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

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

一、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赵乔[1](2021)在《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理课程标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理比较教育研究在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要,是了解国际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趋势的主要渠道,我国目前关于中外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美国、英国等研究,研究范围过于狭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本研究通过采用贝雷迪比较四步法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以下简称BC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深入剖析,从地理课程理念和目标、地理课程内容和结构、地理课程评价等方面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可以找出BC省和我国新地理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和趋势,借鉴其地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第一,课程理念:我国和BC省高中地理课程理念都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提倡以学生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培养实践力,BC省相较之下还更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但其未将课程理念与核心能力相结合表述。第二,课程目标及能力:两国的地理课程目标都强调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我国强调的是大尺度的区域学习,BC省更多选择小尺度区域和通用学科能力。第三,课程设置:课程结构都突出开放性,课程的功能划分明确,坚持人地关系这一主要线索,我国的课程结构保留了学科界限,BC省课程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BC省的地理课程设置具有很强连贯性,管理权下放程度大。第四,课程内容:两国的区域地理和环境发展内容选择不同,课程深广度不同,两国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为主题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第五,课程评价:两国的课程评价设计都重视分层评价、表现性评价,评价的可操作性强,但评价目的和自我、国际评估参与度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的比较分析,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修订版地理课标)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下列问题:第一,课程管理体制要加大落实地方、学校的课程管理权,扩大课程开发主体;第二,课程目标和能力确立要强调通用性,表述时以学生为主体;第三,课程结构设置要跨学科融合,增强课程的衔接性,突出区域特色课程的开发,建构地理课程模式;第四,课程内容开发要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均衡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第五转变课程评价的目的和方式,明确学生自我评估重要性,追求多元化评价。

周永章,左仁广,刘刚,袁峰,毛先成,郭艳军,肖凡,廖杰,刘艳鹏[2](2021)在《数学地球科学跨越发展的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正在改变地质学》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是科学研究从问题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转折时期,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势而生。这期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使数学地球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正在改变地质学。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深度学习,即多层神经网络的方法,是一种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是过去几年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热点。贝叶斯网络是贝叶斯公式和图论结合的产物,可用来建立矿床地质的成因网络,进而理解矿床成因。地质大图形问题可以转化为大型的复杂网络空间问题和社区结构问题,社区分析技术可用于地震预报、地质网络分析、特殊地质现象识别、矿床预测。关联规则和推荐系统算法在地质研究中已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化探数据及其异常经常包含复杂和非线性模式,深度学习在智能识别与提取复杂地质条件下地球化学异常具有优异的能力,卷积神经网络、堆叠自编码机等是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基于GIS和三维地质建模的三维成矿预测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得到持续改进。三维虚拟仿真建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模态、跨尺度地学虚拟现实与多维交互,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等已有创新性进展。区块链技术以及OneGeology、玻璃地球、深时数字地球等大地质科学计划,将在整合全球地质大数据、共享全球地学知识、推动数学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方面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姜乙[3](2020)在《联合全球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石圈磁场是地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反映地壳及上地幔中磁性岩石的分布特征。在岩石圈磁场模型中,根据模型阶数划分的水平波长可以反映岩石圈磁场特征的分布尺度。如何结合不同数据集来正确计算岩石圈磁场模型中的长波长部分(大约波长200km—3000km)一直是地磁场研究的热门问题。高精度的岩石圈磁场模型在对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构造、地磁起源、地球演化以及空间天气等地球物理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从中国大陆地区(18°N-54°N,73°E-136°E)的岩石圈磁场出发,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地磁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Swarm卫星数据及其衍生的卫星模型和近地的航磁数据,针对地磁数据联合、岩石圈磁场建模、模型评估和模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文首先研究了卫星模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适用性,同时主要关注了Swarm卫星数据和CHAOS-6模型在岩石圈磁场中的应用。研究基于2014.0-2016.0期间的Swarm卫星数据和CHAOS-6模型,将卫星数据沿轨道按纬度1°为间隔网格化后,计算相邻网格的差值,即差分计算。对比不同轨道,不同时间段之间的轨道差分,同时还考虑模型中15-20阶磁场的长期变化,以检验高质量的卫星数据中是否还存在模型未能模拟的其他信息,特别是岩石圈磁场中的一些小尺度特征。结果显示CHAOS-6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Swarm卫星数据并反映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均方偏差在3n T左右。基于卫星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要比数据本身更加适合岩石圈磁场的研究。此外,卫星数据在磁赤道附近(0°N-10°N)存在一个未被CHAOS-6模型模拟的磁异常,这与赤道电集流的影响有关。(2)本文对不同数据之间的联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大陆地区的航磁数据和LCS-1、MF7、CHAOS-6以及NGDC720等磁场模型在数据兼容性方面的问题。