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进廷,杨仁喆[1](2020)在《广西金福菇菌株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研究表明引进多个金福菇菌株,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栽培的金福菇菌株,研究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试验成功筛选出适合广西本地气候和原料栽培的品种两个,分别为桂菌Tg505和金福菇K,并研究出适合本地的金福菇栽培技术。经产业化示范,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2018—2019年的金福菇菌株总产值达到116万元,新增种植收入68万元。

吴英[2](2019)在《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差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为实验材料,分析8个不同发育期子实体采后贮藏期间的褐变度、相关酶活性、酚类底物、活性氧代谢、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巨大口蘑原基期、幼菇期、中菇期、半球期和卷边期的子实体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探明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不同发育期褐变差异的机理及其与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关系,从而明确了相关酶表达调控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的褐变程度在贮藏15 d变化不大,之后开始缓慢上升,其中原基期、卷边期、衰老期褐变度较大,半球期、平展期褐变度较小。PPO活性在贮藏期间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中原基期、卷边期、衰老期活性较高,半球期、平展期活性较低。TYR活性均呈波浪式变化,但保持相对恒定。漆酶活性,除原基期和菇蕾期外,其他各发育期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总酚含量及PAL活性在贮藏期均呈波浪式变化,且保持相对恒定范围。结果表明原基期褐变度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PPO、TYR活性高引起的,半球期褐变度低主要是由于其PPO、TYR活性低所致。2.菇蕾期、幼菇期和中菇期的H2O2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其它各发育期变化幅度较大。各发育期CAT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且维持相对恒定。原基期、中菇期的POD活性在贮藏6 d和9 d迅速上升;幼菇期的POD活性在21~30 d波浪式上升,其余各发育期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幼菇期、菇蕾期、平展期的SOD活性呈波浪式下降,其他各发育期呈波浪式变化且保持相对恒定。幼菇期和衰老期的Vc含量在贮藏3 d迅速上升;原基期在贮藏18~21 d期间迅速上升外,其他时期变化不大。在整个贮藏期间,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中原基期和菇蕾期的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时期(p<0.05)。原基期、菇蕾期、中菇期、平展期的超氧阴离子活性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他发育期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原基期的褐变与其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高以及后期的超氧阴离子含量高有一定关系。半球期褐变度低与其前期SOD、CAT活性高,后期Vc含量高有关。3.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在贮藏15 d天内无显着变化,其中衰老期电导率较高。贮藏15 d后,电导率和MDA含量缓慢上升,其中菇蕾期、中菇期电导率较高,半球期较低;平展期、半球期MDA含量较高;菇蕾期、幼菇期、中菇期、平展期子实体的LOX酶活力在整个贮藏期间变化较大,而其他发育期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活性相对恒定。这表明巨大口蘑贮藏15 d,其细胞结构没太大变化,这是其货架时间长的一个重要证据。4.主成分分析表明原基期和卷边期各自单独为一类,幼菇期、中菇期、半球期聚为一类。不同发育期组间比对的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主要在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细胞过程、膜及膜部分;KEGG通路富集主要在MAPK信号通路、类固醇生物合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糖代谢、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等途径。5.黑色素生成相关代谢途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泛醌及其它萜类醌生物合成和酮体的合成与降解途径,共有28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期两两组间比较中分别被富集到,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直接关系到不同发育期子实体在贮藏期间的褐变程度及贮藏品质。褐变度最高的原基期与褐变度最低的半球期相比有8个基因上调,其余基因均下调。

