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侏罗纪古地理

新疆侏罗纪古地理

一、新疆侏罗纪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提出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张珂[2](2021)在《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富惰质煤作为地质信息的载体,不仅记录了聚煤时期的气候条件、成煤植物和沼泽类型等,还用于指示自然地质事件。本课题选取东胜煤田东部张家梁矿区侏罗纪延安组2号煤为代表,对采集的侏罗纪延安组煤样分别进行显微煤岩组分分析、有机元素测定、气相-色谱质谱、稳定同位素质谱等实验,对该研究区域的成煤母质类型、有机质演化程度、泥炭沼泽类型和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展开研究。有机元素整体呈碳多氢贫的特征;与各类别煤的碳含量相比,除底板2-13外,其余煤样的碳元素含量(64.6%~72.1%)偏低,镜质体反射率(0.41%~0.49%)较低,属于烟煤中的低阶长焰煤。显微组分中以惰质组(57.3%)为主,其次是镜质组(42.1%),壳质组最少(0.33%)。惰质组中丝质体结构保存完整,丝炭的均质细胞壁结构,惰质组反射率小于2%,说明该研究区发生过温度偏低的森林野火。饱和烃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不完整(n-C12~n-C29),主峰碳数以n-C25为主,多为后单峰型,仅2-7和2-10以n-C16为主,呈前峰型分布;类异戊二烯烷烃中姥植比(2.11~10.6)较高;规则甾烷中C29ααα20R>C27ααα20R>C28ααα20R,呈“V”型和反“L”型,以上均说明张家梁2号煤的母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有少量低等菌藻类生物的混入。萜烷中以三环萜烷为主,三环萜烷中C21的峰值优势明显;伽马蜡烷(GI)指数的值为0.00~0.20,仅底板2-13的GI指数偏高,说明该煤样的成煤环境盐度很低,底板2-13形成于微咸水环境。轻微的奇碳优势,重组分占微弱优势,藿烷中Ts/(Ts+Tm)的值为0.17~0.41,则表明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偏低。芳烃系列中以芘、菲和氧芴系列为主,甲基菲中9-MP>1-MP>2-MP>3-MP,有机质热稳定性偏低,成煤植物有双重来源的混入;氧芴系列(20.4μg/g)和芴系列(19.5μg/g)含量相近,远高于硫芴系列(1.47μg/g),表明张家梁2号煤主要形成于偏氧化条件下的湖沼相和三角洲相环境。芘系列的丰度值最高,成煤母质依旧是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富集程度与该时期发生的森林大火密切相关;在样品中还检测到多种高浓度裂解的多环芳烃,如惹烯、卡达烯、苯并[a]芘、苯并[k]荧蒽、苯并[e]芘等,表征该区域有低温森林大火的发生。有机元素原子比中C/N值(88.1%)高、H/C值(0.06%)低,说明中侏罗世延安组的古环境为温暖湿润气候,成煤植物以裸子植物为主;这也被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的结果(-24.3‰~-22.4‰)所支持。

张磊[3](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贺莨[4](2020)在《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由于被多个生烃凹陷包围,成藏条件十分有利,因此为准噶尔盆地早期勘探所选的重点区域。由于近些年的勘探方向由构造油气藏逐渐转向岩性油气藏,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体较为发育,为研究区岩性油气藏重点勘探层位。经前人研究证明,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是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较为有效手段之一。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层序地层的划分较为困难,相关砂体展布不明确,以往沉积相以及储层的相关研究已不满足于现场油气的勘探开发精度,相关问题的出现阻碍三工河组的进一步勘探。本次论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综合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在建立准确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三工河组沉积以及储层相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储层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为研究区三工河组勘探方向提供指导。以野外地质剖面观察、钻井岩心观察、地震剖面追踪以及测井曲线相关分析为基础,将研究区三工河组各级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在单井层序划分以及连井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在全区建立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认为,三工河组划分为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三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3),九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SC1-SSC9)。通过重矿物以及碎屑组分特征等方法,对研究区三工河组物源进行判断,认为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于东部克拉美丽山。在高分辨层序格架内,利用岩心相、测井相以及地震相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在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利用中期基准面旋回内连井沉积相对比以及平面沉积相展布,对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MSC1-MSC2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MSC3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湖亚相,并最终总结沉积模式。利用薄片、扫描电镜等多个手段,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砂体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填隙物整体含量不高,岩石分选中等,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从孔、渗特征来看,研究区三工河组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局部发育低孔-中渗型储层。在前人以及前期研究基础上,总结储层控制因素,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物性,其中沉积作用的控制作用最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对储层物性破坏较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的发育有利于储集物性的改善。在沉积相分布基础上结合物性划分有利成岩相带,并利用沉积相、物性、喉道、分选、成岩相以及岩性等多个参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根据成岩作用影响,将储层成岩相划分3类,认为弱-中等压实-弱溶蚀-弱胶结相和中等压实-中等溶蚀-中等胶结相为有利储层发育成岩相。在储层综合评价基础上,有利储层共划分为三类,Ⅰ、Ⅱ类储层喉道大、物性好,成岩相以弱-中等压实-弱溶蚀-弱胶结相和中等压实-中等溶蚀-中等胶结相为主,被认为是最有利储层。MSC2主要发育Ⅰ、Ⅱ类储层,MSC1以Ⅲ类储层为主。

