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道全[1](2021)在《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问题的对策思考》文中提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公路或桥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但是,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平整度不合格的问题,影响了车辆的安全行驶。所以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大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平整问题的原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和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促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体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杨天宇[2](2021)在《基于物元理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方法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向着愈来愈注重质量转型。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亟需推进铁路、公路、水运及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其中公路的飞速建设离不开后期的养护管理和旧路改建。在公路改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原有路面使用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价。本文基于G338国道盐池至红寺堡段改建工程K142~K162段路面典型病害特征及改建侧重点,针对现行规范路面破损状况指标PCI值不能真实反映破损情况的缺点,提出将沥青路面裂缝率、沥青路面修补面积率与除去裂缝类和修补类病害的路面破损率(DR)、平整度指数(IRI)以及路面结构强度系数(SSI)结合形成改进路面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二者形成综合权重,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评定本旧路改建工程中路面病害严重程度,建立基于物元理论的路面性能评价模型。将物元评价结果与规范中PQI对比,得出结论:(1)将沥青路面裂缝率、修补率与除去裂缝类和修补类病害的路面破损率(DR)、平整度指数(IRI)以及路面结构强度系数(SSI)结合形成新的路面性能评价体系,此举应用于沥青路面性能评价中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原评价体系的不足。(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二者形成综合权重,可以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影响,平衡了依靠单一权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3)物元评价模型相比于PQI评价方法更贴近实际,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改建公路路面性能。与利用基于TOPSIS的路面性能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对比,通过贴近度排序进一步完善了物元评价模型的准确性。

厉泽[3](2021)在《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宜居,产业结构转向多产融合,生产工具逐渐机械化,出行方式实现由自行车、摩托车向轿车的三重转变。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国道、县道、乡道体系日渐完善,但村道体系建设依旧滞后,村域内部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为适应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需求,对乡村村道体系建设做进一步提升优化,显得尤其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三生”需求出发,围绕村道体系与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要素、村道建设与管养三方面构建乡村村道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村道体系评分提供标准。根据长沙城郊乡村的发展类型,以普通发展型浏阳市卓然村、农业主导型望城区盘龙岭村、工业主导型长沙县石塘铺村以及商旅主导型宁乡市关山社区的村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村道体系规模、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路面、村道界面、村道附属设施、村道建设、村道管养七个方面对上述四个村的村道体系进行调研、现状问题分析与村道体系评价,对比分析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提出优化方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类似乡村村道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三生”需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来优化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对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研究表明:(1)满足“三生”需求是村道体系建设的基准。村道体系设定有助于村道建设与管养工作,根据功能与服务需求将村道分为主干路、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机耕道与山林道。连接县、乡及各村的主干道建设情况良好,而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在路幅宽度、路面状况、道路附属设施、路侧植物种植等方面不能满足三生”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应进行重点优化。(2)机耕道需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路面通行条件进行优化与改善,以满足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通行需求。(3)村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村道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乡村村道不能“重建设,轻养护”,村道建设后需加强日常的管养工作,保障村道更好的为乡村服务。

姚征兵[4](2021)在《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路面平整度是评价道路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车辆在路面上的行驶质量,切实关系到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本文从路基、路面基层及桥梁伸缩缝施工、沥青混凝土质量、摊铺过程和压实机械、压实过程、施工缝处理等的实践中,阐述了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田晓,高鹏[5](2020)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交通事业这个方面,交通事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建设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而在大量工程的建设之中,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建设经验。巴基斯坦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极为迅速,城乡道路的车辆迅速增加,日益增大的车流量对于道路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巴基斯坦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对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有了解,道路的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特点是,工程量大、内容复杂,对于施工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管理。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其运用的范围非常广,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路面的平整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路面平整度的科学控制,不仅有效提高了路面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程度,而且还会对于汽车的油量消耗、磨损状况等等方面有影响。在巴基斯坦KKH二期项目中,有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因此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旭阳[6](2020)在《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路网日趋完善,机动车辆随之增加,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幅增长。高速公路使用阶段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北京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减排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从调查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路况现状入手,研究北京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和交通流量特征,进行了实地病害调查,分析北京高速公路病害类型及其成因,同时对于常用养护技术进行调查,为后续进行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做好准备。