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粘合剂的新发展

复合粘合剂的新发展

一、复合材料粘结剂的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戴儇[1](2021)在《基于硅炭材料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构筑及其动力学特性提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出现,对能够提供高能量和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先进储能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将锂离子电池(LIBs)和超级电容(SCs)进行“内部交叉”构筑锂离子混合电容器(LICs)能够同时发挥出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高功率密度的特性。然而,受限于正负极材料的开发设计以及正负极材料动力学的不匹配性,导致LICs的性能提升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本论文针对目前正负极存在的问题,设计和制备了多种具有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和高倍率特性的负极材料,研究结果如下:(1)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球形硬炭材料(GHC),该材料在10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仍可保持在100 mAhg-1左右,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此外,在2.0 Ag-1循环3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7.8%,显示出较稳定的循环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基于预锂化GHC负极和活性炭YP-50F正极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GHC|YP-50F)。该器件在经过正负极质量配比优化后展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器件的能量密度为138.5 Whkg-1,对应的功率密度为325 Wkg-1。即使在33250 Wkg-1(10 Ag-1)的超高功率密度下,该器件仍能提供76.1 Whkg-1的能量密度。(2)通过第一性原理成功计算出-6PF与溶剂分子所形成的构型,并首次精确提出了适合66(EC)PF-基团吸附的孔径临界尺寸为2.18 nm。以理论计算的结果为指导制备了一系列APDC多孔炭材料,其电化学性能的差异验证了DFT理论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APDC-700用作正极时具有高比容量171.5 mAhg-1、优异的倍率性能和显着的循环稳定性此外,APDC-700用作负极材料时,在0.1 Ag-1和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分别为1116 mAhg-1和232 mAhg-1。在此基础上,以APDC-700同时作为正极和负极,成功组装了全炭对称型LIC器件(APDC-700|APDC-700),该器件在功率密度225 Wkg-1下获得了254.3 Whkg-1高能量密度,即使在22.5 k Wkg-1(10 Ag-1)的超高功率密度下,仍然能提供133.3 Whkg-1的能量密度。此外,APDC-700|APDC-700在高功率密度11.25kWkg-1(5 Ag-1)下循环10000圈后能量密度保持率高达86.9%,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研究结果揭示了电容性炭正极孔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深层次关联,为先进LIC器件的构建提供了指导。(3)通过硼掺杂和碳包覆工艺构建了杂原子掺杂的核壳结构硅基复合材料,与碳纳米管(CNT)混合后,得益于酚醛树脂碳层和CNT双导电网络的协同作用,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B-Si@CRF-CNT复合材料在8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依然保持1084 mAhg-1的超高可逆比容量。此外,在1 Ag-1下循环200圈后依然保留了1620.7 mAhg-1的高可逆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83.34%。此外,通过三电极体系确定了LIC器件的正负极质量最佳配比为4.5:1。优化后的器件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功率密度为325 Wkg-1的条件下,LIC4.5具备超高的能量密度(300.3 Whkg-1)。即使在33135 Wkg-1的高功率密度下,LIC4.5依然展现出202.5 Whkg-1的较高能量密度。LIC4.5经过10000次长循环后,器件的容量保持率依然高达79.8%。为高性能LICs器件的正负极质量匹配原则提供了参照,对于构筑性能更为优异的LICs器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4)通过二次掺氮对高比表面积和高介孔含量的APDC-800活性炭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将其氮含量从1.87 wt%提升至4.58 wt%。结果表明,改性后的NAPDC-800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提升,尤其是倍率性能。在20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NAPDC-800的可逆比容量能保持在100 mAhg-1以上,远高于APDC-800。此外,我们还对充放电平台适中且循环寿命长的无序岩盐氧化物Li3V2O5负极的导电性能进行了改性,制备的Li3V2O5-CNT倍率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在20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Li3V2O5-CNT的可逆比容量能保持在100 mAhg-1以上。组装的LIC器件(Li3V2O5-CNT|NAPDC-800)获得了276.3 Whkg-1高能量密度,即使在65 kWkg-1(20 Ag-1)的超高功率密度下,仍然能提供158.6 Whkg-1的高能量密度。此外,Li3V2O5-CNT|NAPDC-800在高功率密度16.25 kWkg-1(5 Ag-1)下循环10000圈后能量密度保持率高达88.5%,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章伟强[2](2021)在《3D打印ARZ陶瓷/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通过3D打印方法制备了ARZ陶瓷(Al2O3增强Zr O2)/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蜡基浆料在不同粘结剂配方、不同固相含量、不同含量陶瓷粉末下的流变性,研究了不同ARZ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最优烧结温度和其弯曲强度、硬度以及耐磨性,通过扫描电镜及EDS观察烧结件表面形貌、弯曲断口和磨损形貌,利用3D打印实现了复合材料的成分分布自由化,使用双喷头打印机打印并烧结了316L/20ARZ vol%复合材料和316L/40ARZ vol%复合材料的组合件,得到如下结果:1、随着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升高,含有不同粘结剂配方的浆料的粘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添加了两种大分子(EVA与HDPE)的粘结剂均匀性最好,由热重分析可知,复相大分子的存在使得在排胶过程中始终存在骨架型大分子粘结剂,这确保了在排胶过程中样品的保型性。2、使用含有复相大分子的粘结剂的配方配置了不同固相含量的浆料,其中固相含量为62%的浆料难以在密炼过程中混合均匀,随着固相含量的提升,其烧结收缩率下降,另外由烧结后形貌可知,固相含量为60%的烧结件表面缺陷较少。使用同一种粘结剂配方、固相含量为60%配置了含有不同ARZ体积分数的浆料,均能打印成功,说明了粘结剂配方的适用性,确定排胶工艺为两步排胶。3、ARZ/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随着ARZ体积分数的变化,其最佳烧结温度也不同,其中316L和20ARZvol%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弯曲强度在1400°C最大,而40ARZvol%和50ARZvol%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弯曲强度在1420°C达到最大,由断口形貌可知20ARZvol%复合材料主要以韧性断裂为主,而40ARZvol%和50ARZvol%复合材料以脆性断裂为主。4、随着ARZ体积分数的增加,ARZ/316L复合材料的硬度整体成上升趋势,但40ARZvol%复合材料的硬度低于不锈钢基体,这是因为复合材料的硬度是由各组元硬度与材料的孔隙率共同决定的。