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表演儿童相声(论文文献综述)
陈润楠[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与相声《夜行记》的传承与创新》文中提出
王志霞[2](2021)在《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其多年的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民间文学纳入阅读教学,丰富了语文课程及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研究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方面的新角度和新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专着、研读教学实录等材料,梳理分析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观念构成及相关价值。其次分析周益民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并依据制定的分析框架对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发现其选取特征。接着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具体实施。最后总结出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特色,得出相关教学启示。此外,本文还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周益民老师进行交谈,并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以为本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发现,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儿童个体发展、语文科教学论建构和文化重构三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具有四个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注重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在阅读教学内容方面,周益民注重选取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体式和作品样式内容,教授学生多种民间文学读写方法,并重视发掘民间文学作品中有助于学生情感、审美、多元文化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在教学实施方面,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呈现出七个特色,其中包括“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等。由此得出的相关启示包括:民间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紧扣民间文学文本体式和语言特征,并依据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积极阅读态度形成的需要来选取多种诵读、讲述方法,以及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实施应以游戏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以读写互动发展儿童语言,并适当融入方言元素等;小学语文教师需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增加知识储备,如此才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赵子夜[3](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王爽[4](2021)在《连环画叙事特征与手法在当代人物画中的应用 ——以《劝人方》系列创作为例》文中提出连环画是一种将图画和文学相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最终成型于印刷术普及之后。其特点是运用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艺术形式包含多种题材和内容,属于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连环画描述的故事内容也非常广泛,它的题材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定的历史特色,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一部连环画的创作就像是导演一部戏剧作品一样,融合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有着明确的主题内容,还包含着绘画艺术的创造性,情节生动感人。所以本次创作笔者将梳理连环画的在叙事手法上的特点,并将之与自己的创作结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寻找连环画中包含独特的取景模式,造型方式,以及国画技法。并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创作更深层的关注连环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本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起和对连环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回顾连环画的发展历史,并概括和总结不同时期的连环画特点。第二部分主要对连环画的叙事特征与手法进行性分析,从连续、单线描、构成三方面进行探索。第三部分主要是将前文中对连环画叙事特征与手法的分析研究中的所得,如连环画中常用的近景特写构图、动态的连续、线描技法等与本次的创作相结合,形成关于《劝人方》系列国画的创作构思,并介绍自己在此次创作中的借鉴与创新。
王津京[5](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提出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朱云会[6](2021)在《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家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戴乃迭(Gladys Yang,1919-1999)是在中国官方翻译机构任职的英籍翻译家。她的一生译着颇丰,译介的作品体裁丰富,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戴乃迭的翻译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合作翻译”模式(主要合作者为其丈夫杨宪益先生)和“独立翻译”模式。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杨宪益与戴乃迭合作翻译的作品,对戴乃迭独译作品的关注略有欠缺。在中国生活近60年期间,戴乃迭独立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包括短篇作品140余篇,长篇作品20部左右。这些译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翻译家戴乃迭及其译作的研究可以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方面入手。宏观方面,探究戴乃迭的生活背景,梳理其翻译实践活动,寻找时代背景与翻译实践活动、翻译选材之间的关系。微观方面,深入文本内部,从细微处提炼精华,找出戴乃迭作为翻译家的独特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整理归纳、文本细读、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全面深入地探讨戴乃迭独译的中国文学作品,着重从翻译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划分、翻译选材的特性、不同体裁的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思想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揭示了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对当今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对戴乃迭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阶段划分,即:非职业翻译阶段和职业化译介阶段。