论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用于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分析的可行性,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最终选择了综合性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将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分为营运阶段和养护阶段,明确了在营运阶段主要碳排放来源于营运车辆,养护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养护材料的生产和养护工程机械运行,确定了各个环节具体计算方法和所使用的碳排放因子。利用路面平整度与营运车辆油耗关系,计算分析不同类型车辆碳排放情况,分析发现小客车碳排放占比为47%,对于营运阶段车辆行驶总碳排放量影响最大。对比计算分析了预防性养护和未进行预防养护情况下的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碳排放特征,引入减排率计算方法,分析发现高速公路正常养护可以减少营运车辆行驶产生的碳排放,减排率为2.77%,高于2018年北京地区设定的万元GDP能耗下降2.5%的减排目标。在养护阶段,重点分析了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全过程的碳排放量,明确其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分析发现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方法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82.60%和66.90%,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对于总碳排放影响较大。开展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使用阶段各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发现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上升20%,车辆油耗平均上升1.63%,高速公路路面行驶质量对于高速公路营运阶段车辆行驶的碳排放影响较大。在养护阶段,不同养护材料用量上升20%,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总碳排放量上升约为3.33%11.14%,养护材料的用量对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碳排总放量影响较大。基于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的碳排放特征,为了更好的实现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的减排目标,建议在营运阶段,加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重点要加强小型客车和重载货车常用行驶车道的预防性养护;在养护材料生产阶段,要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在养护施工阶段,精细化施工管理,减少材料和工程机械的不必要浪费,就近选择材料生产厂和施工机械,减少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

王德玺[7](2020)在《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且便于保养维护,其中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但另一方面,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具有变异性,这些变异性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道路的质量,降低了道路使用的效能。因此,有必要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变异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能够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的办法。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原材料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沥青性能变异的指标影响因素,从五个方面对集料变异性以及矿粉质量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并从沥青混合料变异的机理和分类入手,对影响矿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沥青混合料配合的优化设计;二、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角度研究了压实质量的变异性,讨论了压实度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对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和改进对策,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不均匀改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找出影响改进效果的关键因素;三、结合施工过程,针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的变异性进行控制,从沥青质量控制和集料的加工工艺技术两方面,并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的质量变异性提出了基层平整度与路面压实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碾压、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以及施工缝的处理等四点控制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变异性的研究角度出发,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集料易出现质量变异性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主要内容如矿料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等进行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再依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海莲[8](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大多数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养护维修高峰期。同时受西北寒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寒气候、高原冻土、大风干旱和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不断增加且成因更趋复杂。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智能算法,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历史,深入分析和研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机理,研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预测模型,并结合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构建路面养护智能决策体系,不仅对进一步提高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持。基于已有文献研究,本文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为主线,综合应用粗糙集、网络分析法、区间数、模糊分析、多维联系数等理论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性能预测及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过程中涉及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路面性能衰变预测、养护路段确定及措施选择、养护费用分配及养护决策优化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及其评价过程发展历程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路面技术状况的多元复杂系统,重点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功能性能、车辙性能、安全性能、结构承载力等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高速公路的周围气候、交通流量、路龄及施工与运营管理等要素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系统总结了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及表现特征;并通过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对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及主要类型的系统深入分析,结合传统评价方法中固定指标权重难以反映实际路况性能的不足,利用粗糙集知识粒度及网络分析法等理论,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知识粒度理论和ANP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同时,结合区间数理论、模糊评价方法及粗糙集不完备信息系统,构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并以甘肃省管辖高速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通过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影响因素及传统预测方法的系统总结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构建了基于IFA-SVM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并引入领域搜索及可变步长策略,克服寻优过程中萤火虫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发生随机移动,指导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寻优选择,进而选择对应性能指标实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有效预测。并通过实例预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4)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目标的分析,进一步梳理了路面养护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应的技术方案。