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条码技术?

如何应用条码技术?

一、如何应用条形码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乃莹,刘艳华[1](2022)在《分子粪便学在野生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探讨分子粪便学在食性分析中的常用技术,概述了各项技术的概念、操作方法和最新进展。结果表明:分子粪便学方法在国外的动物食性研究中应用较多,与传统食性研究方法相比,利用植物DNA进行测序得到的结果更快速、更高效,并可降低动物消化率对结果的影响。建议研究者可以通过结合当地植被情况建立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对结果进行修正,对于近缘种植物可以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区分。

甘永琦,卢曼曼,赖青鸟,朱斌[2](2022)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肉类掺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和侵犯宗教信仰行为。快速、有效、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技术是有效监管肉类掺假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DNA宏条形码技术发展迅速,具有高通量、高精度和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复杂样品中多个物种的同时检测,因而在肉类及其制品的掺假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中介绍了近20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DNA宏条形码的技术特点和研究方法,综述了近年来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讨论分析了DNA宏条形码技术应用于肉类掺假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夏平,韩爽,钱碧璇,罗秀梅,姚颖,崔晶晶[3](2021)在《条形码在口腔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条形码在口腔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本院某科室应用条形码技术前)作为第一阶段,将2019年1月—12月(应用条形码技术后)作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护士使用传统的方法来核对和给药;第二阶段,护士应用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对2018年度和2019年度某科室护士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及相关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某科室护士使用高值耗材的次数分别为6 723次和7 318次。第一阶段没有使用条形码时,高值耗材的使用错误发生率为0.52%,第二阶段使用条形码之后,高值耗材的使用错误发生率为0.04%,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阶段的相关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1%,低于第一阶段的0.10%(P<0.05)。第二阶段的高值耗材管理执行时间不准确率低于第一阶段(P<0.05)。结论将条形码技术应用在口腔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有一定的价值,能够降低护士高值耗材使用错误的发生率,提高护士长对科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效率,降低科室的耗材比,同时也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曹闯明,董绍华,段宇航[4](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仓储系统管理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企业ERP系统的深化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仓储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文中分析了现行仓储物料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创新性地搭建了"互联网+仓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架构,即通过建立物资虚拟库和智能仓储条码管理系统双管齐下深化ERP应用。通过物资虚拟库对物资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推进物资宏观上的联储共备;智能仓储条码系统则通过对仓储物资信息主表进行扩展,属性扩充,增加了物料仓位的定义。互联网+仓储智能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仓库多位一体化的智能控制和可视化监管,而且实现仓储物料的动态、实时监控,有效地满足现代仓储物流管理模式下对仓储管理的需求。

高旭[5](2020)在《太湖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健康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强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监测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淡水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闸坝的修建,环境的污染,水土流失等破坏,越来越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鱼类作为淡水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顶层的物种,不仅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能反映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对水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和人类干扰有较好的综合指示意义。传统的鱼类多样性监测方法例如电鱼法等极大破坏了自然生境。传统的物种鉴定需要仔细的肉眼观察、形态比对、经验判断等。传统方式对研究人员的专业设备和经验技能要求很高,然而效率却不乐观。传统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这些局限性产生了对鱼类多样性监测替代方法的需求。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给鱼类的生物监测提供了新方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助力下,传统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情况有望得到显着的改善。但是在技术的发展推进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合太湖流域本土鱼类的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建立太湖流域本土鱼类条形码数据库:针对太湖流域鱼类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筛选物种建库的DNA条形码区域;利用流域各水生生物类群样本,在形态学物种鉴定基础上,进行物种DNA条形码的扩增与测序,建立规范化物种条形码数据库条目格式,建立太湖流域本土物种条形码数据库。2)筛选适用于太湖本土鱼类的宏条形码监测引物: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DNA宏条形码技术研究的可靠性饱受争议,选择合适的PCR扩增引物是DNA宏条形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3)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太湖鱼类多样性: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太湖鱼类多样性和传统的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对比,验证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实现快速、便捷和高通量生物监测,并逐步标准化、规范化,推动水生生物监测的业务化,使其在水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是:1)建立太湖流域鱼类基因条形码数据库。采集的鱼类样本的经形态学鉴定后,逐一进行DNA提取和Sanger测序,得到太湖35种鱼类的215条特征条形码序列。2)根据太湖鱼类的特征条形码序列设计10对宏条形码引物,主要覆盖了鱼类线粒体12S r RNA和16S r RNA基因。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评估,发现线粒体12S r RNA区域的meta F1引物可以有效地的扩增出90%以上的鱼类,产物长度为196bp,最适用于太湖鱼类的基因扩增。3)探索了太湖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步骤,确定了快速监测包括前处理和采样方法:1L表层水收集,孔径0.45微米的滤膜进行过滤富集等操作。4)利用了环境DNA宏条形码进行太湖鱼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并且与传统的捕鱼方法进行鱼类群落的比对,研究发现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23个采样位点的监测57种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可以有效的表示太湖的鱼类多样性。最后,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调查方案,以监测复杂和大空间尺度的太湖鱼类群落。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未来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的调查设计,并有助于发展快速、无创的淡水鱼物种调查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科学、合理、可行的监测技术体系,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