其中,非职业翻译阶段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戴乃迭前往国立编译馆工作时结束;职业化译介阶段起始于四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戴乃迭停止译介工作时结束。非职业翻译阶段是戴乃迭翻译活动的奠基阶段,该阶段的合译者主要是杨宪益。职业化译介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时期:四十年代初至文革前、文革期间、文革结束至九十年代初。本研究从翻译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指出职业化之后,戴乃迭独译作品的数量增多,职业规范性增强,翻译风格日益凸显。其次,总结戴乃迭翻译选材的民族性与文学性的特点。“民族性”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的标准之一,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身份的彰显和民族文化记忆的传承。“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存在于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构造之中,譬如,语气、修辞、写作技巧、写作结构等。戴乃迭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出发,选择当代着名作家沈从文、孙犁、张洁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叙事结构、叙事方式、作品主题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有利于展现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再次,分析戴乃迭翻译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譬如小说、诗歌、回忆录、单口相声、民间传说。其中,小说的数量占译作总数的一半以上。分析戴乃迭翻译小说时的时代背景,指出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从“红色”小说、女性作家小说、童话体小说三部分入手,分别探究译者在译本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女性形象、儿童形象;分析戴乃迭发表的相关文章,指出译者主体意识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论文指出了戴乃迭翻译小说的四个特色:(1)译本在尊重源语文本语言、内容和形式等的基础上,尽量扫除读者的阅读障碍;(2)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凸显原文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农民形象、女性形象和儿童形象;(3)重视不同年龄段读者受众的需求。在翻译童话体小说时,戴乃迭区分了儿童读者与成年读者在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4)充分考虑中英文的行文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删除冗杂的赘述。本研究将戴乃迭英译的诗歌分为新诗和民间叙事诗。首先,以王书怀诗歌英译本为例,分别从诗歌韵律、诗歌的抒情与叙事特征等角度深入分析戴乃迭英译的新诗。其次,以《阿诗玛》英译本为例分析译者翻译的民间诗歌,探究戴乃迭英译本的底本,进而从诗歌韵律和修辞的翻译入手,分析译本的特征。本研究梳理《阿诗玛》的英译本,并从翻译目的、文本再现、语言艺术三个方面对《阿诗玛》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其中,两个英译本出自戴乃迭。综合来看,戴乃迭英译中国诗歌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形式美;(2)重视诗歌的韵律;(3)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小说和诗歌以外,戴乃迭还英译了回忆录、单口相声和民间传说等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回忆录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献,本研究以《新凤霞回忆录》为例,分析回忆录的翻译价值,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情感倾向。相声的精华是“包袱儿”,分析《张寿臣单口相声选》中各种类型的“包袱儿”,指出戴乃迭翻译不同“包袱儿”时采用的显化和隐化翻译策略。《北京的传说》中包涵了许多京味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究译者对源语文本京味文化的解读与再现。本章探索出戴乃迭翻译其它体裁文学作品的以下特点:(1)注重文体特色的传输与再现。(2)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添加副文本等方式增强译本的文学性与可理解性;(3)译本篇目的选取顺应了意识形态的需求,符合时代主题。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从翻译选材观、读者审美与接受观、译研结合观、翻译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总结戴乃迭的翻译思想。在翻译选材方面,将译者的翻译选材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的选材特点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在读者审美和接受方面,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戴乃迭遵守职业规范、尊重文化差异、重视读者的阅读接受。她选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介文化负载词,扫除了读者的阅读障碍。译研结合观是戴乃迭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戴乃迭为许多译本添加《译者序》,主要讲述了译本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简介、译者的翻译感想等。此外,译者还通过添加脚注、撰写评论性文章等方法促进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译介与传播。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戴乃迭强调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研究还发现,戴乃迭的文化修养、审美意识以及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熟知程度等方面同样影响戴乃迭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翻译思想的形成。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发分析戴乃迭的翻译选材,剖析戴乃迭英译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探究影响戴乃迭翻译实践的主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戴乃迭的翻译思想,有益于促进翻译研究的持续、深入发展。
金强,刘通,冯士玉[7](2021)在《曲艺与出版的辉映:对相声题材图书出版的现实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相声作为重要的曲艺形式重现生机,其创作、生产、包装、演出、经纪等也都在文化产业视角下被重新审视。专业化、精细化和理论化是作为文艺作品的相声和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细分行业相声行当的重要发展趋势,图书出版应该且可以成为其强有力的辅助和支撑。相声类题材图书的类别区分相对明显,但鉴赏类和研究类着作差异不大。此外,相声的音像出版和图书出版之间的协调性不强,图书出版和相声表演之间仍存在商业博弈和业务牵制。笔者力图找出二者关系的调适路径,并为促进相声题材图书出版和相声文化传播提出应加大相声史等相关素材的梳理,做好索引与辞书编纂工作,配合曲艺学校专业发展开发适用的特色教材,加强相声教学科研阵地建设,以相声表演为依托拓展多媒体出版途径等建议。
