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

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

一、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论文文献综述)

樊镇豪[1](2019)在《基于多级可拓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古建筑大多为木制或砖木结构,受多年自然侵蚀、含水率低、耐火等级差,加之近年来的大量开发利用,造成火灾隐患多,起火原因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降低古建筑火灾发生的频率,甚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帮助古建筑管理单位预先控制火灾的发生,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特点、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古建筑火灾形势总结了消防安全现状,建立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古建筑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降低古建筑火灾风险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当前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并依据规范标准构建了包括古建筑特征、火灾危险源、消防设施设备、火灾救援能力、消防安全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内涵分析,制定了评价指标量化标准。(2)在对各种综合评价法对比后,确定多级可拓评价法作为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方法,并利用熵权法求取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多级可拓模型。运用该评价模型对大雄宝殿进行火灾风险评价,在火灾风险评价前进行火灾危险性调查,调查结果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展示。经过四级可拓评价后,判定大雄宝殿火灾风险等级为3级,发生火灾风险性中等。通过具体分析5个一级指标,发现需要在火灾危险源和消防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而降低火灾风险等级。(3)针对类似大雄宝殿的古建筑没有合适的自动灭火系统,以大雄宝殿为例,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类似古建筑的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实现从火灾探测、自动报警至人员疏散、防火灭火的一系列过程完全自动化,提高了扑灭初级火灾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古建筑防火灭火提供了新技术、新手段。

冯志峰[2](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严枫[3](2017)在《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已经迈入到信息化阶段,创新科技逐步发展成为主要社会发展动力,尤其是受到相对成熟的安全防护信息系统、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影响,我国的各大军事单位、公安机关、科研院所、社会公共区域人员聚集区域、交通管理部门等这些地方广泛应用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军用物资管理系统、电子巡逻系统、可视化监控系统等模块。尤其是当前各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治安类事件频发,使得各大单位充分意识为了强化内部安全监管,应该在本单位实施具备现代化水平的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单位建设相应的安全防护监控信息系统,主要是让视频监控摄像头做好发现与识别,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的可视化监控单位的重点消防部位与要害部位,以便可以对单位的资产安全、员工安全提供保证。JN研究所通过在本单位安装存在一定先进性的交通管制、防灾、防范治安等管理系统,可以预防出现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开创立体化的技术防控、物理防控、人员防控的局面,强有力的支撑研究所的生产经营管理。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JN研究所在其厂区范围内进行安全防控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优化配置项目管理要素以及保障项目措施,力求可以让安全防范系统与国家标准、公安部门标准以及企业现实相符,以使项目顺利、按照期限、安全、保证质量地完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JN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其建设安全防范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JN研究所的安全防范工作存在问题以及需建设安全防范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作出了分析;对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安全防范系统进行了整体架构设计、子系统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针对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项目,通过对项目组织架构、项目计划、进度和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剖析。运用信息系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使该系统的建设项目能够保质保量保进度地完成,使该项目符合JN研究所的实际需求。

叶朴[4](2016)在《遵义市移动公司库房物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介绍了遵义市移动公司库房物资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项目意义和目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在业务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存在的问题、组织机构、原有业务流程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造后的业务流程;在功能分析中,论文通过用例分析和用例描述,明确了系统的功能,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包图和子功能包图,包括采购管理、出库管理、入库管理、盘点管理、调拨管理、库存告警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等子包图;在数据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各功能的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体类关系图,建立了数据库表结构;论文最后对所做的研究与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黄国全[5](2013)在《增城地区雷害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及防护研究》文中指出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电子设备广泛应用,电子设备绝缘强度低、耐压能力差、对电磁干扰环境要求高,雷电产生的强大浪涌冲击对其产生严重威胁。