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空间信息系统结构及模块应用分析

人体空间信息系统结构及模块应用分析

一、人文空间信息系统结构与模块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媛[1](2021)在《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村落在数千年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谋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规划智慧,发展历时悠久,其脉络清晰并留存至今,它重视将村落、山水自然与文化空间建设融为一体。这一具有功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精髓。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不断消减,亟待修复。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空间特色和内生发展动力。保护基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经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单体建筑或要素的保护,更是要注重保护和延续其背后的空间脉络和文化内涵,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新的创造,并继承与发扬。沿黄河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环境是传统村落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榆林是陕西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区域地理特征明显,拥有水源,是当地人居环境赖以发展的基础,黄土沟壑型地貌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落发展的程度,但也使得其独特的村落形态得以保留下来。复杂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历史人文条件,使得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多样的村落空间形态和良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既传递了榆林沿黄地区村落布局的人居智慧,更体现出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这一布局规划传统思想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面对当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应在解析自身传统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保护和传承其蕴含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本文选取榆林沿黄河地区的五个传统村落(泥河沟村、荷叶坪村、峪口村、木头峪村、刘家坪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梳理了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组成,挖掘其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等空间要素,基于“理论-解析-应用”的基本思路,研究探索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明确其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解析路径,归纳总结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类型。综合多种文献资料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所需要素,建构现代传承策略;针对传统村落山水自然环境维育、人文空间秩序塑造、文脉标识性空间传承等总结榆林沿黄河地区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和模式,明确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生成机制,为后续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现代传承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构建陕西黄河沿岸传统村落现代传承技术、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亦期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现代传承提供借鉴。

陈璐露[2](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张心伦[3](2021)在《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沛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应申,侯思远,苏俊如,陈业滨,陈学业,郭仁忠[4](2020)在《论游戏地图的特点》文中指出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等的发展使现代地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地图趋向数字虚拟空间方向发展,地图学的研究方法、主题与传统地图学大相径庭,地图虚拟空间的理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IT)领域的学科跨界迫使地图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产品的附属物,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使得地图学亟待完善和更新理论。地图学发展的难题促使学者向其他领域进行探索。计算机游戏通常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数字+文化"的发展将游戏推向高新技术的前列,游戏地图则是现代ICT技术和地图的合体。以游戏地图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游戏地图的维度、交互性、叙事探索性和文化传播性来探究虚拟空间的特点、本质及对现实物理世界的启示,发掘其对地图理论的扩展,从而完善ICT时代地图学的知识和理论,促进地图学的发展。

李小龙[5](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苗世伟[6](2020)在《陕南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快速的发展,人居环境建设越来越被业界所关注。历史文化名镇(村)作为重要的人居型活态历史文化遗产,它传承与延续着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与生活记忆,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营造经验与智慧,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研究价值。因此,深入挖掘独特地域环境下的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对于当下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蜀河古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对结合独特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蜀河古镇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进行研究。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与现场调研、踏勘等方式对古镇进行研究。首先对蜀河古镇的地域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从蜀河古镇的地区环境特征切入,结合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历程和行政建制,为研究蜀河古镇人居环境提供区域背景基础。其次结合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蜀河古镇核心保护区的营建为核心,从古镇的人居空间研究入手,着重分析蜀河古镇的人居环境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分别从古镇选址、空间格局、街巷空间、传统建筑等四个方面对古镇的居住系统进行分析,从防御体系、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对古镇的支撑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古镇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出古镇的发展动因与演变特征。并总结出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因势布局、文荫武备/因循利导、人文显重/因材施建、绿色生态等四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同时结合蜀河古镇的现代城镇发展,发现了古镇的传统空间格局秩序在消解/古镇核心保护区风貌被破坏/古镇传统空间活力不足/新区没有延续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以蜀河古镇的人居环境营建经验为基础,运用定量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控制古镇发展边界、延续古镇传统格局/保护古镇核心片区、延续古镇传统风貌/整合古镇活力空间、重现古镇聚落生机/新区延续传统格局、再现古镇地域特色等四个方面的古镇现代建设启示,为当代蜀河古镇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婷[7](2020)在《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加速演进,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而高校师生也更多的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使得高校图书馆到馆率不断下降。在此背景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都积极进行服务转型。尝试进行空间创新改造,开展空间服务以增强用户粘性,提高空间利用率。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在新空间服务建设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习研讨空间、创客空间、数字人文空间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从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中美高校图书馆学习研讨空间、创客空间、数字人文空间进行调研,分别从新空间服务建设情况、新空间服务设施资源、新空间服务项目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建设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在新空间建设方面,一是建设融入休闲因素、面向不同专业的学习研讨空间;二是因地制宜选址,建设自主创建与联合创建并行的创客空间;三是找准定位,加强实体空间支持,建设适合图书馆定位的数字人文空间。其次,在设施资源方面,学习研讨空间应紧抓用户需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设施资源配备体系;创客空间在完善基础手工设施资源配备的同时,关注机械加工类设施资源和智能化设施资源;数字人文空间应结合图书馆的自身实际情况与参与创建数字人文的形式来进行设施资源配备。最后,在空间服务方面,学习研讨空间优化空间预约等基础服务,丰富教育教学类服务;创客空间拓宽创客服务对象,完善针对创客的服务内容;数字人文空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供服务项目,促进科研学术交流。