李怡萱[8](2020)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倾向于研究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对探究性家庭作业缺少思考。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存在探究方法单一、探究内容不丰富,反馈方式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由哪些要素构成,设计与实施呈现怎样的规律,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JX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和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结合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展开了系统的调查。问卷调查小学生420人,访谈教师8人、学生15人、家长9人,描绘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及特征,归纳作业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问题成因,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因素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均处于一般水平;(2)探究性作业设计中存在内容不丰富、方法单一的问题,作业实施中存在缺少探究内容、方法的指导,反馈方式单一的问题;(3)作业设计系统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作业实施系统中探究方法与探究内容、评价与反馈不存在显着的相互作用关系;(4)学校激励政策、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家长的教育理念对作业设计与实施影响较大。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梳理,本研究最终形成以下结论:(1)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存在重教材、文献探究、作业结果及口头分享四大特征;(2)作业设计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作业实施系统中,探究方法与探究内容、评价与反馈不存在显着的相互作用关系;(3)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足,且缺少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致使作业设计与实施效果不理想;(4)学校激励政策、家长教育理念、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是制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学校作业体系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积极性;(2)学校定期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的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校内经验交流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建设性指导意见,从而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3)学校通过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从而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4)加大家校合作力度,使学校、教师和家长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
刘吉丹[9](2020)在《“红灯记”创作与改编研究》文中指出提到“红灯记”,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文革”时期的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但其实从沈默君创作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开始,到现代电视剧《红灯记》的改编等,“红灯记”不仅包括了京剧样板戏《红灯记》,还包括了电影《自有后来人》、哈尔滨京剧院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沪剧《红灯记》、各剧种移植样板戏《红灯记》、现代互联网恶搞“红灯记”等等。“红灯记”系列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内涵,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民间流传的“红灯记”故事和“红灯照”组织。总之,围绕“红灯记”的创作与改编,形成了一个关于“红灯记”的谱系。目前,有关“红灯记”创作与改编的研究中,关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和样板戏《红灯记》的史料方面的研究较多,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论据,但关于“红灯记”谱系的研究较少,且大多仅涉及从电影《自有后来人》到样板戏《红灯记》的内容,并没有形成一个“红灯记”的完整谱系。因此,论文在前人关于“红灯记”创作与改编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关于“红灯记”创作与改编的“谱系”,同时,对“红灯”所蕴含的意义内涵进行追溯也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论文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关于‘红灯’的说法探源”。第一节,从民间“红灯记”故事的流传演变中,探析中国的民间“灯”文化赋予“红灯”的意义;第二节,从义和团“红灯照”组织和京剧《红灯照》的创作中,探析“红灯”中的“红色崇拜”文化情结;第三节,从反家乡观念的革命新越剧《红灯记》中,探析“红灯”中所蕴含的文学“灯”意象。第一章主要从“红灯”所蕴含的民间的、文学的、政治的内涵进行了一个追溯,意义在于让“红灯记”的创作与改编的研究不仅仅只停留在版本的流变和内容的变化上,而是更深层次的寻求其意义内涵上的源头,这是使“红灯记”之所以是“红灯记”,而不是“绿灯记”“黄灯记”的原因所在。第二章“电影《自有后来人》的创作”。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是沪剧《红灯记》和样板戏《红灯记》等作品的蓝本,而哈尔滨京剧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和上海爱华沪剧团的《红灯记》是在中国京剧院改编样板戏《红灯记》之前的有重要影响的改编本。第二章先论述了电影《自有后来人》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特色,再论述了以哈尔滨京剧院《革命自有后来人》和上海爱华沪剧团《红灯记》为代表的改编潮流,概括了中国京剧院改编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之前的内容。第三章“样板戏《红灯记》的打造”。本章从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和样板戏《红灯记》的移植三个部分,论述了由中国京剧院改编的《红灯记》是怎样从首个“样板”发展到“样板戏”再到通过“移植”占领文艺舞台的过程。还具体分析了在样板戏《红灯记》打造过程中的内容上的改编特点。第四章“消费时代的‘红灯记’改编”。在现代消费时代下的“红色经典”改编和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生产现象的背景之下,分别从影视剧改编、小说改编和互联网改编三个方面论述了“红灯记”在现代的改编情况:电视剧《红灯记》呈现出欲望叙事的特点;木祥的《红灯记外传》呈现出不一样的“文革”场景;互联网的“红灯记”文化产品极尽恶搞姿态。
