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籽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

苦瓜籽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

一、利用苦瓜子衣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成付,刘欣[1](2017)在《转心乌马铃薯薯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转心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薯皮富含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不同试验条件对转心乌花青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提取转心乌马铃薯薯皮花青素的最佳条件为浓度65%、pH 1的酸化乙醇作为提取液,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h。

曾祥龙[2](2012)在《镰刀菌天然色素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性质》文中指出天然色素是一类来源广泛、安全性高、色彩色调自然、对环境友好同时可能兼具某些营养和药理功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天然色素,可以打破来源于动植物的天然色素因原材料不足、价格过高而应用受限的瓶颈。论文从一株产天然色素的镰刀菌(Fusarium sp. B158)出发,研究了该菌株产天然色素的液态发酵条件、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天然色素的性质和结构及其工业应用潜能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的单因素筛选实验,初步确定了镰刀菌B158液态发酵产天然色素的发酵条件:温度26℃,转速200 r/min,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v/v),种子培养时间36 h,发酵周期72 h,发酵培养基成分为(g/L):土豆200,葡萄糖30,酵母膏3,KH2PO4 1,pH自然。研究了镰刀菌B158液态发酵所产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条件,建立了可行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天然色素经酸性乙醇溶液(pH 2)提取、NaOH(1 mol/L)沉淀、HPLC色谱层析(GalaksilUP-C18制备柱,H2O/CH3OH=30/70)后,分离纯化得到的色素纯品纯度达到了97%以上。利用1%的中性醋酸铅和1%的三氯化铁溶液对色素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显色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然色素化合物含有酚羟基结构,可能是一类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天然色素的质谱分析表明,色素的分子量为500.3,结合色素的有机元素分析,推测出色素的可能分子式为C27H32O9,经科技查新,未曾有相同分子量和分子式的天然色素化合物报道。因而推测,该化合物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天然色素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色素化合物中含有苯环结构,可能带有C=C、C=O、-N=N-、-NO2、-C=S等带有孤电子对的发色团。天然色素的性质研究表明,色素能够较好的溶解在酸性甲醇、乙醇中;色素的色价为56.27;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光和热稳定性,但对太阳光直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某些金属离子(Fe3+和Cu2+)敏感;常见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对色素具有一定的护色和增色作用。天然色素的应用研究表明,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较好的抑菌作用,因而具备了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潜力。

黄琼,丁玲,黄容[3](2011)在《微波法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文中指出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玉米黄色素,研究微波控制条件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8 nm,微波萃取玉米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450 W、料液比为1∶12(g∶mL)、微波作用时间80 s、萃取2次。

李永强,杨士花,高斌,李凌飞,启有芳[4](2010)在《山茶花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茶花花色苷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资源,由于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以山茶花为材料,用1%盐酸/甲醇提取花色苷,探讨了光照、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山茶花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花花色苷对光线、铁离子、铝离子、过氧化氢比较敏感,镁离子和钙离子对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而锌离子和铜离子对其影响不明显。亚硫酸钠、山梨酸钾、柠檬酸、维生素C和蔗糖对山茶花花色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永强,杨士花,毕晓菲,高斌,付晓萍,刘海波[5](2010)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优化三角梅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为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宝巾花属(Bougainvillea)藤状灌木,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以及保健意识也在日益提高,因此开发利用动植物天然食用色素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三角梅花色为紫红或玫瑰红,是开发天然食用色素的良好资源。本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三角梅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色素提取率与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色素提取率作用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三角梅红色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40℃,液料比为15∶1,提取时间为20min。本研究为三角梅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永强,毕晓菲,杨士花,高斌,付晓萍[6](2010)在《云南樱花色素的初步定性及提取工艺》文中认为以云南樱花为材料,通过其溶解性、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和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了初步定性,通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樱花色素为一种甜菜素,包括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该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30℃。

刘会超,贾文庆,尤扬,李纪伟[7](2010)在《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提取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红叶石楠叶片为试材提取花色苷,对其最佳提取方式及不同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20、2%盐酸+75%乙醇作为提取剂,在50℃下提取8h提取效果最好;pH值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明显,在偏酸性条件下,花色苷具有热稳定性,光线的照射能加快色素降解。

李永强,杨士花,高斌,李凌飞,陈振中,朱仁俊[8](2009)在《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山茶花为材料,通过其溶解性、不同pH值下颜色的变化和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初步定性,通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液料比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茶花红色素为一种花色苷色素;该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40℃。

李永强,杨士花,高斌,李凌飞,陈振中,朱仁俊[9](2009)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优化山茶花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文中指出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色素提取率与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讨各因素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色素提取率作用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色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40℃,液料比为15:1,提取时间为20min。

蒋益花[10](2009)在《紫藤和葛藤花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紫藤和葛藤花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藤红色素的光耐受性、耐热性比葛藤好,色素所含花色苷种类越多,色素稳定性越高。

