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分析

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分析

一、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如[1](2020)在《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后现代性对“大写的人”的否定,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德里达和罗蒂;一种是对现代性下的形而上学抱有复兴之意,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相对于同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激进的道德主张,利科在这两种哲学声音中显得比较温和,他始终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建构一个以人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体系。该体系与主体哲学息息相关,伦理学本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诠释,而经过伦理学诠释的自身概念也得到了扩大与升华。利科由此建立起了以语言和反思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自身的理解与诠释,就是主体从内在反思到外在实践的诠释学循环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性与相同性、主体性与自身性、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并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认识与肯定,从而树立起自尊与自善相统一的自我形象。利科认为自我在他者处认识自身、建构自身,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更新与发展自身。所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放弃在笛卡尔主义下的直观自我来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放弃对终极的伦理主张的妄想,转而在反思诠释学的哲学视野内去发现更为具体的伦理生活方式。在当代的道德境遇中,与他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主体必须做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行为。对利科而言,人的所有能力都统一在人类原始的肯定性之中。他从语言、行动、叙事和负责任这四个向度去诠释人的破碎性与创造性,从而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下去接近人的内心生活,去建构自我。所以在利科的伦理哲学体系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才是伦理活动、道德动机与道德责任的最终责任人。利科伦理哲学的伦理主张既强调对善的生活的伦理目标的追求,也重视道德义务的规范性,因为伦理本身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及其对自身的诠释。主体哲学本身属于伦理学范畴,而伦理学也应当被看作是主体自身的诠释学。主体是诠释的主体,而伦理是主体的诠释。利科将善与义务同自身联系起来,并由此提出分别代表着目的论与义务论的自善与自尊的两种自身筹划的结构。在利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道德主张可以在单一形式的自身筹划中展开,目的论必须经过义务论的检验,而义务论必须以目的论伦理意向为前提。但当出现不能被自善与自尊化解的解释的冲突时,利科认为只有实践智慧才能妥善处理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所以利科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是从目的论出发,经由义务论的检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实践智慧来对道德规范体系作出补充。综上,利科伦理学是以人的行为规范为导向的伦理哲学体系,是在实践生活中完成从个人向善的伦理意向到主体间信服的过程。实践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诠释,它源自哲学人类学,也最终走向人对自身的认识。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经历了反思与实践的迂回,已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利科更加具体地对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认为后者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在善与善的冲突性领域中去规范道德标准,并针对性地为伦理判断充当最后一道保障。

左辉[2](2019)在《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伦理道德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时代体现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维系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与人在和谐的社会中相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伦理道德秩序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按照霍布斯的说法,没有道德的社会将是一个人与人厮杀的战场,最终将会导致社会停滞,文明消亡。所以,对伦理道德的追问就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伦理道德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理论任务。中世纪到近代时期近三百年的转折之路激荡着众多思想家抛弃传统社会的东西,迎接新的东西。文艺复兴作为释放人的感性欲望的运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作为近代伦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商品经济作为西欧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这些改变西欧近代社会面貌的不同条件,推动着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弦更张,要求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建立起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欧近代伦理学发展方向也随之发生了转折,中世纪传统社会的美德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新的美德不断地涌上历史前台。而曼德维尔的伦理思想就是在西欧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中形成的,是西欧近代时期经济社会转型的产物。曼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的思想是进入其伦理世界的第一扇大门。曼德维尔以巨大的胆识提出了私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这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长空,把人们从沉浸在颠扑不破的传统美德当中惊醒。曼德维尔对西欧近代伦理学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私恶如何过渡到公利的问题成为他之后任何一位伦理思想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而且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推进近代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往往将曼德维尔提出的“私恶即公利”的思想称之为“曼德维尔悖论”。这是因为,从形式上看,私恶与公利的确存在矛盾。按照正常理解,私恶就是私恶,它根本不可能成为公利,而公利就是公利,其中根本没有私恶的因子。显然,不能从形式上去解读曼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的思想。实际上,曼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思想是西方近代伦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命题,值得我们耐心品味。具体来说,曼德维尔独具匠心地提出“私恶即公利”的思想,颠覆了传统道德观念,他把私恶作为考察伦理道德、社会、经济等等的先决条件,说出了当时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人性恶的一面,并把这一观点贯彻到底。在曼德维尔看来,私恶是毋庸置疑的,人的本性并非善意的,往往是私恶主宰着人性,可以说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曼德维尔把私恶作为人性的基础,创立了以私恶为原则的情感伦理学说。人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受到私恶的控制,这是曼德维尔伦理思想的核心。曼德维尔认为,在私恶的控制下,社会并不必然导致衰落,反而发展的更加有力。私恶不仅是人的道德行为形成的切入点,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的根本动力,这就呈现了公利形成的可能性。但在曼德维尔看来,私恶不能无限度的发展,要有政治家的精妙技艺以及政治家制定的法律作为人从私恶走向公利之高尚道德社会的实践保证,如果没有政治和法律对私恶的约束与管控,很难形成公利的社会。因此,围绕“私恶与公利”的张力关系,文章主要讨论几个问题:其一,曼德维尔伦理思想的起点,即分析以私恶为动机的激情和人性的关系,然后分析私恶与道德的共存关系。在私恶如何成为道德形成的基础上,按照曼德维尔的说法,私恶的情感通过人的骄傲之心提升到高尚的情感状态。曼德维尔认为私恶是人性的核心表现,人的本性首先不在于理性、善良、利他心等等,而在于趋利避害的私利性,人的激情是围绕着自爱为中心展开的,这是曼德维尔关于人性的根本看法。其二,阐释私恶通向公利的道路,说明私恶不仅是作为社会形成的逻辑基础,而且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就为私恶过渡到公利做出了铺垫。饶有趣味的是,曼德维尔认为,私恶才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消费、奢侈和挥霍,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经济会发展,国家会繁荣。这也是曼德维尔能够解决私恶通向公利问题的质点。同时,私恶过渡到公利需要社会作为现实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繁荣为私恶过渡公利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曼德维尔那里,作为动机的私恶不仅不会导致人的共同体生活的衰落,反而会促进社会的形成,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这是公利得以形成的内核。其三,分析曼德维尔维护私恶的政治保证,即曼德维尔如何通过政治和法律管控私恶的途径实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维护了公利的权威,遏制了私恶的膨胀。虽然曼德维尔把私恶作为人性的基础,但他虽然认为私恶在形成社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产生公利的作用,但是作为对和谐与高尚道德社会的公利的维护,需要老练的政治家及其制定的法律。一般来说,中国学术界多给曼德维尔扣上极端利己主义的帽子,这是不合适的。曼德维尔虽然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但他并不因此认为社会就是在私恶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或者说,曼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的思想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私恶中有公利,公利中有私恶。而让人们误认为曼德维尔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他在阐释私恶的作用时的极端化语言表达,这是我们不赞同的。