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塔拉生态适应性及其适区划分

云南塔拉生态适应性及其适区划分

一、塔拉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云南适生区域的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应佳莉[1](2021)在《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的影响》文中指出荚蒾属(Viburnum)隶属于川续断目(Dipsacales)五福花科(Adoxaceae),我国拥有亚洲最丰富的荚蒾属植物资源,是该属植物亚洲分布中心。荚蒾属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在观赏、药用、食用、生态、香料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特有荚蒾是荚蒾属植物中的代表性类群,根据其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特征可反映出该属植物分布变化趋势、迁移趋势及植物区系发展过程,这对该属植物的引种、驯化、保育及合理规划物种多样性保护位点具有重要意义。Max Ent模型依据物种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可对目标物种的分布区科学准确的进行模拟预测,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及迁移趋势的重要模型。本研究以61种(包含种下单位)中国特有荚蒾为研究对象,基于七个组共5708份分布点数据和19个气候因子数据,采用Max Ent模型与Arc 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在当前、2050年和2070年三个不同时期气候情景下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筛选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并分析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其高适生区面积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刀切法分析每个气候因子在预测中对模型的贡献率,找到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经过筛选和整体分析,得到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温度变化范围(bio7)、年平均雨量(bio12)、温度季节变化(bio4)、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最冷季度平均雨量(bio19)、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最干月份雨量(bio14)。其中,年温度变化范围(bio7)和年平均雨量(bio12)是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素。(2)模型的验证通常根据AUC值来评估,中国特有荚蒾模型预测结果的AUC值范围为0.908~0.998,AUC值最小为0.908,最大为0.998,平均值为0.971,这52种中国特有荚蒾(其中有9种分布点数据小于5份,不能用于模拟预测)模型预测的AUC值均大于0.9,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也较为准确。(3)从当前气候情景到2050年气候情景再到2070年气候情景的漫长过程中,通过对52种中国特有荚蒾(其中有9种分布点数据小于5份,不能用于模拟预测)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发现,分布区明显缩减的有29种;分布区明显扩增的有8种;分布区没有显着变化的有15种。(4)本研究中参考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可能性的划分标准,将中国特有荚蒾的适生等级划分为三类:非适生区[0,0.33)、低适生区[0.33,0.66)、高适生区[0.66,1],这为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的变化和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已完成预测分析的52种中国特有荚蒾中(其中有9种分布点数据小于5份,不能用于模拟预测),从当前气候情景到2050年气候情景再到2070年气候情景的变化过程中,高适生区面积持续增加的有6种;高适生区面积持续减少的有26种;高适生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的有9种;高适生区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的有11种。(5)中国特有荚蒾主要分布在500-2500 m海拔地区,且在500-1000 m的范围分布最多,以西南、中南、华东一带种类最多;中国特有荚蒾主要集中分布于:100-120°E,20-35°N,多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为灌木和小乔木,主要生境集中在灌丛、草丛、针阔叶林区域。中国特有荚蒾物种多样性高的地区集中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福建、浙江一带;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区域物种多样性也较高,但分布极其分散。与当前气候情景下相比,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特有荚蒾物种多样性潜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没有出现较大的迁移,但在贵州、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物种多样性有减少的趋势。因此需及时采取建立就地保护区、构建迁地保护位点等措施,对荚蒾属植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了解中国特有荚蒾空间分布格局,对该属植物的新物种搜集、种质保存、多样性保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周小芬[2](2021)在《丹霞梧桐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及其潜在适生区分析》文中认为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 Huse et H.S.Kiu)属梧桐科(Sterculiaceae)梧桐属(Firmiana)落叶小乔木,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其分布极为狭窄且生境特殊,此前一直被认为是韶关地区北部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种。本研究在最近的野外调查中于广东英德、始兴及福建永安发现疑似丹霞梧桐的新分布,针对新发现种群,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进行更科学严谨的分子鉴定;利用多态性EST-SSR位点,对现今全域分布的丹霞梧桐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基于MaxEnt模型模拟丹霞梧桐不同时期的潜在适生区,探明其地理分布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限制其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旨在为丹霞梧桐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引种回归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霞梧桐新发现种群的鉴定DNA条形码鉴定结果显示,新发现种群是丹霞梧桐。新发现种群与丹霞梧桐种群聚为一支,且与其近缘物种区分开来。较叶绿体片段而言,ITS片段鉴定效果最佳,可作为丹霞梧桐及其近缘种的鉴定条形码。(2)丹霞梧桐地理种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利用14个多态性EST-SSR位点,对包括新分布群体在内的6个丹霞梧桐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丹霞梧桐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He=0.425),其中YD(英德)群体具有最高的等位基因(Na)和私有等位基因丰富度(PA)。丹霞梧桐群体间存在较为显着的遗传分化(0.150<Fst=0.235<0.250),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个体间(73.21%)。Mantel检验表明群体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着正相关(R2=0.7668,P=0.010)。STRUCTURE结果将丹霞梧桐群体划分为两个基因库,与PCoA主成分分析、NJ聚类树结果一致。(3)南岭南麓是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分布的热点地区利用丹霞梧桐现有分布点及环境变量数据,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末次盛冰期(LGM,约21000年前)、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70年)气候情景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的结果显示:MaxEnt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均高达0.998,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分布。气候变量贡献值和刀切法检验的结果显示,年平均温度、最冷季度降水量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是限制丹霞梧桐分布的主导气候变量。丹霞梧桐的适生区大致范围在107.9°~119.8°E,22.8°~27.6°N,南岭南麓是丹霞梧桐分布的热点区域。末次盛冰期相比当前适生区有所扩张,未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升高,高适生区将呈现不同程度(13.74%~19.29%)收缩。总体而言,从冰期到未来三个时期,其分布区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并未因气候波动出现极端缩减的现象。

