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公文:武力弃权主题不深

起草公文:武力弃权主题不深

一、草拟公文:力戒主题不深刻(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方方[2](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条件还不具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各地召开了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民主建政的初步探索,是新政权与群众进行互动的主要路径和方式,在稳定政权、安抚民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50年10月和1951年9月,在广州先后召开省第一届、第二届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渡阶段,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虽然还不是全权的人民代表大会,但它是在不具备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条件下实行的一种过渡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和准备。本文重点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具体召开情况、实施手段、鲜明特点、重要作用等几方面,分析与总结这一时期中共如何通过代表产生、提案收集与落实、会议召开情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通过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实施召开与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本文将在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施手段、总体特点的总结及其历史作用与影响上突出新意。试图通过这一个案,探寻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认识及运用过程,尽力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政的历史概貌。同时,希望这些经验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也能有所裨益。

刘秋彬[3](2014)在《宋人所撰诗文集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右文政策、尚学风气及雕版印刷的普及促进文学创作的繁盛。人各有集,集各有序,诗文集的编刻使集序文写作有了长足发展。总体而言,集序的价值有四:首先是文学批评价值。评价作家、作品总是要将其放入文学历史的长河中考索、定位,集序体现了撰序者的文学史观念;针对作家、作品及当时文坛风尚,撰序者又会提出一些命题、论断,创设文学范畴,从而丰富时代的文学思想;撰序者结合评价对象及自身创作往往会提出具有实践理性价值的创作方法来指导后学,引领文坛风向。其次是文献价值,集序是考察诗文集版本源流的重要资料。诗文集的编刻者、时间、地点及编纂体例都要从序跋中找寻。集序为目录学家撰写书籍解题提供便利,不必翻检史传即可考见作者生平、学术渊源、文集版本流变,毋需通览全书而知作品旨要。再次是传播价值,求序作序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传播。一部诗文集的历代序跋就是该集的编纂、刊刻、流布、收藏史,也是作品的传播、接受史。序跋中的评判话语成为一种“前理解”、“期待视野”,影响着作品的传播及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序跋的累积过程,也是读者审美经验不断丰富或变异的过程。最后是文体价值,宋代集序不仅在数量上超越前代,而且文体特征上也有了变化。有才情的作家往往善于“破体”为文,不甘于因循固有的程序,集序的形象性、可读性明显增强。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推源溯流考察序体文起源及文体演进,在与赠序、墓志对比中把握宋代集序文体特征。书序源于汉代,魏晋时期由于诗文别集、总集的编纂,集序写作日渐增多,文体意识萌芽,给予序文重要地位的是以文体分类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唐代权德舆、刘禹锡撰写集序数量较多,集序文体定型与呈现模式化写作。宋人面临着对唐代已定型的写作模式的突破。其突破途径有:一是借鉴相近文体的写法,如与赠序的文体相参;二是功能的拓展,由序书到传人,功能近于墓志;三是题材多样化与写法的多元化。第二章探讨集序的传播价值,从求序者的传播期待、撰序者的传播策略及求序、撰序对文人群体形成三个层面分析。大致而言,集主求序,期待作序者对其文学才能的印可;后嗣问序,则希望达到作序者对已保存传承家族文学文献行为的赞许;地方官问序,是将刊刻乡邦文献作为一种功业邀人褒扬。因而求序的对象首先选择有话语权者,如馆阁词臣和宰辅。其次考虑亲疏关系与地缘关系。最后,向多人求序,以获得期待的评价。撰序者更注重书写集主的生平大节、情趣操守等非文本因素,或者抛开作品表自家的文学观念。除文坛名家、大家外,较少对文本作细致的解读或作切实的价值评判。集序对传播的效应有三:对一般作家而言,求得显赫人物的序引,可有效提升文坛地位,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集序对作品的评判,尤其是“第一读者”的评判,成为作品的“价值预设”、后世读者阅读作品的“前理解”。求序作序本身就是人际传播,集主与撰序者的关系,反映北南宋文人群体特征的变化。第三、第四章讨论集序的文学批评价值。集序是文学理论的富矿,其蕴藏丰富叹为观止。宋人好言“三代”,“三代论”着眼于宋代政治文化背景及对文学观的影响,其影响有三:一是泛文学观,二是创作主体的淑世情怀和文化自信,三是创作动机、过程中的无意为文、不得已而作。“三变说”、“斯文大节二”主要分析宋人的文学史观:一是宋人对沈约“三变说”文学史叙述基本模式的阐释与丰富,由鸟瞰一代文学到探寻艺术创作内在规律;二是由“昆体盛而古道衰”、“洛学兴而文字坏”两大论断出发,分析宋代文学核心问题“文道关系”的辩诘及文学史阐释意义。“诗能穷人”与“穷而后工”是古代文学批评两个重要命题。宋人对“诗能穷人”、“穷而后工”,两个命题的解读体现了“穷”由文人个体遭遇扩大为普遍命运,由文学创作的外部条件深化为具有悲剧意蕴的文学思想,由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到关注文学作品对个体生命的意义。这两个命题选择性解读及“合理化”过程,是一个对文人身份属性、价值使命和文学本质、创作规律不断探求的过程。杨万里“乐而有诗”说的诗学价值体现在对“诗能穷人”、“穷而后工”说的超越上。一是诗人主体意识的高扬,即将诗人从政治、道德的秩序中疏离而将诗人作为独立的价值存在,即诗人作为“诗人”而存在。二是对诗歌审美价值的肯定,对政治家刺美观和理学家以理节情观的超越,乐道与缘情兼综会通,重视诗歌审美愉悦功能。三是诗歌创作上讲求思逸辞泰,由晚唐“苦吟”、“苦思”转为幽默风趣、灵光智慧,由发忧愤之情变为愉悦性情的快意兴发。左纬、杨万里、刘辰翁对诗趣说理论、实践的贡献就在于揭示宋代诗歌美学的异动——俗化倾向,即放弃对诗歌深刻意旨和技法的追求,走向“文以自娱”自我表达。俗趣、俚趣说改变了诗歌的美学品质。第五章宋代集序与文献目录,主要考察宋代诗文编刻情况及北南宋诗文集编刻之异。北宋人诗文集刊刻较为审慎,集主或亲友编集后,大都藏于家,较少主动求刻。北宋诗人集刊刻以坊刻为主,南宋坊刻、官刻、家刻并行。以版本质量言,官刻、家刻胜于坊刻,所以现存宋人别集多为此类或祖于此。以数量言,坊刻远多于前者。通过对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征引迻录宋人集序考索,探究集序对目录书撰写的功用。

