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湖泊外来鱼类研究取得进展

高原湖泊外来鱼类研究取得进展

一、Research on Alien Fish Species in Plateau Lakes Making Progress(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健,唐文乔,赵亚辉[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鱼类入侵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之一,为评估中线工程引发海河流域鱼类入侵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南水北调引水区和受水区海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差异,采用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SK)和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筛选引水区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并用MaxEnt模型预测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在海河流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丁鱥(Tinca tinca)、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是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另有3种鱼类具有中入侵风险,均需重点监控;而具入侵风险鱼类的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南部的徒骇马颊河水系、海河水系的漳卫南运河以及环渤海地区的河流是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因此在海河流域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开展持续性的水生生物监测,针对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应进行早期筛查,此外在水资源利用和分配上应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鱼类入侵的发生,还应尽快开展针对东线工程的鱼类资源调查和入侵风险评估工作。

郑挺颖,罗梦雁,崔鸿青[2](2021)在《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创院院长段昌群教授:生态学与环境学都关乎智慧生存》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是我国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学术重地。该学院之得名,缘于其最早在高校系统打通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任督二脉"。1月26日,《环境与生活》记者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创院院长段昌群教授。请段教授回顾了云南大学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当初他创建生态与环境学院的考虑。段教授也和记者分享了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问题的深入、独到理解。

杨鸿雁[3](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韩娇柔[4](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弘扬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下提出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洱海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月到大理洱海进行考察,对大理洱海的嘱托为大理人民保护治理洱海敲响了警钟、提供了指南并吹响了号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关系论、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制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论、洱海生态环境保护论是有效治理洱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原则。习近平考察大理前人们对洱海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彻底改变洱海生态失衡的趋势和局面。习近平在考察大理后为洱海保护治理提出了重要理念、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得到了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关于洱海保护治理的号召,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力度保护治理洱海,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当前洱海保护治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其中,水量不足是洱海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此外,还有经济发展不足,流域内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游客数量增加,环保压力巨大,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的积极性不够高等问题。从洱海保护治理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入手,探索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洱海保护治理的路径选择,以牢固树立生态意识为先导为洱海保护治理提供思想保障,以示范区为引领推动生态型政府建设,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实现依法治湖,以全民参与为根本为洱海治理提供永续动力,从而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有效运用到洱海保护治理中,为走出洱海污染困境、摆脱洱海生态危机提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为高原淡水湖泊的保护治理提供更好的方略和智慧。

刘柏妤[5](2020)在《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变化及其水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湖泊作为岩石圈层重要的“源”和“汇”,受到各种外部自然因素及湖泊内部过程的持续作用影响而不断演变,正确认识湖泊地球化学变化过程是目前研究湖泊沉积物及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茈碧湖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全氮全磷含量、有机质、TOC及其碳氮同位素等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茈碧湖现代沉积过程及其现代污染状况,有效判别了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湖区的影响,同时根据湖泊水体的TN、TP含量进行水质评价,结合茈碧湖现存水质状况和沉积物污染状况对茈碧湖作出环境评价,为保护洱海、深入茈碧湖环境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为黏土、粉砂、砂三类,其中黏土组分含量范围介于5.985%32.162%之间,受山坡冲积扇的影响主要分布在湖泊的西北部;粉砂组分作为湖区的优势粒径,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及喀斯特地貌地质岩层影响,呈无明显规律分布;砂组分百分含量占比变化范围在0.36%28.758%之间,受入湖河流及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湖岸的深水区位置以及河流入湖口处;粒度频率曲线图显示出沉积物的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影响;(2)沉积物的TP含量范围在241.071814.33(mg/Kg)之间,空间分布呈现出一个南高北低的特征,TN范围介于1571.545605.32(mg/Kg)之间,其中高值区与砂组分高值分布区相似,沉积物受外源输入影响较大;有机质和TOC与砂组分和全氮含量的分布大致相似,说明外源输入是沉积物污染的主要来源;δ13C同位素值变化范围在-32.073‰-25.34‰之间,平均值为-29.725‰,说明茈碧湖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大,部分超出可能是受来自湖泊内源的影响,但影响相对陆源输入较小,空间分布上整个湖心区低于湖周,说明湖周受外源影响比湖心大。δ15N值变化介于1.237‰3.386‰之间,来源主要是化肥的使用输入。结合C/N值可知,茈碧湖有机质来源输入受内外源输入的共同影响,但受外源输入影响大于内源;(3)根据综合污染程度分级,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污染严重,基本无清洁程度,少部分为中度污染,大部分为重度污染甚至远超重度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标准显示,茈碧湖表层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程度可能在轻-中度污染的程度范围,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结果总体评价茈碧湖表层沉积物为中-重度污染;(4)茈碧湖底层水质的氮磷含量高于表层,N/P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全部>16,说明湖中磷元素偏低,茈碧湖是一个磷限制湖泊。根据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GB3838-2002)标准,总体评价茈碧湖湖泊水质保持较良好,为国家Ⅱ类水。因此,应该着重注意保持茈碧湖沉积物的沉积环境稳定,加强对人类活动区域的监管和入湖河流的监测,减少湖周农耕用地的化肥使用量,力求保持水体现有的质量状况,为洱海的输水质量保驾护航。

