1 秸秆覆盖的标准
    2.2 秸秆覆盖技术作业要求
        2.2.1 小麦秸秆覆盖。
        2.2.2 玉米秸秆覆盖。
    2.3 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形式
    2.4 秸秆覆盖机具及选择
        2.4.1 小麦秸秆覆盖机具及选择。
        2.4.2 玉米秸秆覆盖机具及选择。
    2.5 免耕播种技术要求
        2.5.1 玉米免耕播种作业。
        2.5.2 小麦免耕播种作业。
        2.5.3 品种选择。
        2.5.4 作业质量。
    2.6 免耕播种机具选择
    2.7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注意事项
        2.7.1 地块选择。
        2.7.2 秸秆、有机肥均匀撒施地表。
        2.7.3 品种选择。
        2.7.4 施足底肥。
        2.7.5 适期播种。
        2.7.6 控制播深。
        2.7.7 提倡冬水带肥灌溉。
    2.8 深松技术
    2.9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3 主要装备选择
    3.1 秸秆还田机械的选取
    3.2 深松整地机械的选取
    3.3 免耕播种机械的选取
    3.4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分析
    3.5 土壤含水率对比分析
        3.5.1 免耕与常规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对比分析。
        3.5.2 免耕与常规玉米土壤含水量对比分析。
    3.6 土壤容重对比分析
4 技术措施
    4.1 组织保障
    4.2 政策保障
    4.3 实施保障
        4.3.1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4.3.2 采取多种形式对机手、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4.3.3 其他。
    4.4 机具保障
    4.5 田间管理保障
    4.6 技术熟化和集成措施保障
5 当前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
6 示范试验情况
    6.1 试验田处理方式
    6.2 作业成本调查分析
    6.3 试验田间实地调查情况
    6.4 测产情况
7 结论

(8)沙生种子萌发特性及沙地飞播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荒漠化研究进程与现状
        1.2.1 世界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我国荒漠化现状
        1.2.3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进程
    1.3 国内外飞播进展
    1.4 沙生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土壤物理性质
        3.1.2 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
        3.1.3 种子萌发特性
        3.1.4 飞播成效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壤容重
        3.2.2 土壤机械组成
        3.2.3 土壤持水特性
        3.2.4 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
        3.2.5 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3.2.6 沙埋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3.2.7 包衣种子萌发特性
        3.2.8 飞播成效
    3.3 技术路线
4. 毛乌素沙地土壤物理性质
    4.1 土壤容重
    4.2 土壤机械组成
    4.3 土壤持水特性
    4.4 小结
5. 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
    5.1 入渗深度
    5.2 入渗时间
    5.3 小结
6. 沙生种子萌发特性
    6.1 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6.1.1 种子特性
        6.1.2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种子的萌发
    6.2 沙埋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6.2.1 沙埋厚度对雾冰藜种子萌发的影响
        6.2.2 沙埋厚度对黑沙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6.2.3 沙埋厚度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6.2.4 沙埋厚度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6.3 包衣种子萌发特性
        6.3.1 包衣前后种子质量
        6.3.2 包衣种子萌发特性
    6.4 小结
7. 飞播成效
    7.1 飞播植被类型
    7.2 飞播成苗效果
    7.3 飞播经验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9)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1.2 油菜轻简化生产研究进展
        1.2.1 直播油菜
        1.2.2 套播油菜
        1.2.3 油菜机械化生产
    1.3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3.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问题
        1.3.2 施肥的问题
        1.3.3 杂草防除的问题
        1.3.4 机械化方面的问题
2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3 翻耕免耕条件下油菜根系生长差异及对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概况
        3.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3.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两种耕作方式下杂草发生状况的比较
        3.3.2 两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的比较
        3.3.3 两种耕作方式对油菜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4 两种耕作方式对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3.3.5 两种耕作方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4 讨论与结论
4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4 计算公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3.2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4.3.3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的氮素平衡
    4.4 讨论与结论
5 不同氮肥基薹比例对油菜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概况
        5.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5.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氮肥基薹比例对油菜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3.2 不同氮肥基薹比例对油菜不同生育阶段氮含量的影响
        5.3.3 不同氮肥基薹比例对油菜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的影响
        5.3.4 不同氮肥基薹比例对成熟期油菜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与结论
6 免耕移栽油菜基肥适宜施用时期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概况
        6.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6.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6.2.4 计算公式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基肥施用时期对油菜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6.3.2 不同基肥施用时期对油菜植株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3.3 不同基肥施用时期对油菜产量及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6.4 讨论与结论
