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标准态和反应平衡常数

热力学标准态和反应平衡常数

一、热力学标准状态与反应平衡常数(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刘大春,熊恒,周正恩,邓勇,杨斌,李玲,徐宝强[1](2021)在《Sn、SnS、Cu、Cu2S分解、挥发及相互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经典热力学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条件下Sn、SnS、Cu、Cu2S分解、挥发及其相互反应ΔG-T关系,以及锡的饱和蒸气压等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讨论,探讨Sn、SnS、Cu、Cu2S发生分解、挥发及相互反应的理论实验条件:SnS(s, l)分解的温度与压强呈负相关性,SnS(s, l)在标准状态下的分解反应不会发生,SnS(g)的分解反应不可能发生;Cu2S(s, l)分解的温度与压强呈负相关性;标准状态下,当温度大于690 K(约417℃)时,SnS与Cu即可发生反应;真空条件下,Cu2S和Sn很容易发生反应。

董志林,任仕杰,李培丞,姜战,曹海金,赵基钢[2](2021)在《乙炔与二氯乙烷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文中指出对乙炔与1,2-二氯乙烷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使用AspenPlus11.0中的RGibbs反应器模块,并结合灵敏度分析工具,对不同情况下各产物在100~45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了计算;采用REquil反应器模块并结合灵敏度分析工具对1,2-二氯乙烷裂解反应、乙炔氢氯化反应以及二者协同反应在100~60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裂解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乙炔与1,2-二氯乙烷协同反应为微放热反应,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能自发进行;乙炔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提高逐渐降低。非聚合副反应对氯乙烯收率影响很小,但聚合副反应对氯乙烯收率影响很大,主要生成氯丁二烯。二氯乙烷裂解与乙炔氢氯化协同反应氯乙烯收率随着温度上升而降低。

苏鑫[3](2021)在《苯和甲醇烷基化热力学分析及反应器的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苯和甲醇烷基化是石油化工产物苯与煤化工产物甲醇反应生成甲苯和对二甲苯(PX)的过程,是解决我国PX产量不能满足下游制造业需求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生产技术。然而,在实际的苯和甲醇烷基化技术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苯和甲醇转换率低、PX选择性低以及二甲苯分离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反应器设计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模拟强化了整个工艺流程。本文首先基于Benson基团贡献法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苯和甲醇烷基化的反应过程,并采用平衡反应器,在有无氢气的情况下,研究了温度、苯/甲醇进料摩尔比和压力对热力学平衡组成的影响。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无氢气的条件下,温度小于440℃、摩尔比在0.5~1之间、压力为0.4 MPa时,产物分布最为理想。基于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动力学,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平推流固定床反应稳态模型,通过反应、传热和传质等模块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在高空速下PX选择性可以达到99%以上;进料温度升高有助于苯和甲醇转换以及甲苯产率,但不利于PX选择性;苯/甲醇进料比增加提高了甲醇利用率,而苯转换率、甲苯选择性以及PX选择性都减小。为了进一步研究反应器结构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固定床平推流模型基础上对反应器结构进行设计,分别研究了不同反应器结构和操作条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分段越多越有利于原料的转换和目标产物的生成,但分段越多投资成本及能耗也增大;结合多方面因素,确定甲醇分四段进料较为合适,并优化其操作条件。最后,结合前两章的研究结果以及传统烷基化工艺流程,针对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设计出完整工艺流程,并优化了最佳操作条件及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醇进料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0℃、空速在24 h-1时,甲醇几乎完全转换,PX选择性达到99.6%。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器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蔡鑫[4](2021)在《锌置换无氨硫代硫酸盐贵液中银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锌从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贵液中置换贵金属,具有操作便捷,置换速率快,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受溶液中铜氨络合离子的影响,锌用量较高。锌从无氨硫代硫酸盐浸出贵液中置换银,避免了铜氨络合离子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锌的用量。锌粉置换取得了良好的回收效果,但其反应机理还不分清楚,因此,研究其置换历程及解释置换机理,对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分重要。本文以锌为置换剂,通过研究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银和硫代硫酸铜的动力学,结合热力学计算、电化学测试、置换产物形貌和成分分析,推导锌置换无氨硫代硫酸盐浸出贵液中银的反应机理,构建反应模型。无氨硫代硫酸盐浸银贵液中的银和铜主要以硫代硫酸盐络离子形态存在,热力学计算表明,锌能自发地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置换银和铜。动力学研究表明,锌从无氨硫代硫酸盐浸贵液中置换银铜,置换过程均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硫代硫酸银络合离子的置换分两个阶段,硫代硫酸铜络合离子的置换分三个阶段,硫代硫酸铜络合离子被置换的速率更快。被锌置换出的单质铜可作为置换剂协同锌置换贵液中的硫代硫酸银,从而提高银的沉积速率。硫代硫酸根、硫酸根、亚硫酸根和连四硫酸根等硫氧离子的存在会引起锌的微量溶解,锌粉表面附着微量的氧化锌、硫化锌,硫代硫酸银和硫代硫酸铜离子也会与之反应形成少量银和铜的氧化物及硫化物,但并不会对置换产生明显的影响。置换最终产物为单质银和单质铜。锌置换硫代硫酸银络合离子,银以单质的形态沉积出来。锌置换硫代硫酸铜络合离子,铜首先形成铜锌合金,与硫代硫酸铜进一步作用,最终转变为单质铜。沉积的铜、银布满锌的表面后可从锌的表面脱落,裸露出新的表面继续发生置换反应。本论文通过对锌从无氨硫代硫酸盐贵液中置换银的机理研究,对从硫代硫酸盐贵液中回收贵金属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段生朝[5](2021)在《电渣重熔大型IN718镍基合金铸锭合金元素氧化控制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Inconel 718是一种典型的析出强化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在923 K以上仍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电力能源和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Inconel 718合金中增加Al和Ti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增加强化相γ’相Ni3(Al,Ti,Nb)和γ"相Ni3(Nb,Al,Ti)的体积分数,进而提高镍基合金高温下的机械性能。电渣重熔是一种重要的二次精炼技术,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金属纯净度、改善铸锭致密度和结晶组织,从而满足日益增加的对高性能合金的需求。