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

一、现代测绘科技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媚[1](2021)在《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和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有效协调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黄土高原的北缘与毛乌素沙地的南缘接壤的过渡地带是神东矿区发展建设起来的地方,然而,神东矿区与生俱来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其在我国煤炭资源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同时,也成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监督区。因此,有必要开展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的研究,预防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土地退化,为规范矿山资源合理开采和制定矿区生态治理决策提供依据,为西北半干旱地区煤矿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补连塔矿区为例,具体分析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生态本底、结构、胁迫以及效益4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特征;构建包括4个准则层和19个指标层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构建障碍度模型对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矿区土地生态修复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从生态本底质量来看,矿区土壤肥力指数、遥感生态指数(RSEI)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6年有大幅度提升,降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研究区生态本底变化朝着正向发展,而且土壤、气候、植被、降水等自然条件对研究区生态调节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2)从生态结构质量来看,矿区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所增加,土地分布趋向于均衡化。2006年景观格局出现严重破碎化现象,但整体上研究区生态结构变化朝着有序方向发展,而且矿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对增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3)从生态胁迫和生态效益质量来说,研究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整体上属于轻度污染,人口密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有所提升,说明矿区土地生态胁迫变化直接制约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而且矿区生态经济协调度较差,属于潜在危机区。(4)1990-2019年,补连塔矿区土地生态质量逐渐变好。土地生态质量为一般等级的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生态质量变差区域的面积有所下降,变好区域的面积明显上升,但在部分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土地生态质量不断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矿区土地生态质量等级呈现出东低西高的特征。(5)研究区不同年份土地生态质量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测算得出,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排名前3的评价指标是人均GDP、生态服务价值以及NPP,说明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演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据此,针对研究区出现的土地生态质量问题提出相应地土地生态修复建议,从而提高矿区土地生态质量。

杨辉[2](2020)在《徐州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人地矛盾的表现层面之一,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桎梏。对煤矿开采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后果是人地矛盾的突出表现,对这些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关注呼吁土地复垦研究。煤矿区土地复垦不仅影响到用地指标平衡,是耕地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矿产资源开采与土地良性利用的科学布控方法,不仅在资源利用层面构筑节约型导向,也在发展模式角度有力地践行有序和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大刘煤矿区为例,分析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和机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土地复垦的各个备选方案进行适宜性评价,即采矿结束后将矿区土地复垦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适宜性评估。并根据该评价结果,针对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对土地复垦的整个流程做出机制上的总结与定量估算,分析土地复垦的方法、效益,以期得到采矿地区不仅局限于资源开采的未来土地复垦与整治的先验经验。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显示耕地和商服用地构成当前该区域的主要用地类型,土地损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地表轻度塌陷,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与污染。运用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的2004年、2012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的大刘煤矿矿区遥感影像,同时参考谷歌地图和江苏省天地图等,综合考虑论文的研究目标与遥感影像的分辨率问题,确定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将地类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塌陷地、其他用地共6种,进行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分析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2004年至2020年,矿区土地垦殖率减少了28.96%,土地农业利用率减少了23.57%,土地建设利用率增加了15.39%。2004年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动态度最大,为2.36%,表明该时间段内土地利用变化较大。