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上三叠统博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认识

藏东上三叠统博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认识

一、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知(论文文献综述)

杜斌[1](2020)在《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文中指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斑岩型Cu(-Mo-Au)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填图等研究,讨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的约束,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三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晚三叠世的成岩成矿与古特提斯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有关,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与中咱地块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古近纪成岩成矿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有关。加深了对洋壳俯冲增生、后碰撞伸展环境以及后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与斑岩Cu(-Mo-Au)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为下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Nd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的填图,揭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各个地块的物质组成及属性,提出了碰撞造山带新生地壳的形成与改造,对研究地球物质循环和大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区域性岩石圈架构研究,认为斑岩型Cu(-Mo-Au)矿床均就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及周边的新生地壳区域,岩石圈架构及其地壳类型作为一个一级因素,控制着不同矿床的成因和定位,为筛选矿产勘探战略远景提供了重要参考。(4)通过西藏-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填图对比研究,提出斑岩Cu(-Mo-Au)矿床的形成与新生地壳的生长有关,幔源组分在新生地壳中占有率(贡献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斑岩型Cu(-Mo-Au)矿床,对造山带斑岩矿床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李高杰[2](2020)在《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碳循环是影响地球上所有表层储库的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之一,具有复杂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调节和推动气候短周期和长周期的变化。侏罗纪特别是中、晚侏罗世是全球古板块重组的时期,也是中生代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而稳定同位素记录,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显着变化提供了证据。论文以西藏羌塘盆地安多地区114道班剖面上侏罗统安多组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剖面的成岩蚀变信息、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古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重建了东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的古海洋和古气候背景,分别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西藏安多114道班上侏罗统安多组系统采集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同步分析,建立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碳同位素曲线。通过与全球同时代地层碳同位素对比,西藏特提斯与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同时,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对比也显示,不同地域表现差异的长周期碳同位素趋势,这种差异与古大西洋盆地的打开造成的古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改变和进而造成的古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2)根据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aq)]浓度与海洋浮游植物δ13CP和水溶二氧化碳δ13CCO2(aq)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关系,定量计算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大气CO2含量,结果可与前人利用植物叶片气孔法和古土壤碳酸盐结核碳同位素法相对比。这为古代大气p CO2含量的定量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对洋-气系统中含碳离子的碳同位素计算,显示晚侏罗世大气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δ13CCO2(g)介于-9.4~-4.3‰之间,平均-7.3‰;由全岩Ce异常指示的古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相联系。(4)海水δ13CDIC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分馏效应和生物分馏效应的共同影响。基于对温度分馏函数的拟合,以及引入的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残留DICS值之间的同位素质量守恒方程,定量化证实了生物分馏效应是控制安多114道班剖面碳同位素偏移的主要因素。当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DICS比值约为0.19时,就能造成海水碳同位素偏移5.2‰左右。(5)碳同位素和有机碳埋藏与古气候之间具有显着的可识别的沉积响应关系。温暖气候阶段,伴随水文循环的增加和大陆风化速率的加强,陆源营养盐向海洋输送力增强和生物生产力、有机碳埋藏率提高,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高δ13C值;寒冷气候阶段,陆源营养盐和有机碳埋藏的降低,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低δ13C值。碳同位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符合基于海洋有机碳埋藏推断的古气候变化的解释。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3](2019)在《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三叠系分布广泛,海、陆相地层同时发育,既有典型的南海北陆空间分异,也有下海上陆的时间转变,地层结构十分复杂.中国南方拥有三叠系底界的全球年代地层界线层型(GSSP),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三叠系(尤其中三叠统之上及陆相地层)具有显着的地方性,难以进行全球对比.因此,中国的三叠系既有国际研究的热点,也有地层学研究的科学难题.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三叠纪地层学相关资料,从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方面,初步建立中国的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三大构造古地理区的岩石地层序列提出一个框架性的地层对比关系.综合分析表明,虽然经典的三叠纪生物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是以菊石作为基础的,但牙形石在年代地层界线研究中更具有优势.中国仍具有竞争奥伦尼克阶底界和安尼阶底界GSSP的潜力.借助于二叠纪-三叠纪"过渡层"及相关生物-环境事件标志,结合叶肢介、脊椎动物、古植物等生物地层学研究,能够建立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对比关系.碳同位素已成为三叠纪海相地层的有效对比手段,而氧同位素(其所反映的温度变化)和锶同位素则可能是建立海、陆相地层联系的重要桥梁,但目前尚无陆相地层对照研究.鉴于中国三叠系大部分层段以及陆相地层尚难进行国际对比,当前提出的中国三叠纪海、陆相地层建阶方案,对中国三叠纪地层学及相关研究工作还是必要的,但需要在概念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并尽快加强研究,完善其定义.

