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一、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作物栽培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横宇,王孟佳,殷敏,褚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1](2021)在《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王康[2](2021)在《磁化水灌溉模式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化磁化水灌溉模式和构建棉花生长模型对干旱地区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磁化处理的小区春灌和大田轮灌试验以及对棉花生长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磁化水春灌、磁化与未磁化淡水和微咸水轮灌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建立了普适的棉花生长模型,分析了棉花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全生育期灌水量、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产量之间的关系,为高效合理的田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播种前对微咸水进行磁化处理能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灌后3天和灌后40天磁化微咸水处理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均大于微咸水处理。在播种前对淡水和微咸水进行磁化处理能降低土壤的积盐率和抑制土壤返盐。在40 cm内的土体内,与淡水相比,磁化淡水灌后3天的脱盐率提高了为8.1%,灌后40天的返盐率减少了为9.1%;与微咸水相比,磁化微咸水灌后3天的积盐率降低了 8.2%,灌后40天的返盐率减少了为6.1%左右。播种前对微咸水和淡水进行磁化,提高了棉花出苗率,促进了棉花苗期的生长。与微咸水相比,磁化微咸水棉花出苗率提高15.1%。播种前对微咸水或淡水进行磁化,提高了棉花营养器官的生长,使得棉花对强光的利用效率增强,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了棉花对光能的利用率。(2)与棉花整个生育期淡水灌溉相比,在棉花营养生长阶段磁化淡水灌溉而生殖生长阶段淡水灌溉处理,棉花总耗水量提高4.3%左右,耗水量的增加主要在营养生长阶段;与整个生育期淡水灌溉相比,在棉花营养生长阶段磁化淡水灌溉而生殖生长阶段淡水灌溉处理,每公顷大田脱盐率提高了 8.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 8.3%和3.6%;在棉花营养生长阶段进行磁化淡水灌溉,有利于棉花利用强光,减缓了氧气和有机物质的消耗速率,有利于作物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累积和棉花高产。(3)与棉花整个生育期微咸水灌溉相比,全生育期进行磁化微咸水灌溉,总耗水量提高了4.1%左右,增加的耗水量主要集中在苗期和蕾期;不同灌溉处理下,全生育期进行磁化微咸水灌溉,其耗水量值相对最大。在0~60 cm土体内微咸水和磁化微咸水灌溉各处理棉花生育期呈现积盐现象,其中全生育期磁化微咸水灌溉土壤积盐率最低。与棉花整个生育期微咸水灌溉相比,在全生育期进行磁化微咸水灌溉,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 15.4%和10.8%。在全生育期进行磁化微咸水灌溉能够为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累积创造基础,使得棉花利用强光和弱光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同时减少了暗呼吸时消耗氧气和有机物质的速率,可以显着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4)综合分析磁化与未磁化淡水和微咸水灌溉处理得到,淡水与磁化淡水灌溉处理在各个生育期平均含水量相对较高,磁化与未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在整个生育期耗水量相对较高。微咸水与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棉花生育期呈现积盐现象,淡水与磁化淡水灌溉处理棉花生育期呈现脱盐效果。淡水与磁化淡水灌溉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大于微咸水与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其中在营养阶段磁化淡水而生殖生长阶段淡水灌溉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全生育期进行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接近全生育期淡水灌溉。(5)采用Logistic模型和修正的Logistic模型能很好的模拟不覆膜地面灌溉、磁化水和未磁化水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指标随GDD的变化趋势。磁化水和未磁化水膜下滴灌棉花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都呈现为“S”型的增长趋势,增长表现为“中期快、前后期慢”的特点;磁化水、未磁化水膜下滴灌和不覆膜地面灌溉棉花的叶面积指数都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磁化水膜下滴灌叶面指数最大时的有效积温为1495℃,未磁化水膜下滴灌棉花叶面指数最大时为1450℃,不覆膜地面灌溉叶面指数最大时的有效积温1627℃。有效积温“相对化”的方法可以将不同品种和田间管理措施等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进行统一分析,来体现我国棉花生长总体特征。综合考虑灌水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作用可以较为准确描述最大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变化特征,当最大叶面积指数为4.93时籽棉产量最大达6066.2 kg·hm-2。对于极度缺水的地区,利用磁化微咸水春灌可以为作物前期生长提供相对良好的环境。在田间淡水灌溉时,在营养生长阶段使用磁化淡水灌溉有利于土壤保水、洗盐和增产。在田间微咸水灌溉时,在全生育期使用磁化微咸水灌溉可以增强棉花的光合和各项生长指标,显着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蔺树栋[3](2021)在《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盐碱地分布广泛,导致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低。本论文运用地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通径分析法以及灰色GM(1,1)模型等方法,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水盐肥对棉花生长开展研究,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指导,也为棉花生产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规避气候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包头湖灌区土壤颗粒组成粉粒变异为弱变异程度,粘粒、砂粒变异为中等偏弱变异程度,Cv值显示砂粒>粘粒>粉粒。土层深度为0-20 cm和20-40 cm处土壤容重线性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层深度为40-60 cm处指数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以及养分含量空间相关程度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2)在保障出苗基础上,土壤含水量对棉花产量起主要作用,与产量关联度较大月份多集中在5-8月份,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月份多集中在8月和9月份,但不同年份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另外,7月土壤含氮量和8月土壤含磷量对棉花产量的正直接作用最大,5月、8月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的负直接作用最大。(3)运用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了棉花相对株高(RH)、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相对干物质积累量(RD)随有效积温(PGDD)的变化特征,当有效积温分别为793℃左右、1150℃左右、1300℃左右时,棉花RH增长速率、RLAI增长速率、RD增长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棉花生长前期(PGDD小于900℃左右),RH和RLAI的变化率大于RD的变化率;生长后期(PGDD大于900℃左右)RD的变化率大于RH和RLAI的变化率。(4)建立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膜下滴灌水肥耦合与棉花产量模型。当耗水量在472.52-754.61 mm之间,灌水量在343.58-675.61 mm之间,施肥量在108.82-700.16 kg/ha之间时,棉花理论产量可达到5189.90 kg/ha至7839.60 kg/ha。不同棉区气象因子中平均气压(AAP)、平均最高气温(MAXT)、日照时数(SD)、平均气温(AT)和平均相对湿度(ARH)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大,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大,而降雨量(RF)和平均最低气温(MINT)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小。按月度分析结果显示4、5、10月份AAP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高;MAX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9、10月份;SD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7、9、10月份;A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6、7月份;ARH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5月、6月、7月和10月;而RF、MIN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6、7、8月份。