郑媛媛[5](2020)在《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主采煤层样品煤岩鉴定、工业分析及灰成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在系统研究克尔碱凹陷地层分布、含煤岩系特征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全面总结凹陷内各矿区煤层赋存、煤岩煤质特征,揭示其水平及垂向变化规律,探讨区内成煤环境对煤岩煤质的约束。该研究区由西向东依次有博斯坦、布尔碱、潘吉塔格、润田-润北、博胜、沼和泉等6个煤矿区,煤层主要发育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及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地层中,自下而上赋存十个主采煤层。研究区主力煤层以半亮型煤为主,富镜质组、贫惰质组,煤质呈低灰、低硫、高挥发分特征,煤灰成分主要为SiO2、Al2O3,煤变质阶段较低,煤类均属长焰煤(CY)。其中,西山窑组煤硫分、灰分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而八道湾组煤硫分、灰分自凹陷边缘向中心逐渐增大。研究区煤层由下向上呈现镜惰比由小到大,灰分由高变低,挥发分由低变高,硫含量先增后减再增及还原性逐渐增强的演化规律。综上表明,该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主要煤层形成于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环境,具陆相成煤特征,成煤环境温暖潮湿,且区内各煤岩煤质参数与成煤环境具良好相关性。

王晶菁[6](2020)在《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在陆相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中,植物作为生产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陆生生态系统的功能,成为刻画古气候、揭示环境变化下生态结构演替的理想载体。利用地史时期植物群组成及其特征来探求地史时期植物多样性特征、生态系统的演化,对认识未来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甘肃宝积山窑街组丰富的植物化石为材料,经过系统的采集、分类和鉴定,确定了甘肃宝积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的组成,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和古生态环境。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分支生物地理分析法,探讨了宝积山植物群的植物地理归属。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通过室内鉴定和描述的植物化石共19属50种,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宝积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组成进行梳理,结果显示该植物群共有植物化石27属73种。其中银杏类(41.10%)、真蕨类(35.62%)繁盛,松柏类(8.22%)占一定比例,兼具楔叶类(6.85%)、苏铁类(5.48%),裸子植物花果和种子化石贫乏(2.74%),种子蕨类没有代表。基于植物群组成分子的时代指示,结合与国内外相似植物群的对比,认为甘肃宝积山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中期(Aalenian期至Bajocian期);(2)对当前植物群的埋藏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植物化石为原地或亚原地埋藏,可以作为反映古生态环境的依据。根据现生各类植物的生存环境,恢复了甘肃宝积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的生态环境,并划分为四个植物群落: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低地蕨类—苏铁类植物群落、坡地阔叶植物群落、高地针叶植物群落。综合分析植物各类群反映的生态环境、植物古地理分布、叶相特征及窑街组沉积环境,表明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为温暖湿润型气候;(3)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12个中侏罗世主要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和对比,探讨了甘肃宝积山植物地理归属,发现甘肃宝积山植物群所属的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可以划分为两大地理单元:Ⅰ区包括北京西山和河南义马,Ⅱ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西北、东北和华北西部,且甘肃宝积山植物群与甘肃华亭植物群关系亲近。利用分支生物地理学方法对甘肃宝积山植物群、甘肃华亭植物群及兰州窑街植物群地理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宝积山植物群与甘肃华亭植物群在地理关系上更为接近,与聚类分析所得结论相吻合。

刘炳强[7](2020)在《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侏罗系蕴含着丰富煤炭与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作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柴北缘侏罗系分布连续,出露相对较好,是地史时期古环境、地质事件、层序地层、古地理研究的有利载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侏罗纪陆相地层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以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孔岩心观察描述、砂岩薄片以及煤岩显微组分镜下鉴定等手段,对柴北缘中下侏罗统进行岩相与沉积体系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巨厚煤层成因研究、古地理重建,并定量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柴北缘中下侏罗统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可燃有机岩5种岩石类型与22种岩相类型,并划分为7类岩相组合,可分别解释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体系,主要成煤环境包括河漫沼泽、分流河道间与分流间湾沼泽和湖湾沼泽。基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钻孔岩心、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沉积旋回转换面与古风化暴露面五类层序地层界面,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为S1—S10共十个三级层序。选取研究区典型单孔剖面以及连孔对比剖面,分析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发育特征。柴北缘早侏罗世从层序S4开始发育可采煤层,层序S4—S6聚煤作用有变好的趋势。