何军华[4](2018)在《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文中指出藏东澜沧江区域地层主要属于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交通较为便利,有川藏公路南线、川藏公路北线、滇藏公路等主干公路贯穿研究区,区内经济一般,主要为农牧业。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前人对该区域内进行了相对较多的勘查和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资料。但区内关于侏罗系地层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侏罗系沉积矿产的涉及较窄,特别是页岩气等矿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关于侏罗系沉积矿产与古地理的关系、沉积相的研究、岩石地层格架以及沉积盆地演化的研究都有待完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初步取得对藏东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规律的基本认识,并完成相关图件的绘制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岩石地层格架及盆地演化规律的研究,来探索侏罗系沉积矿产,判断藏东侏罗纪油气资源形成的特定环境及约束条件。本次论文综合了前人区域地质调查、化探、古生物化石、遥感、物探测井等资料,参考板块构造理论、生物地层学、盆地分析原理及沉积环境与相、层序地层学、三江特提斯沉积地质与成矿思想方法;在板块构造理论为主干指导下,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为基本研究思路,在研究区地层多重对比划分基础上,根据沉积相标志对典型地层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和对比,结合部分单因素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区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岩石地层格架;最后,探讨沉积矿产与岩相古地理环境的关系。借鉴前人使用过的方案,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3个方面对藏东侏罗系地层进行多重对比划分,建立了地层等时格架;参考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沉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等沉积相的标志,在对较典型地层剖面单剖面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优势法原理进行沉积相的对比,并绘制了岩石地层格架图;在沉积相分析对比基础上,结合古构造、古生物物源及岩石地层格架等因素,综合分析了藏东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沉积盆地演化,并绘制了藏东澜沧江区域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图、藏东澜沧江区域晚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图;根据各单剖面沉积相的分析以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区域的沉积矿产,以及页岩气资源形成的特定沉积环境和约束条件。大地构造及其发展演化直接决定了沉积盆地的类型和性质,不同的沉积盆地又产生不同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从而发育不同类型的沉积相。早—中侏罗世时期,海相环境在藏东为主,靠近古陆区域发育一些三角洲相,海陆交互相,河湖相沉积。随着地壳的抬升,到晚侏罗世时,藏东靠近四川区域以古陆为主,发育湖泊相,河流相沉积。特别是昌都—芒康盆地内,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左贡—类乌齐以西仍然是海相环境为主。不同的沉积相充填的沉积物以及充填层序都有所不同,这指示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沉积型的矿产有特定的成矿专属性,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才可能矿化从而成矿。藏东侏罗系中,石膏矿主要赋存在泥灰岩、粉砂岩中,属于河湖相带;盐矿主要发生在滨浅海环境。区域的油气受沉积构造及泥页岩中有机质含量的制约影响。金属矿产主要发育在侏罗系的构造裂隙中,沉积环境影响小。通过本次论文研究,基本揭示了藏东侏罗纪岩石地层格架特征及藏东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历程。本次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藏东侏罗纪沉积相的研究成果以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其他类似沉积盆地提供一丝线索。沉积矿产的主要成因机制、赋存规律以及成矿后期的保存都受到古地理环境及岩相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关于沉积矿产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的探讨,期待能够为今后的资源勘探工作提供到帮助。

丁钱福[5](2017)在《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侏罗系双壳类生物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在野外剖面实测和化石采集基础上,通过化石的室内鉴定和分析,建立了双壳动物组合,与国内其他地区双壳动物组合进行了对比,对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木嘎岗日组和沙木罗组的时代归属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以下认识和结论:(1)在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侏罗系采获丰富的双壳动物化石,经室内详细研究,共获得17属26种(含未定种),极大地丰富了该区古生物化石资料,为正确认识木嘎岗日组和沙木罗组的时代归属奠定了基础。(2)根据化石在剖面中的自然产出顺序及组合特点,在研究区木嘎岗日组和沙木罗组分别建立了双壳类Pergamidia irregularis-Waagenoperna aff.planata(P W)和Astarte amdoensis-Protocardia lamellosa(AP)化石组合。(3)通过对上述2组合组成结构、各属种、尤其是特征分子和优势分子地史分布的讨论,将研究区双壳动物组合与国内相关地层的双壳动物组合进行了详细对比,认为研究区双壳类PW组合和AP组合的时代分别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和中侏罗世巴柔期—卡洛夫期。(4)通过对双壳动物组合产出层位、产出特点及上、下地层叠覆关系分析,认为研究区AP组合产于沙木罗组中下段的灰岩夹层中,其时代为沙木罗组中下段的时代,即中侏罗世巴柔期—卡洛夫期,并结合区域内沙木罗组上段的时代,认为沙木罗组的时代为中侏罗世巴柔期—晚侏罗世钦莫利期;PW组合产自伏于沙木罗组之下的木嘎岗日组粉砂岩和泥岩韵律性薄互层中的孤立灰岩块体(垮塌灰岩块体)之中,作为主体的砂岩和泥岩的沉积应晚于孤立灰岩块体、早于上覆沙木罗组,故将木嘎岗日组的时代定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阿林期。