同时,在私恶如何通向公利的途径上,曼德维尔利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为保证,这与以往其他伦理思想家相比较而言也是大相径庭的。通过对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的研究,可以从中受到一个启示,即曼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思想为分析个人利益膨胀问题提供了别具特色的视角,也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无论曼德维尔遭到多么大程度的批评,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的思想依然警醒他之后的伦理思想家严肃思考,即如何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并形成高尚的道德社会。虽然曼德维尔通过政治家的治理以及政治家制定的法律解决了“私恶即公利”的问题,实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是,曼德维尔并没有真正揭明私恶产生的社会现实根源,导致其解决“私恶即公利”的思路难免缺乏说服力。同时,契约论伦理思想、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和义务论伦理思想在曼德维尔之后,试图解决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由于这些伦理思想家局限在抽象的人性说教中,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李香玉[3](2019)在《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文中指出网络文化和网络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以往仅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社会现象进而转向网络社会,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网络社会中技术的发展,传播特性的影响和规范的缺乏导致不良网络现象发生,原本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羞辱现象和羞辱问题被网络过分扩大。网络羞辱文化一词基于羞辱文化在网络上传播所提出,需要从文化和羞辱两个概念入手寻找羞辱文化的内涵,并对网络羞辱文化进行说明。网络羞辱文化具有不同于现实羞辱和其他网络文化的特征,对网络环境、现实社会、个人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网络羞辱文化的产生发展存在现实社会、网络社会、人性角度三个层面的伦理根源,具有价值冲突、利益冲突、角色冲突之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网络羞辱事件治理的伦理策略,需要从明确伦理原则、完善伦理规范、加强伦理教育、净化伦理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这有利于充实学理层面对网络羞辱及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的研究,同时也为治理网络环境提供现实借鉴。该论文有图0幅,表0个,参考文献127篇。

张颖聪[4](2018)在《论马克思的正义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正义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由不同时代的哲人与思想家们赋予其不同的内涵,但将“正义”视为某种独立于“自由”、“平等”等人类社会基本价值之外的主要价值而由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关注则是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与正义问题便是在这种政治哲学的讨论中由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所提出,并由此开启了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诸多争论,这也成为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本文的开始,我们通过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前提澄明,来指明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研究所理应具有的方法论自觉和理论自觉,从而避免落入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或西方传统思辨哲学的窠臼。基于此种方式而展开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正义观的独特内涵。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既是对于以往正义理论的批判与吸收之上的,同时是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各种社会矛盾的现实观照中实现的。近代以前的正义观尽管有着不同的形态,但就总体而言,此时的正义往往是依据某种超越性的价值悬设来规定现实社会的秩序与个体行为的规则,并以一种形而上的、自然法或宗教神学的形式来为其社会合理性提供价值辩护。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导致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使得一种统一性的正义观逐渐转变为愈加多元化的正义理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中出现了不同指向的正义观念,作为人格化资本的个体理性也成为正义评判的标准。此外资本主义社会在实现层面中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其非正义的本质,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并构想着一种理想的正义社会。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正是在汲取前人的思想养分之上不断成熟并深化的,其诸多正义观点的表达正是直接出自于对于此前正义观的批判之中的。正如马克思思想本身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历程一样,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与成熟同样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在对前人的思想汲取与批判或与同时代不同哲人或思想家们的交锋以及强烈的现实观照中不断铸就并深化的。1844年之前,马克思在古典哲学与启蒙思想的熏陶中沿袭了传统价值悬设的正义运思方式;而随着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的确立,马克思一改此前的正义运思方式,转而以一种实践还原的视角来认识现实的正义问题,并将这种正义认识与现实无产阶级运动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其正义之理解完全脱离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纠缠;而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进一步剖析尤其是以《资本论》为标志的社会整体性批判中,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非正义的根源是对于剩余价值的占有,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上解释了正义的标准乃是适应生产方式的基本观点,同时在现实工人阶级运动中指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可能与路径。对于马克思正义观形成历程的考察事实上所表明的是,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即对于一种实质正义的追求并未改变,不同的是讨论的方式与领域之间的变化才是马克思正义观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它使得作为一种价值而言的正义从抽象走向现实再深入历史的过程中并在全新科学理论框架中被重写和重构。在论述了马克思正义观形成历程的内在关系之后,本文则就马克思正义观所具有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自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建立之后,马克思便不再一如以往正义理论家们那样试图确立某种价值原则或财产规则,相反的,马克思是从改变这些价值观念背后的物质力量入手,社会正义的实现也不再依赖于某种具有崇高性或效用考虑的正义原则。正义观念本身并不具有自我实现之能力,这种价值观念本身也仅仅只是在特定社会生产方式中才具有其历史的适用性,因此一种正义的理解便不能是从观念到观念上的变革,一种正义的实现也不会是从思想到现实的单向推导。作为决定着这些观念形态的正义或个体道德素养的正义价值是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的方式息息相关的,观念与现实之间的交错只能以其适用性程度来衡量。如果说以往对正义的求索是致力于解决现实非正义的问题以及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判断的标注或依据的话,那么马克思正义观的实质便是致力于从根本上,即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上改变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前提,进而取消这些问题本身。在这里正义的“应然”从现实中的“实然”退场,而“实然”中所体现出的内在矛盾也使得其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走向“必然”。尽管马克思正义观是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但马克思正义观也从来不是为了为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价值规范或价值体系,相反的,以革命为底色以“改变世界”为诉求的马克思正义观之目的是在于克服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占有”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对于个体劳动及其劳动所得的强制与剥削,以及超越于一般政治解放或政治正义意义上的伦理方案,从而实现“人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人类”或“人类的解放”。这种宏大、高远的价值取向和历史的正义分析不仅同近代以来自由主义正义观划清了界限,同样也在当代的正义理论争论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着深刻的意义。