钭晓东,赵文萍[6](2019)在《人工智能实施背景下的环境风险控制——以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全程追踪机制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末端治理的方式已经难以达到控制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环境风险的理想效果,必须以新的手段重塑其治理措施、治理强度、治理效力等。以条形码技术作为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全程追踪治理机制的切入点,既可解决现有规制空白的理论窘境,又可从制度设计上解决其现实困惑,不失为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的可行路径。条形码与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的全新结合提供了一种全程追溯、节点分责,以及可持续的动态循环的有效、双赢的模式,从而实现对破坏性材料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控制。

方强强[7](2019)在《多基原民族药岩陀DNA条形码构建和化学成分差异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岩陀来源于虎耳草科鬼灯檠属多基原植物(羽叶鬼灯檠、西南鬼灯檠或七叶鬼灯檠)的干燥根茎,为西南地区多民族习用药材。形态学方面的高度相似性导致三种鬼灯檠植物来源的岩陀药材均在市场流通并混淆使用,给临床用药安全带来极大困扰。因此,鉴于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局限性,利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和UPLC-Q-TOF-MS/MS技术,鉴别不同来源的岩陀药材,为三种鬼灯檠的品种鉴别提供方法和依据很有必要。方法(1)本研究以鬼灯檠属的3个种59份样本为材料,对五条DNA条形码序列ITS、ITS2、rbc L、mat K、psb A-trn H的鉴别能力进行评价,并尝试筛选出适合该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单片段序列或组合序列;(2)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三种鬼灯檠植物来源岩陀药材进行化学成分鉴定,以期望为其它多基原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五条候选序列扩增情况如下:ITS(98.75%)>ITS2(97.5%)>rbc L(95%)>mat K(92.5%)=psb A-trn H(92.5%);mat K序列测序成功率最小为58.75%,其它四条序列一次测序成功率均在70%以上。序列特征性分析发现,五条候选序列保守位点数最高的是rbc L序列,变异位点数最高的是psb A-trn H序列。对比五条候选序列的GC%含量可知,ITS2序列GC%含量最高,为51.6%,psb A-trn H序列GC%含量最低,为27.5%。五条候选序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最高的是psb A-trn H序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最小的是mat K序列,说明psb A-trn H序列变异性最高,mat K保守性最大,变异性最小。Barcoding gap检测结果显示,五条候选序列均未出现明显的Barcoding gap,无论核基因片段还是叶绿体基因片段,种内种间遗传差异分布均呈现重叠现象,但psb A-trn H种内种间分布重叠概率最低。两两序列种内种间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sb A-trn H序列种内种间遗传差异显着高于其他四条候选序列,rbc L序列遗传差异性最小。对鬼灯檠属3个物种的五条候选序列利用Blast1和NJ建树方法考察不同序列对物种的鉴别效率,发现psb A-trn H对物种的鉴别成功率为100%,其他四条序列均低于50%。对四条组合序列(psb A-trn H+ITS、psb A-trn H+rbc L、psb A-trn H+mat K、ITS2+mat K+rbc L序列)进行Barcoding gap检验、NJ建树,发现四条组合序列均未出现明显Barcoding gap,种内种间遗传差异分布均存在部分重叠,NJ建树发现三条组合序列(psb A-trn H+ITS、psb A-trn H+rbc L、psb A-trn H+mat K)与单序列psb A-trn H鉴别结果一致。(2)采用UPLC-Q-TOF-MS/MS方法对三种鬼灯檠来源的岩陀药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并没食子酸,儿茶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7-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香叶基-1-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只存在于七叶鬼灯檠中,羽叶鬼灯檠和西南鬼灯檠中并未发现;3,5-二-O-没食子酰基-表儿茶素只存在于七叶鬼灯檠和羽叶鬼灯檠中,西南鬼灯檠中并未发现。结论(1)从种内种间遗传差异程度,NJ建树,物种鉴别成功率为评价指标,我们推荐叶绿体psb A-trn H序列作为3种鬼灯檠属植物的标准DNA条形码;(2)三种鬼灯檠来源的岩陀药材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可以作为该基原药材鉴别方法之一。

