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

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

一、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龙,杨世伟,秦玉明,程学英[1](2022)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文中提出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CHD类型。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 介入封堵术已成为CHD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对CHD介入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 该文主要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潜在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机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等方面, 对ASD、VSD和PDA等常见的CHD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进行综述。

白瑞涛[2](2021)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回顾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ITP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研究,探讨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出血情况的关系,以及ITP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对中医临床疗效及组方思路进行分析,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疗效,以期进一步指导ITP的中医治疗。方法:研究一: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TP患者,共计81例,根据四诊信息及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阴虚火旺证、气虚不摄证、血热妄行证3种证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ITP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关实验室检查,随机选取近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非ITP人员30例的免疫全项检查结果作为正常对照。分别探讨ITP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难治性、乏力症状及出血评分的关系、不同证型患者及非ITP人员免疫全项结果的差异性。研究二: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间的疗效进行评估,收集住院及门诊仅采用中医治疗的ITP患者治疗情况,并收集患者中药处方。评估患者中西医结合以及单独中药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疗效、ITP中医治疗组方规律。研究三:将小鼠分为中药+抗体组、激素+抗体组、联合用药+抗体组、盐水+抗体组及盐水+盐水组,采用被动免疫法制备ITP动物模型,抗体组每日腹腔注射CD41单抗1μg/200μL/只,连续9d,以维持血小板的持续降低,其余按分组每天予相应药物,持续9天,分别于d0、2、4、8测量小鼠血常规,评估药物对小鼠血小板的影响。结果:(1)统计81例ITP患者证型,其中阴虚火旺证最多,计66例,气虚不摄证9例,血热妄行证6例。53.0%的阴虚火旺患者表现出乏力症状。另有激素依赖/难治性患者15例,难治性患者9例,经辨证均属于阴虚火旺证。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病程进行统计,发现血热妄行患者以新诊断为主,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证型以慢性期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研究认为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与病程有关。(2)对81例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各证型患者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阴虚火旺患者进一步区分发现难治性患者、激素依赖/难治及非难治患者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研究认为ITP患者出血情况与证型无关。(3)分析不同证型ITP患者免疫全项(包括补体C3、C4、Ig G、Ig A、Ig M)并与非ITP人员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这些数据中补体C3、C4、Ig M水平存在差异(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阴虚火旺证及气虚不摄证患者补体C3中位水平低于非ITP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患者补体C4中位水平低于血热妄行证患者及非ITP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妄行证患者Ig M中位水平低于阴虚火旺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两两比较在本次研究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阴虚火旺患者进一步区分研究发现,难治性患者补体C3中位水平低于非难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81例患者既往治疗情况进行统计,ITP治疗方法多样,部分患者在出现皮下紫癜后未予重视。在已治疗的71例患者中有54例(76.1%)的患者采用了激素治疗,其中10例(18.5%)患者仅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疗效不佳;19例(35.2%)患者存在自行减量或停药的情况。另有14例(19.7%)患者拒绝使用西药或拒绝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ITP治疗中患者依存性欠佳。(5)对ITP患者入院后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出院时81例患者中40例(49.4%)治疗完全有效(CR),20例(24.7%)治疗部分有效(PR),总体有效(OR)率为74.1%。