烧结温度不是影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因素,随着ARZ含量的添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相比于不锈钢得到提高,其中20ARZvol%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相比于基体提高了约24%,但40ARZ vol%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却低于不锈钢基体,分析得知,ARZ/316L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由材料的塑性和硬度共同决定,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变化规律也与塑性和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5、使用双喷头打印机将316L不锈钢与20ARZ vol%和40ARZ vol%复合材料进行组合打印,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成功打印在一个零件上,使用上述粘结剂配方与排胶工艺在1400°C下烧结成功,指出其部分应用方向,从微观形貌看,组合件界面结合良好,其中316L/20ARZ vol%组合件在界面结合处断裂,而316L/40ARZ vol%组合件在复合材料处断裂。

王淑婷[3](2021)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电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化学储能设备的市场在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迅速增长。为了满足电力需求,人们对开发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产生了广泛的兴趣。硅碳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最有前途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之一。本文主要以商业化纳米硅粉和微米硅粉为硅源,分别制备微米硅碳复合材料和纳米硅碳复合材料。针对上述两种材料,研究了不同电解液、导电剂和粘结剂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以商业化微米硅粉和石墨为原料,通过V型混料机简易混合的方法,制备出微米级的硅/石墨(Si/G)复合材料。并研究不同混合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时间为1 h时,复合材料分散均匀,材料形貌未发生改变,并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2.94%。并对该材料的电池工艺体系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赐电解液与该材料匹配度更高,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65%;使用浙江中科立德生产的水性粘结剂NV-1T时,制备的极片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较小的反弹率和溶胀度,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较为稳定。组装的电池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最好,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5.69%;当添加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导电炭黑(SP)共同作用时,可以显着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这是因为SWCNT具有较高的长径比,与球形的SP形成稳定的导电网络,提高电极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2)以商业化的纳米硅粉、石墨、沥青和碳纳米管(CNT)为原料,通过高效振实融合包覆机(VSH)+高效混合改性机(VCH)两种混合方式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硅/石墨/碳纳米管/热解碳(Si/G/CNT/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电池工艺体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赐电解液与该材料匹配度更高,经过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3.61%;使用福建蓝海黑石生产的水性粘结剂BA-290S时,电池循环性能最好,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6.69%;添加SWCNT或导电石墨(KS-6)都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当线形SWCNT与纳米级的SP共同使用时,易形成稳定的导电网络,缓解硅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当添加0.03%SWCNT与1.87%SP共同作用时,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8.62%。当添加0.7%KS-6与1.2%SP共同作用时,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5.01%,这是因为大尺寸的KS-6填补复合材料中较大的空隙,小尺寸的SP填补较小的空隙,使颗粒间接触更加紧密,提高电极的稳定性。

贾松茹[4](2021)在《铜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电化学储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和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同时电动汽车和各种先进家用电子器件的发展,也对能量转化和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储能装置,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分别以其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特性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锂离子电池较低的功率密度,无法满足市场上具有高功率需求设备的使用,而超级电容器较低的能量密度,仍是其发展路上的主要障碍。作为储能器件核心组件之一,电极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储能器件的整体性能。因此如何利用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制备形貌可控的电极材料,并且对其结构进行调控,从而增强电化学储能性能是当下储能器件研究的重要方向。论文以过渡金属铜、钴氧化物为研究对象,围绕着微纳多级结构材料的设计、简便可控的制备工艺、高效的储能性能等研究目标,成功制备了具备多级结构的纳米阵列电极材料,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并对具有该结构的电极材料储能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以铜箔为导电基底和自模板,采用湿化学法在Na OH/(NH4)2S2O8溶液中合成了CuO纳米片阵列材料。将其作为无粘结剂电极直接运用在锂离子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例如在20 C(1 C=674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仍保持76 m A h g-1的容量,在1 A g-1的大电流下,循环800圈后仍保持在320 m A h g-1左右的容量。与石墨烯复合制备复合材料,石墨烯所具有的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能。复合材料在循环至2000圈,电池容量仍保持在370 m A h g-1左右。(2)以泡沫镍为导电基底和自模板,采用溶剂热法,利用溶剂乙二醇的弱还原性,直接制备出具有氧空位缺陷的Co3O4纳米片阵列材料。将其作为无粘结剂电极直接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突出的超电容性能。在1 A g-1的电流下,具有800 F g-1(400 C g-1)的容量。在3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后,容量依然保持在471 F g-1(235.5 C g-1),容量保持率为96%。研究中引入近红外光辅助照射对Co3O4表面进行结构调控,这是首次将光热效应运用在Co3O4超级电容器体系中对其进行表面结构调控。并进一步提高了电极材料电容器性能。在1 A g-1的电流下,表现出1620 F g-1(810 C g-1)的容量。