汪曦[8](2019)在《河南省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隐存种挖掘》文中认为河南省位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的华中地区,地处中原,境内具有长江、黄河、淮河及海河四水系,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数量共计约1500余条,其中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西北以及西南部的山区,并且受到地势和山脉走向的影响,使其呈现由西部往东南和东北部放射性分流的格局,据1984版《河南鱼类志》及《河南鱼类补遗》记载,共记载河南省鱼类种类116种隶属8目16科68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多变的气候环境导致河南省鱼类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因此,全面评估河南省鱼类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及科学意义,而鱼类鉴定工作是评价鱼类资源多样性的基础。传统分类学由于依赖形态差异进行物种鉴别,但常会因人为因素、地理隔离、两性异性等一系列原因导致鉴定发生误差,DNA条形码技术由于能够减少这些因素所带来的鉴定误差而逐渐应用于物种鉴定,该技术通过一段具有足够变异的标准化短基因片段来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识别及鉴定物种,作为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补充及校正工具,DNA条形码技术注重同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相结合,且具有高效、廉价、规范、便捷等巨大优势,成为能够在“种水平”上对物种进行有效鉴别的常用技术,随着技术及方法不断完善该技术还经常并用于探索物种隐存种质资源的挖掘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河南省DNA条形码数据库,探究了河南省鱼类物种多样性,并结合分析结果对花鳅属新种进行了描述,主要结果如下:1.对河南省的89种鱼类的COI基因进行了扩增,获得1069条序列,并基于目前所获得的数据构建了河南省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物种覆盖度达到全省已知鱼类物种的80%。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绝大多数物种能够各自形成单系集群并具有较高的支持率,但可能由于系统发育信号不足等原因个别物种存在互相交叉的现象。在NJ系统发育树中,物种互相交叉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鱊亚科鱼类和鮈亚科鱼类中,高原鳅属鱼类的各种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少数个体互相交叉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黄河高原鳅与粗壮高原鳅之间。本研究,通过分析COI基因序列我们对河南省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以期能够为后期河南省的鱼类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另外本研究所获得的测序数据能够为河南省鱼类资源库的构建提供支持,有利于特色鱼类的保护及隐存种质资源的挖掘。2.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中发现的花鳅属疑似新种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DNA条形码技术数据结果结合传统形态学分析,两种鱼都存在不同于已描述花鳅属鱼类的噶氏斑纹,其中双排花鳅(Cobitis duplexmacula sp.nov.)新种身体表面的具有独特的色素沉积噶氏斑纹中L3和L5区域的格局是呈锯齿状整齐交错排布;而线斑花鳅(Cobitis margaritatus sp.nov.)新种中雄性,有四条噶氏斑纹可见,一般情况下不存在L2。L1区域具有是13-19个不等间隔较窄的马鞍状褐色斑块,在我们发现的该样品中雄性在L3区域为一条贯穿身体纵轴的黑色带纹,而在雌性中L3区域在背鳍之前为一条成黑色条纹,此后以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向后延伸并且与L1区域交叉在一起。且两种鱼与其近缘种建立的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均显示其单独分出具有高支持率的一支,从而验证了形态学的鉴定结果。