研究通过分布特征,模型残差、移动平均值和傅里叶分析等方法对航磁数据与卫星模型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航磁数据和MF7、LCS-1等卫星模型属于互不兼容的数据集。两者在中国中部四川盆地、西藏自治区、东北以及华北等地区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卫星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航磁数据的分布趋势。对于联合航磁数据和卫星模型对中国大陆的岩石圈磁场进行区域建模研究需采用高度延展性和边界收敛性均较好的区域全球球谐函数而非常用的球冠谐分析或者复杂的球形Slepian函数。(3)本文对岩石圈磁场的区域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关注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的应用和简化。研究基于以地理北极点为顶点的0°N-30°N球冠区域的位置信息,通过高斯球谐函数计算获得基础解系,并通过欧拉旋转定理和球谐函数旋转方法将基础解系移至中国大陆地区。同时根据对称性以及显着性来降低计算系统的复杂度。最后通根据模型分布特征和分别计算模型与97994个中国大陆航磁数据以及28662个Swarm卫星数据的均方偏差(RMS)来选取阻尼项从而确定建模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在研究区域内可以达到和完整的球谐函数相似的建模效果。模型效果不会因为计算复杂度的降低而削弱。阻尼项的选取使得模型在互不兼容的数据组之间保持平衡,在兼顾建模效果(阻尼项过大)的同时,防止边界效应的产生(阻尼项过小)。本研究在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航磁数据和卫星模型进行联合建模时,阻尼项设为107。(4)本研究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的新模型——CLAS模型(Chinese Lithospheric field model combine Aeromagnetic data and Satellite model)。不同阶数的模型分别结合了CHAOS-6、MF7、LCS-1和NGDC720模型所提供的长波长信息,同时联合97994个分辨率为10km×10km的高质量航磁数据所包含的短波长信息。CLAS模型使用了以中国地区为中心的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建立,球谐阶数可达到400阶。虽然为了数据的兼容性及模型在高度上的延展性而不可避免地损失一小部分的模型精度,但模型结果显示,CLAS模型仍然可以较好地联合航磁数据与全球卫星模型。模型在低阶项部分与卫星模型具有高度相关性(球谐系数相关性>0.9),同时模型高阶部分具有更高的功率还反映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磁场的更多特征,包括长白山、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磁异常分布。航磁数据的加入同样在卫星高度模型的长波长部分施加了一些特征,例如华北地区的磁异常。CLAS模型与中国航磁数据在低至约100km的波长(对应于球谐阶数n=400)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频谱相干性>0.9),填补了卫星模型与航磁数据之间在100—300km处的空白。在与通过傅里叶变换在波长100 km处截断的航磁数据进行比较时,可以得出很好的一致性(相关性>0.95)。虽然CLAS模型与航磁数据之间的残差仍然很大(RMS>70n T),但大多数差异是由岩石圈磁场中波长更短的小尺度结构引起的,这需要模型提高拟合阶数达到400阶以上来提高拟合精度。研究还提供了一个关于地质解释的示例,说明了卫星数据的加入对从地磁信息中得出的地质结论的影响。与此同时,两个数据集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以后的工作中,在针对这两个数据集进行的地磁场建模研究之前,应从对航空磁数据及其线平进行重新分析,使得不同数据集之间能够保持一致,或者也可以通过使用差分数据计算的水平梯度进行建模,从而减少数据集不一致产生的影响。目前现有的高阶球谐模型并没有使用到中国地区的航磁数据,该数据集的使用将有效的补充了世界地磁异常图中的空白。

尤旭东[4](2020)在《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年版)》中,提到“课程设计者必须密切注意到特殊需要的学生,以及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地理教育研究中也指出要对不同的学习者群体提供最好的地理教学。可见,国际上在地理教学中重视不同阶段、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而行为动词恰好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通过行为动词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明确其所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把握教学程度,又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对行为动词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特征表现为:1.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种类少,其学习水平由低到高为说明、比较、解释、分析4种。依据其行为目标可知,分析和解释均侧重对影响类知识的学习,说明则侧重对意义类知识的学习。2.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处于分析水平和理解水平。3.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都主要指向综合思维,但在综合思维的二级指标中,四类行为动词均以要素综合为主。第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从认知方法角度,主要有地图法、分析法、直观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从教学手段角度,主要有地理示意图、视频、案例材料、地理形象直观教具;从组织方法角度,主要有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问答法。行为动词“说明”类的教学方法多为:直观法+视频+问答法、案例分析法+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法、分析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讨论法;行为动词“比较”类的教学方法为:综合比较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行为动词“解释”类的教学方法多为:推理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模拟实验法、地图法+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读书指导法;行为动词“分析”类的教学方法多为:地图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直观法+视频+讨论法、分析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第三,设计了4个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周维国[5](2020)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地球科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等测评中受到重视。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应该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展开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建构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地球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一级维度划分为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划分为了四个表现水平,确定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测评指标。第二,开发高质量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本研究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纸笔测评,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纸笔测评工具和态度量表工具在初步编制后,均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正式测试后,测评工具的各项参数符合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的参数要求,得到了质量可靠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第三,发现并总结提炼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整体特征。