白春昱[6](2020)在《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在水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流域气候和水文、降解环境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区域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原湿地是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种特殊湿地类型,其生态建设和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关系到下游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原湿地的保护是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战略中的首要任务。鉴于以往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不足和决策效益不确定性问题,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PSR(Press-Status-Response)评估框架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综合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案。该评价方法在参考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主观建议基础上,利用客观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对云南72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做出系统性评价。同时,本研究根据Netica软件中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和决策效益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云南湿地保护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湿地物种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近15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纳帕海流域因人口数量的激增,中游湿地资源被建设用地占用。在该地区气候变暖和排水工程的综合影响下,流域下游整体湿地环境趋于干燥,湿地沼泽中植被群落逐渐演替为中生植物。目前,纳帕海流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过度放牧和不规范的旅游业等,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均对流域水质、土壤质量以及湿地生态功能构成严重的威胁。(2)云南72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等级达到较好水平的占8.3%;达到好等级的占29.2%;等级达到中等水平的占33.3%;等级为差和较差的流域分别占26.4%和6.9%。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空间分析结果表现为:滇东北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413-0.509范围内;滇南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最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0.509,其中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0.747;滇西北地区多数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呈较好或中等状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509-0.607范围内,但滇西北和滇中边界地区的洱海及周边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却较低;滇中地区大部分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不容乐观,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0.413,其中陆良湿地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仅有0.189。(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分析表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节点是对湿(4)地生物多样性指数节点影响较强三个节点,其次是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状况和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节点。贝叶斯网络决策和效益结果分析表明:理论上的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状态最佳情景方案是在贝叶斯网络中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相应指标节点的状态分别设置为等级4、等级4和等级5时,该情景模式下模型训练集中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级高于2级的概率值为75%,且贝叶斯网络决策系统中实用节点期望值为75,小于初始状态的期望值77.818。(5)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优先考虑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干扰较大的滇中地区;对于滇南部和西部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的小型湖泊群流域,决策者应维持该地区现有的湿地环境水平,以防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湿地物种丧失;对于受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影响下的滇西北洱海、拉市海和剑湖等湖泊流域,管理者应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湿地开发利用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湿地保护也需要定期开展环境调查和专项调查,环境调查包含湿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污染监控两方面,专项调查则需对未记录的湿地物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填充。改善云南湖泊湿地状况可以考虑污染源治理和栽培本土水生植物等,并在不改变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修复湖滨带退化湿地以达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王丹丹[7](2020)在《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对水文调控与气候环境波动的响应评价》文中认为湖泊作为内陆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对于提供动植物栖息地、改善局地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持续,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受到环境胁迫的压力日益增强。近百年来,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物质输入也正改变着全球生态系统,即使是高海拔地区无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湖泊也经历着比以往更加强烈的环境压力。云南湖泊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滇西北地区立体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孕育了多样的典型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由于处于湖泊生态系统中间营养级,在湖泊食物网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中心作用。然而,关于人类水文调控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探究枝角类在时空尺度上对人类水文调控和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模式,本研究选择了滇西北地区受人类水文调控作用明显的海西海和老君山高海拔地区无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太极湖和天才湖三个湖泊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湖泊现代调查、监测数据分析、文献记录分析以及表层和钻孔沉积物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三个湖泊环境和枝角类群落演替过程的时间序列,并构建了海西海环境变化和枝角类群落在水深梯度上的时空变化模式。进一步通过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湖泊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环境驱动因子进行了甄别,探讨了不同类型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滇西北湖泊生态演化过程和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空间调查显示,理化指标在水深梯度上呈现一定的环境差异性,水深大于8 m时表层沉积物粒度粒径较小,TOC和TN值较高,反之亦然。过去两个世纪,海西海湖泊环境特征在1957年和1990年左右出现明显变化,沉积速率、沉积物中值粒径、TOC、沉积物C/N与枝角类底栖比都在两次水文改造时期呈现峰值。(2)在时空尺度上,海西海均存在一个影响枝角类群落构建的阈值水深(约8m),可能与水体热力状况和底栖生境覆盖度有关。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在时空尺度上都以浮游种Bosmina占优,底栖种占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Bosmina的触角大小在水深梯度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在时间尺度上,Bosmina的触角大小随着水深的持续增加在逐渐减小。对于受人为水文调控影响明显的海西海,湖泊水位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群落结构、多样性、个体大小等均与水深密切相关。(3)太极湖和天才湖作为浅水型高山湖泊,其沉积物枝角类群落主要以盘肠溞科(Alona和Chydorus)为主,底栖比丰度较高。太极湖和天才湖沉积物Chl-a、TC和TN在近几十年出现明显增加,C/N值在持续减小,指示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和内源有机质的增加。太极湖水体TOC和沉积物碳酸盐自1820年开始持续减小,表明大气氮沉降增加导致湖泊水体出现酸化。同一流域内的两个高山湖泊枝角类群落和环境驱动表现出差异,但营养盐(如Nr)的增加与区域气候变暖是显着的环境驱动因子。(4)三个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受水文调控影响明显的海西海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高山湖泊呈现差异性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模式。太极湖和天才湖中,沉积物总碳和总氮相较于海西海具有较高的背景值,但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和枝角类沉积通量显着低于海西海。自1960年以来,滇西北三个湖泊均出现了营养盐的增加与初级生产力的提高。综上所述,湖泊水文条件的改变、流域的气候变化与营养盐的增加及其相互作用显着改变了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健康。因此在湖泊水库开展水资源管理要在其生态阈值范围内进行。同时,自然状态下的高山湖泊目前总体处于贫营养水平,但区域气候变暖与大气沉降作用已经显着影响了水体环境特征与生物群落分布,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缓水位下降、水体酸化等产生的长期生态效应。