在3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后,其容量由起始的498 F g-1(249 C g-1)逐渐提高到950 F g-1(475 C g-1)左右,最终稳定在940 F g-1(470 C g-1),容量提升了88%。(3)以泡沫镍为导电基底和自模板,采用溶剂热法,利用溶剂乙二醇的弱还原性,直接制备出具有氧空位缺陷的Cu Co2O4纳米片阵列材料。将其作为无粘结剂电极直接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突出的超电容性能。在1 A g-1的电流下,具有1198 F g-1(599 C g-1)的容量。在3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后,容量依然保持在765.0 F g-1(382.5 C g-1),容量保持率为92%。同样对Cu Co2O4纳米阵列进行近红外光的照射,在1 A g-1的电流下,表现出2518 F g-1(1259 C g-1)的容量。在3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其容量从828.0 F g-1(414.0C g-1)到最终稳定在1815 F g-1(907.5 C g-1),容量提升了119%。(4)利用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近红外光照射后的Co3O4及Cu Co2O4纳米阵列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近红外光辅助照射增强电容性能机理。并首次利用原位拉曼测试技术对Co3O4及Cu Co2O4阵列电极材料在氧化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实时检测,深入地探究了近红外光照射前后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及Cu Co2O4的储能机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作用后,Co3O4及Cu Co2O4表面氧空位含量增加,活性位点Co2+比例提高,促使其电化学性能大幅提高。其中,受益于双金属掺杂效应的Cu Co2O4的电子/离子传输速率的增强,双金属氧化物Cu Co2O4展示出比单一金属氧化物Co3O4更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另外,Co3O4及Cu Co2O4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电池型行为,并且在近红外光作用后,反应中间产物与反应物原材料峰强比值的明显升高,揭示了近红外光作用,对电极材料表面缺陷的调控使得电化学反应程度加深,更多活性物质参与了电化学反应,即有效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利用率。

邹辰旸[5](2021)在《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是以CO2为原料制备能源化学品或大宗有机高分子材料,已经引起了产业界和科学界的巨大研究兴趣,尤其是碳中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之际。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能力已经超过1亿吨/年,其中二氧化碳合成尿素、金属碳酸盐是最为成熟的,但是附加值较低。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近20年最吸引人的研究方向,其原因之一是该过程具有很大的价值增长空间,如以二氧化碳生产二氧化碳基塑料或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其价值增长30倍以上,而且从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出发还能合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有望成为合成大宗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原料。但是如何发掘这类聚氨酯的潜能,尤其是发现普通聚氨酯难以实现的性能,从而扩大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依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金属腐蚀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2万亿美金,占全球GDP总值的3%,而且金属腐蚀除了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生产生活不便甚至产生安全隐患。目前大规模使用的金属防腐技术是镀锌或采用富锌涂层,尽管防腐寿命有了保障,但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且因为每年大量消耗锌粉而引起对锌资源枯竭的极度担忧,亟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环保防腐新材料。聚苯胺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是新一代环保防腐材料,但是目前的聚苯胺防腐材料是溶剂型的,水性导电聚苯胺防腐技术契合当下水性涂料大趋势,不过因为纯导电聚苯胺涂层对金属的附着力差且自身屏蔽性能差,很难满足防腐性能要求,需要发展水性基体树脂。考虑到水性导电聚苯胺的阳离子本质,发展水性阳离子聚氨酯是一个自然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近中性/中性的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研究了其与水性导电聚苯胺的相容性,进而将我们实验室的聚苯胺与二氧化碳基新材料两个研究方向联系在一起,探索了水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金属防腐性能,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近中性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CPUD)的制备。设计合成了一个支链型阳离子扩链剂BDE(1,4-丁二醇二(3-二乙基氨基-2-羟丙醇)醚),并以它作为内乳化剂,以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作软段,合成了系列CPUD,其中的一个CPUD(PPC-BDE-4(0.8))树脂的pH值为5.67,属于近中性,这主要得益于叔胺基团在聚合物的侧链,面临的空间位阻较小,因此可以消耗更多的醋酸使树脂体系更近中性。2、CPUD与水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防腐性能。前述合成的CPUD(PPC-BDE-4(0.8))树脂对低碳钢板无闪锈,而普通酸性树脂则极易产生闪锈现象。SEM和TME图像证明该近中性树脂与水分散导电聚苯胺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当聚苯胺含量为1.0 wt%时,复合涂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通过动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证明了低含量聚苯胺的加入使得复合涂层的屏蔽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在钢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钝化膜,这是其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的特征。3、中性CPUD的制备与防腐性能。通过1,4-丁二醇二甘油酯与N,N,N’-三甲基乙二胺的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支链扩链剂TDTD,与BDE相比,其叔胺结构面临更小的空间位阻。我们以TDTD作内乳化剂,以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作软段,合成了完全中性的水性阳离子聚氨酯CPUD(PPC-TDTD-4(1))。考虑到PPC-BDE-4(0.8)其内部结构是线型的,从长期防腐的角度这是不利的,为此选择柠檬酸作为交联剂,采用后化学修饰方法制备了一个内部交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中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它与水分散聚苯胺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所得的网状结构显着提升了涂层的屏蔽性能。

