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田螺暴发性死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养殖田螺暴发性死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一、“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建[1](2021)在《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效益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罗氏沼虾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中病害频发,并出现了生长缓慢现象,养殖户称为“铁壳虾”,给罗氏沼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尤其从2017年以来,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幼体出现暴发性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是造成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并且该病原可持续反复感染。因此,本文对阴沟肠杆菌的致病性以及感染宿主后引发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索了阴沟肠杆菌与罗氏沼虾“铁壳虾”的相关性,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探索阴沟肠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致病机制,以期为揭示阴沟肠杆菌持续反复感染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从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的发病幼体分离到优势生长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征测定及16S rRNA和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同时通过人工回感实验、组织病理分析、毒力基因及毒力因子检测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和仔虾大量死亡的病原为阴沟肠杆菌,代表菌株XL3-1对蚤状幼体和仔虾的LD50分别为3.2×106 CFU/mL和3.5×106 CFU/mL;该分离菌感染可引起罗氏沼虾肝胰腺小管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变大、细胞空泡化严重以及肠道肌层损伤严重;该分离菌携带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铁载体外膜受体蛋白基因(fhuA)、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B)、类志贺样毒素基因(sltA)、鞭毛蛋白基因(flaD)和外膜蛋白基因(ompX)等毒力相关基因;该分离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但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2.为了揭示阴沟肠杆菌感染罗氏沼虾后宿主免疫反应,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罗氏沼虾应答病原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12 h后的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9731个高质量的unigenes。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在感染后12 h后出现249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1365个基因上调,1133个基因下调,其中C型凝集素(CLEC1、LEC3)、抗脂多糖因子(ALF2)、血蓝蛋白亚基(hemocyanin1)、热休克蛋白(HSP7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免疫系统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生物粘附和抗氧化活性等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类别显着富集。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吞噬体、溶酶体等免疫相关的通路显着富集。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抗阴沟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转录组分析结果选择ALF2、CLEC1、LEC3、hemocyanin1、HSP70和SOD 6个显着上调的免疫基因,采用qRT-PCR分析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肠道和血细胞中免疫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ALF2等免疫基因在感染6-24 h后表达显着上调,其中肝胰腺中ALF2、LEC3、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血细胞中ALF2、HSP70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鳃中hemocyanin1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SP70、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在肠道中SOD的表达量于6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ALF2等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抵御阴沟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机体健康情况的监测指标。3.罗氏沼虾“铁壳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铁壳虾”携带大量阴沟肠杆菌,同时阴沟肠杆菌也是导致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因此,本研究探索了病原阴沟肠杆菌与“铁壳虾”的相关性。“铁壳虾”与健康罗氏沼虾共同养殖后,导致健康虾生长缓慢,证明了“铁壳虾”具有传染性;阴沟肠杆菌(103 CFU/mL)感染健康罗氏沼虾,可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缓慢,感染30 d和60 d后,感染组罗氏沼虾的体长、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并且几丁质酶(CHIT3)、组织蛋白酶(Cat)、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HEH)、胰蛋白酶(TRY)、蜕皮激素受体(ECR)生长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同时抑制生长的蜕皮抑制激素(MIH)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另外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与在“铁壳虾”中表达一致。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阴沟肠杆菌是引起罗氏沼虾“铁壳虾”发生的可能原因之一。4.为进一步揭示阴沟肠杆菌在水环境中持久存活并导致罗氏沼虾幼体疾病暴发的机制,本研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深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应对环境胁迫和毒力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采用RNAi技术构建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稳定沉默株,并通过qRT-PCR检测rpoS基因沉默效率,结果显示,沉默株中rpoS的表达量相对于野生株降低了 82.62%。对沉默株与野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得到488个DEGs,包括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458个,其中环境应答、生物被膜形成、细菌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与生存及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沉默株中显着下调。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双组分系统、ABC转运蛋白、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群体感应系统等生存及毒力相关通路。研究结果表明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生存和毒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5.为进一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本研究测定了 rpoS基因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生存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rpoS基因在高渗和饥饿胁迫后显着上调表达;rpoS基因沉默后显着降低阴沟肠杆菌的生长能力及在饥饿、高渗、低pH、氧化应激胁迫下的存活能力,并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bfr等抗胁迫和hmsh等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rpoS基因可通过调控抗胁迫基因表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阴沟肠杆菌在逆境生存。此外,为进一步分析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的运动能力、黏附能力、对罗氏沼虾的致病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结果发现,rpoS基因沉默后导致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黏附能力以及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和定植能力显着降低;rpoS能够正向调控阴沟肠杆菌的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其运动、黏附、定植及毒力。本研究揭示了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以及其与“铁壳虾”发生的相关性,同时阐明了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和毒力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预防和控制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罗氏沼虾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兰德松[2](2021)在《辽宁省PRV的分离鉴定与流行病学调查及PRV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重要传染性疫病,猪是PRV的唯一自然储存宿主和主要传播源;PRV对猪群危害最为严重,仔猪感染后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成年猪感染通常表现呼吸道症状、成为僵猪、终身隐性带毒排毒;种猪感染导致繁殖障碍。