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

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

一、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论文文献综述)

韦丹凤[1](2019)在《滇缅公路研究(1937-1942) ——基于战时公路工程史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缅公路是我国战时公路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国公路工程史和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战时公路工程开始在我国兴建。本文以滇缅公路为个案,通过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从工程建设和道路营运两个方面,系统的研究西方公路修筑技术在中国战时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认为虽然滇缅公路道路状况不理想,更因缺乏筑路资金、工具、医疗等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但通过公路建设工程和公路改善工程两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使中国在战时公路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整套从道路勘测、征工、公路建设到公路维护的经验。另一方面,滇缅公路通过营运实践,使公路在配套设施层面上建立起一整套包括路标、仓库、车站、运输管理部门、警察局、医院等较完备的配套服务组织和机构;在管理层面上把原本分散的权力集中起来,明确了各部门的权责。这是中国近代公路管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提升。本文进一步将滇缅公路放在战时公路运输网的构建中,讨论滇缅公路对西南战时公路网构建的影响。研究表明,滇缅公路的修筑是战时公路修建的模板,以此为始,随后的战时公路建设,通过工程师、工人、工务员、监工等的跨工程项目的流动,公路修筑技术和道路建设经验得以扩散。在抗战期间,西南公路实现了跨地区、跨省、跨国的网络化道路格局的提升,滇缅公路工程的建设经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军用仓库的规范化和军用司机、技工的培养,与战时公路运输的开展密切相关,滇缅公路为公路配套设施规范化建设和新培养的道路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实践舞台。因此不能以公路修筑技术的粗糙和道路运输不畅问题的频发而忽略其在中国战时公路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国西南战时公路的修建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与新修公路之间的冲突对早期的公路建设带来影响,滇缅公路通过各种方式来缓解公路修建过程中的矛盾。战争、经费等因素,以及来自日本、英国、美国间的利益争夺,是公路工程建设中无法消除的社会影响,因此成为战时公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战时公路兴建与中国社会变迁交织在一起,伴随着西南公路的兴建过程,是西南社会经济的开发、商业中心的转移和社会阶层的演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党煜东[2](2010)在《中铁五公司执行力提升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铁五公司是中铁集团下属的一家国家铁路特级施工企业。并具有公路、市政、水利水电、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资质和一级对外承包资质。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铁路事业,中铁五公司也在迅速发展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执行力问题更加突出。为此研究中铁五公司的执行力问题,对于该公司发展是很有紧迫性与必要性。研究中铁五公司执行力问题有助于该公司明确执行力改善策略与方案的设计。同时,对于其他建筑施工企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以及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介绍中铁五公司的现状及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中铁五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即提出方案设计的原则、思路、具体的方案设计和其特点。第五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第六部分是对中铁五公司的实施措施进行预期评估。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中铁五公司提升执行力的几个重要因素,然后对其提出具体方案措施。在方案设计上,依据执行力的相关原则并且结合执行力的特点及中铁五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执行力相关理论,着重从个人执行力与组织执行力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细致的方案设计,最终提出了四个方面相应的具体措施,即营造执行力文化、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层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最后对预期效果进行预测评估,即选择行为法与结果法分别对非经济指标进行评估。