韩胜强,范鹏元,南博,肖建中,郭新,熊惟皓,周华民,张海波[6](2020)在《先进陶瓷成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进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电、力、光学性能,而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先进陶瓷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成形技术则是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对先进陶瓷的成形方法进行了一个汇总,包含传统方法以及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工艺。传统成形方法总体来说有干法成形和湿法成形两大类,干法成形主要是压制成形法;而湿法成形大致可分为塑性成形和浆料成形两类。干法成形起步较早,目前应用最广;湿法成形自动化程度高,可用于更精细的陶瓷成形。近些年,陶瓷成形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陶瓷3D打印成形技术。可以预见,3D打印成形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刘莉[7](2020)在《基于硅碳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锂离子电池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高能量密度成为锂离子电池新的发展。与现阶段主要应用的负极材料石墨相比硅负极材料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新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硅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较高,有效的满足提高电芯能量密度的要求,同时硅的储量丰富,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是基于一种硅碳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1)本论文以SWCNT作为导电剂,对其在匀浆工艺中的添加量进行探索,得出在SWCNT的添加量为0.03%时,所组装的NCM523/硅碳两电极软包电池的循环性能最好,200周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保持率仍有84.25%。(2)本论文对电池工艺中各种粘结剂进行筛选与探索,得出CMC+SBR作为粘结剂在实验组的粘结剂中,其物理性能(黏度,溶胀度以及反弹率)均处于中值。然而在电化学性能上有些优异的表现,CMC+SBR作为粘结剂所组装的NCM523/硅碳两电极软包电池循环200周之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大于80%,其余组合所组软包电池循环200周后放电容量保持率均小于80%。结合目前商业上粘结剂的使用情况而言,CMC+SBR组合的粘结剂为现阶段该硅碳复合材料比较推荐的粘结剂。(3)本论文通过改变注液过程中电解液种类,对国内几大主流厂商进行评估。研究了不同厂商所生产的三元/硅碳电解液在软包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目前最适合该硅碳复合材料所组装的NCM523/硅碳两电极软包电池循环与倍率性能的电解液为新宙邦三元硅碳电解液。

于周[8](2020)在《废砖粉在陶瓷砖粘结砂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废弃建筑拆迁后产生的废弃实心砖经过处理后所得到的废砖粉在陶瓷砖专用水泥砂浆粘结剂中替代部分水泥和砂子的应用,得出结论其能够满足陶瓷砖专用胶粘剂的使用要求,并对可废砖粉陶瓷粘结剂砂浆的应用前景做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废弃黏土砖粉的相关物理性能试验和相关原材料组成的化学成分,进行试验材料配合比的确定,根据胶粘剂的基本性能试验和特殊性能试验进行特殊性能优化。试验中发现试验所使用的砖块材料强度低,处理后得到可回收利用的废砖粉是多孔结构,吸水率大,另一方面粘土砖原材料以传统黏土砖烧制而成,因此废砖粉的耐高温性能强,保温隔热等效果也比较好,因此利用率可观。本文选用L16(45)正交试验,首先通过实验确定掺量比例,其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最终确定,选取五个因素为废砖粉替代水泥的比例、砖粉替代建筑用河砂的比例、乳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木质纤维素的比例,分别对应的四水平为5%、10%、15%、20%,10%、20%、30%、40%,1%、2%、3%、4%,0.1%、0.2%、0.3%、0.4%,0.1%、0.2%、0.3%、0.4%,试验中选取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拉伸粘结强度、滑移和横向变形五个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废砖粉替代瓷砖粘结砂浆成分比例,以及外加剂掺料比例来获得胶粘剂的最优配置。通过实验结果最终得到组成陶瓷砖胶粘剂的最优配合比为A3B4C2D4E1,即选用5%的废砖粉替代水泥、40%的废砖粉替代河砂,2%的乳胶粉掺量、0.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0.1%的木质纤维素组成的最佳配合比。经实验结果研究表明,本文研究范围内的废砖粉替代部分水泥及河砂在陶瓷砖专用胶粘剂粘结砂浆中的应用是满足要求的;基于本文研究下的废砖粉陶瓷砖粘结剂砂浆掺入回收利用材料,综合考虑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建筑材料,最后从力学性能、经济效益、节能环保三个角度来看,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晓宏[9](2020)在《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铸造生产冷芯盒制芯加工工艺中,通常采用的是三乙胺法冷芯盒,但三乙胺法有毒,对身体有害,并且容易污染环境。因此,研发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冷芯盒制芯工艺是当前实现绿色铸造的迫切需求。CO2气体无毒无味,绿色环保。本文对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制备工艺及机理的研究的目的是节能环保。对于研究工作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探究性试验,确定了酚醛树脂的基本合成工艺:将反应原料苯酚、甲醛倒入三口烧瓶中,NaOH固体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将反应物缓慢升温到90℃,保持这一温度反应20-30分钟,迅速冷却使反应物降至50℃后,向三口烧瓶中投入一定量的KOH固体,再将反应物升温至95℃,计时反应至粘度为20s-22s,冷却到室温。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苯酚甲醛分子比、苯酚氢氧化钠分子比、保温时间、催化剂等影响因素进行逐一的单因素试验,再利用正交试验来确定酚醛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苯酚:甲醛=1.0:2.2,苯酚:KOH=1.0:0.8,苯酚:NaOH=1.0:0.08,升温至90℃,保温反应25分钟。试验标准砂的即时强度为0.32MPa,24h抗拉强度为0.55MPa。将得到的性能最优酚醛树脂,用来制备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在制备过程中,KOH作为分散剂,硼砂作为交联剂,硅烷作为偶联剂,以常温抗拉强度作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粘结剂的各组分进行优化,最终得出CO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最优配比为酚醛树脂:KOH:硼砂:硅烷:A剂=100:24:15.2:1:8.4。通过在粘结剂中添加有机活性助剂C剂,初强度可以达到0.39MPa以上,终强度可达0.96MPa以上,C剂的加入量为12%。CO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粉状促硬剂是本文的重点。以抗拉强度为主要指标,通过试验得出促硬剂的优化配比为微硅粉4g:铝酸盐水泥4g。促硬剂加入量占树脂的30%左右时,效果最佳。当粘结剂加入量为砂量的2.5%时,加入适量促硬剂,初强度可以达到0.63MPa以上,终强度可以达到1.4MPa以上。最后,对其进行了生产验证及经济性分析。用研制成的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来制成砂芯,砂芯硬化速度快,抗拉强度高。得到的铸件能够满足铸造生产要求。采用该双组分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制芯成本比三乙胺冷芯盒法低很多,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刘宽宽[10](2020)在《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FeSiAl软磁粉芯是由含铁、硅、铝等合金元素的粉末和绝缘介质混合后,经粉末冶金工艺压制而成的一种具备磁电转换功效的新型软磁复合材料。它具有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致伸缩系数小、损耗低、频率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脉冲回扫变压器和储能滤波电感器等。温压工艺作为一种以低成本制备高密度和高性能粉末冶金零件的新技术,用于制备FeSiAl软磁粉芯时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其软磁性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采用雾化法生产的FeSiAl合金粉末,同时使用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作为复合润滑剂,并引入“温压工艺”将经磷酸和二氧化硅复合包覆后的FeSiAl合金粉末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备成磁粉芯。