王凯丽[5](2016)在《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对策》文中认为个人主义思潮是指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播,被很大一部分人追随的,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中的行为和现象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和原则,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个人主义思潮在我国社会中再次活跃起来,冲击着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由于心理不成熟,价值观尚未成型,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对各种事物的辨别能力却很差,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储备大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梦的践行者,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劣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与否息息相关。因此,对个人主义思潮进行深刻研究,探索消除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对策势在必行。本文在国内外多位学者对个人主义思潮的研究成果和对价值观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消除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为目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系统地探讨了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以及在当前形势下消除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论文第二部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分析了个人主义在人性问题、人的价值问题、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上的观点,明确了个人主义的含义,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个人主义思潮的内涵,并且认真梳理了个人主义思潮在西方和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对其各个发展阶段做了清楚的划分,指明了个人主义思潮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含义和境遇,对个人主义思潮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使大家对个人主义思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第二部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对价值观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价值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价值观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且从不同角度,对价值观进行了分类,指出大学生价值观是群体价值观的一种,包含各个方面的价值观,内容十分丰富。其次,指出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样性、可塑性、实用性、矛盾性的特点,明确指出,重视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并最终提出可行性对策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部分为下一部分进一步分析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成因打下了理论基础。论文第三部分论述了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成因。首先,指明了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主要有:第一,腐蚀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第二,滋生大学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第三,弱化大学生的是非观念;第四,动摇大学生的正确信仰。然后仔细分析了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危害的原因,有以下四点:第一,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学校相关教育的欠缺;第三,家庭环境的不良熏陶;第四,大学生自身的错误认知。这一部分为下文分析消除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的对策提供了探讨方向。论文第四部分阐述了消除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对策。本文在这一部分针对上述危害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抵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第二,深化人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第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增强其克服个人主义思潮侵蚀的能力;第四,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在结论中,笔者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做了简要归纳,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

王静[6](2015)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为起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当代几大显着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基本精神实质和主要特征;结合我国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实际,全面挖掘了这些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对西方社会思潮能够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最终提出了如何引导西方社会思潮发挥其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可行性对策。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五章组成。第一章首先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社会思潮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社会思潮进行了科学定义,进而分析社会思潮的纽带、导向和催化作用;同时结合西方社会思潮的时代背景和阶级本质分析指出,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和形成于西方各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西方社会思想观念和倾向的统称。在明确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为资本主义利益服务的西方社会思潮的特征。在对社会思潮及西方社会思潮进行理论分析后,结合客观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和关系价值论等理论完成对价值的定义和特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价值观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然后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价值问题的根本的看法和总的观点,同时具有变动性、批判性、时代性、多元性的特征。基于对西方社会思潮和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和大学生自身特征,说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虑,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当代显着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几大西方社会思潮: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分别阐述了这些思潮的研究谱系、发展脉络、理论内涵和基本主张,深刻挖掘了其主要观点和本质特征,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这些西方社会思潮。个人主义思潮是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价值、个人利益,是伴随私有制产生,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形成的,代表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要求、愿望的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由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而来,重视个人自由、个人权利,打着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号,要求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其核心思想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功利主义是一种关于哲学和社会思想的广泛传统,它提出了判断一切行为道德与IV否的标准就是这一行为能否增进幸福或者是减少痛苦的原则,并且试图用一些计算手段来计量结果。功利主义事实上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要求实现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权利,那么如何判断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权利是否已经实现、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呢?那就需要通过功利主义的利益计算。说到底,功利主义始终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享乐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是享乐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享乐主义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享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追求享乐是一切行动的源头和原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一种腐朽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由此可见,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的,它们都是以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为资本主义服务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这些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等主要价值观领域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在经济价值观方面,西方社会思潮首先丰富了大学生在经济视域里的先进理念,加强了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契约观念、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投资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诱发了部分大学生的不良经济观念,形成了部分大学生拜金主义金钱观和过度消费的消费观。在政治价值观方面,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增强了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民主观念和权利观念;同时西方社会思潮中所提倡的资本主义的政治观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意识形态,也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在文化价值观方面,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丰富了大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却使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使文化虚无主义盛行,使当前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使文化自觉逐步丢失,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西方社会思潮提倡主体意识和个性精神、主张和重视平等意识、鼓励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个人利益,这些都与年轻的大学生产生共鸣,并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一些思想主张,淡化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促成了部分大学生行为取向功利化和价值目标享乐化,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这些西方社会思潮能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首先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的理论工具,国际反华势力一直在利用这些思潮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妄图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图谋。