整体来看,大部分初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大部分高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高于初中毕业的要求,但能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被试较少;被试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在质疑精神维度水平较低,有待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施测学校探究影响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从学生成绩和师生访谈的角度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探讨。针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现状,笔者提出理顺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球科学课程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个人地球科学素养、改革现有的地球科学教学方式、创新地球科学的评价方式等四点建议,以提升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

编辑部[6](2019)在《马杏垣院士生平简介和学术贡献》文中研究指明马杏垣,男,汉族,1919年5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1年1月22日去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教,1948年在英国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历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区域地质教研室主任、副院长,1978年调离地质学院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马杏垣是国内外着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教育家,曾先后担任过中国

邓锋[7](2019)在《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治理深受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门类自然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各自的调查统计手段和方式。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且各门类资源统计尽可能覆盖全部国土空间,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权属不明晰、重复统计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类型上表现更明显,给确权登记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演进趋势,原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综合统一管理背景趋势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按资源类别开展了经济特征分析,形成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论文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交叉重叠资源属性归类。建立了包括再生性、稳定性、生态性等9大指标的自然资源分类属性指标体系,以本文系统梳理的39个存在交叉或重复的自然资源细类为研究样本,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对水田、矿泉水、海岸湿地等39个资源细类的科学属性划类。本文运用学理、法理和管理三维理念重构了自然资源综合分类框架。以纳入综合管理的8类自然资源为对象,按照三级分类标准,探索性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类、35个二级类和163个三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由此从宏观上可以形成三个层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一是8大类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二是依据现行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整合划分的三级分类框架;三是修正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后形成的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化分类。论文在构建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指标基础上完成分类别经济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构建的自然资源经济产值8类2级指标框架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类别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及结构并对比分析。其中,土地经济总值和GDP占比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经济虽保持增长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但海洋一次产业占比下降,森林经济、草原经济和渔业经济等稳定增长。

石岚[8](2019)在《华北克拉通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华北克拉通是我国三大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化过程,在认识我国的地质构造演化方面占据重要的位置。研究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重磁异常分布特征,揭示其构造意义,对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的地质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NGDC720地磁模型以及EGM2008、WGM2012重力模型研究了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地壳磁异常在不同海拔高度层面空间展布和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为了研究磁性基底起伏和地壳厚度,利用磁异常功率谱方法反演了居里等温面以及由布格重力异常的Parker-Oldenburg方法反演了莫霍面(Moho)。结合地震和大地热流资料,探讨了重磁异常特征、居里面和Moho分布的构造意义。结果显示:(1)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的重磁异常的空间展布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基本吻合。研究区内所有山脉处的条形磁异常皆与构造走向相一致。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块体从北到南依次是东西走向的正磁异常、东北走向负磁异常及北北东向的正磁异常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汇聚的异常分布特征,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和秦岭造山带处重力异常分布方向的转向皆验证了研究区构造演化受到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向东北方向挤压的影响。研究区的正负布格重力异常过渡线推测该线可能为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两种运动相互作用下达到平衡的地方,即中国大陆南北重力梯度带一部分。(2)华北克拉通东部居里面深度比中西部要浅,这与其他学科得到的东部在减薄的结论相一致。西部的鄂尔多斯西南缘居里等温面深度较浅,与其较强的地热值相对应,在加上龙门山造山带西侧有大量的历史地震发生,可推测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青藏高原的抬升导致深部物质向东北方向流动,受到刚性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导致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岩石圈强烈变形,并引起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地区下方局部的高温熔融地幔物质运移和上涌,居里等温面深度变浅。流动的物质遇到巴颜喀拉山脉和龙门山造山带受到力的作用,使本来就不稳定的构造更容易发生地震,并推测强烈的活动使该区产生了消磁作用,才会在磁异常图上显示出强负磁异常团。这也间接的证明了鄂尔多斯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致使青藏高原隆起产生北东向挤压作用的影响要强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影响。(3)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分布呈现西深东浅的布局,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处的东北向梯度带表明了青藏高原物质的逃逸方向。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平原褶皱带莫霍面的深度与海上莫霍面深度相差不大,这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在减薄有关。