在热处理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软磁材料交流测试装置以及精密磁性元件分析仪等对磁粉芯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观察测试,研究粉末粒度、绝缘包覆、温压工艺和退火热处理等制备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探寻出FeSiAl软磁粉芯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提高软磁性能的途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粒度的粉末温压成的FeSiAl软磁粉芯性能有较大差异,本文将FeSiAl原始粉末筛分出A(-250~+325目)、B(-325~+400目)、C(-400目)三组,研究发现粉末越粗(目数越小),对应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就越大,磁损耗就越小。当采用A组(-250~+325目)的粉末所制备的磁粉芯综合性能最佳。2.绝缘包覆后的粉末表面覆盖了一层绝缘保护膜,使得磁粉芯的电阻率提高,并使粉末颗粒隔离开,从而降低磁损耗。首先,采用磷酸钝化后,相比未钝化处理的磁粉芯的磁损耗显着降低。在0.3~3wt%浓度区间内,随磷酸溶液浓度的增大,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磁损耗、密度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而品质因数变化不明显。其次,在1~3wt%浓度区间内,随粘结剂浓度增大,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磁损耗、密度和磁导率均逐渐降低。当磷酸溶液浓度为0.7 wt%,粘结剂浓度为1.5wt%时,磁粉芯的综合性能最佳。3.采用温压工艺制备的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首先,本文采用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作为复合润滑剂,随润滑剂含量由0.6wt%增加至2.2wt%,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其次,在90℃~140℃温度区间内,随温压温度的升高,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在600~1100MPa压力区间内,随温压压力的升高,FeSiAl软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先降低后升高。当质量比为1:1的聚酰胺粉和聚四氟乙烯粉复合润滑剂的添加量为1.5%wt,温压温度为120℃,温压压力为900MPa时,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最佳。4.温压FeSiAl软磁粉芯在经热处理后软磁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首先,在550~750℃温度区间内退火处理1h,FeSiAl软磁粉芯的密度、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其次在600℃热处理0.5~2.0h时,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FeSiAl软磁粉芯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先增大后减小,磁损耗变化不明显。最佳热处理温度为600~650℃,最佳热处理时间为1~1.5h。5.采用最优化工艺:粉末粒度为-250~+325目,磷酸溶液浓度为0.7 wt%,粘结剂浓度为1.5wt%,复合润滑剂的添加量为1.5%wt,温压温度为120℃,温压压力为900MPa,热处理600℃×1h时,制得FeSiAl软磁粉芯的综合性能:密度为6.65g/cm3,磁导率为154.2(100kHz),磁损耗为4.24W/kg(50kHz/50mT)。

二、复合材料粘结剂的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材料粘结剂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硅炭材料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构筑及其动力学特性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1.3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概述
        1.3.1 活性炭材料
        1.3.2 模板炭材料
        1.3.3 石墨烯材料
        1.3.4 其他多孔炭材料
    1.4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负极材料概述
        1.4.1 硬炭材料
        1.4.2 软炭材料
        1.4.3 Li_4Ti_5O_(12)基材料
        1.4.4 过渡金属氧化物
        1.4.5 硅基材料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药品及设备
    2.2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2.2.1 PF_6~-溶剂化模型的理论计算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2.3 透射电子显微测试
        2.2.4 差热-热重测试
        2.2.5 氮气等温吸脱附测试
        2.2.6 X射线衍射测试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2.8 拉曼光谱测试
    2.3 电极片的制备、扣式电池和三电极体系的组装
        2.3.1 电极极片的制备和纽扣电池的组装
        2.3.2 三电极体系的组装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恒流充放电测试
        2.4.2 循环伏安测试
        2.4.3 交流阻抗测试
        2.4.4 恒电流间歇滴定测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硬炭‖活性炭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正极活性炭的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3.3.2 葡萄糖硬炭负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3.3.3 GHC‖YP-50F锂离子电容器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比容量活性炭孔隙结构设计及其对全炭对称型LIC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样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正极电容型炭材料理想孔径的理论设计
        4.3.2 富氮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4.3.3 APDC作为锂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3.4 APDC作为锂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4.3.5 APDC-700‖APDC-700锂离子电容器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B-Si@C_(RF)-CNT负极的不对称LIC器件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样品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B-Si@C_(RF)-CNT复合材料的表征
        5.3.2 B-Si@C_(RF)-CNT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5.3.3 正负极质量配比对LIC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掺杂多孔炭‖Li_3V_2O_5-CNT LIC器件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样品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NAPDC-800 富氮活性炭正极材料的表征