郑伟[10](2020)在《汉语双关语理解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广泛应用于广告语、报刊标题和文学作品中,相关研究也大量存在。然而,过往研究多将双关语视作一种语言修辞手段,相应工作主要聚焦在双关语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其语用效果等方面,而对于双关语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则鲜见于文献中。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以George Lakoff,Mark Turner等为代表人物的“认知革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被长期视作语言游戏的非字面语言现象,如隐喻、反语、习语、双关语等,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极大推动了学界对于语言加工的神经心理机制的认识。相较其它非字面语言,双关语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该语言现象对于揭示大脑的语言加工机制具有极大潜力。Coulson&Severens(2007)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针对双关语加工过程中的左、右脑不对称性,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该研究显示,在双关语加工的词义提取阶段,大脑左半球优势依然显着。随后,也有学者们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其它研究方法,如眼动追踪(eye-tackin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双关语的大脑认知加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揭示了右脑在该过程中,尤其是后期的语义整合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当前双关语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尚未形成定论,如双关语双重词义的通达顺序,双关语幽默体验的神经回路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双关语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方面,相关研究可以加深学界对于双关语加工过程的本体认识;另一方面,此类研究也可为揭示大脑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多种语义共存、工作记忆、思维灵活性等问题,提供更多启示。此外,现有的双关语神经心理机制研究,几乎全部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相应的汉语研究十分欠缺。到目前为止,仅有两篇硕士论文采用了与Coulson&Severens(2007)相似的实验范式,对汉语双关语的词义通达进行了研究。这两项研究基本支持Coulson&Severens(2007)关于英语双关语的研究,反映了双关语认知加工的跨语言共性;遗憾的是,这两项研究并未结合汉语自身的特点,对双关语的幽默体验过程进行剖析。我们相信,进一步探索汉语双关语加工的神经机制,既可检验前期跨语言研究的信度,同时也可观察双关语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语言特异性。结合现有文献中的不足,本研究设定三个研究目标。目标1:进一步厘清双关语加工的动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具体而言,这一过程应包括双关语双重词义的提取阶段、语义整合阶段以及随后的幽默体验阶段。当前研究多集中在第一阶段,而对于词义提取之后的两个阶段,当前研究则鲜有涉及。即便是关于词义的提取问题上,现有的研究结果仍有分歧。有的研究支持等级突显假说(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认为两个相关词义中,更为突显的词义会最先激活,即两个词义是顺次提取的;而也有研究支持直接通达模型(direct access model),认为由于双关语境同时支持两个词义,因此二者同时通达。鉴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三项实验,对双关语理解的不同阶段特点作进一步探索。目标2:调查双关语理解所涉及的神经网络,并初步定位该过程涉及到的关键脑区。现有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显着参与了双关语双重词义的提取;且有初步证据表明,右脑在整合阶段也参与到该过程。因此,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此外,双关语之所以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关键在于其产生的幽默效果;遗憾的是,当前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对该过程得以实现的神经网络进行过探讨,因此本研究也试图弥补该研究空白。目标3:从神经心理视角,提出双关语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现有文献中,仅有Mchugh&Buchanan(2016)提出的M.PHIL模型;但由于该模型建立在行为数据,而非神经生理数据的基础上,该模型只描述了大脑在加工双关语时,左、右半球可能的协同方式,而并未解释该过程是如何在特定脑区实现的。如,大脑是如何在双关语形成的两个命题间进行转换的,以及双关语的幽默体验是如何产生的。因此,本研究拟在三项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为完善的双关语理解加工的神经心理模型。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本研究将目标1、2转化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并在3个不同章节分别进行探讨:研究问题1:双关语词汇层面的语义通达是如何实现的?(第三章)研究问题2:上下文语境是如何制约双关语幽默体验的?(第四章)研究问题3:双关语动态认知加工的涉及哪些关键脑区?(第五章)在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的基础之上,即在完成前两个研究目标之后,本研究拟提出双关语理解加工的神经心理模型,从而实现研究目标3。本研究的双关语工作定义为:双关语是利用具有相同语音或词形表征的词语,同时激活两种语义的一种幽默修辞手段。根据双关语依赖的感知模态(modality),将双关语划分为“谐音双关语”和“同形双关语”,而将承载双重语义的歧义词称作“双关词”。如无特别说明,“语境”在本研究中均指上下文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本研究采用Hill(1991)提出的双关语三原则作为分析框架,即从双关词、双关语境和诱发因素??触机(trigger)三个角度来调查汉语双关语加工涉及的语言因素。同时,本研究也采用Giora(2003)提出的等级突显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双关语加工的动态过程进行解释。所谓突显度,是一个与词义的使用频率、熟悉度、规约度、典型性等因素正相关的综合指标。根据该假说,词汇语义的通达受到不同词义的突显度制约,突显程度越高的词义越早通达,而突显程度越低的词义越晚通达。该假说并不否认语境在词义通达过程中的作用,但同时认为,语境的作用依赖于自上而下的预测机制,因此与自下而上的语义通达过程是平行进行的。实验1主要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实验采用文字版视觉情境范式(printed-word visual world paradigm),重点调查“突显度”这一指标能否预测被试的眼动模式。在该范式中,被试在聆听句子的同时,观看屏幕上出现的四个词语。基于拼音文字的研究表明,当被试听到关键词时(如,“grape”),相对于屏幕上出现的无关词(如,“umbrella”),被试更倾向注视语音竞争词(如,“grill”),而对语义竞争词(如,“apple”)的注视并没有显着性差异。Shen等人(2016)采用该范式研究了汉语听力理解的动态过程,他们发现,被试对于语义竞争词的注视显着高于无关词,表明该范式能实时地探测到大脑中汉语语义信息的激活状态。这一发现,为研究汉语双关语在词汇层面的语义通达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实验1设计了两组材料。一组采用与Shen等人(2016)类似的非双关语材料,以验证该范式的可靠性,另一组采用双关语材料。非双关语材料结果显示,被试在听力关键词完全出现后,被试对于语义竞争词的注视显着高于无关词,即语义效应。这一结果验证了,通过文字版视觉情境范式来实时探测汉语语义信息加工的可靠性。在双关语材料中,双关句以录音形式呈现(如,“中意牌空调,您终身无汗的选择。”),而四个探测词以视觉形式呈现,包括与双关语突显义、非突显义分别相关的两个语义竞争词(如,“后悔”,“凉爽”),一个语音竞争词(如,“焊接”)和一个无关词(如,“胳膊”)。为了确定双关词的不同词义的突显度,在眼动实验前,我们进行了跨通道的语义启动实验。实验中,首先语音呈现启动词(如,“无汗”),再视觉呈现探测词(如,“后悔/凉爽”)。根据反应时结果,将启动效应更大的探测词定义为双关词的突显义,另一个则定义为非突显义。双关语材料结果显示,被试在完整听到双关词之后的200毫秒内,更倾向于注视到突显义相关的语义竞争词,而随后对于两种语义竞争词的注视会逐渐趋同。这一结果符合Giora(2003)提出的等级突显假说。