然而,电渣重熔含有易氧化元素的合金时仍有诸多问题还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渣-金反应界面上,镍基合金中易氧化元素如Al和Ti会与渣中不稳定氧化物如FeO、SiO2和TiO2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不可避免地导致电渣锭中Al和Ti含量沿着铸锭高度方向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同时Inconel 718合金中硫元素的存在会在基体中形成硫碳化物M2SC和晶界位置形成低熔点Ni-Ni3S2化合物,因而恶化镍基合金高温机械性能。电渣重熔作为制备大型镍基合金的终端冶炼工艺,应当在冶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铸锭中Al和Ti元素的均匀分布和有害气体杂质的含量。本论文为解决电渣重熔Inconel 718合金过程中Al和Ti元素均匀化和合金纯净度控制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理论计算镍基合金中组元Al和Ti以及含氟炉渣中各个组元的活度,为找到控制电渣重熔Inconel 718合金Al和Ti元素氧化的热力学条件奠定基础;(2)通过热力学和实验分析,开发了适合电渣重熔Inconel 718合金的渣系;(3)通过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了 Inconel 718合金脱氧和脱硫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电渣重熔镍基合金脱氧和脱硫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工艺参考。首先,本文参考合金相图和利用原子-分子共存理论(Atom and Molecule Coexistence Theory,AMCT)计算了不同温度下 Ni-Al、Ni-Ti 和 Al-Ti三个二元系全浓度范围内热力学活度,并与文献报道的实测值吻合较好。在忽略Ni-Al-Ti合金熔体中形成的三元复杂分子NixAlyTiz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了 1873 K下该合金熔体组元Al和Ti在富镍区域(xNi>0.9)的等活度线。基于Ni-Al、Ni-Ti 和 Al-Ti二元系混合焓△mixHm的 Redlich-Kister(R-K)参数,通过GSM、Toop、Kohler 和 Muggianu 模型得到1873K下Ni-Al-Ti 三元系富镍区域的混合焓△mixHm,Ni-Al-Ti与Ni的摩尔分数xNi的关系。结果表明:1873 K下当Ni的摩尔分数一定时,△mixHm,Ni-Al-Ti随Al/Ti比的增加而降低;当Al/Ti比值一定时,混合焓△mixHm,Ni-Al-Ti随合金中Ni的摩尔分数xNi的增加而增加。当xNi>0.9时,GSM模型与Toop、Kohler和Muggianu模型计算的结果吻合度很好,而xNi<0.9时,GSM模型计算的结果要略高于其它模型,这主要是由于Ni-Al-Ti合金熔体不满足正规溶液的性质所导致的。Ni-Al-Ti三元熔体热物理性质(粘度和表面张力)预报模型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金熔体混合热力学数据(混合焓和过剩吉布斯自由能)的准确性。基于优化后的Ni-Al、Ni-Ti和Al-Ti的混合热力学性质,首先计算了 Ni-Al、Ni-Ti和Al-Ti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Hirai模型适合计算Ni-Al系统的粘度,而Kaptay模型适合预报Ni-Ti和Al-Ti合金熔体的粘度;Butler模型适合预报Ni-Al、Ni-Ti和Al-Ti熔体的表面张力。Ni-Al和Ni-Ti熔体粘度分别在xAl=0.5和xTi=0.3出现了最大值。这是由于Ni-Al和Ni-Ti二元系分别在xAl=0.5和xTi=0.3处形成稳定金属间化合物NiAl和Ni3Ti,导致合金熔体分别在在xAl=0.5和xTi=0.3处发生短程有序现象引起的。Ni-Al-Ti三元熔体粘度ηNi-Al-Ti和表面张力σNi-Al-Ti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当Al/Ni比一定时,ηNi-Al-Ti和σNi-Al-Ti随着Ni-Al-Ti中组元T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合金中组元Ti的含量一定,ηNi-Al-Ti和σNi-Al-Ti随着Al/Ni的增加而降低。其次,热力学分析了1773 K至1973 K在给定Inconel 718合金中初始Ti含量和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合金中平衡的Al含量与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关系,并用渣-金平衡实验进行验证。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改变TiO2含量对于控制合金中Al和Ti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Al2O3、CaO、CaF2和MgO。当温度为1773 K时,渣中TiO2含量为2.2%时,合金中的Ti元素发生氧化;渣中TiO2含量为10%时,合金中的Al元素发生氧化;渣中TiO2含量为4.26%时,合金中的Al和Ti元素均不发生氧化。渣中FeO和SiO2很容易与合金中Al和Ti元素发生反应,且当冶炼温度降低对于渣中FeO和SiO2含量要求越苛刻。在满足合金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将合金中的Al和Ti成分设置为其规定成分的上限,有利于电渣重熔过程Al和Ti元素的控制。温度是影响合金中Al和Ti元素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当冶炼温度升高时,合金中Ti元素要比Al元素更容易氧化,因此需要向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额外添加TiO2以减少Ti元素的损失;在不同的TiO2含量范围内采用的冶炼温度也应当不同,即当渣中TiO2含量为0~4%时,应当采用低渣温;当渣中TiO2含量为13.5%~15%时,应当采用高渣温。最后,基于多相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 Inconel 718合金Al和Ti元素氧化以及脱氧和脱硫反应的动力学模型。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Al2O3和TiO2传质速率要远远小于合金中Al和Ti的传质速率,意味着渣中Al2O3或/和TiO2传质为限制性环节。CaF2-CaO-Al2O3-MgO-TiO2渣中各个组元对合金脱氧和脱硫的影响可以排序为CaO>CaF2>MgO>TiO2。渣中CaO含量的增加不仅可以降低炉渣的粘度和增加浓度梯度有利于合金中氧化物夹杂(MgO·Al2O3)上浮,还可以降低渣-金界面氧的活度有利于脱硫反应,而渣中TiO2起相反的作用。冶炼温度升高,导致渣-金界面氧活度的增加,不利于合金脱硫。

刘飞[6](2020)在《胺基两相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吸收法是现阶段烟气二氧化碳(CO2)捕集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之一,传统有机胺(如一乙醇胺,30%MEA)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是限制该技术工业应用的主要瓶颈。两相吸收剂具有大幅度降低再生能耗的潜力,有希望成为新一代CO2捕集溶剂。现有两相吸收剂大多是基于亲脂胺混合、单一胺中添加物理溶剂,存在亲脂胺挥发性大、粘度高、CO2吸收容量小、分相条件不明等问题。本文对基于烷醇胺/烷醇胺、混合胺与物理溶剂混合的新型两相吸收剂进行筛选和优化,探索其CO2反应机理、分相机理及分相动力学,研究两相吸收剂的CO2捕集性能、反应动力学、挥发性、吸收系统水平衡与胺排放特性等。本文对基于烷醇胺混合的两相吸收剂50%N,N-二乙基乙醇胺(DEEA)/25%羟乙基乙二胺(AEE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两相吸收剂吸收CO2后会形成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的CO2吸收速率比30%MEA快1-3倍,水相的吸收容量比30%MEA高1.5倍。基于瞬时反应传质模型,建立有机相吸收CO2的反应动力学-传质模型,DEEA/AEEA的CO2解吸速率和循环容量比30%MEA分别提高34%、58%。通过胺浓度优化,再生能耗可降低至2.2 GJ/t CO2,比相同条件下30%MEA低45%。10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中,CO2捕集性能和分相特性稳定。研究发现DEEA/AEEA分相与胺浓度、CO2负荷有关。在少水(10-40%)、特定胺浓度和一定CO2吸收负荷范围时,DEEA/AEEA发生液液分相。分相机理表明,初始CO2吸收阶段,AEEA与CO2反应占主导,生成AEEA氨基甲酸盐;当CO2负荷较高时,DEEA开始参与反应,生成HCO3-/CO32-。