陈立宇[4](2021)在《痕量灌溉对棉田时空供水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土地面积广阔,光热资源丰富,适宜棉花生长,被视为国家后备棉区。但该区降水少、风沙多,农田蒸散势强,水资源短缺与作物水分利用低效,是限制该区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有效的棉田供水方式,明晰棉田耗水与棉花生产的关系机制,是实现水分高效利用、拓展农作土地资源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支撑适用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棉花品种‘中棉所92’为试材,于2016-2018年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棉花试验示范基地,设置膜下滴灌、痕量灌溉两种灌溉方式的田间定位裂区试验。试验以膜下滴灌,灌水量360 mm处理为对照(CK),痕量灌溉设置T1、T2、T3、T4、T5(埋深30 cm,灌水量分别为 360、330、300、270和 240 mm)、T6、T7、T8、T9、T10(埋深40 cm,水量同上)、T11、T12、T13、T14、T15(埋深50 cm,水量同上)等共16个处理。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处理间土壤水分时空动态、棉田供水对耗水的影响、棉花根系生物量累积及生理响应、地上部形态、光合特性、叶片转录组谱表达,以及棉花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等,揭示痕量灌溉对棉田供水与棉花生长的影响机制,为以痕量灌溉为载体的棉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痕灌的土体供水呈“倒松果型”垂直分布,具有遏制土面蒸发与土体有效供水特征与膜下滴灌相比,痕量灌溉管网埋深下10-20 cm 土层土壤含水率出现最大值。在棉花耗水量较少的蕾期,两年平均,各痕灌管网埋深处理0-10 cm表层土壤含水率只有膜下滴灌(CK)的25.86%~70.68%,各痕灌管网埋深处理20-40 cm 土层土壤含水率为膜下滴灌(CK)的67.9%~104.15%。相对于膜下滴灌(CK),痕灌显着降低了表土层土壤含水率,有利于遏制土壤水地表直接蒸发;相应20-40 cm 土层较高的土壤含水率,则有利于为作物根系直接供水。结果表明,管网埋设太深则会使根系吸水受限,导致土壤含水率出现升高趋势。2.棉花根系生物量呈“双S”曲线型增长,0-40 cm 土层具最大根表面积与根长密度在蒙西干旱区灌溉田,棉花蕾期根系生物量快速增长,根重增长值占全生育期的40.5%;花铃期根系生物量慢速增长,期间根重增长值占生育期的5.6%;吐絮期根系生物量又快速增长,增重占生育期的32.8%。棉田各处理根系表面积密度0-40 cm是40-80cm 土层的1.401~1.487倍,根长度密度是40-80 cm 土层的1.383~1.772倍。花铃期T1处理根长度密度与土层水分的空间吻合度为93.9%,较膜下滴灌(CK)高28.8个百分点;吐絮期T1处理根重较CK提高20.73%,根系表面积密度、根长度密度、根系体积密度分别较CK提高15.13%、40.36%、30.48%,根系活力提高43.59%。3.棉花生物量增速呈“钟”状、棉田供水速率呈“倒钹”状曲线,苗期供水需水吻合度差痕灌下棉田耗水量与灌水量和管网埋深呈二次项型显着相关,随灌水量的减少与管网埋深的增加耗水量降低。棉田耗水主要集中在花铃期和蕾期,其次为吐絮期和苗期。两年间,棉田生育期耗水量以T15处理最低,T1、T6、CK耗水量为高。定量估算I360背景下各处理的棉花地上部生物量增长速率与棉田供水速率的冠-水时序吻合度,2016年膜下滴灌(CK)生育期冠-水吻合度约为70.5%,相应T1为78.8%,T6为71.4%,T11为59.2%;T15为35.9%。2017年,生育期冠-水吻合度CK为73.1%,T1为61.6%,T6为70.2%,T11为61.9%,T15为39.9%。结果表明,苗期的棉田供水速率与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的增长速率时序相悖,降低了期间水分的利用效率。蕾期、花铃期为植株快速生长期,灌溉供水成为支持期间生育耗水的关键。4.灌水量减少与供水层加深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影响了转录组表达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降低趋势;痕灌埋深D30下各灌水量处理在棉花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相应D40、D50下各处理。不同处理的棉花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趋势;痕灌D30下各灌水量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相应D40、D50下各处理。Illumina转录组测序表明,与膜下滴灌(CK)相比,痕灌管网埋深处理的棉株鉴定出4555个非重叠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四个处理成对比较共鉴定出4726个非重叠DEG。从D30(2008)和D50(4050)处理中识别出的DEG超过D40(107)处理,并且D30和D50处理棉花中DEGs的变化相对剧烈。这些DEG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和干旱的耐受性有关。因此,不同的灌溉方式通过调节转录组表达影响了棉花生育。5.棉花产量随有效供水量、耗水量增加呈近线性正相关增长,WUE也呈正相关增长棉花籽棉及皮棉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提高,在较高灌水量时随管网埋深的增加而降低。2016灌溉定额(x1)、管网埋深(x2)与棉花籽棉产量(y)关系为:y2016=-9421.17+78.44x1+47.97x2-0.254x1x2-0.094x12+0.583x22(R2=0.651)。痕量灌溉T1、T11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分别为6601.5、6574.5 kg/hm2,高于膜下滴灌(CK)0.78%、0.37%。2017 年为:y2017=-12189.79+86.55x1+30.97x2-0.168x1x2-0.103x12+0.178x22(R2=0.938)。膜下滴灌(CK)籽棉产量最高,为5557.20 kg/hm2,痕灌T1为5247.15 kg/hm2,与膜下滴灌差异不显着。棉花籽棉产量随着有效供水量(R2=0.4983~0.9690)、耗水量(R2=0.5481~0.9729)的增加,呈近线性正相关增长;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棉花籽棉产量的增加也呈正相关增长(R2=0.5077~0.9295)。综上所述,痕量灌溉创造了土下“倒松果型”供水结构,提高了棉田供水与棉花需水的空序、时序吻合度;低含水率的表土覆盖有效遏制了土水蒸发,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痕量灌溉获得了与膜下滴灌近同的棉花产量与品质。研究表明,供水量是蒙西干旱区棉花高产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改进农田供水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果仍有潜力。

成厚亮[5](2021)在《土壤基质势调控对南疆棉花生长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棉田土壤盐碱化问题,本试验于2019年在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31团2连开展,以棉花“新陆中67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膜下滴灌试验,以棉花灌水时期滴头正下方20 cm处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水平-50 kPa为对照(CK),在棉花的苗期(A)、苗期+蕾期(B)、苗期+蕾期+花铃期(C)设置3个基于土壤基质势下限的灌溉水平:W1(-20 kPa)、W2(-30 kPa)和W3(-40 kPa),在棉花各个生育期内,测定棉花的生长、光合、地上干物质量、产量和土壤水盐分布等指标。研究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生长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为棉田节水控盐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效果差异显着,在苗期进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等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影响不大;不同处理的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均于花铃期达到峰值,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时,各指标均表现为:WC﹥WB﹥WA﹥CK,WC处理的平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显着高于WB、WA、CK处理;不同土壤基质势水平调控时,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提高,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也随之增加,其中W1C和W2C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因此,从棉花生长状况分析,将全生育期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在-20 kPa或-30 kPa为宜。(2)探明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下,棉花的地上干物质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累积。