该理论认为,在接受到某一词汇刺激时,其突显义会最先激活,随后是其它非突显义,且这一过程不受语境的影响。而该结果不符合直接通达模型的预测,该模型认为,由于双关语境同时支持双关词的两种词义,因此两种词义应当同时通达。实验1的结果表明,双关词不同词义的语义突显度,决定了两种词义的通达顺序,即突显度更高的词义会更早得到通达。实验2主要解决第二个研究问题。实验将句子阅读与眼动追踪技术相结合,重点考察上下文语境与双关语幽默体验的关系。实验材料包括三类句子:控制句陈氏男科医院,您的难题我们解决。谐音双关句陈氏男科医院,您的男题我们解决。谐音错误句陈氏牙科医院,您的男题我们解决。其中谐音双关句与控制句仅在谐音词的第一个汉字上不同(如“男题-难题”),最大限度减少了实验材料本身带来的差异。为了确定两个谐音词的突显程度(语音-词形的关联强度),我们招募了一批被试完成“按拼音写汉字”任务,并将超过80%被试写出的谐音词定义为突显谐音词。评定结果显示,控制句中的谐音词突显程度显着更高。在谐音错误句中,我们仅将双关句语境中的关键名词(如,“男科”)替换为与非突显谐音词无关的名词(如,“牙科”)。实验中,被试正常阅读屏幕上的句子,随后对该句子的幽默程度进行Likert 5点量表评分,并有25%的机率需要回答一个“是/否”的判断问题,以督促被试认真理解句子的内容。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控制句(呈现突显谐音词,如“难题”)的幽默度评分显着低于谐音双关句(呈现非突显谐音词,如“男题”)。这一结果说明,在谐音双关语利用到的两个的谐音词中,视觉呈现非突显的谐音词(如,“男题”)更可能实现双关语效果。这一结果符合Giora(2007)提出的最佳新颖性假说(optimal innovation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新颖性高,且能使人联想到突显词义的语言表达,可产生更大的幽默效果。幽默评定结果同时表明,双关语境中关键名词和非突显谐音词的语义相关度(如“男科-男题”)与谐音双关句的幽默程度显着正相关,即语境中的关键名词越支持非突显谐音词,相应的幽默度评分越高。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谐音错误句的幽默度评分也显着高于控制句,表明被试可能通过共享的语音信息,提取了突显谐音词的词义(如,“男题-/nan2ti2/-难题”),从而推导出谐音错误句可能的含义,而该过程可能激活了谐音双关语理解的某些机制,使得被试对这类句子的幽默度评分也更高。这一推测也得到了眼动数据中回视、总注视时间的支持。当前结果与Jared等人(2017)的英语研究不同,在他们的实验中,谐音错误句与控制句的幽默度评分并无显着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字系统上的差异。具体而言,英语文字的词形-语音联系更加紧密,而汉语文字的词形-语义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在阅读英语谐音错误句时,被试更可能忽略谐音错误词,而将其误认成相应的突显谐音词,从而导致两种句子相似的幽默度评分;然而,谐音词的词形差异在汉语中通常十分明显,被试很难将其混淆,因此两者的幽默度评分差异明显。实验2的结果表明,在语音表征相同的两个谐音词中,视觉呈现非突显谐音词更能产生双关语幽默效果,这一发现再次验证了突显性的认知优势:突显的谐音词即便不出现,也更有可能通过语音信息得到通达。实验3主要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实验采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重点调查双关语语义提取以及双关幽默体验的关键脑区。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汉语双关语,实验材料共包括谐音双关条件(实验2中的三类句子进行适当修改)和同形双关条件(控制句和同形双关句)两组实验条件。实验中,句子前半句一次性呈现,后半句逐词呈现,实验任务与实验2相同。两类实验条件如下所示:谐音双关条件控制句陈氏男科医院,我们解决您的难题。谐音双关句陈氏男科医院,我们解决您的男题。谐音错误句陈氏牙科医院,我们解决您的男题。同形双关条件控制句华达文具,祝您快速高升。同形双关句华达电梯,祝您快速高升。谐音双关条件的结果表明,双关句中的非突显谐音词(如,“男题”),相较控制句中的突显谐音词(如,“难题”)引起了更大的N400波幅,表明加工难度更大。这一结果可能同时反映了突显谐音词的词频和整词加工优势。此外,相较双关语境,非突显谐音词在谐音错误句语境中,引成了更大的N400波幅,表明双关语境降低了非突显谐音词的加工难度,即双关语境对于双关词的加工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两类双关语在双关词呈现600-900毫秒后,都引起了比各自控制句更大的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lex,LPC)。有趣的是,谐音错误句中的LPC没有显着大于控制句。过往关于LPC的研究表明,该成分可能与工作记忆的更新有关。因此,LPC的增大可能反映了被试在理解双关语时,由于需要在两个不同命题间进行转换,从而导致了工作记忆的更新。sLORETA脑溯源定位分析的结果显示,与控制句相比,加工谐音双关句与同形双关句时,脑区激活的最大差异都出现在额上回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区域。现有的脑成像研究表明,额上回在任务转换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结果也符合上述关于LPC的推断。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或注意力资源的限制,大脑需要在不同命题之间进行切换,该过程外显为脑电成分LPC的增大。此外,生理结构解剖文献也显示,额上回与大脑的“奖赏脑区”(如,纹状体)有着丰富的组织连接。可以推断,当被试成功地完成了不同命题的转换时,即突然解决了双关语双重含义的谜题时,大脑的奖励机制得到了触发,使得双关语接收者产生了类似于“顿悟”的愉悦感。基于上述三个实验的发现,本研究提出了双关语理解加工的三阶段神经心理模型(突显度制约的双关语加工模型,SGPM)。其中,第一阶段为词汇语义提取阶段,双关词不同词义的突显度决定了该通达顺序。具体而言,突显度最高的词义最先得到提取,突显程度低的词义随后通达。换言之,双关词的词义提取过程是顺序(而非并行)进行的。第二阶段为语义整合阶段,两个词义顺次与语境自动整合,形成不同的命题表征。由于工作记忆和注意力资源的容量限制,大脑自动从一个命题转换到另一个命题,从而实现双关语双重语义的理解。LPC成分的增强(双关词呈现后600-900毫秒)可能正是反映了这一转换过程,而额上回在实现这一转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阶段为双关语幽默体验阶段,亦是成功解谜双关语之后的“奖赏”阶段,主要通过额上回激活相关奖赏脑区,从而产生相应的幽默和愉悦体验。在当前语言学研究实证化、科学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本研究在理论及实践上,对后继研究均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支持等级突显假说对于双关语词汇提取过程的预测,这为辨析现有理论模型提供了更多的实证证据。此外,由于当前双关语神经心理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提出的SGPM模型,对后继的双关语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发现,非突显谐音词与语境中关键名词的语义关联强度,可预测汉语谐音双关语的幽默程度;这一发现为双关语在某些领域的运用(如广告语、新闻标题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参数指标。另外,双关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歧义现象,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难点,SGPM模型也可为该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后继研究进一步完善。首先,实验1采用了文字版视觉情境范式,该范式通过操控听觉关键词与视觉呈现的竞争词之间的语音、语义关系,来动态观察大脑中不同信息的激活状态。但完全控制竞争词与语境中非关键词之间的语音、语义联系,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很高。后继研究可以寻求更好控制或量化该影响的方法,从而提高该实验范式的效度。其次,实验2要求被试在阅读完毕后,对句子进行幽默度评分,这可能导致被试形成特定的眼动模式。未来研究可考虑利用不同实验任务,如仅要求被试判断句子是否说得通,进一步验证当前实验结果的信度。此外,幽默度评分结果显示,不同被试对于双关语幽默程度的体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当前研究并未对该因素进行分析,今后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双关语幽默体验的个体差异性。最后,本研究的脑区定位结果是基于sLORETA脑溯源定位得到的,该算法虽然是普遍认可的脑电溯源方法,但其提供的空间定位信息仍然有限。后继研究可利用磁功能成像、近红外成像等技术,对目前的定位结果进行交叉验证,从而进一步推进双关语认知加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怎样表演儿童相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表演儿童相声(论文提纲范文)