中侏罗世层序S8聚煤作用最好,向上层序S9与S10聚煤作用有所减弱,但中侏罗世聚煤作用整体要明显强于早侏罗世,属于柴北缘的主要聚煤期。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情况来看,煤层主要发育于各层序的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少有煤层分布。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厚煤层内部的关键界面,具体包括陆化面(Te S)、陆地暴露面(Ex S)、沼泽化面(Pa 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总结了关键界面界定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规律,揭示了巨厚煤层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成因机制。发现柴北缘中侏罗世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四个四级层序,进一步探讨了巨厚煤层中可作为四级层序界面的关键界面以及具有穿时性的关键界面。综合古流向、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分析以及锆石定年研究成果,显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物源区主要存在于盆地南北两侧。祁连山应为其沉积期北部的主要物源区,而阿尔金山与赛什腾山此时尚未隆起,更倾向于接受沉积。南部东昆仑山以及柴达木古陆同样在沉积期为盆地提供一定比例的物源。与此同时,盆地内部存在的小型古隆起也作为次要物源为盆地提供沉积。基于露头剖面与钻孔数据库,采用沉积相约束下的大数据汇编方法获取单因素等值线图,结合沉积环境分析与物源分析成果,重建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面貌。早侏罗世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冷湖—南八仙一线的南部地区,南北两侧发育一系列辫状河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并逐渐过渡为中部的湖泊环境。中侏罗世沉积区向东北迁移至冷湖—团鱼山—鱼卡—大煤沟—旺尕秀一线,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环境明显增多,平面上展现出河流、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以及半深湖的过渡配置关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及分流间湾沼泽为最有利的聚煤古地理单元,聚煤中心集中于团鱼山、鱼卡以及大煤沟地区,自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聚煤中心具有东北迁移的特征。结合古水力学方程获取了干流河道所输送的沉积物量,并与沉积区的沉积物量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恢复了源—汇系统的关键参数。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显示,柴北缘鱼卡地区层序S9干流满岸深度在3.1-3.3m,河道宽度为于69-77m,流经了较缓的坡度(0.0002046-0.0002178),流速一般为1.046-1.048m/s,搬运了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该时期流域面积约为3209.8-3781.6km2,流域长度介于177.8-196.2km,满岸水流量为239.9-286.2m3/s,满岸推移载荷流量在0.043-0.048m3/s之间,满岸悬浮载荷流量范围在0.083-0.094 m3/s。基于现代类似河流的对比研究,得出鱼卡地区干流年均沉积物搬运量介于158862.4-179242.3m3,在层序S9所持续的2.2Ma共向沉积区输入349.5-394.3km3的沉积物,与沉积区所统计的沉积体积(322km3)大致相符。古水力学方程得出的河流沉积物输入体积的高值约为支点下游沉积区统计体积的1.22倍,如果这一分析结果准确,则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物遗失现象,研究区局限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是沉积物遗失的主要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现代河流进行类比,运用更符合实际地质背景的古水力学方程,并尽可能多地直接测量源—汇系统基本参数,将会显着降低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误差。

张亚梅[8](2019)在《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文中提出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是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因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中侏罗世植物的理想地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植物单个属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侧羽叶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同时侧羽叶属种间特征区别十分模糊,而且存在同物异名混用的情况。此外,侧羽叶属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古地层和古气候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研究区侧羽叶属植物化石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分类学位置。并通过统计中国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时空分布记录,结合现生苏铁属形态特征,分析了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对采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中的化石标本进行系统描述,发现该类标本与本内苏铁目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最为相似,并与本内苏铁目相关属的特征对比分析,确认当前化石标本应归为Pterophyllum。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Pterophyllum相似种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产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的化石标本分别为亚等形侧羽叶(Pterophyllum subaequale)、紧密侧羽叶(Pterophyllum propinquum)。(2)对Pterophyllum77种植物化石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晚石炭世到晚二叠世,侧羽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总体呈向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早中三叠世,本属消失,直至晚三叠世重新出现,分布广泛,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南北方分异明显;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侧羽叶属总体呈向北推移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几乎全部分布在东北地区,仅在湖北有少量残存。