2012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经历了由剧烈转为平缓的阶段,转移主要发生在塌陷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2)筛选出包括适宜程度、驱动因素、制约因素3个准则层要素,以及自然禀赋、区位交通、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公众意愿、环境评估、景观结构、效益指标、干扰程度、风险因素10个子准则层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复垦方向确定指标层的具体指标,对大刘煤矿进行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权重的确定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12.4软件导入专家问卷数据,对照模型设定录入各层次的指标,检验判断矩阵、得到指标权重。对于专家打分的数据缺失情况,运用yaahp12.4软件对残缺矩阵进行数据补全。计算得到各个因子的权重之后,与通过分级得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得分作为评测结果参照。根据评价结果计算,复垦大刘煤矿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为农业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得分为77.56分,复垦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分为67.09分,而复垦为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分为62.03分,经过复垦治理后,预计将原有的47.51hm2采矿用地整治为农业用地。(3)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复垦措施与复垦效益的因果关系确定,形成复垦效益动力系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对土地复垦效益做出静态与动态的定量估算。基于对土壤肥力恢复时间的考虑,划分2021至2023年为土地复垦初期,2023至2028年为复垦的中期和后期。定量估算结果显示,大刘煤矿土地复垦治理完成后转换为农业用地,复垦初期、中期、后期生产功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0.66万元、28.43万元、42.65万元,新增耕地投入农业生产后产生农产品进入流通销售,每年的经济效应为产值12.19万元。并且产生由微观传达至宏观的社会效应,作为文化娱乐功能的土地复垦效益在复垦初期、中期、后期分别为2.58万元、6.87万元、10.30万元。计算得到土地复垦每年产生的教育效益为228.01万元。复垦初期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约为20.59万元,复垦中后期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31.71万元至47.56万元。对于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可以论证矿区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土地复垦所带来的效益,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为采矿服务年限结束的矿区土地复垦整治与开发利用方向做出研究与对比分析。

刘英[3](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吴振华[4](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张建勇[5](2020)在《利用无人机遥感的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生物量精细化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矿区耕地的复垦是解决我国矿产粮食复合区耕地损毁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矿区复垦耕地的监测与评价是复垦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指导矿区复垦工作的实施。矿区复垦耕地的土壤扰动剧烈、生产力逐年恢复,使得作物生长响应的空间差异更为显着且随时间变化,因此开展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传统采样分析方法的采样点布设存在主观性,且增加采样点势必要增加监测成本,不利于大面积的长期监测;卫星遥感手段相对于复垦耕地的作物生长周期而言的时间分辨率较低,难以保障精细监测的数据获取;近地监测手段(Li DAR、地物光谱仪等)成本昂贵、数据量大,难以推广使用。这些监测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矿区复垦耕地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的瓶颈。近年来,新兴的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手段以成本低、精度高、响应快、周期短、易操作等优势受到小尺度研究的广泛关注,已经在复垦所关注的作物指标(地上生物量、作物产量、株高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小尺度上的矿区复垦精细监测中展露头脚,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将轻小型无人机遥感观测手段引入矿区复垦耕地的精细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矿区复垦耕地分阶段施工而耕作以田块为基本单元,土壤扰动剧烈导致作物生长响应的空间差异更大,以及生产力逐年恢复使得以产量为评价指标难以揭示作物生长的动态响应特征,以至于难以开展精细监测评价。本文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的耕地为例,选择与作物产量存在线性关系的作物生物量为动态监测指标,在构建作物冠层结构特征基础上,实现多特征像素级融合的作物生物量估算,以自动提取的耕地条带为基本分析单元,实现矿区复垦耕地作物生物量的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矿区复垦耕地的分阶段施工且耕作以条带田块为基本单元的特点,提出了典型耕地条带田块自动制图方法,通过对耕地条带田块的无人机影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田埂线提取、田块面制图而成,并验证了制图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图方法可靠且精度高,其中条带田块的面积提取精度优于98.9%且Kappa系数优于97.4%,田埂线提取结果有较高的召回率(>97%)和准确率(>95%)。(2)针对矿区复垦耕地土壤扰动剧烈且空间异质性显着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轻小型无人机多光谱图像构建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冠层高度模型,通过多光谱图像生成的密集点云两步滤波、点云插值、栅格运算和植被掩膜等一系列处理,并在剔除冠层孔隙策略下选择99%分位数为株高提取阈值,验证了所构建的CHM精度。结果表明,轻小型无人机多光谱数据源可以用于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构建,相对航高低的CHM精度更高。在相对航高50m时,小麦CHM的RMSE为5.3~8.2cm,玉米CHM的RMSE为10~11.8 cm。(3)针对矿区复垦耕地的土壤环境动态演变且生产力逐年恢复的特点,并结合小麦和玉米的冠层光谱特征,构建了针对小麦的冠层光谱响应、结构特征和气象因子多特征像素级融合的参量,并构建了针对玉米的冠层结构特征与气象因子融合的参量,改善了小麦和玉米生物量的估算精度。在计算冠层体积模型CVM和确定气象因子GDD基础上,筛选小麦生物量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构建了基于CVM和GDD的冠层光谱响应模型参量VM-CSRM,同时针对玉米构建了基于GDD权重的CVM参量;然后分别定性、定量地选择最优的特征融合参量,依次进行生物量估算的建模、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量能改善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小麦以CARI×CVM×GDD为自变量二项式回归建模得到最优的估算结果(R2=0.8272,RMSE=0.1690kg/m2),玉米以CVM×GDD2为自变量指数回归得到最优的估算结果(R2=0.8897,RMSE=0.1649kg/m2)。(4)为实现矿区复垦耕地的评价,分析了耕地条带、处理小区两种统计单元下的复垦耕地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首先,建立了考虑作物整个生长阶段的生物量分级标准,以分析作物生物量累积对复垦土壤环境响应的绝对变化特征;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各期作物生物量累积对复垦土壤环境响应的空间相对差异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极限条件法的思想,实现复垦耕地的评价。结果表明,在耕地条带单元下,受复垦土壤环境的影响相对小的耕地条带是B行(试验田南起第二个耕地条带);在处理小区单元下,引黄河泥沙夹层式充填最优的土壤剖面构型是T09(表土30cm+心土20cm+黄河泥沙20cm+心土20cm+黄河泥沙30cm)。