7 直播油菜基肥适宜施用深度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盆栽试验
        7.2.1.1 试验材料
        7.2.1.2 试验设计及操作
        7.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7.2.2 大田试验
        7.2.2.1 试验概况
        7.2.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7.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7.2.2.4 计算公式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基肥施用深度对油菜出苗的影响
        7.3.2 不同基肥施用深度对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
        7.3.3 不同基肥施用深度对油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7.3.4 不同基肥施用深度对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7.4 讨论与结论
8 稻草还田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土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盆栽试验
        8.2.1.1 试验材料
        8.2.1.2 试验设计及操作
        8.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8.2.1.4 计算方法
        8.2.2 大田试验
        8.2.2.1 试验概况
        8.2.2.2 试验设计及操作
        8.2.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8.2.2.4 计算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及还田量对油菜出苗的影响
        8.3.2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及还田量对油菜苗情的影响
        8.3.3 不同稻草覆盖量对油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8.3.4 不同稻草覆盖量对成熟期油菜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8.3.5 不同稻草覆盖量对地温的影响
        8.3.6 不同稻草覆盖量对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8.4 讨论与结论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长白落叶松苗木耗水特性与节水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长白落叶松林的分布和发展及苗木培育的水分利用现状
        1.1.1 长白落叶松林培育发展现状
        1.1.2 长白落叶松分布及未来适宜区域分布
        1.1.3 长白落叶松苗木培育水分利用现状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植物耗水特性研究进展
        1.2.1.1 作物生长耗水特性研究进展
        1.2.1.2 树木生长耗水特性研究进展
        1.2.2 节水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1.2.2.1 灌溉节水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1.2.2.2 种植培育节水研究进展
        1.2.2.3 培育模式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1.2.2.4 苗木节水培育研究展望
        1.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切入点
    1.3 苗木节水培育研究目的
    1.4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
2 苗木耗水特性研究及节水培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苗木耗水特性的概念
    2.2 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
    2.3 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应用
    2.4 作物碎硝返田覆盖措施与免耕保墒技术应用
3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3.1 试验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气候特点
        3.1.2 试验苗圃苗木培育生产经营概况
    3.2 研究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时间与气象因子数据收集
        3.2.3 试验用播种苗(1-0)和移植苗(1-1)培育方法
        3.2.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苗木生长影响研究方法
        3.2.5 不同养分浓度对苗木耗水速率影响研究方法
        3.2.6 苗木耗水速率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方法
        3.2.7 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阶段确定方法
        3.2.8 不同作物碎硝覆盖对播种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研究方法
        3.2.9 不同覆盖物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影响研究方法
        3.2.10 气象因子对土壤蒸发量影响研究方法
        3.2.11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生长影响研究方法
        3.2.12 水分与肥料对苗木生长的试验研究方法
        3.2.12.1 不同基肥与水分灌溉量对苗木生长试验研究方法
        3.2.12.2 不同追肥和水分灌溉量对苗木生长试验研究方法
        3.2.13 田间灌溉等级划分和灌溉措施制定方法
    3.3 数据处理统计
    3.4 研究技术路线
4 长白落叶松苗木耗水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士壤含水率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4.1.1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4.1.1.1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高生长曲线的影响
        4.1.1.2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地径和根生长的影响
        4.1.1.3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4.1.1.4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4.1.2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体内物质含量影响
        4.1.2.1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针叶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1.2.2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针叶丙二醛含量影响
        4.1.2.3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针叶脯氨酸含量影响
        4.1.2.4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4.1.2.5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超氧物歧化酶活力影响
        4.1.2.6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根系活力影响
        4.1.2.7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茎干水势值影响
        4.1.3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光合速率的影响
        4.1.3.1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4.1.3.2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幼苗蒸腾速率的影响