共计54例患者出院后门诊就诊超过1年,其中采用大剂量激素联合中药及大剂量激素联合TPO、中药治疗并规律复诊患者1年者13例,其出院时OR率84.6%,CR率61.5%;1年后SR率76.9%,持续CR46.2%,经前后对比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6)纳入采用中药单独治疗者30例,治疗前血小板均值为27.7×109/L,中位水平28.25×109/L;治疗3月血小板均值41.4×109/L,中位水平42.35×109/L;治疗6月血小板均值52.2×109/L,中位水平47.25×109/L。经重复测量分析发现治疗前后对比血小板水平存在差异(P<0.05),提示中药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血小板水平。(7)对ITP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治疗思路为清热、凉血、养阴、益气,止血活血并用,核心药物为地黄、龟板、茜草、仙鹤草、侧柏叶、茯苓、泽泻、山药、党参、甘草。(8)对各组小鼠血小板水平分析结果表示,中药+抗体组与盐水+抗体组血小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激素+抗体组与联合用药+抗体组相比前四天血小板水平较低,第四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性别、年龄、出血情况无相关性,与病程有关,新诊断患者多为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及气虚不摄证患者补体C3水平较低;难治性患者补体C3水平较低;阴虚火旺证患者补体C4水平较低,血热妄行证患者Ig M水平较低,患者补体水平可能对ITP辨证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中药治疗ITP起效缓慢,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治疗的长期反应率,减少复发。清热凉血、益气养阴组方对ITP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徐鹏程[3](2020)在《血小板参数与血脂谱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以单纯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包括病理性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T细胞介导的免疫破坏及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是临床常见的检验项目,而血小板参数(platelet indices,PI)是通过自动血液分析仪直接或间接得到的一组参数,与血小板的形态和增殖动态相关,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及预后性研究,主要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和大型血小板比例(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在ITP患者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用于鉴别诊断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并可作为疾病复发和疗效的预测指标。脂质作为血小板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参与血小板活化和生成的多种生理过程。有研究发现,在某些炎性疾病中,血脂水平可通过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及活性,使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继而引起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但在ITP中尚缺乏血脂与血小板参数等相关性的研究。我们推测在ITP中,血脂也与血小板生成和血小板活化相关,并期望通过观察到血脂与血小板参数,巨核细胞数量和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来验证这一假设。目的验证ITP患者中血小板参数治疗前后变化趋势及血小板参数和巨核细胞数目、出血、治疗效果等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血脂对血小板参数、巨核细胞数目、出血、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ITP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前和住院期间血小板参数、尿潜血及大便潜血、血脂的检验结果,皮肤口腔及鼻腔出血情况,治疗用药方案及用药时间、血小板输注时间,骨髓细胞学检查时间及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并进行资料间相关性分析或线性回归。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57名患者,平均年龄为47.14岁,其中男性196名,平均年龄为47.67岁,女性261名,平均年龄为46.74岁。男女间年龄、出血情况、巨核细胞数及血小板参数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Cho、HDL-C、ApoA1及NEFA水平显着高于男性,Hcy显着低于男性。(2)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示,PC与PDW、MPV、PCT,PDW与MPV、P-LCR,MPV与P-LCR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并符合线性关系。(3)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与血脂相关性分析示:PC与TG,PCT与TG、NEFA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NEFA对PCT的线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具有性别差异,男性中PDW与Hcy,MPV与PLA2,PCT与HDL-C、NEFA,P-LCR与HDL-C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女性中PC与TG,PCT与TG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4)治疗前出血情况相关性分析示,尿潜血与PC、ApoA1及NEFA,大便潜血与年龄,皮肤出血与PDW、Cho、HDL-C及ApoA1,口腔出血与LDL-C,鼻腔出血与年龄,总出血情况与Cho、HDL-C及LDL-C显着相关。(5)骨髓巨核细胞数相关性分析示,巨核细胞数与NEFA显着相关。(6)患者经过治疗后,PC、MPV及PCT显着升高,PDW显着下降。治疗前后PC差值比与HDL-C显着相关。结论血小板参数在ITP患者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而与治疗前出血情况、巨核细胞数目无明显相关。血脂水平是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和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ITP患者中,血脂水平不仅影响治疗前血小板参数,还与出血症状、巨核细胞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相关。