喻晓明[3](2018)在《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及相关机理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食用菌子实体在采后贮藏期间生命活动仍在继续,贮藏时间的增加会引起其生理生化和自身品质的变化,不同菌株子实体在贮藏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贮藏特性。巨大口蘑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其SCAU1菌株在812℃条件下能贮藏30 d不变色,有着独特的不易褐变性质。本研究以巨大口蘑SCAU1、SCAU3、SCAU4、H49、H99和H100六种菌株子实体为实验材料,比对分析六种菌株子实体采后贮藏期间的褐变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SCAU1菌株的A6单核菌丝基因组数据和高通量二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六种巨大口蘑菌株进行有参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旨在筛选出耐贮藏的巨大口蘑菌株品种,并从分子水平探讨巨大口蘑不同菌株褐变度差异的内在可能原因,具体结果如下:1.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定期测定六种菌株子实体的褐变及褐变相关生理指标(PPO、酪氨酸酶、漆酶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各指标与褐变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六种巨大口蘑的褐变度呈上升趋势,PPO和漆酶活性均呈折线波动下降趋势,H49和SCAU3菌株的TYR活性先上升再下降,另外4个菌株的TYR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折线波动下降,其中SCAU1、H49和H100三种菌株的褐变度和PPO、TYR及漆酶活性较低,SCAU3菌株褐变度和PPO活性最高,而总酚含量在六种菌株间并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六种菌株的褐变度均与PPO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此外,仅SCAU3菌株的褐变度还与TYR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2.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定期取样测定巨大口蘑六种菌株的抗氧化酶(CAT、POD和SOD)活力,结果表明:巨大口蘑六种菌株子实体的CAT呈缓慢下降趋势,在整个贮藏期间差异不显着(p>0.05);POD活性在前6 d内均急剧下降,随后呈不同幅度的缓慢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六种菌株的SOD活性在贮藏前期12 d内均急剧上升,随后呈不同速率的下降;3.对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转录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组间关系分析和,结果表明:巨大口蘑六种菌株的转录组测序质量较好,能有效保证测序数据可以用作后续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在六种菌株的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中,SCAU1、SCAU4、H99和H100四个菌株聚为一类,SCAU3和H49菌株各自单独为一类;4.对巨大口蘑不同菌株组间比对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挑选组间差异分析中有代表性的SCAU1、SCAU3、H49和H100四种菌株进行组间比对及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菌株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主要是在代谢过程、细胞组分、细胞过程和催化活性中;5.对巨大口蘑六种菌株在黑色素物质生成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菌株的两两组间比对中,差异表达基因都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途径;六种菌株在苯丙氨酸代谢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显着差异,六种菌株的酪氨酸代谢主要以氧化分解途径为主,在酪氨酸代谢的黑色素生成途径相关基因中,SCAU3菌株的表达量最高,SCAU1菌株的表达量最低。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可看出,在巨大口蘑六种菌株中,SCAU1和H49两菌株表现出较好的贮藏品质和市场价值,SCAU3菌株的贮藏品质最不理想。从转录组水平的分析结果来看,SCAU1和H49菌株不易褐变可能与其子实体细胞的代谢过程和黑色素生成途径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吴英,高亿波,马紫英,谢伟忠,叶烘华,刘春燕,邱仕奇,黄茂俊,喻晓明,许少嫦,莫美华[4](2018)在《薇甘菊及其栽培的巨大口蘑营养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利用薇甘菊栽培巨大口蘑的可行性及意义。实验方法:实验测定了薇甘菊的营养成分,初步尝试了利用薇甘菊替代培养基中部分蔗渣栽培巨大口蘑,并测定了栽培的巨大口蘑营养成分。结果:薇甘菊的灰分、总糖、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71%、0.13%、18.94%、0.09%、1.40%,水分含量为68.34%。配方3与配方4在完成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和收获时间上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有效原基数和产量上差异显着(p≤0.05),它们的有效原基数分别为5.17、9.47个/瓶,产量分别为396.39、718.29 g/瓶。配方4栽培的巨大口蘑的总糖、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5.71%、21.40%、8.20%,均高于配方1、配方2、配方3,而粗脂肪(1.90%)和粗蛋白(27.52%)含量则低于它们3.03%,3.44%,4.65%(粗脂肪),30.08%,30.15%,31.55%(粗蛋白)(p≤0.05)。配方4栽培的巨大口蘑钾、钠、镁、锌含量分别为37447.5、575.83、1536.94、83.38 mg/kg,显着高于配方3的含量35513.77、406.92、882.49、69.26 mg/kg(p<0.05),而钙(97.12 mg/kg)、铁(39.43 mg/kg)含量则低于配方3的497.07、45.45 mg/kg。结论:薇甘菊是栽培巨大口蘑的一个很好材料,用其栽培的巨大口蘑蛋白质、钙、铁含量较高,这为薇甘菊栽培巨大口蘑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方法。