刘露[3](2021)在《红桦遗传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由物种当前分布位置与过去气候变化共同影响。中心-边缘假说(CPH)认为物种分布地理中心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地理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未考虑气候因素。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北半球动植物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LGM导致南北方温度、降水等产生较大差异,温带森林向南撤退至北纬25度至30度。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隶属于Betula亚属的Costatae组,为雌雄同株、风媒传粉的四倍体物种。广布于我国海拔较高、水分充足和土壤湿润的高山地区,是温带森林中的耐寒植物和先锋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使用价值。本研究以红桦为研究物种,野外考察其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和生存环境,并收集大量样本和经纬度信息。对采集样本进行微卫星标记,计算遗传多样性。结合生态位模型(ENM)和桦木属花粉记录推断红桦在LGM、中全新世(MID)、当前(PRESENT)和未来(2070)的适宜栖息地。计算种群距地理中心、地理边缘和南缘的距离代表物种当前分布变量;计算当前气候适宜性、气候稳定性、气候变异性和种群距生态位中心的距离代表气候变量;此外还计算了种群遗传混合。利用以上8个变量建立与种群遗传分布相关的六个模型。综合以上研究方法,探究红桦是否产生了适应性进化,并进而揭示当前分布位置、气候变化和遗传混合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桦种群产生了适应性进化本研究对37个种群的815个个体开展微卫星分子标记,使用STRUCTURE和PCoA对微卫星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红桦种群产生了遗传分化,可将其分为包括秦岭-大巴山及其北部和西北地区的北方聚类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南部的南方聚类,四川盆地在地理上将两种聚类分开。ENM预测表明,自LGM以来,四川盆地一直不是红桦的适宜生境,因此其可能阻碍了南北方红桦的遗传交流,是南北聚类产生分化的部分原因。另外秦岭-大巴山一直是红桦的高适生区,在红桦扩散过程中可能充当了其扩散廊道,使秦岭-大巴山以北和华北地区的种群没有产生遗传分化,同时该扩散廊道使红桦种子和花粉向南迁移,导致高纬度的北部地区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低纬度的南部地区。2.种群当前分布位置决定了其遗传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六种空间模型与遗传多样性参数的线性拟合关系,发现最影响遗传多样性分布的因素是种群距地理边缘和南缘的距离。同时种群遗传多样性与距地理中心和边缘的距离呈现一定相关性,表明其空间分布部分支持中心边缘假说。虽然红桦野外生存条件对温度和降水有一定要求,但考虑气候变化的模型得到的支持率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冰期气候变化对红桦这种耐寒植物的种子和花粉的散布影响较小,因为ENM结果显示自LGM到当前,红桦分布区整体都较为稳定。3.红桦在我国北部地区存在隐蔽避难所ENM结果表明,LGM时,我国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存在连续的红桦适宜生境,结合位于北部地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南部地区的结果,由此推断红桦种群过去动态不是简单的在冰期时向南撤退,冰后期向北扩张,而是在LGM时在我国北部地区存在隐蔽避难所,在我国南部地区存在多重避难所,并在冰后期由地理中心向四周产生有限扩张。

陈雄[4](2021)在《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研究横断山钟花报春的遗传多样性》文中提出钟花报春(Primula sikkimensis)为高原野花,别名锡金报春,是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特有种。本研究以钟花报春为研究材料,利用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测序技术对钟花报春来自于6个种群的31个样本进行测序,在此基础上发现了钟花报春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基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在个体水平和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钟花报春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更深入理解第四纪以来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物种种群的分化和适应性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结果检测到了93,732个有效SNPs位点。基于这些SNPs对6个群体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钟花报春可划分成三个谱系,结合钟花报春地理分布格局,采自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居群为1个谱系,嘎隆拉居群为1个谱系,云南、四川的钟花报春为另一个谱系,推测横断山的钟花报春可能是由西藏东南部迁徙而来,并在横断山区快速扩张,且西藏东南部与横断山区其它居群遗传上存在高度遗传分化。钟花报春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水平较低(Ho=0.0796,He=0.081),但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Fst=0.281-0.756,Fis=0.025)。我们认为造成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钟花报春不同群体之间显着的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交替造成的气候急剧波动,触发了钟花报春种群的遗传分化。可能喜马拉雅-横断山的快速隆升造成了巨大的海拔高差、复杂的地貌和多样的生境,导致高山植物连续分布的种群被隔离而成岛屿状分布,形成了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进而导致物种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分化。2、我们对钟花报春进行了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并结合报春花科近缘物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数据对钟花报春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位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钟花报春叶绿体基因组总长度为153,902bp,GC含量为37.0%,与其它植物一样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双链结构。通过对报春花科不同物种间的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小单拷贝区(SSC,Small single-copy region)和反向重复区(IR,inverted repeat sequence)的长度相对保守,而大单拷贝区(LSC,Large single-copy region)的长度差异是引起各物种叶绿体基因组总长度不同的主要原因。钟花报春与阔萼粉报春(Primula knuthiana)、丽花报春(Primula pulchella)、球花报春(Primula denticulata)和黄花九轮草(Primula veris)的亲缘关系较近。3、利用钟花报春物种256个分布点信息和14个环境变量数据,基于最大熵(Maxent)理论的生态位模型开展不同气候情景下钟花报春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性、辐射因子和海拔是影响钟花报春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当前气候情景下钟花报春的主要分布区为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具体为横断山脉地区、喜马拉雅山脉靠近横断山脉处和西藏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横断山区核心腹地的滇西北地区很可能是钟花报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避难所。

禄亚洲[5](2021)在《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Stern et Taylor)Hong)为西藏特有濒危植物,生存条件苛刻,为丛生灌木,较耐寒,喜温和气候。大花黄牡丹主要分布在林芝市米瑞乡至山南市隆子县狭长的河谷地带,为探究其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先调查收集不同产地的地理数据,并采集所有野生产地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土壤微生物,以米瑞乡居群为代表检测其内生菌,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其种群遗传特性,然后预测其潜在分布区,探究大花黄牡丹对环境的适应情况。然后通过种子代谢组学研究和种胚培养试验,侧面解析其濒危机制。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很丰富,全磷含量中等,土壤全钾含量中等或较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很丰富,土壤速效磷含量很丰富或较为丰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中等或较缺乏。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肥力较为丰富,适宜野生大花黄牡丹的生长,且野生大花黄牡丹已经适应了土壤钾含量的相对缺乏。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酶活的主要因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和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此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富度会随着野生居群的地理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表明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丰度来适宜不同的生态环境。(2)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作为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的标志类群,并且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具有一定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内生真菌与大花黄牡丹的药用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有益菌属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在大花黄牡丹根、叶、花和果实中的含量较少,甚至在茎中不含有,因此我们预测由于内生生防菌的丰富度较低或者缺失,从而导致大花黄牡丹抗逆能力较弱,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3)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10个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可聚类为5个类群,分别为隆子县知能村类群、隆子县普玉村类群、隆子县三安曲林乡类群、雅鲁藏布江北岸类群和雅鲁藏布江南岸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山南类群相比,林芝类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且山南类群和林芝类群之间存在高度水平的分化,即林芝类群通过提升自身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在环境中的竞争力。(4)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少数地区为大花黄牡丹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等温性、海拔、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雨量、土壤含黏土量、1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12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和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等生态因子主导着大花黄牡丹在我区的分布。(5)大花黄牡丹去胚种子主要代谢产物为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种皮和胚乳中的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所合成的黄酮类、酚酸类、萜类以及生物碱类代谢物可能通过互相作用,产生自毒作用,抑制其种胚萌发,从而导致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率降低,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6)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中确实含有影响大花黄牡丹种胚萌发的化感物质(自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明显抑制了种胚萌发。大花黄牡丹人工栽培过程中最好起垅育苗和移栽,冬季补充适宜水分即可,夏季(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定期补充有机肥并除草松土,方可实现其人工栽培。