达到峰值时,各处理棉花的地上干物质分配均呈现:叶<茎<铃;WC处理的平均干物质量较WA、WB和CK分别增加57.3%、29.6%、76.6%;不同处理W1和W2水平下的品质指标均处于中高档水平,表现为:WC>WB>WA,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升高,调控时期的延长,棉花纤维品质显着提升;WB、WC处理棉花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升高而显着增加,其中W1C、W2C处理的产量基本一致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W1C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98,显着小于W2C处理;因此,全生育土壤基质势控制在-30 kPa可以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明晰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下棉花的耗水规律与土壤水分分布情况。棉田于不同生育期进行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时,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在生育期内变化明显。开始灌溉后,不同处理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而40~100 cm土层含水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减少;土壤基质势越高,主根区土层(0~40 cm)含水率越高,土壤含水率在60~80 cm土层达到峰值且逐渐减少。其中W1C和W2C处理在蕾期和花铃期主根区土层含水率分别为22.7%和23.2%左右,能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9.1%,适宜棉花的生长;不同处理棉花生育内耗水强度表现为:花铃期>蕾期>苗期>吐絮期;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升高,调控时期的增加,耗水模系数显着增加。(4)明确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土壤盐分和离子运移的影响。滴灌灌水定额较少,只能在短期内减少作物根区的含盐量,土壤盐分主要累积在0~40 cm土层土壤,占80.4%以上。同一生育阶段内,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提高,积盐总量减少,其中W1C、W2C处理在0~100 cm土层积盐总量平均为1806.43 g·m-2,较WA、WB和CK处理分别减少18.0%、11.6%和27.7%;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处理的盐分累积量均表现为:膜内﹤膜外,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提高,灌水频率和灌溉定额增加,盐分随着水分水平湿润锋的运动而向膜外迁移;在生育期末,WB和WC内的处理中Na+和Cl-含量均随着土壤基质势下限的升高而降低,土壤中Na+和Cl-的含量可以得到部分淋洗。(5)提出了适宜南疆盐碱化棉田高效生产的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综合考虑高效生产和节水控盐,建议将当地休作期未淋洗棉田灌水时期土壤基质势控制在-30 kPa为宜。

牛靖冉[6](2020)在《自动化滴灌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作物生长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大力发展自动化灌溉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动化膜下滴灌技术具有高效性。所以,农田土壤水盐运移、农田小气候状况及作物生理生长等农田灌溉指标对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响应情况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把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到田间。因此通过传统的膜上灌技术(T1)、一般膜下滴灌技术(T2)、自动化膜下滴灌技术(T3)的田块跟踪试验,选取农丰133号棉花为研究对象,对棉花水盐运移规律、作物生理生长指标影响、农田小气候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同时结合八师148团的实地调研及取样数据,将这些这指标结合环境、经济、社会等其他共26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素来进行自动化滴灌的综合效益分析,找到其主要的不足与优势,为未来的改进和更好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土壤水盐环境上分析:膜上灌整体含水率最高,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也较好。T3在花铃期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与T2处理一致,但是其土壤含水率水平要高于T2处理,盐分淋洗效果也要优于T2处理。T2及T3土壤水盐在灌水前后的空间运动上,也体现出了以滴头为中心水分向四周扩散,且在根系层会形成一个以滴头为中心的盐壳。之后盐分会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朝着膜间移动。T1、T2、T3两年平均脱盐率为57.1%、10.45%、14.95%。各处理的盐分及水分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均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了“盐随水动,水去盐留”的土壤水盐变化特点。(2)从棉花生长的农田小气候分析:T1处理在各生育期的四种深度的空气温度都要显着高于T2(P<0.05)。且T2显着高于T3(P<0.05)。空气温度随着生育期的进行,体现为蕾期>苗期>花铃期>吐絮期,均呈现中层高,两边低的规律。相对湿度呈现T3>T2>T1(P<0.05)的规律,随着生育期的进行,相对湿度也随之上升。各处理地温的变化趋势与当日大气温度变化趋势相同,上层(5-15cm)受大气温度影响较大,T1受地膜破损和植被覆盖率的影响,地温日波动幅度大于其他处理。(3)从棉花生理生长特征上分析:自动化膜下滴灌的4项光合指标显着优于其他两种处理。依据热图,综合各指标可以分析得出,自动化膜下滴灌可以给作物生长提供相对较好的田间小气候环境且作物的生理生长状况为最优。(4)通过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生长发育和农田小气候指标与产量的拟合分析发现除了空气温度,其他指标与产量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且相对湿度、株高、叶面积与产量具有一定的的拟合度,R2分别为0.8661、0.8585、0.8371;自动化膜下滴灌较膜下滴灌及膜上灌产量分别提升了5.8%、73.2%。(5)综合效益结果: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显示,自动化膜下滴灌为最优灌溉技术。相比于膜上灌其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38.7%,尤其是节约了62.3%的人力。(6)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动化单位面积的投资成本虽然比常规滴灌要高,但是综合考虑它控制面积较大,大幅节省人力,且信息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所以该技术在新疆地区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同时还需消化国外先进技术降低成本、适当茬灌来改善土壤环境、残膜污染问题亟需解决、需要组织农户培训和宣传。

孟玉东[7](2018)在《盆栽条件下北疆滴灌马铃薯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为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号召,在新疆已有的马铃薯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研究基础上,对北疆地区滴灌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进行持续观测,研究在北疆生态环境下不同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对马铃薯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耗水规律,同时研究在该地区不同颜色地膜对马铃薯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耗水规律,研究总结出最优的滴灌灌溉定额,最适合的地膜,生育期耗水规律,为当地马铃薯滴灌灌溉制度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于2017年3月至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水利实验室进行。试验一采用设计灌水定额为300 m3/hm2,375 m3/hm2,450 m3/hm2,525 m3/hm2,每个灌溉定额分三个灌水次数,分别为7、9、1 1。试验二设置4个处理(A1覆白膜、A2覆黑膜、A3覆蓝膜、A4不覆膜)。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一滴灌条件下,四个灌水定额 300 m3/hm2,375 m3/hm2,450 m3/hm2,525 m3/hm2,在灌水定额等于小于450 m3/hm2时随着灌水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增加,灌水定额525 m3/hm2水量过大,发生徒长。在灌水定额一定情况下,灌水11次的处理马铃薯产量最大。(2)从马铃薯耗水规律可以看出,其腾发量前期不大,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增大,成熟期急剧减少,全生育期耗水规律是,块茎膨大期>现蕾期>苗期>块茎成熟期>发芽期,全生育期内总耗水量为210 mm至560 mm。(3)灌水定额为450 m3/hm2,灌水11次,6天灌一次水的处理产量最高,为最优处理。(4)试验二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长速度及株高、茎粗、叶片面积、产量等生理指标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为:覆盖蓝色膜>覆盖黑色膜>不覆盖膜>覆盖白色膜,覆黑色膜的处理总耗水量最少。