杨水莲[5](2016)在《巨大口蘑培养条件及其原基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巨大口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且不易褐变和腐烂,耐贮运性好,在812℃条件下,贮藏30天不变色、不变味。但其生长速度慢,出菇时间较长,这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其生产方式一般采用袋栽技术,且需要在覆土条件下出菇,大部分生产巨大口蘑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尚未形成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为了探明巨大口蘑工厂化栽培中各个阶段的管理参数,找到能促进巨大口蘑在不覆土情况下也能出菇的有利因素,实现从传统的袋子栽培、覆土出菇模式向瓶子栽培、不覆土出菇模式的转化,本实验结合巨大口蘑传统的覆土栽培特点,对其不覆土的瓶栽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不同的出菇处理条件下其菌丝相关酶活性的大小,探明出菇与这些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均匀设计法对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栽培料配方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结果为:玉米芯54.04%,麸皮28.16%,蔗糖13.20%,酵母粉4.70%。比较分别以玉米芯、甘蔗渣和薇甘菊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发现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栽培巨大口蘑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甘蔗渣,最慢的为薇甘菊;而从子实体采收量来看,以甘蔗渣为主要碳源的采收量最高,其次是薇甘菊,玉米芯的较低。2、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栽培料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值和水分含量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的最适发酵温度范围为7075℃,最适发酵时间为9 d,最适初始pH值为8.5,最适水分含量为61%。3、环境条件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1)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速度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6℃,空气相对湿度为60%,二氧化碳浓度为0.18%。(2)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9℃,前期湿度为92%,光照为400 lx,成菇期湿度为100%(3)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30℃,前期湿度为70%,光照为500 lx,成菇期湿度为85%。(4)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为菌丝恢复期0.3%,扭结分化期为0.25%,幼小菇期为0.45%,成菇期为0.3%。4、不同催蕾方法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1)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赤霉素、萘乙酸、藜芦醇、醋酸钠、十三烷醇几种化学物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8mg/L、20 mg/L、8μmol/g、0.06%、0.16 mg/L。用以上浓度的物质对巨大口蘑无土条件下进行处理出菇,现蕾所用的天数从快到慢的比较为:泥土水>十三烷醇>醋酸钠>清水>萘乙酸>藜芦醇,用赤霉素处理的瓶子不能形成原基。(2)从培养料已经高度分解但能出菇的瓶子中分离出霉菌、放线菌和细菌三种不同的微生物均不能促进其他瓶子的培养料形成原基,一些培养料已经高度分解但能出菇,不是微生物导致的,而是其他因素作用的。(3)瓶子搔菌后催蕾时的菌床方向不同,对出菇有较大的影响。菌床为倒立方向时,有利于菌丝形成原基和催蕾出菇,而菌床为正立方向时,出菇效果较差。5、瓶子搔菌后在不同的时间覆土均能出菇,结合子实体采收量和至采收结束所用的天数来看,搔菌后第3 d覆土比较合理,采收量较高,出菇周期最短。6、不同的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力影响:能形成原基的三个处理组从菌丝恢复期到原基形成、现蕾阶段,酪氨酸酶活性相对比较稳定,不能形成原基的两个处理组酪氨酸酶比较活跃,说明菌丝恢复后酪氨酸酶过高反而抑制了原基形成;而漆酶、蛋白酶、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原基形成前都得到有效的激活作用,不能形成原基的两个处理组这几种酶活性变化不大;五个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下波动较大,能出菇的三个处理组在原基形成阶段达到最大值,而不能出菇的两个处理组在菌丝恢复前后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五个处理组的羧甲基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在现蕾前的整个阶段,不断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漆酶、蛋白酶、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巨大口蘑原基的形成;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菌丝恢复期其活性过高不利于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过度;而对于酪氨酸酶在整个过程中则应该适当抑制其过高地表达。