自2011年底以来,该病再次在我国多个省份呈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另外,近年来国内出现数十例人感染发病的病例,调查显示均与猪有密切接触史,提示PRV为一种具有潜在公共卫生危害、应引起高度关注的人畜共患病原,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15~2017年期间从辽宁省采集的临床猪组织样品中检出PRV野毒阳性25份,通过接种Vero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得到4株PRV代表毒株,分别命名为PRV-LN01、PRV-LN09、PRV-LN10和PRV-LN11。TCID50测定结果为106.28~107.26/0.1m L、电镜下可见疱疹病毒典型形态特征、分离毒株攻毒可致绵羊典型发病并死亡;分离毒株g D、g E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分离毒株与HB/BD株、HLJ8株、JS-2012株、FJ-N1株等近年来我国分离的PRV流行变异株及疫苗株SA215株和HB-98株的同源性高达99.3%以上,遗传进化上同属基因II型(GII型)。对辽宁省流行毒株基因特征的掌握,为养殖场户PRV疫苗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针对性强的新型诊断方法、疫苗研制及有效防控措施制定奠定基础。为建立针对PRV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快速、特异、敏感度更高的核酸检测鉴别方法,根据Gen Bank上PRV流行毒株及本试验分离毒株g D基因和g 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2套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进行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建立的针对g D、g E基因的实时荧光q PCR方法R2分别为0.996、0.98,扩增效率分别为99.96%、98.02%,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4、12.1拷贝/μL,批间和批内CV为0.98%~2.07%。针对g D、g E基因的微滴数字PCR(dd PCR)方法的R2分别为0.993、0.996,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拷贝/μL、2.3拷贝/μL,分别比q PCR方法敏感性高10倍和5倍,批内和批间CV为2.06%~3.88%。利用病毒分离方法与建立的q PCR和dd PCR方法分别对45份临床样品进行PRV检测验证。敏感性dd PCR方法>病毒分离>q PCR,经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3种方法之间一致性良好(Kappa≥0.88);其中,q PCR检出的2份可疑样品(Ct值35~37),经dd PCR检测为阳性,核酸浓度分别为8.6拷贝/μL和11.2拷贝/μL,表明dd PCR方法在检测低拷贝含量临床样品中更具优势。两种方法均可作为PR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鉴别检测的有效检测手段,同时dd CPR方法是研制核酸标准物质定值中应用的“金标准”方法,为推进兽医诊断试剂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为系统掌握辽宁省猪场PR的流行情况,对2015~2020年在辽宁省452个猪场户的1258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PRV g B抗体检测;对536个猪场户的15 278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 g E抗体检测;对7490份组织样品中进行PRV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g B抗体平均场群体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分别为61.3%和70.2%,不同年度、规模类型、生产阶段、季节和地区间g B抗体合格率存着统计学差异,2019年抗体水平最高(83.1%),2017年最低(42.4%);小型场户极显着高于大中型场(P<0.01)、育肥猪极显着高于种猪(P<0.01)、冬季极显着高于其它季节(P<0.01)、辽北地区极显着高于其它地区(P<0.01);g E抗体平均场群感染率和个体感染率分别为40.3%和20.8%,表明PRV感染情况较为普遍,不同年度、规模类型、生产阶段、季节和地区间感染阳性率和感染风险(OR)存着统计学差异,2017年度阳性率最高,2016年和2018年阳性率最低,以2018年度为参照,2017年度、2015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OR分别为3.2倍、2.7倍、2.1倍和1.6倍;小型场户极显着高于大中型场(P<0.01),OR为大中型场的1.8倍;不同生产阶段间阳性率:生产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育肥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的OR分别为育肥猪的2.5倍、2.1倍和1.5倍;冬季极显着高于其它3个季节(P<0.01),OR为1.5倍;不同地区间感染阳性率:辽南>辽东>辽北>辽西,以辽西地区为参照,辽南、辽东和辽北地区OR值分别为其2.0倍、3.2倍和1.7倍。病原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PRV野毒阳性56份,阳性率为0.75%,其中养殖环节阳性占比达66.1%(37/56)、屠宰环节占比为26.8%(15/56),无害化处理环节占比为7.1%(4/56)。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猪群中PRV免疫抗体水平不高、野毒感染较为严重。综上,本研究从辽宁省分离鉴定4株PRV流行变异株,建立了针对PRV变异株与疫苗株的快速、敏感、特异的鉴别诊断实时荧光q PCR方法和能实现精确定量检测的dd PCR新方法;通过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辽宁省PR感染与分布状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奠定基础;对相关成果进行集成与标准化研究并示范应用,提升了辽宁省规模猪场PRV防控与净化能力水平。

陈小艺[3](2019)在《水稻抗性胁迫下昆虫中肠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汁液获得营养,同时能传播水稻病毒病,是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通过化学农药和选育种植抗性水稻是目前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手段,但褐飞虱会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也会与水稻协同进化,产生新的致害性。中肠是昆虫与植物互作的重要界面,对两者互作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昆虫与植物的互作机理,为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中,以生物型I的褐飞虱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TN1、MH63、Mudgo、B5饲喂褐飞虱24 h后,用TUNEL试剂、活性氧试剂盒、Phospho-Histone H3抗体、PROX1抗体,分别检测中肠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活性氧含量,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肠内分泌细胞数量。结果发现,随着水稻抗性的升高,中肠组织中凋亡的细胞越多,但活性氧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TN1上饲养的褐飞虱和MH63处理24 h的褐飞虱中肠组织中,标记内分泌细胞的PROX1抗体杂交信号较弱,Mudgo、B5处理中的杂交信号较为明显;标记有丝分裂细胞的Phospho-Histone H3抗体在TN1、MH63、Mudgo、B5处理的中肠组织中的杂交信号依次增强。对中肠组织的石蜡切片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表明:TN1、MH63、Mudgo、B5水稻处理的中肠内分泌细胞依次增多;同时,TN1、MH63、Mudgo、B5水稻处理的中肠内有丝分裂细胞同样依次增多。这一结果与中肠整体原位免疫杂交结果一致。这说明褐飞虱为弥补抗性水稻对中肠造成的损伤,甚至引起细胞凋亡;为维持组织内部的稳态,中肠干细胞加速有丝分裂,而干细胞分化形成内分泌细胞,也能分化形成肠上皮细胞,以便及时恢复肠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水稻抗性胁迫下中肠细胞凋亡过程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是否充当了核酸酶的角色,进行ACh E降解DNA的实验。结果表明:在Mg2+的作用下,ACh E能够直接降解质粒DNA和基因组DNA,证实了ACh E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核酸内切酶的作用,通过片段化基因组DNA导致细胞凋亡。为进一步探究抗性水稻对昆虫中肠细胞的作用,以24 h,48 h,72 h小时为时间节点,用TN1、MH63、Mudgo、B5的水稻汁液处理棉铃虫中肠细胞。结果显示:TN1水稻处理下,有丝分裂细胞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MH63处理的样品中有丝分裂细胞先增加后减少,Mudgo和B5处理的样品中有丝分裂细胞增加。此外,TN1处理的细胞中ROS含量减少,MH63处理的细胞中ROS含量先升高后降低,B5和Mudgo处理的细胞中ROS的含量增加。该结果表明:水稻抗性越强,对中肠细胞造成的损伤也越严重。本论文通过研究在水稻抗性胁迫下,褐飞虱中肠的生理生化反应,为进一步了解褐飞虱与水稻的互作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为寻找新的治理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尹梦雅[4](2018)在《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流行性调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一种具有重要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两栖动物。中华鳖作为我国名优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高密度、控温人工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细菌性疾病给我国中华鳖养殖业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2015年,湖北地区若干中华鳖养殖场暴发群体死亡,发病高峰期死亡率可达100%。本研究针对湖北发生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的主养地区进行流行病情况调查,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其对中华鳖的致病力和耐药性,分析不同菌株的耐药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对湖北中华鳖主养地区的暴发性死亡症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得知:该病主要发生于高温季节,暴发高峰期为6-8月,水温28-32℃发病严重,集中于温室养殖和温室转移至露天池塘的200 g以上成鳖,连续多年发病。病鳖浮于水面或趴于岸边,行动迟缓,少食少动,体表灰白色,有出血点,背腹甲出现溃疡状小坑。