郭恺琦[6](2021)在《栎属青冈栎组(Quercus section Cyclobalanopsis)树种分布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了解气候变化对森林植被中重要树种适宜分布区的影响,是森林树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亚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丰富,特有性高。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植被类型分布动态并不清楚。青冈栎组(section Cyclobalanopsis)属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 L.),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东部至日本南部,以及中国秦岭-淮河至马来群岛,是构成东亚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在构建、比较不同物种分布模型的模拟效果基础上,基于组合模型分析栎属青冈栎组树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动态,旨在为我国亚热带植被类型的保护和恢复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和指导,为青冈栎组树种的引种驯化、保育措施制定及濒危树种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其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物种潜在分布模型比较利用收集到的54个薄片青冈(Q.lamellosa)和83个饭甑青冈(Q.macrocalyx)地理分布信息,采用最大熵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广义线性模型、广义加性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及组合模型,模拟目标树种当前时期(1970-2000年)的适宜分布区域。结果表明,两个目标树种的潜在分布区与现实分布点较吻合,薄片青冈适宜分布主要在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域,饭甑青冈主要在华南地区至越南境内;组合模型的真实技巧统计值(TSS)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远高于其他单模型。单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精度较高(TSS>0.85,AUC>0.94),广义加性模型精度较低(TSS<0.75,AUC<0.9)。(2)栎属青冈栎组树种潜在分布与多样性格局收集88种栎属青冈栎组树种共6246个分布点,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南岭地区是青冈组树种的多样性中心。选择其中的24个广布种和优势树种,基于组合模型模拟树种潜在分布区的结果显示:模拟结果可靠、稳定(AUC平均值为0.92±0.06,TSS平均值为0.76±0.14);主导青冈栎组树种分布的气候因子为等温性(Bio03)和年温度变化范围(Bio07),年平均温度(Bio01)和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次之;多数树种生境适宜性与温度和降水相关因子之间呈正/负偏态相关;青冈栎组树种较高适生区与喜马拉雅山南麓、横断山脉、雪峰山、南岭、罗霄山和武夷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西南地区适宜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横断山脉,华南地区适宜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南岭山脉以南,华中、华东地区适宜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雪峰山、南岭和武夷山脉,东南亚地区适宜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越南、老挝。(3)气候变化对栎属青冈栎组树种分布的影响采用组合模型,对末次盛冰期(约22000年前)、和未来时期(2041-2060年、2081-2100年)的栎属青冈栎组树种潜在分布区的模拟结果表明,华中和华东地区树种α多样性,随着未来气候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树种适宜分布区,随气候变暖向北迁移。末次盛冰期以来,西南地区树种的适生分布范围缩减,但其它地区的树种分布存在不同程度扩张。未来气候情景下,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青冈栎组树种适生区会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青冈栎组树种会有所扩张。跨区域分布的树种则根据其分布的地理区域不同呈现出多种变化模式。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模拟的结果可靠性和精确度较高,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南岭地区是青冈栎组树种的多样性中心,建议在该地理单元建立生态走廊;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青冈栎组树种迁出、迁入以及保留区域,应采取不同营林措施。

巨苗苗[7](2020)在《基于SLAF-seq技术的高山栎组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植物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地质运动以及气候变迁等事件驱动着植物生境的多次变化,并逐渐演化成为现存的地理分布格局。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遗传多样性是物种长期生存、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历史和现代微进化过程造就了当代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高山栎组植物(Quercus sect.Heterobalanus)是一类硬叶常绿的栎属植物,集中分布于横断山脉地区,其现存的分布格局与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隆升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山栎组植物包含7-11个物种,但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交流现象比较频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方法和分子标记对其系统发育关系的构建难以达到统一。为此,本文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从不同角度对高山栎组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地理分布格局和规律进行揭示,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类群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开发出58,353个一致性SNP位点来探讨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的群体进化历史。基于大量的分子标记将刺叶高山栎群体划分成东西两个亚群,并且发现这两个亚群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组分。结合生态位模拟以及进化历史模型等多角度分析,我们推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上新世早期伴随的气候急剧冷却触发了刺叶高山栎的物种内分化。同时,山地的抬升催化了物种的辐射进化。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态因素变化以及自身生理特征维持了两个亚群之间高水平的遗传分化。第四纪冰期的气候动荡引发耐寒物种适生区的扩散,导致了东西两个遗传组分的二次接触。这些结果均一致性支持中新世以来的地质和气候事件、以及第四纪冰期动荡,驱动和维持了刺叶高山栎东西两个遗传组分的分化、进化和变异。2、利用STACKS软件分析高山栎组植物291个样本的酶切二代测序结果,对无参的简化基因组数据进行contig de novo组装、基因分型,获得了大量可靠的分子标记,共开发出27,592个具有多态性的SNP标记,并用于高山栎组植物的群体遗传学分析。通过对76个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分析,发现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高,这与高山栎组植物“岛状”的群体分布有着密切的关联。结合遗传距离构建的NJ聚类树和ADMIXTURE遗传结构的分析,高山栎组植物76个群体可以按照地理分布和遗传背景划分成4个分支或亚群。AMOVA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这四个亚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高。从宏观上看,高山栎组植物整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这也是高山栎组植物能够适应复杂生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分布区模拟的检测结果显示,从间冰期到盛冰期,高山栎组植物经历了适生区向北部扩散的过程,并出现了以横断山为中心的西部连续适生区和东部的碎片化适生区。在当代,由于冰期的退散,群体之间有了更加频繁的基因交流,西部的适生区有了一定的扩张。在此基础上,结合Tajima’s D值的检测结果,发现处于四川盆地的几个群体经历了种群的快速扩张。综上所述,高山栎组植物现存的地理分布格局受到了地理和气候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3、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对高山栎组植物的11个种和2个水青冈属外类群进行SNP分型,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综合分析高山栎组植物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基于获得的27,209个SNP位点,构建了最大似然法系统发育树,该进化树中具有较高支持率的几个分支主要由同域分布的不同物种组成。基于最大似然进化树的Treemix基因流分析显示,高山栎组植物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并以网状形式呈现。通过对同域分布的不同物种进行D检验,发现同域分布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基因渐渗的现象。同时,采用SVDQuartets技术构建了高山栎组植物的物种树。结果显示,物种树与基因树具有局部的不一致性。为此,我们推测高山栎组植物在物种快速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完全谱系分选。基于‘phyloclim’分析,我们发现,第三纪以来气候的持续变冷以及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短时间的迅速隆升,使得高山栎组植物不同的物种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这是导致高山栎组植物物种分化的主要原因。