由国栋[8](2018)在《膜下滴灌典型棉田土壤水盐迁移规律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盐渍土壤分布广,水资源紧缺,属于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膜下滴灌技术由于节水效果显着而在新疆得到大面积应用,然而膜下滴灌棉田只是调控了土壤盐分在耕作层的分布,盐分并没有被排出土壤,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累积和分布状态将影响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方向。已有科研成果对于土壤水盐的分析和调控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由于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复杂性、影响条件的多样性、及外界环境的多变性,需要加强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为分析多年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和变化特征,本研究以2011~2016年新疆121团连续监测6年的土壤水盐变化数据为基础,分析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和非生育期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研究秋浇条件下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膜下滴灌棉田田间排盐技术进行研究,利用种植试验和HYDRUS-2D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滴灌棉田膜间排盐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2011~2013年滴灌棉田生育期不同盐度土壤分析得出,在土壤脱盐时0~40cm土层低盐度土壤强烈脱盐;年际间高盐度土壤2011~2013年在0~60cm强烈积盐;在根区膜间土壤盐度越高则膜间积盐越重。(2)对滴灌棉田生育期土壤盐分与地下水位分析,发现其变化规律符合拟合方程Y2(28).0-02366(10).010854X-.002113X2。应用聚类分析对生育期灌溉前后土壤盐分定性分析,得出土壤盐分灌溉前活跃层深度0~40cm,灌溉后活跃层深度0~20cm,灌溉后土壤盐分稳定层深度增加。(3)对生育期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在0~20cm、0~40cm、0~60cm、0~100cm土壤盐分均值经过生育期降低0.06%、0.08%、0.07%、0.10%,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连续种植6、10、12、17年地块,生育期土壤盐分均值分别为0.73%、0.53%、0.39%、0.59%,种植年限6~17年的地块土壤盐分呈V型变化,不同耕种年限土壤呈先脱盐再积盐的变化规律。(4)依据2014~2015年度非生育期田间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冻融期土壤温度与浅层土壤水盐呈负相关性;冻融期重度盐渍化土壤积盐深度0~100cm,轻度盐渍化土壤积盐深度0~40cm。非生育期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分析发现,非生育期末0~10cm土壤含盐量大于0.70%样本数增加2.70%,在0~10cm、0~20cm土壤盐分均值增加0.12%、0.09%,非生育期浅层土壤盐分呈积盐的趋势。(5)针对北疆地区多年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累积问题,在2015~2016年利用空间网格取样法对秋浇土壤水盐进行采样并对其分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翌年苗期在0~20cm、0~40cm土层,秋浇地块土壤水分增加4.90%、5.33%,秋浇定额2400m3·hm-2能够提高苗期土壤墒情。与未秋浇地块相比,在秋浇20天后在0~20cm、0~40cm、0~100cm土壤盐分分别降低0.28g·kg-1、0.23g·kg-1、0.19g·kg-1,翌年苗期0~100cm土壤全盐量减少0.50g·kg-1;T检验得出苗期土壤盐分差异极显着。(6)研究膜间排盐沟深度为10、20、30cm的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和排盐效果,得出在深度0~25cm土壤,与生育期初相比生育期末膜边土壤盐分在深度为20cm排盐沟时增幅最大。利用HYDRUS-2D模型对粉质土壤生育期不同深度排盐沟土壤盐分预测模拟,得出在深度5~15cm土壤排盐效果最好。

饶晓娟[9](2017)在《增氧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肥力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抑制土壤空气交换,导致土壤缺氧,影响棉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棉花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棉花生长受到抑制等问题。通过室内外模拟试验比较了6种增氧方式的增氧效果,筛选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物理增氧)和过氧化尿素(化学增氧)2种增氧方式;通过2014-2015两年试验研究,水培试验设置5个处理(CK0、CK、PO、PCO、CO),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CK、PO、CO),开展了棉花的农艺特征、营养特征、生理特征和立地生长环境特征的增氧效果分析,明确了棉花蕾期的耗氧量以及物理增氧和化学增氧对棉花生长的增效机理,初步探明了增氧滴灌对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酶的影响;确定了增氧灌溉可以改善土壤氧环境,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棉花生长,进而为提升棉花增产潜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室内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3种化学增氧方式中以过氧化尿素增氧效果最佳,物理增氧方式中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效果最好;通过提高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供氧浓度,可以显着提高灌溉水溶解氧浓度,增氧水进入灌溉系统后,随着距离的增加,灌溉水溶解氧浓度会逐渐降低,并随着灌溉水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在灌溉系统中灌溉水溶解氧浓度降低幅度也增加。(2)增氧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增氧水浸润棉种可以显着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氧能够显着促进蕾期棉花根系生长、棉株生长和养分吸收、植物酶活性,总体增效趋势表现为PCO>PO>CO>CK,并且以持续性物理增氧增效最佳;并探明了棉花蕾期的单株耗氧量为2.84μg·L-1·h-1-4.84μg·L-1·h-1,水培溶解氧浓度越高棉花单株耗氧量也越高。增氧能显着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说明棉花水培条件下存在低氧胁迫,而增氧可以缓解这种胁迫作用。(3)田间增氧试验结果表明,增氧降低土壤0-40 cm土层中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降幅大于0-20 cm;增氧能够促进土壤有机质矿化,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并促进了棉花对土壤中的养分的吸收从而降低了土壤中养分含量。增氧可以增加棉田土壤中细菌、真菌、微生物数量,抑制放线菌数量,对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不显着。(4)田间增氧滴灌能够显着促进棉花株高、茎粗、生物量、结铃数、单铃重、产量;株高、茎粗、生物量表现为CO>PO>CK,结铃数、单铃重和产量表现为PO>CO>CK,化学增氧和物理增氧对棉花生长和产量作用的效果不同;增氧能够促进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为CO>PO>CK,表明化学增氧有利于养分积累,形成较高产量;大田增氧能提升棉花根系活力和叶片植物酶(SOD、POD),从而增强棉花对养分的吸收,提升了棉花抗逆能力;增氧能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说明大田膜下滴灌棉花存在低氧胁迫,而增氧可以缓解低氧胁迫;增氧能降低弱光光能转化效率,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棉花光合产物的积累,使得棉花生长速度加快,从而降低了叶绿素含量。

秦璐[10](2016)在《不同灌溉方式棉花生理生态指标及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农业节水,提高水利用的效率,是新疆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棉花灌水普遍存在灌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等现象,选择最合理最经济的灌水方式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本研究以棉花的膜下滴灌、膜下渗灌、地面灌三种不同的灌溉方式,对比田间持水率百分比(50%55%)、(60%65%)、(70%75%)共计九组处理,通过不同灌水方式下棉田小气候环境、土壤含水率变化、盐分变化情况、叶气温差、经济效益评价,进而筛选出棉花的最经济效益最高的最佳灌水方式,旨在为该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地面灌的气温在不同处理中均最低,膜下滴灌与膜下渗灌的温差较小。棉田三种灌溉方式下均为20cm处的温差较大,200cm则较小。膜下渗灌及膜下滴灌都是200cm处的温度比20cm处的温度低,而地面灌呈相反的分布规律。膜下渗灌20cm处的温度最高,地面灌20cm处的温度最低。(2)土壤含水量随灌水时间均呈递减的趋势。同层土壤中,地面灌的土壤含水量最小,膜下渗灌最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同深度土层的含水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少。同种灌水方式土层越深,水分变化程度越小,不同的灌水方式中地面灌水分变化较大。(3)膜下滴灌及膜下渗灌有较好的压盐效果,盐分均聚集在地表以下30cm至50cm处,地面灌易造成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盐分积聚于耕作层。同层土壤中,含水量与含盐量呈正相关关系。(4)叶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地面灌处理中,最低在膜下渗灌处理中。不同灌水方式棉花叶片温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地面灌、膜下滴灌、膜下渗灌。膜下滴灌与膜下渗灌的棉花叶片温度差幅较小,地面灌较大。膜下滴灌及膜下渗灌均可以降低棉花叶片的温度。(5)综合根系空间分布特征,地面灌根系呈“伞状”分布,膜下滴灌呈“马尾形”。膜下滴灌土层深度020cm、膜下渗灌土层深度1030cm根系分布较集中。(6)膜下滴灌与膜下渗灌的灌水方式更有利于棉花生理生态的生长。综合表明膜下渗灌保持60%65%的田间持水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佳。