李高杰[6](2016)在《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沉积相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羌塘盆地作为我国第二大海相盆地,位于全球油气富集的特斯构造域东段,具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自晚古生代以来,羌塘盆地经历了多次海水进退事件,形成有多套泥岩和碳酸盐烃源岩,其中生烃潜力最强的泥质烃源层要属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下侏罗统曲色组和中侏罗统色哇组三个层段,本次研究新增中侏罗统安多组泥页岩烃源岩。本文对己有研究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烃源岩分析,对南羌塘坳陷土门格拉组、曲色组-色哇组和安多组泥(页)岩的分布、沉积特征、烃源岩有机碳TOC、干酪根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Ro和热解峰温Tmax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羌塘盆地侏罗系泥质烃源岩开展评价研究,为全面评价测区生油岩规模和生烃潜力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曲色组、色哇组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干酪根占主导,但有机质丰度偏低,仅个别样品达到差生油岩标准,且处于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总体评价为差生油岩;土门格拉组有机质丰度中等偏低,近81%的样品达到生油岩水平,有机质类型主为Ⅱ型,含部分Ⅲ型,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整体表现差-中等生油岩等级;安多组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类型较好(Ⅱ1型),烃源岩处于生油高峰的成熟阶段,为好生油岩级别,预测为南羌塘坳陷最具生烃潜力的烃源层。2、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泥质烃源岩初步预测有5个优质烃源岩分布区,平面形态呈E-W、NW-SE展布,其中土门格拉组2个,位于双湖多普勒乃-查郎拉和安多达卓玛-土门一带;曲色组-色哇组黑色岩系3个,分别位于测区西部昂达尔错、中部扎曲乡和东部安多达玛尔地区。在安多114道班也可能存在一分布局限的优质烃源岩区。3、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及盆地古地形构造对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南羌塘坳陷土门格拉组、曲色组-色哇组和安多组烃源岩为三种不同沉积相模式成因,分别为三角洲模式、陆棚模式和台沟模式。其中陆棚成因烃源岩分布面积广,但有机质丰度最低,热演化程度最高,生烃潜力最差;台沟成因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有机质类型好,生烃潜力最大。台沟相成因烃源岩应为南羌塘坳陷油气资源勘探的优选靶区。

侯恩刚[7](2014)在《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沉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热那错地区4幅区调”项目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上三叠统生物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项目为依托,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石薄片分析,以及碳酸盐岩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的沉积特征,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将日干配错组剖面碳酸盐岩划分为11种主要岩石类型:灰泥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藻团块颗粒灰岩、多种类型鲕粒灰岩、单一类型鲕粒灰岩、球粒泥粒灰岩和生物礁灰岩。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类型识别出5种沉积相:陆源碎屑滨岸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和台地边缘生物礁相。2、日干配错组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中大量发育的鲕粒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开阔台地内浅滩和台地边缘浅滩。鲕粒滩岩石类型分析表明,开阔台地内浅滩为异地鲕和原地鲕混杂堆积,台地边缘浅滩鲕粒主要为原地鲕。台地边缘鲕粒在垂向上具有从微晶鲕→放射鲕→同心鲕变化的趋势,向上鲕粒粒径变大,沉积厚度明显增加,代表了海平面从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变化过程。3、日干配错组发育了大量生物礁,造礁生物有六射珊瑚、钙质海绵和钙藻类,附礁生物为双壳类、有孔虫、苔藓虫、棘皮动物、腹足类和腕足类等。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发育经历了三个旋回,各旋回组成结构相似,礁体均由礁基、礁核和礁顶构成。旋回I和旋回II规模较大,内部构成复杂,旋回III规模较小,内部构成较简单,自下向上构成一个海侵大背景下的次级进积序列。4、探讨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环境要素的响应,研究了热那错地区日干配错组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日干配错组总体上为温暖潮湿气候下的陆表海还原沉积环境。5、根据剖面相序结构的分析,在日干配错组中识别出4次海进-海退旋回,整体上具有海水变深的趋势。通过与绒玛日干配错组及区域资料对比,认为南羌塘盆地在晚三叠世发生海侵,海侵方向由东向西。