研究有效措施减少雷击损失,保护电子设备安全运行,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研究理论也不少,但防护效果远远达不到设计和运行的要求。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增城地区的雷害规律和雷灾损失进行了研究;二是研究了雷电流相关特征;三是分析电子信息系统及设备可能遭受雷害的方式、途径和雷电入侵设备的原因,从而明确雷电防护的重点;四是针对增城地区雷电的特性和电子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对电子设备的雷电综合防护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运用Matlab软件对几种数学模型雷电流进行了波形仿真和频谱分析、对比,得出雷电流的相关规律,为后续的雷电防护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得出,雷电流集中分布在低频部分。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的雷电防护体系进行研究得出,有效的屏蔽可以大大提高电子设备防护雷害的效率,应作为雷电防护的首选方法;SPD在多级防护的同时,注重能量的配合更为关键。本课题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对综合防雷的研究,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电子监控系统雷电防护设计工程。重点对雷电感应防护进行了综合设计,在接地、屏蔽、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浪涌保护等方面采取了系统的防雷保护,并实现了预期的防雷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彭尧[6](2013)在《贵州省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草生产是绥阳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为了促进烟草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研究在充分考察、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深入研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认真分析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自然、社会条件,提出了完善烟叶生产组织、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三大体系,优化再造烟叶业务管理流程,全面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的绥阳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思路,以及全面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健全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烟草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完善烟叶业务管理模式的建设目标。本文通过认真对绥阳县烟草生产现状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状的分析,得出绥阳县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中存在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较薄弱、基本烟田保护较为薄弱、烟农增收难度较大、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制定了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种生产组织形式、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保障与建后管护措施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策略。

李明元[7](2012)在《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引发的突发气象灾害(暴雨、冰雹、雷暴、龙卷、大风等),常常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危害。在短期预报上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预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短临监测预警工作进行弥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做好短临监测预警服务,加快短临监测预警业务软硬件建设问题亟待解决。遵义市气象局短临监测预警业务工作目前所用资料零散、杂乱,不能在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上实现快速查阅和统计分析。本论文以遵义现有气象探测系统资料为基础,开发建立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将各种短时临近预警业务人员日常查阅、掌握的资料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综合显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小流域区域平均算术面雨量和预警短信发布功能。以便业务人员能在这个平台上快速查阅分析各种资料,及时编辑发布预警信息,提高短临监测预警业务工作效率。主要内容有:1、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相关技术,分析并处理本地GIS数据,将本地GIS数据在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上进行读取和显示。2、充分研究了两要素和七要素数据库的表结构,并实现对两要素和七要素数据库的访问和提取数据,并在界面上和excel中实现雨量点数值的输出和统计。3、探讨设计了小流域面雨量的求取,以便结合水文信息发布预警信息。4、探讨了人机交互预警短信发布功能的设计实现,以便业务人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对这个平台的成功开发使用,短临监测预警业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2011年主汛期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2011年6月18日湄潭县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该平台查阅雨量资料和面雨量计算,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湄潭县局,县局收到信息后及时向政府汇报。由于提前采取了预警措施,尽管该县城大部分房屋被湄江河洪水所淹,但是人员提前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该系统在资料查阅方面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短临监测预警业务工作效率,为决策服务赢得了时间、赢得了主动。