王训练[9](2018)在《地史学研究的简要回顾》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地球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地球科学重要的指导思想,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分别论述了传统地球科学时代和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分5个阶段(启蒙阶段(18世纪末以前)、狭义地史学(地层学)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近代地史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现代地史学阶段(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和当代地史学或系统地史学阶段(21世纪以来)),简要回顾了地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地史学研究的成就;认为21世纪地史学研究首先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不仅要重视地史学与地球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而且要重视地史学与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其次要重视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将各种地质现象纳入地球圈层之间以及地球与其他有关星球之间相互作用记录与产物这个体系中认识,还要关注地史时期全球环境变化规律的研究,使地史学研究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服务,实现地史学由地球科学向地球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跨越。

陈肖月[10](2016)在《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的衰落现象及城市规划策略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城镇的兴盛与衰落都是城镇发展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客观过程,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也对应着多种诱发因子。过去的城镇规划学者们更多的时间是在研究如何能让城镇繁荣,而对城镇的衰落现象,尤其是由地震、洪水、极端气候变化等地质生态环境变化引发的城镇衰落现象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少存在相关的专项分类研究。随着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生存发展与地球系统间的紧密互动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看到地质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灾难性影响,城镇兴衰与地质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理应受到城市规划专业的格外重视。拥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山地城镇具有地质生态环境复杂、地质生态环境变化频繁、地质生态环境脆弱的鲜明特征,其发展也总是受制于地质生态环境的状态,因而选择山地城镇作为研究地质生态环境变化与城镇衰落现象间关系的切入点,具有典型性。基于山地城镇的本质特点、地质生态环境变化的城镇发展影响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在城市规划领域从地质生态学视角研究山地衰落城镇,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充分阐述了地质生态学和城镇衰落现象的理论研究进展后,本文首先探讨了地质生态环境变化、城镇衰落现象以及山地城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历史事件的总结推理以及核心概念构成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的论证得到地质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城镇衰落现象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而山地城镇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其次,本文总结归纳了由地质生态环境变化诱发的山地城镇衰落现象的特征、分类、表现形式等内容,重点阐述了山地地质生态环境变化动力作用和城镇衰落关系。最后,本文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以及降低地质生态环境变化危害为目标的山地衰落城镇的复兴策略,结合规划实践案例提出了包括科学谨慎的用地选择、合理的规模控制、强大的应急系统、宏观的由外向内的区域生态修复以及社会群体心理建设和地域文化回归在内的五个规划策略。“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的衰落现象及城市规划策略”课题研究尝试将较为前沿的地质生态学和城市衰落研究引入到城市规划学科当中,试图突破现有城镇衰落研究多为历史定性研究的状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城镇衰落现象进行了分类型的细化研究,并提出了城市规划策略,从应用技术的层面思考,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二、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理课程标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借鉴国外地理课程改革的经验
        (二)丰富地理比较教育研究视野
        二、实践意义
        (一)利于分析两国高中地理课程难度适宜性
        (二)促进我国地理课程改革
        (三)利于两国地理教育的交流合作与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
        (二)贝雷迪(George Z.F.Bereday)比较研究方法
        (三)关于课程难度的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一)国内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中外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贝雷迪比较研究方法
        (四)关于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
        三、相关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一)分析两国高中地理课程难度
        (二)借鉴先进的地理课程改革理念和经验
        (三)促进我国地理课程改革
        (四)加强中加地理教育发展的交流合作与研究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贝雷迪比较四步法
        (三)内容分析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课程标准
        二、地理课程标准
        三、课程难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主义
        二、贝雷迪比较教育理论
        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第三章 中加地理课程概述
    第一节 地理教育发展
        一、BC省地理教育的发展
        (一)二战后的教育改革
        (二)多元文化教育发展
        (三)原住民教育改革
        (四)BC省教育改革
        二、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
        (一)中学地理教育发展
        (二)地理课程发展
    第二节 地理课程标准改革背景