(3)侧羽叶属植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指示分子,在地质历史时期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有分布,在温带也大量出现,甚至比在热带、亚热带更加繁盛,其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类植物与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认为该属时空分布模式除了受古气候影响外,同时还与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综合效应密切相关。(4)基于C2-K1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且在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达到其发展的繁盛时期,植物体增大,羽叶、裂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大小多变,基部具柄,且柄上具毛,脉间规则分布一排点痕。晚侏罗世短暂呈现出早期形态特征,但到早白垩世,其羽轴顶端一对裂片呈“V”字张开,且裂片表面再次发育有不规则的星点,植物体发育良好,随后开始衰败并消失。(5)基于侧羽叶属形态特征与现生苏铁属进行比较,认为侧羽叶属与现生苏铁属羽叶、裂叶形态最为相似,且都具柄。但现生苏铁属中脉显着,基部小羽叶变成刺状,与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明显不同。

辛存林,王露菡,季健健,张亚梅,王晶菁[9](2019)在《甘肃窑街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及古地理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甘肃窑街组古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共发现植物化石31属63种,以银杏类(36.5%)和真蕨类(22.2%)繁盛,松柏类(17.5%)和苏铁类(15.9%)占一定比例,楔叶类(6%)、不明位置的果与穗(1.9%)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群组成分子指示的时代特征,以及与国内外同期其它植物群的对比,认为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中期(Aalenian-Bajocian)。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窑街及其余11个研究较为细致的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进行对比,探讨甘肃窑街古地理归属,并对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区进行初步划分。利用分支生物地理分析法研究甘肃窑街植物群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窑街中侏罗世植物群与内蒙古高头窑植物群关系较为亲近;讨论了甘肃窑街新发现的屈囊蕨属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其分布与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的初步区划结果吻合。

刘春辉[10](2018)在《新疆三塘湖盆地早侏罗世几种化石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早侏罗世亚洲、欧洲气候温暖湿润,真蕨类、楔叶类,裸子植物都较繁盛。早侏罗世晚期世界范围内的海平面上升及缺氧事件对古生物面貌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古植物的研究显示相对于早侏罗世早期,植物群出现退化并出现了南方型分子。气候变得偏炎热。对早侏罗世古植物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事件有更好的了解。目前对于新疆三塘湖盆地古植物的研究尚在形态描述的程度上,对植物微细构造的研究很少,这对鉴定属种及获取古气候、古环境信息不利。运用宏观、微观特征及数值分析方法对采集于新疆三塘湖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与三工河组中的化石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属5种、4个未定种。通过植物大化石组合,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管胞与现生金毛狗属管状分子的对比以及Ginkgoites sp.表皮特征,讨论认为早侏罗世早中期三塘湖盆地气候应当是潮湿且水体较多的,但到了早侏罗世晚期气候转为偏炎热、干旱。为早侏罗世晚期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提够了证据。化石植物叶表皮气孔参数是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被古植物学者和地质学者广泛地应用于追溯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本文利用对大气CO2十分敏感的Ginkgoites sp.与现存唯一亲缘种现生银杏的气孔比率定量的恢复了早侏罗世晚期的古大气CO2浓度,为1189±71ppmv,该数值在GEOCARBⅢ的范围内。以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发现观察了其原位孢子。结合全球现有的锥叶蕨属记录,论证了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为最早的一批锥叶蕨,进而讨论了锥叶蕨属的起源时间为早侏罗世早期(赫塘期),且起源于中国。根据他人研究成果,本文讨论了锥叶蕨属的演化,认为锥叶蕨属植物在演化过程中植株逐渐变强,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根据锥叶蕨属化石在全球的分布特征,结合早侏罗世古地理情况,可推测该属从中国南方向外迁移,向北到俄罗斯,向西从中亚、西亚,一路到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并通过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Zamites,Ferganoconcha,Waagenoperna等古生物证据论证了八道湾组地层时代应为早侏罗世,且偏于早侏罗世早中期。

二、新疆侏罗纪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侏罗纪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分析
    3.2 层序地层分析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4.1 样品选取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富惰质组成因的研究现状
        1.2.2 东胜煤田侏罗纪延安组研究现状
        1.2.3 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地质概况及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研究区域地层概况
    2.4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2.4.1 煤岩学分析和有机元素测定
        2.4.2 饱和烃和芳香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2.4.3 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和有机碳(TOC)测定
