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

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

一、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起毓[1](2021)在《没食子酸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文中指出背景高血压是是引起心脏、脑、肾及血管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及血管重塑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是一种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我们最近研究表明,GA对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大和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但是,G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和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阐明GA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及血管重塑中作用及分子机制,为GA是否可作为防治高血压的新候选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选用8-12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ngⅡ处理组,AngⅡ+GA(灌胃,5 mg/kg BW)组,AngⅡ+GA(灌胃,20 mg/kg BW)组。应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微量泵埋入皮下灌注AngⅡ(490 ng/kg/min)或生理盐水2周,建立AngⅡ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并观察GA对高血压的影响。2.研究方法:(1)血压监测:采用BP-2010鼠尾无创血压计进行小鼠血压监测。自埋泵前1天开始测量各组小鼠基础血压,埋泵后隔日监测各组小鼠收缩压及心率,每只小鼠重复测量不少于8-12次,计算平均值,观察血压动态变化趋势。(2)组织病理学和功能检查: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主动脉免疫炎症反应;二氢乙锭(DHE)染色检测主动脉氧化应激水平。主动脉张力检测观察血管舒张功能变化;检测主动脉NO水平变化等。(3)组织mRNA和蛋白水平分析: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炎症、纤维化及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及免疫蛋白酶体催化亚基相关蛋白表达水平。3.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Mean±SD)。采用学生t检验比较两组间正态分布的显着性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没食子酸显着改善AngⅡ诱导的血压升高AngⅡ灌注2周后小鼠收缩压(SBP)明显增加,而GA处理后剂量依赖性降低SBP升高。2.没食子酸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增厚、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AngⅡ灌注2周后均明显增高小鼠主动脉壁增厚、纤维化程度、巨噬细胞数量、ROS水平及相关标志物(α-SMA、collagen I/ⅡI、IL-1β、IL-6、TNF-α、MCP-1、NOX1、NOX2、NOX4及P22phox)的表达水平,而GA处理后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这些改变。3.没食子酸改善AngⅡ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NO水平AngⅡ灌注2周后明显损伤主动脉血管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功能,降低eNOS的表达水平以及血管和血清NO的浓度。而GA处理后剂量依赖性地改善这些作用。4.没食子酸明显降低AngⅡ诱导的免疫蛋白酶体活性及催化亚基的表达GA处理后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ngⅡ诱导的主动脉免疫蛋白酶体活性及催化亚基表达水平升高。GA处理后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这些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GA在Ang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和血管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是GA处理降低AngⅡ诱导的免疫蛋白酶体催化亚基β2i和β5i的表达水平和活性,进而抑制eNOS的降解,升高NO水平,改善中动脉的舒张功能和血压升高。提示GA可能是治疗高血压和血管功能障碍的潜在药物。

