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录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录

一、《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黄薇[1](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陈然[2](2011)在《基于产业链治理的中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势力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是与大买家地位不相称的是中国在铁矿石贸易中尚未形成买方市场势力。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进口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不仅给国内钢铁企业带来严重的成本压力,也给下游行业造成冲击。2010年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人民币,而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业公司年利润合计高达486亿美元,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不到三大矿企合计利润的三分之一。本文的研究主线是:在对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买方市场势力和贸易损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个体企业产业链治理入手,研究如何构建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买方市场势力。本文对国际贸易中买方市场势力的理解为:企业在进口贸易中争取相对主导地位、努力使交易价格以及其它交易条款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偏离并持续获得利润的能力。它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或企业组织能够占据足够大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企业或企业组织具备足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治理来达到。本文研究路径是:首先,系统描述钢铁市场及铁矿石市场的生产贸易,实证测度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所具有的买方市场势力,定量计算近年来中国在铁矿石进口贸易上产生的损益。研究表明,2004年起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大幅上升,在铁矿石进口贸易中的损失不断扩大,严重缺乏买方市场势力。在此基础上引入产业链概念,认为阻碍我国形成买方市场势力的原因是产业链控制缺失。其次,阐述产业链治理与买方市场势力形成的双向互动关系,提出从微观个体企业产业链治理入手、最终实现买方市场势力的逻辑体系。逻辑体系为:微观个体企业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治理增强企业能力,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通过内部扩张或外部兼并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或是几个企业通过创新组合的方式构成新主体(企业组织)占据足够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买方市场势力。第三,提出产业链治理的三个环节。在资源控制环节,投资矿山、实现后向一体化;在进口结构控制环节,形成采购同盟提高现有供应链的组织效率;在海运控制方面,形成“钢铁企业+航运企业+造船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形成海运控制良性循环。产业链治理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各环节内和各环节间实现激励相容。这其中既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激励相容,也包括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激励相容。产业链治理具有极强的外部经济性,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和治理可以在产业链各环节间实现协作和互补,使整条产业链的效率得以提升。本文强调了企业家作为一揽子要素的支配者对产业链治理和买方市场势力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余友明[3](2009)在《基于城际融合视角的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显然,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重要决策。由于城市群城际关联作用的特殊性,在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必须用一种有别于单体城市城市化发展的研究视角,从群体城市的角度思考其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本文力图在城际融合的视野观照下,揭示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与产业布局规律,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的和谐推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全文共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写作背景、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城市群与城市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巡礼式总结,并明确指出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对城际融合、城市群与城市圈、新型城市化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然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等理论基础进行了细致梳理,以使论述具备扎实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为“国内外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启示”。分别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等五大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其特点;最后根据国内外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的启示,指出动态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对于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然后对武汉城市圈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了差异对比分析和协调性分析,以及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强度和区位熵等级分析,最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第五章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调控”。首先,对城市圈城市化的一般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城市发展定位中的城际关系博弈进行分析,提炼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动力因素与驱动力体系,并对其动力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进行了阐释。第六章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空间规律定量分析”。主要运用分形理论、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和引力模型等一些数理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特点、变化趋势、空间架构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武汉城市圈城市等级体系进行了科学地预测。第七章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抉择”。首先基于经典的杜能结构理论,运用土地的产业利用转化模型对武汉城市圈的杜能结构进行了刻画。然后基于模糊聚类和Nelso模型测算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城市化定位与主要产业定位。第八章为“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分别从政策体制创新、空间共生融合、产业协调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综合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多元一体化发展战略。