二、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作物栽培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作物栽培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1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起源
    1.2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2 水肥一体化在旱地和设施农业上的应用
    2.1 水肥一体化在旱地农业中的应用
    2.2 水肥一体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3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3.1 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3.2 发展对策
4 展望

(2)磁化水灌溉模式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磁化技术原理及进展
        1.2.2 国内外微咸水灌溉的研究进展
        1.2.3 磁化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研究
        1.2.4 磁化水膜下滴灌对作物生长特性研究
        1.2.5 冬春灌溉与轮灌处理研究进展
        1.2.6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域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小区试验设计
        2.2.2 大田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相关计算方法
        2.3.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3.2 土壤水盐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3.3 作物生长指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3.4 田间气象数据和作物光合测定
3 磁化水春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
    3.1 磁化水春灌对土壤保墒和盐分淋洗的效用
        3.1.1 磁化水春灌对土壤保墒效能
        3.1.2 磁化水春灌对土壤盐分淋洗及积盐量的影响
    3.2 磁化水春灌对棉花出苗及苗期各生长指标生长的影响
        3.2.1 磁化水春灌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磁化水春灌对棉花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3.3 磁化水春灌对棉花苗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磁化水春灌对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磁化水春灌对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4.1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耗水量的影响
        4.1.1 生育期内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4.1.2 棉花耗水量变化特征
    4.2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4.2.1 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4.2.2 生育期前后盐分及其积累量的变化情况
    4.3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棉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4.3.1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4.3.2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4.3.3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3.4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4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棉花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4.5 磁化淡水与淡水轮灌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5.1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耗水量的影响
        5.1.1 生育期内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5.1.2 棉花耗水量变化特征
    5.2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5.2.1 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5.2.2 生育期前后盐分及其积累量的变化情况
    5.3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棉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5.3.1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5.3.2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5.3.3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4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5.4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棉花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5.5 磁化微咸水与微咸水轮灌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6 磁化与未磁化淡水和微咸水轮灌综合效果对比分析
        5.6.1 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耗水量变化特征
        5.6.2 土壤盐分分布及积盐量变化特征
        5.6.3 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棉花生长过程定量表征与综合数学模型
    6.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1.3 误差分析
    6.2 磁化水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模型
        6.2.1 株高增长模型
        6.2.2 叶面积指数模型
        6.2.3 干物质积累量增长模型
    6.3 未磁化水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模型
        6.3.1 株高增长模型
        6.3.2 叶面积指数变化模型
        6.3.3 干物质积累量增长模型
    6.4 不覆膜地面灌溉棉花叶面积指数的生长模型
    6.5 基于相对有效积温的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统一模型
    6.6 灌水量、施肥量和种植密度与最大叶面积综合定量关系
    6.7 棉花最大叶面积指数与籽棉产量的关系
    6.8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3)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1.2.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1.2.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2.4 水肥耦合及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的研究进展
        1.2.5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方案与数据收集
        2.2.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空间变异理论
        2.3.2 灰色系统理论
        2.3.3 通径分析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农田土壤水盐肥时空分布特征
    3.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3.1.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统计特征
        3.1.2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2 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特性
        3.2.1 土壤含水量特性统计特征
        3.2.2 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特征
        3.2.3 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3 土壤含盐量时空分布特性
        3.3.1 土壤含盐量特性统计特征
        3.3.2 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异特征