其次,中国国内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冲突凸显。在国内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体系正在发生各种变化,多元力量突起,各种矛盾交织,这都为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发挥不良影响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再次,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也存在着价值观教育缺乏完整的体系、价值观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教育内容停滞不前和教育方式单一陈旧等很多不足之处;加之高校里对实践教育的开展有限,不能使大学生充分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现真理。最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年轻的大学生正处于不稳定的特殊心理生理时期和不成熟的三观形成时期,呈现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尚不成熟、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接受能力增强但辨析能力仍需提高、批判思维逐渐提高但主观性较强等特点,这些特征都增加了大学生抵御西方社会思潮不良影响的难度。第五章提出了引导西方社会思潮发挥其科学功用的路径选择,即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第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思潮,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原则以及具体途径。第二,积极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提出了整体性、价值导向一元性、以人为本等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原则,综合运用价值观教育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第三,优化国际和国内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抵制国际和平演变图谋;倡导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引导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改进学校教育,保证学校正规教育的科学全面,引导大学生用实践检验真理,并进行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五,呼吁和提倡大学生进行自我建设,提高自身辨析能力、自觉抵制西方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自身价值观建设。总之,本研究以西方社会思潮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和发展方向,总结提炼出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与挑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及由此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希望能够借此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青年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许萍[7](2014)在《功利主义视域中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对功利主义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文章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功利主义进行解读。本章包括功利与功利主义的区别、功利主义的核心特点和发展过程、功利主义的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充分尊重个人的合理利益,这体现出了道德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用人是否能得到快乐和幸福来评价道德的是非,这是功利主义在寻找除了人的理念和上帝以外的道德评判标准,这对于当时为了冲破神学的束缚来说具有进步意义。功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功利主义者将主观的感受看作是评判道德是非的客观标准,试图将评判道德是非的标准客观化并未成功;功利主义刻意回避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最终会陷入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过分强调行为所产生的效果的价值,可能会导致个人正当权利和利益被忽视或被否认,也可能会忽视内部分配的公平性;功利主义将人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物质之上,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为寻求个人的利益,这是对人性的曲解和异化,这种思想必然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向世俗化发展。其次,阐明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价值取向主体地位增强,向个体化发展;第二,价值取向目标具有务实性,向现实化发展。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主要有:行为方式上的利己主义,学习上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人际交往上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就业观上的急功近利,婚恋观上的世俗化。在分析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这一价值取向产生的哲学基础。最后,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为基础,探讨如何消除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的消极影响,树立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为指导的价值取向。要做到这些,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为总得指导方针,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学校也应当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品格,提升对功利主义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刘佑生[8](2013)在《警察道德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在此过程中,关注与加强警察道德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必须肯定的是,多年来人民警察思想道德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在政治态度、服务宗旨和工作作风上总体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经济逐步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人民警察道德体系的现实状况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或者不适宜的情形。人民警察道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仍然是一个颇具紧迫性的时代课题。故此,作者特选取“警察道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拓宽警察道德论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角度挖掘出警察道德行为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关联及其深层次原因。运用历史分析,对人类社会道德、东西方警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全程回顾,集中笔墨重点论述中国警察道德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探索警察道德体系建设的演变规律。运用比较分析,对警察道德体系进行不同法系、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研究,针对社会转型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实际运行效果,发现影响警察道德体系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从而为我国警察道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决策依据。运用系统分析,将警察道德行为选择、警察道德评价、警察道德修养、警察道德理想等内容置于警察道德体系的有机整体中,通过对警察道德主体在警察道德建设过程中控制权限分配的探讨,通过多元化系统目标和评价维度的指引,展示出警察道德体系的实践特征。运用规范分析,从新时期伦理道德体系出发,理顺我国现有警察道德体系中警察权合理行使与公民权利全面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立法层面探讨如何建构协调、严谨的警察道德规范体系。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警察道德概述。主要探讨警察道德的本质、特征、内容和功能。将警察道德界定为一种职业道德,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重视人权保障及人道主义关怀,有着强烈的政治性和巨大的社会示范性特征,是对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如何”所做出的特殊的道德要求。第二部分是警察道德的历史演变。通过分析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以及具体规律,全面阐述了东西方警察道德的形成渊源与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是警察道德的规范体系。以不断深入的方式,先后对警察道德规范的根据、基本原则、他律性与自律性以及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并科学构建出以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秉公执法、廉洁自律、机智勇敢、纪律严明、文明值勤为基本内容的现代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第四部分是警察道德行为的选择。通过对警察道德行为选择机制之解析,深入研究了警察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以及警察道德选择的实现方式。第五部分是警察道德评价。通过阐述警察道德是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之统一的论点,深入研究了警察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与途径。第六部分是新时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通过对警察道德修养的意义与实质之分析,以及警察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之探讨,全面论证了警察道德修养提升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之观点。随后,通过对一般道德理想的涵义与特征之概述,分析警察道德理想的涵义、价值与基本内容,从而勾勒出警察如何树立道德理想之蓝图。最后,通过对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运行现状之研究,深入剖析我国警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从而对完善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全面而有益的探索。