氨基甲酸根、质子化胺以及碳酸氢根离子因与与水之间较强的离子-偶极键作用力而相互溶解,并富集在水相;而有机相主要成分为DEEA和少量的AEEA。DEEA与AEEA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性是造成分相比例不同的主要原因。根据线性规划求解出10-50%水含量范围内,DEEA/AEEA混合胺能发生分相的浓度区间及分相比例,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DEEA/AEEA分相过程的动力学受分子间作用力、重力和粘性力控制,其中分子间作用力和重力是分相驱动力,粘性力是分相阻力。提高温度、降低粘度,有利于降低分相时间;气体流量主要影响初始扰动,气体流量越小,分相时间越短;低高径比的分相器有利于减少分相时间。向2-氨基-2-甲基-1-丙醇(AMP)/MEA中添加物理溶剂,开发出AMP/MEA/二乙二醇二甲醚(DEGDME,30-50%)两相吸收剂。与烷醇胺混合两相吸收剂分相机理不同的是,物理溶剂型两相吸收剂的分相机理主要是盐析效应。物理溶剂不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分相时,CO2反应产物(氨基甲酸根、碳酸氢根、质子化胺等)因与水有着较强的离子偶极力作用而溶于水相,物理溶剂由于盐析效应被排挤出水相,形成有机相。AMP/MEA两相吸收剂的CO2循环容量比AMP/MEA水溶液高69%,再生能耗低至2.5 GJ/t CO2。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分相比例和粘度的χ修正方法,用于修正两相吸收剂的再生能耗。修正后DEEA/AEEA和AMP/MEA/DEGDME的再生能耗分别为2.4、2.7 GJ/t CO2。该χ修正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高粘度吸收剂,如少水混合胺、离子液体等,与离子液体等高粘度吸收剂相比,两相吸收剂的再生能耗优势较明显。结合两相吸收剂的挥发性研究,分析了两相吸收系统的水平衡和胺排放问题。吸收剂挥发性受胺分子结构、温度、胺浓度及CO2负荷影响较大,NRTL模型对有机胺气液平衡的热力学参数拟合效果较好。CO2吸收系统的水平衡主要是由水洗塔温度决定。基于Aspen Plus仿真进行化学吸收工艺流程计算,烟气温度为40℃时,水洗塔温度控制在41℃,进、出吸收系统达到水平衡。胺排放受吸收塔温度、水洗塔温度以及吸收剂挥发性的影响较大。吸收系统在水平衡状态下,30%MEA、混合胺(ZJU-1)、AMP/MEA/DEGDME和DEEA/AEEA在水洗塔出口的胺排放分别为0.7、18、7、50 ppm。降低水洗塔温度能够进一步降低胺排放。水洗塔温度为25℃时,混合胺(ZJU-1)、AMP/MEA/DEGDME和AEEA/DEEA的胺排放降低至3.5、1.5、10 ppm。

刘祖虎,胡兴邦,陈善勇,李国祥,郭学锋,张志炳[7](2021)在《美罗培南加氢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抗生素,也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药物之一。研究美罗培南加氢反应的一锅法和两步法工艺过程,利用基团贡献法估算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性,包括临界参数、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比热容等。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计算美罗培南加氢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熵、标准摩尔反应Gibbs自由能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美罗培南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热量较大,降低操作温度有利于反应向热力学有利的方向进行;加氢反应是较容易进行的,缩合反应的平衡常数远小于加氢反应;可着重考虑采用降低操作温度,及时移出反应产物等方式推动缩合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热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一锅法在热力学上优于两步法,但需要解决催化剂易中毒问题。将抗中毒的包围型催化剂与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结合优化一锅法加氢过程是对美罗培南加氢反应技术升级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张佳[8](2020)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研究》文中认为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是一种常用的聚酯改性材料,也是生产1,4-环己烷二甲醇(CHDM)的重要原料。CHDM是一种生产聚酯的原料,以CHDM为原料生产的聚酯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DMCD的生产工艺被国外垄断,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DMCD的制备工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作为原料制备DMCD,考察了催化剂对于DMT加氢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性质及活性组分负载量等对于DMT加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基团贡献法估算了 DMT加氢反应的焓变(ΔrHm)、Gibbs自由能变(ΔrGm)以及平衡常数(K),结果表明:DMT加氢制备DMCD的反应是强放热的可逆反应。2.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 Ru基催化剂,用于DMT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包括制备方法、载体、Ru负载量)对催化性能有较显着影响,以600℃焙烧的Al2O3作为载体且比表面积大于200 m2/g、Ru负载量为3 wt%时,催化性能最佳。3.将Ru/Al2O3(负载量5wt%)用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的DMT加氢反应,考察了温度、压力以及H2与DMT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后的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5.0 MPa、H2与DMT摩尔比为50:1,此时DMT的转化率为94.4%,DMCD的选择性为95.7%。4.研究了助剂(Ni、W、Cu、Pt、Mg、Ba)对于Ru/Al2O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W元素改性可以显着提高DMCD的选择性,优化后的Ru-W/Al2O3催化剂具有与单金属Ru/Al2O3催化剂相比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王海浪[9](2020)在《甲烷干气重整热力学分析及反应器模拟与优化》文中指出甲烷干气重整(DRM)将甲烷转化和温室气体CO2资源化利用相结合,适于生产具有较低H2/CO比的合成气。然而,在实际的DRM工业开发过程中存在反应器内温度梯度过大和积炭现象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反应器结构和操作条件对管式反应器内热效应的影响,并且结合平衡气原理和反应器模型探究了反应器内的积炭行为。本文首先采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和进料比对热力学平衡组成及转化率的影响;再者结合平衡气原理绘制出热力学积炭面积图,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热力学积炭曲线的影响。热力学研究表明石墨碳比晶须碳更容易生成,此外大于700℃时升高温度和降低压力可以使DRM反应体系的积炭风险减小。然后采用反应器反应-传质-传热过程模拟计算,探究了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对两类工业化反应器(TR1和TR2)性能的影响。反应器模拟结果表明:对催化剂进行适当稀释和采用较小的管径都可以很好地控制管式反应器内温度的变化,而提高进料温度对管式反应器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增大进料总压力会降低温度梯度和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进料CH4/CO2的比例不会显着影响管式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但是会严重影响甲烷的平衡转化率。最后,结合平衡气原理与反应器模拟,针对三个积炭反应(甲烷裂解反应、CO歧化反应和CO还原反应),分别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和操作条件对管式反应器内积炭区域的影响。