蔡然[8](2012)在《光伏电站防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并网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光伏电站的防雷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实地勘察江苏徐州协鑫光伏电站,搜集其项目概况、雷击史、电气系统参数等原始资料,通过雷击易损性分析,研究太阳能光伏电站防雷技术的特殊性,提出解决这些特殊问题的方法。首先,分析、计算电站年预计雷击次数,结合接闪杆保护原理说明光伏电站安装接闪杆的必要性;分析光伏电池板“热斑效应”成因及危害,研究表明,接闪杆应尽量安装在电池板阵列东北方向。创新性地提出接闪杆非对称、非等高的布置方法并根据季节及天气变化使用升降式接闪杆规避“热斑效应”。其次,根据光伏SPD的工作特点,提出光伏系统SPD需要从脱扣、安装结构、参数选择等方面加以改进,并通过对压敏电阻双片并联的静态、冲击测试,提出光伏SPD内部采用双片压敏电阻并联的保护形式,能提高光伏系统的保护水平,增加SPD的通流容量。最后,建立地网π型等值电路模型,通过ATP-EMTP仿真软件对地网的冲击响应电气参数进行分析,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得出土壤电阻率分别为(0~50Ω·m)、[50~200Ω·m)、[200~600Ωm)、[600~1000Ω·m)时,其对应的地网有效面积分别为100m2、400m2、625m2、1000m2,为光伏电站分区域建设地网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李少波[9](2012)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雷电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地球上化石能源的储量正日趋枯竭。此外,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己经造成极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各种绿色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须采取的措施,太阳能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发展新能源的首选,太阳能发电尤为让人青睐。从国际到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比较迅速,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看好,然而,对光伏发电系统可能遭受雷击的检测与监控考虑少,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避雷措施很欠缺,才刚刚起步。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不仅需要考虑对直击雷的防护,还需要考虑对非直接雷击(雷电感应和雷电波)的防护。与此同时,不仅要知道雷击的次数,还要知道每次雷击的强度以及整个防雷系统内各个避雷装置的工作损坏情况。基于此,必须设计完善的雷电监控系统,来保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备和人身安全。本文提出了基于DS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雷电监控系统,在分析了雷电的形成规律,雷电灾害的特点后,结合雷电流的特点,采用2000系列的TMS320F2812作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了光伏发电系统的雷电监控的硬件电路,包括模数转换接口电路、串口通信接口电路及数据采集电路等。避雷控制系统负责检测每次直接雷击避雷装置动作后入地脉冲电流的强度、雷击电压的极性、雷击次数的计数以及各个防非直接雷避雷装置的动作损坏情况。要对户外的光伏电站太阳电池阵列进行有效防护,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正确计算太阳电池阵列年预计雷击次数,以及利用滚球法,计算出需要避雷的范围,然后选定避雷针的型号及其性能指标。在系统的硬件平台上,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包括串口通信模块、ADC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并详细介绍了DSP的集成开发环境CCS(Code Composer Studio),此开发环境提供了基本的代码生成工具,具有一系列的调试、分析能力。对于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而言,本论文设计的雷电监控系统是符合要求的。

孙逊[10](2010)在《信息系统机房雷电感应危害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从雷电及雷电危害入手,分析了电子信息系统信机房雷电感应防护的必要性,并收集了目前信息系统防雷的一些相关措施。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雷电感应危害原理及危害途径,进一步对电子设备保护装置的选择,等电位、屏蔽、防雷接地等技术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接着通过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做了雷电防护的整体方案,包括接闪器、引下线、等电位连接、电源系统防雷、信号系统防雷、屏蔽和综合布线等措施,并且提出建设和维护并重的理念。通过对雷电危害信息系统的研究,根据雷电流以及信息系统的自身特点,通过分析和计算,分别对直击雷、雷电电磁脉冲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为防雷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通过对屏蔽措施的研究,可以掌握防雷工程中屏蔽的作用和实际应用的做法,对于防雷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级可拓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建筑火灾与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2.1 古建筑火灾
        2.1.1 古建筑火灾危险性
        2.1.2 古建筑火灾的特点
    2.2 古建筑火灾原因
        2.2.1 1950~1999年古建筑火灾统计分析
        2.2.2 2000~2017年古建筑火灾统计分析
        2.2.3 古建筑火灾原因总结
    2.3 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确定
    3.1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分析
        3.3.1 古建筑特征
        3.3.2 火灾危险源
        3.3.3 消防设施设备
        3.3.4 火灾救援能力
        3.3.5 消防安全管理
    3.4 评价方法的选择
        3.4.1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3.4.2 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建立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实例应用分析
    4.1 BIM技术与古建筑的结合
        4.1.1 大雄宝殿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
        4.1.2 大雄宝殿火灾危险性调查
    4.2 大雄宝殿火灾风险的多级可拓评价
        4.2.1 大雄宝殿火灾风险等级的划分和指标定量化分析
        4.2.2 确定大雄宝殿火灾风险评价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
        4.2.3 确定大雄宝殿火灾风险各级指标的权重
        4.2.4 一级可拓评价
        4.2.5 二级可拓评价
        4.2.6 三级可拓评价
        4.2.7 四级可拓评价
    4.3 大雄宝殿火灾风险评价结果分析与防火整治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于古建筑的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5.1 背景技术
    5.2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的设计步骤
        5.2.1 划分和确定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
        5.2.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5.2.3 自动灭火系统的选择