徐彬[9](2013)在《论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评价是人类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对维护道德规范的功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其对特定思想和行为在道德价值上的知、情、意、信、行之五大反应。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在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形成过程中,发挥高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结合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要素形成教育合力,重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评价的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培养,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并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作为终极目标。当前高校德育经过长期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培养两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道德评价教育理念不符合时代要求,道德评价标准和方法存在不足,道德评价教育体系不完善、方法单一、内容滞后,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对道德评价内涵的基本认识,未能形成较好的道德评价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方法有效解决,以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系统考察了国内外关于道德评价及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主要探讨了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内涵及其意义;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对策。导言部分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上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从道德评价标准、方法、对象等方面综述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评价问题的基本看法,特别是具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部分主要是在综合中外思想家对道德评价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道德评价、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和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内涵,并结合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两大方面总结出当前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精神。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高校德育从整体上来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道德评价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科学的培养理念与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德育工作在以下方面力度不够:德育理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缺失;道德评价教育体系不完善;道德评价教育方法不科学。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和社会因素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论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对策:首先,实现高校德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的转化,包括确立道德评价在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实践锻炼提高道德评价行为能力;其次,引导树立崇高的道德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评价观念,如注重正确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自身的道德评价目标、学会宽容他人;再次,坚持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和科学的道德评价方法,如提高分清善恶、辨别是非的能力、强调道德评价标准的集体主义原则、传授科学的道德评价方法;最后,优化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环境,包括为大学生创造道德评价能力锻炼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条件、建设共同探讨道德评价的校园文化、占领网络德育新阵地。

代德伟[10](2013)在《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比较德育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后期,作为德育的一门较新的子学科,学术定位是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德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点,从而揭示德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把握德育发展的趋势。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具有“跨时空性、比较性、结合性、借鉴性”等特点,也就是时间、空间或专题等多种维度对中外道德教育的目的、过程、模式、内容、方法、环境、评价等领域进行研究,以期学术研究的创新。本文通过建模的方法,对中国和美国的德育中的内容、方法、环境、评价和综合等要素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德育建模,进行中国德育与美国德育的比较,从而为我国德育工作实践提供借鉴;通过德育建模,进行创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交融,从而为我国德育工作研究提供借鉴。从德育内容上,本文研究了中国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政策教育,研究了美国的政治观教育、公民宗教观教育和社会规范教育。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坚持德育政治性,加强道德法律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教育的实践性建设;坚持德育民族性,认同以个人前途为动力的价值观教育;坚持德育整体性,加强教育的层次性建设。从德育方法上,本文研究了中国的基于教育职能、基于教育方式、基于自身教育和基于组合教育的德育方法,研究了美国的杜威、柯尔伯格、拉思斯和班杜拉及里考纳等人的德育方法。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和德育方法的效度两方面着重阐述,即加强教师的道德能力和专业素养,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反对灌输,重视道德两难教育法,重视学生道德接受水平,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从德育环境上,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的环境理论及社会和学校的环境建设。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坚持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博采众家理论之长;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增强内外一致性;加大德育环境投资,营建文化硬实力。从德育评价上,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当代德育评价一般理论、评价分类和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中国德育评价须把德育效果评价和学生个体评价放在突出位置;中国德育评价须把德育从实践管理倾向转到教育的积极功能上来;中国德育评价须重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和能力等因素评价;中国德育评价须克服指标和标准中的主观性和功利化倾向。最后,通过综合比较,阐述了中美两国德育成效、普遍性及各自的特殊性,分析得出中美德育的趋势,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教育与管理和服务一体化发展,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专业学科去边界化。

二、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二、法国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对亚里士多德善与实践智慧概念的继承
        二、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的吸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诠释学视域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反思诠释学
        一、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重遗产
        二、语言与反思的双重迂回
    第二节 本体论基础: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
        一、打破自身:主体的危机与重建
        二、诠释自身:文本理论与行动理论
        三、证明自身:自身的诠释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
        一、以善的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意向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
        三、在公正的制度中生活的伦理意向
    第二节 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
        一、善的生活伦理意向与义务间的关系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与尊重他人的规范间的关系
        三、正义的伦理意向与正义法则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
        一、由悲剧引发的伦理与实践的疑难
        二、实践智慧对道德冲突的解决对策
        三、基于叙事的道德境遇判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一、目的·义务·实践智慧:诠释学循环的伦理哲学
        二、诠释的主体与主体的诠释: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自身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从道德到制度:伦理与政治的实践智慧