夏春华[8](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王晓婷[9](2020)在《中国西北地区红砂功能性状及其种群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又称为枇杷柴,柽柳科红砂属小灌木,是良好的固沙植物。红砂因其鳞片状的叶片,能够适合干旱区的恶劣条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新疆、内蒙、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对于维系荒漠植物群落结构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减轻土壤侵蚀,减少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该物种的主要功能性状及其种群大小及分布范围是如何响应环境的变化?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得到统一认识。因此,研究红砂种群的分布特征以及红砂性状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32个野外采样点采集130个红砂样本测定其主要功能性状,并通过MaxEnt模型分析了红砂在不同生境适应性以及种群潜在分布区。具体结果如下:(1)我国西北地区红砂叶片性状受到立地环境影响较大。结果显示:红砂叶片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片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n area basis,Aarea)、叶体积(Leaf Volumn,LV)存在着较弱的纬度变化格局。红砂比叶重(Specific Leaf Weight,LMA)、叶片组织密度(Leaf Tissue Density,LD)以及单位质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n mass basis,Amass)存在着较弱的经度格局。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红砂叶片厚度(LT)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年平均降水以及土壤全磷。红砂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年平均温度以及土壤全磷。红砂比叶重(LMA)的主要影响因子因子是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日照时数以及土壤全磷。红砂叶体积(LV)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土壤全磷。红砂叶片组织密度(LD)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降雨量、土壤全磷以及海拔。(2)我国西北地区红砂各器官元素含量分配存在权衡关系机制,且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结果显示:红砂叶片N、P含量与根C存在着纬度格局;红砂根C含量则存在着经度格局,这种变化主要可能由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导致的。通过全子集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表明,红砂叶片碳元素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全氮含量;红砂叶片氮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温度与海拔;红砂叶片磷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温度、土壤有机碳以及海拔;红砂根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温度与海拔;红砂根磷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日照时数,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全磷;红砂茎磷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碳以及海拔。(3)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红砂种群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区及影响红砂种群分布结果显示: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西北地区红砂高适生区的分布面积为48.2489×104km2,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12.2%。中适生区的分布面积为77.7583×104km2,低适生区的面积为82.4117×104km2,非适生区的面积为187.0146×104km2。此外,限制红砂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是年平均温度与最湿月降水量,其次是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以及最暖季度降水量。红砂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大部分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部、内蒙古以及新疆部分地区。(4)在未来的气候情景下,红砂的分布面积变化较小,但是在不同的适生等级中,分布区面积均发生了变化。除2050(RCP2.6)情景下,红砂高适生区的面积有所减小之外,在其他三种气候情景下,红砂的高适生区面积都有所增加。高适生区面积的增加主要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适生区面积增加主要在内蒙阿拉善盟以及青海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影响红砂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年平均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以及最湿月降水量。总体上,本研究为阐释了红砂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梯度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和变化趋势,厘清了限制该物种种群大小与分布范围的关键变量,并模拟了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种群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的潜在分别区域及其适宜度。该研究对深入揭示红砂植物对干旱胁迫或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机理,及其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我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十分重要的实验与理论基础。

杨玉龙[10](2019)在《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是现代人类社会最为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一,民族政治对于当代世界有着重要影响,民族问题关涉相关国家政治稳定与族际和谐,与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密切的内在关联。中东地区自古至今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共同体,其中较为特殊的是非国家主体民族的库尔德人,库尔德民族对于寻求其民族权利平等化与库尔德自治等政治诉求构成了中东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内涵。自奥斯曼帝国晚期以降,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雏形诞生于帝国中心城市和库尔德斯坦部落社会,自此出现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发展进程对现当代中东国际政治和相关国家政治稳定等产生了多层面影响。因此,对于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历史与现实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其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历史问题,并且要关照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演进。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民族政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分述中东四国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内部发展动力和对外关系,分析中东国家库尔德政党间的内在政治关联和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在以历史学为基础研究方法的同时,审慎地借鉴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为本文的论述和阐述创造更加客观和中立的立论基础和研究视角。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和结论主要论述研究缘起和研究观点。正文由六章组成,主要论述了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的三个主要问题: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库尔德民族运动产生、现代库尔德政党创立与政治演变、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转型及其政治理念。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奥斯曼帝国晚期及其解体前后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在帝国内部的孕育与产生。本章认为,奥斯曼帝国中心城市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知识分子、部落贵族家庭和库尔德政治活动家是第一代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为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奠定了历史基础。第二章分阶段论述了土耳其建国初期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以及库尔德民族运动在共和国政治中的复兴进程,重点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意识形态及其游击战争,以及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采取的多重策略。本章认为,土耳其建国后凯末尔政府制定的“一族一国”国家建构模式及其实行的土耳其化政策是引起库尔德民族运动抗争和复兴进程的根本原因,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及其激进政策和行为手段是对土耳其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激烈反抗。