        5.2.4 确定系统的设置形式及设备布置形式
    5.3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0~2017年古建筑火灾情况统计
附录B 大雄宝殿主要建筑构件统计
附录C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3)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相关理论概况
    2.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2.1.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2.2 项目管理概述
        2.2.1 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含义
        2.2.2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2.2.3 项目管理风险概述
    2.3 安全防范系统概述
        2.3.1 安全防范系统概念
        2.3.2 安全防范系统功能
        2.3.3 安全防范系统的分级
3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需求分析
    3.1 JN研究所基本情况
    3.2 JN研究所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3.3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需求分析
        3.3.1 存在问题与总体需求
        3.3.2 安全防范系统功能需求
        3.3.3 安全防范系统性能需求
4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4.1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
        4.1.1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3 JN研究所安全防范子系统设计
        4.3.1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4.3.2 入侵报警子系统
        4.3.3 智能一卡通子系统
        4.3.4 车辆管理子系统
        4.3.5 综合管理平台
    4.4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数据库设计
5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项目实施
    5.1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项目实施组织结构
    5.2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项目计划
        5.2.1 项目任务分解
        5.2.2 项目计划
        5.2.3 项目进度控制
    5.3 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项目风险管理
        5.3.1 项目风险的来源
        5.3.2 监测和控制项目风险的方法
        5.3.3 项目风险识别
        5.3.4 风险量化分析
        5.3.5 风险规避
        5.3.6 风险应急计划和风险监控计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遵义市移动公司库房物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同类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本人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业务分析
    2.1 业务描述
        2.1.1 业务问题定义
        2.1.2 组织结构分析
        2.1.3 业务人员分析
    2.2 原有业务流程分析
        2.2.1 采购管理管理流程
        2.2.2 入库管理流程
        2.2.3 出库管理流程
        2.2.4 盘点管理流程
        2.2.5 调拨管理流程
        2.2.6 库存告警管理流程
    2.3 业务流程优化
        2.3.1 采购管理管理流程
        2.3.2 入库管理流程
        2.3.3 出库管理流程
        2.3.4 盘点管理流程
        2.3.5 调拨管理流程
        2.3.6 库存告警管理流程
        2.3.7 基础信息管理流程
        2.3.8 系统管理流程
第三章 功能分析
    3.1 角色分析
    3.2 系统用例分析
        3.2.1 总体用例分析
        3.2.2 子用例分析
    3.3 系统功能包图
        3.3.1 总体功能包图
        3.3.2 子功能包图
第四章 数据分析
    4.1 功能数据分析
        4.1.1 采购管理管理缩略图
        4.1.2 入库管理缩略图
        4.1.3 出库管理缩略图
        4.1.4 盘点管理缩略图
        4.1.5 调拨管理缩略图
        4.1.6 库存告警管理缩略图
        4.1.7 基本信息管理缩略图
        4.1.8 系统管理缩略图
    4.2 实体类关系分析
    4.3 数据库表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5)增城地区雷害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增城地区雷害研究与分析
        1.1.1 增城地区雷暴天气概况
        1.1.2 广东省与增城地区雷灾损失分析
    1.2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研究的意义
    1.3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思路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雷电特征参数及雷电流分析
    2.1 雷电的形成
        2.1.1 雷云的形成过程
        2.1.2 雷云的放电
        2.1.3 直击雷
        2.1.4 雷电感应
        2.1.5 球形雷
    2.2 雷电参数及特征
    2.3 雷电流波形及数学模型
        2.3.1 雷电流标准通用波形
        2.3.2 雷电流数学模型
        2.3.3 雷电流频普分析
第三章 电子信息系统及设备的雷电灾害分析
    3.1 雷害形式及机理
        3.1.1 雷电的热效应
        3.1.2 雷电的力效应
        3.1.3 雷电的电效应
        3.1.4 雷电的电磁辐射效应
        3.1.5 地电位反击
    3.2 雷电入侵电子信息系统分析
        3.2.1 电子信息系统
        3.2.2 雷电入侵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的途径
    3.3 电子设备雷电破坏途径的电磁环境分析
        3.3.1 信息系统机房附近雷击电磁场分析
        3.3.2 信息系统机房直接雷击电磁场分析
        3.3.3 地电位反击分析
第四章 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雷电防护措施研究
    4.1 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原则
    4.2 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相关技术规范
    4.3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划分
    4.4 雷电防护区域划分
    4.5 电子信息系统外部防雷措施
    4.6 电子信息系统内部及电子设备防雷措施