庄紫园[4](2014)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延安整风运动研究》文中认为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2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成长、壮大、发展,也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其间,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先后出现数次(分别以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党内虽然也开展了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纠正了这些错误,但是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纠正方法上的失误,都没有在思想路线上解决问题,许多党的干部,还未能深刻认识这种错误的思想根源。党内反复出现的“左”倾和右倾错误,从思想根源上看,都是主观主义,主要是教条主义,其共同点都是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主观和客观不统一。1937年7月,日寇大规模入侵中国,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到1942年7月,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我们党的队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新增加的70多万党员中,约百分之九十是知识分子、中农和贫农出身。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遵义会议后,虽然我党已从幼年走向成熟,开始自觉地批判、改造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局势的迅速变化,不仅党内原有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未能得到彻底解决,而且党内教育、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任务又大大加重了。由以上情况可知,用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的思想,解决当时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若干问题,是势在必行的,这就是延安整风的背景。延安整风的过程经历了准备阶段、正式整风阶段、总结历史经验阶段。延安整风的三个阶段是逐步推进、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中,准备和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取得思想上的一致,是全党整风的基础;全党整风是延安整风的扩大;总结历史经验则是全党整风的逻辑发展。延安整风运动首次采用了系统、集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上,首次采用了“整风运动”这一形式来系统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延安整风用学习教育的方式解决党内思想分歧,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这在当时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延安整风中的学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延安整风还采用党内教育的方法。延安整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是:政治上,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上,确立全党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上,消除了宗派主义,形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核心。延安整风对中共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着重从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义的角度获得对它的总结。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延安整风时期实事求是思想内化对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延安整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给后人以诸多的启示。延安整风是在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完成的,包括一整套思想、方针、方法,并且始终把转变人的思想放在第一位。延安整风还是一场党风教育的范例。延安整风遵循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延安整风坚持思想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整风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内的制度建设相结合。今天,我们要以延安整风精神,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延安整风时期,在全党范围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发扬党内民主,而且发扬党外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整顿党的作风,最终实现了党在思想、组织上的高度统一。现在,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也指出: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用马列主义统一全党思想的教育运动,无论从广度、深度、方法、效果看,它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典范。总之,延安整风是有其必要性的。

忽培元[5](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指出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田欢欢[6](2011)在《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直接去实地调查以收集实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达到摸清事实,积累资料,进而发现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活动。调查研究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和纽带。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重视调查研究已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工作方法。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挖掘他们重视调查研究的根据、考察他们调查研究的历史、研究他们调查研究的同异点从而得出在调查研究工作上的一些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了解两位领导人调查研究的情况,对于加强党的调查研究工作、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等都会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本题写作完成时即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通过本文引发更多人关注这些年来党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时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借鉴和指导,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邓小平之所以重视调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苏俄模式的时空局限内在要求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需要中国以调查研究来探索自己的独特之路。正是如此重视调查研究,才形成了他们关于调查研究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历,本文主要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这些基本内容上展开对二者调查研究的理论考察。然后介绍二者调查研究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展开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他们分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这两个大时期介绍他们各自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章侧重于对二者调查研究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关系的论述,因为这是体现毛泽东在革命和社会主义探索之中决定成败的关键环节,是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体现邓小平的成就的重要部分,并由此为下文的二者调查研究的比较和得出经验、启示提供有力的证明。