吕进锋[8](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赵烨[9](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梁斐斐[10](2019)在《川江沿线城镇传统风景要素及营建特征探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语境下的城镇风景营造,根植于深厚的山水文化源流和寻察自然的实践传统。将城镇及周边山水共同纳入整体人居环境范畴,并与地方自然基底、历史进程、产业、人文特征等产生重要关联,因而城镇传统风景具有宏阔的视域、明晰的层级与丰富的意涵。由此梳理城镇传统风景要素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与组织营建特征,对构建当代语境下多元的城镇风景要素体系、强化地方山水格局、促进城镇与风景协同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川江沿线城镇地处峡江地带,属典型的山地城镇,加之受悠久的演进历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的影响,城镇风景极具历史及地方性特征。通过对与沿线相关的如《方舆胜览》、《舆地纪胜》、《蜀中广记》等地理志、杂志;各城镇地方志;诗歌文集等丰厚历史资料的爬梳。结合区域自然基址与城镇建设特征,进行传统风景要素类型的梳理和体系建构尝试。并选取沿线6个典型城镇,分析归纳各城镇传统风景要素在宏观山水、中观城镇及局部视域下的组织分布特征。同时,基于以上对风景要素的梳理及组织分布特征的分析,总结城镇传统风景在要素类型梳理、建设动因及空间组织布局等方面的营建特征。由此以传统风景营建智慧与经验为指导,进行面向当下的城镇风景重塑思考及实践尝试。研究总体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自然、人文、城镇建设等方面归纳川江沿线具有“基于自然本底彰显沿线整体形胜”、“依托水道建构多元地域文化廊道”、“延承发展历程形成区域城镇格局”的宏观区域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沿线城镇相关地理志、地方志及诗歌文集等历史资料的整理,将建设要素进行提取归类,梳理各建设要素间密切的关联性。归纳以“考察形胜,整体环境塑造”、“随形就势,城镇分区营建”、“因借体宜,传统风景建构”所形成的整体营建历程。并重点分析依托山水自然环境及以城镇建设为载体的风景营建类型及特征,进行风景要素类型的梳理尝试。第三部分,提取各城镇城图、舆图所表达的空间地理信息,辅以相关资料对照,借助HGIS分析工具进行信息转译和风景要素的空间定位。通过对沿线6个典型城镇传统风景要素组织布局的分析,归纳出宏观视域下风景分布与山水的耦合关联;中观视域下风景分布与城镇的协同共融,以及局部视域下风景汇聚形成地方重要景群这三个不同视域下风景的组织布局规律。第四部分,基于以上对传统风景要素的梳理及组织布局规律的归纳,结合川江宏观视域的区域性特征。总结出沿线城镇传统风景具有“意涵丰富、体系完备”的要素建构特征;其建设与发展以“根植地域、兼容并蓄”的文化动因为驱使;并且整体组织布局具有“耦合山水、聚散相附”的分布特征。由此,以城镇传统风景组织营建思想和途径为借鉴,将“维护和延续地方优势山水风景格局”、“重塑城镇风景空间秩序与整体风貌”以及“彰显地域人文映象并激发风景活力”作为符合当下语境的城镇风景组织与重构策略指导与实践尝试。综上,本文从区域视角出发,归纳川江沿线自然、人文及城镇建设发展等突出的地方性特征。基于“风景”研究视野的拓展,从更宏观的范围和更广域的视角出发,梳理“山水-城镇-风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址,以城镇建设环境为基础,厘清城镇传统风景的内涵和外延,梳理其层级和要素类型,进行城镇传统风景要素的建构尝试。同时借助H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沿线6个城镇为例,探究不同视域下风景要素的组织特征;在确立城镇整体空间秩序与文化坐标的同时,归纳其鲜明的地域性与历时性特征,对当前建设环境中延续城镇文脉、激发空间活力、营造归属场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与实践指导意义。