张思思[8](2020)在《悬浮有机质δ15N对不同污染水体水质演变趋势的指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湖泊生态修复工作已全面开展,这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态修复使湖泊生态系统发生演变,需要一种简便的方法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悬浮有机质主要由浮游生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土壤有机质等组成,是水体营养盐循环的关键载体,其稳定氮同位素能反映水体的氮来源以及氮循环过程,是指示水体氮迁移转化的重要工具。因此用悬浮有机质δ15N的变化趋势指示水污染状态的演变方向,不仅可以弥补冗杂的传统评价方法,还能从氮分馏机制层面上解释水质演变趋势,为湖泊水体修复和保护及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本研究首先以武汉三个不同污染类型的湖泊为例,初步提出悬浮有机质δ15N对湖泊水污染状态的指示作用,影响因素主要为污水输入;然后开展控制实验以探究在无污水影响时,15N在不同水生生物中的分馏趋向,并提出悬浮有机质δ15N对水污染演变趋势的指示假设;其次以污水输入和空气输入为控制因子设计实验,从氮分馏机制层面分析污水输入和固氮作用引起的悬浮有机质δ15N的变化趋势,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以高原湖泊群和南湖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质和悬浮有机质δ15N的变化趋势,用实际案例验证或补充理论假设。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南湖、东湖、内沙湖的表层水营养盐浓度、水质类别和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差异明显,南湖营养盐浓度最高,水质情况和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而东湖次之,内沙湖最低。南湖悬浮有机质δ15N最高,处于污水δ15N的范围,内沙湖最低,悬浮有机质δ15N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反映了生活污水输入导致悬浮有机质δ15N值偏高。(2)在探究15N在不同水生生物中的分馏趋向实验中,沉水植物苦草利用了沉降藻类残体释放的15N,其δ15N值缓慢升高,仅升高了2.462‰,而漂浮植物浮萍δ15N值有所降低,总共降低了6.226‰;悬浮有机质δ15N随时间推移显着降低,在有水生植物干扰时,其δ15N更加偏负,在无水生植物干扰时,其δ15N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并接近0‰。(3)在分析污水输入和固氮作用引起的悬浮有机质δ15N的变化趋势实验中,不论是否加入生活污水,开口组的氮营养盐浓度总是高于封口组,而开口组的悬浮有机质δ15N低于封口组;所有开口组的悬浮有机质δ15N最终趋于0‰,体现了生物固氮,藻类的主要氮源来自于空气,封口组的悬浮有机质δ15N最终趋于3‰,藻类的氮源来自水体中的溶解态氮;持续加入生活污水时,悬浮有机质δ15N迅速升高并保持稳定,一旦停止污水的输入,δ15N迅速降低。(4)对湖泊的案例分析中,案例一是对16个高原湖泊的调查,其中2个湖泊(木日错和太阳湖)为贫营养状态,3个湖泊(阳宗海、滇池和星云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余11个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湖泊中悬浮有机质δ15N高于贫营养湖泊,δ15N值在营养状态梯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营养状态会影响悬浮有机质氮同位素的分馏。案例二是对正处于水污染治理中的南湖进行全年跟踪监测,相比于2017年,2019年南湖水体营养盐浓度有所降低,但水质类别仍为劣Ⅴ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尚不稳定。2019年的悬浮有机质δ15N稍微减小但仍在较高范围9.24‰15.23‰内波动,表明受到人为干扰明显,说明南湖还未达到自然调节修复的层面,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南湖治理工作仍需大力推进。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湖泊水质演变过程中,悬浮有机质δ15N持续降低,表明水质正在好转,富营养化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如果悬浮有机质δ15N接近0‰,说明水体氮主要来源于大气,固氮藻类占据优势,若δ15N趋于负值,表明藻类利用了通过固氮衍生的氮;只有水生态系统达到稳定,当湖泊不再受人为干扰且具备了自然调节修复的机能时,才可能出现悬浮有机质δ15N≤0‰,并逐步趋于稳定的现象。