在此之后,分析二者调查研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二者的调查研究进行较深入的比较。具有共同的理论根基、共同受到中国古代和近代早期的调查研究的影响以及在内容、特点上等等都体现了二者调查研究的相同点。同时,除了相同点,二者调查研究的不同点体现在:调查研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侧重点不同;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上也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以上这些内容的论述揭示出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当代思考。主要有:要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从而确保调查研究方向上的正确性;要树立正确的调查研究态度,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要建立科学的调查研究制度和体制,破除各种不良现象;还要促使调查研究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的统一,最后还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支持调查研究,并形成各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调查研究与其他因素之间实现共赢,共同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进步。本文分五个部分完成对以上内容的编排,第一部分写二者调查研究的根基和依据,第二、三部分论述二者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是根据前三个部分对二者调查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第五部分得出由二者调查调查研究所带来的经验和启示。这五部分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力求抛砖引玉,使人们更多的关注调查研究并切实进行调查研究,以每个人务实的行动来不断促进国家和全社会各种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促进各项事业得到切实的进步和发展。

张立华[7](2007)在《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反思,认为漠视大学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导致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并就大学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探究,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和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注意恰到好处地运用趣味教学法、模式化教学、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阅读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高波[8](2006)在《我国政府传播论》文中提出政府传播问题既是政治学、行政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传播学、信息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对“政府传播”概念的比较界定入手,较为详细地分析研究了我国政府传播的主要形式、制度安排、管理模式、传播模型、传播要素,我国政府传播与政治发展、政府再造的关系,以及我国政府传播的现实发展需要与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民族地区政府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等内容。 本文认为,政府传播不仅是一种“边缘化”、交叉性的政府现象和公共行政问题,而且是政府本体职能特别是公共信息服务职能的“回归”及“外化”;政府传播不仅是应对“信息社会"、“公民社会”的“被动选择”,而是“(行政)权力向(社会)权利回归”的必然趋势。在政府传播过程中,政府须转变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话语”管制者、垄断者的角色定位,逐渐将(社会所托付的行政权力中的)公共信息权力转化成、还原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及其现实载体——公共信息产品。而这种公共信息产品的界定、生产和提供的过程,恰恰是政府职能得到重新“圈定”、政府权力再次寻获“边界”、公众参与重新获得“定位”的必然要求与结果。在这个可以被称为“公共信息流程再造”的过程中,被重新认识的不仅仅是诸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职能和角色之类的表象,还有其“背后”的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被重新设计的不仅仅是类似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和规则,而是变革与嬗进中的政府“社会治理模式”,以及不断调谐的“政府——社会”关系、“政府——公民”关系。同时,本文试图对政府传播现象、政府传播行为和政府传播过程进行比较全面的观照,进而构建一个界定、分析、研究政府传播问题的整合化平台。笔者试图将政府传播过程的制度因素、互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将政府传播实践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有机统一起来。政务公务人员无时不在“扮演”着公共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角色,而且越来越具有“公共(物质/精神)交往”和“公共领域”的“服务者”、“把关人”的双重定位。现在,全球所愈来愈强调的政府公共服务的“善治”及“回应”(responsiveness),可以说是对政府传播“人性化”发展的典型要求。而本文将试图提出一个“政府传播人”的分析模型,通过对其思维和行为的逻辑预设、抽象分析来探讨政府传播的“善治化”目标。 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笔者认为其关键因素在于能否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领域和“政府——社会”互动机制,而公共领域生成和转型的关节点之一在于政府传播如何处理好其与社会舆论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政府传播首先应当形成和引导我国公众参与到“公民

孙伦振[9](2003)在《草拟公文:力戒主题不深刻》文中研究表明公文的主题就是通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或者说,就是公文所要说明或解决的问题。一篇公文质量如何,主要看它对工作的指导作用如何,而指导作用的大小,又取决于主题的深刻与否。所谓主题深刻,就是揭示了事物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在于对问题的透彻分析,对经验的科学总结,对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些公文主题不深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泛泛议论。有些情况报告反映提高认识方面的情况,总是习惯于以空道理替代人们思想认识的提

二、草拟公文:力戒主题不深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拟公文:力戒主题不深刻(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相关研究
        2、海外与港台地区相关研究
        3、研究综评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理论研究法