杨水莲,聂健,叶运寿,莫美华,蒋鑫宇,黄友环,郑锦荣,刘英,袁菁艺[6](2016)在《巨大口蘑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巨大口蘑在生物学特性、食用和药用作用及营养和经济价值、野生菌种的分离与驯化、栽培料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巨大口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巨大口蘑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李畅,王钰,梁昌柱,董先茹,凡启超[7](2015)在《金福菇氮离子束诱变及诱变菌株性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金福菇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束进行诱变,通过低温筛选出5个菌株,测定诱变后各菌株的出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和总糖、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以及降血脂成分洛伐他汀含量,筛选出营养和保健价值较高的优质突变菌株。结果表明,金福菇诱变菌株JF-004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到76.64%,其每栽培袋平均产量为(191.60±1.80)g。诱变菌株JF-004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5.26%和9.26%,具有适中的总糖含量和较低粗脂肪含量,符合低脂肪、高纤维的膳食结构;同时JF-004的洛伐他汀含量在所有菌株中也达到最高,子实体中含量为(10.180±0.123)μg·g-1,是一株营养和保健价值较高的优质诱变菌株。

陈生,宁良肇,谢源华,邓健,陆和远[8](2012)在《果园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利用果园套种食用菌能提高复种指数,拓宽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了探究以香蕉园、荔枝园套种金福菇的栽培方法,我们对果园套种金福菇进行了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试验和示范,并解决了生产上和技术上的一些实际问题。结果表明,在香蕉园、荔枝园采用该技术套种金福菇节本增产,效果显着,建议大面积推广。

阮晓东,李月桂,阮时珍,陈强,黄巧珍,郭翠英,阮周希,刘正德,郑界[9](2012)在《室外金福菇大棚栽培高产新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福菇又称为大白口蘑,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菇类。金福菇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缓解夏季市场菌类产品的短缺,是周年搭配栽培的好品种。金福菇有多种栽培模式,一般采用木屑、棉子壳,玉米秆、花生秆、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等熟料袋栽,或脱袋进行盆栽、箱栽、

卢玉文,李坤[10](2011)在《玉林市食用菌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调查研究,阐述玉林市食用菌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其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玉林市特色食用菌的"六化"思路,即品种多样化、原料本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栽培工厂化、推广服务化,以推动玉林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金福菇菌株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金福菇菌株活化与筛选
        1.2.2 培养料的配方筛选试验
        1.2.3 覆土最佳条件确定
        1.2.4 覆土后菌床(菌袋)的水分管理
    1.3 产业化示范效果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良菌株筛选
    2.2 最佳培养料配方
    2.3 覆土条件优化
        2.3.1 覆土方式
        2.3.2 菌包摆放方式
        2.3.3 覆土材料pH
        2.3.4 覆土厚度
        2.3.5 覆土后水分管理
    2.4 产业化示范效果评估
3 结论与讨论