陈文西[8](2007)在《羌塘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沉积盆地演化》文中认为晚古生代末期可可西里—金沙江洋与龙木错—双湖裂谷带的闭合,北羌塘盆地形成了以前三叠系为基底的残留内陆表海演化时期,直至晚三叠世早期——肖茶卡组沉积期末残留内陆表海消亡,晚三叠世中晚期至侏罗纪进入了裂陷盆地发展阶段。论文对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开展了研究,包括关键地层界面特征分析、关键地层时代归属分析、区域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区域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析、岩相古地理分析,最终建立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羌塘盆沉积—构造动力演化模式。1、系统的对各地层单元的界面分析发现:(1)肖茶卡组底界在盆地内部与中三叠统整合关系,在盆地北缘为沉积超覆于不同时代的前三叠系之上:(2)肖茶卡组顶界面发育古岩溶角砾岩,与上覆那底岗日组为岩溶不整合接触,说明肖茶卡组沉积时期的羌塘盆地是在早中三叠世的盆地基础发展起来的,后期出现了广泛的海退事件,使盆地结束沉积并遭受风化剥蚀作用;(3)中侏罗统雀莫错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古生物化石混积和地层的沉积超覆现象均表现出裂陷环境下形成的伸展不整合面的特征。2、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认为:(1)肖茶卡组古生物化石组合反映其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若利期,根据其上被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不整合覆盖,将其时代厘定为卡尼期—若利期早期;(2)那底岗日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在216~205 Ma之间,其时代主要为若利期,可能包含有瑞替期:(3)日干配错组底部火山岩的年龄、中上部化石组合及其被下侏罗统整合覆盖,综合反映的时代为晚三叠世若利期—瑞替期,而且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和日干配错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反映两者均为引张构造背景下的产物;土门地区的土门各拉组的下部岩性及界面特征、化石组合和上部可能被下侏罗统整合覆盖,综合反映其时代为若利期—若利期。因此,北羌塘的那底岗日组与南羌塘的日干配错组和土门各拉组可以对比,是“同期异相”关系。3、羌塘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地层共计可划分出6个沉积体系14个沉积相和多个亚相。肖茶卡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基本继承早中三叠世古地理面貌,但早期出现广泛海侵和后期海水退出,形成早期的沉积超覆与后期遭受风化剥蚀。那底岗日组主要为火山—沉积,分为陆上喷溢、水下喷溢和火山碎屑沉积,反映裂陷盆地早期的古地理面貌。日干配错组发育有水下火山喷溢相、三角洲相、碳酸盐岩台地和陆棚相,反映盆地由早期的裂陷火山喷发—盆地基底沉降,海平面不断上升形成台地相至陆棚相的古地理面貌。下侏罗统在羌北盆地可能为近海湖泊沉积,羌南盆地为浅海陆棚沉积,主要继承早期古地理面貌。雀莫错组在羌北盆地为近海湖泊沉积,更具海相色彩:南羌塘主要为外陆棚沉积,反映羌塘盆地再次发生较强烈的裂陷作用和较大幅度的海平面上升,形成陆源剥蚀区缩小,沉积覆盖面增大的古地理面貌。4、根据地层界面特征、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和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可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羌塘盆地划分为两个不同构造性质的盆地发展时期,分别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若利早期(肖茶卡组沉积期)的残留内陆表海沉积盆地发展与消亡时期和晚三叠世若利期中晚期—中侏罗世早期的裂陷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后者可进一步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若利期中晚期—瑞替期的强烈裂陷时期,该时期羌塘盆地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两凹夹一隆”的构造古地理格局;第二个阶段为续第一阶段之后的早侏罗世构造相对稳定的凹陷时期;第三个阶段为中侏罗世早期续构造相对稳定的凹陷作用之后的再次较强烈的裂陷作用阶段。