        一、BC省地理课程标准改革背景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结构改变
        (二)BC省学生在PISA测试成绩在下滑
        二、我国地理课程标准改革背景
        (一)我国步入新时代发展阶段
        (二)现行的课程内容和教材滞后于地理课程改革
第四章 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课程标准总体框架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总体框架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总体框架
    第二节 课程理念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理念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理念
    第三节 课程目标及能力
        一、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
        二、高中地理课程能力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能力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能力
    第四节 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二、课程模式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模式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模式
        三、课程管理体制
        (一)BC省高中地理课程管理体制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管理体制
    第五节 课程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一)BC 省的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标准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标准
        二、评价方式
        (一)BC 省的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方式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方式
第五章 中加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难度分析
    第一节 课程内容难度
        一、课程内容难度概述
        二、课程难度影响因素
        三、课程内容难度模型
    第二节 课程内容广度
        一、课程内容广度
        二、课程内容广度统计
        (一)自然地理模块知识点数量统计
        (二)人文地理模块知识点数量统计
    第三节 课程内容深度
        一、课程内容深度模型
        (一)课程内容深度模型建构基础
        (二)课程内容深度计算模型
        二、课程内容深度计算
        (一)我国高中课程标准中课程知识点的深度
        (二)BC省高中课程标准中课程知识点的深度
第六章 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与启示
    第一节 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
        一、课程理念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三、课程设置比较
        (一)共同点
        (二)不同点
        四、课程内容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五、课程评价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二节 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适应性分析
    第三节 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关于课程管理体制
        (一)加大落实地方、学校的课程管理权
        (二)扩大课程开发设计团队主体
        二、关于地理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增强通用性
        (二)转变课程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
        三、关于地理课程设置
        (一)跨学科融合
        (二)增强各阶段地理课程的衔接性
        (三)突出区域特色课程
        (四)建构地理课程模式
        四、关于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课程内容开发要与时俱进
        (二)均衡课程内容深度
        五、关于地理课程评价
        (一)评价目的多元化
        (二)明确学生自我评估的重要性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数学地球科学跨越发展的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正在改变地质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地质学
    1.1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1.2 人工智能地质学
    1.3 知识图谱
2 大数据挖掘
    2.1 高维数据
    2.2 大图形数据
    2.3 关联规则与推荐系统算法
3 地球化学异常识别与提取
4 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
    4.1 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
    4.2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
    4.3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三维成矿预测
5 地质虚拟现实
6 地质过程模拟
    6.1 多点地质统计学
    6.2 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
    6.3 成矿地质过程数值模拟
7 区块链技术应用
8 大地质科学计划
    8.1 OneGeology
    8.2 玻璃地球
    8.3 化学地球
    8.4 深时数字地球(DDE)
9 展望

(3)联合全球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岩石圈磁场
        1.1.2 岩石圈磁场模型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卫星磁测资料的研究进展
        1.2.2 基于近地观测资料的研究进展
        1.2.3 中国地区岩石圈地磁场观测及建模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磁场建模理论
    2.1 地磁场概述
        2.1.1 地磁场要素
        2.1.2 地磁场坐标系
        2.1.3 地磁场时间系统
        2.1.4 地磁指数
    2.2 球谐理论
        2.2.1 球谐函数
        2.2.2 球谐模型的反演
        2.2.3 功率谱
    2.3 岩石圈磁场模型及建模方法
        2.3.1 全球模型及建模方法
        2.3.2 区域模型及建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星模型对中国地区岩石圈磁场的适用性研究
    3.1 模型与数据处理
        3.1.1 Swarm卫星数据
        3.1.2 CHAOS-6 模型
        3.1.3 卫星数据的选取及网格化处理
    3.2 基于Swarm卫星数据中的小尺度特征的模型适用性研究
        3.2.1 轨道残差的时空一致性分析
        3.2.2 CHAOS-6 岩石圈磁场分析
        3.2.3 15-20 阶磁场的长期变化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星模型与航磁数据的兼容性分析
    4.1 数据与模型
        4.1.1 航磁数据
        4.1.2 卫星模型
    4.2 卫星数据和航磁数据的兼容性分析
        4.2.1 模型与数据的残差及趋势比较
        4.2.2 傅里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合不同数据集的区域岩石圈磁场建模
    5.1 区域地磁场建模方法
        5.1.1 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
        5.1.2 球谐函数反演的计算简化
        5.1.3 球谐函数在坐标系旋转下的变换方法