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等标准,根据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病害特征,建立了路面养护决策标准,构建了集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路龄、交通流轴载、养护历史、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于一体的养护决策模型,提出了养护路段划分方法和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技术。(5)根据所建模型及其对应的方法与技术,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算法,使用Python的Web开放框架Django及其集成插件,结合GIS技术平台和MySQL数据库技术管理平台,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养护方案智能决策系统。并结合实例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各类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刘望卓[9](2019)在《怀化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养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多,人们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大幅上升,其承受的荷载次数也在剧增,在不断的行车荷载和瞬息万变的环境影响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呈现出衰减趋势,随着时间流逝,在某一刻起,其路面使用性能将不再满足使用者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因此对路面使用性能性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怀化绕城高速为依托,对其近几年的路况检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合怀化绕城高速的实际情况,针对其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养护对策进行了如下研究:(1)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并结合怀化绕城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几年的怀化绕城高速的路况检测实际情况,对怀化绕城高速进行典型病害分析,充分了解怀化绕城高速病害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2)分析比较现行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确定将损坏、平整度、车辙、跳车、磨耗、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七项内容作为单项评价指标,进行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时,针对怀化绕城高速的情况提出运用基于突出“局部差异”法的TOPSIS法,运用其对怀化绕城高速路面使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3)通过对国内外各个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怀化绕城高速路况检测数据较少,且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的特点,选择将马尔可夫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进行结合,利用组合而成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怀化绕城高速路面使用性能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际数据验算,验证其准确性。(4)分析研究了国内外路面养护对策过程,针对怀化绕城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将其全线划分成若干个养护段,针对各个路段的实际病害情况提出相应的养护建议。

张强[10](2019)在《水泥路面错台演化规律与养护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错台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其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加速路面结构破坏、降低路面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缩短道路使用寿命以及增大道路养护成本。为了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养护过程中有效控制错台,就必须全面把握错台的演化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应明确错台的具体养护措施和评价养护效果的方法。我国路面管理系统缺乏足量的水泥路面错台实测数据,无法深入的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演化规律开展相关研究,而美国长期路面性能(LTPP)数据库中包含大量可以应用于错台研究的道路实测数据。虽然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气候条件、环境、路面结构类型等因素与美国有所差异,但是错台的发展机理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和相似性。因此,本文在美国LTPP数据库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在不同气候区域条件下,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路面错台演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利用多水平模型方法建立了错台的演化规律模型,并进一步明确不同错台量的具体养护措施以及评价错台养护效果的方法,这对于全面掌握错台演化规律和研究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养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病害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是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发展机理及影响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发展机理主要经过三个过程:(1)传荷能力降低的过程,(2)自由水入侵的过程,(3)行车荷载和水的综合作用过程;重点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影响因素:设计因素(传力杆、面板、基层抗冲刷能力、排水等)、结构因素(施工、养护等)以及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第二是分析LTPP数据库及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情况。首先,从LTPP数据库产生的背景、所要实现的目标、项目构成、数据库构成以及试验区段构成五个方面对美国LTPP数据库进行总结,并分析本文研究数据库的选择。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现有的路面错台预测模型确定本文所考虑的路龄、交通量、设计因素(板长、板厚、传力杆、排水、基层抗冲刷能力);按照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把全美分为干燥冰冻地区、湿润冰冻地区、干燥非冰冻地区以及湿润非冰冻地区四个不同气候区域。最后,在四个气候区域的基础上对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和总结。第三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多水平模型方法,研究不同气候区域内(湿润冰冻地区、干燥冰冻地区、湿润非冰冻地区以及干燥非冰冻地区)的路龄、交通量、设计因素(板长、板厚、传力杆、排水、基层抗冲刷能力)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发展的影响规律,并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了排序。第四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养护措施以及养护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等级错台量的具体养护措施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效果—费用比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最佳养护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最佳养护效果的计算模型以及养护措施-养护成本-指标性能-延续寿命分析模型,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不同养护措施之间的指标对比;最后,设计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养护管理调查问卷,对道路养护部门的养护工程师进行问卷调查,他们结合实际养护经验以及案例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每种养护措施的效果、成本以及延续寿命的对比。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问题的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1.1 施工工艺方面的影响
    1.2 路基的不均匀性沉降
    1.3 沥青混凝土材料因素
2 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控制路基、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2.2 控制原材料与混合料质量
    2.3 平衡不同层次的道路结构
    2.4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工艺控制
    2.5 沥青混凝土碾压控制
3 结语

(2)基于物元理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方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G338 国道盐池(蒙宁界)至红寺堡段路面状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当地气候特征
        2.1.2 公路概况
        2.1.3 交通量和交通等级
    2.2 路面状况检测
        2.2.1 路面破损状况检测
        2.2.2 平整度检测
        2.2.3 路面结构强度检测
        2.2.4 路面结构层检测
    2.3 本章小结