吴伏鹏,封启明[2](2020)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因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成为目前急诊医学领域的研究难点,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以往关于HFpEF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以探索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左心房收缩功能受损及心房活动不同步、左心室肥厚及收缩功能不全也参与了HFpEF的病理生理发展,且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肥胖及代谢异常对舒张功能障碍影响的重要性,其中一些新的靶点(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转化生长因子-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也被发现与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李爽[3](2020)在《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症的药理研究》文中认为门静脉高压(PH)是临床慢性肝病的常见难治并发症,以门脉的血流增多与阻力升高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汇管区巨噬细胞氧化亢进,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活性降低,引起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等舒张物生物利用度降低,是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本课题前期建立了恒流测压大鼠门脉离体灌流系统,发现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可有效降低门脉压力,缓解PH。因此,在前期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四氯化碳(CC14)诱导复制大鼠PH模型,以氯膦酸二钠脂质体清除肝脏巨噬细胞,与未清除巨噬细胞大鼠配对比较,确定巨噬细胞激活参与PH。在离体灌流门脉系统上,以盐酸氨基胍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塞来昔布抑制2型环氧合酶(COX-2),观察舒张物生物利用度,并通过检测SOD3酶活性等,探索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防治PH的药理机制。1.巨噬细胞参与大鼠门脉高压症[目的]观察巨噬细胞激活在大鼠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模型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3mL/kg);d70-105,将模型大鼠分为2亚组,巨噬细胞未清除与清除组,半数动物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PBS脂质体(0.3mL/kg),另半数动物尾静脉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15mg/kg)。d105,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在体门脉压力,单核细胞数量,血清sCD163和趋化因子2(CCL2)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CD163阳性表达。[结果]PBS脂质体组内,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门脉压力升高,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升高,血清CD163和CCL2含量增加,汇管区CD163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量升高:氯膦酸二钠脂质体组内,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升高,门脉压力升高,血清CD163和CCL2含量增加,汇管区CD163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量升高;各组大鼠配对比较,对照大鼠中,巨噬细胞清除组较未清除组血浆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降低,血清CD163含量降低和CCL2含量,模型大鼠中,巨噬细胞清除组较未清除组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降低,门脉压力降低,血清CD163含量、CCL2含量、CD163阳性表达量均下降。[结论]巨噬细胞参与大鼠门脉高压。2.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防治大鼠门脉高压药效[目的]观察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防治大鼠门脉高压的药效。[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32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丹酚酸B组、甘草酸二铵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模型组和治疗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14(3mL/kg);d56,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0.01%CMC(5mL/kg),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5mL/kg)灌胃,d70,将各组大鼠再分为2亚组,巨噬细胞未清除与清除组,每周1次分别尾静脉注射PBS脂质体(0.3mL/kg)或氯膦酸二钠脂质体(15mg/kg)。d105,称量大鼠体重,麻醉后,收集腹水,检测在体门静脉压力,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肝功,称量肝脏、脾脏重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胶原沉积,形态计量假小叶个数及体积比和胶原纤维构成比。[结果]治疗各组较模型组比较,可显着减少腹水量,缓解肝脏病理变化,减少假小叶形成及胶原纤维沉积,降低在体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功能;巨噬细胞清除同未清除组配对比较,阳性药、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和联合组巨噬细胞清除组大鼠假小叶个数减少,平均体积增加,胶原纤维沉积比减少。[结论]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治疗大鼠门脉高压,且疗效具有巨噬细胞依赖趋势。3.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药理[目的]探索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抑制汇管区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大鼠门脉高压的药理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44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丹酚酸B组、甘草酸二铵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模型组和治疗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14(3mL/kg);d56,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0.01%CMC(5mL/kg),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5mL/kg)灌胃治疗,d70,将各组大鼠分为2亚组,巨噬细胞未清除与清除组,每周1次分别尾静脉注射PBS脂质体(0.3mL/kg),另半数动物尾静脉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15mg/kg)。d105,大鼠麻醉后,测量在体门脉压力,进行离体门脉灌流,测量NO和PGI2利用度,取左叶肝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脏NADPH氧化酶2(NOX2),SOD3,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阳性表达量,肝脏匀浆,检测SOD3酶活性,NOX2和SOD3蛋白表达量。[结果]单体各组较模型组比较,门脉压力下降,NOX2和iNOS表达减少,eNOS和SOD3表达增加,SOD3酶活性升高,舒张物NO和PGI2利用度升高;巨噬细胞清除后同未清除组配对比较,模型组门脉压力下降,NOX2和iNOS表达减少,eNOS和SOD3表达增加,SOD3酶活性升高,舒张物NO和PGI2利用度升高;各中药单体组门脉压力下降,NOX2、iNOS和eNOS表达量下降,丹酚酸B和联合组NO和PGI2利用度升高,甘草酸二铵组NO和PGI2利用度降低。[结论]巨噬细胞参与门脉高压发生与发展,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提高舒张物利用度,保护抗氧化酶活性,回降门脉压,防治门脉高压,巨噬细胞为丹酚酸B治疗门脉高压作用靶点之一。