高开强[6](2019)在《基于多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矿区土地复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而矿产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土地资源出现了大面积的塌陷,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矿区环境及生态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为了恢复矿区土地生产力,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被破坏的土地进行科学复垦,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山东省某一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内外土地复垦现状,以矿区土地利用及损毁现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评价因子进行权重分配,运用指数和法结合极限条件法从宜耕、宜林、宜渔三个方面建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2)由于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再次对该矿区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对第一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对比分析两种适宜性评价结果,对该矿区土地复垦的适宜方向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即优先考虑复垦为耕地和渔业。(3)针对该矿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复垦工程措施以及生物化学措施,具体措施具体分析,为该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多种适宜性评价方法互为验证的模式对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有效消除了单一方法的主观性以及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同时避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偶然性,降低了各因素误差的影响,能够更为准确的为土地复垦提供更为准确的方向与指引,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今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潘健[7](2017)在《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安全管控政策差异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工农业不断的发展,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物在矿区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显着影响着矿区复垦后农产品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由于国情差异较大,国外相关研究的可借鉴性较差;国内相关研究大都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鲜有基于土地利用的矿区重金属超标土地安全利用政策方面的系统研究。为了探索如何对矿区重金属超标土地的安全利用,本文从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基本形势、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等方面论述了矿区重金属超标土地安全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安全利用情况和各种配套措施,并结合我国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对象、职责职权、工作效果,来论证目前各种政策的优缺方面。最后,结合我国矿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对我国矿区重金属超标土地如何安全利用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矿业活动、污灌、工业场地、汽车尾气排放、农用化学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土地违法问题突出的现实情况,无论是从现实选择的角度还是博弈论的角度,国家土地污染管控政策都面临着需求过量而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土地污染管控有必要从可持续发展、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障土地污染管控政策的落实等元政策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分析。(2)我国在土地污染治理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立法形式失之散乱,立法内容失之粗疏,立法授权不尽科学。各有关部门权责不清,不清楚本部门矿区土地污染管理职责,无法依据职责实施监督管理,不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未来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在坚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其他县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体制下,更应突出强化环保主管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职责和权限。(3)当前有关基本农田调整实践,一般仅基于矿区土地分等成果进行,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耕地质量状况,然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尚没有在基本农田调整中得到重视。矿区土地占补平衡和按等折算、矿区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等都具有类似情况。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发现土壤质量状况不适宜时,应当统筹考虑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土地供给需求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协调。在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一带一路”尺度、国家尺度、矿区尺度重金属超标矿区土地安全利用管控差异化政策建议。主要内容为:加强战略规划,构建由政府、企业、智库等多方参与的矿区土壤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树立底线思维,及时准备风险预案,推进矿区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水土流失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五方案合并;优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转变供给方式,挂钩工矿用地;构建多方位体系保障,明确行政管理体系保障是核心,法规政策体系保障是前提,资金支持体系保障是重要组成,科教宣传体系保障是有效补充。