第3章 煤质特征与煤岩学特征
    3.1 煤质特征
    3.2 煤岩特征
        3.2.1 宏观煤岩特征
        3.2.2 显微煤岩特征
        3.2.3 煤相对富惰质组煤的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4.1 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特征
    4.2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
        4.2.1 正构烷烃
        4.2.2 类异戊二烯烷烃
        4.2.3 萜烷类化合物
        4.2.4 甾烷类化合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中芳香烃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5.1 芳香烃组分特征
        5.1.1 萘系列化合物
        5.1.2 菲、蒽系列化合物和惹烯
        5.1.3 三芴系列化合物
        5.1.4 四环及五环芳烃化合物
    5.2 多环芳烃对野火的指示意义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张家梁矿C/N原子比和有机碳同位素的古环境分析
    6.1 张家梁2 号煤中C/N原子比的分布特征
    6.2 张家梁中侏罗世煤层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1.2.3.2 弧内盆地
        1.2.3.3 弧后盆地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2.3.3 深部地质结构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盆地演化简史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3.1.1 滴水泉组沿革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3.1.3 双井子组沿革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3.1.5 石钱滩组沿革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3.2.1 下石炭统
        3.2.2 上石炭统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4.1 陆梁隆起
        3.4.2 中央坳陷
        3.4.3 东部隆起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4.1 不整合面特征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4.3 构造-地层层序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6.1.1 克拉美丽露头
        6.1.2 索索泉地区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6.2.1 石西地区
        6.2.2 三南地区
        6.2.3 滴水泉地区
        6.2.4 石钱滩地区
        6.2.5 梧桐窝子地区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6.3.1 莫索湾地区
        6.3.2 白家海地区
        6.3.3 北三台地区
        6.3.4 吉木萨尔地区
        6.3.5 古城地区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2.1 陆梁地区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7.2.1.5 运动学特征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 大井地区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3.1 白家海地区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7.3.2.4 运动学特征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8.1.2 陆梁弧内盆地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1.3 区内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区域勘探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
        1.4.2 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相关研究
        1.4.3 格架内储层相关研究
    1.5 研究思路及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沉积背景
        2.1.1 晚石炭世-二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2 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3 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4 白垩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5 第三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界面特征
        3.1.1 野外地质剖面界面特征
        3.1.2 大型冲断界面(Ⅲ级界面)
        3.1.3 结构转变界面(Ⅳ级界面)
        3.1.4 间歇暴露面与相关整合界面(Ⅴ级界面)
        3.1.5 洪泛面成因类型及识别标志
    3.2 基准面旋回级次划分方案
    3.3 层序的划分与对比
        3.3.1 各级别层序的基本特征
        3.3.2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3.3.3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3.3.4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第4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研究
    4.1 物源区分析
        4.1.1 重矿物法
        4.1.2 碎屑组分特征法
    4.2 沉积相标志分析
        4.2.1 岩心相分析
        4.2.2 测井相分析
        4.2.3 地震相分析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沉积相类型
        4.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4.3.3 前三角洲亚相
        4.3.4 浅湖亚相
    4.4 高分辨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
        4.4.1 单井相分析
        4.4.2 连井相分析
        4.4.3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展布
        4.4.4 沉积相模式分析
第5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储层综合研究