王景顺[4](2019)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诊断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分析微柱凝胶免疫技术(MGIA)诊断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ITP)自身抗体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出生并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的新生儿172例,同时选择20例临床确诊的非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作为对照,分别采用MGIA法以及流式细胞技术(FCM)法检测两组患儿自身抗体,对于检出结果阳性的患儿再检测其母亲自身抗体,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情况。结果 MGIA对20例临床确诊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检出结果均为阴性。微柱凝胶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均检出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患儿21例,检出阳性率12.21%,两组检出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阳性21例患儿母亲血小板自身抗体,微柱凝胶法检出母亲血小板自身抗体19例,检出阳性率90.48%,流式细胞仪技术检出母亲血小板自身抗体21例,检出阳性率100.00%,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法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无明显差异,而微柱凝胶免疫法其操作简单,有助于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鉴别及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

郭毅[5](2019)在《血小板促进卵巢癌转移的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卵巢癌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导致的死亡率逐年升高,尤其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引起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卵巢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尤其出现腹腔脏器的播散,许多卵巢癌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至晚期(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定义的III期和IV期),这给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改善带来很大困难。研究报道,血小板与卵巢癌的转移有关。相比于血小板正常的卵巢癌患者,伴有血小板增多的卵巢癌患者更容易出现肿瘤播散。但血小板增强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来研究表明,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的关键步骤。许多细胞外因子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发生EMT,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该分子激活多条通路诱导细胞发生EMT,其中最重要的是磷酸化Smad分子后激活的TGF-β/Smad通路。由于血小板活化后能分泌大量的TGF-β,因此本研究推测血小板可以通过激活TGF-β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发生EMT,从而增强其侵袭能力。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本研究首先将血小板同卵巢癌细胞共同孵育,观察其侵袭能力的改变。然后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析血小板处理后的细胞内EMT相关分子的改变。接着本研究检测经血小板处理后卵巢癌细胞培养基中TGF-β含量的变化,以及细胞中磷酸化Smad水平的变化,以分析血小板处理的卵巢癌细胞中TGF-β/Smad通路的活化情况。最后,本研究使用一种名为A83-01的TGF-β受体拮抗剂,通过细胞和小鼠实验来观察抑制TGF-β通路后是否影响血小板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另外,本文还探究了血小板和常用凝血指标在卵巢癌和其他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分部中本研究纳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85名卵巢肿瘤患者,包括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6名,卵巢癌患者69名。检测其术前血小板水平,记录其肿瘤分级和分期等临床病理信息。比较血小板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信息的关系。分离出健康人员血小板后,将其同SK-OV-3和OVCAR-3卵巢癌细胞共同孵育,观察其形态变化,并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通过芯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小板处理后卵巢癌细胞EMT相关分子的变化。在第二部分中,本研究检测纳入的卵巢癌患者体内TGF-β水平,比较血小板增多的卵巢癌患者与血小板正常的卵巢癌患者之间TGF-β是否存在差异。检测血小板处理后卵巢癌细胞培养基中TGF-β含量。检测血小板处理后细胞中磷酸化Smad2(pSmad2)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TGF-β受体拮抗剂A83-01处理卵巢癌细胞后,检测血小板激活的EMT和TGF-β通路是否被抑制。向裸鼠腹腔内注射血小板和(或)A83-01,观察A83-01是否抑制卵巢癌细胞在裸鼠腹腔的播散,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裸鼠腹腔瘤体中EMT相关分子的改变。在第三部分中,本研究本研究分析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56名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platelets,PL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ducts,FDP)、纤维蛋白原(fibriongen,FIB)和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等指标。156名卵巢肿瘤患者包括30名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126名卵巢癌患者,比较血小板和常用凝血指标在辅助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以及卵巢癌早晚期中的应用。另外,本研究也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 PT、APTT、TT、D-二聚体、FDP、FIB、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等指标。其中 43 例患者为Ⅰ期和Ⅱ期,43例患者为Ⅲ期。还纳入92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65例患者发生肝转移,23例发生肺转移(4例合并肝和肺转移),11例发生其他器官转移(脑、骨和脾),这92例患者之前均为Ⅰ期至Ⅲ期患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在之后复查过程中发现出现远端器官转移。检测发生远端转移时结直肠癌患者PT、APTT、TT、D-二聚体、FDP、FIB、CEA和LDH等指标。比较常用凝血指标在辅助鉴别结直肠癌早期晚期以及是否发生远端器官转移中的应用。结果在第一部分研究中,以350×109/1为cut off值,本研究将卵巢癌患者分为血小板正常组和升高组,33名卵巢癌患者纳入血小板升高组。相比于血小板正常组,在血小板升高组中有更多卵巢癌患者出现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膜等腹腔部位的播散。本研究还发现血小板使卵巢癌细胞表现出间质形态,使穿出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显着增加。芯片、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血小板使卵巢癌细胞中侵袭相关分子表达显着升高,而粘附相关分子表达显着下降。在第二部分,本研究发现血小板升高组中卵巢癌患者TGF-β水平显着升高。血小板使培养基中TGF-β水平显着升高,使卵巢癌细胞中pSmad2水平显着增加。A83-01显着抑制血小板诱导的EMT,降低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血小板促进卵巢癌细胞在裸鼠腹腔播散,A83-0显着抑制该现象,并逆转腹腔瘤体中发生的EMT。第三部分研究发现,相比于良性肿瘤患者,卵巢癌患者体内PLT、D-二聚体、和FDP显着升高,在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的鉴别中,D-二聚体和FD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于PLT。相比于早期卵巢癌患者,晚期卵巢癌患者PLT、D-二聚体和FDP显着升高,在早期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的鉴别中,D-二聚体和FDP的AUC大于PLT。相比于(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常用凝血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当其发生远端器官转移时,D-二聚体水平显着升高。在结直肠癌有无远端器官转移的鉴别中,D-二聚体的AUC大于CEA或LDH。结论伴有血小板增多的卵巢癌患者更易发生肿瘤的腹腔转移。细胞实验证实,血小板通过诱导卵巢癌细胞发生EMT增强其侵袭能力。血小板激活卵巢癌细胞内TGF-β/Smad通路,而TGF-β受体拮抗剂A83-01抑制血小板对卵巢癌细胞的促进转移作用,因此血小板通过TGF-β诱导卵巢癌细胞发生EMT并增强其侵袭能力。在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的辅助判断中,D-二聚体和FDP优于血小板。对于早期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的辅助判断中,D-二聚体和FDP的变化优于血小板。在结直肠癌中,联合D-二聚体和CEA与LDH,可提高发现远端器官转移的效能。

