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从封闭到开放的五次转变

资金从封闭到开放的五次转变

一、基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五个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巴威[2](2020)在《光大E-SBU生态圈的价值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化协作越来越紧密,协同效益极大提升,共享经济成为大趋势。企业与外部市场连接、利用外部资源并对外部开放,在与外部市场融合、共生、变革中创造价值,形成了生态圈商业新模式。金融生态圈伴随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通过提升获客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风控水平、增加协同收益,

邴波[3](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袁晶[4](2018)在《我眼中的外汇管理变迁》文中指出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从行政核准到市场备案的发展衍变。回首往昔,从1996年12月承诺基金组织经常项目可兑换,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9年4月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SDR,到外汇管理事中事后管理体制建立,再到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模式的形成,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发生了翻天覆

陈丹[5](2018)在《马克思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纵览马克思的理论着作,虽然对于“和谐”一词没有专门长篇论述过,但却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马克思一生所关注并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层面的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价值目标。由于马克思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无产阶级生活极度贫困的时期,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等思想。站在今天的高度梳理和认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看来斗争与和谐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的学说创立于强烈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之上,斗争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马克思提出推翻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和谐发展,冲突和斗争只是达成和谐的主要手段。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累积的丰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在一系列着作中内蕴自己的“和谐”思想,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散见于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在对资本主义时代各种危机、不公正的异化现象开展全面批判的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方面提出了丰富深刻的和谐思想以及和谐价值意蕴,对未来美好的和谐社会提出了原则性构想,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结论。把“和谐”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重要范畴和奋斗指向,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实践性、真理性和科学性。由此可见,马克思和谐思想是在深刻理解及系统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得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路与新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和实践依据。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阐释马克思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以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理论体系为主线,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价值目标,对马克思的和谐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思想,分析马克思和谐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意义。全文从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历史考察入手,阐明马克思和谐思想包括的主要内容,归纳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详细论述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当代意义。全文除绪论外分为四部分内容:首先,详细阐述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历史考察。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资本主义时代危机和异化现象的有力回应,彰显出深刻的时代关怀。马克思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考察黑格尔关于“和谐”的思想,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和谐与冲突思想,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学说之后,在一系列着作中提出了“和谐”理论。马克思和谐思想,是在深刻剖析与批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和异化现象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做出科学的论断。通过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资源以及演进脉络的历史考察,有利于更全面深刻地研究、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和谐思想。其次,围绕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论述。马克思和谐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既包含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的价值理想意蕴,又内涵构建未来和谐社会实践旨向的现实维度,实现了理想和现实双重价值的有机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自然观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和谐思想,追求实现人与自然从初级阶段和谐到高级阶段和谐的文明转型以及实现人与自然从“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和谐范式转换。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围绕马克思社会观及“社会有机体”理论展开阐述,有利于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时,通过人与自身的现实的能动关系来分析人与自身和谐的实质,人与自身不和谐的根源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的实现途径。