反应器积炭行为研究表明:对于DRM反应体系而言,仅通过改变进料中CO2/CH4的比例无法避免积炭问题,三个积炭反应均能产生积炭;对于DRM反应体系中添加H20而言,可以通过提高进料温度和管壁温度、适当降低进料总压力和进料CH4摩尔分数、适当提高进料H2O/CO2摩尔比等方式来减小管式反应器内的积炭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管式反应器的设计、DRM操作条件的优化以及管式反应器内积炭抑制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刘佳鑫[10](2020)在《环氧丙醇及其甲基丙烯酸酯绿色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理论上,可以由甲基丙烯酸与环氧丙醇直接酯化反应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环氧丙醇进行交换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由于环氧丙醇不易制备,价格昂贵。同时,环氧丙醇分子中含环氧基,在放置时易发生开环聚合反应,不易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所以,至今尚未见到由环氧丙醇与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或环氧丙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有价值报道。工业上,主要以甲基丙烯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在反应过程中,有氯化氢或氯化钠产生,污染环境,不是绿色生产工艺。随着工业上天然脂肪酸、天然脂肪醇以及生物柴油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副产的生物丙三醇量越来越多,已出现过剩现象。丙三醇是一种可再生、价廉、无毒、无害的多元醇,可以发生酯化、醚化、氧化等反应,是一种绿色的化学品和基本的化工原料。因此,利用生物丙三醇生产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及其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首先由绿色的丙三醇、碳酸二甲酯反应制取环氧丙醇,然后由环氧丙醇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制取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其合成路线是一条具有应用价值的产业链。采用Benson基团加和法分别对合成环氧丙醇和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平衡速率常数。经热力学计算得出,由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制取环氧丙醇和由环氧丙醇进行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合成环氧丙醇时,采用偏铝酸钠作催化剂,良好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的摩尔配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72℃、反应时间为2.5 h,环氧丙醇收率达82.00%;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甲醇共同反应合成环氧丙醇时,采用有机J碱作催化剂,理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摩尔配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 h,环氧丙醇收率达88.20%。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环氧丙醇与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复配阻聚剂用量为0.5%、反应物的摩尔配比为1: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搅拌速度为300 rpm,酯化率为66.07%。采用J碱作为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体系完全相溶、催化活性高,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收率高。环氧丙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理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阻聚剂用量为0.15%、反应物摩尔配比为1:3、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2.5 h,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收率达到98.84%。实验得出,采用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甲醇共同作用合成环氧丙醇时,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环氧丙醇收率高;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环氧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时,操作容易,反应平稳,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收率高,副产的甲醇可以分离利用。

二、热力学标准状态与反应平衡常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力学标准状态与反应平衡常数(论文提纲范文)

(1)Sn、SnS、Cu、Cu2S分解、挥发及相互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1.1 吉布斯自由能
    1.2 纯物质饱和蒸气压
2 结果与讨论
    2.1 SnS分解与挥发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2 Cu2S分解与挥发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3 Cu、Sn挥发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3.1 Cu挥发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3.2 Sn挥发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4 SnS、Cu、Sn与Cu2S交互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4.1 SnS与Cu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2.4.2 Sn与Cu2S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
3 结论

(2)乙炔与二氯乙烷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乙炔与二氯乙烷反应过程分析
2 热力学参数和反应体系计算方法
    2.1 标准状态下热力学参数
    2.2 标准状态下反应可行性热力学分析
    2.3 模拟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标准状态下反应可行性分析
    3.2 吉布斯反应器模拟结果分析
        3.2.1 单一反应时乙炔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
        3.2.2 非聚合副反应各产物平衡摩尔分率随温度的变化
        3.2.3 聚合反应时各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摩尔分率
    3.3 平衡反应器模拟结果分析
        3.3.1 二氯乙烷裂解反应
        3.3.2 乙炔氢氯化反应
        3.3.3 二氯乙烷裂解与乙炔氢氯化协同反应
4 结论

(3)苯和甲醇烷基化热力学分析及反应器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1.2.1 反应网络
        1.2.2 反应机理
        1.2.3 热力学研究
        1.2.4 烷基化催化剂的设计
        1.2.5 反应条件的影响
    1.3 化工模拟研究进展
        1.3.1 化工模拟仿真与强化现状
        1.3.2 动力学研究
        1.3.3 反应器模型
        1.3.4 流程模拟
    1.4 面临的挑战
    1.5 论文的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苯和甲醇烷基化热力学计算及产物分布
    2.1 引言
    2.2 热力学分析方法