黄华平[3](2010)在《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文中指出制度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合理、有效的制度对经济发展更是举足轻重。铁道部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一项重要组织创新,成为近代中国铁路制度变革的主角,它对近代中国铁路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章以历史学、政治学、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详述了铁道部存续近十年间各项制度建设与政策实施,并就其产生的历史作用进行探讨,评判其历史地位。文章以制度变迁贯穿全文,由部制的变迁、建构、效益及评述四个部分构成。部制的变迁与沿革阐述了铁路专管部制建立的历史动力诉求、铁道部酝酿与成立过程、铁道部发展的三个时期以及铁路专管部制的终结与历史因素。铁道部相承了近代中国铁路管理机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迎合了政治上的诉求。铁道部的组织完备与部务交接是整合部权的开始。铁道部发展十年间,管理层更迭频繁,其中以孙科、顾孟余和张嘉璈为要。铁道部末期,铁道部在政治诉求与其内在作用减弱的共因下被归并,结束了铁路专管的时代。部制的建构则从人事层面、机构层面及法制层面梳理了铁道部在部制建构上的努力与成效。具体而言,人事层面上,铁道部建构人事科、育才科、劳工科及路局人事股负责实施人事管理,编定各机构的员额、制定员工薪资、福利及人员管理制度。但人事管理机关仍比较复杂,路局人事实难控制,局长用人仍为常态;机构层面上,铁道部中央机构要者有四司二厅、地方机构要者有直辖国有铁路管理局、路警管理局及附属的交通大学等。通过一系列组织创设,形成了自上而下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保证了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但组织体系过于庞杂、职权不明、权力分散,分处制的路局管理模式弊端明显;法制层面上,铁道部建构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铁路法制体系,既有铁路方面的基本法,也有铁路诸方面的规章制度,较之以前既有量的堆积,也有质的飞跃。但铁路法制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没能有效发挥作用。部制的效益从铁道部实施的旧路整理与路工规划及建设两方面进行考察。铁道部成立之初,首要的任务是恢复几乎濒临破产的铁路。为此,孙科制定了“管理统一”和“会计独立”作为整理国有铁路的原则。铁道部在改善管理制度、发展与扩充铁路业务、整理债务、路线整理等方面进行了尝试。经过初步整顿,铁道部管理权力有所统一,铁路运营有所改观。但铁道部的权力整合与部制效益也受到其它部门和地方势力的抵制,利益问题是促动因素;路工规划与建设上,孙科提出了庞大的《庚关两款筑路计划》,随着国内外经济与政治环境的变化,铁道部也微调了铁路建设的规划。张嘉璈时期,战事临近,为适应国民政府的战备需要,制定了“五年铁道建设计划”,乃铁道部政治目标超越经济目标的体现,当然也为近代中国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铁道部的创建给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带来了一丝曙光,推动了近代铁路事业在管理效率、路工建设及经营效益上的发展。铁路作为开发富源的先锋,培植政治力量的利器,树立国防策略的首要工具,在铁道部时期带动了近代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出现工业的“黄金时代”、提升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负担起铁路备战与抗战的历史使命。铁道部最终因战时统制需要及其自身地位削弱的缘故被裁并。铁道部的裁并不能说是其制度本身的缺陷,而是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使然。铁路专部制的终结,并不表明铁道部的创建是失败的,但亦不能用成功言之。对此,只能用历史的眼光进行考察,方可得出恰当、适中的历史定位。在成功与失败之间,不能做出简单的选择,发展与不发展才是对其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张咏[4](2009)在《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正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通信行业与媒体、娱乐、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的不断融合,促使通信企业的合作研发越来越广泛,多种合作研发组织模式出现在企业的合作研发项目中。但对于如何进行合作研发项目管理,在项目启动之前对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以及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产生哪些影响,需要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研究。影响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技术因素,因为技术因素是合作研发的动因、目的,合作研发始终围绕着技术因素展开。本文聚焦于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关键技术因素与合作研发组织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我国上市通信企业的实际样本数据,力图构建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可借鉴模型。按照股权特点分类,合作研发组织模式可分为股权型合作研发和契约型合作研发。契约型合作研发组织具有组织柔性、动态性强、成本低风险小、形式广泛等优点,在通信行业合作研发中越来越流行。根据通信行业的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影响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关键技术因素主要有:技术目标的模块化程度、技术目标的产品特性、合作项目的技术层次、合作过程技术流向、合作项目技术创新程度等五个方面。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单个技术影响因素的影响维度与合作研发组织模式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影响维度与合作研发组织模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的我国38家上市通信企业的313个合作研发项目样本,运用LOGIT回归方法,对造成模式选择的影响维度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找出具有显着影响力的关键因子,并获得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构建与拟合,技术因素中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有显着影响的四个因素是:技术目标的模块化程度、技术目标的产品特性、合作过程技术流向及合作项目技术创新程度。技术层次对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不够显着。本文的特色之处主要在于针对通信行业特点,聚焦于技术因素对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构建与拟合出评价模型。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样本选取上仅限于上市通信企业,还有待于对未上市通信企业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取上仅限于股权与契约型组织模式分类,还有待于对组织模式进一步细化,并研究虚拟研发组织、产学研组织等其他组织模式类型。

李廷松[5](2000)在《华为公司承建我国铁路通信系统首条40 Gbit/s DWDM干线》文中研究指明

孙小羽[6](2000)在《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文中研究指明 本报讯中国铁路通信网络公司与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工程合同,国内铁路通信系统首条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沪杭——浙赣铁路通信干线采用华为40G(16波)DWDM 系统承建。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逐渐开放,铁道通信系统为进入市场竞