汤朝阳[9](2007)在《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及沉积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是指以各拉丹冬为中心(E90°00′-91°30′,N33°00′-34°00′),包括其西南土门煤矿一带和其向东至青海杂多、治多县等地,主体位于羌塘盆地的北羌塘坳陷中部,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东特提斯构造域北部。区内自然条件恶劣,平均海拔5000m以上,高寒缺氧,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区内三叠纪地层受后期构造破坏出露不全,区内缺失早、中三叠世地层,仅出露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及鄂尔陇巴组。本文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有关专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测剖面的详细研究和区域对比,从生物群面貌、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基本层序和沉积相等多角度较详细解剖了本区的晚三叠世地层。岩石地层方面,本文从物源区、沉积岩石类型及其组合、高频旋回沉积和古盐度、古水深、古气候及岩石地球化学角度,通过对比认为区内的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甚至靠近结合带的巴塘群与藏东的结扎群基本特征相同,虽有差异但仍可对比,其差异是不同构造古地理部位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雀莫错一带结扎群可分为甲丕拉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波里拉组(碳酸盐岩)和巴贡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鄂尔陇巴组为一套火山岩-沉积岩组合,夹于巴贡组和中侏罗世雀莫错组之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结扎群总体为古盐度稍高、弱还原、温暖潮湿的较深水环境,灰岩中化石丰富,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土门煤矿一带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因而土门格拉群表现为厚度巨大的岩层(未见底),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两段:一段主体为碳酸盐岩,二段为碎屑岩,分别可与结扎群波里拉组和巴贡组对比,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为古盐度较低、氧化、干热、弱碱性的浅水环境。生物地层方面,大量保存完好的双壳类,反映结扎群和土门格拉群的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建立了5个双壳类组合,分别为:1, Quemocuomegalodon orientus-Neomegalodon cornutus组合,产于雀莫错甲丕拉组,地质时代为诺利期,生态位相当于BA2底栖组合生态域;2, Halobia superbescens-Halobia disperseinsecta组合,产于波里拉组和巴贡组下部,地质时代为诺利中晚期,生态位相当于BA4底栖组合生态域;3,雀莫错一带Amonotis togtonheensis-Cardium (Tulongocardium) xizangensis组合和菊石类Nodotibetites cf. nodosus-Paratibetites cf. wheeleri组合,产于巴贡组上部,地质时代为中诺利期,生态位相当于BA3底栖组合生态域;4,土门格拉一带土门格拉群二段产Cardium (Tulongcardium) martini-Trigonia (Kumatrigonia) hukxilensis组合,地质时代为诺利中晚期,生态位相当于BA2底栖组合生态域;5,Physocardia zhidoensis-Costatoria seperata kunlunensis组合,产于治多索加乡甲丕拉组,地质时代为诺利早中期。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方面,根据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岩性、颜色、层型、颗粒类型)、沉积旋回垂向序列、地质体几何形态、层内和层面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化、生物类型及其组合、自生矿物和地球化学等相标志,将长江源区结扎群沉积相划分为洪积相、河流相、三角洲前缘相、前三角洲相、潮坪相、局限海台地潮下相、沿岸沙坝相、火山喷发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及陆棚相等10种类型,由沉积相组合总结了沉积相模式;从局部的米级旋回出发,通过大多可识别的基本层序(相当于五级旋回层序)将区内整个晚三叠世划分出四个三级旋回层序,又根据区域构造不整合面归并为一个二级层序;区域内双壳类化石群在纵向上演替取代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海水深度,早期以突变为主,晚期以渐变为特征,具有浅水-深水-浅水的变化特征;横向取代与陆源碎屑供应量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沉积演化相序为从大陆相区陆源碎屑沉积的洪积相(局部为残积相)开始,经历了稳定的海相碳酸盐沉积阶段,再到海陆过渡带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以鄂尔陇巴组沉积-火山碎屑岩结束晚三叠世海相沉积史。总之,研究区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在岩石组合、化石组合和沉积相特点上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古地理格局具有西高东低、南浅北深(水深)的特点,沉积自北东向南西超覆,层位逐渐抬高穿时;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的差异是统一沉积背景下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前人以土门格拉断裂为界,将两个地层单位分置于两个地层大区的认识值得商榷。