该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大面积感染发病。病原检测未发现寄生虫和病毒,细菌性病原检出率最高的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气温波动,水质恶化,种质退化,养殖管理不当等因素均易引发鳖感染致病。2.病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从病鳖体内分离得到3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观察菌落表型特征,采用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的属种。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通过系统发育学分析,探讨其进化地位。结果表明传统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一致,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与相似菌的相应基因同源性均达到了99%以上,鉴定分离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摩氏摩根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人工回归感染证实其对健康中华鳖有致病性,发病症状与群体死亡的鳖相似,取其病变组织分离到相同病原菌。摩氏摩根氏菌LD50为2.3×107 CFU/mL,是三株分离菌中最低的,混合菌液致死率最高。上述结果表明此株弗氏柠檬酸杆菌、摩氏摩根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病原菌,混合感染致病。3.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B)检测分离出的3株细菌耐药性,实验选取23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对2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万古霉素等17种药物高度耐药;摩氏摩根氏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等17种药物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1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万古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比较分析发现,3株分离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利福平、亚胺培南以及氨苄西林表现为高度耐药;对头孢类药物(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表现为高度敏感;对其它类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不同分离菌株耐药趋势有差异,这主要与药物自身特性、用药时间及菌株耐药机制不同等因素相关。生产上可选用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类药物进行疾病治疗,并通过加强养殖管理,定时消毒清塘,把控水温水质,达到此类疾病防控目的。

秦莉[5](2014)在《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文中提出白斑狗鱼是新疆主要的土着经济鱼类之一,属于凶猛的肉食性亚冷水性鱼类,在新疆的人工养殖虽起步晚但已成规模,由于集约化养殖密度高,饵料鱼来源不明等原因,导致病害问题随即发生,其中暴发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白斑狗鱼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给当地水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使用药物防治细菌性败血症是当地发生该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可诱发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导致鱼体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并造成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疆白斑狗鱼发生的嗜水气单胞菌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病变的器官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分离菌株进行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为分析疾病发生过程中致病菌的特点积累基础性材料,为提高防治效果奠定基础。本研究从自然条件下疑似患有细菌性败血症的白斑狗鱼分离到13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部分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致病力,结果显示:PK001-PK009等13个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基本一致,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16SrRNA以及毒力因子鉴定13个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可知嗜水气单胞菌是主要的病原菌,能感染鱼体引起细菌性败血症。其结果如下:将分离到的含有三种毒力基因的分离株PK001、PK006对健康白斑狗鱼进行人工感染回归实验,发现其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死亡率达到80%以上;并从临死白斑狗鱼的肾脏、肝脏等组织重新分离细菌,经鉴定与原病原菌一致。用鲫作为分离菌株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溶血素基因(hlyA)和气溶素基因(aerA)毒力检测对象,分别用含有三种、两种、一种和零种目的毒力基因的菌株PK001、PK002、PK005、PK009感染鲫,死亡率差别较大。人工感染其结果发现:菌株含有毒力基因的种类影响其致死力,菌株所含毒力基因越少则毒力越弱的规律。通过对白斑狗鱼发生该病的病理学变化分析得出:感染而发病的白斑狗鱼可见溃疡、败血等明显症状,主要特点是体表有明显病灶,软化且向外隆起,局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与其它鱼类的疖疮病类似。肝肾肿大、出血,严重的广泛性细胞破坏、坏死,导致了全身器官尤其是肝肾功能障碍和衰竭,最终机体防御机制崩溃而死于败血症。通过对患病鱼体组织中分离且已鉴定为有致病性的13株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进行常见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得出:13株菌对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和环丙沙星都高度或中度敏感,且敏感性基本一致,实践证明这几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也较好;且本试验从白斑狗鱼分离的多株细菌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卢光远[6](2014)在《改性粘土治理藻华对主要营养元素循环及藻毒素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活动增多、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近岸有害藻华的暴发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引起的海洋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是国际上推荐的野外应急治理方法之一。本论文通过室内实验,开展改性粘土治理不同藻华生物的长期环境化学效应的研究,针对有害甲藻藻华、硅藻藻华自然消亡过程中营养盐循环特性及改性粘土絮凝后所引起水质营养环境的差异特征以及改性粘土治理有毒藻华过程中对水和沉积物环境因子、藻毒素的影响研究,结合分析大量粘土絮凝有害藻华机理、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粘土材料结构特性等研究文献,获得以下几方面的阶段性成果:(1)改性粘土治理方法能够高效絮凝去除高密度有害藻华生物P. micans、P.donghaiense、S. costatum、A. tamarense,由于硅藻细胞外壳含有大量硅元素,与粘土中铝元素易发生离子置换,外加硅藻细胞的自沉降特性,所以改性粘土对硅藻去除效率更为显着,改性粘土通过“互荫”效应、改变营养结构和胶体缓冲体系等方式影响有害藻华生物的微生境,显着影响其细胞代谢合成不同的荧光物质,单位藻细胞有机氮和磷短期内显着升高,改性粘土治理方法有效抑制了有害藻华生物二次增殖。(2)自然消亡过程中藻源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为二次藻华暴发提供物质基础,改性粘土治理方法在除藻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水质环境,水体中TN、TP大幅降低,且未出现二次释放。实验末期海洋原甲藻P. micans改性粘土絮凝后TP约去除39.28%42.47%,TN约去除26.22%29.93%;东海原甲藻P. donghaiense改性粘土絮凝后TP约去除51.39%,TN约去除17.24%;中肋骨条藻S. costatum改性粘土絮凝后TP约去除93.36%%93.60%,TN约去除53.75%71.95%;塔玛亚历山大藻A. tamarense改性粘土絮凝后TP约去除42.86%56.30%,TN约去除20.72%35.53%。(3)改性粘土改变了水体中营养元素的浓度、形态比例以及元素循环过程,磷酸盐和硅酸盐以直接吸附影响为主,而溶解态无机氮以时间累加的间接效应为主,有效地降低了水体营养程度,由于不同营养元素的去除机理和速率有所不同(无机营养元素转化速率依次为v(NO3--N)<v(DIP)<v(NO2--N)<v(NH4+-N)),造成营养结构发生改变,改性粘土促进了藻华生物对无机态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加快了颗粒态营养物质的沉降速率,水体中TDN/TDP比值显着增加(>100),形成极度磷限制环境从而破坏了藻细胞二次增殖所需的适宜营养条件。(4)改性土治理方法形成的藻土有机粘土复合体聚合富集沉降大量有机氮和有机磷物质进入沉积物表层,通过沉积物颗粒、改性粘土颗粒与上覆水环境的离子交换作用、金属有机物螯合作用、沉积物压实作用等机制促使营养物质在月尺度上无法快速解吸或释放,同时改性粘土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活性特征,减缓了有机氮、磷的降解,在月尺度上无机营养盐浓度未发生改变,使得这部分有机物如化石埋赋一样保存于沉积物中;另一方面,粘土颗粒表面为某些有机物质的聚合反应提供反应位置和催化中心,改性粘土自身的表面富集和选择催化特性促使叶绿素a和藻毒素PSTs等活性有机物质转化加速,沉积物中高毒性GTX1和GTX4向较低毒性GTX2和dcGTX3转化,尤其是沉积物-海水环境中,pH值和氧化环境在PSTs降解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毒素由高毒性向低毒性甚至无毒物质转化速率显着加快。改性粘土治理方法形成的絮体与“海洋雪”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絮体来源、组成、形成状态有所不同。由于改性粘土添加是人为突发过程,对于自然水体而言这一过程如海底火山喷发般能突然改变区域微生物活性和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所以,针对特定水体条件和藻种,在筛选改性粘土用量和去除时应深入研究生态效应信息,在大规模施行前需要进行长时间尺度生态效应研究以保证安全使用这一治理方法。尽管本课题组针对改性粘土治理方法野外应用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我们依然建议应该对其造成的环境影响需要慎重评估。研究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后期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规律,对于正确认识海洋中的有害藻华消亡及有害藻华治理的后期生态效应都有重要意义。