    5.1 储层基本特征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5.1.3 储层物性特征
    5.2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5.2.1 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3 储层综合评价
第6章 有利储层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
        1.2.1 以往基础地质工作
        1.2.2 以往煤炭勘查工作
    1.3 研究现状
        1.3.1 煤岩学
        1.3.2 煤化学
        1.3.3 煤岩煤质对成煤环境指示
        1.3.4 吐哈盆地煤田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煤盆地构造演化史
        2.1.2 区内主要构造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含煤岩系岩石特征
    2.4 岩相古地理
第3章 煤层特征及赋存规律
    3.1 含煤性
        3.1.1 八道湾组(J1b)
        3.1.2 西山窑组(J2x)
    3.2 主要可采煤层特征
        3.2.1 八道湾组(J1b)
        3.2.2 西山窑组(J2x)
    3.3 煤层对比
        3.3.1 煤层对比方法及依据
        3.3.2 各煤层对比
        3.3.3 煤层对比可靠性评价
第4章 煤岩煤质特征
    4.1 煤类分布及其变质规律
    4.2 煤岩学特征
        4.2.1 物理性质与宏观煤岩特征
        4.2.2 显微煤岩特征
    4.3 煤质特征
        4.3.1 工业分析
        4.3.2 有害组分
        4.3.3 煤灰成分
        4.3.4 元素分析
第5章 成煤环境分析
    5.1 显微组分与成煤环境
        5.1.1 平面分布特征
        5.1.2 垂向分布特征
    5.2 灰分与成煤环境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垂向分布特征
    5.3 硫分与成煤环境
        5.3.1 平面分布特征
        5.3.2 垂向分布特征
    5.4 煤灰成分与成煤环境
    5.5 有利成煤环境的发育
        5.5.1 冲积扇环境
        5.5.2 扇三角洲环境
        5.5.3 滨浅湖-半深湖环境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侏罗纪植物群研究进展
        1.2.2 植物古生态研究进展
        1.2.3 植物古地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区植物化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宝积山植物群特征分析
    4.1 化石鉴定与系统描述
        4.1.1 楔叶植物门
        4.1.2 真蕨植物门
        4.1.3 裸子植物门
    4.2 宝积山窑街组植物化石组合
    4.3 植物群的地质时代
        4.3.1 植物群组成分子的时代指示
        4.3.2 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对比
第5章 植物古生态研究
    5.1 化石埋藏学分析
    5.2 植物各类群生态环境分析
        5.2.1 蕨类植物
        5.2.2 裸子植物
    5.3 植物群落的划分
        5.3.1 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
        5.3.2 低地蕨类-苏铁类植物群落
        5.3.3 坡地阔叶植物群落
        5.3.4 高地针叶植物群落
    5.4 宝积山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
        5.4.1 NLR古气候分析
        5.4.2 叶相分析
        5.4.3 沉积环境指示的古气候
第6章 植物古地理研究
    6.1 宝积山古植物地理归属
    6.2 宝积山植物群亲缘关系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厚煤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1.3.3 源—汇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1.3.4 柴北缘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论文的创新点
    1.8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柴北缘侏罗纪地层
    2.4 小结
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岩相与沉积体系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1.1 砾岩相
        3.1.2 砂岩相
        3.1.3 粉砂岩相
        3.1.4 泥页岩相
        3.1.5 可燃有机岩相
    3.2 岩相组合与沉积环境解释
        3.2.1 岩相组合A
        3.2.2 岩相组合B
        3.2.3 岩相组合C
        3.2.4 岩相组合D
        3.2.5 岩相组合E
        3.2.6 岩相组合F
        3.2.7 岩相组合G
    3.3 不同沉积环境的聚煤特征
        3.3.1 河流环境
        3.3.2 三角洲环境
        3.3.3 湖泊环境
    3.4 小结
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分析
    4.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格架
        4.1.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4.1.2 层序地层格架
    4.2 典型剖面、钻孔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4.2.1 柴北缘西部地区
        4.2.2 柴北缘中部地区
        4.2.3 柴北缘东部地区
    4.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1 柴北缘西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2 柴北缘中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3 柴北缘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4 柴北缘全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
    4.5 小结
5 层序格架下的巨厚煤层成因
    5.1 煤层中的关键界面
    5.2 采样与研究方法
        5.2.1 采样与鉴定方法
        5.2.2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的古环境指示
    5.3 鉴定结果及其解释
        5.3.1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含量
        5.3.2 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
    5.4 巨厚煤层成因模式与层序地层解释
    5.5 小结
6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分析