(2)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差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1 前言
    1.1 巨大口蘑简介
        1.1.1 巨大口蘑的菌种驯化栽培研究
        1.1.2 巨大口蘑营养成分分析
        1.1.3 食用菌的抗褐变研究
    1.2 转录组学研究
        1.2.1 转录组简介
        1.2.2 转录组测序发展
    1.3 食用菌转录组测序进展
    1.4 功能基因注释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巨大口蘑子实体栽培及培养方法
        2.2.2 子实体采摘标准方法
        2.2.3 巨大口蘑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2.3.1 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
        2.2.3.2 酚类底物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
        2.3.3.3 活性氧代谢研究
        2.3.3.4 膜系统研究
        2.2.4 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转录组测序
        2.2.4.1 转录组样品制备流程
        2.2.4.2 转录组文库构建流程
        2.2.4.3 转录组序列拼接与组装
        2.2.4.4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及分析
        2.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巨大口蘑不同生长发育期子实体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3.1.1 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3.1.1.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度的变化
        3.1.1.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PPO活性的变化
        3.1.1.3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TYR活性的变化
        3.1.1.4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漆酶活性的变化
        3.1.1.5 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指标小结
        3.1.2 酚类底物及其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3.1.2.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总酚含量的变化
        3.1.2.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PAL活性的变化
        3.1.2.3 酚类底物及其酶活性指标小结
        3.1.3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3.1.3.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H2O2含量的变化
        3.1.3.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CAT活性的变化
        3.1.3.3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POD活性的变化
        3.1.3.4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SOD活性的变化
        3.1.3.5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
        3.1.3.6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3.1.3.7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3.1.3.8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3.1.3.9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Vc含量的变化
        3.1.3.10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小结
        3.1.4 膜系统研究
        3.1.4.1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电导率的变化
        3.1.4.2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MDA含量的变化
        3.1.4.3 贮藏期间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LOX活性的变化
        3.1.5 褐变生理生化机理小结
    3.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3.2.1 不同发育期巨大口蘑的基因表达概况
        3.2.2 参考基因组及参考基因比对分析
        3.2.3 测序饱和度及随机性
        3.2.4 基因信息
    3.3 基因定量分析
        3.3.1 新基因功能预测
        3.3.2 转录因子能力预测
        3.3.3 样品间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分析
        3.3.4 基因表达韦恩图分析
        3.3.5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4 基因结构分析
        3.4.1 SNP分析及In Del分析
        3.4.2 可变剪切分析
    3.5 不同发育期差异表达分析
        3.5.1 组间差异
        3.5.2 差异基因GO分析
        3.5.3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分析
    3.6 褐变相关代谢分析
        3.6.1 黑色素物质生成分析
        3.6.2 黑色素物质生成有关的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6.2.1 苯丙氨酸代谢
        3.6.2.2 酪氨酸代谢
        3.6.2.3 泛醌及萜类醌生物合成代谢
        3.6.2.4 酮体合成与降解代谢
        3.6.3 消除自由基酶相关基因分析
        3.6.4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3.6.5 海藻糖相关基因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褐变及相关酶活力研究
        4.1.2 酚类底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研究
        4.1.3 活性氧体系的研究
        4.1.4 膜系统的研究
        4.1.5 差异表达分析
        4.1.6 功能基因分析
    4.2 结论
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5.1 创新之处
    5.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及相关机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1 前言
    1.1 巨大口蘑简介
        1.1.1 巨大口蘑的食药用价值
        1.1.2 巨大口蘑的菌种驯化及栽培
        1.1.3 巨大口蘑不同菌株间的差异
        1.1.4 巨大口蘑的抗褐变研究
        1.1.5 巨大口蘑的分子研究
    1.2 食用菌的褐变及其机理研究
        1.2.1 食用菌的酶促褐变
        1.2.2 真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
        1.2.3 食用菌的褐变抑制研究进展
    1.3 转录组学简介
        1.3.1 转录组学及其测序技术简介
        1.3.2 转录组学在真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巨大口蘑菌株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巨大口蘑子实体贮藏方法
        2.2.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2.3 巨大口蘑转录组测序及组装方法
        2.2.4 转录组质量评估方法
        2.2.5 Unigene功能注释及分析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及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3.1.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的变化
        3.1.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3.1.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酪氨酸酶活力的变化
        3.1.4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漆酶活力的变化
        3.1.5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总酚含量的变化
    3.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3.2.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变化
        3.2.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变化
        3.2.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变化
    3.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3.3.1 RNA质量检测
        3.3.2 转录组测序碱基及Reads质控分析
        3.3.3 过滤rRNA后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统计
        3.3.4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基因表达结果统计
    3.4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关系分析
        3.4.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3.4.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主成分分析
        3.4.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样品聚类分析
    3.5 巨大口蘑各菌株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5.1 基因差异表达统计
        3.5.2 巨大口蘑各菌株差异Unigene的GO分析
        3.5.3 显着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3.6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黑色素物质生成的初步探讨
        3.6.1 转录组数据中与黑色素物质生成有关的差异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3.6.2 转录组数据中与黑色素物质生成有关的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6.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差异的可能原因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度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4.1.2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4.1.3 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转录组质量评估和样品间关系分析
        4.1.4 巨大口蘑不同菌株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1.5 差异表达基因在黑色素物质生成途径的分析
    4.2 结论
5 创新性与不足
    5.1 创新性结果
    5.2 存在的问题及深入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薇甘菊及其栽培的巨大口蘑营养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薇甘菊栽培巨大蘑实验流程
        1.2.2 菌种活化及原种制备
        1.2.3 栽培种及菌棒制备
        1.2.4 出菇及采收
        1.2.5 样品制备
        1.2.6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1.2.7 矿质元素的测定
        1.2.7. 1 全磷的测定
        1.2.7. 2 全钾的测定
        1.2.7. 3 全钙、全镁、全铜、全锌、全钠、全铁、全锰的测定
        1.2.7. 4 全镉、全铅的测定
        1.2.7. 5 全汞的测定
        1.2.7. 6 全砷的测定
        1.2.8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薇甘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2.2 薇甘菊栽培巨大口蘑初试结果
    2.3 栽培的巨大口蘑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2.4 配方3与配方4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2.5 配方3与配方4有害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
3 结论