        6.3.2 NAPDC-800 富氮活性炭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6.3.3 Li_3V_2O_5-CNT负极材料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6.3.4 Li_3V_2O_5-CNT‖NAPDC-800锂离子电容器性能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3D打印ARZ陶瓷/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1.1.1 基体材料的选择
        1.1.2 增强相材料的选择
        1.1.3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2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2.1 外加法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1.2.2 原位生成法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1.3 3D打印方法概述
        1.3.1 光固化立体成型(SLA)
        1.3.2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1.3.3 分层实体制造(LOM)
        1.3.4 熔融沉积制造(FDM)
        1.3.5 三维打印成型(3DP)
        1.3.6 激光选区融化(SLM)
        1.3.7 直写成型技术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制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实验流程
        2.2.1 浆料的制备
        2.2.2 打印成型
        2.2.3 排胶
        2.2.4 烧结
    2.3 实验方法
        2.3.1 粉体粒径测试
        2.3.2 浆料粘度测试
        2.3.3 浆料均匀性测试
        2.3.4 粘结剂热重分析
        2.3.5 烧结件孔隙率测试
        2.3.6 体积收缩率测试
        2.3.7 弯曲强度测试
        2.3.8 摩擦磨损实验
        2.3.9 三维轮廓实验
        2.3.10 洛式硬度测试
        2.3.11 扫描电镜实验(SEM)
        2.3.12 物相分析实验(XRD)
第三章 3D打印制备ARZ/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3.1 粘结剂的选择
        3.1.1 不同粘结剂对复合材料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1.2 不同粘结剂对复合材料浆料密度偏差值的影响
        3.1.3 粘结剂对排胶过程的影响
    3.2 浆料固含量的选择
        3.2.1 固含量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2.2 浆料固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
    3.3 不同ARZ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制备
        3.3.1 打印工艺的设定
        3.3.2 排胶与烧结工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烧结温度与ARZ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ARZ/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的致密度
        4.1.1 不同ARZ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致密度
        4.1.2 不同ARZ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4.2 ARZ/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
    4.3 ARZ/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喷头组合打印件的研究
    5.1 组合打印件样品的制备
    5.2 组合件界面结合处微观形貌
    5.3 组合打印件结合强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电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锂离子电池概况
        1.2.1 锂离子电池结构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3 硅基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1.3.1 微米硅负极材料
        1.3.2 纳米硅负极材料
    1.4 电池体系中工艺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4.1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发展现状
        1.4.2 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的发展现状
        1.4.3 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实验所用药品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药品及耗材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2.2.1 微米硅碳复合材料制备
        2.2.2 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制备
    2.3 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扣式半电池
        2.3.2 软包全电池
    2.4 电池材料物理性能表征
        2.4.1 粒径分析
        2.4.2 比表面积分析
        2.4.3 振实密度分析
        2.4.4 极片溶胀度分析
        2.4.5 极片反弹率分析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第3章 微米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电池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Si/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2.1 Si/G复合材料的制备
        3.2.2 材料表征与测试
        3.2.3 Si/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电解液对Si/G复合材料的影响
        3.3.1 实验方案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3.4 粘结剂对Si/G复合材料的影响
        3.4.1 实验方案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导电剂对Si/G复合材料的影响
        3.5.1 实验方案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电池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Si/G/CNT/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2.1 Si/G/CNT/C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材料表征与测试
    4.3 电解液对Si/G/CNT/C复合材料的影响
        4.3.1 实验方案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4 粘结剂对Si/G/CNT/C复合材料的影响
        4.4.1 实验方案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导电剂对Si/G/CNT/C复合材料的影响
        4.5.1 实验方案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微米硅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与分析
    5.2 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与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铜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电化学储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电化学储能器件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
        1.2.2 超级电容器
    1.3 铜钴氧化物材料在电化学储能中的研究进展