        二、存在的希望之乡:反思诠释学的本体论意义
        三、向自身的回归:负责任的伦理主体
    第三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形成背景
    第一节 文艺复兴唤醒人的感性欲望
        一、文艺复兴奠定世俗化生活
        二、感性欲望成为生活的温床
    第二节 商品经济鼓励了私人利益
        一、商品经济作为近代社会的支撑
        二、商品经济形成私利主导的社会
    第三节 伦理学的困境呼唤情感出现
        一、经验主义伦理学夸大感性经验
        二、理性主义伦理学抽象化缺陷
第二章 作为动机的私恶
    第一节 私恶的激情与人性
        一、激情的分类及其内容
        二、激情控制的人性
    第二节 私恶与道德的共存
        一、自私与卑劣的人性
        二、道德的隐而再现
第三章 私恶通向公利之路
    第一节 私恶与社会的关联
        一、私恶作为社会的基础
        二、揭晓社会形成的秘密
    第二节 恶德与经济的互助
        一、经济运行动力是恶德
        二、恶德的经济发展功能
第四章 维护公利的政治保证
    第一节 管控私恶需要政治
        一、管控私恶何以可能
        二、塑造美德的思路
    第二节 政治家的聪敏手段
        一、政治家具有的能力
        二、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第五章 “私恶即公利”的其他三条解析思路
    第一节 社会契约论的解析模式
        一、契约论解析“私恶即公利”的途径
        二、对契约论解析的思考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解析模式
        一、功利主义解析“私恶即公利”的途径
        二、对功利主义解析的思考
    第三节 义务论的解析模式
        一、义务论解析“私恶即公利”的途径
        二、对义务论解析的思考
第六章 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评析
    第一节 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的意义
        一、奠定情感为伦理学的基础
        二、解决动机与效果统一的问题
    第二节 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的局限
        一、未能看到情感善的一面
        二、很难保证政治家的善良
    第三节 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一、辩证看待利己主义的优缺点
        二、遏制人的私恶膨胀提供参考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2 网络羞辱文化概念的伦理解读
    2.1 网络羞辱文化内涵解析
    2.2 网络羞辱文化类型探索
    2.3 网络羞辱文化特征思考
    2.4 网络羞辱文化危害探索
3 网络羞辱文化根源的伦理省思
    3.1 现实社会中的伦理根源
    3.2 网络社会中的伦理根源
    3.3 人性角度中的伦理根源
4 典型案例的伦理剖析
    4.1 价值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4.2 利益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4.3 角色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5 网络羞辱文化应对的伦理策略
    5.1 明确伦理原则
    5.2 完善伦理规范
    5.3 加强伦理教育
    5.4 净化伦理环境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论马克思的正义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前提澄明
    第一节 正义的概念界定
        一、正义的词源学考据
        二、正义与其外延概念的辨析
        三、正义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
        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规范性正义理论重构
        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与正义问题上的意义与限度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提出
        一、马克思思想资源中正义概念的三种面向
        二、马克思正义观研究中的理论自觉与方法论自觉
第二章 马克思正义观形成的背景渊源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正义思想
        一、从神话正义到城邦正义
        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基于德性的城邦正义
        三、从城邦正义的消逝到神学正义的滥觞
        四、近代以前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近代以来正义理论的嬗变
        一、契约论、理性与自由:先验主义正义观
        二、功利主义与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正义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正义追求
        四、市民社会的产生与正义理论的分野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工人运动的出现
        二、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历程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展开与转变
        一、从学生时代到《莱茵报》时期:对理性主义正义观的沿袭
        二、人本主义正义观:青年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与正义的实践还原
        二、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正义批判与共产主义的正义宣言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现实拓展与革命深化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的历史揭露
        二、马克思正义观在革命实践中的深化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历史正义:马克思正义观的哲学内涵
        一、正义的历史本体论
        二、历史的正义与正义的历史
        三、历史正义的内在规定
    第二节 批判正义: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中的正义意涵
        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义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政治国家的正义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正义批判
        四、实存正义的内在矛盾及其走向:作为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
    第三节 超越正义:马克思正义观的价值追求
        一、劳动正义:作为人之生成与存在的价值规范
        二、从贡献原则到需要原则:正义原则的历史序列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正义实现的社会空间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挑战及其现实启示
    第一节 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纷争
        一、作为理性契约论“复兴”的罗尔斯正义观
        二、作为“情境”复兴的社群主义正义观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与当代正义理论
        一、历史正义视阈下当代正义理论纷争
        二、整体性批判的缺失与政治正义的凸显
        三、正义的价值体系及其两种向度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现实挑战
        一、作为现实正义实践的主体:政治国家
        二、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正义实践
        三、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正义实践
    第四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现实启示
        一、正义的历史实现:基于现实社会发展阶段的“不断革命”
        二、以社会主要矛盾作为正义实践的切入点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正义实践的价值坐标
        四、实现正义实践主体从政治国家到“人民主体”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个人主义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一) 个人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
        1. 个人主义的含义
        2. 个人主义思潮的内涵
        3. 个人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二) 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1. 价值观的含义与分类
        2.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
二、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成因
    (一) 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
        1. 腐蚀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2. 滋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3. 弱化大学生是非善恶观念
        4. 动摇大学生的正确信仰
    (二) 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危害的原因
        1.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学校相关教育的欠缺
        3. 家庭环境的不良熏陶
        4. 大学生自身的错误认知
三、消除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对策
    (一)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的内涵
        2. 培养大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3. 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理想信念
        4. 督促大学生积极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 深化人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1. 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2. 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
        3.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创造价值和享用价值的关系
    (三)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培养克服个人主义思潮侵蚀的能力
        1.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对个人主义思潮的辨别能力