再次,归纳总结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在全面批判中追求和谐,从现实的人构建和谐,在劳动实践中实现和谐三个方面。深刻把握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和谐思想。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全面批判主要体现在对哲学、经济学、政治的批判,是规范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所在,和谐思想立足于人的现实工作、生活世界。尊重人、解放人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价值内核和最高命题。马克思和谐思想具有强烈“改变世界”的实践形态,这种实践形态的思想体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实践性,使得理论成为人类社会革命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实践性特征体现在完成由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超越之前所有旧哲学的抽象特性,用实践作为中介来把握现实的社会状况,完成由资本逻辑转向劳动实践,由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顽强生命力、与时代不断对话的根本原因。最后,研究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当代意义。其一,梳理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包括列宁的和谐思想及建设社会主义构想,毛泽东的和谐思想及建设新中国战略,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二,总结习近平的和谐思想,主要围绕中国梦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绿色发展观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展开论述,挖掘以上思想所内含的和谐意蕴。其三,论述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当代意义。马克思在基于和谐社会旨向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批判了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这种理论品质、实践品格和科学方法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及现实启示。基于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马克思和谐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当前正确处理各国关系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构建方向。

孙峰[6](2018)在《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对社会价值和利益做出的权威性分配,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首要环节,处于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视野的“颈项”位置,是开启政策过程的前置阶段。网络社会开启了政策议程设置嬗变之窗,传统政策议程设置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今网络时代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增加。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研究热度的不断增加,政策议程设置正在酝酿以网络社会和现代化为突破点的新研究范式。基于这一态势,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调研访谈、比较研究、演绎推理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以2015年以来的我国出租车改革议程为例,探索了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现实表征、驱动因素、局限性及其产生机理,并提出了政策议程设置顺应网络社会情境的优化方略。基于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实际,本文研究对象并不是所有情境下和全类别的政策议程设置,为了增强研究聚焦性和深度,使之更能体现公共决策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特点,将研究对象设定为网络社会情境中存在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开放式的政策议程设置。政策议程设置具有情境敏感性,当下我国网络社会情境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将网络社会的战略高度大大提升,虚拟化、离散化、泛在化的网络公共空间成为政策议程设置的新场域。同时,现代公民意识不断成长,他们通过交往行动将生活世界中的议题在公共领域讨论、辩护和批判,使我国民主机制的潜力得以释放。“互联网+”的时代新情境、公共领域民主潜力释放、公众个体思想和行为的现代化新特征,共同构成了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网络社会新情境。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是政策议程设置的经典分析模型,然而其中国化过程遇到了体制、观念、环境等方面的新变量。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建构了更契合网络时代特征、我国国情和现代化趋向的网络多源流模型。基于网络多源流模型的分析框架,以我国出租车改革议程为例,对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信息把关和政策之窗进行了分析,发现政策议程设置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特点:政策议题建构实现了网络突破、政策共同体出现融合型参与态势、政治机会结构发生变迁、信息把关走向专业规范化、政策之窗开启的不可预测性和控制手段增加。通过对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现实表征的分析发现,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取向正在由“政治建构”向“社会建构”转变、运行过程由“闭门造车”向“开放吸纳”转变、参与主体由“精英主导”向“大众参与”转变、决策机制由“经验控制”向“理性沟通”转变。这种转变是互联网和现代化潮流影响下多重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社会问题及其特性改变是前置性驱动因素,互联网技术是工具性驱动因素,参与理念的改变是价值性驱动因素,社会利益结构和分配机制的变化是根本驱动因素,政治管理制度现代化是直接驱动因素。虽然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体现出趋向现代性的现实表征,但依旧存在诸多局限性。借助Nvivo11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政策议程设置主要存在六大约束要素:议程参与主体间信任缺失、议程目标设定科学性不足、决策信息处理与利用欠佳、政策共同体沟通成效较低、利益相关者话语权不平衡、法律规范和领导协调不够。这些局限性的产生,既受社会转型期信任断层等客观因素影响,也有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不牢固、现代化决策价值观尚未形成、沟通意识不强等思想层面原因,更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制度化和程序建设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的结果。如何克服上述局限,实现政策议程设置在网络社会情境中的优化,是顺应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势和提升决策科学性的重要环节。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是实现现代化的系统权变过程。本文以系统权变理论为框架,对国内外现代化理论、标准和我国现实案例中析出的现代化元素进行整合,建构了政策议程设置优化的标准体系和多维系统优化模型。