高勇强[4](2020)在《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文中认为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免疫病理性疾病。在中国危害最大的血吸虫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形成过程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如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IL-1、IL-6及TNF-α等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显着性升高,IL-4与IFN-γ细胞因子的失衡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寄生虫感染宿主后,体内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大量增殖和聚集在病变组织中,显着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从而调节过度炎症反应,但这种抑制作用也有利于虫体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为探索MDSC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体内的分布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分离和分析血吸虫病模型小鼠各时期骨髓、血液、肝脏以及脾脏中的MDSC增殖状况、特性和动态水平变化;研究MDSC亚群对血吸虫病模型小鼠体内CD4+T和CD8+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MDSC对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从而为MDSC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提供实验依据,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后的免疫调节网络,为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实验依据。第一部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动态水平分析及亚群鉴定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研究MDSC在模型小鼠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在自然病程中的动态水平变化,分离、鉴定其亚群和细胞形态。探讨MDSC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1.采用血吸虫尾蚴腹部敷贴法,每只小鼠感染尾蚴30±条,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感染40只BALB/c小鼠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置正常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在计划时间点麻醉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观察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的肝脏病理变化。(备注:实际感染小鼠数量是计划数的120%,以防在长病程饲养和实验中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死亡,本论文涉及到构建疾病模型的实验小鼠数量皆采取此方法计算;本论文中所有动物实验严格按照南华大学伦理委员会规定执行,实验动物在麻醉下处死,尽一切努力最大程度减少其疼痛、痛苦和意外死亡。)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在第0w(周),2w、4w、6w、8w、12w、16w、20w体内的血液、肝脏、脾脏和骨髓MDSC的动态水平变化,每个时间点取5只小鼠做样本。同时,正常对照组小鼠与感染组小鼠同步饲养,在感染组小鼠自然病程的第4w、8w的时间点,检测MDSC在两组小鼠体内上述四种组织中的水平。3.选取模型小鼠自然病程的第8w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法,以CD11bGr-1Ly6G为鉴定分子,分选出模型小鼠骨髓MDSC中表型为CD11b+Gr1+Ly6G+的粒系亚群(granulocytic MDSC,G-MDSC)和表型为CD11b+Gr1+Ly6G-的单核系亚群(mononuclear MDSC,M-MDSC),采用Write-Giemsa染色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析。结果:1.模型小鼠肝脾标本肉眼观:肝脾的大体改变与日本血吸虫病肝脾病变相符。血吸虫感染第6w后肝脏呈褐色、质地变硬,表面可见明显的虫卵颗粒状结节,血吸虫感染第4w后脾脏体积开始增大;2.模型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第4w出现炎症反应和胶原蛋白表达,第6w后肝脏出现虫卵肉芽肿病变和纤维化病变,且随时间延长病变加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w和第8w时,对照组正常小鼠体内肝、脾、骨髓、血液四种组织MDSC水平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同期实验组(血吸虫病模型组)比较,四种组织的MDSC均显着低于实验组,P<0.05。3.在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的自然病程中,采用流式细胞术连续检测血吸虫病模型小鼠在第0w、2w、4w、6w、8w、12w、16w、20w时,体内肝、脾、骨髓、血液四种组织的MDSC的动态水平变化,检测结果显示:血吸虫感染组小鼠体内骨髓、脾脏、肝脏、外周血等四种组织中MDSC水平较对照组正常小鼠显着性升高,P﹤0.05。在骨髓和血液组织中,MDSC在血吸虫感染后第2w出现第一个峰值;在血吸虫感染后第8w,MDSC在四种组织中达到较高水平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状态,与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呈现出MDSC在组织的聚集状态。4.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法,从处于自然病程第8w时的血吸虫病模型小鼠的骨髓组织内,分离纯化出MDSC粒系亚群(granulocytic MDSC,G-MDSC)和MDSC单核系亚群(mononuclear MDSC,M-MDSC),其中粒系亚群(G-MDSC)细胞占比约85%,单核系亚群(M-MDSC)占比约15%。Wright-Giemsa染色观察,显示粒系MDSC(G-MDSC)亚群细胞主要由中晚幼粒细胞为主的幼稚粒细胞构成,单核系MDSC(M-MDSC)亚群细胞主要由幼稚单核细胞构成。小结: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随着虫卵肉芽肿形成及炎症反应的加剧,MDSC水平显着升高,并聚集于小鼠骨髓、血液、肝脏及脾脏等组织中;MDSC呈异质性,可分为表型为CD11b+Gr1+Ly6G+的粒系MDSC亚群(granulocytic MDSC,G-MDSC)和表型为CD11b+Gr1+Ly6G-的单核系亚群(mononuclear MDSC,M-MDSC),并以粒系亚群(G-MDSC)为主。第二部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亚群分离及对CD4+T和CD8+T细胞的免疫作用研究目的:分离和纯化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MDSC亚群,研究各亚群对CD4+T和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重新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分批感染45只BALB/c小鼠,置SPF动物房饲养。