陈龙[9](2019)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条码识别算法研究》文中认为条形码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时限长、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它在商品流通、工业生产、制造业等领域被大量使用,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传统识别算法对条形码的方向性和条形码的质量有苛刻要求,并且大部分的识别都是针对区域内含有一个条形码的情况进行研究,而在实际的工业需求中,往往存在一个区域多个条形码的情况,所以急需一种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的多条形码识别技术对条形码进行识别。本论文基于机器视觉对多条码的识别算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利用CCD图像扫描器对多条形码图像进行采集,对采集到的多条形码图像进行一些预处理,其中包括,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噪声进行过滤,并对多条形码图像的灰度化采用加权平均值法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明暗效果理想的条形码图像;采用灰度变换方法增强多条形码图像的对比度,实验效果表明多条形码图像的对比度经过灰度变换处理后有明显的增强;多条形码图像的边缘采用Scharr算子检测以获得多条形码图像的结构属性;多条形码图像的二值化操作采用不同的二值化算法进行实验,最终根据实验效果,论文中多条形码图像二值化处理选取了最大类间方差法。然后,融合了形态学处理和区域描述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多条形码进行定位和识别。通过选取合适的阈值,分割条形码图像,从而删除掉连通区域面积小于阈值的区域。这样,不但能有效清除非条形码区域,还能有效的保留条形码图像细节,从而缩小条形码图像搜索范围,提高条形码定位速度。最后,采用条形码样本集对此算法的识别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本论文设计的算法对多条形码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条形码首取率达到99%,单个条形码平均识别时间为180ms,能满足本项目的要求。另外,本论文提出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条形码算法在条形码智能识读器项目应用中获得的一些推论和相关数据,对于拓展多条形码的定位识别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希[10](2019)在《多条形码的图像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现有的条形码检测工具基本都是专用条形码识别器,使用的是激光扫描的原理来进行条码识别。虽然现在已有许多全自动识别的激光识别装置,却不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条码,一次最多能够读取一个条形码,识别效率在今天以速度为生命的物流行业中是远远不够的。本文结合对数字图像进行条形码定位、预处理以及角度变换的研究,实现了对一张数字图像中多个条形码的定位识别,并搭建了一套多条形码定位识别系统,为使用数字图像识别条形码的实际物流分拣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展开:1)对含有条形码的图片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图像进行色域变换、去噪以及二值处理,完成图像的预处理。滤波部分根据常用的滤波算法对条形码进行去噪处理的仿真测试,从测试结果中选择出效果最佳的维纳滤波算法作为去噪处理算法。以上研究将对由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了预处理,获得了可以清晰读取的图像。2)对条形码的定位算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已有的边缘检测算法进行分析比较,针对边缘检测算子和局部二值模式等算法进行分析,然后以改进型局部二维模式算子作为定位算法,就其在单个条形码的情况下进行各个算法的效果测试,接着,确认出改进型局部二位模式算子在单个条码检测中效果最佳,再将其应用于多个条码检测,也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以上研究确定出了条形码的大致区域,确定了条形码的范围,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3)实现条形码的定位区域细化和角度矫正处理。通过形态学的处理,将第二部分中得到的定位区域进行区域细化,得到比较完整、边界清晰的位置轮廓。对出现的不为规则摆放的条形码,进行两种角度矫正算法比较分析,选出了为了方便实际应用中角度的测量。此部分则是针对出现的角度问题进行了方案设计以及解决措施,提高了研究的覆盖面。4)应用于物流分拣流水线的条形码系统的定位与识别。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构架跟硬件平台,接着对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和效果测试,最后,将系统的总体综合效果进行评估检测。从测试的效果来看,此平台可以在含有多个条形码的情况下对条形码进行定位与识别。此部分为实际数字图像条形码的定位研究的物流方向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如何应用条形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应用条形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分子粪便学在野生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粪便DNA的研究方法
    1.1 采集、保存与运输
    1.2 DNA提取
    1.3 序列选择
2 分子食性分析方法
    2.1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
    2.2 DNA宏条形码(DNA metabarcoding)
    2.3 DNA微型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
3 分子粪便学的应用
4 结论与讨论