(2)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民间文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 |
1.1.2 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
1.1.3 改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 |
1.1.4 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具有独特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2 关于周益民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访谈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民间文学 |
2.1.2 阅读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接受美学理论 |
2.2.3 对话教学理论 |
第3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观念构成及价值维度 |
3.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观念构成 |
3.1.1 “儿童本位”学生观 |
3.1.2 建构主义教学观 |
3.1.3 立足“诗性”的语文教学观 |
3.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价值维度 |
3.2.1 儿童个体价值 |
3.2.2 语文科教学论价值 |
3.2.3 文化重构价值 |
第4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分析 |
4.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 |
4.1.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 |
4.1.2 文本类型特征: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 |
4.1.3 文本主题特征: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 |
4.1.4 价值功用特征: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并重 |
4.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生成性内容分析 |
4.2.1 分析框架确立 |
4.2.2 教学内容分析 |
4.2.3 教学内容特征 |
第5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1 民间童谣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1.1 以儿童文化为视基,开发多重元素趣意诵读形式 |
5.1.2 以思维发展为理念,开展深度阅读研究活动 |
5.2 神话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2.1 多层次对话设计,引导讲述练习 |
5.2.2 多版本阅读比较,训练思维能力 |
5.2.3 多人物形象解读,领会神话意蕴 |
5.3 民间故事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3.1 回归原始语言形态,利用方言进行范讲 |
5.3.2 立足文本叙事特点,引导多种方式创编 |
5.4 对联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4.1 开展讲座活动,明晰春联对仗特点和语感 |
5.4.2 结合地方对联和书法,拓展春联学习外延 |
5.5 谜语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5.1 探究式阅读欣赏,引导读写结合 |
5.5.2 扩充相关材料,感受谜语文化源头 |
5.6 谐音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6.1 筛选组织多样素材,引征丰富文化元素 |
5.6.2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利用谐音创意设计 |
第6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特色及启示 |
6.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特色 |
6.1.1 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 |
6.1.2 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 |
6.1.3 多元文化比较,增进民族理解 |
6.1.4 丰富文学形式,拓宽学习外延 |
6.1.5 聚焦深度阅读,引导以读促写 |
6.1.6 融入游戏元素,开展多样活动 |
6.1.7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
6.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启示 |
6.2.1 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启示 |
6.2.2 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实施的启示 |
6.2.3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课例一览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连环画叙事特征与手法在当代人物画中的应用 ——以《劝人方》系列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图版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对连环画相关文献的梳理 |
2.对连环画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的阐述与研究 |
(三)创作的方法与创新点 |
1.方法思路 |
2.创新点 |
一 连环画的叙事特征与手法探究 |
(一)何为连环画 |
(二)连环画的叙事特征 |
(三)连环画叙事手法对传统国画语言的借鉴 |
1.连环画与单线描 |
2.连环画与国画的经营布置 |
二 《劝人方》系列国画的创作实践 |
(一)主题的灵感来源 |
(二)构思与表现过程 |
1.情景构思 |
2.人物设计与艺术表现 |
(三)连环画的叙事模式在《劝人方》系列创作中的体现 |
三 《劝人方》系列国画创作的反思与收获 |
(一)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二)创作收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
小结 |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
一、多重等级链条 |
二、冲突性对话 |
三、评议性对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
一、语言的暴力 |
二、伪装的叙事 |
三、戏仿与拼贴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
三、“话剧腔”的价值 |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
一、潜台词 |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
一、现实方向 |
二、诗意方向 |
三、哲理方向 |
结语 |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
二、现实的困境 |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戴乃迭及其翻译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戴乃迭译介活动及翻译选材 |
第一节 戴乃迭翻译实践活动的阶段划分 |
一、非职业翻译阶段 |