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政治转型以及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发展及其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章认为,厄贾兰被捕宣告了库工党游击战争和军事政策的失败,库工党进入政治转型期,并形成了扁平化和伞状化的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组织,实现了库工党政治体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转型。同时,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执政后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承认了部分库尔德民族权利,2009年后打开了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大门。但是,库尔德和平倡议并未形成实质性政治共识,双方的关键性政治分歧以及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的地区形势变化导致库尔德和平进程暂时搁浅。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以及伊拉克库尔德政党运动演变进程的早期阶段。本章认为,20世纪40年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进入政党化时期,巴尔扎尼家族的部落主义权威与现代库尔德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结合生成了伊拉克库民党。50至80年代期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主要存在两个主要矛盾,其一是库尔德政党与伊拉克政府之间民族和解进程的失败及其军事冲突;其二是伊拉克库民党和库爱联党之间的民族政治分裂与相互内耗,这些因素导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陷入低潮期。第五章主要论述了1991年以来伊拉克库区自治与政治体系建构,以及当代伊拉克库区政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章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为伊拉克库区自治创造了历史性条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新伊拉克联邦制建构为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合法化和一体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全面支持,由此,伊拉克库区历史性地产生了高度自治的政治体系。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叙利亚和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和现状问题,其中侧重于研究和阐释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以及目前西库尔德斯坦自治相关问题。本章认为,叙利亚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发展进程是叙利亚库民联党政治方面崛起的主要因素,厄贾兰的民主邦联主义思想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政治指导是叙利亚库民联党的主要政治理念和实施其罗贾瓦自治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目前北叙利亚联邦的政治前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曾一度成为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中心,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传统伊朗库尔德政党走向衰败化和分裂化,新兴政党政治影响力有限。总之,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为中心,以纵向历史演变脉络和横向案例分析论述了一系列关于现当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和库尔德政党运动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

二、塔拉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云南适生区域的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拉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云南适生区域的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荚蒾属植物资源
        1.1.2 荚蒾属植物价值
        1.1.3 中国特有种
        1.1.4 中国特有荚蒾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常见生态因子模型
        1.3.2 MaxEnt模型及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预期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中国特有荚蒾分布数据
        2.1.2 环境数据
        2.1.3 中国地图
    2.2 数据处理
        2.2.1 中国特有荚蒾分布数据筛选
        2.2.2 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筛选结果
        3.1.1 影响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1.2 影响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1.3 影响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1.4 影响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1.5 影响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1.6 影响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1.7 影响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3.2 预测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3.2.1 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2.2 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2.3 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2.4 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2.5 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2.6 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2.7 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3.3 中国特有荚蒾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3.3.1 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3.2 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3.3 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3.4 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3.5 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3.6 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3.7 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3.4 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1 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2 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3 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4 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5 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6 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4.7 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3.5 中国特有荚蒾实际地理分布格局
    3.6 中国特有荚蒾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第4章 讨论
    4.1 分布点数据及环境变量的筛选
    4.2 模型的选择及精度检验
    4.3 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4.4 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5.1.2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5.1.3 中国特有荚蒾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5.1.4 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5.1.5 中国特有荚蒾实际地理分布格局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丹霞梧桐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及其潜在适生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丹霞梧桐及其研究进展
        1.2.1 丹霞梧桐概述
        1.2.2 丹霞梧桐野外生境分布
        1.2.3 研究现状
    1.3 DNA条形码与物种鉴定
        1.3.1 DNA条形码简介及研究方法
        1.3.2 DNA条形码在植物物种鉴定上的应用
    1.4 物种分布模型
        1.4.1 物种分布模型的研究概述
        1.4.2 MaxEnt物种分布模型的应用
    1.5 技术路线
2 丹霞梧桐种质资源分子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总DNA的提取
        2.2.2 DNA质量检测
        2.2.3 序列扩增及测序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CR扩增与测序
        2.3.2 序列特征
        2.3.3 BLAST分析
        2.3.4 K2P遗传距离分析
        2.3.5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3.6 单倍型网络
    2.4 讨论
3 丹霞梧桐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PCR扩增
        3.2.3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各位点遗传多样性参数