袁宏哲[8](2017)在《探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文中认为测绘技术在金属勘探,金属矿山勘测等土地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土地供求矛盾问题突出的这一背景下,各级国土部门应为国家提供更为精准的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和现有利用率等相关信息。而随着土地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本文以矿区测绘和农业土地测绘为例,通过技术对其开发进行管理。

寇晓蓉[9](2017)在《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矿区复垦土地的功能主要以生产型功能和调节型功能为主,而旅游型功能和文化型功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论文结合近自然相关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等,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系统科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探讨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地貌与水系统、重构土壤、生物资源的生态改造和优化方法,分析与评价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旅游资源,并开展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文化设计与科研教育科普功能拓展。本研究旨在为重建矿区生态文明、保护工业旅游资源、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及资源型城镇转型,实现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貌重塑方面:成型地貌的保护与改造可采用毛石墙护坡、造景建园、固墙增邑、平整地表等方法。已基本成型但还处于沉稳期的地貌可按不同类型整合成山丘、梯田等自然生态地貌。水系统建设方面:利用原有水体和改造小水体,使规划景观与原地貌景观更好结合。(2)土壤重构方面:重构土壤功能提升必须考虑土壤形成因素对重构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消除障碍层次及潜在障碍层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对土壤及周边环境的污染。重构土壤功能提升的技术方法因重构土质类型、复垦方向而异,主要是分层剥离、分类排弃、分区整地,可实现采矿和复垦一体化。(3)生物资源方面:根据矿区地域特点及现有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将矿区植被进行规划分区,即防风防护林、景观林、自然生态林、经济林4个分区。通过动物、昆虫自然培育、人工引种和生态养殖的方式可实现动物、昆虫类资源的功能提升。(4)从工业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康体(运动)旅游和自驾车旅游8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专项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工业观光+生态复垦+科研科普+生态农业+煤都文化”五位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开发模式。(5)立足区域文化元素,设计了生态、工矿、民俗3个文化旅游主题。形成了以文化为核心的“一带围绕、七星连珠、九区布局”的旅游资源结构。把旅游功能区规划为复垦纪念公园、民俗文化博览园、地质公园、工业旅游博览区、国际农业博览区、生态游乐园、牧草风情区、药用植物种植区等。(6)立足野外科研基地现状与特点和土地科技领域野外科研基地建设设想,明确了矿区复垦土地的功能定位、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以及解决科研教学问题的方法等,分析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王玉军[10](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二、现代测绘科技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测绘科技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研究
        1.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质量
        2.1.2 土地生态质量
        2.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系统科学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煤炭资源和采煤塌陷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4章 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研究
    4.1 生态本底质量变化
        4.1.1 土壤肥力指数变化
        4.1.2 RSEI指数变化
        4.1.3 地形位指数
        4.1.4 降水量变化
        4.1.5 NPP变化
    4.2 生态结构质量变化
        4.2.1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变化
        4.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2.3 斑块层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2.4 总体景观层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3 生态胁迫质量变化
        4.3.1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变化
        4.3.2 人口密度变化
    4.4 生态效益质量变化
        4.4.1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4.4.2 人均GDP变化
        4.4.3 生态-经济协调度
第5章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5.1 评价过程
        5.1.1 评价指标构建
        5.1.2 评价单元选取与指标标准化
        5.1.3 指标权重计算
        5.1.4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测算
    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2.1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分级
        5.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时空特征分析
    5.3 土地生态质量障碍因素诊断
        5.3.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5.3.2 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5.4 采煤矿区土地生态修复建议
        5.4.1 矿山开采前规划与采后及时修复相结合
        5.4.2 提高土地复垦工艺和强化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