孙贺廷[7](2014)在《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华南虎鼻气管炎的首次确诊与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感染山羊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胸膜炎、纤维素性肺炎为特征,对非洲、亚洲等国家的羊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野生羊类的病死和流行报道十分罕见。猫鼻气管炎又称猫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疱疹病毒I型(FHV-1)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猫科动物上呼吸道疾病,在我国等多个国家广泛流行,死亡病例多见于幼龄个体。华南虎的致死性感染和虎源FHV-1的分离鉴定未见有相关报道。2012-2013年,西藏那曲地区藏羚羊发生大批量死亡事件,我们通过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异性PCR/RT-PCR、基因序列进化分析、病原分离鉴定等方法,首次确认了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继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最早可能发生于2006年,风险分析与评估表明该病呈现地方性流行且在家羊和野生小反刍兽间互相传播的风险很高。此外,我们还确认了深圳野生动物园的华南虎死亡病例系由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感染所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藏羚羊疑似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初步诊断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西藏境内曾发生过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十分相似的家羊“疑难病”和藏羚羊“肺热病”;明确了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双湖、尼玛和班戈4县内藏羚羊种群数量的统计值和估计值。2.疑似疫情发生地死亡藏羚羊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可见鼻腔和口腔流出白色泡沫状液体,明显局限于胸腔内的肺脏“肝样变”及肺表面、胸膜上有白色附着物和灰绿色纤维素膜;在申扎、双湖、尼玛3县采集到13只死亡藏羚羊的肺组织等样品。3.5只藏羚羊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呈现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大量渗出、肺泡内大量浆液和纤维素渗出等不同病程的纤维素性肺炎病变,及以肺间质增宽明显、组织坏死、浆液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的间质性肺炎病变。处理后的SH3肺脏样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大量直径介于100nm~300nm,呈螺旋状等多形性的支原体样颗粒。4.以丝状支原体簇16S rRNA基因引物对13份藏羚羊肺脏样品进行特异性PCR检测,结果有11份样品扩增获得了785bp目的片段。11份阳性克隆质粒的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1条寡核苷酸片段间的序列同源性约为99.8%,其与牛群7支原体等丝状支原体簇成员的同源性在99.2%以上,与Mccp的同源性最高。Mccp arcD基因的特异性PCR结果,11份样品均扩增获得了316bp目的片段。根据上述调查和检测结果,将西藏那曲地区藏羚羊群发性死亡事件,初步诊断为Mccp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二、Mccp分离鉴定及对藏羚羊致病性确立1.将13只藏羚羊的肺组织样品处理后接种改良的Hayflick’s肉汤,经过2-3次连续传代培养,11份样品的培养物均能够观察到支原体生长。2.11份样品的阳性培养物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均可见短杆状支原体样颗粒;特异性PCR结果显示,11份培养物中丝状支原体簇5个成员(MmmSC、MmmLC/Mmc、Mcc和M1)的PCR均为阴性,Mccp arcD基因和H2基因PCR为阳性,扩增分别得到316bp、562bp目的片段;将其中SH3样品对应的H2基因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所获寡核苷酸序列与其它Mccp分离株间的序列同源性较高(99.3%~99.7%),与非洲和亚洲的Mccp分离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3.对可能感染藏羚羊的16种病原体进行特异性PCR/RT-PCR检测,13份藏羚羊肺样品中BTV、MVV、CAEV、FMDV、RPV、BPIV、Cb、Cw、Ps、Mb、Ml、 MmmLC/Mmc、Mcc、MmmSC、Movi的扩增结果全部为阴性。上述方法和结果表明,成功从藏羚羊样品中分离鉴定了Mccp,排除了16种病原体感染藏羚羊的可能,进而确认了Mccp对藏羚羊的感染、高度致死性和那曲地区藏羚羊CCPP疫情。三、藏羚羊CCPP流行特点和风险分析及防控探讨1.利用特异性PCR方法,分别对2013年3月西藏阿里地区送检的8份死亡家山羊肺组织样品和2013年9月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尼玛县送检的5份死亡藏羚羊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均扩增得到Mccp arcD基因的316bp目的片段;各取其中1份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家山羊和藏羚羊Mccp arcD基因序列间及与其它Mccp分离株间具有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99.4%~99.8%)。2.疫情统计发现,自2012年9月9日起,西藏那曲地区CCPP疫情已间断性发生约505天,共监测到藏羚羊等2亚科、4属(种)、2869只野生小反刍兽死亡,涉及4个县、10个乡(镇)的26处疫点。3.流行特点分析表明,藏羚羊的种群死亡率最高达18.92%,其死亡数(2648只)占比为91.54%;疫点相对集中在色林错湖周边并呈环状分布,该区域内易感物种死亡数量占总数的84.04%;CCPP疫情可划分为2个差异明显的流行周期,流行动力逐渐衰减;死亡动物的雌雄比平均为68:32,CCPP在4物种的可能潜伏期为7天~16天。4.流行风险分析表明,CCPP可能在2006年前即已流行于西藏阿里地区的家山羊和那曲地区的藏羚羊中;盘羊作为Mccp储存宿主的可能性最高;家羊引种调运、过载放牧、散放游牧以及藏羚羊迁徙是CCPP流行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与天气剧烈变化的叠加可能导致了本次藏羚羊CCPP疫情的暴发和区域性流行;CCPP呈现地方性流行并在家羊和野生小反刍兽间互相传播的风险很高,向那曲周边地区、省份扩散的风险较高。5.防控措施方面,建议开展家羊用CCPP灭活疫苗及野生动物CCPP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经水口服疫苗等科研攻关,并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纳为农业、林业部门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加大家羊的产地检疫、野生小反刍兽的种群监测等。四、华南虎中FHV-1的分离鉴定及流行风险的调查评估1.采用特异性PCR/RT-PCR方法,对深圳野生动物园的死亡华南虎样品进行FHV-1、CDV/FeDV和FCV检测,结果显示仅FHV-1的292bp目的片段得到特异性扩增;基于FHV-1TK基因(253bp)和gB基因(566bp)寡核苷酸片段的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FHV-1参考毒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密切。2.接种样品后的F81单层细胞出现明显的CPE;培养物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疱疹病毒特征的颗粒;培养物PCR/RT-PCR核酸检测结果仅FHV-1呈阳性。3.细胞培养物接种实验猫后,发病猫表现为鼻、眼睑等部位的分泌物增多,上呼吸道症状和持续性体温升高;鼻洗液和咽拭子等样品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显示攻毒猫从第6天开始排毒并持续至第20天。4.通过特异性PCR方法,对深圳野生动物园开展FVR流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流浪猫等动物的鼻喉拭子样品PCR结果全部为阴性,表明华南虎的死亡情况属于“个案”;风险分析认为,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VR)形成区域性流行的风险较低,但散发病例出现的风险较高。5.在华南虎FVR的防控中,应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常态化防疫、疫病调查和风险管理、药物储备等综合措施,不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免疫。通过上述检测、分离鉴定和调查,成功分离到1株华南虎源FHV-1,初步明确了FVR对华南虎的致病性、散发风险和防控措施。本研究分别对野外种群藏羚羊和圈养华南虎的两次疫情、死亡事件进行了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分析,研究结果为上述两种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制定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支撑。