周燕,吴国光[6](2019)在《血小板凋亡的研究现状及其实验室诊断》文中研究指明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血小板凋亡是血小板在体内清除的重要途径,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何提高血小板的生存时间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血小板凋亡途径、调控及其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方面认识的加深,通过凋亡过程清除"不需要"的血小板,或通过抑制血小板凋亡提升血小板数量,以维持机体血小板内环境稳态,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达到动态平衡,有望成为血小板相关疾病治疗的新策略,也为血小板贮存以及血小板输血治疗等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就血小板凋亡的诱导因素、凋亡途径、调控及其实验室诊断等最新进展予以阐述。

郭春琦[7](2019)在《血栓弹力图在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血栓弹力图在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预测出血/血栓事件发生的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96例(共113组有效数据)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资料。依据出血事件的发生与否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分析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小板减少机制、血常规、血凝常规和血栓弹力图的差异。绘制血栓弹力图不同参数预测出血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制定CI界值,分析比较其在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中预测出血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差异。结果:在113组数据中,出血组38例,非出血组75例。依据WHO出血分级,1级28例,2级7例,3级1例,4级2例。其中皮肤瘀点瘀斑14例,鼻衄8例,皮肤瘀斑并牙龈出血4例,牙龈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2例,痰中带血2例,泌尿系出血1例,深部血肿1例,眼底出血1例,颅内出血1例。此外非出血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急性脑梗死事件。出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病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出血组患者相比,出血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更低[11.20(6.25,23.00)vs 47.00(22.00,67.00),P=0.000],凝血酶时间延长[17.00(16.15,17.83)vs 16.00(15.40,17.30),P=0.005]、血栓弹力图的R值延长[5.20(4.53,6.20)vs 4.70(4.20,5.30),P=0.008]、K值延长[3.90(1.60,7.33)vs 1.90(1.40,3.10),P=0.001],α角缩小[59.65(47.43,67.95)vs65.70(58.30,70.90),P=0.009],MA值缩窄(38.63±11.30 vs48.40±10.49,P=0.000),CI值减小[-3.15(-7.18,-1.10)vs-0.8(-2.70,1.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中患者以血小板破坏增多型为主(67.57%),非出血组中患者以骨髓正常造血受抑型为主(7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血栓弹力图不同参数预测出血事件发生的ROC曲线,MA与C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和0.728。以CI=-1.1作为界值时判断效能最大,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60.0%。其在血小板计数≥30×109/L及<30×109/L患者中预测出血事件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62.5%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72.5%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病史对出血未见明显影响。出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更低,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延长,ɑ角缩小,MA值缩窄,CI值减小,提示低凝倾向。在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型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更低,更易发生出血事件。在血栓弹力图的参数中,MA与CI对出血的预测最为灵敏。以CI=-1.1作为血小板减少患者预测出血的判断界值时,其灵敏度较好。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可掩盖血栓弹力图对凝血事件的判断,尚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出血及血栓的可能性。