        1.3.1 氧化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3.2 氧化钴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材料表征测试方法
        2.2.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方法
        2.2.2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第三章 CuO纳米片阵列材料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3.1 CuO纳米阵列材料的制备
        3.1.1 CuO纳米片阵列材料的制备
        3.1.2 CuO纳米片粉体材料的制备
        3.1.3 CuO/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uO纳米片阵列形貌表征分析
        3.2.2 氧化铜纳米片阵列的生长过程分析
    3.3 CuO纳米片阵列材料锂电池性能
    3.4 氧化铜纳米片阵列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
        3.4.1 CuO/rGO形貌表征分析
        3.4.2 CuO/rGO结构表征分析
        3.4.3 CuO/rGO锂电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红外光辅助增强Co_3O_4及CuCo_2O_4阵列材料电容器性能
    4.1 Co_3O_4纳米片阵列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1.1 Co_3O_4纳米片阵列材料的制备
        4.1.2 Co_3O_4阵列材料结构表征
        4.1.3 Co_3O_4阵列材料近红外光吸收特征
    4.2 Co_3O_4阵列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
    4.3 CuCo_2O_4纳米片阵列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3.1 CuCo_2O_4纳米片阵列材料的制备
        4.3.2 CuCo_2O_4阵列材料结构表征
        4.3.3 CuCo_2O_4阵列材料近红外光吸收特征
    4.4 CuCo_2O_4阵列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阵列材料及近红外光辅助增强储能机理分析
    5.1 CuO纳米片阵列材料增强储锂性能机理分析
    5.2 近红外光辅助增强Co_3O_4阵列材料电容器性能机理分析
        5.2.1 近红外光照射后Co_3O_4结构分析
        5.2.2 近红外光照射后Co_3O_4表面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5.2.3 Co_3O_4反应动力学过程分析
        5.2.4 Co_3O_4氧化过程物相变化分析
    5.3 近红外光辅助增强CuCo_2O_4阵列材料电容器性能机理分析
        5.3.1 近红外光照射后CuCo_2O_4结构分析
        5.3.2 近红外光照射后CuCo_2O_4表面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5.3.3 CuCo_2O_4反应动力学过程分析
        5.3.4 CuCo_2O_4氧化过程物相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
    1.3 聚苯胺及其防腐应用
        1.3.1 聚苯胺的结构
        1.3.2 纳米聚苯胺与防腐
        1.3.3 水基聚苯胺与防腐
        1.3.4 聚苯胺复合涂层与防腐
    1.4 二氧化碳基聚氨酯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试剂
    2.2 合成实验
        2.2.1 掺杂态聚苯胺的合成
        2.2.2 内乳化剂的合成
        2.2.3 封端剂的合成
        2.2.4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2.2.5 离子液体型扩链剂
第3章 近中性CPUD/c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与水分散聚苯胺的制备
        3.2.2 内乳化剂BDE的合成
        3.2.3 近中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3.2.4 热力学机械性能与附着力
        3.2.5 树脂涂层的防腐行为
        3.2.6 复合涂层的相容性和防腐行为
    3.3 结论
第4章 中性CPUD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与水分散导电聚苯胺的制备
        4.2.2 内乳化剂的制备
        4.2.3 中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4.2.4 内交联的水性阳离子聚氨酯
        4.2.5 复合防腐涂层的相容性
        4.2.6 复合防腐涂层的防腐性能
    4.3 结论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树脂的核磁氢谱和GPC表征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先进陶瓷成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压制成形法
    1.1 干压成形法
    1.2 等静压成形法
2 塑性成形法
    2.1 挤压成形法
    2.2 轧膜成形法
    2.3 注射成形法
3 浆料成形法
    3.1 注浆成形
    3.2 注凝成形法
    3.3 流延成形法
    3.4 上述成形方法对比
4 先进陶瓷成形技术新进展及趋势
    4.1 离心沉积成形法
    4.2 电泳沉积成形法
    4.3 固体无模成形法
        4.3.1 喷墨打印成形技术
        4.3.2 三维打印成形技术
        4.3.3 立体光刻成形技术
        4.3.4 激光选区烧结技术
        4.3.5 熔融沉积成形技术
        4.3.6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
5 总结与展望

(7)基于硅碳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组成
        1.2.1 正极材料
        1.2.2 负极材料
        1.2.3 隔膜
        1.2.4 电解质
    1.3 硅基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1.3.1 纳米硅材料
        1.3.2 Si/C复合材料
        1.3.3 Si的氧化物
        1.3.4 Si/金属复合材料
    1.4 电池体系中工艺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4.1 导电剂
        1.4.2 水系粘结剂
        1.4.3 电解液
    1.5 研究课题与背景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制备方案
        2.2.1 导电剂对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
        2.2.2 粘结剂对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
        2.2.3 电解液对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
    2.3 电池制备流程
        2.3.1 极片的制备
        2.3.2 电池的制备
        2.3.3 电池的预充及分容
    2.4 表征与测试
        2.4.1 溶胀性测试
        2.4.2 电解液溶解
        2.4.3 粘度测试
        2.4.4 极片反弹率测试
        2.4.5 电性能测试
第3章 导电剂对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黏度分析
        3.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3.3.3 SOH分析
    3.4 导电机理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粘结剂对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粘结剂溶胀性测试
        4.3.2 黏度分析
        4.3.3 极片反弹分析
        4.3.4 循环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解液对硅碳电池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2 电池拆解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废砖粉在陶瓷砖粘结砂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意义和研究思路