        2.2.1 苯和甲醇烷基化热力学计算方法
        2.2.2 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体系
        2.2.3 苯和甲醇烷基化产物分布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标准状态热力学计算
        2.3.2 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热力学计算
        2.3.3 产物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苯和甲醇烷基化固定床反应器的模拟优化
    3.1 引言
    3.2 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模型
        3.2.1 反应器模型和控制方程
        3.2.2 苯和甲醇体系反应动力学
        3.2.3 边界条件及物性数据
    3.3 模型验证和动力学分析
        3.3.1 模型与实验结果比较
        3.3.2 反应动力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苯和甲醇烷基化固定床反应特性
        3.4.2 空速的选择性强化作用
        3.4.3 入口温度的影响
        3.4.4 苯/甲醇摩尔比n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苯和甲醇烷基化制PX高选择性反应器强化
    4.1 引言
    4.2 物理模型
    4.3 数学模型及验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分段进料比较
        4.4.2 苯/甲醇进料摩尔比
        4.4.3 空速优化
        4.4.4 模型放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高选择性反应器的PX生产工艺初步设计
    5.1 引言
    5.2 流程设计
        5.2.1 间接的PX生产工艺设计
        5.2.2 工艺条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段反应器工艺优化
        5.3.2 工艺流程的物料平衡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锌置换无氨硫代硫酸盐贵液中银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
        1.1.1 硫代硫酸盐法浸出金银的历程
    1.2 硫代硫酸盐浸银的基本原理
        1.2.1 化学反应机理
        1.2.2 电化学反应机理
    1.3 从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回收银的方法
        1.3.1 有机溶剂萃取法
        1.3.2 活性炭吸附法
        1.3.3 树脂吸附法
        1.3.4 电沉积法
        1.3.5 置换法
    1.4 锌从硫代硫酸盐浸出贵液中置换金银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研究方法
        2.1.1 锌片置换试验
        2.1.2 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和极化曲线试验
        2.1.3 锌粉与硫氧离子作用试验
    2.2 分析方法
        2.2.1 溶液金属离子浓度分析
        2.2.2 碘法滴定硫代硫酸根浓度分析
        2.2.3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2.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3.1 试验试剂
        2.3.2 试验仪器
第三章 锌片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置换银、铜
    3.1 热力学计算
    3.2 动力学计算
    3.3 电化学计算
    3.4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银、铜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3.5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盐溶液的动力学分析
        3.5.1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银溶液的动力学分析
        3.5.2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铜溶液的动力学分析
        3.5.3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盐溶液的动力学数据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锌片从模拟浸出溶液中置换银、铜
    4.1 锌片从硫代硫酸盐和模拟浸出溶液中置换银与铜
    4.2 锌片从硫代硫酸盐溶液和模拟浸出溶液中置换Ag、Cu的动力学对比
        4.2.1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银溶液与模拟浸出溶液中Ag的速率常数k
        4.2.2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银与模拟浸出溶液中Ag的表观活化能E_a
        4.2.3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铜与模拟浸出溶液中Cu的反应速率常数k
        4.2.4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铜与模拟浸出溶液中Cu的表观活化能E_a
    4.3 比较不同溶液中锌片的溶解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置换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5.1 置换产物单质铜的作用机理
    5.2 硫代硫酸银络合离子对铜沉积的影响机理
    5.3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银溶液置换产物的检测分析
    5.4 锌片置换硫代硫酸铜溶液置换产物的检测分析
    5.5 锌片置换模拟浸出溶液置换产物的检测分析
    5.6 锌片表面脱落产物的检测分析
    5.7 硫氧离子对锌的影响
        5.7.1 Zn溶解的影响
        5.7.2 锌粉表面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5)电渣重熔大型IN718镍基合金铸锭合金元素氧化控制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镍基高温合金的冶炼工艺
        2.1.1 真空感应熔炼
        2.1.2 真空自耗熔炼
        2.1.3 电渣重熔
    2.2 电渣重熔冶炼镍基合金需要解决的问题
        2.2.1 镍基合金易氧化元素烧损控制
        2.2.2 电渣重熔镍基合金气体杂质元素控制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电渣重熔过程易氧化元素烧损的研究进展
        2.3.2 电渣重熔镍基合金过程脱硫的研究进展
        2.3.3 电渣重熔渣系设计的研究进展
        2.3.4 电渣重熔新技术的发展
    2.4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5 研究内容
    2.6 创新点
3 Ni-Al-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1 Al-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1.1 热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3.1.2 Al-Ti二元熔体中结构单元的质量作用浓度
        3.1.3 Al-Ti二元系熔体中各分子的平衡常数计算
        3.1.4 Al-Ti二元熔体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和过剩性质的确定
    3.2 Ni-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3 Ni-Al熔体热力学性质
    3.4 Ni-Al-Ti熔体热力学性质
    3.5 本章小结
4 Ni-Al-Ti熔体热物理性质
    4.1 合金熔体粘度和表面张力的预报模型
        4.1.1 粘度预报模型
        4.1.2 表面张力预报模型
    4.2 Ni-Al、Ni-Ti、Al-Ti和Ni-Al-Ti三元熔体的粘度