王彩莲,张军[8](2018)在《孕期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研究发现妊娠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孕妇孕期可能由于同种免疫性因素或自身免疫性因素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血小板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出现一系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疾病,最终使孕妇出现早期流产、复发性流产或新生儿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同种免疫性因素引发的新生儿出血性疾病,该病在高加索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在日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5%,但在我国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该病发病较急,可出现全身皮肤和脏器的广泛出血,严重者会出现颅内出血甚至死亡。因此孕期进行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探讨反复流产的病因、早期预测及预防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目前血小板抗原抗体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国内外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更为先进的检测技术。本文从血小板抗原抗体的分类、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及致病机制、最新的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以及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状况等多方面阐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以便引起临床医生及孕妇的重视,为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在孕妇日常产检中的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王彩莲[9](2018)在《皖北地区孕妇抗-HPA抗体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母亲对胎儿不相容的人类血小板抗原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通过胎盘输入胎儿使胎儿血小板被致敏清除而导致胎儿血小板减少的一种疾病,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有资料显示,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高加索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其抗体主要为针对HPA-1a的抗体,在日本人群中主要为针对HPA-5b的抗体。由于不同人种HPA及HLA的表型频率相差很大,现有国外的数据根本无法指导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此研究旨在弄清我国皖北地区孕妇孕期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情况,为评价对中国孕妇血小板抗体进行筛查的必要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统计学依据,以便我们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我国新生儿的存活率。目的:调查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情况、与妊娠次数的关系及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情况;探讨抗-HLA抗体阳性孕妇的HLA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调查抗-HPA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及基因分型;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检的10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血,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术对孕妇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初筛,对于初筛阳性标本用二磷酸氯喹去除HLA的作用后重复进行初筛实验,仍为阳性的标本利用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小板抗体抗原特异性分析。对于抗-HLA抗体阳性标本用PCR-SSP法进行HLA基因型检测,对抗-HPA抗体阳性标本用PCR-SSP法进行HLA和HPA基因型检测。结果:1025例孕妇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共45例,总阳性率为4.39%,其中41例为抗-HLA抗体阳性,4例为抗-HLA抗体和抗-HPA抗体同时阳性;初次妊娠孕妇(410例)与多次妊娠孕妇(615例)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分别为6例和39例,阳性率分别为1.46%和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5);在多次妊娠孕妇中,有2次妊娠史(388例)、3次妊娠史(138例)、4次及以上妊娠史(89例)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8例、10例、11例,阳性率分别为4.64%、7.25%、12.36%,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在4例抗-HPA抗体阳性孕妇中,有3例HPA1-17基因型组合为HPA-(1,2,4-14,16,17)aa-3ab-15ab,l 例为 HPA-(1,2,4-14,16,17)aa-3aa-15aa;在抗-HLA 抗体阳性孕妇的HLA-A、B、DQ、DR基因分型中,HLA-A特异性抗原12个,频率较高的有A2(0.2742)、A24(0.2258)、All(0.1452)、A33(0.1129),HLA-B 特异性抗原 22 个,频率较高的为 B46(0.1290)、B13(0.1129)、B60(0.1129)、B62(0.1129)和 B58(0.0968),HLA-DQ 特异性抗原 7 个,频率较高的有 DQ6(0.2419)、DQ2(0.1612)、DQ9(0.1612)、DQ5(0.1452)、DQ7(0.1452),HLA-DR特异性抗原12个,频率较高的有DR9(0.1612)、DR4(0.1452)、DR15(0.1290)、DR7(0.0968)、DR12(0.0968)、DR13(0.0968)。结论: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39%,其中抗-HLA抗体阳性率为4.39%,抗-HPA抗体阳性率为0.39%,且抗-HPA抗体阳性孕妇同时伴有抗-HLA抗体阳性;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妊娠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的阳性率越高;在皖北地区人群中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致病抗体可能为抗-HPA-5b抗体;