        4.1.3.3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幼苗针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4.1.4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苗木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4.1.4.1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初始荧光(Fo)的影响
        4.1.4.2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最大荧光(Fm)的影响
        4.1.4.3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可变荧光(Fv)的影响
        4.1.4.4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光系统PSⅡ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的影响
        4.1.4.5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光系统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影响
        4.1.4.6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叶绿素荧光Tm的影响
    4.2 不同养分浓度对苗木生长耗水速率的影响
        4.2.1 溶液N离子浓度对幼苗生长耗水速率的影响
        4.2.2 溶液P离子浓度对幼苗生长耗水速率的影响
        4.2.3 溶液K离子浓度对幼苗生长耗水速率的影响
    4.3 苗木生长期内耗水量变化的研究
        4.3.1 苗木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下耗水量变化
        4.3.2 苗木在整个生长期内平均耗水量的变化
    4.4 幼苗生长耗水速率与气象因子关系
        4.4.1 苗木白天耗水速率与气象因子关系
        4.4.2 苗木夜间耗水速率与气象因子关系
        4.4.3 苗木白天与夜间的耗水速率差异分析
    4.5 小结
5 长白落叶松苗木节水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节律
        5.1.1 苗型1-0的年生长规律
        5.1.1.1 苗高生长速度变化与生长期日均温度变化的关系
        5.1.1.2 长白落叶松1-0苗高与地径的回归模型拟合
        5.1.1.3 长白落叶松1-0苗木生长阶段划分及苗高和地径回归模型拟合分析
        5.1.2 苗型1-1的年生长规律
        5.1.2.1 长白落叶松苗木1-1苗高与地径之间回归模型的建立
        5.1.2.2 长白落叶松1-1苗木生长期划分及苗高与地径回归模型拟合分析
    5.2 苗木生长期内田间水量变化
        5.2.1 大田育苗常规灌溉水量变化
        5.2.2 气象因子对土壤蒸发量的影响
        5.2.2.1 土壤水分条件对蒸发量影响
        5.2.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蒸发量的日变化
        5.2.2.3 土壤蒸发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5.3 田间作物碎硝覆盖物对苗木节水培育的研究
        5.3.1 田间作物碎硝覆盖对土壤蒸发量影响
        5.3.1.1 不同土壤覆盖物对蒸发量的影响
        5.3.1.2 不同覆盖物的土壤蒸发量日变化差异
        5.3.1.3 不同覆盖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5.3.1.4 作物碎硝覆盖物对土壤耕作层含水量的影响
        5.3.2 不同覆盖物对田间播种覆盖出苗率的影响
        5.3.2.1 不同覆盖物对出苗率的影响
        5.3.2.2 不同覆盖物对种子出苗时间的差异分析
        5.3.2.3 不同覆盖物对幼苗质量的差异分析
        5.3.2.4 不同覆盖物的育苗成本核算分析
        5.3.3 稻草纸覆盖林木小粒种子大田育苗技术研究
        5.3.3.1 稻草纸覆盖法播种育苗田间应用苗床结构设计方法
        5.3.3.2 长白落叶松大田播种覆盖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生长影响
        5.4.1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生长影响
        5.4.2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生长影响
        5.4.2.1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生长生物量影响
        5.4.2.2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高和主根长度生长的影响
        5.4.2.3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侧根数量影响
        5.4.2.4 不同田间灌溉水量对苗木分级数量影响
        5.4.2.5 苗木生长指标与土壤水势值的相关分析
        5.4.2.6 不同灌溉水量对苗木抗寒性影响
    5.5 水分和肥料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5.5.1 不同基肥和水分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5.5.1.1 不同基肥和水分处理对苗高的影响
        5.5.1.2 不同基肥和水分处理对地径的影响
        5.5.1.3 不同基肥和水分处理对苗木茎叶生物量的影响
        5.5.1.4 不同基肥和水分处理对苗木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5.5.2 不同追肥和水分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5.6 长白落叶松苗木节水培育灌溉制度的建立
        5.6.1 长白落叶松苗木田间平均灌溉水量分析
        5.6.2 长白落叶松苗木田间灌溉等级划分和经济灌溉水量的确定
    5.7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论文创新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学术论文及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旱地小麦带水带肥播种技术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层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D]. 陈聪聪.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2]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D]. 张涛.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3]沟垄集雨种植和灌溉对关中灌区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雪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4]不同深松与分层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 管艳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5]基于Meta-analysis对我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固碳减排效应及其潜力的研究[D]. 赵鑫.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6]黄淮海两熟制资源季节间优化配置及季节内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D]. 周宝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7]济宁市任城区小麦/玉米两熟区万亩保护性耕作研究示范模式研究[J]. 邵长敏,齐自成,丁梅,魏希营,李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9)
  • [8]沙生种子萌发特性及沙地飞播成效研究[D]. 贺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9]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D]. 苏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长白落叶松苗木耗水特性与节水培育技术研究[D]. 徐庆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旱地小麦水肥播种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