政策议程设置的优化,要以优化标准体系为依据,基于多维系统优化模型,从改善政策议程设置超环境系统、建构议程参与者间信任关系、培育现代化的决策目标价值、完善政策议程设置技术支持和信息把关、加强政策共同体间良性互动、推动议程利益相关者关系合理化、完善法律基础和保障体系等维度采取具体对策。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建构了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网络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二是从把关人角度揭示了政策议程设置中信息筛选与流动的过程;三是指出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就是趋向现代性的过程;四是设计了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标准和多维系统优化模型。网络社会情境中的政策议程设置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研究选题,可以“以小见大”地窥探很多政治社会领域的宏观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研究,逐渐充实完善政策议程设置在网络社会和现代化语境中的理论体系,为推动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贡献自己有限的绵薄之力。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永无止境,本文只是千里跬步,愿做引玉之砖。

吴福平[7](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吕志青[8](2017)在《双向开放的战略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它来源于历史,植根于现实,并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军事、信息的跨国界频繁交流而对人们的影响日渐深远。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来自社会领域的全球性问题不断冲击着国际社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开放发展与全球化更加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国际战略与国内战略、安全战略与发展战略形成一体化的大战略体系。全球发展的主攻方向日渐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整体化趋势;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趋势;重视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广泛开展合作、开放、共赢、共享的理性活动。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紧,开放发展逐渐成为人类活动的新坐标。双向开放开始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是建立在开放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开放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加快了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增长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在新一轮的全球化发展背景之下,开放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战略哲学的层面来讲,目前面临着双向开放的任务,即对内的开放与对外的开放,最终实现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优化布局。目前国内关于开放的理解主要是从经济学领域去研究,这也就导致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却是多数人口的贫困、失业、利益分配不均。人们开始反思经济的增长是不是其最终目的,以及如何达到社会均衡健康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放发展需要包括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社会质量、人文习俗等更为广阔的内涵,不能够忽视了政治与社会文化而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事实也表明对外开放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等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国的开放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并在开放发展过程中为中国经济注入新鲜活力。今天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并理解中国为何要将构建开放型社会推进到新的阶段。需要理解在社会历史整体进程中,虽然会出现某一阶段、某一领域的封闭、对抗、甚至是局部的矛盾、纠纷与战争,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世界大的历史进程;虽然世界各国存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权力结构的差异,并由此产生利益纠纷,但这些只能影响各国特定阶段的政策决定。从长远来看,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大势,我们需要顺势而为。双向开放包括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它是优化社会整体布局,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结构倾斜性发展问题,从战略哲学视角解决这一问题强调的是整体结构的优化,实现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优化布局和整体结构均衡,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系统协调和整体优化。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生态环境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解决好各个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而实现双向开放对统筹协调中国结构性大战略的具体实施。本文主要从战略哲学的角度对双向开放战略理论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双向开放研究的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是双向开放的提出,包括双向开放战略的内涵与目标、双向开放与双引擎战略与“十”字型战略的内在联系、双向开放的发展,“十三五”时期双向开放的新发展等。第三部分是双向开放的历史逻辑,包括双向开放战略是新时期开放战略的新表达和新总结、双向开放是现代化发展逻辑的内在一环、双向开放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双向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等。第四部分是双向开放的系统逻辑,包括开放系统的升级机制、开放系统的动力机制、全球经济的开放系统、全球信息网络的开放体系、全球社会组织的开放结构等。第五部分是双向开放的价值逻辑,包括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提升主体能力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等。最后一部分是双向开放的战略布局与实施机制,包括全球经济新合作与新竞争、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双向开放的新体制、双向开放的新举措与新改革等。