刘孝明[8](2013)在《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细菌疾病防治研究》文中指出1、近年来,斑点叉尾鮰水库网箱养殖中出现十分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危害,4月—10月为疾病高发季节,7月—8月为高峰流行期。主要症状表现为鱼眼球周围、鳍基部位充血,头部有明显的白斑,腹部膨胀,肛门红肿,绝大部分病鱼肾脏和肝脏出现肿大、点状出血及糜烂等病症,有的则有较明显的花肝及土黄色肝,胃、肠道无食物或较少食物,胃、肠壁明显充血,无弹性。此次研究分离鉴定了安徽滁州、巢湖等地的斑点叉尾蛔细菌性病原,分离出三株强毒细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和对各菌种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等多种指标的测定,初步确定分别FB-1、FB-2、FB-3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2、对分离得到的三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三株菌对广谱抗菌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Ⅵ等均已产生耐药性,而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则高度敏感。同时,检测四种常见的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氟本尼考、土霉素、强力霉素)对三株致病菌的抑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对三株致病菌均具较好的抑菌、杀菌效果;土霉素和氟本尼考两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较高,证明了三株菌株都都对土霉素、氟本尼考产生了相当的耐药性。3、通过把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菌浓度分别为1.0x1011、5.0x1010、5.0x1010个kg饲料)添加到饲料中,研究其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应答能力的作用,测检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及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1)三种益生菌均显着提高斑点叉尾鮰的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在第6d三个试验组PP达到最高值,分别是64.53%、58.94%、55.83%。对照组PP浮动在35.26%-45.77%范围内。(2)通过投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斑点叉尾鮰对混合病原菌产生对应的免疫保护,各自的免疫保护率为:74%、64%和45%。在对经济成本和免疫效果综合考虑后,效果较好的饲喂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4、经过临床试验,针对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制定了有效的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预防方案是:日常管理中,饲喂添加枯草芽孢杆菌(2.0x1011个/kg饲料)与Vc (5.0g/kg饲料)的饲料,两天一次,当水温超过±3℃变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5.0g/kg饲料)、三黄粉(5.0g/kg饲料),连喂两天;如果附近一千米内有鱼病发生,需要用二氧化氯(0.3g/m3)全池泼洒,三天一次,连用三次。治疗方案为:饲喂添加强力霉素(1.0g/kg饲料)、三黄粉(8.0g/kg饲料)与Vc (10.0g/kg饲料)的饲料;每天一次,连用五天天,二氧化氯(0.3g/m3)全池泼洒,三天一次,连用三次。

张彬,黄婷,熊建华,谢达祥,韦嫔媛,彭金霞,陈晓汉[9](2012)在《养殖文蛤病害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文中指出文蛤是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暴发性死亡病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对养殖文蛤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主要病害的病原体与致病症状、流行规律、组织病理学、检测与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10](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二、“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
        1.1.1 罗氏沼虾养殖概况
        1.1.2 罗氏沼虾主要疾病研究概况
        1.1.2.1 细菌性疾病
        1.1.2.2 病毒性疾病
        1.1.2.3 真菌性疾病
        1.1.2.4 寄生虫疾病
        1.1.3 罗氏沼虾“铁壳虾”研究概况
        1.1.3.1 病原感染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1.1.3.2 养殖环境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1.1.4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策略
        1.1.4.1 控制病原
        1.1.4.2 改善养殖环境
        1.1.4.3 增强宿主体质
    1.2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1.2.1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
        1.2.2 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1.2.3 阴沟肠杆菌致病过程
        1.2.3.1 黏附和侵袭
        1.2.3.2 释放毒素
        1.2.4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1.3 rpoS基因研究进展
        1.3.1 rpoS基因概述
        1.3.2 rpoS基因的表达调控
        1.3.2.1 rpoS基因的转录调控
        1.3.2.2 rpoS基因翻译的调控
        1.3.2.3 rpoS基因翻译后的调控
        1.3.3 rpoS基因与细菌的逆境生存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病原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致病性及宿主免疫反应
    2.1 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实验动物
        2.1.1.2 主要试剂
        2.1.1.3 病原细菌分离
        2.1.1.4 分离菌XL3-1致病性检验
        2.1.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2.1.1.6 分离菌XL3-1的鉴定
        2.1.1.7 分离菌XL3-1毒力因子及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1.1.8 分离菌XL3-1药物敏感性测定
        2.1.2 结果
        2.1.2.1 疾病发生情况
        2.1.2.2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幼体致病性
        2.1.2.3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的组织损伤
        2.1.2.4 分离菌XL3-1鉴定结果
        2.1.2.5 阴沟肠杆菌毒力因子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1.2.6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2.1.3 讨论
    2.2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免疫反应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实验动物与菌株
        2.2.1.2 主要试剂
        2.2.1.3 人工感染及样品采集
        2.2.1.4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2.2.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拼接注释
        2.2.1.6 差异表达基因及富集分析
        2.2.1.7 转录组测序结果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2.2.1.8 免疫相关基因感染前后组织表达分布
        2.2.2 结果
        2.2.2.1 转录组序列组装拼接
        2.2.2.2 基因功能注释
        2.2.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2.2.4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2.2.2.5 qRT-PCR验证结果
        2.2.2.6 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分布规律
        2.2.2.7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肝胰腺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8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血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9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鳃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10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肠道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3 讨论
第3章 罗氏沼虾“铁壳虾”与阴沟肠杆菌相关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菌株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铁壳虾”和健康虾显微组织观察
        3.1.5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
        3.1.6 “铁壳虾”病原检测
        3.1.7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生长指标测定
        3.1.8 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2 结果
        3.2.1 “铁壳虾”和健康虾组织学差异
        3.2.2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结果
        3.2.3 “铁壳虾”病原检测结果
        3.2.4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3.2.5 “铁壳虾”与健康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3.2.6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第4章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
    4.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株构建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4.1.1.2 主要试剂
        4.1.1.3 shRNA寡核苷酸的设计及退火
        4.1.1.4 pCM130/tac质粒提取与线性化
        4.1.1.5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构建及鉴定
        4.1.1.6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转入阴沟肠杆菌
        4.1.1.7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效率测定
        4.1.1.8 沉默株与野生株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4.1.1.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1.1.10 qRT-PCR验证稳定沉默后差异表达基因
        4.1.2 结果
        4.1.2.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的沉默效率
        4.1.2.2 沉默株与野生株转录组数据质量评估