取病程第8w时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12只,麻醉后处死,取模型小鼠双股骨、胫骨的骨髓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分选出表型为CD11b+Gr1+Ly6G-的单核系MDSC(mononuclear MDSC,M-MDSC)和表型为CD11b+Gr1+Ly6G+的粒系MDSC(granulocytic MDSC,G-MDSC)两个亚群细胞,同时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10只正常BALB/c小鼠脾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采用CFSE(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二醋酸羧基荧光素,琥珀酰基酯)标记T细胞,将分选出的G-MDSC和M-MDSC亚群细胞分别与两种T细胞以1:2、1:4、1:8的比例混合培养72小时,实验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T细胞单独培养组)、阳性对照组(活化剂Dynabeads CD3/28-T-Activator刺激的T细胞培养组)、实验组(MDSC和活化剂刺激的T细胞混合培养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FSE染色的增殖抑制指数。2.取病程第8w时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6只,麻醉后处死,取两侧的股骨和胫骨的骨髓组织,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分选出BM-MDSC,q RT-PCR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GF-β和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2(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2,NOS2)的m RNA表达水平。3.麻醉后处死病程第8w时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27只和正常小鼠18只,分别提取制备骨髓MDSC,实验分4组,模型小鼠BM-MDSC加10μg/m L Sj SEA(血吸虫可溶性虫卵蛋白)刺激组,模型小鼠BM-MDSC加10μg/m L Con A(刀豆蛋白A)刺激组,模型小鼠BM-MDSC加PBS组,正常小鼠BM-MDSC加PBS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72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1.G-MDSC和M-MDSC两种亚群细胞均能抑制CD4+T、CD8+T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浓度/数量依赖性。共培养体系中MDSC数量越多,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越强。G-MDSC表现的抑制作用较M-MDSC更明显。2.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显示:血吸虫模型小鼠体内MDSC表达的TGF-β、IL-10、IL-4和IFN-γ等细胞因子以及Arg 1、NOS2两种酶的m RNA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ELISA结果显示模型小鼠MDSC加SEA刺激组分泌的TGF-β、IL-10、IL-4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小鼠MDSC加PBS组。且Sj MDSC加SEA刺激组的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Sj MDSC加Con A和Sj MDSC加PBS组,其中,TGF-β、IL-10的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小结:MDSC能显着抑制CD4+T、CD8+T细胞的增殖,其中以MDSC粒系(CD11b+Gr1+Ly6G+)亚群抑制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DS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4和IFN-γ,上调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2(NOS2)的表达有关。第三部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对Treg细胞的影响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Treg细胞在肝脾组织中的动态水平变化,分析血吸虫病免疫病理过程中MDSC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探讨MDSC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1.重新构建30只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在自然病程的第0w、4w、8w、12w、16w、20w时的肝、脾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分析Treg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体内的动态水平变化。2.采用pearson法分析模型小鼠体内同期时间点的MDSC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FCM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正常小鼠比较,小鼠肝、脾组织中的Treg细胞在病程第8w,第12w,第16w时,占CD4+T细胞数量百分比显着性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reg细胞的比例在血吸虫病病程的第8w达峰值,肝组织为37.2±3.04%,脾组织为30.2±1.2%,均显着性高于其它时间点,P<0.01。2.Pearson法分析长病程中相同时间点的MDSC和Treg细胞两者动态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二者在肝组织中r=0.429,P<0.05,脾组织中r=0.498,P<0.01。说明在肝脾组织中,两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且在脾组织中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小结: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随着肝虫卵肉芽肿病变严重程度的加剧,MDSC与Treg细胞在肝脾组织中均显着升高,两者呈中度正相关,可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改变中发挥抑制协同作用。总结论1.MDSC在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骨髓、血液、肝、脾组织中显着性升高,并在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及病变组织肝脏中呈现明显聚集现象。2.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体内的MDSC由粒系MDSC亚群(G-MDSC)和单核系MDSC亚群(M-MDSC)构成,以G-MDSC为主。G-MDSC与M-MDSC均可以抑制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分泌的TGF-β、IL-10、IL-4、IFN-γ等细胞因子及上调NOS2和Arg1的表达有关。3.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肝脾组织中的MDSC与Treg细胞呈中度正相关,可能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反应中发挥免疫抑制协同作用。