        5.1.4 模型的约束条件、边界效应及高度延展性
    5.2 联合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岩石圈磁场建模
        5.2.1 阻尼项的选取
        5.2.2 基于CHAOS-6 模型的120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2.3 基于MF7 模型的133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2.4 基于LCS-1 模型的185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2.5 基于NGDC720 模型的400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LAS模型的评估分析与应用
    6.1 模型与数据的对比分析
        6.1.1 模型与中国航磁数据的残差分析
        6.1.2 模型与Swarm卫星模型的对比分析
    6.2 小尺度特征的一致性分析
    6.3 模型功率谱对比
    6.4 模型的频谱相干性分析
    6.5 模型对磁异常的物理解释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
        2.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行为动词
        2.教学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约翰?彼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SOLO分类理论比较
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
    (一)行为动词内涵分析
        1.说明
        2.比较
        3.解释
        4.分析
    (二)行为动词分类分析
        1.依据行为目标分类
        2.依据行为条件分类
    (三)行为动词量化分析
    (四)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条件分析
    (五)行为动词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三、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实施案例
    (一)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依据
        3.案例设计
    (二)教学实施案例
        1.“说明”类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2.“比较”类教学实施案例: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
        3.“解释”类教学实施案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4.“分析”类教学实施案例: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行为动词案例分析
附录2 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条件、行为目标分析
附录3 SOLO分类理论案例分析
致谢

(5)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关于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确定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的水平划分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方式及其测试内容的确定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的试题编制
    第二节 基于审题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中的测验等值技术
    第四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五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开发
    第一节 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第二节 基于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完善地球科学态度量表
    第三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态度量表工具
第六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正式测试与工具检验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工具组成与施测情况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检验
第七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征与讨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群体差异分析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释义
    第四节 基于样本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提升中学生现有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初稿
    附录2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态度调查量表
    附录3 正式测试的初高中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和量表试题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难题
    2.1 自然资源分类相关理论思想
    2.2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综合管理
    2.3 自然资源的个性特征与分类管理
    2.4 自然资源整体与单类资源的耦合关系
第3章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与管理
    3.1 国际上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3.2 国外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
    3.3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基本特点
    3.4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经验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分类现状
    4.1 国内自然资源现有主要分类方法
    4.2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
    4.3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情况
    4.4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特征
    4.5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重叠资源归类
    5.1 重叠类资源标准分布状况调查
    5.2 重叠资源细类研究样本选择
    5.3 自然资源划类的理论技术方法
    5.4 重叠资源划类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自然资源三级分类框架设计
    6.1 纳入框架的分类标准范畴选择
    6.2 自然资源综合分类的理论框架
    6.3 重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
    6.4 自然资源归类调整结果及说明
第7章 自然资源分类别经济分析
    7.1 自然资源分类产值指标体系构建
    7.2 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计算结果分析
    7.3 土地资源经济分析
    7.4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
    7.5 海洋资源经济分析
    7.6 林草资源经济分析
    7.7 地勘产业经济分析
第8章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8.1 自然资源分类服务于资源治理实际需要
    8.2 自然资源分类框架要与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分相衔接
    8.3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自然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8.4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合理区分资源资产类别