        4.1.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4.1.2.4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4.1.2.5 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4.1.2.6 q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
        4.1.3 讨论
    4.2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环境胁迫下rpoS基因表达量测定
        4.2.1.2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长曲线测定
        4.2.1.3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测定
        4.2.1.4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存活能力测定
        4.2.1.5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
        4.2.1.6 qRT-PCR检测抗胁迫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4.2.2 结果
        4.2.2.1 环境胁迫下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表达的变化
        4.2.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4.2.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逆境胁迫下存活能力的影响
        4.2.2.4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4.2.2.5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抗胁迫基因的调节作用
        4.2.3 讨论
    4.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毒力调控机制
        4.3.1 材料与方法
        4.3.1.1 沉默株与野生株运动能力测定
        4.3.1.2 沉默株与野生株黏附能力测定
        4.3.1.3 沉默株与野生株致病力测定
        4.3.1.4 细菌负载量测定
        4.3.1.5 qRT-PCR检测毒力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4.3.2 结果
        4.3.2.1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4.3.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4.3.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4.3.3 讨论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文章不足及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辽宁省PRV的分离鉴定与流行病学调查及PRV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伪狂犬病概述
    1.2 伪狂犬病的历史
    1.3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
    1.4 伪狂犬病病原学研究
        1.4.1 PRV病毒粒子结构
        1.4.2 PRV基因组结构
        1.4.3 PRV基因编码的几个重要蛋白
    1.5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1.6 伪狂犬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6.1 病毒分离鉴定
        1.6.2 动物接种试验鉴定
        1.6.3 血清学检测技术
        1.6.4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7 伪狂犬病的免疫
    1.8 伪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
        1.8.1 PRV灭活疫苗
        1.8.2 PRV弱毒疫苗
        1.8.3 PRV亚单位疫苗
        1.8.4 PRV基因工程疫苗
        1.8.5 PRV重组疫苗
    1.9 猪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
    1.10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和血清样品
        2.1.2 病毒、质粒、细胞系和实验动物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PRV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2.2.2 PR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2.3 PRV微滴数字PCR(ddPCR)鉴别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2.4 辽宁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2.2.5 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3.1.1 疑似病料荧光PCR检测结果
        3.1.2 病毒的分离纯化结果
        3.1.3 分离病毒的PCR扩增及测序鉴定结果
        3.1.4 分离病毒TCID_(50)测定结果
        3.1.5 分离病毒的电镜鉴定结果
        3.1.6 绵羊感染试验结果
        3.1.7 分离病毒gD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3.1.8 分离病毒gE基因测序分析及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
    3.2 PRV TaqMan qPCR鉴别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2.1 gD基因、gE基因质粒标准品的制备结果
        3.2.2 PRV qPCR鉴别方法的优化试验结果
        3.2.3 PRV qPCR的标准曲线和最低检测限
        3.2.4 特异性试验结果
        3.2.5 重复性试验结果
        3.2.6 临床样品检测验证结果
    3.3 PRV微滴数字PCR(ddPCR)鉴别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3.3.1 ddPCR检测条件的确定
        3.3.2 ddPCR特异性试验结果
        3.3.3 ddPCR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3.3.4 重复性试验结果
        3.3.5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3.4 辽宁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3.4.1 PRV gB抗体检测结果
        3.4.2 PRV gE抗体检测结果
        3.4.3 2015~2020年辽宁省PRV野毒检测结果
    3.5 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
        3.5.1 猪伪狂犬病免疫方案的建立优化
        3.5.2 监测抽样技术研究与应用
        3.5.3 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分级净化技术研究
        3.5.4 研究成果的标准化研究与推广应用
        3.5.5 应用效果
4 讨论
    4.1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4.2 PRV qPCR鉴别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3 PRV ddPCR鉴别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4 辽宁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4.5 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水稻抗性胁迫下昆虫中肠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与昆虫的互作
        1.1.1 植物的抗虫机制
        1.1.2 植物防御的信号识别与传递
    1.2 昆虫中肠的研究进展
    1.3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
    1.4 褐飞虱与水稻互作机理
        1.4.1 褐飞虱的发生
        1.4.2 水稻抗褐飞虱的机理
        1.4.3 褐飞虱的生物型及防治措施
    1.5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1.5.1 依赖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凋亡信号通路
        1.5.2 依赖于Caspase酶的活化凋亡信号通路
        1.5.3 不依赖于Caspase酶活化的凋亡信号通路
    1.6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的研究进展
    1.7 活性氧的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水稻抗性胁迫下褐飞虱中肠细胞生理及分子反应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2.1 水稻种植、褐飞虱的养殖
        2.2.2 不同水稻喂养下褐飞虱中肠凋亡鉴定
        2.2.3 ACh E降解DNA实验
        2.2.4 中肠中不同物质及细胞类型的检测
        2.2.5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水稻喂养后褐飞虱中肠凋亡鉴定
        2.3.2 取食不同抗性水稻后中肠组织中的变化
        2.3.3 ACh E对 DNA的降解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水稻对棉铃虫中肠细胞的胁迫作用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3.2.1 不同品种水稻汁液的制备
        3.2.2 棉铃虫中肠细胞的免疫荧光实验
        3.2.3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有丝分裂细胞的检测
        3.3.2 活性氧的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流行性调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华鳖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产业概况
        1.1 中华鳖的生物学特征
        1.2 中华鳖养殖产业概况
    2 中华鳖病研究进展
        2.1 中华鳖病特点
        2.2 中华鳖常见疾病种类
        2.2.1 细菌性疾病
        2.2.2 真菌性疾病
        2.2.3 病毒性疾病
        2.2.4 寄生虫疾病