二、利用苦瓜子衣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苦瓜子衣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转心乌马铃薯薯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花青素的测定
        1.2.2 提取剂选择
        1.2.3 单因素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2)镰刀菌天然色素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天然色素研究历史
        1.1.2 微生物来源天然色素
        1.1.3 天然色素的研究内容
    1.2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课题研究意义
        1.2.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量的测定
        2.2.2 色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2.2.3 镰刀菌B158 液态发酵产色素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2.2.4 色素提取条件的选择
        2.2.5 色素的分离纯化
        2.2.6 色素的结构分析
        2.2.7 色素的性质研究
        2.2.8 色素的应用研究
        2.2.9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镰刀菌B158 产色素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3.1.1 碳源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3.1.2 氮源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3.1.3 无机盐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3.1.4 镰刀菌B158 产色素条件
    3.2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3.2.1 色素提取方法的确定
        3.2.2 色素分离浓缩方法的确定
        3.2.3 色素HPLC 分离纯化方法的确定
    3.3 色素的结构分析
        3.3.1 色素的物理化学显色分析
        3.3.2 色素的有机元素分析
        3.3.3 色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3.4 色素的质谱分析
    3.4 色素的性质研究
        3.4.1 色素的溶解性
        3.4.2 色素的色价
        3.4.3 色素的稳定性
    3.5 色素的应用研究
        3.5.1 色素的抗氧化性
        3.5.2 色素的抑菌性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微波法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原料
        1.1.2 试剂
        1.1.3 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
        1.2.2 玉米黄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2.3 玉米黄色素测定
        1.2.4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 单因素试验
        2.2.1 乙醇浓度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2.2 微波功率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2.3 萃取时间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2.4 料液比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2.5 萃取次数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2.4 验证试验
3 结论

(5)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优化三角梅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2 方法
        1.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2.2 三角梅红色素的提取
        1.2.3 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3 数学模型的应用分析
        2.3.1 主因子效应分析
        2.3.2 单因子效应分析
        2.3.3 试验因子间交互效应分析
    2.4 数学模型寻优[11]
        2.4.1 变量轮换直接寻优
        2.4.2 频率分析及统计寻优
3 结论

(6)云南樱花色素的初步定性及提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最佳提取溶剂的选择
        1.3.2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1.3.3 pH值的选择
        1.3.4 提取工艺参数的选择
        1.3.4.1 提取次数的选择
        1.3.4.2 提取时间的选择
        1.3.4.3 料液比的选择
        1.3.4.4 提取温度的选择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提取溶剂的确定
    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3 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4 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2.4.1 提取次数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4.2 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4.3 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4.4 提取温度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 结论

(7)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提取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花色苷提取条件优化
        1.2.2 花色苷的稳定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提取的正交试验
    2.2 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的稳定性试验
        2.2.1 p H值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2.2.2 金属离子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2.2.3 温度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2.2.4 氧化还原剂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2.2.5 常见食品添加剂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2.2.6 光照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最佳提取方案
    3.2 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的稳定性

(8)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方法
        1.3.1 提取溶剂的确定
        1.3.2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1.3.3 pH值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3.4 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1.3.4. 1 提取次数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1.3.4. 2 提取时间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1.3.4. 3 液料比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1.3.4. 4 提取温度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2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2.3 p H值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4 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2.4.1 提取次数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4.2 提取时间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4.3 液料比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2.4.4 提取温度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 结论

(9)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优化山茶花红色素提取的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方法
        1.3.1 山茶花红色素提取工艺
        1.3.2 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2 数学模型的应用分析
        2.2.1 主因子效应分析
        2.2.2 单因子效应分析
        2.2.3 试验因子间交互效应分析
    2.3 数学模型寻优[9]
        2.3.1 变量轮换直接寻优
        2.3.2 频率分析及统计寻优
3 结论

(10)紫藤和葛藤花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紫藤、葛藤花红色素提取
    1.3 色素的纯化[11]
    1.4 紫藤、葛藤花红色素稳定性比较研究
        1.4.1 温度对红色素的影响
        1.4.2 光照对红色素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紫藤、葛藤花红色素的光谱特征
    2.2 紫藤、葛藤花红色素稳定性比较研究
        2.2.1 温度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2.2 光照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3 花色苷种类验证试验
    2.4 两种色素相互混合稳定性讨论
3 结论

四、利用苦瓜子衣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心乌马铃薯薯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苏成付,刘欣.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3)
  • [2]镰刀菌天然色素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性质[D]. 曾祥龙. 江南大学, 2012(07)
  • [3]微波法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J]. 黄琼,丁玲,黄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12)
  • [4]山茶花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J]. 李永强,杨士花,高斌,李凌飞,启有芳. 食品工业科技, 2010(11)
  • [5]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优化三角梅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李永强,杨士花,毕晓菲,高斌,付晓萍,刘海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05)
  • [6]云南樱花色素的初步定性及提取工艺[J]. 李永强,毕晓菲,杨士花,高斌,付晓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05)
  • [7]红叶石楠叶片中花色苷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刘会超,贾文庆,尤扬,李纪伟.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2)
  • [8]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李永强,杨士花,高斌,李凌飞,陈振中,朱仁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12)
  • [9]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优化山茶花红色素提取的工艺[J]. 李永强,杨士花,高斌,李凌飞,陈振中,朱仁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11)
  • [10]紫藤和葛藤花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J]. 蒋益花. 中国调味品, 2009(01)

标签:;  ;  

苦瓜籽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