二、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论文提纲范文)

(1)滇缅公路研究(1937-1942) ——基于战时公路工程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计量单位对照表
引言
1 导论
    1.1 文献综述
        1.1.1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
        1.1.2 滇缅公路工程个案研究
        1.1.3 小结
    1.2 选题综述
        1.2.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1.2.4 选题的创新性
2 滇缅公路工程的修筑背景
    2.1 公路修筑技术的产生
        2.1.1 西方公路修筑技术的出现
        2.1.2 20世纪初西方的公路建设
    2.2 公路修筑技术的传入
        2.2.1 公路出现前的中国道路技术与社会
        2.2.2 中国对西方公路修筑技术的介绍
        2.2.3 公路修筑技术实验尝试
    2.3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公路修筑
        2.3.1 公路修筑方式与公路管理
        2.3.2 公路网建设
        2.3.3 公路里程
    2.4 小结
3 滇缅公路工程的筹备
    3.1 滇缅公路的修建基础
        3.1.1 滇缅公路之前的云南道路
        3.1.2 抗战前的云南经济
    3.2 滇缅公路工程建设决策
        3.2.1 公路的决策过程
        3.2.2 公路决策的外部环境基础
    3.3 滇缅公路路线方案确定
        3.3.1 国内段路线方案讨论
        3.3.2 缅段路线方案的商定
    3.4 小结
4 滇缅公路工程建设
    4.1 人员招募
        4.1.1 技术人员招募
        4.1.2 民工征调
    4.2 路线勘测
        4.2.1 路线环境
        4.2.2 道路勘测
    4.3 道路建设
        4.3.1 公路建设工程
        4.3.2 公路改善工程
    4.4 道路设置
        4.4.1 车站站点设置
        4.4.2 仓库及其他设置
    4.5 小结
5 滇缅公路的营运
    5.1 公路管理部门的建立
        5.1.1 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
        5.1.2 国境警察局
        5.1.3 滇缅路卫生委员会
        5.1.4 滇缅公路运输工程监理委员会
        5.1.5 中缅运输总局
    5.2 滇缅公路的运输
        5.2.1 国际运输交涉
        5.2.2 组建运输力量
        5.2.3 运输燃料供应
        5.2.4 国际运输路线
        5.2.5 经滇缅公路运输物资的品类
        5.2.6 滇缅公路运输价格
        5.2.7 滇缅公路运输的几个时期
    5.3 小结
6 滇缅公路工程运作特点与战时公路网的构建
    6.1 滇缅公路工程运作的特点
        6.1.1 决策层面
        6.1.2 人员层面
        6.1.3 配套设施层面
        6.1.4 管理层面
    6.2 滇缅公路与战时公路网的构建
        6.2.1 滇缅公路之后我国战时的公路工程
        6.2.2 滇缅公路对战时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6.2.3 滇缅公路与战时公路配套设施建设和司机及技工的培养
    6.3 小结
7 战时公路建设进程中的技术与社会
    7.1 驿道与公路: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社会系统
    7.2 战时公路的技术与社会
    7.3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云南分局功果桥工队技工移交清单
附录B 滇缅公路工务局下关天王缅小修部分技工移交清册
附录C 开路运动纲要
附录D 英方对英商欧德莱公司货车被撞事件的声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铁五公司执行力提升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执行力理论概述
    2.1 执行力理论的演化
    2.2 执行力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力的研究
第三章 “中铁五公司”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中铁五公司"简介
    3.2 "中铁五公司"现状
    3.3 "中铁五公司"存在的问题
    3.4 问题成因分析
第四章 “中铁五公司”执行力方案设计
    4.1 方案设计的原则思路及特点
    4.2 具体方案的设计
第五章 “中铁五公司”实施执行力方案的对策与措施
    5.1 营造高效执行力文化
    5.2 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
    5.3 管理者的表率作用
    5.4 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第六章 预期效果评估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相关资料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部制变迁——铁道部的成立与沿革
    第一节 铁路专管部制的历史动力诉求
        一、近代铁路管理机构发展趋势诉求
        二、近代社会发展的诉求
        三、迎合国民政府的政治诉求
    第二节 铁道部的成立
        一、酝酿与成立
        二、组织完备与部务交接
    第三节 铁道部的三个发展时期
        一、孙科时期
        二、顾孟余时期
        三、张嘉璈时期
    第四节 铁路专管部制的结束:铁道部的归并
        一、铁道部的归并
        二、铁道部归并的因素
第二章 部制建构:人事层面——铁道部的人事管理
    第一节 部路人事机关
    第二节 人事编制