        2. 培养大学生独立生存能力和个人交往能力,避免其个人主义倾向的产生
        3. 大学生应提高主体自律意识,远离个人主义思想
    (四)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1. 指导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鼓励大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方社会思潮和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理论阐述
    一、社会思潮及西方社会思潮
        (一)社会思潮概念界定
        (二)社会思潮的功能
        (三)西方社会思潮界定
        (四)西方社会思潮的特点
    二、大学生价值观
        (一)价值与价值观
        (二)大学生价值观及其特征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当代显着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西方社会思潮
    一、个人主义思潮
        (一)个人主义思潮的含义和实质
        (二)个人主义思潮在西方的发展流变
        (三)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和演进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和主要流派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
        (三)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
        (四)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质
    三、功利主义思潮
        (一)功利主义思潮的萌芽
        (二)功利主义思潮的发展
        (三)功利主义思潮的全面确立
        (四) 功利主义思潮的实质
    四、享乐主义思潮
        (一)近代享乐主义思潮的发展
        (二)当代享乐主义思潮的主张
        (三)享乐主义思潮的实质
第三章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经济价值观的影响
        (一)丰富了大学生在经济视域里的先进理念
        (二)诱发了部分大学生的不良经济观念
    二、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一)强化了大学生在政治视域里的价值观念
        (二)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三、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一)拓展了大学生的文化多元性
        (二)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四、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充盈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
        (二)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错误人生价值倾向
第四章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西方国家利用西方社会思潮进行和平演变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资产阶级本质
        (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
    二、国内社会转型期为多元思潮传播提供土壤
        (一)市场经济——多元思潮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改革开放——多元思潮存在的政治背景
        (三)阶层变动——多元思潮激荡的社会环境
        (四)文化多元——多元思潮传播的文化土壤
        (五)网络传媒——多元思潮冲突的媒介催化
    三、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引领意识淡漠
        (三)对实践教育的开展有限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一)大学生不稳定的特殊心理生理状态
        (二)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的三观形成时期
第五章 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西方社会思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原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具体途径
    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
        (一)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原则
        (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
    三、优化社会环境
        (一)针对国际形势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二)净化国内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四、改进学校教育
        (一)保证学校正规教育的科学全面
        (二)引导大学生用实践检验真理
        (三)进行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
    五、进行大学生自我建设
        (一)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自身辨析能力
        (二)正确认识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三)通过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功利主义视域中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功利主义思想概述
    2.1 概念的界定
    2.2 功利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2.3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2.3.1 功利主义产生的背景
        2.3.2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特点
        2.3.3 功利主义的发展过程
    2.4 功利主义的合理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2.4.1 功利主义的合理性
        2.4.2 功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3.1 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
        3.1.1 价值取向主体地位增强,向个体化发展
        3.1.2 价值取向目标具有务实性,向现实化发展
    3.2 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
        3.2.1 行为方式上的利己主义
        3.2.2 学习上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3.2.3 人际交往上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3.2.4 就业观上的急功近利
        3.2.5 婚恋观上的世俗化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4.1 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对功利主义的超越
        4.1.1 马克思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肯定
        4.1.2 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的功利主义
        4.1.3 消除集体主义与利己主义对立的根本途径
    4.2 以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科研论文
致谢

(8)警察道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警察道德概述
    第一节 警察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职业道德
        二、警察道德的本质
    第二节 警察道德的特征
        一、重视人权保障及人道主义关怀
        二、政治性特征
        三、巨大的社会示范性
    第三节 警察道德的内容
        一、警察道德研究对象
        二、警察道德的内容
    第四节 警察道德的功能
        一、对警察的功能
        二、对国家和社会的功能
        三、对人民群众的功能
第二章 警察道德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警察道德在中国的产生
    第二节 警察道德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人民警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 警察道德的规范体系
    第一节 警察道德规范体系
        一、警察道德规范的根据
        二、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
        三、警察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与自律性
        四、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
    第二节 现代警察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对党忠诚
        二、为民服务
        三、秉公执法
        四、廉洁自律
        五、机智勇敢
        六、纪律严明
        七、文明值勤
第四章 警察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一节 警察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
        一、警察道德行为及其基本特征
        二、警察道德选择及其形式
        三、警察道德选择的机制
    第二节 警察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
        一、警察道德选择的自由
        二、警察道德选择的责任
    第三节 警察道德选择的实现
        一、警察道德选择的尺度:目的与手段之争
        二、警察道德选择应追求手段的道德性与效果性的统一
第五章 警察道德评价
    第一节 警察道德评价及其作用
        一、警察道德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及其统一
        二、警察道德评价的作用
    第二节 警察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警察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二、警察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
    第三节 警察道德评价的依据
        一、几种片面的观点
        二、坚持动机、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四节 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与途径
        一、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
        二、警察道德评价的途径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加强警察道德修养
        一、警察道德修养的儒家伦理背景