(5)巨大口蘑培养条件及其原基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巨大口蘑研究进展
        1.1.1 巨大口蘑的形态特征
        1.1.2 巨大口蘑的营养价值
    1.2 巨大口蘑的生物学特性
        1.2.1 温度
        1.2.2 水分
        1.2.3 光照
        1.2.4 空气
        1.2.5 酸碱度
        1.2.6 食用菌菌丝体酶学的应用研究
        1.2.6.1 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其酶学研究
        1.2.6.2 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应用研究
        1.2.6.3 蛋白酶
    1.3 食用菌栽培技术
        1.3.1 玉米芯栽培料
        1.3.2 栽培料的选择与配制
        1.3.3 瓶栽技术
        1.3.4 催蕾方法
        1.3.4.1 低温催蕾
        1.3.4.2 搔菌催蕾
        1.3.4.3 化学物质催蕾法
        1.3.4.4 其他催蕾方法
    1.4 巨大口蘑栽培技术
        1.4.1 栽培原料的选择
        1.4.2 栽培料的发酵
        1.4.3 出菇方式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食用菌种
        2.1.2 培养基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巨大口蘑常规栽培工艺流程
        2.3.2 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巨大口蘑培养料配方优化
        2.3.2.1 玉米芯为主料的巨大口蘑培养基配方初步筛选
        2.3.2.2 玉米芯为主料的巨大口蘑培养基配方优化
        2.3.2.3 玉米芯、甘蔗渣和薇甘菊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的比较
        2.3.3 培养料发酵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1 沤料中的发酵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2 沤料中的发酵时间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3 培养料初始p H值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4 培养料水分含量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4 环境条件对瓶栽巨大口蘑的影响
        2.3.4.1 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4.2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和覆土出菇的影响
        2.3.4.3 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5 搔菌后不同的覆土时间对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 不同催蕾方法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1 不同化学物质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2 培养料中微生物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3 催蕾时的菌床面方向探讨
        2.3.7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力影响
        2.3.7.1 菌丝培养和出菇处理
        2.3.7.2 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3 酪氨酸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4 漆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5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6 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7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9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10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巨大口蘑玉米芯培养料配方优化结果
        3.1.1 巨大口蘑玉米芯培养料基础配方初步筛选结果
        3.1.2 巨大口蘑玉米芯培养基配方优化结果
        3.1.3 玉米芯、甘蔗渣和薇甘菊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的比较
    3.2 培养料发酵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1 发酵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发酵时间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 栽培料初始p H值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栽培料水分含量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环境条件对瓶栽巨大口蘑的影响
        3.3.1 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3.2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3.3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影响
        3.3.4 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4 搔菌后不同的覆土时间对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影响
    3.5 不同催蕾方法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5.1 五种化学物质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影响
        3.5.2 培养料中微生物对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5.3 催蕾时的菌床面方向对出菇的影响
    3.6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力影响
        3.6.1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多酚氧化酶活力影响
        3.6.2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酪氨酸酶活力影响
        3.6.3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漆酶活力影响
        3.6.4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影响
        3.6.5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过氧化物酶活力影响
        3.6.6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过氧化氢酶活力影响
        3.6.7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蛋白酶活力影响
        3.6.8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淀粉酶活力影响
        3.6.9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栽培料选择
        4.2.2 栽培料发酵
        4.2.3 原基形成
        4.2.4 菌丝体相关酶活性
        4.2.5 创新之处及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巨大口蘑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巨大口蘑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环境因子
        1.2.1 温度。
        1.2.2湿度。
        1.2.3 光照。
        1.2.4 空气。
        1.2.5 酸碱度。
2 巨大口蘑的作用和价值
    2.1 巨大口蘑的食用及营养价值
    2.2 巨大口蘑的药用及保健价值
    2.3 巨大口蘑的经济价值
3 野生菌种的分离及驯化
4 栽培料
5 巨大口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5.1 巨大口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5.2 巨大口蘑栽培技术的前景展望