        3.3.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3.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3.4 丹霞梧桐群体遗传分化
        3.3.5 丹霞梧桐种群遗传结构
        3.3.6 Mantel检验
        3.3.7 瓶颈效应分析
    3.4 讨论
        3.4.1 丹霞梧桐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 丹霞梧桐的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
4 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模拟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丹霞梧桐分布数据获取及处理
        4.1.2 环境变量数据来源
        4.1.3 环境变量的筛选
        4.1.4 模型预测及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型精度检验
        4.2.2 气候变量相关性分析
        4.2.3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价
        4.2.4 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
        4.2.5 气候变化对丹霞梧桐潜在分布的影响
    4.3 讨论
        4.3.1 MaxEnt模型模拟与评估
        4.3.2 主要气候因子对丹霞梧桐分布的影响
        4.3.3 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的动态变化
5 丹霞梧桐遗传资源的保护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红桦遗传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遗传多样性理论发展
        1.1.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1.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1.4 遗传多样性分布模式
    1.2 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1.2.1 谱系地理学理论进展
        1.2.2 气候变化与谱系分化
        1.2.3 地理屏障与谱系分化
        1.2.4 种群分布与谱系分化
    1.3 微卫星标记
    1.4 研究对象及现状
        1.4.1 研究对象
        1.4.2 桦木属研究现状
        1.4.2.1 桦木属杂交渐渗研究
        1.4.2.2 桦木属谱系地理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提取基因组DNA与微卫星分型
    2.3 红桦种群微卫星数据分析
        2.3.1 计算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
        2.3.2 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
    2.4 红桦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5 建立红桦生态位模型
        2.5.1 收集与筛选坐标点
        2.5.2 获取与筛选气候数据
        2.5.3 建立生态位模型
        2.5.4 评估生态位模型
    2.6 收集桦木属花粉记录
    2.7 建立探究红桦遗传分布模型
        2.7.1 定义及计算建模变量
        2.7.2 定义及设置分布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桦种群谱系分化与遗传混合
        3.1.1 STRUCTURE结果分析
        3.1.2 PcoA结果分析
    3.2 气候变化对红桦适生区的影响
        3.2.1 生态位模型预测红桦适生区
        3.2.1.1 选择建模气候因子和坐标点
        3.2.1.2 模型准确性评价
        3.2.1.3 红桦潜在适生区
        3.2.2 桦木属花粉分布
    3.3 红桦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相关性分析
        3.3.2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3.4 红桦种群遗传分布的决定因素
        3.4.1 模型变量分析
        3.4.2 模型拟合分析
4 讨论
    4.1 红桦种群的谱系分化
        4.1.1 地理屏障与红桦谱系分化
        4.1.2 气候变化与红桦谱系分化
    4.2 红桦遗传多样性分布模式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研究横断山钟花报春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群体进化研究进展
        1.1.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1.1.2 RAD-seq技术及其应用
    1.2 钟花报春植物概述及研究概况
        1.2.1 钟花报春植物概述
        1.2.2 钟花报春植物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钟花报春简化基因组多态性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AD-seq测序数据概况
        2.2.2 SNPs的过滤与应用
第3章 基于简化基因组的钟花报春群体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本材料
        3.1.2 系统进化树分析
        3.1.3 钟花报春遗传结构分析
        3.1.4 钟花报春PCA分析
        3.1.5 遗传多样性水平估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钟花报春系统进化树分析
        3.2.2 钟花报春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2.3 钟花报春PCA分析
        3.2.4 钟花报春遗传多样性水平估算
    3.3 讨论
第4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钟花报春系统位置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钟花报春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特征
        4.2.2 报春花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
        4.2.3 钟花报春系统发育位置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钟花报春生态位建模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物种数据收集与处理
        5.1.2 环境变量及处理
        5.1.3 地图数据
        5.1.4 物种分布模拟预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当前潜在分布区模拟结果
        5.2.2 影响钟花报春的主要环境因子
        5.2.3 钟花报春的潜在分布范围和变化趋势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研究进展
        1.2.1 大花黄牡丹的分类研究
        1.2.2 大花黄牡丹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1.2.3 大花黄牡丹种群结构动态和群落研究
        1.2.4 大花黄牡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2.5 大花黄牡丹生理病理学研究
        1.2.6 大花黄牡丹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1.2.7 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因素
    1.3 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1.4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述
    1.5 植物简化基因组分析研究概述
    1.6 植物分布适宜区研究概述
    1.7 植物组织代谢组研究概述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研究目标
        1.8.3 技术路线
        1.8.4 创新点
第二章 大花黄牡丹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采集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2.2.2 不同产地土壤酶活差异分析
        2.2.3 不同产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花黄牡丹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及消毒
        3.1.2 总DNA提取
        3.1.3 PCR扩增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和分析
        3.2.1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3.2.2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花黄牡丹群体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4.2.2 居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4.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2.4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数据收集
        5.1.3 MaxEnt模型构建
        5.1.4 绘制生态适宜性区划图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花黄牡丹资源与分布
        5.2.2 大花黄牡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模型准确性检验
        5.2.3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预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大花黄牡丹种子代谢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提取方法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代谢组成分总体分析
        6.2.2 大花黄牡丹种子种皮和胚乳中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6.2.3 种皮和胚乳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大花黄牡丹种胚培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1.3 数据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外植体处理方式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
        7.2.2 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无菌苗的诱导效果