    4.3 Ni-Al、Ni-Ti、Al-Ti和Ni-Al-Ti三元熔体的表面张力
    4.4 本章小结
5 Inconel 718合金Al、Ti元素氧化热力学分析
    5.1 CaF_2-CaO-Al_2O_3-MgO-TiO_2渣系
        5.1.1 不同温度下炉渣组成对平衡Al含量的影响
        5.1.2 不同温度下炉渣组成对平衡Ti含量的影响
        5.1.3 不同温度下合金中Ti含量对平衡Al含量的影响
        5.1.4 不同温度下合金中Al含量对平衡Ti含量的影响
    5.2 CaO-SiO_2-MgO-FeO-Al_2O_3-TiO_2-CaF_2渣系
        5.2.1 渣系中各结构单元或离子对质量作用浓度的热力学模型
        5.2.2 Inconel 718合金中Al和Ti的氧化顺序
        5.2.3 渣系中各组元活度与成分的关系
        5.2.4 渣系中各组元活度比与成分的关系
        5.2.5 合金中平衡Al含量与炉渣成分与温度的关系
        5.2.6 合金中Ti的氧化反应与炉渣成分与温度的关系
    5.3 温度对合金元素氧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Inconel 718合金Al、Ti元素氧化动力学分析
    6.1 实验方案设计
    6.2 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6.2.1 合金与炉渣的均匀性
        6.2.2 CaF_2-CaO-Al_2O_3-MgO-TiO_2炉渣的流动性
        6.2.3 CaF_2-CaO-Al_2O_3-MgO-TiO_2炉渣融化时间的确定
        6.2.4 CaF_2-CaO-Al_2O_3-MgO-TiO_2炉渣碳容量
    6.3 动力学模型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Inconel 718合金气体杂质脱除
    7.1
        7.1.1 实验样品制备
        7.1.2 实验过程
    7.2 脱硫质量传输模型建立
    7.3 渣中CaO、CaF_2和MgO含量变化对合金中氧含量的影响
    7.4 渣中CaO、CaF_2和MgO含量变化对合金中硫含量的影响
    7.5 渣中TiO_2含量变化对合金中硫含量的影响
    7.6 合金中Al和Ti含量变化对脱氧和脱硫的影响
    7.7 温度变化对合金中硫含量的影响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胺基两相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减排
        1.1.2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1.2 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工艺
        1.2.1 化学吸收工艺
        1.2.2 系统投资与能耗分析
    1.3 化学吸收剂研究进展
        1.3.1 传统吸收剂
        1.3.2 混合胺吸收剂
        1.3.3 两相吸收剂
        1.3.4 其他新型吸收剂
    1.4 两相吸收剂
        1.4.1 两相吸收剂研发现状
        1.4.2 两相吸收剂的分相机理
        1.4.3 两相吸收剂的吸收速率
        1.4.4 两相吸收剂反应机理
        1.4.5 两相吸收剂的物性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依据与思路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烷醇胺混合两相吸收剂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学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3 酸碱中和测负荷方法
        2.2.4 再生能耗计算方法
        2.2.5 反应热
        2.2.6 比热容
        2.2.7 密度和粘度
        2.2.8 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
    2.3 两相吸收剂的分相特性
        2.3.1 预筛选结果
        2.3.2 分相比例
        2.3.3 液相CO_2负荷分布
        2.3.4 有机胺及CO_2产物分布
        2.3.5 密度和粘度
    2.4 两相吸收剂的吸收和再生性能
        2.4.1 吸收性能
        2.4.2 再生性能
        2.4.3 再生能耗评估
        2.4.4 循环吸收-解吸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相过程动力学、热力学及分相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分相动力学
        3.2.1 实验方法
        3.2.2 分相时间测量结果
    3.3 混合过程量热
        3.3.1 实验方法
        3.3.2 量热实验结果
    3.4 胺浓度对分相特性的影响
        3.4.1 胺浓度与分相的关系
        3.4.2 胺浓度对分相特性的影响
        3.4.3 分相机理
        3.4.4 胺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3.5 胺浓度对吸收和解吸性能的影响
        3.5.1 吸收速率和吸收负荷
        3.5.2 解吸速率和再生能耗
        3.5.3 分相特性对再生能耗的修正(χ修正)
        3.5.4 其他少水吸收剂再生能耗的χ修正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物理溶剂型两相吸收剂研究
    4.1 引言
    4.2 物理溶剂预筛选
        4.2.1 物理溶剂
        4.2.2 预筛选结果
    4.3 分相特性
        4.3.1 分相比例
        4.3.2 液相CO_2负荷分布
        4.3.3 胺浓度分布
        4.3.4 反应机理与分相机理
    4.4 吸收和解吸特性
        4.4.1 吸收和解吸速率
        4.4.2 吸收负荷与循环容量
        4.4.3 再生能耗评估及χ修正
        4.4.4 两相吸收剂的性能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相吸收剂的传质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与方法
        5.2.1 化学试剂
        5.2.2 湿壁塔反应装置
        5.2.3 吸收CO_2传质模型
        5.2.4 气液平衡实验装置
        5.2.5 物理传递特性参数
    5.3 测量结果
    5.4 吸收剂的CO_2平衡分压
        5.4.1 单一胺吸收剂
        5.4.2 混合胺AEEA/DEEA
        5.4.3 贫富液负荷差
    5.5 液相传质系数
        5.5.1 单一胺吸收剂
        5.5.2 混合胺AEEA/DEEA
        5.5.3 分相区间内吸收速率
    5.6 传质模型
        5.6.1 拟一阶速率模型
        5.6.2 瞬时反应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相吸收剂的挥发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与方法
        6.2.1 化学试剂
        6.2.2 胺挥发测量装置
        6.2.3 亨利定律
        6.2.4 实验方法验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DEEA-H_2O与 AEEA-H_2O二元体系
        6.3.2 DEEA-H_2O体系的热力学模型拟合
        6.3.3 AEEA-H_2O-CO_2 三元体系
        6.3.4 DEEA-H_2O-CO_2 三元体系
        6.3.5 DEEA-H_2O-无机盐三元体系
        6.3.6 DEEA-H_2O-AEEA三元体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两相吸收剂工艺的水平衡研究
    7.1 引言
    7.2 化学吸收工艺系统的水平衡分析
        7.2.1 基准MEA工艺
        7.2.2 吸收塔水平衡计算方法
        7.2.3 水洗塔工艺
        7.2.4 再生塔水平衡计算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吸收塔内水平衡与胺排放
        7.3.2 水洗塔内水平衡与胺排放