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产生的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初步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践
    (三)中共选择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各种因素
        1、理论来源
        2、历史基础
        3、现实依据
三、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一)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初步实践
        1、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的社会状况和现实考量
        2、广东省民主建政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措施
    (二)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普遍建立
        1、广东省对市、县代会的部署
        2、广东省各地普遍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三)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化实践
        1、广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2、广东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四、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构成及组织结构
    (一)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构成
        1、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产生和构成
        2、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变动情况考察
        3、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参与心态
    (二)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组织结构及主要运作
        1、开会期间机构设置及主要运作
        2、休会期间机构设置及主要运作
五、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职权与运作情况
    (一)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主要职权及履行情况
        1、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主要职权
        2、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职权履行情况
    (二)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成立及运作情况
        1、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成立
        2、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运作情况
    (三)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提案情况
        1、提案的搜集与审查
        2、提案的类型
        3、提案的具体落实情况
六、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
    (一)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加快了民主建政的过程
        2、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协助人民政府,促进了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
        3、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巩固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4、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
    (二)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实践中的不足
    (三)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宋人所撰诗文集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宋代集序文体特征
    第一节 宋前序体文文体演进
        一、释名、辨体、考源
        二、魏晋南北朝序体文演进
        三、唐代集序模式化写作
    第二节 宋代集序与赠序
        一、宋代赠序与集序的数量消长
        二、集序与赠序同源异构
        三、宋代集序与赠序的文体互参
    第三节 宋代集序与墓志
        一、语句的征引
        二、内容的互见
        三、章法的仿袭
        四、功能的互代
第二章 宋代集序与诗文传播
    第一节 求序与传播期待
        一、求序者与传播期待
        二、求序对象的选择
    第二节 作序与传播策略
        一、叙交游、示真知
        二、论师承、定基调
        三、赞操守、唤钦佩
        四、颂功业、抬身价
        五、论审美、求认同
        六、抒己见,传观念
    第三节 集序与传播效应
        一、名家撰序与作家文坛地位的提升
        二、“第一读者”与作品的价值预设、读者的前理解
        三、求序作序与宋代文人群体特征
第三章 宋代集序与诗文评论(上)
    第一节 绍述三代与宋代文学观
        一、三代之治的理想化解读
        二、三代之文的本质探求
        三、三代论与宋代文学精神
    第二节 “三变说”叙述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一、三变说溯源
        二、宋代文学三变说
        三、三变说的文论价值
    第三节 “昆体盛而古道衰”、“洛学兴而文字坏”
        一、“昆体盛而古道衰”辨析
        二、“洛学兴而文字坏”辨析
        三、“洛学兴而文字坏”文学史阐释意义:合欧、苏、周、程为一家
第四章 宋代集序与诗文评论(下)
    第一节 穷而后工与诗能穷人
        一、“穷而后工”——文学创作触因的选择性解读
        二、诗能穷人——诗人薄命化的合理过程
        三、“穷而后工”与“诗能穷人”的回响与反拨
    第二节 杨万里的“乐而后工”说
        一、诗人作为“诗人”而存在
        二、诗人之乐足抵王公
        三、思逸辞泰、快意兴发
        四、“乐而有诗”说的诗学价值
    第三节 “诗趣说”与宋诗俗化倾向
        一、片羽鳞光——左纬“诗趣说”的发端
        二、谐俗轻浅——杨万里的“诗趣说”实践
        三、清嫩疏拙——刘辰翁诗趣说的理论总结
第五章 宋代集序与文献目录
    第一节 集序与诗文集编刻
        一、编集
        二、刊刻
    第二节 集序与目录书
        一、《晁志》、《陈录》集部解题征引宋人集序考
        二、《经籍考·集部》迻录宋人集序考
        (一) 《经籍考·集部》解题的体例
        (二) 《经籍考·集部》迻录集序的功用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清单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延安整风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延安整风运动研究综述
    三、基本思路
第一章 延安整风前夕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第一节 老党员老干部中残留的一些“左”右倾思想的遗毒
        一、党内“左”右倾思想的来源、表现
        二、党内“左”右倾思想造成的后果