纪占胜[10](2006)在《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西藏及滇西地区石炭纪一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成因及其地质学意义,最终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区域和层系提出了建议。在地层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拉萨地区旁多群的地层序列、厘定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岩石地层序列、在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发现了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剖面,新建了三叠系江让组、指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地层时代不是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在青藏高原和滇西地区,共考察10余条剖面,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石炭系一三叠系的地层格架。在古生物学方面,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序列。发现了晚石炭世的Neognathodus动物群、中二叠世Vjalovognathus动物群和Rabeignathus动物群、中二叠世中后期的Mesogondolella动物群、晚二叠世长兴阶的Clarkina动物群,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左左剖面的左左组中上部发现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化石。此外,在措勤敌布错的江让组中识别出了早三叠世一晚三叠世的多个牙形石带。在微古植物学上,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永珠组下部发现了混生孢子组合、在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孢粉组合。系统采集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腕足类化石,首次建立了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带的对比关系。发现了牙形石和腕足类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意见分歧,指出现在的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主导门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存在矛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冰海相杂砾岩、含砾板岩的特点、成因、大地构造背景和时空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珊瑚、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在形态、结构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析,总结出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生物群性质暖一冷暖混生一冷一冷暖混生一暖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相的分析得出了相同的规律。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一二叠纪冰期和冈瓦纳大陆冰川、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系、生物群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冈瓦纳一特提斯过渡相区是在早石炭世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的裂谷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为大陆边缘裂谷,在中二叠世时期裂谷作用增强,发展成陆表浅海,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末期,而羌南和羌北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合到劳亚大陆,三叠纪早中期,又一次大规模伸展,三叠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块体的俯冲碰撞,冈底斯以北隆升成陆地。构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羌南和羌北地区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时期,隶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经过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冈底斯以南地区的裂谷作用的加强和强烈的伸展运动,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贴在劳亚大陆的南缘,在三叠纪时期羌南和冈底斯以南地区又一次强烈的伸展,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形成具有洋盆性质的深水盆地,在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带在附近拉伸出大陆边缘的裂谷,晚三叠世末期,雅鲁藏布江一线俯冲碰撞,冈底斯及以北地区强烈隆升,形成陆地。通过三叠纪时期的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序列,分析出三叠纪在冈底斯北缘、羌南地区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的岩相配置,通过盆地热演化史和牙形石有机变质成熟度的分析,指出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北缘和羌南的三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二、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背景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分析测试方法
        1.5.1 数据的采集及数据源
        1.5.2 全岩主微量分析
        1.5.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1.5.4 同位素填图方法及流程
        1.5.5 同位素等值线填图方法
    1.6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主要地块和缝合带
        2.1.1 主要地块
        2.1.2 主要缝合带
    2.2 构造演化
        2.2.1 原特提斯阶段
        2.2.2 古特提斯阶段
        2.2.3 中特提斯阶段
        2.2.4 新特提斯阶段
        2.2.5 碰撞造山阶段
    2.3 岩浆岩
        2.3.1 早古生代岩浆
        2.3.2 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
        2.3.3 中-晚三叠世岩浆
        2.3.4 早白垩世岩浆
        2.3.5 晚白垩世岩浆
        2.3.6 古新世-早始新世岩浆
        2.3.7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岩浆
    2.4 区域矿产
3 三期含矿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1 晚三叠世的含矿斑岩体特征
        3.1.1 年代学特征
        3.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3 Hf同位素特征
        3.1.4 岩石成因与源区
    3.2 晚白垩世含矿斑岩体特征
        3.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2 岩石成因与源区
    3.3 古近纪含矿斑岩体特征
        3.3.1 年代学特征
        3.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3.3 Hf同位素特征
        3.3.4 岩石成因与源区
4 典型斑岩型矿床
    4.1 晚三叠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4.1.1 矿区地层
        4.1.2 矿区构造
        4.1.3 侵入岩
        4.1.4 矿化蚀变
    4.2 晚白垩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4.2.1 矿区地层
        4.2.2 矿区构造
        4.2.3 侵入岩
        4.2.4 矿化蚀变
    4.3 新生代典型斑岩型矿床
        4.3.1 矿区地层
        4.3.2 矿区构造
        4.3.3 侵入岩
        4.3.4 矿化蚀变
5 三江特提斯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
    5.1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填图结果
        5.1.1 锆石U-Pb年龄填图结果
        5.1.2 锆石Hf同位素填图结果
        5.1.3 全岩Nd同位素填图结果
        5.1.4 全岩Nb/Ta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5.1.5 全岩V/Sc地球化学图结果
        5.1.6 全岩Sr/Y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5.1.7 全岩Eu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5.2 讨论
        5.2.1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架构
        5.2.2 冈瓦纳和华夏大陆构造边界
        5.2.3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地壳形成和改造
        5.2.4 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耦合关系
        5.2.5 西部青藏高原地壳架构简单对比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侏罗纪全球古地理变化
        1.2.2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温度变化
        1.2.3 侏罗纪全球古海平面变化
        1.2.4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δ~(13)C_(DIC)值分布
    1.3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及控制因素
        1.3.1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
        1.3.2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古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
    2.3 侏罗纪地层特征
        2.3.1 曲色组
        2.3.2 色哇组
        2.3.3 莎巧木组
        2.3.4 布曲组
        2.3.5 夏里组
        2.3.6 索瓦组/安多组
        2.3.7 雪山组/扎窝茸组
第3章 安多组地层特征及时代
    3.1 剖面列述
    3.2 地层时代
第4章 安多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岩石学特征
    4.2 沉积环境分析
第5章 样品成岩蚀变信息及有效性分析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分析与测试方法
    5.2 显微构造特征
        5.2.1 阴极发光特征
        5.2.2 扫描电镜特征
    5.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3.1 有机质含量
        5.3.2 有机质类型
        5.3.3 有机质成熟度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5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6 碳氧同位素有效性分析
第6章 安多组碳同位素曲线及全球对比
    6.1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6.1.1 无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6.1.2 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6.1.3 碳同位素差值(Δ~(13)C)变化曲线
    6.2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全球对比
        6.2.1 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6.2.2 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第7章 晚侏罗世古海洋环境重建
    7.1 古大气pCO_2
        7.1.1 CO_2分压和含量定义
        7.1.2 定性法
        7.1.3 定量法
    7.2 古海水温度
    7.3 古大气pCO_2/古海水温度重建检验
    7.4 古海平面变化
    7.5 古海水δ~(13)C值
    7.6 古有机碳埋藏
第8章 晚侏罗世全球碳循环驱动机制及古海洋演化
    8.1 晚侏罗世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
    8.2 晚侏罗世古海水演化与碳同位素波动的成因关联
第9章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及碳循环响应
    9.1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
    9.2 古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可能响应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和现状
3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
    3.1 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
        3.1.1 印度阶 (Induan)
        3.1.2 奥伦尼克阶 (Olenekian)
        3.1.3 安尼阶 (Anisian)
        3.1.4 拉丁阶 (Ladinian)
        3.1.5 卡尼阶 (Carnian)
        3.1.6 诺利阶 (Norian) 和瑞替阶 (Rhaetian)
    3.2 中国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1 中国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2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3 中国三叠纪磁性地层框架
    3.4 中国三叠纪化学地层框架
    3.5 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框架
4 结论和问题讨论
    4.1 三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及中国建阶
    4.2 三叠纪年代地层对比及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研究
    4.3 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延伸研究