佟娜仁其木格[5](2019)在《ZLW调控SmAP干预宿主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体表非特异性结合短肽ZLW调控日本血吸虫碱性磷酸酶SmAP,干预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1)分别用AMP+SmAP+ZLW?A2a受体激动剂及抑制剂、A2b受体激动剂及抑制剂处理生长良好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ELISA检测各试剂最佳浓度。(2)Western Blot检测ZLW作用后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以及精氨酸酶1蛋白含量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腺苷浓度的改变,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检测日本碱性磷酸酶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合酶、精氨酸酶1 mRNA的表达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的浓度。(3)免疫荧光鉴定M2型巨噬细胞。结果:(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ZLW作用后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精氨酸酶1表达下调。ELISA结果显示,腺苷合成减少,腺苷受体激活度下降。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结果显示,ZLW作用后SmAP酶活性降低。qRT-PCR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上调,精氨酸酶1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硝酸还原酶法结果显示,处理组一氧化氮表达量上升。(2)免疫荧光技术结果显示M2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结论:ZLW可降低SmAP的酶活性,ZLW通过降低SmAP的酶活性,减少细胞外腺苷合成,导致腺苷受体激活率下降,从而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

吴影[6](2019)在《肝乐颗粒水提工艺、质量控制及药效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乐颗粒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制剂,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肝硬化活动期,临床应用十余年,疗效确切。本课题旨在对肝乐颗粒的原水提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工艺产品的指标成分含量、药效学进行比较,为该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1肝乐颗粒的水提工艺优化研究参考文献及预实验结果,以绿原酸含量、芍药苷含量、柚皮苷含量、新橙皮苷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浸泡时间对肝乐颗粒水提工艺的影响,并对优化后工艺进行验证。2肝乐颗粒的定性定量研究及含量比较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十一味中药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鉴别出了其中的六味成分,分别是茵陈、白芍、柴胡、黄芪、枳壳和板蓝根,并对薄层图谱进行三维扫描得到三维薄层色谱图;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指标成分绿原酸、芍药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两种工艺的含量高低。并对两种工艺进行指纹图谱考察,对肝乐颗粒的质量研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3肝乐颗粒两种工艺对大鼠“肝损伤”模型的药效比较研究选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乐颗粒现工艺组(6g/kg)、肝乐颗粒原工艺组(6g/kg)和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10-3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50%四氯化碳(CCl4)0.1mL/100g背部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12周。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肝乐颗粒,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6周。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电镜观察细胞内细胞器等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肝乐颗粒最佳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时间2h,提取3次,每次1h。2薄层鉴别结果及含量测定结果对肝乐颗粒复方中十一味药材进行薄层鉴别,最终鉴别出茵陈、白芍、柴胡、黄芪、板蓝根、枳壳六味药材。对两种工艺进行含量测定,最终得到现工艺含量稍高于原工艺,其中现工艺中绿原酸、芍药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分别为绿原酸0.616±0.009mg/g、4.170±0.029mg/g、6.360±0.030mg/g、4.88±0.023mg/g;RSD(n=10)值分别为1.67%、1.52%、1.52%、1.49%。3两种工艺药效比较研究与模型组比较,肝乐颗粒两种工艺组都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ALT、AST、TBIL、DBIL、AKP、GGT、MDA、TNOS、iNOS的含量(P<0.05,P<0.01),升高TP、SOD、ALB水平(P<0.05,P<0.01),减轻大鼠肝纤维化增生程度。且肝乐颗粒现工艺组降低或升高各因素指标的水平稍优于原工艺组。结论:1优选出的水提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为肝乐颗粒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实验依据。2薄层鉴别方法简便,阴性无干扰;现工艺组指标成分含量高于原工艺组。3肝乐颗粒两种工艺组均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但肝乐颗粒现工艺组与原工艺组相比,现工艺组减轻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优于原工艺组,降低或升高各因素指标的水平优于原工艺组。