庞佳路[9](2017)在《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途径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型态,在国内外许多学校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个性化学习工具,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梳理了技术发展引发的学习方式演进历程,论证电子书包这一新型的媒体技术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型中的研究价值;其次,围绕相关文献资料,对电子书包和学习方式转型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在明确了二者的概念和内在机制后,分析电子书包与学习方式转型间的因果联系,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再次,结合当前电子书包试点应用现状,笔者分析了影响电子书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型的三种主要因素:教师、学生、资源与媒体,并结合当前电子书包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总结了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探求造成困境的多方面原因。基于对电子书包与学习方式转型的理论分析,针对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途径问题,笔者提出了四个方面,即:树立科学合理的转型观是促进学习方式转型的思想保障;构建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习方式转型的有力抓手;制定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方式评价标准是促进学习方式转型的判断依据;正视并不断解决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是促进学习方式转型的动力机制。在价值观引领下,构建实践模式,在标准参照下评价实践结果,发现转型过程中的问题,用认识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反思认识,从而形成一条“理论建构——实践检验——发现问题——反思转型观和转型实践——完善转型观和转型实践——再实践”的动态转型路径。本课题是对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途径的初步探究,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为试点学校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孙娟,彭坤焘[10](2016)在《双创背景下高新区扩展现象剖析与政策建议》文中认为当前,引领性高新区出现了"无边界"扩展现象:不断突破原行政边界,甚至高度离散扩展;不断突破创新载体的组织边界,走向社会化创新和产业多元化;突破要素内部积累的资源边界,超越地域竞争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突破高新区"产学研"的功能边界,城市功能得到强调。"无边界"现象反映了创新模式的本质转变、社会化资本循环的内在张力、充分内部化创新创业收益等合理性,但也存在偏离创新本旨的问题。在新时期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长新引擎的政策导向下,高新区需从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反思"无边界"扩展的得失,探讨全面转型之路。具体策略上,应加强聚焦于"边界内"资源整合的公共作为,架设"无边界"市场力量的作用平台,建立严格管控的空间供给机制。

二、基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五个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五个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2)光大E-SBU生态圈的价值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引领行业前沿
战略变革核心在于五个转变
赋能光大银行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建设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马克思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跨学科研究方法
        1.3.2 比较分析方法
        1.3.3 文献分析方法
        1.3.4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4 创新点
        1.4.1 注重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系统研究
        1.4.2 从哲学角度对马克思和谐思想进行深度挖掘与诠释
        1.4.3 深入解读习近平的和谐思想
第2章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历史考察
    2.1 马克思和谐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2.1.2 劳动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危机
        2.1.3 自然异化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2.2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理论资源
        2.2.1 黑格尔辩证法的和谐意蕴
        2.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和谐与冲突思想
        2.2.3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观
    2.3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演进脉络
        2.3.1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发轫
        2.3.2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形成
        2.3.3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深化
第3章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与自然的和谐
        3.1.1 马克思自然观的和谐意蕴
        3.1.2 从初级和谐到高级和谐的文明转型
        3.1.3 从“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范式转换
    3.2 人与社会的和谐
        3.2.1 马克思社会观的和谐意蕴
        3.2.2 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人与社会的和谐
    3.3 人与自身的和谐
        3.3.1 人与自身和谐的本质
        3.3.2 人与自身不和谐的根源
        3.3.3 人与自身和谐的实现途径
第4章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基本特征
    4.1 在全面批判中追求和谐
        4.1.1 哲学批判: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
        4.1.2 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现实进路
        4.1.3 政治批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生成
    4.2 从现实的人出发构建和谐
        4.2.1 现实的人: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现实根基
        4.2.2 异化的人:马克思和谐思想的扬弃对象
        4.2.3 真正共同体: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终极归宿
    4.3 在劳动实践中实现和谐
        4.3.1 从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
        4.3.2 从资本逻辑转向劳动实践
        4.3.3 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
第5章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当代意义