        6.1.1 古流向测量
        6.1.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6.1.3 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定年分析
    6.2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2.1 古地理重建方法
        6.2.2 早侏罗世古地理特征
        6.2.3 中侏罗世层序S8 古地理特征
        6.2.4 中侏罗世层序S9 古地理特征
        6.2.5 中侏罗世层序S10 古地理特征
        6.2.6 源—汇系统沉积演化分析
    6.3 古地理格局下的聚煤特征
    6.4 小结
7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
    7.1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背景
        7.1.1 分析理论
        7.1.2 分析对象
    7.2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法
        7.2.1 河道尺寸及粒度分析方式
        7.2.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评估方式
        7.2.3 年均沉积物量计算方式
        7.2.4 累计沉积物量评估方式
        7.2.5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式
    7.3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结果
        7.3.1 河道规模
        7.3.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
        7.3.3 年均沉积物量与累计沉积物量
        7.3.4 源—汇系统收支比较
    7.4 源—汇系统收支状况解释
    7.5 不确定性与误差分析
    7.6 小结
8 主要认识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4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的系统古植物学
    4.1 侧羽叶属属名讨论
    4.2 窑街亚等形侧羽叶形态特征
    4.3 宝积山紧密侧羽叶形态特征
5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及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5.1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
    5.2 侧羽叶属分布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6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形态演化
    6.1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化石植物的演化
    6.2 与现生苏铁属植物的比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甘肃窑街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及古地理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地质概况
2材料与方法
    2.1研究材料
    2.2研究方法
        2.2.1聚类分析法
        2.2.2分支生物地理学方法
3植物化石组成及特征
    3.1植物化石组成
    3.2窑街植物群的特征
4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
    4.1植物群组成分子的时代指示
    4.2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的对比
        4.2.1与蒙古中侏罗世植物群的对比
        4.2.2与青海柴达木植物群的对比
        4.2.3与北京西山门头沟植物群的对比
        4.2.4与英国约克郡植物群的对比
5植物古地理区系研究
    5.1窑街古植物地理归属
    5.2窑街植物群亲缘关系分析
    5.3基于屈囊蕨属的地理分布验证区划结果
6结论

(10)新疆三塘湖盆地早侏罗世几种化石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1.4 研究过程
    1.5 本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概况
        2.2.2 区域地层概况
        2.2.3 区域古生物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宏观形态分析
    3.3 角质层分析
        3.3.1 化石角质层处理
        3.3.2 现生叶片角质层处理
    3.4 聚类分析
    3.5 古大气CO_2浓度恢复方法
第四章 标本鉴定与描述
    4.1 新芦木属Neocalamites
    4.2 锥叶蕨属Coniopteris
    4.3 枝脉蕨属Cladophlebis
    4.4 似银杏属Ginkgoites
    4.5 似查米亚属Zamites
    4.6 费尔干蚌属Ferganoconcha
    4.7 瓦根股蛤属Waagenoperna
    4.8 锥叶蕨化石的聚类分析
第五章 古气候古环境分析
    5.1 植物大化石组合反映的环境特征
    5.2 高家田锥叶蕨管胞对古环境的指示
    5.3 似银杏表皮对古气候的指示
    5.4 似银杏气孔指数恢复古CO_2浓度
第六章 锥叶蕨属起源、演化及地理迁移
    6.1 锥叶蕨属起源
    6.2 锥叶蕨属演化
    6.3 锥叶蕨属地理迁移
    6.4 锥叶蕨等化石指示的地质时代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疆侏罗纪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D]. 张珂.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D]. 贺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D]. 郑媛媛. 新疆大学, 2020(07)
  • [6]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古地理研究[D]. 王晶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7]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D]. 刘炳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8]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D]. 张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甘肃窑街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及古地理区系研究[J]. 辛存林,王露菡,季健健,张亚梅,王晶菁. 地质学报, 2019(02)
  • [10]新疆三塘湖盆地早侏罗世几种化石及其地质意义[D]. 刘春辉. 兰州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新疆侏罗纪古地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