        4.6.1 共用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4.6.2 屏蔽
        4.6.3 综合布线
        4.6.4 雷电流浪涌防护(SPD)
第五章 增城市国家基准气候站业务大楼电子监控设备防雷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现场勘测与环境分析
    5.3 防护原则
    5.4 具体防护措施
        5.4.1 监控机房所在建筑物外部防雷设计
        5.4.2 监控系统机房内部防雷设计
        5.4.3 室外电子监控设备雷电防护
    5.5 工程实际应用效果
        5.5.1 防护措施比较
        5.5.2 防护效果比较
第六章 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贵州省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烟草农业概述
        1.1.1 现代农业
        1.1.2 现代烟草农业
        1.1.3 现代烟草农业的内涵
        1.1.4 现代烟草农业的任务
    1.2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条件概述
    1.3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对绥阳县发展的影响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框架
第三章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施现状
    3.1 绥阳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自然条件
        3.1.1 自然地理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点
        3.1.4 土壤条件
        3.1.5 自然资源
    3.2 绥阳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社会条件
        3.2.1 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
        3.2.2 农业生产情况
        3.2.3 烟草产业基础
        3.2.4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
    3.3 绥阳县烟叶生产现状
    3.4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状
        3.4.1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村级试点建设
        3.4.2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模式的推广
        3.4.3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成效
    3.5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5.1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较薄弱
        3.5.2 基本烟田保护较为薄弱
        3.5.3 烟农增收难度较大
        3.5.4 产业优势不明显
        3.5.5 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第四章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策略
    4.1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思路
        4.1.1 洋川基地单元
        4.1.2 旺草基地单元
        4.1.3 枧坝基地单元
        4.1.4 太白基地单元
    4.2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具体目标
    4.3 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策
        4.3.1 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4.3.2 发展各种生产组织形式
        4.3.3 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4.3.4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4.3.5 不断完善创新体系
        4.3.6 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推广
        4.3.7 完善保障与建后管护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1.2.1 短时临近预报的研究现状
        1.2.1.1 雷达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1.2.1.2 闪电定位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1.2.1.3 卫星云图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1.2.1.4 短信服务在短临预警中的应用情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业务平台资料源使用情况介绍
    2.1 区域自动气象站两要素资料使用情况
        2.1.1 自动站型号介绍
        2.1.2 遵义市自动站建设情况
    2.2 七要素自动气象站资料的采集和传输
    2.3 雷达回波资料的采集和广泛应用
    2.4 闪电资料的采集传输和应用
        2.4.1 闪电监测国内外现状
        2.4.2 雷电预报预警现状
    2.5 预报结果的出炉和获取
    2.6 卫星云图的采集和传输
        2.6.1 卫星云图的作用
        2.6.2 卫星云图主要分类
        2.6.3 卫星云图衡量指标
        2.6.4 卫星云图分析
        2.6.5 卫星云图观测
        2.6.6 卫星云图发展概况
        2.6.7 本项目卫星云图采集流程
    2.7 本项目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技术路线设计
    3.1 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
    3.2 数据库系统的选用和维护考虑
    3.3 可视化和面向对象技术设计考虑
    3.4 地理信息数据格式的选用和处理软件的选择
    3.5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6 预警短信发布功能的设计考虑
    3.7 面雨量概念极其求取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的设计实现
    4.1 业务平台界面功能的实现
        4.1.1 图像操作菜单
        4.1.2 参数设置
        4.1.3 地图菜单栏
        4.1.4 七要素自动气象站菜单栏
        4.1.5 两要素自动气象站菜单栏
    4.2 地理信息数据与多种数据的融合显示
    4.3 关键区域面雨量功能实现
        4.3.1 面雨量功能设计的考虑
        4.3.2 具体设计实现
    4.4 两要素资料数据库访问与数据显示实现
        4.4.1 输出到系统可视界面上
        4.4.2 输出到 EXCEL 文档中
    4.5 七要素资料数据库访问与数据显示实现
    4.6 人机交互预警短信功能的设计实现
    4.7 其他资料的调用实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和应用情况
    5.1 开发期间出现的问题极其解决过程
    5.2 项目测试环境