    第二节 新党员新干部中或多或少带有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一、出身农民的党员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二、出身小资产阶级的党员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第三节 把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化、神圣化
        一、与苏共和共产国际有关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二、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干预下的连续三次“左”倾
        三、直接源于共产国际的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四、毛泽东同志曾为摆脱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瞎指挥而多次抗争
        五、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和援助中共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第二章 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成功探索——延安整风
    第一节 延安整风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正式整风阶段
    第二节 延安整风解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政治上,正确的政治路线的进一步确立
        二、思想上,全党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确立
        三、组织上,宗派主义的消除和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延安整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 从党性、党风教育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提出党风概念,独创整风形式
        二、增强党性的关键是加强党性教育
        三、端正党风从高级干部、中央机关做起
    第二节 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的方法
        一、坚持思想领先原则
        二、用思想教育的方法解决党内思想分歧
    第三节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一、为实践的需要而学习(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
        二、结合调查研究
        三、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工作实际)
    第四节 党内教育的方法
        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自我反省勇于解剖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三、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
第四章 延安整风对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延安整风时期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对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党的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奠定基础
        二、党的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动力
        三、党的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第二节 延安整风时期实事求是思想内化对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延安整风培育了全党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认知水平
        二、延安整风加强了党员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认同
        三、延安整风培养了联系实际,转变思想的风气
第五章 延安整风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延安整风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
        一、延安整风有一整套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延安整风有正确的方针、方法
    第二节 转变人的思想是第一位的
        一、延安整风运动是粉碎教条主义思想禁锢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延安整风运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
        三、延安整风运动是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改造运动
    第三节 延安整风是一场党风教育的范例
        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提倡艰苦劳动,用勤劳创造财富
        三、注重以史为鉴,推动防腐倡廉
        四、强调领导垂范,切实深入基层
    第四节 遵循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科学地发展
        一、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二、延安整风正是遵循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三、坚持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正确掌握主客观的辩证关系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第五节 坚持思想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六节 思想政治教育要和党内的制度建设相结合
    第七节 以延安整风精神,推动群众路线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现状
        (二) 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思路
第一部分 毛泽东、邓小平重视调查研究的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苏俄模式的时空局限内在要求调查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时空局限要求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二) 苏俄革命及建设模式不能全面适合中国必然要调查研究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需要中国以调查研究来探索自己的独特之路
        (一)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调查研究
        (二) 中国现代化建设有自己的特殊性需要调查研究来揭示
        (三)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深化了毛泽东邓小平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视
第二部分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论述
        (一)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二) 调查研究的目的
        (三) 调查研究的态度
        (四) 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展开