    8.5 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空间综合管护协调发展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华北克拉通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的构造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资料
第二章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磁异常特征
    2.1 计算方法
    2.2 NGDC-720模型磁异常与航磁异常的比较
    2.3 研究区地表磁异常的空间分布
        (1) △F的空间变化特征
        (2) △X的空间变化特征
        (3) △Y的空间变化特征
        (4) △Z的空间变化特征
        (5) △H的空间变化特征
        (6) △D的空间变化特征
        (7) △I的空间变化特征
    2.4 研究区磁异常的空间衰减规律
        (1) △F的空间衰减特征
        (2) △X的空间衰减特征
        (3) △Y的空间衰减特征
        (4) △Z的空间衰减特征
        (5) △H的空间衰减特征
        (6) △D的空间衰减特征
        (7) △I的空间衰减特征
    2.5 磁异常分布与地震的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重力异常特征
    3.1 计算方法
        (1)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2) 布格重力异常
        (3) 均衡重力异常
    3.2 EGM2008模型
        (1) 自有空气重力异常
        (2) 布格重力异常
    3.3 WGM2012模型
        (1)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2) 布格重力异常
        (3) 均衡重力异常
    3.4 EGM2008、WGM2012布格重力模型的差异
    3.5 东西向与南北向剖面重磁异常分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居里等温面
    4.1 计算方法
    4.2 居里等温面
    4.3 研究区的地热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的莫霍面分布
    5.1 Parker-Oldenburg迭代算法
    5.2 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
    5.3 莫霍面深度与居里等温面深度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地史学研究的简要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启蒙阶段 (18世纪末以前)
2 狭义地史学 (地层学) 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
3 近代地史学阶段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中叶)
4 现代地史学阶段 (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
5 当代地史学或系统地史学 (Earth System History) 阶段 (21世纪以来)
6 当代地史学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10)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的衰落现象及城市规划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地质生态及地质生态变化
        1.3.2 城镇衰落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研究综述
    2.1 地质生态相关研究
        2.1.1 国外地质生态研究进展
        2.1.2 国内地质生态研究进展
        2.1.3 地质生态领域技术研究
    2.2 城镇衰落相关研究
        2.2.1 认知城镇衰落问题——城镇发展进程研究
        2.2.2 国外城镇衰落理论研究
        2.2.3 国内城镇衰落理论研究
        2.2.4 衰落城市的复兴研究
    2.3 地质生态学和城镇衰落现象的交叉研究
    2.4 研究现状评价
3 地质生态变化与山地城镇衰落的相关性分析
    3.1 基于历史纪实统计的相关性分析
    3.2 基于因子间逻辑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3.2.1 城镇衰落现象的诱发因子
        3.2.2 地质生态环境变化的构成要素
        3.2.3 因子关系的逻辑分析
    3.3 地质生态环境变化因子是城镇衰落诱发因子的重要组成
    3.4 地质生态变化下城镇衰落现象研究中山地城镇具有典型性
    3.5 小结
4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变化作用下的衰落现象
    4.1 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衰落现象的特点
        4.1.1 突发性与难预测性
        4.1.2 强破坏性
        4.1.3 扩展性
        4.1.4 难恢复性
    4.2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变化下衰落现象的动因分析
        4.2.1 大陆运动力与山地城镇衰落
        4.2.2 地球外部能与山地城镇衰落
        4.2.3 人类活动力与山地城镇衰落
    4.3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变化引起的衰退表现
        4.3.1 城镇评价指标的衰落
        4.3.2 城镇建成环境的衰落
        4.3.3 区域自然环境的衰落
        4.3.4 城镇衰落对社会群体心理的影响
    4.4 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衰退城镇的测评
        4.4.1 地质环境测评
        4.4.2 水文环境测评
        4.4.3 大气环境测评
5 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衰落城镇的城镇规划策略
    5.1 科学谨慎的用地选择
        5.1.1 探索性实践案例选取——四川省江油市
        5.1.2 方法概述
        5.1.3 江油市基于大气环境容量测评结果的产业布局调整实践
    5.2 合理的规模控制
    5.3 强大的应急系统
    5.4 宏观的由外向内的区域生态修复
    5.5 社会群体的心理建设及地域文化回归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总结
    6.2 不足与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四、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理课程标准为例[D]. 赵乔. 云南师范大学, 2021(11)
  • [2]数学地球科学跨越发展的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正在改变地质学[J]. 周永章,左仁广,刘刚,袁峰,毛先成,郭艳军,肖凡,廖杰,刘艳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 [3]联合全球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D]. 姜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D]. 尤旭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 周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马杏垣院士生平简介和学术贡献[J]. 编辑部. 地球科学, 2019(05)
  • [7]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邓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华北克拉通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石岚. 云南大学, 2019(03)
  • [9]地史学研究的简要回顾[J]. 王训练. 地学前缘, 2018(03)
  • [10]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的衰落现象及城市规划策略探索[D]. 陈肖月.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英国的国际岩石圈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