(2)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通量测序技术
    1.1 二代测序技术
    1.2 三代测序技术
2 条形码技术
    2.1 DNA条形码技术
    2.2 DNA宏条形码技术
3 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
4 面临的挑战
5 总结与展望

(3)条形码在口腔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个时间段高值耗材的使用错误发生率比较
    2.2 两个时间段高值耗材管理执行时间的不准确率比较
    2.3 两个时间段相关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降低了高值耗材管理的错误率
    3.2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高值耗材管理时间的准确性
    3.3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 小结

(4)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仓储系统管理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仓储管理的现状
    1.1 物资管理的现状
    1.2 物资仓储管理的现状
        1.2.1 物料库位
        1.2.2 物料的拣配
        1.2.3 订单管理
        1.2.4 物资批次管理
2 仓储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2.1 物资虚拟库系统架构及组成
        2.1.1 库存管理
        2.1.2 共享物资管理
        2.1.3 账外物资管理
        2.1.4 无动态物资管理
        2.1.5 危化品物资管理
    2.2 智能仓储条形码管理系统
        2.2.1 系统设计原则
        2.2.2 系统总体架构
        2.2.3 扩充信息主表
        2.2.4 系统功能架构
        2.2.5 智能移动终端
        2.2.6 智能仓储系统网络架构
3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3.1 SAP系统完善及深化应用
    3.2 物资采购与内部周转
    3.3 库存实效性及属性扩充
    3.4 单据的拆分与合并
    3.5 物资批次记录核查分析
    3.6 提升仓储库存管理效率
    3.7 仓储管理智能化
4 结束语

(5)太湖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多样性危机
        1.1.2 太湖鱼类多样性
        1.1.3 环境DNA生物监测研究进展
    1.2 存在的问题
        1.2.1 传统鱼类多样性监测
        1.2.2 环境DNA宏条形码生物监测
        1.2.3 条形码数据库
    1.3 目标研究内容
第2章 太湖鱼类环境DNA数据库的构建
    2.1 引言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传统分类鉴定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公共数据库比对
        2.3.2 太湖鱼类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分析
        2.3.3 太湖鱼类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
        2.3.4 太湖鱼类数据库信息
    2.4 讨论
        2.4.1 太湖本土流域鱼类条形码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
        2.4.2 12SrRNA基因在鱼类鉴定分类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湖鱼类环境DNA监测引物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DNA提取
        3.2.2 引物设计
        3.2.3 鱼类条形码序列亚克隆
        3.2.4 质粒扩增
        3.2.5 PGM高通量测序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4.1 太湖鱼类线粒体12SrRNA标志基因的优势
        3.4.2 太湖鱼类线粒体12SrRNA标志基因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湖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验证
    4.1 引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3.1 本土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参数的选择
        4.3.2 传统方法太湖鱼类多样性监测
        4.3.3 环境DNA宏条形码太湖鱼类多样性监测
        4.3.4 环境DNA宏条形码和传统捕捞数据太湖鱼类多样性监测比对
        4.3.5 环境DNA宏条形码和传统捕捞性价比比较
    4.4 讨论
        4.4.1 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的优点
        4.4.2 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的不足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人工智能实施背景下的环境风险控制——以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全程追踪机制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条形码技术与环境风险控制之关联探微
    (一)条形码的意涵及运用
    (二)条形码技术在环境风险控制领域的适用
    (三)条形码技术在不同环境领域应用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二、以社会源危险废弃物为分析样本:监管过程回溯与反思
    (一)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的概念界定
    (二)社会源危险废弃物之监管困境:理念的转变与冲突
        1. 内在困境:社会源危险废弃物自身属性——损害复合性加剧了监管的复杂性及全程监管的难度。
        2. 外在困境:大多根源于其内部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全程追踪机制:条形码在其中的应用
    (一)提高记录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流动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实现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全程监管的内部、外部可追溯性
        1. 内部可追溯性。
        2. 外部可追溯性。
    (三)条形码应用于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治理的范式意义
四、社会源危险废弃物条形码追踪的进一步推进路径
    (一)发挥条形码优势的同时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二)建立基于条形码的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管理系统
    (三)完善相关法律责任设置,形成完整法律链条
    (四)逐步融通国家间条形码系统,整体化社会源危险废弃物追踪
余论