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改进及指标权重确定
    3.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3.2 基于旧路改建工程的路面性能评价体系改进
    3.3 确定指标权重
        3.3.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步骤
        3.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步骤
        3.3.3 路面性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物元理论建立路面性能评价模型
    4.1 物元理论基本原理
    4.2 物元理论在路面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2.1 确定经典物元、节域物元
        4.2.2 确定待评物元
        4.2.3 计算各指标关联度函数
        4.2.4 指标关联度及路面性能等级评价结果
    4.3 评价模型准确性的完善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关注
        1.1.2 乡村振兴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1.1.3 乡村村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4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现状与述评
        1.4.1 乡村道路发展研究
        1.4.2 乡村道路规划方法、策略与规划设计研究
        1.4.3 乡村道路评价研究
        1.4.4 乡村道路特征研究
        1.4.5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
        1.5.1 乡村“三生”需求与村道体系的关系研究
        1.5.2 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1.5.3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调研分析
        1.5.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评价与优化
        1.5.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的总结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长沙城郊村道体系建设与乡村“三生”需求之间的关系
    2.1 “三生”需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2.1.1 从乡村“三生”空间到乡村“三生”需求
        2.1.2 满足“三生”需求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的
    2.2 乡村村道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体现
    2.3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概况与相关规范、标准
        2.3.1 长沙城郊乡村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2.3.2 与长沙城郊乡村村道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梳理
    2.4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与“三生”需求的差距分析
        2.4.1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产需求的差距
        2.4.2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活需求的差距
        2.4.3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态需求的差距
    2.5 基于乡村“三生”需求下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内容
        2.5.1 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乡村村道体系
        2.5.2 满足村民当下的生活需求
        2.5.3 维护乡村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2.6 小结
3 基于“三生”需求的乡村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评价的流程
    3.3 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构建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5 指标权重计算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表与分析
    3.7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设置
    3.8 小结
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与优化
    4.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现状调研与分析
        4.1.1 普通发展型乡村——浏阳市卓然村
        4.1.2 农业主导型乡村——望城区盘龙岭村
        4.1.3 工业主导型乡村——长沙县石塘铺村
        4.1.4 商旅主导型乡村——宁乡市关山社区
        4.1.5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内交通工具的类型
        4.1.6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4.1.7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建设与管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4.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与优化
        4.2.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分级
        4.2.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评价与分析
        4.2.3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评价与分析
        4.2.4 四种不同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与策略
        4.2.5 应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盘龙岭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4.2.6 应对工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石塘铺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4.2.7 应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关山社区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4.3 小结
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总结
    5.1 村道要素
        5.1.1 村道路面优化
        5.1.2 村道界面优化
        5.1.3 村道附属设施优化
    5.2 村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5.3 村道管理与维护
        5.3.1 村道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5.3.2 村民参与村道管理
        5.3.3 村道建设与养护的资金筹集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
    1.1 路基不均匀沉降
    1.2 伸缩缝严重
    1.3 基层顶面平整度
    1.4 摊铺不平整
    1.5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质量不良
    1.6 路面碾压不密实
    1.7 施工缝处理不好
2 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2.1 做好施工勘探,避免不均匀沉降
    2.2 科学设计桥梁伸缩缝
    2.3 健全施工准备,提升基层平整度
    2.4 全面整合机械摊铺与人工摊铺
    2.5 科学设计材料配比选择良好路线
    2.6 做好路面压实细节设计
3 结论

(5)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概述
2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的措施分析
    3.1 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提高
    3.2 关于自动找平装置的有效运用
    3.3 对于沥青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
4 结语

(6)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市高速公路路面现状调查分析
    2.1 北京市高速公路概况
    2.2 北京高速公路路面特征分析
        2.2.1 路龄
        2.2.2 北京高速公路常见路面结构形式
    2.3 北京高速公路交通数据采集分析
    2.4 北京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2.4.1 高速公路技术状况和破损类型调查
        2.4.2 高速公路病害成因分析
    2.5 北京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调查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减排量化分析体系
    3.1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减排量化分析理论基础
        3.1.1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适用性分析
        3.1.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类型选择
    3.2 量化分析体系研究目的
    3.3 量化分析体系研究范围
        3.3.1 分析体系边界
        3.3.2 量化分析单位
    3.4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来源与计算方法分析