(4)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位置及其自然地理
    1.2 藏东澜沧江侏罗系地质调查及研究工作程度
    1.3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已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澜沧江地区侏罗纪多重地层划分
    2.1 侏罗系露头及地层剖面
        2.1.1 侏罗系露头
        2.1.2 侏罗系地层剖面
    2.2 岩石地层划分及对比
        2.2.1 岩石地层划分
        2.2.2 岩石地层对比
    2.3 生物地层划分及对比
        2.3.1 早侏罗世生物地层
        2.3.2 中侏罗世生物地层
        2.3.3 晚侏罗世生物地层
    2.4 年代地层划分及对比
第3章 侏罗系岩石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侏罗系沉积岩石类型及分布
        3.1.1 砂岩
        3.1.2 泥岩
        3.1.3 灰岩
    3.2 主要沉积构造
        3.2.1 物理成因沉积构造
        3.2.2 化学成因沉积构造
        3.2.3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3.3 沉积相类型
        3.3.1 河湖相
        3.3.2 海相沉积
        3.3.3 海陆交互沉积相
        3.3.4 河口湾沉积相
        3.3.5 三角洲沉积相
第4章 藏东侏罗系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相模式
    4.1 早—中侏罗世岩石地层格架
        4.1.1 早—中侏罗世基本层序、层序界面
        4.1.2 岩石地层格架
    4.2 晚侏罗世岩石地层格架
        4.2.1 晚侏罗世基本层序、层序界面
        4.2.2 岩石地层格架
    4.3 沉积相模式
第5章 藏东侏罗纪古地理及沉积盆地演化
    5.1 早—中侏罗世古地理
    5.2 晚侏罗世古地理
    5.3 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
第6章 岩相古地理对矿产资源的制约
    6.1 藏东侏罗系矿产资源及分布
        6.1.1 非金属矿产
        6.1.2 有色金属矿产
        6.1.3 贵金属矿产
    6.2 矿产资源与岩相古地理的关系
    6.3 藏东侏罗系页岩气资源潜力预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内部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侏罗系双壳类生物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区简介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3 岩石地层
    3.1 下-中侏罗统木嘎岗日组
        3.1.1 剖面描述
        3.1.2 岩石组合特征及区域变化
    3.2 中-上侏罗统沙木罗组
        3.2.1 剖面描述
        3.2.2 岩石组合特征及区域变化
4 生物地层
    4.1 木嘎岗日组孤立灰岩块体的时代
        4.1.1 双壳类化石的采集
        4.1.2 PW组合及时代意义
    4.2 沙木罗组的时代
        4.2.1 双壳类化石的采集
        4.2.2 AP组合及时代意义
    4.3 木嘎岗日组的时代
5 重要化石描述
6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说明及图版