黄旭成,曾莎莎[10](2018)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法在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法(microcolumn gel immunoassay,MGIA)在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NITP)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和母亲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固相凝集法(solid phase agglutination,SPA)和MGIA法测定该组患儿的自身抗体,同时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母亲采用固相凝集法、MGIA法测定其自身抗体情况,对比两种测定方式的结果。结果 5例患儿自身抗体检测,固相凝集法检测阳性率为9.09%,MGIA检测阳性率为9.09%,两种检测方式结果完全一致;5例母亲自身抗体MGIA检测阳性率为100.0%,固相凝集法检测阳性率为60.0%(3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0,P>0.05)。结论新生儿NITP症采用MGIA方式检测诊断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二、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回顾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候相关因素回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病例选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ITP患者一般情况与证型的关系
        2.3 ITP患者与非ITP人群免疫学指标的差异
    3 结论
研究二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及中医组方规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病例选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ITP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治疗情况
        2.3 ITP短期疗效
        2.4 ITP患者长期疗效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难治/依赖性及难治性ITP疗效
        2.6 中医治疗ITP疗效分析
        2.7 ITP患者组方分析
    3 结论
研究三 清热凉血,益气养阴组方对小鼠血小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复制
        1.2 分组和给药
        1.3 观察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结论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ITP的认识与治疗
    2 中医对ITP的认识
    3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 ITP患者临床免疫学检查的差异
    5 ITP患者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
    6 临床ITP治疗组方规律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异常的免疫反应:感染与遗传
    2.抗原提呈细胞(APC)与ITP
    3.B淋巴细胞
    4.T淋巴细胞
    5.ITP中的血小板生成
    6.ITP中的其他问题
    7.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诊疗进展
    1.ITP的诊断
    2.ITP的西医治疗
    3 难治性ITP
    4.ITP的中医诊疗
    5.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血小板参数与血脂谱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ITP背景介绍
    1.2 血小板和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概念
    1.3 血小板参数在ITP中的临床应用
    1.4 血脂对血小板的作用
    1.5 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资料统计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基本信息及治疗前相关参数
    3.2 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3.3 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与血脂相关性分析
    3.4 治疗前出血情况相关性分析
    3.5 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参数及血脂相关性分析
    3.6 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ITP的发病机制
    4.2 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4.3 脂质与血小板
    4.4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微柱凝胶免疫分析诊断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试剂及仪器
    1.3 MGIA法检测自身抗体
    1.4 FCM法检测自身抗体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MGIA对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检查情况
    2.1 两种方法检测患儿血小板自身抗体
    2.2 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患儿母亲血小板自身抗体
3 讨论