        2.2.5 非生物性疾病
    3 中华鳖疾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3.1 生态防治
        3.1.1 水质管理
        3.1.2 密度调控
        3.1.3 饲料与投喂
        3.1.4 生态养殖
        3.2 药物防治
        3.2.1 常用药物
        3.2.2 中药
        3.3 免疫防治
    4 中华鳖源3种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4.1 弗氏柠檬酸杆菌
        4.2 摩氏摩根氏菌
        4.3 肺炎克雷伯氏菌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流行病学资料的获取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鳖表观症状
        2.2 病程
        2.3 流行规律
        2.4 发病原因
        2.4.1 病原
        2.4.2 其他原因
    3 讨论
        3.1 病原的探讨
        3.2 发病因素的探讨
        3.3 预防措施
    4 小结
第三章 中华鳖3种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用鳖
        1.2 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1.3 病原菌的分离
        1.4 病原菌的鉴定
        1.4.1 形态观察
        1.4.2 生化鉴定
        1.4.3 16SrDNA片段扩增及序列分析
        1.5 病原菌的致病性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鉴定结果
        2.1.1 形态特征
        2.1.2 生理生化特性
        2.1.3 PCR鉴定结果
        2.2 人工回归感染结果
    3 讨论
        3.1 细菌鉴定方法与结果分析
        3.2 病原菌致病性结果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分离菌的耐药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
        1.3 药敏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3株分离菌的生长曲线
        2.2 药敏结果总体分析
        2.3 药敏结果差异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名词、缩略词表
第1章 概述
    1.1 白斑狗鱼简介
    1.2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1.2.1 生物学特性
        1.2.2 致病性及致病因子
    1.3 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
        1.3.1 药物防治
        1.3.2 疫苗防治
    1.4 嗜水气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1.4.1 A.hydrophila 出现耐药性的原因
        1.4.2 国内外 A.hydrophila 的耐药性状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及仪器设备
        2.1.3 流行病学调查
        2.1.4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1.5 病原菌的常规鉴定
        2.1.6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
        2.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2.2 病原菌菌落形态与培养特性
        2.2.3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
        2.2.4 16SrDNA 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及致病基因检测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嗜水气单胞菌对白斑狗鱼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料来源及试验用白斑狗鱼
        3.1.2 供试菌株
        3.1.3 主要试剂、培养基及仪器设备
        3.1.4 人工感染回归试验
        3.1.5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3.2 结果
        3.2.1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3.2.2 临床症状观察及剖检变化
        3.2.3 病理组织学变化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地区人工养殖白斑狗鱼发生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4.1.2 供试药品
        4.1.3 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
        4.1.4 药物敏感性测定
    4.2 结果
        4.2.1 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昌吉、五家渠分离株的来源
        4.2.2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改性粘土治理藻华对主要营养元素循环及藻毒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有害藻华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1.1 有害藻华的危害
        1.2 有害藻华暴发的治理方法
    2 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的研究进展
        2.1 粘土絮凝有害藻华的改性研究进展
        2.2 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的现场应用进展
    3 海洋中营养元素基本循环特征及粘土颗粒物对其影响
        3.1 海洋中氮元素循环的基本过程
        3.2 海洋中磷元素循环的基本过程
        3.3 海洋中硅元素循环的基本过程
        3.4 粘土颗粒物在海洋营养盐输送中的作用
    4 颗粒物及改性粘土的生态环境影响
        4.1 粘土颗粒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4.2 改性粘土的生态环境影响
    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改性粘土治理典型甲藻藻华对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微藻培养与实验用品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甲藻藻华消亡期及改性粘土治理后藻密度、活体荧光值及 pH 值变化特征
        3.2 甲藻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水体中 N、P 的总体变化特征
        3.3 甲藻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水体中溶解无机氮各组分变化特征
    4 讨论
        4.1 甲藻藻华消亡期及改性粘土治理方法对藻细胞的影响
        4.2 改性粘土治理甲藻藻华对不同形态磷循环的影响
        4.3 改性粘土治理甲藻藻华对不同形态氮循环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改性粘土治理硅藻藻华对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微藻培养与实验用品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S. costatum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藻密度、活力叶绿素荧光值及 pH 值变化特征
        3.2 S. costatum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营养元素的总体变化
        3.3 S. costatum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溶解态无机盐的变化特征
        3.4 S. costatum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沉积物中 Chl-a 的变化特征
    4 讨论
        4.1 改性粘土治理 S. costatum 藻华对藻细胞及水体 pH 值的影响
        4.2 改性粘土治理 S. costatum 藻华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
        4.3 改性粘土治理 S. costatum 藻华对硅和 Chl-a 的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改性粘土治理有毒藻藻华对藻毒素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微藻培养与实验用品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A. tamarense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水体藻密度、活体叶绿素 a 荧光值及 pH 值的变化
        3.2 A. tamarense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变化特征
        3.3 A. tamarense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沉积物中 Chl-a 的变化特征
        3.4 A. tamarense 藻华消亡期及治理后沉积物中 PSTs 的变化特征
    4 讨论
        4.1 改性粘土治理 A. tamarense 藻华对藻细胞和水体 pH 值的影响
        4.2 改性粘土治理 A. tamarense 藻华对氮、磷的影响
        4.3 改性粘土治理 A. tamarense 藻华对 Chl-a 和 PSTs 的影响
    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改性粘土治理方法对营养元素的直接清滤作用
    2 改性粘土治理方法对水环境的时间累加效应
    3 改性粘土治理方法的生态影响机理
    4 创新点
    5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7)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华南虎鼻气管炎的首次确诊与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CCPP研究进展
        1.2.1 CCPP病原学
        1.2.2 CCPP诊断
        1.2.3 CCPP流行病学
        1.2.4 CCPP防控
    1.3 藏羚的分类进化与分布
        1.3.1 藏羚的分类与进化
        1.3.2 藏羚的分布与数量
        1.3.3 藏羚的迁徙规律
    1.4 FVR研究进展
        1.4.1 FVR与FHV-1
        1.4.2 FHV-1致病机理
        1.4.3 FVR临床症状