    1.3 废弃砖粉的研究现状
    1.4 废弃砖块的性能检测
    1.5 废砖粉的制备过程
    1.6 废砖粉的基本物理性能试验
    1.7 本章小结
    1.8 研究目标
2 试验材料与试验介绍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仪器设备
    2.4 本章小结
3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正交试验研究
    3.1 正交实验法
    3.2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正交试验设计
    3.3 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3.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3.5 试验结果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应用前景分析
    4.1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力学性能
    4.2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经济性能
    4.3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环保性能
    4.4 陶瓷砖胶粘剂砂浆的综合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铸造用粘结剂的发展概况
    1.2 CO_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4 选题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合成
        2.3.2 粘结剂及型砂性能检测方法
第3章 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合成
    3.1 合成的基本原理
    3.2 合成工艺的确定
        3.2.1 探索性试验一
        3.2.2 探索性试验二
        3.2.3 探索性试验三
    3.3 影响因素
        3.3.1 苯酚与甲醛摩尔比的确定
        3.3.2 催化剂的选择
        3.3.3 苯酚与氢氧化钠摩尔比的确定
        3.3.4 反应时间的确定
        3.3.5 正交试验
        3.3.6 正交试验的验证试验
    3.4 新型CO_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组成
    3.5 粘结剂的最佳配比的研究
    3.6 有机活性助剂对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3.7 酚醛树脂其他性能参数
第4章 酚醛树脂促硬剂的研究
    4.1 促硬剂的探究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促硬机理的分析
        4.3.1 断口形貌
        4.3.2 红外表征
    4.4 其他的工艺性能测试
        4.4.1 CO_2硬化酚醛树脂砂可使用时间的测量
        4.4.2 CO_2气硬树脂砂的发气量
        4.4.3 CO_2硬化树脂砂溃散性的测量
第5章 生产验证及经济性分析
    5.1 生产验证
        5.1.1 混砂制芯方法
        5.1.2 浇注
    5.2 经济性分析
        5.2.1 CO_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成本估算
        5.2.2 从型砂的溃散性角度分析
        5.2.3 从废气及废物处理角度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温压工艺概述
        1.2.1 温压工艺的特点
        1.2.2 温压工艺的关键技术及现状
        1.2.3 温压工艺的致密化机理及研究现状
    1.3 金属软磁粉芯概述
        1.3.1 金属软磁粉芯的种类及性能比较
        1.3.2 金属软磁粉芯的主要性能参数
        1.3.3 金属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因素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性能表征
    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流程
    2.4 性能表征
        2.4.1 物相分析
        2.4.2 形貌表征
        2.4.3 磁粉芯的密度测量
        2.4.4 磁损耗测试
        2.4.5 磁导率测试
        2.4.6 品质因数测试
第三章 粉末粒度对温压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方案
    3.2 实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绝缘包覆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
    4.1 绝缘包覆对FeSiAl软磁粉芯的微观组织的影响
    4.2 磷酸溶液浓度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结果分析
    4.3 粘结剂浓度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压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
    5.1 温压工艺对FeSiAl软磁粉芯的微观组织影响
    5.2 润滑剂含量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5.2.1 实验方案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温压温度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5.3.1 实验方案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温压压力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5.4.1 实验方案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热处理对FeSiAl软磁粉芯组织性能的影响
    6.1 热处理对FeSiAl软磁粉芯微观组织的影响
    6.2 热处理对FeSiAl软磁粉芯性能的影响
        6.2.1 实验方案
        6.2.2 实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复合材料粘结剂的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硅炭材料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构筑及其动力学特性提升机制研究[D]. 戴儇.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3D打印ARZ陶瓷/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D]. 章伟强.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电池工艺研究[D]. 王淑婷. 南昌大学, 2021
  • [4]铜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电化学储能研究[D]. 贾松茹.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D]. 邹辰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先进陶瓷成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韩胜强,范鹏元,南博,肖建中,郭新,熊惟皓,周华民,张海波. 精密成形工程, 2020(05)
  • [7]基于硅碳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工艺研究[D]. 刘莉. 南昌大学, 2020(01)
  • [8]废砖粉在陶瓷砖粘结砂浆中的应用研究[D]. 于周.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D]. 刘晓宏.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温压FeSiAl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D]. 刘宽宽.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复合粘合剂的新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