        5.4.3 强化矿区生态风险评价与降低采动扰动相结合
        5.4.4 健全煤炭开采与生态补偿捆绑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基金资助

(2)徐州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
        1.2.2 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1.2.3 矿区土地复垦效益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质地貌特征
        2.2.2 气候水文特征
        2.2.3 土壤植被特征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矿区土地利用状况
    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土地利用现状
    3.2 土地损毁状况分析
        3.2.1 土地损毁环节及时序
        3.2.2 土地损毁情况
    3.3 土地损毁影响
    3.4 土地复垦的必要性
4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
    4.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4.1.1 数据来源
        4.1.2 土地利用分类
        4.1.3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模型
    4.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
        4.3.1 土地利用程度
        4.3.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4.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 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5.1 土地复垦评价指标体系
        5.1.1 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
        5.1.2 评价指标筛选
        5.1.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与分值确定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要素判断矩阵构建
        5.2.2 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5.3 复垦适宜性评价
        5.3.1 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
        5.3.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
    5.4 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
6 矿区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6.1 土地复垦效益理论分析
        6.1.1 复垦效益分析的理论依据
        6.1.2 复垦效益分析原则
        6.1.3 复垦治理措施
        6.1.4 复垦工程设计
    6.2 土地复垦效益构成与估算流程
        6.2.1 复垦治理措施的效益构成
        6.2.2 复垦效益构成确定
        6.2.3 复垦效益估算方法
    6.3 大刘煤矿土地复垦效益评价
        6.3.1 经济效益估算
        6.3.2 社会效益估算
        6.3.3 生态效益估算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3.2 研究方法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利用无人机遥感的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生物量精细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区复垦研究现状
        1.2.2 矿区复垦监测研究进展
        1.2.3 复垦有关的作物指标无人机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实验设计与数据预处理
    2.1 试验田简介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田概况
    2.2 遥感数据
        2.2.1 轻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介绍
        2.2.2 遥感数据采集
        2.2.3 地面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
    2.3 田间调查数据
        2.3.1 作物高度测量
        2.3.2 作物生物量采集
        2.3.3 作物单产测定
        2.3.4 土壤数据
    2.4 气象数据
    2.5 无人机图像的预处理
        2.5.1 试验田的无人机图像预处理
        2.5.2 辅助研究区的无人机图像预处理
    2.6 本章小结
3 耕地条带田块的自动提取
    3.1 耕地条带田块自动提取的可行性
        3.1.1 耕地条带田块的特征
        3.1.2 耕地条带田块的自动提取流程
    3.2 耕地田埂线的自动检测
        3.2.1 地表粗糙度的二值化
        3.2.2 候选田埂线的过滤
        3.2.3 候选田埂线的清理
        3.2.4 候选田埂线的平滑
    3.3 耕地条带田面的自动制图
        3.3.1 田埂线上点的检测
        3.3.2 田埂线上点的标记
        3.3.3 田埂线上点的改善
        3.3.4 田埂线与田块面的制图
    3.4 耕地条带田块自动制图的精度验证
        3.4.1 耕地田埂线的精度验证
        3.4.2 耕地条带田块的精度验证
    3.5 耕地条带田块自动提取的影响因素讨论
        3.5.1 田埂线点集质量改善的效果
        3.5.2 空间分辨率对自动提取精度的影响
        3.5.3 数据采集对自动提取的影响
    3.6 自动提取方法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作物冠层高度模型构建
    4.1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与多视图立体视觉的冠层表面模型构建
        4.1.1 摄影测量学与计算机视觉的异同
        4.1.2 冠层高度模型的三维重建过程
    4.2 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构建
        4.2.1 密集点云的滤波
        4.2.2 冠层高度模型的初步生成
        4.2.3 植被掩膜的生成
        4.2.4 植被掩膜的作物冠层高度模型
    4.3 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验证
        4.3.1 剔除冠层孔隙的株高提取阈值确定
        4.3.2 作物冠层高度提取的验证
        4.3.3 作物冠层高度模型的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多特征融合的作物生物量估算
    5.1 多特征融合参量的构建
        5.1.1 植被指数的准备
        5.1.2 冠层体积模型的计算
        5.1.3 气象因子的确定
        5.1.4 多特征融合参量的提出
    5.2 小麦生物量的估算
        5.2.1 小麦植被指数的筛选
        5.2.2 小麦多特征融合参量的确定
        5.2.3 小麦生物量估算的建模和验证
        5.2.4 小麦生物量的估算结果
    5.3 玉米生物量的估算
        5.3.1 玉米特征融合的确定
        5.3.2 玉米生物量估算的建模和验证
        5.3.3 玉米生物量估算的结果