    5.1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历史演进
        5.1.1 列宁的和谐思想及建设社会主义构想
        5.1.2 毛泽东的和谐思想及社会主义建设战略
        5.1.3 邓小平的和谐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
        5.1.4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2 习近平的和谐思想
        5.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和谐精神
        5.2.2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和谐向度
        5.2.3 绿色发展观的和谐意蕴
        5.2.4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谐精髓
    5.3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当代意义
        5.3.1 马克思和谐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5.3.2 马克思和谐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评价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评价
    1.4 研究对象界分
        1.4.1 研究情境划定
        1.4.2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1.6.1 建构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网络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
        1.6.2 从把关人角度揭示政策议程设置中信息筛选与流动过程
        1.6.3 提出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就是趋向现代性过程的观点
        1.6.4 设计政策议程设置优化的标准体系和多维系统优化模式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厘定
        2.1.1 网络社会
        2.1.2 公共政策
        2.1.3 政策议程
        2.1.4 政策议程设置
    2.2 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与模式
        2.2.1 政策议程设置的基本逻辑
        2.2.2 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
        2.2.3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历史演进
    2.3 本文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3.1 多源流理论及其应用
        2.3.2 系统权变理论及其应用
第3章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网络社会新情境
    3.1 政策议程设置的情境敏感性
        3.1.1 前端性: 政治输入和公共政策的起点
        3.1.2 载体性: 政治选择和社会治理的环节
        3.1.3 核心性: 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过程
        3.1.4 地域性: 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密切相关
        3.1.5 负熵性: 系统影响下的逐渐上升态势
    3.2 “互联网+”的时代新情境
        3.2.1 战略高度提升: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3.2.2 属性形态变化: 从网络媒体到网络社会
        3.2.3 “互联网+”时代新情境的总体特征
    3.3 公共领域的现代化新情境
        3.3.1 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
        3.3.2 我国公共领域转型的时代机遇
        3.3.3 我国公共领域民主机制潜力释放
    3.4 公众个体的现代化新情境
        3.4.1 现代公民意识成长
        3.4.2 公众行动能力提升
        3.4.3 公众网络抗争增多
    3.5 新情境下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共生关系
        3.5.1 公众偏好: 价值偏好与情境偏好
        3.5.2 性质争论: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3.5.3 扩张模式: 制度效应与注意力
        3.5.4 发展进路: 冲突变革与协调合作
第4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案例论辩
    4.1 分析框架: 多源流模型及其修正
        4.1.1 多源流模型修正的价值
        4.1.2 网络多源流模型的逻辑预设
        4.1.3 多源流模型的修正策略
    4.2 出租车改革议程案例描述
        4.2.1 案例选择标准
        4.2.2 出租车改革议程案例概览
    4.3 基于网络多源流模型的出租车改革议程案例分析
        4.3.1 问题流:指标构建、危机演进和反馈的有效机制
        4.3.2 政策流: 网络虚拟接触下政策共同体博弈
        4.3.3 政治流: 网络民意的“三柄利剑”
        4.3.4 信息把关: 信息的全面把握与资源流动
        4.3.5 政策之窗: 网络与新意见阶层的推动
第5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现实表征
    5.1 问题流: 政策问题建构的网络突破
        5.1.1 指标构建: 政策问题建构对象征标志和知识的信任
        5.1.2 危机演进: 政策议程设置脱域化、异构性和多元化
        5.1.3 问题反馈: 网络反馈的机制形成
    5.2 政策流: 政策共同体融合型参与模式
        5.2.1 政策议程融合型民主的基本内涵
        5.2.2 政策议程融合型民主的主要特征
    5.3 政治流: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
        5.3.1 政治权威转型: 从事实权威转向法理权威
        5.3.2 正式制度结构改革: 治理结构与规则转变
        5.3.3 非正式过程重塑: 网络改变集体行动方式
    5.4 信息把关: 专业规范和软权力“硬化”
        5.4.1 专业化: 信息把关标准科学化与客观中立
        5.4.2 规范化: 信息把关模式成熟和结构合理化
        5.4.3 软权力“硬化”: 信息把关机构改革与赋权
        5.4.4 风险潜在化: 系统性风险的现实隐忧
    5.5 政策之窗: 变幻性增加和控制手段多样化
        5.5.1 政策之窗不可预测性增加
        5.5.2 政策之窗外溢效应显着化
        5.5.3 政策之窗控制手段多样化
    5.6 网络开启政策议程设置嬗变之窗
        5.6.1 逻辑取向由“政治建构”向“社会建构”转变
        5.6.2 运行过程由“闭门造车”向“开放吸纳”转变
        5.6.3 参与主体由“精英主导”向“大众参与”转变
        5.6.4 决策机制由“经验控制”向“理性沟通”转变
第6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驱动因素
    6.1 问题驱动: 问题导向模式逐渐形成
        6.1.1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三症并发”的特征
        6.1.2 风险社会中问题导向的决策模式
    6.2 技术驱动: 网络技术的多维突破
        6.2.1 增加信息资源丰富程度
        6.2.2 推动管理组织机构变革
        6.2.3 促进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6.3 理念驱动: 公众民主参与理念变化
        6.3.1 政策议程融合型民主的产生动力