    5.3 测试项目
    5.4 测试结果评述
    5.5 系统应用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顾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光伏电站防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
第二章 光伏系统构架及易损性分析
    2.1 光伏发电历史
    2.2 光伏系统构造
    2.3 光伏电站防雷的特殊性
    2.4 光伏电站易损性分析
第三章 协鑫电站概况及防雷现状分析
    3.1 协鑫电站项目简介
    3.2 协鑫电站设备构成
    3.3 协鑫电站防雷现状分析
第四章 接闪装置与热斑效应分析
    4.1 设置接闪杆的必要性
        4.1.1 接闪杆保护原理
        4.1.2 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4.1.3 接闪杆保护范围
    4.2 热斑效应
        4.2.1 热斑的危害
        4.2.2 热斑的成因
    4.3 接闪杆布置方位分析
    4.4 升降式接闪杆展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伏SPD特点及改进
    5.1 光伏电站SPD特点分析
    5.2 改进方案
        5.2.1 采用Y型结构
        5.2.2 改进SPD内部结构
        5.2.3 压敏电阻双片并联测试
    5.3 光伏防雷个案分析
        5.3.1 个案分析一
        5.3.2 个案分析二
第六章 光伏电站地网建设
    6.1 接地网等效模型建立
        6.1.1 水平接地体等效电路
        6.1.2 接地网仿真模型建立
    6.2 仿真计算方法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9)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雷电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雷电监控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1.4 雷电
    1.5 雷灾特点
    1.6 雷击的危害
        1.6.1 直击雷的危害
        1.6.2 感应雷的危害
    1.7 雷电监控系统的方案措施
2 雷电特性
    2.1 雷电流参数
        2.1.1 双指数函数形式
        2.1.2 Heidler 函数(IEC 推荐雷电流解析表达式)
        2.1.3 脉冲函数形式
    2.2 系统方案的选择
        2.2.1 TMS320C2000 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平台
        2.2.2 TMS320F2812
3 雷电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雷电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3.2 雷电流检测模块
    3.3 TMS320F2812 模数转换模块
    3.4 DSP 外围电路设计
        3.4.1 电源电路设计
        3.4.2 时钟电路
        3.4.3 复位电路
        3.4.4 JTAG 电路设计
    3.5 串行通信
        3.5.1 异步通信
        3.5.2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3.5.3 RS-232C
    3.6 系统的防雷措施
        3.6.1 防雷保护区
        3.6.2 接闪器
        3.6.3 避雷器
    3.7 接地
        3.7.1 接地电阻
        3.7.2 接地极
4 雷电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集成开发环境 CCS
    4.2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4.3 串口通信模块
    4.4 数据采集 ADC 模块
    4.5 数据处理模块
    4.6 显示模块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信息系统机房雷电感应危害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雷电的分类与危害
    1.2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必要性
    1.3 信息系统防雷的现状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雷电形成及雷电流参数分析
    2.1 雷电的形成
    2.2 雷电的主要参数
        2.2.1 雷电的活动参数
        2.2.2 雷电流的波形
    2.3 雷电流波形分析
        2.3.1 雷电流波形的表示
        2.3.2 雷电流波形函数分析
第三章 雷电入侵信息系统分析
    3.1 雷电对信息系统机房的危害
        3.1.1 直接雷击
        3.1.2 雷电感应
    3.2 雷电入侵信息系统机房的途径
        3.2.1 信息系统概念
        3.2.2 雷电侵入信息系统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信息系统机房雷电感应防护措施研究
    4.1 信息系统机房防护规范要求
    4.2 雷电防护区划分
    4.3 雷电感应防护措施
        4.3.1 屏蔽系统
        4.3.2 等电位连接系统
        4.3.3 综合布线系统
        4.3.4 防雷接地系统
    4.4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4.4.1 工程概况
        4.4.2 防雷技术应用
        4.4.3 应用结果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级可拓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研究[D]. 樊镇豪.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JN研究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与实施[D]. 严枫.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4]遵义市移动公司库房物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 叶朴. 云南大学, 2016(02)
  • [5]增城地区雷害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及防护研究[D]. 黄国全.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6]贵州省绥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彭尧.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平台开发研究[D]. 李明元.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8]光伏电站防雷技术研究[D]. 蔡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9]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雷电监控系统研究[D]. 李少波. 武汉纺织大学, 2012(08)
  • [10]信息系统机房雷电感应危害计算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D]. 孙逊. 南昌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遵义市防雷综合管理数据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