二、人文空间信息系统结构与模块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文空间信息系统结构与模块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解读
        1.1.2 现实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进展
        2.1.2 结合自然山水的乡村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2.1.3 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2.2.2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
        2.2.3 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
        2.2.4 榆林沿黄地区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3.1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定义与内涵
        3.1.1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
        3.1.2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涵
        3.1.3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层次
    3.2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要素提取方法
        3.2.1 要素的归纳分类
        3.2.2 要素整合的技术路线
    3.3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梳理
        3.3.1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分类
        3.3.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禀赋特征
    3.4 历史人文要素梳理
        3.4.1 人文空间要素分类
        3.4.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人文空间要素禀赋特征
    3.5 共性与差异性
        3.5.1 共性
        3.5.2 差异性
    3.6 本章小结
4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
    4.1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营建智慧
        4.1.1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形成思想
        4.1.2 榆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
    4.2 数据来源与类型划分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分类视角
        4.2.3 分类依据
        4.2.4 划分方法
    4.3 格局类型划分
        4.3.1 以荷叶坪村为代表的依山为屏-人文空间线性发展的凝聚型格局
        4.3.2 以泥河沟村为典型的山环水抱-兼具远近的均匀型格局
        4.3.3 以木头峪村为代表的背山面水-人文空间居于核心地带的向心性格局
    4.4 本章小结
5 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传承策略:以佳县泥河沟村为例
    5.1 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5.1.1 现今留存现状
        5.1.2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对村落保护的意义
    5.2 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5.2.1 以空间保护充分展现人文历史文化
        5.2.2 充分融合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内涵
    5.3 泥河沟村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结构
    5.4 策略一:生态基底的保护与维育
        5.4.1 以古枣园为内核的村落生态特色保护
        5.4.2 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保护
    5.5 策略二:人文空间秩序维系
        5.5.1 维系现状人文空间格局
        5.5.2 山水环境格局维系
        5.5.3 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秩序关联性保护
    5.6 策略三:自然及空间肌理保护
        5.6.1 根据地形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5.6.2 根据水系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5.6.3 根据气候特征进行肌理保护
    5.7 策略四:标识性文化空间传承
        5.7.1 文化空间标识
        5.7.2 提升文化空间承载力
        5.7.3 统筹重要文化空间、组织文化景观轴线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3.1 心理认知
        2.3.2 社会空间
        2.3.3 历史文脉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论游戏地图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游戏地图结构:从图块拼接到三元空间
2 游戏地图的维度:从时空进入人文空间
3 游戏地图的表达:从人机到达四角交互
4 游戏地图的功能:从引路进入叙事探索
5 游戏地图的影响:从娱乐到文化传播
6 结语