        6.3.2 精英主义和大众民主的理念融合
    6.4 利益驱动: 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
        6.4.1 利益关系塑造政策议程设置形态
        6.4.2 社会结构变动驱动利益关系改变
    6.5 制度驱动: 政治管理制度的现代化
        6.5.1 政治管理制度决定政策议程设置
        6.5.2 我国政治管理制度现代化的体现
第7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局限性及其产生机理
    7.1 政策议程设置局限性分析
        7.1.1 信任关系约束: 议程参与者之间信任缺失
        7.1.2 目标价值约束: 议程目标设定科学性不足
        7.1.3 信息资源约束: 决策信息处理与利用欠佳
        7.1.4 沟通互动约束: 政策共同体沟通成效较低
        7.1.5 利益关系约束: 利益相关者话语权不平衡
        7.1.6 协同保障约束: 法律规范和领导协调不够
    7.2 政策议程设置局限性的产生机理
        7.2.1 政策共同体之间信任基础不牢固
        7.2.2 现代化的决策观和目标管理滞后
        7.2.3 决策信息处理的观念和技术落后
        7.2.4 公众参与决策的意识和制度制约
        7.2.5 政策议题中利益关系协调不科学
        7.2.6 相关法律和组织机构保障不完备
第8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优化方略
    8.1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趋向现代性的过程
        8.1.1 现代性的主要表现
        8.1.2 现代性的国际观察
    8.2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标准建构
        8.2.1 标准提出依据
        8.2.2 优化标准体系
    8.3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目标模式
        8.3.1 多维系统优化模式基本框架
        8.3.2 多维系统优化模式阶段划分
    8.4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具体对策
        8.4.1 建构政策议程参与者相互信任的关系网络
        8.4.2 培育现代价值观和统筹政策议程目标管理
        8.4.3 完善政策议程设置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把关
        8.4.4 加强政策共同体间的有效互动与良性合作
        8.4.5 推动政策议程设置利益相关者关系合理化
        8.4.6 夯实政策议程设置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体系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7)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1.2.1.1 文化的内涵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1.2.3.1 经济学视角
        1.2.3.2 社会学视角
        1.2.3.3 政治学视角
        1.2.3.4 人类学视角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4.1 研究的重点
        1.3.4.2 研究的难点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2.4.3 老子的“三”和“势”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2.6 本章小结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双向开放的战略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双向开放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 国外关于开放思想的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关于开放思想的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大战略视野中的双向开放
    第一节 双向开放的内涵与目标
        一、双向开放的内涵
        二、双向开放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节 双向开放下的双引擎战略与“十”字型战略
        一、双向开放下的双引擎战略
        二、双向开放下的“十”字型战略
    第三节 双向开放的重大意义与发展要求
        一、双向开放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双向开放的共享发展意义
        三、双向开放的社会和文化要求
    第四节 “十三五”时期双向开放的新发展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二、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三、抓住全球化发展新契机
        四、“中国方案”及“中国责任”
        五、“十三五”规划打造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格局
第二章 双向开放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双向开放:新时期开放战略的新表达和新总结
        一、新时期下的开放战略与发展战略的统一
        二、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与不可替代性
    第二节 开放:现代化发展逻辑的内在一环
        一、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开放发展
        二、现代化促成全球化发展
    第三节 开放: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化与开放发展
        二、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发展
    第四节 开放: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历史上的开放发展及经验总结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形成的开放发展格局
第三章 双向开放的系统逻辑
    第一节 开放系统的升级机制
        一、开放的社会系统
        二、非平衡态的社会发展系统
        三、非线性的社会复杂系统
    第二节 开放系统的活力机制
        一、发展是开放系统的胜利
        二、信息网络、社会组织的全球化
        三、开放社会新阶段
        四、大战略思维新理念
    第三节 全球经济的开放系统
        一、开放型经济网络新表现
        二、开放型经济网络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三、开放型经济网络新趋势
    第四节 全球信息网络的开放体系
        一、信息价值最大化的先决条件
        二、各国政府信息化发展新浪潮
    第五节 全球社会组织的开放结构
        一、全球化时代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
        二、全球社会组织影响全球治理
        三、“全球结社运动”推动全球治理
第四章 双向开放的价值逻辑
    第一节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战略的本质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开放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第二节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价值观念的解放
        二、规律认识的解放
        三、思维主体状态的解放
    第三节 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由之路
        一、“以人为本”路径选择