    5.4 生物量估算结果的讨论
        5.4.1 不同自变量的估算精度比较
        5.4.2 逐像素累积方法的优势
        5.4.3 样方估算的生物量与实测产量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复垦耕地作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评价
    6.1 作物生物量分级的时空变化
        6.1.1 作物生物量的分级标准
        6.1.2 作物生物量分级的时空变化
    6.2 作物生物量空间聚集的时空特征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6.2.2 作物生物量的全局聚集特征
        6.2.3 作物生物量的局部聚集特征
    6.3 作物生物量的评价与结果讨论
        6.3.1 作物生物量的评价
        6.3.2 评价结果的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多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矿区土地复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土地复垦
    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2.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2.5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步骤
3 研究区概况
    3.1 矿区简介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损毁现状
4 实例研究
    4.1 选择评价因子
    4.2 评价因子权重分配
    4.3 指数和法结合极限条件法
    4.4 模糊综合评判法
    4.5 对比分析各个适宜性评价结果
5 土地复垦措施
    5.1 工程技术措施
    5.2 生物化学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安全管控政策差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文献综述
        1.2.1 境外相关制度研究情况
        1.2.2 我国土地污染管控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2.2.4 系统分析法
        2.2.5 案例分析法
    2.3 研究理论
        2.3.1 环境地球化学理论
        2.3.2 人地关系理论
        2.3.3 系统控制理论
        2.3.4 生态适宜性理论
        2.3.5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6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土地污染概况及政策框架研究
    3.1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
    3.2 国家土地污染管控政策的实施
        3.2.1 国家土地污染管控政策的需求分析:基于现实选择的角度
        3.2.2 国家土地污染管控政策的供给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
    3.3 我国矿区土地污染管控的元政策分析
        3.3.1 可持续发展
        3.3.2 防控优于治理
        3.3.3 合理利用土地
        3.3.4 保障政策落实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现行土地污染管控部门职能、政策及局限
    4.1 监督对象
    4.2 职责职权
    4.3 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
    4.4 监督工作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S-CAD分析框架评估我国矿区土地污染管控政策
    5.1 S-CAD政策分析方法
    5.2 矿区土地污染管控在S-CAD分析中的各要素
        5.2.1 政策立场
        5.2.2 政策目标
        5.2.3 政策手段
        5.2.4 政策预期结果
    5.3 矿区土地污染管控制度的S-CAD分析
        5.3.1 政策出台的逻辑分析与因果分析
        5.3.2 矿区土地污染管控政策讨论
    5.4 矿区土地污染管控政策框架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多尺度矿区土壤污染风险实证分析
    6.1 宏观尺度——“一带一路”矿区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沿线矿区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6.2 中观尺度——国家重点矿产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山西矿产生态安全研究
    6.3 微观尺度——地方典型矿山
        6.3.1 研究区概况
        6.3.2 典型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矿区土地污染管控政策优化建议
    7.1 不同关系下的重金属超标矿区土地安全利用管控
        7.1.1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周边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7.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复垦土地作物布局调整
        7.1.3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复垦土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利用
        7.1.4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土地占补平衡和按等折算
        7.1.5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
        7.1.6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土地权属转移和用地类型转变
        7.1.7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土地治理科学技术
        7.1.8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矿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2 矿区重金属超标土地安全利用管控政策建议
        7.2.1 加强战略规划
        7.2.2 树立底线思维
        7.2.3 优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7.2.4 构建多方位体系保障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8)探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中的价值
    1.1 测绘技术信息化对矿区开发管理的作用
    1.2 矿区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1.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1.3.1 全球定位系统
        1.3.2 遥感技术
2 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中的价值
    2.1 测绘技术信息化对耕地开发管理的作用
    2.2 耕地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2.3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2.3.1 地理信息系统