熊永晅[7](2018)在《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芪多糖作为从黄芪中提取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临床上常被用于畜禽的抗氧化应激药物。在应激反应中,过量的一氧化氮与氧自由基结合产生过氧亚硝基阴离子,会破坏核酸分子,钝化膜脂蛋白和细胞内必要蛋白,引起细胞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死亡。一氧化氮合酶作为机体内催化精氨酸合成一氧化氮的最主要酶,对于调控机体内的一氧化氮合成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黄芪多糖抗氧化应激过程中对一氧化氮合酶在各器官组织的表达调控作用,为深入理解黄芪多糖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构建了慢性应激小鼠模型,并用黄芪多糖干预治疗,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总超氧岐化酶活力、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验证黄芪多糖的抗氧化应激效果,同时利用Western-blot技术方法检测黄芪多糖抗应激作用中机体主要组织器官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分析应激损伤脏器血管内皮NOS的表达。慢性应激会造成小鼠采食量和体增重的显着下降(P<0.05),以及肝脏器官指数的显着下降(P<0.05)。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正常小鼠脾脏器官指数(P<0.05),改善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减少,恢复肝脏器官指数。黄芪多糖可以恢复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血清总超氧岐化酶的活力(P<0.05),降低血清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P<0.05),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黄芪多糖能够显着降低慢性应激小鼠心脏和肺脏组织iNOS的表达(P<0.05),极显着降低慢性应激小鼠肝脏组织iNOS、胸腺组织nNOS以及肺脏组织eNOS的表达(P<0.01);显着提高慢性应激小鼠胸腺组织iNOS和心脏组织eNOS的表达(P<0.05)。此外,黄芪多糖能够显着提高正常小鼠肝脏组织eNOS和肾脏iNOS的表达(P<0.05)。总之,黄芪多糖能够阻止慢性应激小鼠体内超氧化物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抑制羟基氧自由基的产生,使机体内的活性氧含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iNOS可能更多地参与应激反应的发展和进程,黄芪多糖的抗应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内NOS的稳定性,以维护机体内一氧化氮的动态平衡。

安祯祥,何远利,王敏[8](2016)在《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1)组、扶正化瘀(0.415 g·kg-1)组、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高、中、低剂量(80,40,20 g·kg-1)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每日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第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低、中剂量组血清中的ALT,AS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ALT,AST含量显着降低(P<0.01),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中剂量组血清中的HA含量明显降低(P<0.05),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HA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其中以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下调纤维化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许永乐,蔡大勇,唐朝枢[9](2005)在《CCl4导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机制》文中提出用溶于食用油的CCl4来诱导肝硬化是最经典、最确切的实验模型.CCl4进入体内后,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产生活性物质,通过脂质过氧化、共价结合等机制引起选择性肝损伤:同时许多恢复因子也参与了肝硬化发生.血管活性物质对肝脏血流的调控在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夏亮[10](2003)在《青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ET-1、iNOS的mRNA表达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青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ET-1、i NOS的mRNA表达影响 目的 观察青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ET-1、iNOS的mRNA表达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SD大鼠16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18只,造模组150只,造模组大鼠予3ml/kg体重40%CCl4(食用大豆油稀释)皮下注射,每周两次,首次用量加倍,共9周。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仍作为正常对照组。青宁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22g/kg体重·d、11g/kg体重·d及5.5g/kg体重·d的青宁汤灌胃治疗,秋水仙碱组给予0.5mg/kg体重·d灌胃治疗,肝纤维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9周。实验结束后次日处死,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判断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ET-1、iNOS的mRNA表达。结果①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计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应用青宁汤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治疗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计分明显下降,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和显着性(P<0.01,P<0.05),其中青宁汤大剂量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下降程度较青宁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着性和显着性(P<0.olP<0.05)。②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ET一1、iNOS的mRNA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ol);应用青宁汤大、中、小剂量治疗后肝组织iNOSmRNA阳性表达明显下调,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差异有非常显着性和显着性意义(尸<0.01,尸<0.05),秋水仙碱组肝组织iNOSmRNA阳性表达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青宁汤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肝组织中ET一lmRNA阳性表达与肝纤维化模型组以,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①青宁汤能明显减轻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和改善肝纤维化情况。②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ET-1、iNoS的mRNA表达增高。③青宁汤能抑制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INOSmRNA的合成,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之一。

