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理、民主治理、法治治理及其辩证关系

科学治理、民主治理、法治治理及其辩证关系

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及其辩证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许川,林小芳[1](2015)在《论依宪执政的四个层次》文中指出依宪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使命和必然要求。依宪执政的内涵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地位层面,即依宪执政既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同时也是依宪执政依法治国的保证;二是对象层面,即依宪执政不仅涉及主体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也涵盖客体即普通公民大众;三是内容层面,即主要有规范权力和保护权利两个向度;四是路径层面,即依宪执政不仅要执行宪法,而且更要依宪立法。只有全面把握依宪执政的内涵,才能深刻理解依宪执政的精髓。

王鲁迪[2](2013)在《多党合作视域下参政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党及其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文明及政治领域开放化、民主化发展的产物和结晶,在其出现之后就一直在主导和影响着人类社会重要的活动和行为,在现代民族、国家、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政党现象的存在在各国几乎已经成为普遍性,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显着标志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促因。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与其它国家政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具有先进性、优越性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本质上反映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显示出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经实践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在多党合作框架和视域下探讨和研究参政党建设的命题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改革更是进入全面攻坚和深入的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和格局日益复杂多样,多党合作体制下的参政党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一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在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和表现,这对参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参政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迫使参政党必须以宽广、深刻的眼光和战略思维思考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出路。由此,本文以“多党合作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从多党合作视域下我国参政党建设出发,结合我国参政党建设的必要性,全面分析了多党合作视域下参政党建设的意义,进一步提出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以及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参政党建设的内容以及多党合作视域下实现参政党与执政党相互促进的体制等。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情况及其进展,研究思路、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等,对本文的研究从背景、技术路线、基础理论等角度予以了概述和奠定。第二部分,概述了多党合作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前提,分别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为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提供的支持和保障予以说明。提出了多党合作制度是参政党建设的制度基础,分别从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党际关系特点及各自的合法性特征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概述了多党合作视域下参政党建设的目标以及参政党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是在努力实现思想观念现代化、组织结构合理化、政治功能合法化、参政方式多样化的同时把握同心思想,并从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角度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和建议。第四部分,概述了多党合作视域下执政党建设对参政党建设的影响及二者的相互促进关系。从政党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及对参政党参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两个角度予以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说明二者的相互影响及其辩证关系。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建设作了基本的回顾与经验总结,并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其中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全面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这不仅是对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的更系统、科学的建设要求,同时也是对作为我国政党制度体系重要参与角色的参政党提出的建设要求。总之,参政党建设的研究随着形势的发展不会停止,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也必将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在多党合作的视域下对参政党建设的研究,对执政党建设和对参政党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上的丰富和成熟有着重要意义。对整个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张凯[3](201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文中研究说明执政方式是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角度,采取历史与现实联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完善执政方式的路径选择。首先,文章从研究执政方式的内涵入手,对执政方式类型、影响执政方式的主要因素、中外执政方式比较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索的历史为起点,通过对局部执政、全面执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执政方式的考察,阐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论渊源与来龙去脉;从中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启示:党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执政实践,必须坚持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必须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推进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其次,文章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内外形势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释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应有内涵,提出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内在要求,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根本途径,三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最后,文章重点阐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现方式:科学执政要树立科学思想,遵循科学规律,用科学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方法保证执政科学化;民主执政要确立民主的理念,保障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实现执政的民主化;依法执政应该破除封建人治意识,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依宪规范党法关系,依法规范执政党的权力内容、范围、运作程序,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此实现执政的法治化。

韩钰[4](2011)在《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九十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一个仅有五十余人的小党变成了一个叱咤风云,领导全国革命并取得国家政权的大党,并成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使命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重大而深刻的发展过程。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这一伟大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将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随后的十六大上,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作为一个明确的主题被提上日程,标志着党执政方式上的重大变革。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执政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研究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方式规律,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从以下三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从依法执政的概述入手,对执政、执政方式以及依法执政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原则和目的进行系统阐述。第二部分,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执政方式的实践进行系统梳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贯穿其中,把各个时期党依法执政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做深刻的分析和具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时期依法执政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第二部分对党在依法执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力图探索中国共产党更好地践行依法执政方式的实现途径,即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有效监督;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法律素养提高。