(5)血小板促进卵巢癌转移的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血小板在卵巢癌转移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TGF-β通路在血小板促进卵巢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血小板和常用凝血指标在卵巢肿瘤和其他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一、血小板和常用凝血指标在卵巢肿瘤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二、常用凝血指标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综述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6)血小板凋亡的研究现状及其实验室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小板凋亡的诱导因素
2 血小板凋亡的途径
    2.1 外源性途径介导的血小板凋亡 (the extrinsic pathway)
    2.2 内源性途径介导的血小板凋亡 (the intrinsic pathway)
        2.2.1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 形成与线粒体内膜去极化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depolarization , ΔΨm)
        2.2.2 线粒体膜间隙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质
        2.2.3 Bcl-2家族蛋白的活化并转移到线粒体
3 血小板凋亡的调控
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凋亡
5 血小板凋亡的实验室诊断
    5.1 形态学观察
    5.2 PS外翻分析
    5.3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5.4 Caspases-3活性的检测
    5.5 细胞色素C的定位检测
    5.6 Bcl-2家族蛋白的检测
    5.7 与血小板凋亡相关的microRNA分析
6 结语

(7)血栓弹力图在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出血组的出血情况
    3.出血组与非出血组血常规和血凝常规的比较
    4.出血组与非出血组血小板减少机制的比较
    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血栓弹力图的比较
    6.血栓弹力图参数预测出血事件的曲线下面积比较
    7.CI在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预测出血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致 谢

(8)孕期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小板抗原与血小板抗体
    1.1 血小板抗原
    1.2 血小板抗体
2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及致病机制
    2.1 同种免疫性因素
    2.2 自身免疫性因素
3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NAIT)
4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
5 HLA及HPA基因检测技术
6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6.1 早期诊断
    6.2 早期治疗
    6.3 优生优育
7 展望

(9)皖北地区孕妇抗-HPA抗体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仪器
    1.1 —般资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标本制备
    2.2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筛查血小板抗体
    2.3 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抗原特异性
    2.4 PCR-SSP检测HLA及HPA基因型
    2.5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3.2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次数相关性分析
    3.3 抗-HLA抗体阳性孕妇HLA-A、B、DQ、DR基因分型结果
    3.4 抗-HPA抗体阳性孕妇的HPAl-17基因分型结果
    3.5 关于新生儿NAIT的发病情况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主要英文缩略词
附录B 个人简介
附录C 综述
    参考文献

(10)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法在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3 仪器和设备
    4 测定方法
        4.1 样本收集
        4.2 MGIA检测法
        4.3 固相凝集法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种检测方法对NITP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对比
    2自身血小板抗体阳性患儿母亲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
讨论

四、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J]. 陈金龙,杨世伟,秦玉明,程学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02)
  • [2]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回顾分析及实验研究[D]. 白瑞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血小板参数与血脂谱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探讨[D]. 徐鹏程. 山东大学, 2020(02)
  • [4]微柱凝胶免疫分析诊断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的价值研究[J]. 王景顺.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02)
  • [5]血小板促进卵巢癌转移的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探讨[D]. 郭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6]血小板凋亡的研究现状及其实验室诊断[J]. 周燕,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2019(02)
  • [7]血栓弹力图在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探讨[D]. 郭春琦.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孕期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J]. 王彩莲,张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8(08)
  • [9]皖北地区孕妇抗-HPA抗体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 王彩莲. 蚌埠医学院, 2018(02)
  • [10]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法在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 黄旭成,曾莎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03)

标签:;  ;  ;  ;  ;  

SEPSA在血小板减少症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