二、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没食子酸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抗体
        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实验动物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动物模型建立
        2.3 血压监测
        2.4 实验动物取材
        2.5 组织石蜡切片制备
        2.6 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
        2.7 Masson三色染色
        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c-2)
        2.9 二氢乙锭(DHE)染色
        2.10 小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实验
        2.11 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
        2.12 20S蛋白酶体活性检测
        2.13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水平表达
        2.14 qPCR法检测mRNA水平的表达
        2.15 相关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GA降低AngⅡ诱导的收缩压升高
    2.GA抑制AngⅡ诱导的主动脉壁增厚
    3.GA抑制AngⅡ诱导的主动脉壁纤维化
    4.GA抑制AngⅡ诱导的主动脉免疫炎症反应
    5.GA抑制AngⅡ诱导的主动脉氧化应激
    6.GA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功能障碍
    7.GA抑制AngⅡ诱导的主动脉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降低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降解
    8.GA抑制AngⅡ诱导的主动脉中免疫蛋白酶体活性及其催化亚基的表达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大蒜来源有机硫化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脏收缩功能不全
    1.1 左心房收缩功能受损及心房活动不同步
    1.2 左心室肥厚及收缩功能不全
2 心脏舒张功能异常
    2.1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2.2 雌激素水平下降
    2.3 淀粉样物质沉积
    2.4 肥胖及代谢异常
        2.4.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IGFBP7)水平升高
        2.4.2 脂肪细胞增多
        2.4.3 TGF-β水平升高
        2.4.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缺乏
    2.5 线粒体损伤和活性氧类增加
3 小结

(3)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症的药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巨噬细胞参与大鼠门脉高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果
    5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防治门脉高压的药效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药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文献综述一 脂质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三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防治门脉高压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索引
绪论
第一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动态水平分析及亚群鉴定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2.3.2 HE和 Masson染色观察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2.3.3 FCM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体内四种组织MDSC的动态水平
        2.3.4 FCM分选及Giemsa染色鉴定小鼠模型中骨髓MDSC粒系和单核系亚群
        2.3.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
        3.1.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和脾脏的大体改变
        3.1.2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组织的HE染色
        3.1.3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组织的Masson染色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MDSC动态水平变化
        3.2.1 FCM检测Sj模型小鼠、对照组正常小鼠MDSC水平
        3.2.2 FCM检测Sj模型组小鼠MDSC动态水平
        3.3 FCM分选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骨髓MDSC亚群
        3.4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骨髓粒系和单核系MDSC亚群细胞的形态学鉴定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第二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亚群分离及对CD4+T和CD8+T细胞的免疫作用研究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其他实验用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2.4.2 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和CD8+T细胞
        2.4.3 CD4+T和CD8+T细胞的CFSE染色
        2.4.4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骨髓MDSC亚群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2.4.5 MDSC亚群对CD4+T和CD8+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2.4.6 q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Arg1、NOS2 mRNA的水平
        2.4.7 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2.4.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MDSC亚群对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抑制实验
        3.2 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Arg1、NOS2酶的mRNA水平
        3.3 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第三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对Treg细胞的影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2.3.2 FCM检测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和脾脏Treg细胞动态水平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FCM检测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脾组织的Treg细胞动态水平
        3.2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体内MDSC与 Treg细胞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s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课题与论文
    一、研究及参与课题
    二、发表论文
课题资助
致谢

(5)ZLW调控SmAP干预宿主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写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及耗材
        2.1.2 细胞及主要试剂
        2.1.3 常用试剂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RAW264.7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及保存
        2.2.2 ELISA测定各刺激因子最佳浓度
        2.2.3 干预分组
        2.2.4 免疫印迹法检测iNOS和 Arg1 的蛋白表达水平
        2.2.5 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腺苷的含量
        2.2.6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检测碱性磷酸酶酶活性
        2.2.7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中NO的含量
        2.2.8 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iNOS和 Arg1的m RNA转录水平
        2.2.9 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膜A2aR,A2bR
        2.2.10 免疫荧光测定细胞表面标志,鉴别M2 型巨噬细胞。
        2.2.11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ELISA测定各刺激因子最佳浓度
    3.2 多肽干预后对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和精氨酸酶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3 多肽干预后对细胞培养上清中腺苷的影响
    3.4 多肽干预后对碱性磷酸酶酶活性的影响
    3.5 多肽干预后对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和精氨酸酶1的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3.6 多肽干预后对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的影响
    3.7 多肽干预后对巨噬细胞膜A2aR,A2bR的影响
    3.8 多肽干预后对M2 型巨噬细胞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与基金项目
致谢