周义顺[5](2009)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 ——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视角的探索与思考》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实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所谓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即是指中国共产党掌握和控制国家政权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以及体制和机制等不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历史过程,是党自身与国家政权机关、各党派以及其他各社会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和规范的历史过程。执政方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执政方式现代化能否实现,不但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安全的维护,关系着党的兴衰乃至生死存亡,进而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稳定局面的形成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实现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比较分析以及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与现实,通过对执政方式现代化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对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行解析,对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必然性进行说明和论证,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自的内涵、前提、基础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对执政方式现代化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初步勾勒了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同时对近年来学术界在执政方式现代化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给予了介绍和说明。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执政方式及其现代化问题的论述以及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执政方式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予以分析,论述了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自执掌根据地政权时起直至今天的执政过程进行分析,论述了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通过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进行分析,深刻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这一章主要通过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自的内涵、前提、基础以及实现途径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从整体上初步勾勒了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第四章主要对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执政方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且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以期望对中国共产党更好更快地推进执政方式现代化提供一些启示。结语部分主要对执政方式现代化应遵循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做一简单的归总,同时对其前景寄予了无限的憧憬和期望。

王歆[6](2009)在《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力求在全面系统考察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发展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其基本经验,寻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转变执政方式的历史成因和历史根据,为新世纪创新发展党的执政方式提供借鉴。新时期党在深入总结执政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在执政方式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突破。其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党的执政方式突破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一元化领导,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使党从具体、琐碎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从而能驾驭矛盾,总揽全局;其二是从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今,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继续深入进行探索,总结提炼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突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执政方式融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中国实际于一体,集世界共产党与其它执政党经验之大成,开历史之先河,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是贯穿党执政的一条主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让人民执政是党执政的最终目标;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执政、执好政的坚实基础。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历史进程深刻揭示: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根本目标,注重制度建设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有力保障,学习借鉴国外执政经验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有效途径。

覃敏[7](2009)在《从哲学维度思考科学执政》文中认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成果,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和基础。不论是民主执政还是依法执政,都要讲究科学、依靠科学,增强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执政理念、指导思想、执政方式、价值观导向、创新意识等五个方面着重考察了科学执政的哲学基础与本质所在,为科学的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了形上反思。

覃敏,王安平[8](2008)在《从哲学维度思考科学执政》文中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成果,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和基础。不论是民主执政还是依法执政,都要讲究科学、依靠科学,增强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执政理念、指导思想、执政方式、价值观导向、创新意识等五个方面着重考察了科学执政的哲学基础与本质所在,为科学的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了形上反思。

贾幸泰[9](2008)在《论科学执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的重大课题,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亮点和新起点。科学执政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原则,又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科学执政是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努力实现科学执政,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自从科学执政理念提出以来,有关这方面专题的文章层出不穷,但大都缺乏对这一理念进行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总结性研究,本文虽然篇幅所限,但还是尝试着来弥补这种不足,力争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的阶段性的总结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新的认识和分析,为党科学执政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由正文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从科学执政的哲学基础到它的本质、原动力、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等基本要点再到与之相关联的中国国情、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它的内涵做了全面的科学分析和定位。第二部分从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出发,对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同时结合现实背景,对科学执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必要分析。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科学执政,关键是执政要科学”,主要从树立执政的科学思想、完善执政的科学制度、创新执政的科学方式及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等几个方面,对科学执政的着力点做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性思考及探索,同时提出了科学执政评估体系的制度化建设问题。

曹月柱[10](2007)在《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的新取向——近年来“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学术界围绕着民主执政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民主执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思想的历史考察、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民主执政与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民主执政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了学理探讨和实践分析,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