        二、警察道德修养的意义与实质
        三、警察道德修养的内容
        四、警察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要培育警察道德理想
        一、道德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二、警察道德理想的涵义与价值
        三、警察道德理想的基本内容
        四、培养警察道德理想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运行现状
        一、我国人民警察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二、当前我国警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问题成因
    第四节 完善我国警察道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警察道德建设应坚持的理念与原则
        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警察道德建设的相关经验
        三、完善现有的警察管理制度
        四、强化监督机制建设
        五、健全完善多重保障机制
        六、加强警察队伍文明形象建设
        七、加强警察道德的针对性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论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 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一、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界定
        1. 道德评价的概念
        2.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基本内涵
        3.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二)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3. 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精神
二、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现状
        1. 道德评价标准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2. 对人对己评价标准不一致
        3. 道德评价情绪化、起伏大
    (二)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重外部评价,轻自我评价
        2. 重最终评价,轻过程评价
        3. 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
    (三)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 高校德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 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影响
        3. 社会因素
三、 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 实现高校德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的转化
        1. 确立道德评价在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 强化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3. 实践锻炼提高道德评价行为能力
    (二) 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评价观念
        1. 注重正确价值观教育
        2. 引导大学生确立自身的道德评价目标
        3. 学会宽容他人
    (三) 坚持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和科学的道德评价方法
        1. 提高分清善恶、辨别是非的能力
        2. 强调道德评价标准的集体主义原则
        3. 传授科学的道德评价方法
    (四) 优化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环境
        1. 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道德评价能力的实践活动
        2. 建设共同探讨道德评价的校园文化
        3. 占领网络德育新阵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综述
    1.3 概念的界定
        1.3.1 德育
        1.3.2 建模
        1.3.3 建模与德育模式的关系
    1.4 研究内容
        1.4.1 德育内容
        1.4.2 德育方法
        1.4.3 德育环境
        1.4.4 德育评价
        1.4.5 德育趋势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方法
        1.5.2 建模研究方法
        1.5.3 CR 模型图方法
    1.6 可行性分析
        1.6.1 主体可行性分析
        1.6.2 客体可行性分析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2.1.1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2.1.2 马克思主义教育论
    2.2 美国主要理论借鉴
        2.2.1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2.2.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2.3 伊斯顿等人的政治社会化理论
    2.3 教育建模原理介绍
        2.3.1 教育模式原理
        2.3.2 教育建模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内容比较
    3.1 中国德育内容建模
        3.1.1 政治理论教育
        3.1.2 思想道德教育
        3.1.3 法制和政策教育
    3.2 美国德育内容建模
        3.2.1 政治观教育
        3.2.2 公民宗教教育
        3.2.3 社会规范教育
    3.3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内容分析和借鉴
        3.3.1 内容的特点分析
        3.3.2 启示与借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方法比较
    4.1 中国德育方法建模
        4.1.1 基于教育职能的德育方法
        4.1.2 基于教育方式的德育方法
        4.1.3 基于自身教育的德育方法
        4.1.4 基于组合教育的德育方法
    4.2 美国德育方法建模
        4.2.1 杜威的德育方法
        4.2.2 柯尔伯格的德育方法
        4.2.3 拉思斯等人的德育方法
        4.2.4 班杜拉等人和里考纳的德育方法
    4.3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方法分析和借鉴
        4.3.1 基于教育职能的方法的特点分析与借鉴
        4.3.2 基于教育方式的方法的特点分析与借鉴
        4.3.3 基于自身教育的方法的特点分析与借鉴
        4.3.4 基于组合教育的方法的特点分析与借鉴
        4.3.5 杜威和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借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环境比较
    5.1 德育环境与特点
        5.1.1 德育环境
        5.1.2 德育环境的特点
    5.2 中国德育环境建模
        5.2.1 中国德育环境理论
        5.2.2 中国德育环境建设
    5.3 美国德育环境建模
        5.3.1 美国的德育环境理论
        5.3.2 美国德育环境建设
    5.4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环境分析和借鉴
        5.4.1 中美德育环境建设的相同之处
        5.4.2 中美德育环境建设的不同之处
        5.4.3 启示与借鉴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评价比较
    6.1 中国古代德育评价简析
        6.1.1 中国古代德育评价的一般方法及建模
        6.1.2 对中国古代德育评价的评析
    6.2 中国当代德育评价及建模
        6.2.1 中国当代德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6.2.2 中国当代德育评价的具体方法
    6.3 美国德育评价及其建模
        6.3.1 美国德育评价的分类
        6.3.2 美国德育评价的方法
    6.4 基于建模的中美德育评价分析和借鉴
        6.4.1 美国德育评价的评价
        6.4.2 中国当代德育评价的评析及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美德育综合比较
    7.1 中美德育的成效
        7.1.1 中国德育的成效
        7.1.2 美国德育的成效
    7.2 中美德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7.2.1 中美德育的普遍性
        7.2.2 中美德育的特殊性
    7.3 中美德育的趋势
        7.3.1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趋势
        7.3.2 教育与管理和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
        7.3.3 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趋势
        7.3.4 专业学科去边界化发展趋势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D]. 贾如.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思想探析[D]. 左辉. 湖北大学, 2019(05)
  • [3]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D]. 李香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4]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 张颖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个人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对策[D]. 王凯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6]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0)
  • [7]功利主义视域中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D]. 许萍.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6)
  • [8]警察道德研究[D]. 刘佑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4)
  • [9]论大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D]. 徐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10]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D]. 代德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道德评价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