        7.3.3 再生塔内水平衡与胺排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美罗培南加氢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美罗培南加氢反应过程
    1.1 美罗培南加氢工艺
    1.2 反应方程式
2 物性估算
    2.1 物性估算方法的选择
    2.2 物性估算和计算结果
3 反应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3.1 标准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3.2 反应温度对标准摩尔反应焓的影响
    3.3 反应温度对标准摩尔反应Gibbs自由能的影响
    3.4 反应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3.5 根据热力学分析结果对美罗培南加氢反应体系构建的展望
4 结论
附录:美罗培南加氢反应体系组分的基团划分

(8)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DMT简介
        1.2.1 性质
        1.2.2 来源及用途
    1.3 DMCD简介
        1.3.1 性质
        1.3.2 用途
    1.4 DMCD合成方法
    1.5 苯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1.5.1 高压反应釜
        1.5.2 固定床反应器
    1.6 DMT加氢主要反应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等体积浸渍法
        2.2.2 沉淀沉积法
        2.2.3 催化剂命名
    2.3 催化剂评价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步骤
    2.4 产品分析方法
        2.4.1 定性分析
        2.4.2 定量分析
        2.4.3 定量计算方法
    2.5 催化剂表征
        2.5.1 X射线衍射(XRD)
        2.5.2 低温N_2吸脱附(BET)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EM)
        2.5.4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5.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第3章 DMT加氢反应热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标准状态下DMT加氢热力学分析
        3.2.1 汽化潜热的计算
        3.2.2 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数据
        3.2.3 标准状态下液体的热力学数据
        3.2.4 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数据
        3.2.5 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3.3 热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Ru/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研究
    4.1 溶剂的筛选
        4.1.1 DMT在8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4.1.2 溶解度模型
        4.1.3 溶解热力学分析
        4.1.4 反应结果
    4.2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
        4.2.1 制备方法的影响
        4.2.2 载体形状的影响
        4.2.3 氧化铝载体的筛选
        4.2.4 载体预处理的影响
        4.2.5 Ru含量的影响
    4.3 反应条件的影响
        4.3.1 反应温度
        4.3.2 反应压力
        4.3.3 H_2和反应物摩尔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助剂对Ru基催化剂的影响
    5.1 助剂的筛选
    5.2 助剂含量的影响
        5.2.1 Ni含量的影响
        5.2.2 Pt含量的影响
        5.2.3 W含量的影响
    5.3 催化剂稳定性
    5.4 催化剂表征
        5.4.1 XRD表征
        5.4.2 TEM-EDS表征
        5.4.3 H_2-TPR表征
        5.4.4 NH_3-TPD表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9)甲烷干气重整热力学分析及反应器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工业上甲烷的主要利用途径
        2.1.1 直接转化法
        2.1.2 间接转化法
    2.2 甲烷制合成气的生产工艺
        2.2.1 甲烷水蒸汽重整(SRM)
        2.2.2 甲烷部分氧化(POX和CPO)
        2.2.3 甲烷自热重整(ATR)
        2.2.4 甲烷干气重整(DRM)
    2.3 甲烷干气重整的热力学研究现状
    2.4 重整反应器和反应器建模
        2.4.1 重整反应器
        2.4.2 反应器建模
    2.5 甲烷干气重整催化剂及动力学模型
        2.5.1 甲烷干气重整催化剂
        2.5.2 动力学模型
    2.6 模拟软件
        2.6.1 Aspen Plus
        2.6.2 COMSOL Multiphysics
    2.7 文献总结
第3章 热力学平衡组成与积炭曲线
    3.1 引言
    3.2 模拟方法
        3.2.1 Gibbs自由能最小法
        3.2.2 平衡气原理
    3.3 无积炭热力学模拟结果
        3.3.1 不同压力下温度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3.3.2 不同温度下压力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3.3.3 进料比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3.4 典型的热力学积炭面积图
    3.5 热力学积炭曲线
        3.5.1 温度对热力学积炭曲线的影响
        3.5.2 压力对热力学积炭曲线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式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对DRM反应的影响
    4.1 引言
    4.2 管式反应器建模
        4.2.1 DRM反应体系
        4.2.2 模型假设
        4.2.3 模型假设验证(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因子)
        4.2.4 模型方程
        4.2.5 数值求解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模型验证
        4.3.2 典型范例
        4.3.3 反应器结构的影响
        4.3.4 操作条件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应体系和操作条件对管式反应器内积炭区域的影响
    5.1 引言
    5.2 模拟方法
    5.3 积炭区域的模拟结果
        5.3.1 DRM反应体系
        5.3.2 DRM反应体系中添加H_2O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环氧丙醇及其甲基丙烯酸酯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丙三醇的来源与应用
        1.1.1 生物柴油的发展与丙三醇的产生
        1.1.2 丙三醇的利用途径
    1.2 环氧丙醇的性能与作用
        1.2.1 环氧丙醇的结构与性能
        1.2.2 环氧丙醇的作用
    1.3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性能与作用
        1.3.1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结构与性能
        1.3.2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作用
    1.4 环氧丙醇与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应用
        1.4.1 环氧丙醇的应用