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及其辩证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及其辩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论依宪执政的四个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一、依宪执政的地位
二、依宪执政的对象
三、依宪执政的内容
四、依宪执政的路径

(2)多党合作视域下参政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参政党概念的理解
        1.3.2 对参政党建设的研究
        1.3.3 对参政党建设中民主监督研究
    1.4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1.5.1 政党与执政党
        1.5.2 参政党与参政党建设
2 多党合作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前提
        2.1.1 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
        2.1.2 中国共产党为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2.2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参政党建设的制度基础
        2.2.1 执政党与参政党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
        2.2.2 执政党依法执政,参政党依法参政
3 多党合作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1 多党合作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的目标
        3.1.1 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3.1.2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3.1.3 政治功能的规范化
        3.1.4 参政方式的多样化
    3.2 多党合作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的内容
        3.2.1 政治把握能力是参政党建设的前提
        3.2.2 合作共事能力是参政党建设的首要任务
        3.2.3 参政议政能力是参政党建设的中心任务
        3.2.4 民主监督能力是参政党建设的重点
4 多党合作视域下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4.1 加强参政党建设有利于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4.2 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参政党参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执政方式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执政方式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执政方式的类型
    第三节 影响执政方式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中外政党执政方式的对比及启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1927-1949年局部执政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探索
    第二节 1949-1978年党的执政方式的确立和发展
    第三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改革完善执政方式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提出
    第二节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完善的思考
    第一节 坚持科学执政,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
    第二节 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节 坚持依法执政,用法律规范执政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依法执政的概述
    1.1 依法执政的相关概念
        1.1.1 执政的基本涵义
        1.1.2 执政方式的基本涵义
        1.1.3 依法执政的涵义
    1.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原则
        1.2.1 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
        1.2.2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1.2.3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原则
        1.2.4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1.3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目的
        1.3.1 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1.3.2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3.3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1.3.4 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演进和现状分析
    2.1 中国共产党探索依法执政的历史进程
        2.1.1 依法执政的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
        2.1.2 依法执政的形成与确立时期
    2.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取得的成果
        2.2.1 立法内容不断完善
        2.2.2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2.2.3 监督力度日益强化
    2.3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中现存的问题
        2.3.1 对依法执政意识薄弱理念认识模糊
        2.3.2 依法执政运行机制缺失
        2.3.3 监督制度不完善
3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现途径
    3.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1.1 党要通过国家政权组织行使领导权
        3.1.2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3.2 加强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有效监督
        3.2.1 强化党内外的监督机制
        3.2.2 创新监督体制
    3.3 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养
        3.3.1 加强法制教育丰富法律知识
        3.3.2 始终坚持学用结合做到积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3.3.3 通过相应法律规范处分条例进一步提高党员素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 ——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视角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相关概念阐释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论断
        二、列宁的深刻论述
        三、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睿智见解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的实践基础
        一、局部执政时期党的执政方式
        二、全面执政时期党的执政方式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执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执政方式现代化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
        二、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国际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
        二、国内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
        三、党自身情况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
    第一节 科学执政
        一、科学执政的内涵
        二、科学执政的前提和基础
        三、科学执政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民主执政
        一、民主执政的内涵
        二、民主执政的前提和基础
        三、民主执政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依法执政
        一、依法执政的内涵
        二、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
        三、依法执政的优化途径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有待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切入点问题
    第二节 影响执政方式现代化的社会观念问题
    第三节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之原则的把握和落实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领导和执政
        (二)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 执政方式的选择和执政模式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重点和难点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党的执政方式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执政方式
        1.1.1 工农民主政权的执政方式
        1.1.2 抗日民主政权的执政方式
        1.1.3 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1.1.4 解放区民主政权的执政方式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执政方式
        1.2.1 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及执政模式
        1.2.2 建国初期党对执政方式的艰辛探索
        1.2.3 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党的执政方式的思考
        1.3.1 改革开放前党探索执政方式取得的成就
        1.3.2 改革开放前党探索执政方式的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方式的探索与演进
    第一节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执政方式的转变
        2.1.1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1.2 重新认识党的领导与对执政方式的思考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党的执政方式的新发展
        2.2.1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2.2.2 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
        2.2.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2.4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
        2.3.1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2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2.3.3 党的执政方式的第一次历史性突破
第三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3.1.1 加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受到的干扰
        3.1.2 国际格局的大变动大改组与邓小平南方谈话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党的领导权威的重塑与执政方式的新发展
        3.2.1 重塑党的领导权威和崇高形象
        3.2.2 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历史任务的提出
        3.2.3 党的执政方式的新发展
    第三节 确立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党坚持依法执政
        3.3.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3.2 党的执政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突破
第四章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世纪世情、国情、党情与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4.1.1 世情的变革与调整
        4.1.2 国情的阶段性特征
        4.1.3 党情的重大变化
        4.1.4 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第二节 新世纪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4.2.1 党的十六大与对执政方式认识的深化
        4.2.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
        4.2.3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新举措
第五章 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1.1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5.1.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辩证统一体
        5.1.3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与的有机统一
        5.2.1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5.2.2 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目标
        5.2.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三节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性
        5.3.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统一
        5.3.3 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演进的历史启示
        5.4.1 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5.4.2 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根本目标
        5.4.3 注重制度建设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关键
        5.4.4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有力保障
        5.4.5 学习借鉴国外执政经验是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的有效途径
结语: 新世纪发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展望
参考文献
    (一) 主要文献资料
    (二) 相关学术着作
    (三) 相关学术论文
    (四) 报刊杂志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从哲学维度思考科学执政(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执政规律
二、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必须坚持科学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四、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党必须
五、必须坚持培养创新意识原理 (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