        7.2.3 无菌苗的炼苗移栽
        7.2.4 大花黄牡丹的驯化栽培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8.3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栎属青冈栎组(Quercus section Cyclobalanopsis)树种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气候变化对植被分布影响
    1.2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进展
        1.2.1 物种分布模型
        1.2.2 模型种类
    1.3 栎属青冈栎组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2 不同物种潜在分布区模拟模型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物种分布数据
        2.1.2 气候数据
        2.1.3 单一模型构建
        2.1.4 组合模型构建
        2.1.5 模型评估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模型评价
        2.2.2 模拟结果
    2.3 讨论
3 栎属青冈栎组树种分布范围及多样性格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物种分布数据
        3.1.2 气候数据
        3.1.3 核密度分析
        3.1.4 物种潜在分布区模拟
        3.1.5 α多样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模型评价
        3.2.2 物种潜在分布范围
        3.2.3 生态位特征
        3.2.4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3.3 讨论
4 气候变化对栎属青冈组分布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不同历史时期气候数据
        4.1.2 物种分布范围变化
        4.1.3 质心迁移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物种多样性格局变化
        4.2.2 物种分布范围变化及质心迁移
    4.3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栎属青冈栎组树种分布信息统计
附录B 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
附录C 栎属青冈栎组24个代表树种潜在分布区
附录D 栎属青冈栎组24个代表树种气候响应曲线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SLAF-seq技术的高山栎组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栎属植物研究
        1.1.1 类群介绍
        1.1.2 栎属植物的系统分类
        1.1.3 栎属植物的种间界线
        1.1.4 栎属植物的化石记录与扩散路线
        1.1.5 栎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1.6 栎属基因组研究进展
    1.2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概述
        1.2.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介绍
        1.2.2 不同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比较
        1.2.3 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简化基因组SLAF-seq技术的刺叶高山栎进化历史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本材料
        2.2.2 实验试剂和DNA提取
        2.2.3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处理
        2.2.4 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2.2.5 系统发育树和Mantel检测
        2.2.6 进化模型
        2.2.7 生态位模拟
    2.3 结果
        2.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处理
        2.3.2 群体遗传结构
        2.3.3 系统发育树和Mantel检测
        2.3.4 遗传进化模型
        2.3.5 生态位模拟和核心密度分析
    2.4 讨论
        2.4.1 刺叶高山栎群体结构和遗传分化
        2.4.2 刺叶高山栎的种群动态历史
    2.5 结论
第三章 高山栎组植物群体遗传学研究
    3.1 引言
    3.2 样本材料
    3.3 样本DNA提取
    3.4 数据处理
        3.4.1 SLAF-seq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3.4.2 原始数据预处理
        3.4.3 小样本参数调优
        3.4.4 确定参数
        3.4.5 全数据集de novo分析
        3.4.6 过滤并导出数据
    3.5 软件分析
        3.5.1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中性检测
        3.5.2 群体遗传结构
        3.5.3 遗传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5.4 分子方差分析和Treemix历史混群检测
        3.5.5 生态位模拟和环境变量分析
    3.6 结果与分析
        3.6.1 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3.6.2 SNP标记的筛选与鉴定
        3.6.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6.4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6.5 系统发育树与主成分分析
        3.6.6 分子方差分析和基因流检测
        3.6.7 生态位模拟
    3.7 讨论
        3.7.1 遗传多样性
        3.7.2 遗传结构
        3.7.3 生态位模拟
    3.8 小结
第四章 高山栎组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4.1 引言
        4.1.1 高山栎组内各物种亲缘关系的争议
        4.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2 样本材料和基因组DNA提取
    4.3 软件分析
        4.3.1 数据处理
        4.3.2 系统发育树构建
        4.3.3 基因流分析
        4.3.4 基因渐渗检测
        4.3.5 分化时间估测
        4.3.6 物种树构建
        4.3.7 物种生态位进化分析
    4.4 分析结果
        4.4.1 核苷酸替代模型选择
        4.4.2 ML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4.3 物种间基因流和基因渐渗
        4.4.4 物种树
        4.4.5 分化时间
        4.4.6 生态位进化分析
    4.5 讨论
        4.5.1 基因树和物种树的关系
        4.5.2 高山栎组植物生态位分化
        4.5.3 青藏高原隆升对高山栎组植物物种分化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中国西北地区红砂功能性状及其种群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叶片性状
        1.1.1 植物叶片的分类
        1.1.2 植物叶片性状的种间及种内变异
        1.1.3 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1.1.4 环境因子对植物叶片性状的影响
    1.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1.3 植物物种分布
        1.3.1 物种分布模型概况
        1.3.2 物种分布模型的分类
        1.3.3 物种分布模型在种群分布上的应用
    1.4 红砂研究现状
        1.4.1 红砂简介
        1.4.2 红砂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的及关键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红砂叶片性状的影响
    2.1 前言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3 气候因子数据来源
        2.3.4 数据处理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叶片性状的变异特征
        2.4.2 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4.3 环境因子对红砂叶片性状的影响
        2.4.4 环境因子对红砂叶片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2.4.5 影响红砂叶片性状的多因子分析
    2.5 讨论
        2.5.1 红砂叶片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5.2 土壤磷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
        2.5.3 西北干旱区红砂的适应策略
    2.6 小结
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红砂各器官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红砂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
        3.3.2 红砂各器官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3.3.3 环境因子对红砂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
        3.3.4 红砂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3.3.5 影响红砂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因子分析
    3.4 讨论
        3.4.1 红砂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3.4.2 红砂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3.5 小结
        3.5.1 红砂各器官C、N、P含量特征
        3.5.2 环境变化对红砂各器官C、N、P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MaxEnt模型的红砂分布格局模拟
    4.1 前言
    4.2 数据来源于模型介绍
        4.2.1 红砂分布数据
        4.2.2 气候数据
    4.3 MaxEnt模型预测主要步骤
        4.3.1 MaxEnt模型精度验证以及适生区等级划分
        4.3.2 气候因子的重要性评估
    4.4 研究结果
        4.4.1 模型精度验证
        4.4.2 MaxEnt模型模拟红砂在西北地区的适生分布区