        二、“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
第五章 双向开放的战略布局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全球经济新合作与新竞争:“一带一路”
        一、“一带一路”建设解决的问题
        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特征
        三、“一带一路”建设总任务及路径选择
    第二节 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四大自贸区
        一、四大自贸区的建成——中国开放历程的新标志
        二、四大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方向
        三、中国四大自贸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建设协同发展
    第三节 双向开放的新体制: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
        一、双向开放新体制的法治化
        二、双向开放新体制的国际化
        三、双向开放新体制的便利化
    第四节 双向开放的新举措与新改革
        一、双向开放的新举措
        二、双向开放的新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人攻读博士期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9)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信息技术渗透引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二)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学校应用存在低效现象
        (三)研究电子书包支持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问题迫在眉睫
    二、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技术变革与学习方式演变
    一、技术的“本体”追问
    二、学习方式的演变历程
        (一)个体模仿与接受学习阶段
        (二)群体接受与发现式学习阶段
        (三)个性化接受与自主探究相结合学习阶段
第二章 电子书包与学习方式转型概述
    一、电子书包概述
        (一)电子书包的概念界定
        (二)电子书包的特点
        (三)电子书包的结构体系
    二、学习方式转型概述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以及学习方式分类
        (二)学习方式转型
    三、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
        (一)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背景
        (二)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方向
        (三)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型意义
第三章 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困境
    一、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二)影响因素分析
    二、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困境分析
        (一)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操作能力无法支持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学生学习资源利用价值不高
        (三)学生仍然以被动接受教师推送任务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四)电子书包学习方式无法推广普及
    三、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因素
        (二)学生因素
        (三)电子书包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第四章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转型观——学习方式转型的思想保障
        (一)学习方式转型不是摒弃传统的学习方式
        (二)学习方式转型要尊重个体差异
        (三)学习方式转型要走渐进的转型道路
        (四)学习方式转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五)学习方式转型是主客体技术共同作用的过程
    二、构建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转型的有力抓手
        (一)基于电子书包的一般教学模式
        (二)基于电子书包的具体教学模式
    三、制定电子书包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评价标准——学习方式转型的判断依据
        (一)根据电子书包学习方式影响因素分析构建评价标准
        (二)根据电子书包课堂教学活动构建评价标准
    四、正视并不断解决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学习方式转型的困境出路
        (一)关于教师
        (二)关于学生
        (三)关于资源和媒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论文研究过程及结论
    二、论文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双创背景下高新区扩展现象剖析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创新模式演进与“无边界”扩展
    2.1 创新与创新模式演进
    2.2 高新区“无边界”扩展内涵
3 高新区“无边界”扩展现象
    3.1 空间:突破区级行政边界的动态扩展
    3.2 主体:突破创新载体的组织边界
    3.3 要素:突破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内部积累的资源边界
    3.4 功能:突破高新区“产学研”的功能边界
    3.5 高新区“无边界”扩展面临问题
4“无边界”扩展下的高新区发展政策建议
    4.1 架设“无边界”市场力量的作用平台
    4.2 聚焦“边界内”资源整合的公共作为
    4.3 建立严格管控“无边界”的空间供给机制
5 结论

四、基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五个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光大E-SBU生态圈的价值逻辑[J]. 巴威. 中国金融家, 2020(10)
  •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4]我眼中的外汇管理变迁[J]. 袁晶. 北方金融, 2018(09)
  • [5]马克思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陈丹. 辽宁大学, 2018(01)
  • [6]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D]. 孙峰. 东北大学, 2018(02)
  • [7]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8]双向开放的战略哲学研究[D]. 吕志青.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电子书包支持下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型途径研究[D]. 庞佳路.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9)
  • [10]双创背景下高新区扩展现象剖析与政策建议[J]. 孙娟,彭坤焘. 城市规划, 2016(12)

标签:;  ;  ;  ;  ;  

资金从封闭到开放的五次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