        1.4.4 FVR诊断
        1.4.5 FVR流行病学
        1.4.6 FVR防治
    1.5 华南虎保护与常见传染病
        1.5.1 华南虎的分类
        1.5.2 华南虎的分布与数量
        1.5.3 猫科动物常见传染病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实验1 藏羚羊疑似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初步诊断
    2.1 材料和仪器
        2.1.1 调查问卷
        2.1.2 组织样品
        2.1.3 实验器材
        2.1.4 实验试剂
        2.1.5 PCR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信息调查
        2.2.2 样品采集
        2.2.3 病理学和电镜检查
        2.2.4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信息调查
        2.3.2 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2.3.3 组织病理学观察
        2.3.4 电镜观察
        2.3.5 分子生物学检测
    2.4 讨论与结论
        2.4.1 关于信息调查
        2.4.2 关于藏羚羊疑似疫情的初步诊断
    小结
3 实验2 Mccp分离鉴定及对藏羚羊致病性确立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样品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1.4 PCR引物
    3.2 实验方法
        3.2.1 支原体分离培养
        3.2.2 TEM检查
        3.2.3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
    3.3 实验结果
        3.3.1 支原体分离培养结果
        3.3.2 TEM镜检结果
        3.3.3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3.4.1 关于Mccp的分离与鉴定
        3.4.2 关于Mccp对藏羚羊的致病性
        3.4.3 关于Mccp藏羚羊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地位
    小结
4 实验3藏羚羊CCPP流行特点和风险分析及防控探讨
    4.1 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样品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1.4 PCR引物
        4.1.5 藏羚羊本底数据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处理
        4.2.2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分析
        4.2.3 CCPP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4.2.4 CCPP流行风险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分子生物检测与分析
        4.3.2 CCPP疫情统计
        4.3.3 CCPP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4.3.4 CCPP传播风险分析
        4.3.5 CCPP的防控探讨
    4.4 讨论与小结
    小结
5 实验4 华南虎中FHV-1的分离鉴定及流行风险评估
    5.1 材料和仪器
        5.1.1 实验样品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试剂
        5.1.4 PCR/RT-PCR引物
        5.1.5 分离用细胞
        5.1.6 实验动物
    5.2 实验方法
        5.2.1 病料处理
        5.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5.2.3 病毒分离
        5.2.4 电子显微镜观察
        5.2.5 动物回归实验
    5.3 实验结果
        5.3.1 FHV-1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
        5.3.2 病毒分离
        5.3.3 TEM观察
        5.3.4 动物回归实验
    5.4 讨论与小结
        5.4.1 关于FHV-1对华南虎的致病性
        5.4.2 关于华南虎FHV-1感染的可能来源
        5.4.3 关于华南虎FVR的流行风险
        5.4.4 关于FVR的防治措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缩写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细菌疾病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本文常用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点叉尾鮰主要细菌病的病原及病症
        1.1 气单胞菌及相关病症
        1.2 鲇鱼爱德华菌及相关病症
        1.3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相关病症
        1.4 柱状屈挠杆菌及相关病症
    2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1 抗生素药物防治
        2.2 疫苗的使用
        2.3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2.4 中草药防治
    3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细菌疾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物筛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主要溶液及配制
        2.3 病原菌的分离
        2.4 人工感染试验
        2.4.1 滤液人工感染试验(病毒学试验)
        2.4.2 回归感染试验
        2.4.3 人工注射感染试验
        2.4.4 人工浸泡感染试验
        2.5 菌种生化鉴定
        2.6 药物敏感性试验
        2.7 几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鱼来源及症状
        3.2 分离菌的培养特性
        3.3 病原菌的致病性
        3.3.1 滤液人工感染试验
        3.3.2 人工注射感染试验
        3.3.3 人工浸泡感染试验
        3.3.4 回归感染试验
        3.4 病原菌的鉴定
        3.4.1 生化鉴定结果
        3.5 药物敏感性试验
        3.6 最小抑菌、杀菌浓度
    4 讨论
第三章 微生态制剂对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细菌病的免疫保护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饲养条件
        1.2 试验饲料及加工
        1.3 吞噬原的制备
        1.4 试样收集
        1.5 白细胞吞噬活性测定
        1.6 血清溶菌酶活性测定
        1.6.1 菌液的制备
        1.6.2 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1.6.3 标准曲线的制备
        1.7 免疫保护率的测定
        1.8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投喂益生菌对斑点又尾如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2.2 投喂益生菌对斑点叉尾鮰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2.3 非特异性免疫保护率
    3 讨论
第四章 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及临床应用
    1 前言
    2 临床预防及治疗实验
        2.1 预防试验
        2.2 治疗试验
    3 临床预防与治疗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成果

(9)养殖文蛤病害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毒性疾病
    1.1 病原体与致病症状
    1.2 流行规律
    1.3 病理变化
    1.4 预防与治疗
2 细菌性疾病
    2.1 病原体、致病症状与流行规律
    2.2 病理变化
    2.3 检测与诊断技术
    2.4 预防与治疗
3 寄生虫性疾病
    3.1 病原体与致病症状
    3.2 流行规律
    3.3 病理变化
    3.4 预防与治疗
4 其他疾病
5 小结与展望

(10)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预防措施
5 治疗方案

四、“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D]. 高晓建. 扬州大学, 2021
  • [2]辽宁省PRV的分离鉴定与流行病学调查及PRV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兰德松.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水稻抗性胁迫下昆虫中肠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D]. 陈小艺. 湖北大学, 2019(05)
  • [4]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流行性调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耐药性研究[D]. 尹梦雅.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5]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 秦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6]改性粘土治理藻华对主要营养元素循环及藻毒素的影响[D]. 卢光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7]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华南虎鼻气管炎的首次确诊与流行病学研究[D]. 孙贺廷.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8]斑点叉尾鮰暴发性细菌疾病防治研究[D]. 刘孝明.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6)
  • [9]养殖文蛤病害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张彬,黄婷,熊建华,谢达祥,韦嫔媛,彭金霞,陈晓汉.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5)
  • [10]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标签:;  ;  ;  ;  ;  

“养殖田螺暴发性死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