        3.4.1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来源分析
        3.4.2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
    4.1 北京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碳排计算
        4.1.1 高速公路行驶质量参数及其衰变规律
        4.1.2 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与营运车辆行驶的油耗量化关系
        4.1.3 北京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碳排放计算
    4.2 北京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碳排放计算
        4.2.1 北京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措施及工艺流程
        4.2.2 北京高速公路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方法碳排放计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
    5.1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
        5.1.1 北京高速公路营运阶段车辆碳排放特征分析
        5.1.2 北京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
    5.2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敏感性分析
        5.2.1 营运阶段敏感性分析
        5.2.2 养护阶段敏感性分析
    5.3 北京高速公路减排对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创新之处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变异性研究
    2.1 沥青原材性能变异性分析
        2.1.1 沥青原材变异性指标分析
        2.1.2 沥青原材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2.2 集料原材变异性分析
        2.2.1 集料级配变异性分析
        2.2.2 集料密度及吸水率变异性分析
        2.2.3 集料压碎值变异性分析
        2.2.4 集料针片状含量变异分析
        2.2.5 粗集料中小于0.075mm含量对热拌沥青混合料影响的分析
    2.3 矿粉质量变异性分析
        2.3.1 矿粉细度变异性分析
        2.3.2 矿粉用量变异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异性研究
    3.1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机理和类型
        3.1.1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机理
        3.1.2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分类
    3.2 矿料级配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3.2.1 影响矿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
        3.2.2 考虑级配变异性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化
    3.3 空隙率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3.4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生产过程控制的要点
    3.5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质量变异性研究
    4.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定义
    4.2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4.2.1 压实度变异性的内容
        4.2.2 压实度变异性影响因素
        4.2.3 指标参数的变异性
        4.2.4 压实度评定
        4.2.5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计算实例
    4.3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4.4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改进效果的评价
        4.4.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改进效果的评价模型
        4.4.2 量化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4.4.3 量化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的控制研究
    5.1 热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变异性的控制
        5.1.1 沥青质量主要控制措施
        5.1.2 集料加工控制技术
    5.2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5.3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质量变异性控制策略
        5.3.1 基层的平整度与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5.3.2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及碾压
        5.3.3 热拌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
        5.3.4 施工缝的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因素分析
    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及影响因素
        2.1.1 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
        2.1.2 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因素
    2.2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2.2.1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历程
        2.2.2 沥青路面破损类型
    2.3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
        2.3.1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2.3.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2.3.3 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2.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4.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寒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研究
    3.1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3.1.1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与建设
        3.1.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区域划分
    3.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情况
        3.2.1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3.2.2 高速公路分区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3.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3.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3.3.1 评价指标权重标定过程
        3.3.2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标定算法
        3.3.3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标定算法
        3.3.4 评价指标权重优化标定
    3.4 实例分析
        3.4.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网络结构
        3.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3.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3.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4.1 模糊区间数评价理论
        4.1.1 区间数基本理论
        4.1.2 综合评价原理
    4.2 基于模糊区间数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4.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4.2.2 评价区间的确定及量化
        4.2.3 区间数评价结果确定
    4.3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4.3.1 评价指标测度值界定
        4.3.2 评价指标值模糊处理
        4.3.3 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区间确定
        4.3.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4.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因素分析
    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通用方法
        5.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衰变模式
        5.2.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通用预测方法