(8)从哲学维度思考科学执政(论文提纲范文)

1.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执政规律, 形成一种新的科学的执政理念,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从容应对各种矛盾与挑战。
2.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必须坚持科学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正确价值观, 关注时代发展变化, 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在动态中把握正确的价值观。
5.必须坚持培养创新意识 (合理想像和创造性思维) 。

(9)论科学执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科学执政的内涵
    1.1 科学执政的哲学基础
    1.2 科学执政的基本要点
    1.3 科学执政的关联因素
2. 科学执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2.2 党执政历史的回顾与经验总结
    2.3 科学执政提出的现实背景
3. 科学执政,关键是执政要科学
    3.1 树立执政的科学思想
    3.2 建立和完善执政的科学制度
    3.3 善于创新执政的科学方式
    3.4 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的新取向——近年来“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执政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民主执政的基本内涵
三、民主执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四、民主执政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思想的历史考察
六、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之间的辩证关系
七、民主执政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八、实现民主执政的路径探索
    (1)需要确立一个新的理念:
    (2)要强化民主执政意识。
    (3)要创造民主执政的必要条件。
    (4)正确认识与努力克服民主执政的障碍。
    (5)发展党内民主,促进执政过程的民主化。
    (6)坚定不移地完善民主制度,以完备的制度来保证民主执政的实现。
    (7)坚持民主执政,必须着力推进“增量民主”的发展。
    (8)落实民主执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让群众参政议政。

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及其辩证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依宪执政的四个层次[J]. 许川,林小芳.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4)
  • [2]多党合作视域下参政党建设研究[D]. 王鲁迪. 武汉纺织大学, 2013(08)
  • [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D]. 张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 [4]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 韩钰. 辽宁大学, 2011(01)
  • [5]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 ——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视角的探索与思考[D]. 周义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6]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 王歆. 南开大学, 2009(07)
  • [7]从哲学维度思考科学执政[J]. 覃敏. 现代农业, 2009(02)
  • [8]从哲学维度思考科学执政[J]. 覃敏,王安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 [9]论科学执政[D]. 贾幸泰. 新疆师范大学, 2008(10)
  • [10]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的新取向——近年来“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综述[J]. 曹月柱.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7(01)

标签:;  ;  ;  ;  ;  

科学治理、民主治理、法治治理及其辩证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