二、职业化译介阶段 |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选材的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文学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戴乃迭英译小说 |
第一节 戴乃迭英译小说的时代背景与主题分类 |
一、时代背景 |
二、主题分类 |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红色”小说 |
一、意识形态与“红色”小说英译 |
二、“红色”小说译本中国民形象的塑造——以农民形象为例 |
第三节 戴乃迭英译女作家小说 |
一、戴乃迭解读中国女性现状 |
二、女作家小说英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三、女性译者英译女作家小说主体性的彰显 |
第四节 戴乃迭英译童话体小说 |
一、戴乃迭英译童话体小说的风格再现 |
二、习语的翻译比较研究——以《大林和小林》两英译本为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戴乃迭英译诗歌 |
第一节 戴乃迭英译诗歌的背景 |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新诗——以王书怀诗歌英译本为例 |
一、“非格律韵律”:新诗英译本的韵律再现 |
二、抒情与叙事:新诗英译的叙事学阐释 |
第三节 戴乃迭英译民间诗歌——以《阿诗玛》英译本为例 |
一、《阿诗玛》英译本梳理 |
二、戴乃迭英译《阿诗玛》的底本选取与间接翻译 |
三、“格律韵律”:《阿诗玛》英译本的韵律再现 |
四、《阿诗玛》英译本的修辞认知转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戴乃迭英译其它文学体裁 |
第一节 戴乃迭英译回忆录——以《新凤霞回忆录》英译本为例 |
一、《新凤霞回忆录》及其英译本的历史文献价值 |
二、《新凤霞回忆录》英译本中译者的情感倾向 |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单口相声——以《张寿臣单口相声选》英译本为例 |
一、文学场域与权力场域:翻译文本的选择与归类 |
二、翻译策略:英译本的显化翻译和隐化翻译 |
第三节 戴乃迭英译民间传说——以《北京的传说》英译本为例 |
一、《北京的传说》及其英译本的文化记忆选取 |
二、《北京的传说》英译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戴乃迭的翻译思想 |
第一节 翻译选材:文学性和民族性 |
一、兴趣驱动型翻译选材 |
二、职业化翻译选材 |
第二节 翻译受众:读者本位观 |
一、文化身份与读者本位 |
二、职业规范与读者本位 |
第三节 翻译观点:译研结合观 |
一、译序与脚注的文献意义与史料价值 |
二、戴乃迭评述中国文学作品 |
第四节 翻译人才培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戴乃迭独译作品目录 |
附录二 戴乃迭着述目录 |
附录三 戴乃迭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曲艺与出版的辉映:对相声题材图书出版的现实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版工作对相声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相声4门功课与图书出版工作的必然联系 |
(二)图书出版对于相声传播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意义 |
二、对相声题材图书出版的梳理和总结 |
(一)相声行业记录与史论观察类图书的出版 |
(二)相声名家、大家传记类图书的出版 |
1.有关马三立的图书 |
2.有关侯宝林的图书 |
3.有关马季的图书 |
4.有关郭德纲及德云社的图书 |
5.其他相声名家的个人传记类图书 |
(三)相声文化研究及趣闻类图书的出版 |
(四)相声作品集类图书的出版 |
1.传统相声集类 |
2.其他相声选集类 |
3.名家相声集 |
三、当前相声题材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一)出版态度与格局方面的问题 |
(二)出版能力建设与版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
(三)出版形式与技巧方面的问题 |
四、提升相声题材图书出版水平的建议 |
(一)增进相声界与出版界的高水平互认,实现相互借力 |
(二)加大相声史书、辞书编纂工作,提高相声科研水平 |
(三)开发特色教材,加强相声教学科研阵地建设 |
(四)依托相声表演,拓展多媒体出版途径 |
结 语 |
(8)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系统构成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探究性家庭作业特征的理论分析 |
2.2 不同视角下作业设计与实施系统构成 |
2.3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系统构成及各因素作用规律分析 |
2.4 影响因素与作业设计及实施系统各因素的关系分析 |
第三章 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背景 |
3.3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 |
3.4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效果 |
第四章 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分析 |
4.1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特征 |
4.2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内在因素作用规律分析 |
4.3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群体差异分析 |
第五章 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探究内容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 探究方法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3 评价与反馈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4 探究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小学髙年级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访谈提纲 |
(9)“红灯记”创作与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关于“红灯”的说法探源 |
第一节 民间故事“红灯记”的演变 |
第二节 京剧《红灯照》 |
第三节 :越剧《红灯记》 |
第二章 电影《自有后来人》的创作 |
第一节 《自有后来人》创作过程 |
第二节 《自有后来人》创作特色 |
第三节 《自有后来人》改编潮流 |
第三章 样板戏《红灯记》的打造 |
第一节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改编过程 |
第二节 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改编过程 |
第三节 样板戏《红灯记》的移植 |
第四章 消费时代的“红灯记”改编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改编热下的电视剧《红灯记》 |
第二节 反崇高的《红灯记外传》 |
第三节 互联网下的“红灯记”文化产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红灯记”出版作品一览表 |
附录2 “红灯记”小说故事会作品 |
附录3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各剧种移植作品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汉语双关语理解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List of Symbols and Abbreviation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s of the study |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3 Working definition of the key items |
1.4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Dual-meaning access in pun comprehension |