董国锋[4](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卞丽[5](2007)在《我国期刊联合目录发展状况调查与展望》文中指出论文根据对我国现阶段图书馆期刊联合目录发展状况的调查,提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期刊联合目录三级保障体系,分析了目前期刊联合目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清代前期
        二、清代中期
        三、清代后期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二、考古学者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一、中原地区
        二、西部地区
        三、南方地区
        四、北方地区
        五、东部地区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二、高校研究群体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一、萌芽期
        二、雏形期
        三、蜕变期
        四、融合期
        五、成熟期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产业链治理的中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势力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表目次
图目次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主要方法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买方市场势力的研究综述
        2.1.1 关于买方市场势力的经济学内涵
        2.1.2 关于买方市场势力的衡量方法
    2.2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综述
        2.2.1 关于产业链内涵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产业链治理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产业链控制的相关研究
3 钢铁及铁矿石市场概况
    3.1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
    3.2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3.3 世界铁矿石的生产与贸易
        3.3.1 世界铁矿石资源禀赋
        3.3.2 世界铁矿石生产
        3.3.3 世界铁矿石贸易
    3.4 中国铁矿石的生产与贸易
        3.4.1 中国铁矿石生产
        3.4.2 中国铁矿石贸易
4 买方市场势力经验检验与贸易损益测度
    4.1 买方市场势力经验检验
        4.1.1 国际市场剩余供给弹性模型
        4.1.2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4.1.3 检验结果及分析
    4.2 贸易损益测度
    4.3 阻碍买方市场势力形成的因素——产业链治理缺失
        4.3.1 开采环节:资源控制缺失
        4.3.2 采购环节:进口结构控制缺失
        4.3.3 运输环节:海运环节缺失
5 产业链治理与买方市场势力形成
    5.1 产业链治理与买方市场势力形成的逻辑关系
    5.2 产业链治理与买方市场势力实现的现实路径
        5.2.1 开采环节:资源控制
        5.2.2 采购环节:进口结构控制
        5.2.3 运输环节:海运控制
        5.2.4 案例分析
    5.3 企业家与产业链治理、买方市场势力形成
6 主要结论和下阶段研究方向
    6.1 主要结论
    6.2 下阶段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3)基于城际融合视角的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写作背景与选题依据
        一、中部地区区域发展政策的重大调整
        二、区域性城市圈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三、武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城市群与城市化研究综述
        一、城市化内涵的认知与解读
        二、城市化问题不同的研究视角
        三、城市群与区域性中心城市问题研究
        四、城市化问题专题研究
        五、研究评述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论文研究的分析方法
        三、论文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城际融合
        二、城市群与城市圈
        三、新型城市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城市化进程一般规律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
        三、城市地理学理论
        四、城市管理学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区域性城市群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国外区域性城市群发展概况
        二、国外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国内区域性城市群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国内区域性城市群发展概况
        二、国内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性城市群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启示
        一、动态规划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指南针
        二、组织协调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推进器
        三、宏观调控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方向盘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诊断
    第一节 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一、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差异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综合城市化水平分析
        二、武汉城市圈城市化系统协调性分析
        三、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强度分析
    第三节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第五章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调控
    第一节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驱动因素
        一、城市圈城市化的一般动力因素及其生成机制
        二、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驱动力分析
        三、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关系的博弈分析
    第二节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动力作用机理
        二、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城际融合的动力调控机制
第六章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过程中城际融合的空间规律定量分析
    第一节 基于分形理论的武汉城市圈城市化现状的空间结构规律
        一、Zipf维数及其地理意义
        二、武汉城市圈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第二节 基于武汉空间自相关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化时空演化规律
        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的指标及其地理意义
        二、武汉城市圈城市化水平时空演变规律实证分析
        三、基于空间关联分析的武汉城市圈城市化空间结构规律
第七章 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抉择
    第一节 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布的杜能结构
        一、农业区位论及杜能结构
        二、城市化与杜能结构的关系
        三、武汉城市圈的杜能结构分析
    第二节 基于模糊聚类和Nelso模型的武汉城市圈产业空间抉择
        一、城市化与产业选择
        二、模糊聚类与Nelso模型
    第三节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空间抉择
第八章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政策体制创新战略
        一、政策体制创新的内涵
        二、政策体制创新的战略举措
    第二节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共生融合战略
        一、空间共生融合的引导策略
        二、空间共生融合的框架构想
    第三节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分工战略
        一、产业协调分工的引导策略
        二、产业协调分工的战略思路
    第四节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第五节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综合利用战略
        一、土地综合利用的策略体系
        二、土地综合利用的战略举措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1.1 法律
    1.2 法制
    1.3 法治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1.5 法学
        1.5.1 法学的概念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1.5.3 法学的特征
        1.5.4 法学的思维
        1.5.5 法学研究方法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2.1 标准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2.1.3 标准体制
    2.2 标准化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2.2.3 标准化发展史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2.2.7 标准化方法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3.1 中医药标准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3.2 中医药标准化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8.1.1 法学方法论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8.2.1 法的价值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8.3.1 法的作用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8.4.1 法的运行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8.5.1 法的体系架构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我国期刊联合目录发展状况调查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初步形成期刊联合目录建设的三级保障体系
    1.1 国家级期刊联合目录
        1.1.1 综合性期刊联合目录
        1.1.2 专题性期刊联合目录
    1.2 地区中心级期刊联合目录
    1.3 省市级期刊联合目录
2 期刊联合目录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 期刊联合目录外文多、中文少
    2.2 期刊联合目录建设标准不一、缺少规范
    2.3 期刊联合目录对电子版期刊整合数量较少
    2.4 重视馆藏数据维护增强数据的及时性
    2.5 数据回溯少馆藏信息覆盖面小
    2.6 深化联合目录数据加工完善期刊目次库的建设
    2.7 网络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2.8 完善各地区中心分布式联合目录数据库开发
3 我国期刊联合目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1 扩大合作范围发展图书馆联盟
    3.2 坚持实体联合目录与虚拟联合目录并行着力发展虚拟联合目录

四、《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2]基于产业链治理的中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势力构建研究[D]. 陈然. 浙江大学, 2011(08)
  • [3]基于城际融合视角的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进程研究[D]. 余友明. 武汉大学, 2009(05)
  • [4]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5]我国期刊联合目录发展状况调查与展望[J]. 卞丽. 新世纪图书馆, 2007(02)

标签:;  ;  ;  ;  ;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