(7)多基原民族药岩陀DNA条形码构建和化学成分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多基原民族药岩陀DNA条形码构建
    1 前言
        1.1 DNA条形码研究概况
        1.2 DNA条形码研究的方法
        1.2.1 DNA条形码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1.2.2 DNA条形码研究的技术意义、优势及前景
        1.3 本课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1.3.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2 本课题的创新点
    2 岩陀植物叶片DNA样品的提取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试剂的配制
        2.3.2 植物总DNA的提取
        2.3.3 DNA纯度及浓度的检测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DNA样品的提取
        2.4.2 DNA质量影响因素
    3 DNA样品的PCR扩增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CR扩增反应体系
        3.2.2 PCR扩增反应条件
        3.2.3 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 PCR产物测序
        4.1 测序方法
        4.2 测序结果与讨论
    5 DNA序列数据分析
        5.1 DNA序列数据分析方法
        5.1.1 序列拼接与比对
        5.1.2 序列变异性分析
        5.1.3 Barcoding Gap检验
        5.1.4 系统学分析
        5.1.5 物种鉴定可靠性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序列分析
        5.2.2 种内种间变异比较
        5.2.3 DNA Barcoding gap评估
        5.2.4 序列变异的统计学比较
        5.2.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5.2.6 不同序列鉴别能力考察
        5.3 多片段组合序列分析
        5.3.1 组合片段Barcoding gap检验
        5.3.2 组合片段系统发育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UPLC-Q-TOF-MS/MS法分析三种岩陀化学成分差异
    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样品及对照品的制备
        1.2.2 色谱和质谱条件
    2 基于UPLC-Q-TOF-MS/MS法的岩陀化学成分鉴定
        2.1 二氢黄酮醇类成分解析
        2.2 异香豆素类成分解析
        2.3 其它类化合物成分解析
    3 结果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中药 DNA 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河南省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隐存种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物种的概念
    1.2 鱼类分类中物种的概念的应用
    1.3 当前分类学所面临过的困境及转机
    1.4 条形码的提出及原理
        1.4.1 DNA条形码的提出
        1.4.2 DNA条形码技术原理
        1.4.3 条形码应用及优点
        1.4.4 鱼类条形码技术研究进展
        1.4.5 鱼类条形码分析技术及整合分析
    1.5 河南省自然条件及鱼类资源
        1.5.1 河南省鱼类自然条件
        1.5.2 河南省鱼类资源组成
    1.6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河南省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2.3.2 DNA条形码分析结果
        2.3.3 不同分类阶元的遗传距离
        2.3.4 分子系统树
    2.4 讨论
        2.4.1 河南省鱼类现状
        2.4.2 DNA条形码在鱼类鉴定中的运用
第三章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两种河南省鱼类新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双排花鳅(Cobitis duplexmacula sp.nov.)实验材料
        3.2.2 线斑花鳅(Cobitis margaritatus sp.nov.)实验材料
        3.2.3 实验步骤与方法
        3.2.4 双排花鳅(Cobitis duplexmacula sp.nov.)数据分析
        3.2.5 线斑花鳅(Cobitis margaritatus sp.nov.)数据分析
    3.3 双排花鳅(Cobitis duplexmacula sp.nov.)结果与讨论
        3.3.1 双排花鳅(Cobitis duplexmacula sp.nov.)分子系统发育树
        3.3.2 双排花鳅(Cobitis duplexmacula sp.nov.)系统发育分析
    3.4 线斑花鳅(Cobitis margaritatus sp.nov.)的结果与讨论
        3.4.1 线斑花鳅(Cobitis margaritatus sp.nov.)形态学证据
        3.4.2 线斑花鳅(Cobitis margaritatus sp.nov.)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系统学结果
    3.5 比较材料
    3.6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条码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条形码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1.2.1 条形码的发展历史
        1.2.2 条形码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条形码与图像处理技术相关理论
    2.1 条形码的种类和特点
    2.2 条形码编码结构
    2.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2.3.1 灰度化
        2.3.2 对比度增强
        2.3.3 图像边缘检测
        2.3.4 图像平滑
        2.3.5 图像分割
        2.3.6 二值形态学处理
    2.4 图像传感器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条形码预处理算法的设计及实现
    3.1 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条形码识别整体方案设计
        3.1.1 条形码信息处理方案
    3.2 条形码预处理算法实现