        3.3.3 棉花生育期土壤盐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4 土壤铵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3.4.1 土壤铵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3.4.2 土壤铵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3.4.3 棉花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5 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3.5.1 土壤硝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3.5.2 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3.5.3 棉花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6 土壤速效磷时空分布特性
        3.6.1 土壤速效磷特性统计特征
        3.6.2 土壤速效磷空间变异特征
        3.6.3 棉花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3.7 本章小结
4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4.1 土壤水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4.1.1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4.1.2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4.2 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4.2.1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4.2.2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4.3 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4.3.1 有效积温计算方法和Logistic模型
        4.3.2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4.3.3 棉花株高变化特征
        4.3.4 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4.3.5 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的区域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定量评估
    5.1 土壤水肥耦合与产量模型
    5.2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5.3 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定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痕量灌溉对棉田时空供水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棉花生产现状
        1.2.1 世界棉花生产现状
        1.2.2 中国棉花生产现状
        1.2.3 内蒙古棉花生产现状及未来展望
        1.2.4 棉花主要生产技术
    1.3 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 棉花生产成本增长过快、植棉面积减少
        1.3.2 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1.3.3 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
        1.3.4 病虫害发生严重
        1.3.5 水资源浪费严重
    1.4 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1.4.1 节水灌溉的概念
        1.4.2 节水灌溉的理论
        1.4.3 节水灌溉的发展历程
        1.4.4 节水灌溉优缺点
    1.5 节水灌溉对水效与作物的影响
        1.5.1 节水灌溉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5.2 节水灌溉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1.5.3 节水灌溉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5.4 节水灌溉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5.5 节水灌溉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6 痕量灌溉的原理和应用
        1.6.1 痕量灌溉的原理
        1.6.2 痕量灌溉的应用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所依据的理论
    1.9 研究内容
    1.10 技术路线
    1.1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与生育时期
    2.5 样品采集与测定
        2.5.1 土壤样品采集与水分测定
        2.5.2 棉花根系样品采集与测定
        2.5.3 棉花地上部样品采集与测定
        2.5.4 棉花光合生理及转录组测序样品采集与测定
        2.5.5 棉花产质量样品采集与测定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痕量灌溉的棉田水分时空变化效应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痕量灌溉对棉田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1.2 痕量灌溉对棉田不同时期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3.1.3 痕量灌溉对棉田不同时期土壤耗水量的影响
        3.1.4 土壤供水对棉田耗水量的影响
        3.1.5 痕量灌溉对棉田耗水强度的影响
    3.2 讨论
        3.2.1 痕量灌溉下农田土壤水蒸发与地膜保水
        3.2.2 痕量灌溉下农田土壤储水消耗与生产节水
        3.2.3 痕量灌溉的水分分布与农田耗水
        3.2.4 痕量灌溉对棉田土壤耗水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棉花根系生物量的累积与供水关系
        4.1.2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形态的影响
        4.1.3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活力的影响
        4.1.4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4.2 讨论
        4.2.1 棉花根系建成与供水的关系
        4.2.2 棉花根系土层分布与灌水的关系
        4.2.3 根系活性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痕量灌溉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痕量灌溉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5.1.2 痕量灌溉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5.1.3 痕量灌溉对棉花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
        5.1.4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冠比的影响
        5.1.5 痕量灌溉对棉花干物质累积与供水关系的影响
    5.2 讨论
        5.2.1 植株地上部生长与供水方式的关系
        5.2.2 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积累与农田供水的时序关系
        5.2.3 根冠比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4 水-根-冠时空吻合对作物生长的意义
    5.3 小结
第六章 痕量灌溉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及转录组表达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痕量灌溉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1.2 痕量灌溉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1.3 痕量灌溉对棉花花铃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影响
        6.1.4 痕量灌溉对棉花花铃期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6.1.5 痕灌管网埋深对棉花花铃期光合日变化特性的影响
        6.1.6 痕灌管网埋深对棉花DEGs的鉴定和注释
    6.2 讨论
        6.2.1 灌溉方式对棉花光合性能的影响
        6.2.2 灌溉方式对光合性能日变化的影响
        6.2.3 痕灌埋深对棉花叶片转录组谱表达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痕量灌溉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7.1 结果与分析
        7.1.1 痕量灌溉对棉花结铃性状的影响
        7.1.2 痕量灌溉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3 籽棉产量与灌溉定额、管网埋深的关系
        7.1.4 籽棉产量与有效供水量的关系
        7.1.5 籽棉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