(5)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城市空间格局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1.2.3 关中地区县城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1.4.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5.2.1 生用保障意识
        5.2.2 人文优先意识
        5.2.3 山水关联意识
        5.2.4 整体融合意识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陕南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发展背景
        1.1.2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的发展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确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3 相关研究总结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蜀河古镇地域环境特征分析
    2.1 古镇概况
        2.1.1 古镇的地理区位
        2.1.2 古镇人居环境的保护历程
    2.2 古镇的自然山水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3 古镇的社会经济环境
        2.3.1 古镇的行政建制
        2.3.2 古镇的移民文化
        2.3.3 传统的生产方式
        2.3.4 古镇的商贸文化
    2.4 古镇的历史人文环境
        2.4.1 古镇的精神信仰
        2.4.2 古镇的人文文化
    2.5 本章小结
3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的居住系统
    3.1 古镇的相地选址
        3.1.1 自然格局:群山环抱、两水相依的山水格局
        3.1.2 地势依托:丘陵之上、河谷之中的地形地势
        3.1.3 水源需求:黄金水道、两水润城的水源环境
        3.1.4 安全防御:山体为屛、河流为障的防御环境
    3.2 古镇的空间格局
        3.2.1 山水相映:古镇东西、南北向空间环境相仿式空间格局
        3.2.2 文景交融:山水为基、人文点缀的空间轴线
    3.3 古镇的街巷空间
        3.3.1 街巷形态:契合地形、台梯相连的街巷空间形态
        3.3.2 街巷结构:一主一次五横的街巷空间结构
        3.3.3 街巷尺度:自由蜿蜒、宽窄不一的街巷尺度
        3.3.4 街巷组织:台梯相连的立体街巷空间组织形式
        3.3.5 街巷功能:交通为主、生活为辅的街巷空间功能
    3.4 古镇的传统建筑
        3.4.1 建筑形式: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建筑
        3.4.2 地形影响:随高差变化,传统建筑的功能和形式逐渐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的支撑系统
    4.1 古镇的防御体系
        4.1.1 自然防御:以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天然的防御依托
        4.1.2 人工防御:以蜀河石堡作为人工安全防御屏障
        4.1.3 地势影响:蜀河石堡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4.2 古镇的交通体系
        4.2.1 现状特征:古镇交通体系的空间特征
        4.2.2 空间尺度:古镇交通体系的空间尺度
        4.2.3 全局集程度:古镇交通体系的全局集程度
    4.3 古镇的基础设施
        4.3.1 给水方式:古镇的生活用水来源
        4.3.2 排污方式:利用地形高差建设的雨污合流式的排污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蜀河古镇人居空间营建机制
    5.1 古镇人居空间营建影响因素分析
        5.1.1 自然山水环境因素
        5.1.2 商品经济因素
        5.1.3 人口迁移因素
        5.1.4 精神文化因素
        5.1.5 军事防御因素
    5.2 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作用机制
        5.2.1 自然山水环境是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基础条件
        5.2.2 社会经济因素是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必要条件
        5.2.3 人口迁移因素是古镇人居空间营建的催化外力
    5.3 古镇人居空间的演变特征
        5.3.1 古镇聚落形态的演变特征
        5.3.2 古镇街巷空间的演变特征
        5.3.3 古镇传统民居的演变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与启示
    6.1 古镇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
        6.1.1 因地制宜,人地和谐
        6.1.2 因势布局,文荫武备
        6.1.3 因循利导,人文显重
        6.1.4 因材施建,绿色生态
    6.2 古镇现代人居环境营建问题
        6.2.1 古镇的传统空间格局在消解
        6.2.2 古镇的传统风貌被破坏
        6.2.3 古镇的传统空间活力不足
        6.2.4 新区没有延续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6.3 对古镇现代人居环境营建的启示
        6.3.1 控制古镇发展边界,延续古镇传统格局
        6.3.2 保护古镇核心片区,延续古镇传统风貌
        6.3.3 整合古镇活力空间,重现古镇聚落生机
        6.3.4 新区延续传统格局,再现古镇地域特色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7)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图书馆新空间服务
    2.1 图书馆空间服务
        2.1.1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概念
        2.1.2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特性
    2.2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
        2.2.1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的概念
        2.2.2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产生的原因
        2.2.3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的特性
        2.2.4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的意义
第3章 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现状比较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比较分析框架
    3.2 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空间建设情况比较分析
        3.2.1 中美高校图书馆学习研讨空间建设情况比较分析
        3.2.2 中美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情况比较分析