        3.2.1 条形码图像的灰度化处理
        3.2.2 条形码图像对比度增强
        3.2.3 条形码边缘检测
        3.2.4 条形码图像的噪声过滤
        3.2.5 条形码图像二值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域描述的多条码定位算法
    4.1 条形码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4.2 基于区域描述的条形码定位
    4.3 条形码信息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系统实现
    5.1 条形码识别系统设计
        5.1.1 图像传感器选型
        5.1.2 FPGA选型
        5.1.3 软硬件数据传输设计
        5.1.4 视频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议
        5.1.5 系统实物
    5.2 条形码图像的人机交互界面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10)多条形码的图像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数字图像定位技术的研究背景
        1.1.2 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背景
        1.1.3 物流分拣技术的研究背景
        1.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条形码的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1.2.2 条形码的应用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条形码图像预处理
    2.1 色域转换
        2.1.1 最大值法
        2.1.2 平均值法
        2.1.3 加权平均法
    2.2 阈值处理
        2.2.1 基本全局阈值处理
        2.2.2 Otsu法全局阈值处理
    2.3 空间滤波
        2.3.1 中值滤波(Median Filter)
        2.3.2 均值滤波(Mean Filter)
        2.3.3 维纳滤波
        2.3.4 空域高斯平滑滤波
        2.3.5 滤波效果比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条形码边缘检测算法分析
    3.1 边缘检测算法
        3.1.1 边缘检测
        3.1.2 边缘检测算子
    3.2 局部二值模式的特征提取
        3.2.1 基本LBP算子
        3.2.2 多尺度LBP算子
        3.2.3 发展演化的LBP算子
    3.3 LBP算子的参数设定和效果比较
        3.3.1 基本LBP算子效果检测
        3.3.2 多尺度LBP算子效果检测
        3.3.3 等价模式的LBP算子效果检测
        3.3.4 改进后LBP算子效果检测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多条形码定位
    4.1 Hough变换
        4.1.1 Hough变换简介
        4.1.2 Hough变换与Radon变换的选择比较
        4.1.3 条形码的Hough变换
    4.2 几何变换
        4.2.1 旋转变换
        4.2.2 插值算法
        4.2.3 仿射变换
        4.2.4 变换效果测试
    4.3 形状匹配
        4.3.1 形状匹配的相关概念
        4.3.2 常用的形状描述方法
        4.3.3 轮廓跟踪
        4.3.4 Freeman链码
    4.4 多条码的定位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应用于物流分拣的条形码识别系统
    5.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5.2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5.2.1 摄像头
    5.3 系统软件流程与实现
        5.3.1 软件平台环境介绍
        5.3.2 软件系统界面说明
        5.3.3 图像预处理的实现
        5.3.4 改进型LBP边缘检测与条码区域定位的实现
    5.4 系统总体性能测试
        5.4.1 系统时间性能测试
        5.4.2 系统识别率测试
        5.4.3 在WWU条码库上的结果对比
    5.5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总结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如何应用条形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子粪便学在野生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J]. 黄乃莹,刘艳华. 野生动物学报, 2022(01)
  • [2]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甘永琦,卢曼曼,赖青鸟,朱斌. 生物工程学报, 2022(02)
  • [3]条形码在口腔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夏平,韩爽,钱碧璇,罗秀梅,姚颖,崔晶晶.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12)
  • [4]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仓储系统管理模式探析[J]. 曹闯明,董绍华,段宇航.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1(11)
  • [5]太湖鱼类环境DNA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 高旭. 南京大学, 2020(02)
  • [6]人工智能实施背景下的环境风险控制——以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全程追踪机制为样本[J]. 钭晓东,赵文萍.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5)
  • [7]多基原民族药岩陀DNA条形码构建和化学成分差异研究[D]. 方强强. 大理大学, 2019(05)
  • [8]河南省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隐存种挖掘[D]. 汪曦.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9]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条码识别算法研究[D]. 陈龙.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多条形码的图像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如何应用条码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