        7.1.6 籽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7.1.7 痕量灌溉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7.2 讨论
        7.2.1 灌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7.2.2 灌溉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7.2.3 灌溉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2.4 灌溉方式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7.3 小结
第八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水-根-冠”吻合度
        8.1.2 农田保水和高效用水技术体系
        8.1.3 痕量灌溉与膜下滴灌的优劣
        8.1.4 棉田痕量灌溉方式的高效利用
        8.1.5 痕量灌溉的优化与新的应用
    8.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在读期间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

(5)土壤基质势调控对南疆棉花生长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滴灌技术研究概况
        1.2.2 土壤基质势调控灌溉的具体应用
        1.2.3 土壤基质势调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4 土壤基质势调控对作物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5 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水盐运移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农艺管理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2.4.2 棉花生长指标的测定
        2.4.3 棉花地上干物质量的测定
        2.4.4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4.5 棉花品质的测定
        2.4.6 气象数据的监测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3.1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3.2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3.3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干物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
        4.1.1 生育期地上干物质量累积动态
        4.1.2 吐絮期地上干物质量分配规律
    4.2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田水盐运移的影响
    5.1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下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
    5.2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棉花耗水规律的影响
    5.3 不同生育期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盐分运移的影响
        5.3.1 棉花吐絮期土壤盐分累积规律
        5.3.2 生育期末棉田盐分空间分布
        5.3.3 生育期内0~100 cm土层土壤Na~+和Cl~-变化规律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自动化滴灌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作物生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设计与过程
    2.3 测试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三章 不同灌溉技术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对土壤盐分累积的影响
    3.1 灌水对土壤剖面内含水量的分布特征的影响
    3.2 灌水对土壤剖面内含盐量的分布特征的影响
    3.3 土壤含水率各生育期变化情况
    3.4 土壤含盐量各生育期变化情况
    3.5 土壤盐分累积情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灌溉技术对棉花农田小气候指标的影响
    4.1 不同灌溉方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4.2 不同灌溉方式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4.3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地温随生育期变化规律
    4.4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地温日变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灌溉技术对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5.1 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5.2 不同灌溉方式对对棉花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5.3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 浓度的影响
    5.4 不同灌溉方式下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5 不同灌溉方式下各指标与产量的拟合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动化膜下滴灌技术的综合效益评估
    6.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步骤
    6.2 评价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盆栽条件下北疆滴灌马铃薯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案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2.5 试验过程
    2.6 观测指标
第3章 不同灌溉试验处理对滴灌马铃薯生长指标影响
    3.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马铃薯茎粗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
    3.4 滴灌马铃薯耗水规律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颜色地膜对滴灌马铃薯生长指标影响
    4.1 不同处理马铃薯株高
    4.2 不同处理马铃薯茎粗
    4.3 不同处理马铃薯叶面积指数
    4.4 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
    4.5 不同颜色覆膜滴灌马铃薯耗水规律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膜下滴灌典型棉田土壤水盐迁移规律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案与设计
第3章 膜下滴灌典型棉田生育期土壤水盐变化特征
    3.1 生育期不同盐度土壤水盐分布
    3.2 滴灌棉田生育期棉花根区土壤盐分分布
    3.3 地下水埋深与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3.4 膜下滴灌棉田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3.5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膜下滴灌典型棉田非生育期土壤水盐变化规律
    4.1 膜下滴灌棉田非生育期田间土壤温度变化
    4.2 非生育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盐分变化特征
    4.3 非生育期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水盐分布变化
    4.4 非生育期膜下滴灌棉田水盐空间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秋浇条件下膜下滴灌典型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5.1 取样设置
    5.2 秋浇土壤水分的分布变化
    5.3 秋浇土壤盐分的分布特征
    5.4 秋浇对多年膜下滴灌棉田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膜下滴灌棉田排盐沟试验研究
    6.1 排盐沟试验气候条件
    6.2 排盐沟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6.3 不同深度排盐沟对棉花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膜下滴灌棉田排盐技术数值模拟
    7.1 数学模型的建立
    7.2 模型验证
    7.3 模型的检验
    7.4 生育期土壤盐分的数值模拟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增氧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肥力及棉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根区土壤含氧状况的研究进展
        1.2.2 低氧胁迫对作物生理、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1.2.3 根际增氧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根区增氧对棉花生育影响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目标