        (一) 毛泽东调查研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 毛泽东调查研究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三部分 邓小平调查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邓小平调查研究的理论论述
        (一)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二) 调查研究的目的
        (三) 调查研究的态度
        (四) 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邓小平调查研究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一) 邓小平调查研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 邓小平调查研究与社会主义的建设
第四部分 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的比较
    一、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的相同点
        (一) 具有共同的理论根基
        (二) 共同受到中国古代和近代早期调查研究的影响
        (三) 调查研究内容的相同之处
        (四) 调查研究特点的相同之处
        (五) 对展开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的不同点
        (一) 调查研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二) 调查研究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侧重点不同
        (三) 调查研究内容的不同之处
        (四) 调查研究特点的不同之处
第五部分 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当代思考
    一、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二、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确保调查研究具有正确方向
    三、树立正确的调查研究态度,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
    四、建立科学的调查研究制度和体制,破除各种不良现象
    五、促使调查研究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六、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支持调查研究,形成各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5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点
    1.6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1.6.1 要在“应用”中完善写作理论,寻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1.6.2 把握应用文写作的突出特点
        1.6.3 遵循应用写作规律
第二章 教学方法探究
    2.1 对教授主体的要求
        2.1.1 教师要在学生情感需求中激发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兴趣
        2.1.2 教师要拥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及其发展历史
        2.1.3 关心时代的发展变化,潜心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2.1.4 熟悉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
    2.2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3 教学方法的应用
        2.3.1 趣味教学法
        2.3.2 模式化教学
        2.3.3 情境教学法
        2.3.4 案例教学法
        2.3.5 实践教学法
        2.3.6 比较教学法
        2.3.7 探究式阅读法
        2.3.8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
第三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我国政府传播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政府传播的直接研究视角
        二、政治传播的间接研究视角
        三、政府传播控制或政府与大众传媒关系的视角
        四、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与行政发展的视角
        五、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的视角
        六、政府形象建设的视角
        七、政府危机处理、危机传播的视角
        八、政治领导人形象塑造的视角
        九、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视角
        十、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的视角
        十一、国际传播和对外宣传的视角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研究的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我国政府传播概述
    第一节 政府传播的界定
        一、政府传播的概念界定
        (一) 对现有政府传播概念的介绍和评价
        1.传统的“政治学派”
        2.中兴的“传播学派”
        3.继起的“行政学派”
        (二) 本文的政府传播概念
        1.政府的概念
        2.传播的概念
        3.政府传播的定义
        二、对政府内部传播的简要说明
        (一) 政府内部人际传播和媒介传播
        (二) 政府内部正式传播与非正式传播
        (三) 政府内部单向传播与互动传播
        三、对(狭义)政府传播的展开说明
        (一) 政府传播的分类
        1.常态传播、非常态传播
        2.规定性传播、非规定性传播
        3.中央政府传播、地方政府传播
        (二) 政府传播的性质
        1.信源权力性
        2.传播主控性
        3.程序法定性
        4.对象不特定性
        5.公共救济性
        6.形式多样性
        7.功能多元性
        (三) 对与政府传播相关相近概念的比较说明
        1.政府传播与政府宣传
        2.政府传播与政府新闻发言
        3.政府传播与大众传播
        4.政府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
        5.政府传播与政治传播
        6.政府传播与政党传播
        7.政府传播与电子政府、电子政务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传播概述
        一、我国政府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一) 革命战争年代的“政府性传播”
        (二) 建国后的“高度计划型”政府传播
        (三) 十年浩劫时期的“权力失范型”政府传播
        (四) 拨乱反正时期的“思想解放型”政府传播
        (五)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传播
        二、我国政府传播的形式、制度、管制特点与基本原则
        (一) 我国政府传播的具体形式
        1.领导人传播
        2.新闻发布会
        3.发布政府(新闻)公报
        4.听证会
        5.白皮书
        6.政府直办媒体
        7.政府公告栏(牌)
        8.官方论坛
        9.官方纪录片
        10.标语、口号和宣传画等
        11.有奖征集活动
        12.政府标志物
        13.短信传播
        14.政府广告
        15.旁听