(7)金福菇氮离子束诱变及诱变菌株性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出发菌株的分离培养
        1.2.2 离子束注入筛选
        1.2.3 菌株的栽培及采收
        1.2.4 菌株营养成分测定
        1.2.5 洛伐他汀含量测定
        1.2.6 遗传稳定性评价
        1.2.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发及诱变菌株出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2.2 出发及诱变菌株营养成分测定
    2.3 出发及诱变菌株洛伐他汀含量测定
    2.4 遗传稳定性测定
3 讨论

(8)果园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2 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情况
    2.1 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生长发育研究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栽培管
        2.1.4 试验结果
    2.2 果园套种金福菇对土壤改良效果
        2.2.1 香蕉田套种金福菇
        2.2.2 荔枝园套种金福菇
3 果园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推广应用及效益
    3.1 推广应用情况
    3.2 效益分析
4 果园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模式
    4.1 套种果园选择
    4.2 种植季节安排
    4.3 土地整理
    4.4 菌种选择
    4.5 脱袋覆土
    4.6 搭建简易遮阴棚
    4.7 出菇管理
    4.8 适时采收和采收后管理
    4.9 病虫害防治
5 结论及存在问题分析
    5.1 果园套种金福菇技术
    5.2 率先提出果园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
    5.3 探索出夏季高温型食用菌生产模式, 填补了夏季食用菌市场空缺

(9)室外金福菇大棚栽培高产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季节选择
2 场地选择
3 培养料选择
4 熟料栽培
    4.1 培养料配方
    4.2 培养料预处理
    4.3 预堆发酵方法与发酵操作
5 菌袋的制作
    5.1 拌料
    5.2 装袋
    5.3 灭菌
    5.4 接种
        5.4.1 菌种预处理
        5.4.2 接种
    5.5 菌袋培养
6 覆土出菇
    6.1 覆土选择及处理
    6.2 覆土方法
        6.2.1 袋口覆土法
        6.2.2 全脱袋覆土法
7 出菇前管理
8 出菇后管理
9 采收与加工

四、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金福菇菌株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J]. 黄进廷,杨仁喆. 南方农业, 2020(18)
  • [2]巨大口蘑不同发育期子实体褐变差异机制研究[D]. 吴英.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巨大口蘑六种菌株贮藏期间褐变及相关机理的比较研究[D]. 喻晓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薇甘菊及其栽培的巨大口蘑营养成分研究[J]. 吴英,高亿波,马紫英,谢伟忠,叶烘华,刘春燕,邱仕奇,黄茂俊,喻晓明,许少嫦,莫美华.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1)
  • [5]巨大口蘑培养条件及其原基形成机理研究[D]. 杨水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6]巨大口蘑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 杨水莲,聂健,叶运寿,莫美华,蒋鑫宇,黄友环,郑锦荣,刘英,袁菁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0)
  • [7]金福菇氮离子束诱变及诱变菌株性状评价研究[J]. 李畅,王钰,梁昌柱,董先茹,凡启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3)
  • [8]果园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试验研究[J]. 陈生,宁良肇,谢源华,邓健,陆和远. 广西农学报, 2012(01)
  • [9]室外金福菇大棚栽培高产新技术[J]. 阮晓东,李月桂,阮时珍,陈强,黄巧珍,郭翠英,阮周希,刘正德,郑界. 食用菌, 2012(01)
  • [10]玉林市食用菌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卢玉文,李坤.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2)

标签:;  ;  ;  ;  

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