(6)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现状
        1.2.3 三叠系、侏罗系泥质烃源岩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地层
        2.3.1 三叠系
        2.3.2 侏罗系
        2.3.3 白垩系
        2.3.4 第四系
第3章 烃源岩剖面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土门格拉组地层特征
        3.1.1 剖面特征
        3.1.2 时代讨论
        3.1.3 沉积相分析
    3.2 曲色组、色哇组地层特征
        3.2.1 剖面特征
        3.2.2 时代讨论
        3.2.3 沉积相分析
    3.3 安多组地层特征
        3.3.1 剖面特征
        3.3.2 时代讨论
        3.3.3 沉积相分析
第4章 烃源岩评价
    4.1 烃源岩判别
    4.2 有机质丰度
        4.2.1 上三叠统烃源岩
        4.2.2 中下侏罗统烃源岩
    4.3 有机质类型
        4.3.1 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
        4.3.2 干酪根元素分析
        4.3.3 干酪根碳同位素
    4.4 有机质成熟度
        4.4.1 镜质体反射率(R_o)
        4.4.2 岩石热解峰温(T_(max))
        4.4.3 干酪根镜检及元素分析
    4.5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5章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及沉积相模式
    5.1 烃源岩展布特征
    5.2 优质烃源岩分布
        5.2.1 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图
        5.2.2 烃源岩厚度等值线图
        5.2.3 优质烃源岩区
    5.3 烃源岩控制因素
        5.3.1 沉积环境变化
        5.3.2 海平面变化
        5.3.3 古地理构造演化
    5.4 烃源岩沉积相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实际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上古生界
        2.2.2 中生界
        2.2.3 新生界
    2.3 岩浆岩
    2.4 变质岩
    2.5 构造
        2.5.1 主要断裂
        2.5.2 褶皱构造
第3章 剖面描述及地层时代
    3.1 实测剖面描述
        3.1.1 热那错东沟剖面特征
        3.1.2 绒玛孜狮错剖面特征
    3.2 日干配错组的地质时代
第4章 岩石类型及沉积相分析
    4.1 岩石类型
        4.1.1 碳酸盐岩
        4.1.2 陆源碎屑岩
    4.2 沉积相分析
        4.2.1 陆源碎屑滨岸相
        4.2.2 局限台地相
        4.2.3 开阔台地相
        4.2.4 台地边缘浅滩相
        4.2.5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4.3 小结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2 C、O 同位素数据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δ~(18)O 和δ~(13)C 数据原始性检验
        5.2.2 δ~(18)O 和δ~(13)C 的年代效应及校正
        5.2.3 δ~(18)O 和δ~(13)C 的古环境分析
    5.3 主、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与讨论
        5.3.1 元素的富集机制
        5.3.2 成岩作用影响的评价
        5.3.3 主、微量元素的古环境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沉积旋回划分与相序构架
    6.1 剖面相序结构分析与沉积旋回划分
    6.2 沉积旋回的相序构架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羌塘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沉积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简史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论文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第二节 区域地层概况
第三章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对比研究
    第一节 地层工作准则与方法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思路
    第三节 地层的界面特征分析
    第四节 地层时代归属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分析
    第一节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
    第二节 岩相古地理分析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羌塘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羌塘盆地演化过程分析
    第三节 关于晚三叠世羌塘性质的讨论
    第四节 关于那底岗日组火山岩构造属性的讨论
    本章小节
结论
致谢
引用的内部资料
参考文献
图版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论文

(9)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及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地质地理概况
    1.2 本文选题思路
第二章 岩石地层特征
    2.1 区内主要剖面介绍
    2.2 岩石地层特征及区域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壳类生物地层
    3.1 土门格拉群
    3.2 结扎群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相分析及沉积演化
    4.1 沉积相类型
    4.2 地层的旋回性特征与双壳类组合垂向取代
    4.3 沉积相模式与沉积演化
    4.4 本章小结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图版说明及图版
    图版说明 1
    图版说明 2
    图版说明 3
    图版说明 4
    图版说明 5
    图版说明 6
    图版说明 7
    图版说明 8
    图版说明 9
    图版 1
    图版 2
    图版 3
    图版 4
    图版 5
    图版 6
    图版 7
    图版 8
    图版 9

(10)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西藏石炭-二叠系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生物地层区系划分
    第三节 西藏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和古生物特色
    第四节 冈瓦纳-特提斯过渡相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意义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主要研究剖面和工作重点介绍
第二章 拉萨地区旁多群形成环境与时代的研究
    第一节 拉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旁多群地层层序的完善
    第三节 旁多群的沉积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第四节 坠石在旁多群中的发现及意义
    第五节 生物地层和地层年代
    第六节 旁多群的划分和对比
第三章 申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节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划分
    第二节 沉积特征和环境解释
    第三节 古生物及地层时代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焦点
    第四节 永珠组下部的混生微古植物群
    第五节 腕足类和牙形石时代意见的分歧
    第六节 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研究意义
    第七节 扎杠-木纠错剖面中上二叠统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第四章 夏岗江混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新解
    第一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的孢粉学研究
    第三节 敌布错组下伏地层中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
第五章 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牙形石的发现
    第一节 羊尾山剖面那子夺波组顶部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二节 左左地区羊尾山组和左左组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六章 羌南-保山地层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羌南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三节 保山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四节 Rabeignathus 牙形石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第五节 丁家寨组时代下限的新认识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古生物群和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成因及其意义的探讨
    第一节 古生物群时空演化规律
    第二节 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第三节 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的成因
    第四节 地层古生物学和构造学意义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三叠系时空格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第一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 夏岗江植物群时代修订和江让组发现的意义
    第三节 三叠系的时空格架及其演化过程
    第四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地质意义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实测剖面描述
图版说明
图版

四、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D]. 杜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4]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D]. 何军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侏罗系双壳类生物地层学研究[D]. 丁钱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6]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沉积相分析[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7]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沉积特征研究[D]. 侯恩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1)
  • [8]羌塘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沉积盆地演化[D]. 陈文西.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03)
  • [9]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及沉积演化[D]. 汤朝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02)
  • [10]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 纪占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

标签:;  ;  ;  ;  ;  

藏东上三叠统博里拉组腕足动物群新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