        16.政府开放日活动
        (二) 我国政府传播的主要制度形态
        1.行政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
        2.新闻发言人制度
        3.政府上网制度
        4.听证制度
        5.政府出版制度
        6.公示制度
        (三) 我国政府传播的管理模式及其特征
        1.“党管宣传”、“党管传播”和“党管干部”
        2.“内外有别”,“有保有压”
        3.对新闻传媒的监控机制多元化、有序化
        (四) 我国政府传播的基本原则
        1.四项基本原则
        2.传播把关原则
        3.程序法治原则
        4.公民权利原则
        5.责任追溯原则
        6.开放共享原则
        7.公共救济原则
第二章 我国政府传播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府传播流程的模型分析
        一、传播学上的三个着名传播模型
        (一) “5W”经典模型
        (二) “两级传播论”模型
        (三) “沉默的螺旋”模型
        二、关于公共传播的若干传播模型
        (一) 公共科学传播的“公众参与模型”
        (二) 创新与扩散模型
        (三) 教育视听传播模型
        三、我国学者关于政府传播的若干模型分析
        (一) “传播政治学”简化模型
        (二) 政府信息资源生产和提供的共享模型
        (三) 政府公共信息传播失效的阻滞因素分析模型
        (四) 政府传播要素分析的简化模型
        四、本文的“社会——政府——公民”模型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传播内容分析
        一、对信息的简要说明
        二、对我国政府信息的界定
        (一) 我国地方政府法规对政府信息的界定
        1.“广州版”政府信息界定
        2.“上海版”政府信息界定
        3.“东营版”政府信息界定
        (二) 我国学者对政府信息的研究界定
        (三) 本文对我国政府信息的理解
    第三节 我国政府传播中的传播者分析
        一、“政府人”与“公共信息人”模型
        (一) “理性经济人”假设——早期公共部门研究的“逻辑预设”
        (二) “感性社会人”模型——源于企业组织的管理思想
        (三) “公共服务人”——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共人”逻辑
        (四) “公共信息人”——本文对“公共服务人”的具象化
        二、“理想传播人”的模型
        (一) “传播人”的“强力射击”模型
        (二) “传播人”的“有限效果”模型
        (三) “传播人”的“适度效果”模型
        三、我国“政府传播人”的模型分析
    第四节 我国政府传播渠道分析
        一、政府渠道分类说明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有主渠道
        三、对一些新兴政府传播渠道的说明
    第五节 我国政府传播对象分析
        一、关于基本受众理论的简明介绍
        二、基于受众理论对政府传播对象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政府传播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府传播与政治发展
        一、政治发展的定义、内涵
        (一) 中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的论述
        (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政治发展目标的论述
        (三) 本文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认识
        二、我国政府传播与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公共领域的生成与转型:我国政府传播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传播与政府再造
        一、政府再造的概念与我国政府再造问题
        二、再造之一:政府传播与“电子政府”的构建
        三、再造之二:政府传播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流程再造
        (一) 政府危机传播是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我国政府危机传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三) 通过政府危机传播促进危机处理流程的再造
        四、再造之三:政府传播与政府形象建设
        (一) 政府形象体现政府再造的过程与结果
        (二) 政府所传播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形象建设与维护的材料
        (三) 让政府传播成为政府形象再造的利器
第四章 我国政府传播发展的需求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府传播的发展需求分析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需求
        二、社会发展及公民参与的外在需求
        三、国际交往与国际和谐的潜在需求
    第二节 我国政府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政府传播发展的“伴随现象”
        二、我国政府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政府传播的信息走向“公共产品化”
        (二) 政府的公共信息职能从宣传鼓动型向公共传播型转变
        (三) 政府传播的“入世”问题提上议程
        (四) “信息不对称”现象不断消除
        (五) 政府传播成为推行非权力行政方式的重要行政力量
        (六) 政府提高通过大众传媒来引导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七) 政府传播的“公关化”将得到加强
        (八) 信息技术对于政府传播的影响日益明显
    第三节 我国民族地区政府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一、民族地区政府传播的问题简析
        二、民族地区政府传播的创新对策
        (一) 民族地区政府传播要多打“文化牌”
        (二) 民族地区政府传播要多打“交往牌”
        (三) 民族地区政府传播还要会打“政策牌”
        (四) 民族地区政府传播还要多打“跨越牌”
        (五) 民族地区政府传播还应当多打“特色牌”
结语:政府传播促进社会和谐
后记
参考文献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四、草拟公文:力戒主题不深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研究[D]. 方方.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3]宋人所撰诗文集序研究[D]. 刘秋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14(12)
  •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延安整风运动研究[D]. 庄紫园. 东南大学, 2014(01)
  • [5]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6]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比较分析[D]. 田欢欢.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D]. 张立华. 长春理工大学, 2007(07)
  • [8]我国政府传播论[D]. 高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9]草拟公文:力戒主题不深刻[J]. 孙伦振. 紫光阁, 2003(01)

标签:;  ;  ;  ;  ;  

起草公文:武力弃权主题不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