    5.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5.3.1 SVM基本原理
        5.3.2 FA基本原理
        5.3.3 IFA-SVM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5.4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5.4.1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
        5.4.2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预处理
        5.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5.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6.1 沥青路面养护目标及分类
        6.1.1 养护目标
        6.1.2 养护技术分类
    6.2 沥青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
        6.2.1 高速公路路面单元养护类型及划分标准
        6.2.2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标准
    6.3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与优化
        6.3.1 养护路段划分原则
        6.3.2 养护路段划分方法
    6.4 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
        6.4.1 养护决策指标体系
        6.4.2 养护决策层次模型
        6.4.3 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养护决策方法
        6.4.4 基于养护效益与目标的养护方案优化
    6.5 养护方案决策优化实例
        6.5.1 路线基本概况
        6.5.2 养护路段划分及优化
        6.5.3 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
        6.5.4 养护决策与规划方案
    6.6 本章小结
7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管理系统
    7.1 系统设计与技术框架
    7.2 系统总体架构
    7.3 系统功能结构
    7.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怀化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养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怀化绕城高速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病害分析
    2.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概念
    2.2 怀化绕城高速公路概况
    2.3 怀化绕城高速公路典型病害及分析
        2.3.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2.3.2 怀化绕城高速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怀化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方法
    3.1 现行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3.1.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PCI)
        3.1.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3.1.3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
        3.1.4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
        3.1.5 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
    3.2 基于“局部差异”法的TOPSIS法评价怀化绕城高速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3.2.1 突出“局部差异”法
        3.2.2 TOPSIS法
        3.2.3 实例运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怀化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
    4.1 现有路面性能预测模型
        4.1.1 概率型模型
        4.1.2 确定型模型
        4.1.3 神经网络模型
        4.1.4 灰色预测模型
        4.1.5 现有预测模型的特点分析
    4.2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组合预测模型对怀化绕城高速路面使用性能进行预测
        4.2.1 灰色预测模型
        4.2.2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4.2.3 灰色马尔可夫组合预测模型
        4.2.4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怀化绕城高速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研究
    5.1 沥青路面养护的内容
    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需求分析
    5.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的选择
        5.3.1 影响对策的因素
        5.3.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的原则
    5.4 怀化绕城高速公路的养护对策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水泥路面错台演化规律与养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养护对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发展机理分析
        2.1.1 传荷能力降低过程分析
        2.1.2 自由水入侵过程分析
        2.1.3 行车荷载与水综合作用过程分析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影响因素分析
        2.2.1 结构影响
        2.2.2 行车荷载影响
        2.2.3 环境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TPP数据库介绍及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情况分析
    3.1 美国LTPP数据库简介及数据库选择
        3.1.1 美国LTPP数据库简介
        3.1.2 研究数据库选择
        3.1.3 错台数据预处理
    3.2 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情况分析
        3.2.1 水泥混凝土路面影响因素选取
        3.2.2 美国各气候区域划分
        3.2.3 各气候区域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情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演化规律研究
    4.1 多水平模型理论及结构
        4.1.1 多水平模型的应用及优势
        4.1.2 零模型和完整模型
        4.1.3 模型参数估计
        4.1.4 模型评估
        4.1.5 多水平模型结构
    4.2 湿润冰冻地区错台演化规律研究
        4.2.1 探索性分析
        4.2.2 回归分析
        4.2.3 错台量变化多水平模型及结果阐释
    4.3 干燥冰冻地区错台演化规律研究
        4.3.1 探索性分析
        4.3.2 回归分析
        4.3.3 错台量变化多水平模型及结果阐释
    4.4 湿润非冰冻地区错台演化规律研究
        4.4.1 探索性分析
        4.4.2 回归分析
        4.4.3 错台量变化多水平模型及结果阐释
    4.5 干燥非冰冻地区错台演化规律研究
        4.5.1 探索性分析
        4.5.2 回归分析
        4.5.3 错台量变化多水平模型及结果阐释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养护对策研究
    5.1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养护措施
        5.1.1 错台磨平法
        5.1.2 沥青砂或者水泥混凝土填补方法
        5.1.3 压浆处治方法
        5.1.4 传荷装置设置
        5.1.5 面板更换修复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养护效果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确定错台最佳养护效果步骤
    5.3 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问题的对策思考[J]. 徐道全. 中国设备工程, 2021(16)
  • [2]基于物元理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方法改进研究[D]. 杨天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D]. 厉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 姚征兵. 四川建材, 2021(01)
  • [5]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J]. 田晓,高鹏. 居舍, 2020(27)
  • [6]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D]. 李旭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 王德玺. 新疆大学, 2020(07)
  • [8]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9]怀化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养护对策研究[D]. 刘望卓.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水泥路面错台演化规律与养护对策研究[D]. 张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