        2.3.2 3S技术
3 结语

(9)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意义
        1.1.2 课题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功能研究
        1.2.2 复垦土地的生态服务性功能研究
        1.2.3 复垦土地的景观性功能研究
        1.2.4 复垦土地的美学功能研究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自然条件
        1.3.3 社会经济状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辨析
    2.2 基本理念、理论及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2.1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近自然相关理论
        2.2.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2.5 流域地貌理论
        2.2.6 景观美学理论
        2.2.7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阶段论
        2.2.8 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和理念
    2.3 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与脱贫致富、精准扶贫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地貌、水系统及土壤生态改造和优化
    3.1 矿区表层地球系统的地貌、水系统及土壤变化过程
        3.1.1 基本认识
        3.1.2 变化过程
    3.2 重塑地貌及水系的生态改造与优化
        3.2.1 生态改造与优化措施分析
        3.2.2 基于功能提升的水系布局及人工湖的建设
        3.2.3 基于Geo Fluv TM师法自然技术手段的生态改造与优化
    3.3 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重构土壤生态改造和优化
        3.3.1 矿区土壤的退化
        3.3.2 基于功能提升的矿山工程扰动土人工再造的方法
    3.4 基于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矿山企业控制标准
        3.4.1 地貌重塑质量控制标准
        3.4.2 土壤重构质量控制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生物资源改造与优化
    4.1 矿区表层地球系统植被变化的过程
        4.1.1 基本认识
        4.1.2 变化过程
    4.2 生物资源改造与优化
        4.2.1 植被资源功能提升分区
        4.2.2 以前期人工支持与诱导的重建植被物种分类
        4.2.3 以后期自然侵入的野生植物物种分类
    4.3 动物、昆虫类资源的功能更提升
        4.3.1 自然培育
        4.3.2 人工引种与生态养殖
    4.4 基于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矿山企业控制标准
        4.4.1 植被重建质量控制标准
        4.4.2 景观重现质量控制标准
        4.4.3 生态多样性重组质量控制标准
    4.5 本章小结
5 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旅游资源开发
    5.1 基本认识
        5.1.1 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
        5.1.2 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据
        5.1.3 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5.2 社会经济条件与矿区新生旅游资源分析
        5.2.1 社会经济条件
        5.2.2 矿区旅游资源类型现状调查与分类
        5.2.3 人工生态型与人文生态型旅游资源
        5.2.4 矿区旅游资源整体评价
    5.3 矿区旅游资源市场与客源结构分析
        5.3.1 总体发展态势
        5.3.2 旅游专项市场发展趋势
        5.3.3 客源结构分析
        5.3.4 客源市场定位及旅游收入预测
    5.4 矿区发展旅游的SWOT分析
        5.4.1 优势与劣势
        5.4.2 机遇与挑战
    5.5 矿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5.5.1 转变思路
        5.5.2 转变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文化设计
    6.1 矿区所在区域的人文背景分析
        6.1.1 史前文明
        6.1.2 边塞军事文化
        6.1.3 人文古迹众多
        6.1.4 名人辈出
        6.1.5 文化大熔炉
        6.1.6 和谐文化
    6.2 文化设计的功能分区与总体结构
        6.2.1 核心理念
        6.2.2 总体结构
    6.3 文化设计的功能区规划
        6.3.1 复垦纪念公园
        6.3.2 民俗文化博览园
        6.3.3 地质公园
        6.3.4 工业旅游博览区
        6.3.5 田园综合体
    6.4 本章小结
7 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科研教育科普功能
    7.1 复垦土地科研科普的现状、特点和意义
        7.1.1 现状
        7.1.2 特点
        7.1.3 意义
    7.2 平朔矿区复垦土地的科学教学科普功能提升
        7.2.1 基地功能定位
        7.2.2 需要解决的教科问题
        7.2.3 解决教科问题的方法
        7.2.4 解决教科问题的特点
        7.2.5 推广应用效果
        7.2.6 复垦土地科普功能的提升路径
        7.2.7 讨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现代测绘科技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D]. 高晓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徐州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 杨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利用无人机遥感的矿区复垦耕地的作物生物量精细化评价[D]. 张建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
  • [6]基于多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 高开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安全管控政策差异化研究[D]. 潘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8]探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J]. 袁宏哲. 中国金属通报, 2017(07)
  • [9]矿区复垦土地功能提升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例[D]. 寇晓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10]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土地科学的发展——以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