    第三节 人员薪资与福利
        一、人员薪资
        二、福利
    第四节 部路员司管理
        一、任免
        二、考绩
        三、员司服务与训育
第三章 部制建构:机构层面——铁道部的组织机构
    第一节 铁道部的中央机构
        一、四司二厅
        二、处、室及各专业委员会
    第二节 铁道部的地方机构
        一、直辖国有铁路组织机构
        二、直辖路警管理局
    第三节 铁道部的附属机构
        一、交通大学
        二、扶轮中小学
        三、国道设计委员会
第四章 部制建构:法制层面——铁道部时期的铁路法制
    第一节 铁路法制的诉求
        一、法制的基本诉求与终级诉求
        二、终极诉求的历史源渊
    第二节 《铁道法》主导下的铁路法制
        一、历史积累与《铁道法》的诞生
        二、部路行动的底本:中央与地方组织法
        三、铁路客货运输通则
        四、铁路建设与管理法规
    第三节 铁路法制的境遇与阻力
        一、铁路法制的境遇
        二、阻力:强社会和部门利益
第五章 部制效益(上——铁道部与近代中国铁路事业:旧路整理
    第一节 铁路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一、线路分布
        二、经营状况
        三、管理效能
    第二节 改善铁路管理制度
        一、增强部路行政统一
        二、改进材料管理
        三、调整运价制度
        四、完善会计与统计制度
        五、确立铁路技术标准
    第三节 恢复与扩充铁路业务
        一、联运的恢复与发展
        二、负责运输的开启
        三、其他业务的发展
    第四节 债务整理与债信提高
        一、债务整理的动因
        二、债务整理的实施
        三、债务整理的备战意义
    第五节 路工改造
        一、抽换钢轨与枕木
        二、整修桥梁与车站
        三、整理、添加车辆
第六章 部制效益(下——铁道部与近代中国铁路:路工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 铁路规划的制定
        一、初期的铁路规划
        二、后期的铁路规划
    第二节 备战背景下的路工建设
        一、路工的续修与延展
        二、新路的赶筑
    第三节 其它重要工程建设
        一、首都轮渡工程
        二、连云港码头
结语:部制变迁的作用与评述
    一、推动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
    二、振兴实业的努力与成效
    三、负担铁路备战与抗战的使命
    四、成功亦或失败:发展与不发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产业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1.5 小结
第二章 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的分类与特征比较
    2.1 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的分类
    2.2 通信行业股权型合作研发组织模式
    2.3 通信行业契约型合作研发组织模式
    2.4 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的特征比较
    2.5 小结
第三章 技术因素与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逻辑关系
    3.1 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3.2 技术目标模块化程度对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
    3.3 技术目标的产品特性对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
    3.4 合作项目技术层次对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
    3.5 合作过程技术流向对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
    3.6 合作项目技术创新程度对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拟合
    4.1 合作研发事件样本的选取
    4.2 合作研发事件变量维度的确定与赋值
    4.3 LOGIT模型的构建与拟合
    4.4 拟合结果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回顾与主要结论
    5.2 行业比较与论文特色
    5.3 结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我国通信业上市公司合作研发事件样本信息
附录2 我国通信业上市公司合作研发事件样本赋值

四、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滇缅公路研究(1937-1942) ——基于战时公路工程史的视角[D]. 韦丹凤.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2]中铁五公司执行力提升问题的研究[D]. 党煜东. 西北大学, 2010(10)
  • [3]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D]. 黄华平. 苏州大学, 2010(11)
  • [4]技术因素对通信行业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D]. 张咏. 复旦大学, 2009(S1)
  • [5]华为公司承建我国铁路通信系统首条40 Gbit/s DWDM干线[J]. 李廷松. 邮电设计技术, 2000(02)
  • [6]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J]. 孙小羽. 每周电脑报, 2000(02)

标签:;  ;  ;  ;  ;  

华为承建浙赣铁路通信干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