        1.3.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不同增氧方式对灌溉水及灌溉系统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1.4.2 不同浓度溶解氧水对水培棉花生长的影响
        1.4.3 增氧灌溉对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4.4 增氧灌溉对大田棉花生长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增氧效果试验设计
        2.2.2 棉花水培试验设计
        2.2.3 大田棉花增氧灌溉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案
        2.3.1 增氧方式比较试验
        2.3.2 滴灌系统溶解氧衰变试验
        2.3.3 不同增氧措施对水培棉花的影响
        2.3.4 不同增氧措施对大田棉花生长的影响
    2.4 试验方法
        2.4.1 溶解氧测定方法
        2.4.2 营养液配制方法
        2.4.3 生物量及生物分配测定方法
        2.4.4 植物养分测定方法
        2.4.5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
        2.4.6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2.4.7 植物酶及根系活性测定方法
        2.4.8 土壤酶测定
        2.4.9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不同增氧方式对灌溉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化学增氧方式对灌溉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3.2.2 物理增氧方式对灌溉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3.3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滴溉系统中溶解氧衰变规律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设备
        4.1.2 方法
        4.1.3 统计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供氧浓度下增氧效果及管距温度变化
        4.2.2 不同增氧浓度下输水管道中灌溉水的溶解氧浓度变化
        4.2.3 不同滴头流量溶解氧浓度变化趋势
        4.2.4 不同滴头流量对灌溉水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不同浓度溶解氧水浸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项目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微纳米气泡水对不同品种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5.2.2 微纳米气泡水对不同品种棉花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5.2.3 微纳米气泡水对棉花幼苗干鲜重的影响
    5.3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增氧对水培棉花生长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增氧方式条件下水培棉花营养液溶解氧DO变化规律分析
        6.2.2 不同增氧方式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6.2.3 不同增氧方式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6.2.4 不同增氧方式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6.2.5 不同增氧方式对棉花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6.2.6 不同增氧方式对水培棉花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增氧对水培棉花根系的影响
        6.3.2 增氧对水培棉花地上部分的影响
第7章 增氧灌溉对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分析
        7.2.1 增氧对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7.2.2 增氧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7.2.3 增氧对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3 结果与讨论
第8章 增氧滴灌对大田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8.1 材料和方法
        8.1.1 试验区概况
        8.1.2 材料及处理
        8.1.3 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测定
        8.1.4 模型拟合
        8.1.5 数据处理
    8.2 结果分析
        8.2.1 环境因子日变化
        8.2.2 增氧滴灌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8.2.3 增氧滴灌下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8.2.4 增氧滴灌下棉花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分析
        8.2.5 增氧滴灌下棉花光合-光响应曲线分析
    8.3 结果与讨论
第9章 增氧灌溉对大田棉花生长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2 结果分析
        9.2.1 增氧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9.2.2 增氧对棉花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9.2.3 增氧对棉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9.2.4 增氧对棉花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9.3 结果与讨论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不同灌溉方式棉花生理生态指标及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膜下滴灌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外渗灌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布置与设计
    2.3 试验观测指标及方法
第3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田小气候环境效应分析
    3.2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田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灌水量分析
    3.3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田盐分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
    3.4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花叶温分析
    3.5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花根系分析
    3.6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花植株生长情况的评价
    3.7 不同灌水方式下棉田经济效益分析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作物栽培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 马横宇,王孟佳,殷敏,褚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中国稻米, 2021
  • [2]磁化水灌溉模式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影响[D]. 王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D]. 蔺树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痕量灌溉对棉田时空供水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D]. 陈立宇.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5]土壤基质势调控对南疆棉花生长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D]. 成厚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自动化滴灌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作物生长试验研究[D]. 牛靖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盆栽条件下北疆滴灌马铃薯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D]. 孟玉东.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8]膜下滴灌典型棉田土壤水盐迁移规律与数值模拟研究[D]. 由国栋.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9]增氧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肥力及棉花生长的影响[D]. 饶晓娟.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10]不同灌溉方式棉花生理生态指标及经济效益研究[D]. 秦璐.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