        4.4.3 红砂适生区面积分析
        4.4.4 影响红砂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4.5 讨论
        4.5.1 物种分布模拟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4.5.2 影响红砂种群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
    4.6 小结
第五章 未来气候变化下红砂分布区的预测
    5.1 前言
    5.2 MaxEnt模拟红砂在2050 年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5.2.1 模型精度验证
        5.2.2 在2050年气候情景下红砂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5.2.3 在2050年气候情景下影响红砂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5.3 MaxEnt模拟红砂在2070 年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5.3.1 模型精度验证
        5.3.2 在2070年气候情景下红砂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5.3.3 在2070年气候情景下影响红砂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库尔德研究学术史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与现代库尔德民族运动
    第一节 晚期奥斯曼帝国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起源
        一、谢赫乌拜杜拉动乱及其性质辨析
        二、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起源
        三、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组织的孕育和出现
        四、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特征及局限性
    第二节 自治或建国:库尔德斯坦独立进程的历史机遇及其失败
        一、奥斯曼帝国解体与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
        二、库尔德斯坦高度自治或独立建国失败的原因
第二章 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的兴起
    第一节 现代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与演变
        一、土耳其建国与谢赫赛义德动乱
        二、亚拉拉特动乱与德西姆事件
        三、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复兴的背景
        四、土耳其国家政治发展与库尔德民族复兴运动进程
    第二节 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与早期政治发展进程
        一、土耳其库尔德斯坦工人党的建立
        二、土耳其库工党游击战的历史兴衰
        三、土耳其库工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的历史演进
        四、土耳其库工党与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复杂性关系
        五、20 世纪90 年代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与举措
第三章 土耳其库工党的政治转型和库尔德和平倡议进程
    第一节 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与库工党的政治转型
        一、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社会政治理念及其建立
        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
    第二节 正发党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
        一、正发党对于库工党问题政策的提出
        二、正发党政府提出库尔德和平倡议的动机及其举措
    第三节 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演变和失败
        一、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启动
        二、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二阶段
        三、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三阶段
    第四节 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一、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二、科巴尼战役的国际政治影响
        三、叙利亚危机以来正发党对库尔德和平倡议政策的变化
第四章 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第一节 谢赫马赫穆德运动与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论争
        一、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与论争
        二、谢赫马赫穆德的政治野心及其动乱的失败
    第二节 现代伊拉克国家的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兴起
        一、现代伊拉克国家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发展
        二、早期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的局限性
        三、巴尔扎尼家族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建立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与武装斗争
        一、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民党的政治冲突与内战的爆发
        二、伊拉克库民党的分裂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二元化特征
第五章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及其政治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与库区政治体系的建构
        一、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建构与政党政党格局的变化
        二、伊拉克库区自治政治体系的运行
    第二节 伊拉克联邦制构建与库尔德自治政治体系的合法化
        一、伊拉克联邦制的确立与库尔德地区政府的统一进程
        二、近年来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
        三、库尔德执政党对于伊拉克库区的治理与建设
        四、伊拉克库区政府的准外交政策及其总体外交形势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独立公投”政治与当代库尔德民族分离主义
        二、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部落因素及其影响
        三、伊拉克库区军事安全部门派别化的历史、现状及其影响
第六章 叙利亚和伊朗的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第一节 叙利亚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萌生与库尔德政党运动演进
        一、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叙利亚库尔德政治运动的萌生
        二、叙利亚库尔德地区自治运动的背景、演进和失败
        三、库尔德人与叙利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四、叙利亚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第二节 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格局与罗贾瓦自治
        一、当前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
        二、罗贾瓦地方自治的形成
        三、叙利亚库民联党罗贾瓦自治的意识形态
        四、叙利亚库民联党与美国的合作:共同利益的不稳定同盟
        五、土耳其对于叙利亚库民联党的强硬政策
    第三节 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
        一、希穆科动乱的兴起及其性质辨析
        二、马哈巴德共和国的建立与伊朗库尔德民主党的兴起
        三、马哈巴德共和国衰亡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与发展现状
        一、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二、加塞姆卢的民主思想与伊朗库民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三、1991 年海湾战争后伊朗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塔拉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云南适生区域的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的影响[D]. 应佳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2]丹霞梧桐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及其潜在适生区分析[D]. 周小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红桦遗传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刘露.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研究横断山钟花报春的遗传多样性[D]. 陈雄.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D]. 禄亚洲. 西藏大学, 2021(10)
  • [6]栎属青冈栎组(Quercus section Cyclobalanopsis)树种分布特征分析[D]. 郭恺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SLAF-seq技术的高山栎组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D]. 巨苗苗. 西北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9]中国西北地区红砂功能性状及其种群的环境适应性研究[D]. 王晓婷. 兰州大学, 2020(01)
  • [10]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D]. 杨玉龙.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云南塔拉生态适应性及其适区划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