        3.2.3 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情况比较分析
    3.3 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设施资源比较分析
        3.3.1 中美高校图书馆学习研讨空间设施资源比较分析
        3.3.2 中美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设施资源比较分析
        3.3.3 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设施资源比较分析
    3.4 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项目比较分析
        3.4.1 中美高校图书馆学习研讨空间服务项目比较分析
        3.4.2 中美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项目比较分析
        3.4.3 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服务项目比较分析
第4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建设经验启示
    4.1 空间建设层面
        4.1.1 学习研讨空间
        4.1.2 创客空间
        4.1.3 数字人文空间
    4.2 设施资源层面
        4.2.1 学习研讨空间
        4.2.2 创客空间
        4.2.3 数字人文空间
    4.3 服务项目层面
        4.3.1 学习研讨空间
        4.3.2 创客空间
        4.3.3 数字人文空间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少数民族文化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2.1.3 空间
        2.1.4 教育空间
        2.1.5 教育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2.2.3 文化功能论
        2.2.4 空间生产理论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3.1.2 空间生产理论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教育空间生态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7.4 本章小结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附录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附件D 调查问卷
    附录E 指标体系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附件G 调研计划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10)川江沿线城镇传统风景要素及营建特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及相关研究基础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相关研究基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风景要素相关研究
        1.4.2 城镇风景体系的建构研究
        1.4.3 区域视角下的城镇风景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川江沿线城镇区域性特征归纳
    2.1 基于自然本底彰显沿线整体形胜
        2.1.1 峡江地貌凸显,两岸群山高耸相峙
        2.1.2 水道形态复杂,沿线流急滩险遍布
    2.2 依托水道构建多元地域文化廊道
        2.2.1 贯联多地文化,地域特征动态演进
        2.2.2 历代移民迁入,多元文明兼容并蓄
        2.2.3 航运产业繁荣,地方风貌逐渐显现
    2.3 延承发展历程形成区域城镇格局
        2.3.1 城镇渐进繁荣,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2.3.2 择址地利营建,线性串珠格局形成
    2.4 小结
3 传统城镇营建探究与风景要素建构
    3.1 考察形胜,整体环境塑造
        3.1.1 以水利导
        3.1.2 因山赋形
        3.1.3 “山-江-城”整体形态格局
    3.2 随形就势,城镇分区营建
        3.2.1 城池城防:因地制宜,唯变适从
        3.2.2 街衢坊巷:顺势排布,迂回起伏
        3.2.3 行政空间:据于主位,统摄全城
        3.2.4 文教空间:藏风得水,文运兴盛
        3.2.5 信仰空间:日常可及,圣俗共生
    3.3 因借体宜,传统风景建构
        3.3.1 依托山水自然环境的风景营造
        3.3.2 以城镇建设为载体的风景营建
    3.4 小结
4 城镇传统风景要素组织布局分析
    4.1 典型城镇风景要素布局分析
        4.1.1 宜宾——倚山带川,浩渺互映
        4.1.2 泸州——佳胜山川,峥嵘缭绕
        4.1.3 重庆——襟山被江,地势刚险
        4.1.4 涪州——山川廻环,控扼形要
        4.1.5 忠州——群山拱翠,城隅陡峻
        4.1.6 奉节——高踞俯视,龙脊虎须
    4.2 风景分布与山水的耦合关联
        4.2.1 自然本底特征决定风景分布样态
        4.2.2 八景构建地方性风景意象基准
    4.3 风景布局与城镇的协同共融
    4.4 风景局部汇聚组织形成景群
    4.5 小结
5 城镇传统风景营建特征及当代重塑思考
    5.1 城镇传统风景建构及营建特征归纳
        5.1.1 意涵丰富、体系完备的风景要素建构
        5.1.2 根植地域、兼容并蓄的风景建设文化动因
        5.1.3 耦合山水、聚散相附的风景布局模式
    5.2 当下城镇风景重构与组织实践及思考
        5.2.1 维护与延续地方优势山水风景格局
        5.2.2 重塑城镇风景空间秩序与整体风貌
        5.2.3 彰显地域人文映象并激发风景活力
    5.3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各城镇坛壝祠庙等祭祀空间梳理
    B.文人于川江沿线的活动诗赋整理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人文空间信息系统结构与模块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沿黄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解析及传承策略[D]. 贾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沛县为例[D]. 张心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论游戏地图的特点[J]. 应申,侯思远,苏俊如,陈业滨,陈学业,郭仁忠.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09)
  • [5]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6]陕南蜀河古镇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D]. 苗世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美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比较研究[D]. 刘婷. 湘潭大学, 2020(02)
  • [8]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10]川江沿线城镇传统风景要素及营建特征探究*[D]. 梁斐斐. 重庆大学, 2019

标签:;  ;  ;  ;  ;  

人体空间信息系统结构及模块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