        1.4.2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应用
    1.5 环氧丙醇的合成方法
        1.5.1 丙烯醇环氧化法
        1.5.2 丙烯醛环氧化后加氢法
        1.5.3 丙三醇一氯代低温脱氯化氢法
        1.5.4 碳酸丙三醇法
        1.5.5 环氧丙醇酯水解法
        1.5.6 甘露醇法
    1.6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合成方法
        1.6.1 甲基丙烯酸盐的一步合成法
        1.6.2 甲基丙烯酸的二步合成法
        1.6.3 酯交换法
    1.7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7.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环氧丙醇及其甲基丙烯酸酯合成的热力学分析
    2.1 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合成环氧丙醇的热力学分析
        2.1.1 制取环氧丙醇的反应方程式
        2.1.2 反应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2.1.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分析
    2.2 直接酯化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热力学分析
        2.2.1 直接酯化反应方程式
        2.2.2 反应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2.2.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分析
    2.3 酯交换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的热力学分析
        2.3.1 酯交换反应方程式
        2.3.2 反应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2.3.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酸二甲酯法合成环氧丙醇
    3.1 反应原理
    3.2 原料与试剂
    3.3 实验装置与主要仪器设备
        3.3.1 实验装置
        3.3.2 主要仪器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丙三醇与单一碳酸二甲酯反应制备环氧丙醇
        3.4.2 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和甲醇作用制备环氧丙醇
        3.4.3 反应产物分离
        3.4.4 馏出液的回收利用
    3.5 分析检测方法
    3.6 计算
        3.6.1 转化率和收率的计算
        3.6.2 环氧值的计算
    3.7 结果与讨论
        3.7.1 丙三醇与单一碳酸二甲酯反应的结果与讨论
        3.7.2 丙三醇与碳酸二甲酯、甲醇反应的结果与讨论
    3.8 分析检测结果
        3.8.1 馏出液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3.8.2 反应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3.8.3 反应产物的折光率
        3.8.4 反应产物的环氧值
        3.8.5 产品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3.8.6 产品的核磁共振表征结果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接酯化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
    4.1 反应原理
    4.2 原料与试剂
    4.3 实验装置与主要仪器设备
        4.3.1 实验装置
        4.3.2 主要仪器设备
    4.4 实验方法
        4.4.1 直接酯化反应
        4.4.2 反应产物分离
    4.5 分析检测方法
        4.5.1 水相的化学分析
        4.5.2 反应产物的表征
    4.6 酯化率的计算
    4.7 酯化反应的结果与讨论
        4.7.1 催化剂体系的影响
        4.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7.3 带水剂种类的影响
        4.7.4 带水剂用量的影响
        4.7.5 阻聚剂种类的影响
        4.7.6 阻聚剂用量的影响
        4.7.7 原料摩尔配比的影响
        4.7.8 反应温度的影响
        4.7.9 反应时间的影响
        4.7.10 搅拌转速的影响
    4.8 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
        4.8.1 反应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4.8.2 反应产品的核磁共振表征
    4.9 反应机理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酯交换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醇酯
    5.1 反应原理
    5.2 原料与试剂
    5.3 实验装置与主要仪器设备
        5.3.1 实验装置
        5.3.2 主要仪器设备
    5.4 实验方法
        5.4.1 酯交换反应
        5.4.2 反应产物分离
        5.4.3 馏出液分离
    5.5 酯交换反应的结果与讨论
        5.5.1 催化剂体系的影响
        5.5.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5.5.3 阻聚剂用量的影响
        5.5.4 原料摩尔配比的影响
        5.5.5 反应温度的影响
        5.5.6 反应时间的影响
    5.6 分析检测结果
        5.6.1 馏出液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5.6.2 反应产品的纯度
        5.6.3 反应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5.6.4 反应产品的核磁共振图
    5.7 反应机理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热力学标准状态与反应平衡常数(论文参考文献)

  • [1]Sn、SnS、Cu、Cu2S分解、挥发及相互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讨论[J]. 张博,刘大春,熊恒,周正恩,邓勇,杨斌,李玲,徐宝强. 中国有色冶金, 2021
  • [2]乙炔与二氯乙烷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J]. 董志林,任仕杰,李培丞,姜战,曹海金,赵基钢. 应用化工, 2021(07)
  • [3]苯和甲醇烷基化热力学分析及反应器的模拟[D]. 苏鑫.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锌置换无氨硫代硫酸盐贵液中银的机理研究[D]. 蔡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电渣重熔大型IN718镍基合金铸锭合金元素氧化控制的基础研究[D]. 段生朝.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胺基两相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机理研究[D]. 刘飞. 浙江大学, 2020(03)
  • [7]美罗培南加氢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J]. 刘祖虎,胡兴邦,陈善勇,李国祥,郭学锋,张志炳. 化工学报, 2021(04)
  • [8]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研究[D]. 张佳.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9]甲烷干气重整热力学分析及反应器模拟与优化[D]. 王海浪.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10]环氧丙醇及其甲基丙烯酸酯绿色合成研究[D]. 刘佳鑫.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热力学标准态和反应平衡常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