(6)肝乐颗粒水提工艺、质量控制及药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章 多指标正交试验结合UPLC优选肝乐颗粒水提工艺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因素与水平
        2.2 正交试验设计表
        2.3 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4 线性关系的考察
        2.3.5 精密度实验
        2.3.6 稳定性实验
        2.3.7 重复性实验
        2.3.8 含量测定
        2.4 干浸膏得率的计算
        2.5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2.6 验证性试验
    3 讨论
第二章 肝乐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与试剂
        1.3 肝乐颗粒样品的制备
    2 薄层鉴别
        2.1 白芍薄层鉴别方法
        2.2 柴胡薄层鉴别方法
        2.3 黄芪薄层鉴别方法
        2.4 茵陈薄层鉴别方法
        2.5 枳壳薄层鉴别方法
        2.6 板蓝根的薄层鉴别
    3 肝乐颗粒的含量测定
        3.1 溶液的制备
        3.2 色谱条件
        3.3 专属性试验
        3.4 方法学考察
        3.5 样品含量测定
        3.6 两种制备工艺肝乐颗粒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3.7 样品的聚类分析
        3.8 样品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薄层鉴别
        4.2 制剂的含量测定
    5 指纹图谱的评价
第三章 肝乐颗粒两种不同制备工艺药效对比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药
        1.3 试剂
        1.4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给药方案
        2.2 大鼠一般形态学观察
        2.3 病理组织学检测
        2.3.1 HE染色
        2.3.2 Masson染色
        2.4 血清ALT、AST、TBIL、DBIL、TP、ALB、ALP、GGT、MDA、SOD、TNOS、iNOS测定
        2.5 肝组织MDA、SOD、TNOS、iNOS测定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5.1 动物模型的选择
        5.2 阳性药的选择
        5.3 肝纤维化指标选择依据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芪多糖的抗应激作用
    1.2 一氧化氮合酶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的分组及处理
        2.2.2 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检测
        2.2.3 Western blot检测
        2.2.4 组织免疫荧光检测
        2.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应激模型的建立
    3.2 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的表观治疗效果
    3.3 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组织器官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3.5 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肝脏血管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黄芪多糖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4.2 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4.3 一氧化氮合酶的组织分布在黄芪多糖抗应激中的作用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动物
    1.3 仪器
2 方法
    2.1 分组及造模
    2.2 给药
    2.3 取材
    2.4血清ALT,AST,HA测定
    2.5 肝组织病理检测
    2.6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i NOS mRNA表达
    2.7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i NOS蛋白表达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3.2 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大鼠血清中ALT,AST,HA的影响
    3.3 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3.4 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组织i NOS mRNA表达的影响
    3.5 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组织i 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9)CCl4导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CCl4诱导肝硬化
2 CC14肝毒性的发病机制
    2.1 自由基是CC14肝毒性的始动机制
    2.2 共价键形成引起早期肝损伤
    2.3 活性醛类导致晚期肝损伤
    2.4核酸低甲基化干预生物合成
    2.5 钙超载为肝损害的最后途径
    2.6 细胞内抗损伤机制
    2.7 细胞外抗损伤细胞因子
3 调控门静脉高压的活性物质
4 基因芯片技术显示的研究前景

(10)青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ET-1、iNOS的mRNA表达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用品
    (二) 方法
        1 实验动物造模
        2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3 实验步骤
        4 观察指标
        5 统计方法
三、 结果
    (一) 大鼠的一般情况和存活情况
    (二) 青宁汤对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的影响
    (三) 实验大鼠ET-1、iNOS的mRNA表达情况
        1 实验大鼠肝组织中ET-1mRNA表达情况
        2 实验大鼠肝组织中iNOSmRNA表达情况
    (四) 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计分、ET-1mRNA、iNOS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
四、 分析与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附: 文献综述

四、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没食子酸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 张起毓.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吴伏鹏,封启明. 医学综述, 2020(22)
  • [3]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症的药理研究[D]. 李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D]. 高勇强. 南华大学, 2020
  • [5]ZLW调控SmAP干预宿主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D]. 佟娜仁其木格. 南华大学, 2019(01)
  • [6]肝乐颗粒水提工艺、质量控制及药效比较研究[D]. 吴影.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黄芪多糖对慢性应激小鼠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D]. 熊永晅.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 安祯祥,何远利,王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18)
  • [9]CCl4导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机制[J]. 许永乐,蔡大勇,唐朝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2)
  • [10]青宁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ET-1、iNOS的mRNA表达影响[D]. 夏亮. 浙江中医学院, 2003(03)

标签:;  ;  ;  ;  ;  

肝纤维化过程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动态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