2.2.1 Two linguistic factors influencing lexical meaning access |
2.2.2 Meaning access models for pun comprehension |
2.2.3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access |
2.3 Context and the humorous effect of pun |
2.3.1 Two humor appreciation models |
2.3.2 Humor appreciation during pun comprehension |
2.4 Neural networks involved in pun comprehension |
2.4.1 Left-hemisphere advantages in pun comprehension |
2.4.2 Right-hemisphere involvement in pun comprehension |
2.5 Summary |
Chapter 3 Experiment 1:Salience effect on poun comprehension |
3.1 Introduction |
3.1.1 The visual world paradigm |
3.1.2 Research questions |
3.2 Methods |
3.2.1 Participants |
3.2.2 Materials |
3.2.3 Pretest of the saliency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
3.2.4 Semantic-relatedness ratings |
3.2.5 Apparatus |
3.2.6 Procedures |
3.3 Results |
3.3.1 Global analysis |
3.3.2 Local analysis |
3.4 Discussion |
3.4.1 Validity of the printed-word VWP for Chinese semantic research |
3.4.2 Salience effect during pun comprehension |
3.5 Summary |
Chapter 4 Experiment 2: Context effect and pun humor |
4.1 Introduction |
4.1.1 Eye-tracking measures in reading studies |
4.1.2 Research questions |
4.2 Methods |
4.2.1 Participants |
4.2.2 Materials |
4.2.3 Apparatus |
4.2.4 Procedures |
4.3 Results |
4.3.1 Sentence-level analysis |
4.3.2 Interest-area analysis |
4.4 Discussion |
4.4.1 Using the less salient homophone to make a homophone pun |
4.4.2 Contextual support for pun-humor appreciation |
4.4.3 Retrieval of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puns |
4.5 Summary |
Chapter 5 Experiment 3: Temporal dynamics of pun comprehension |
5.1 Introduction |
5.1.1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and cognitive process |
5.1.2 ERP components related to the current study |
5.1.3 ERP and source localization |
5.1.4 Research questions |
5.2 Methods |
5.2.1 Participants |
5.2.2 Materials |
5.2.3 Procedures |
5.2.4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
5.2.5 Data analysis |
5.3 Results |
5.3.1 Behavioral results |
5.3.2 ERP results |
5.3.3 Source location analysis using sLORETA |
5.4 Discussion |
5.4.1 Facilitative effect of pun context |
5.4.2 Late positive complex and meaning integration |
5.4.3 Neural basis for the appreciation of pun humor |
5.4.4 More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phonology in reading Chinese puns |
5.5 Summary |
Chapter 6 A neuro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pun comprehens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Linguistic factors influencing pun comprehension |
6.2.1 Salience advantage and meaning access of the pun word |
6.2.2 Contextual support for the appreciation pun humor |
6.2.3 Triggers for pun comprehension |
6.3 Time course of pun comprehension |
6.3.1 Meaning-access stage |
6.3.2 Semantic-integration stage |
6.3.3 Humor-appreciation stage |
6.4 Towards a neuropsychological model for pun comprehension |
6.4.1 Review of the M.PHIL model |
6.4.2 The current model |
6.5 Summary |
Chapter 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
7.2 Implications |
7.2.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
7.2.2 Practical implications |
7.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7.3.1 Limitations |
7.3.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1: Experimental stimuli used in Experiment 1 |
Appendix 2: Experimental stimuli used in Experiment 2 |
Appendix 3: Experimental stimuli used in Experiment 3 |
四、怎样表演儿童相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与相声《夜行记》的传承与创新[D]. 陈润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D]. 王志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4]连环画叙事特征与手法在当代人物画中的应用 ——以《劝人方》系列创作为例[D]. 王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6]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D]. 朱云会.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曲艺与出版的辉映:对相声题材图书出版的现实考察[J]. 金强,刘通,冯士玉.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8]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问题研究[D]. 李怡萱. 延边大学, 2020(05)
- [9]“红灯记”创作与改编研究[D]. 刘吉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汉语双关语理解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 郑伟. 浙江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