金竹静[9](2020)在《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污染成因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滇池是我国富营养化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到2015年滇池仍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Ⅴ类。流域内35条入湖河流是污染物进入滇池的最主要通道,因此,控制河流污染物入湖,是滇池污染控制的关键。滇池入湖河流可分为城区型(15条)、城郊型(8条)和复合型(12条)三类,其中复合型河流兼有城区型和城郊型河流污染特征,河流长、污染成因复杂、污染负荷高、治理难度大,一直是滇池流域河流治理的难点。论文选择流经城郊、城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污染量最大的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新宝象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流污染现状调查与问题诊断分析,重点开展了河流中游合流制溢流污染技术研究、下游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评估和入湖河口低污染水治理技术研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治理技术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新宝象河污染现状调查。通过资料统计、样方调查、水质监测等方法,对新宝象河上游至河口41 km范围内的河床现状、河岸带植被资源、河水水量来源、断面水质变化以及水生生物组成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上游为自然生态河道,河岸尚存有天然植被,中、下游为人工整治河道,河岸植被为人工种植。河流严重缺水,自然补给水量不到河流生态需水量的2/3。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岸、植被、水量受人为影响逐步增大,水质污染程度逐步加重。中游有机污染负荷是上游负荷的2倍以上,氮磷负荷为3倍左右。下游NO3--N浓度升高,TN浓度显着高于中游。新宝象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问题诊断。基于现状调查,从水文特征、水质指标、河岸状况、河流形态结构和水生生物五个方面,构建了复合型河流评价体系,对新宝象河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段对河道的问题进行了诊断:上游城郊河道的主要问题是生态需水量缺乏;中游城郊河道既存在着缺水又存在着水污染问题;下游城区河道的主要问题是城市面源污染和低污染水汇入造成的水质较差。论文探讨并提出了河流治理对策:关于河流缺水问题,上游补水水质需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中游补水水质可采用污水处理厂一级A出水标准;关于河流水污染问题,中游城郊河道的溢流污染是治理重点,下游城区河道城市面源污染拦截和低污染水处理是重点。中游城郊河道溢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针对中游城郊河道雨季合流制管道溢流造成的污染问题,论文设计了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湿地联动高效处理溢流污水的技术。其技术方案是,降雨期间,溢流污水进入调蓄池,经沉淀净化后,底部高浓度溢流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上部低浓度溢流污水进入湿地处理。论文提出了7500 m3调蓄池和3436 m2多级湿地系统的设计参数等,为项目单位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湿地联动示范工程的设计、建设奠定了基础。示范工程完成后,为期6个月的工程处理效果表明,工程运行稳定,系统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该技术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溢流污水的污染问题,而且最大程度降低了溢流污水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在旱季,该技术设计的湿地还可以辅助净化受污染的河水。下游城区河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评估。下游是河流入湖水质控制的关键区域,但调查显示下游河道水质污染最为严重。针对城区散排面源污染重的问题,本论文对城区岸带拦截技术,包括壁挂式初期雨水拦截和植被浅沟污染拦截的技术效果进行了监测和评估。壁挂式初期雨水拦截技术对COD、TN、TP和SS的拦截效率分别为37.3%、27.8%、30.0%和49.8%,植被浅沟污染拦截技术对COD、TN、TP和SS的拦截效率分别为45.0%、26.3%、38.8%和71.9%,说明这两项技术可分别作为终端控制和中途控制的岸带拦截技术,应用到城市面源污染治理。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回补导致的河道低污染水的问题,利用河口湿地空间,通过试验对湿地类型选择、水力负荷优化、湿地物种筛选的基础上,提出了“沟-塘-表”生态湿地技术,并被应用于项目单位的示范工程中。示范工程的评估表明,生态湿地技术旱、雨季性能良好,旱季运行规模为2万m3/d,旱季年均削减COD 43.34 t、BOD5 5.23 t、TN 8.24 t、NH3-N 4.59 t、TP 0.54 t、SS 26.33 t;雨季运行规模为4万m3/d,雨季年均削减COD 55.20 t、BOD515.12 t、TN 6.28 t、NH3-N 4.01 t、TP 0.79 t、SS 141.60 t。

秦冉[10](2020)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保护对象等重要自然资源进行管控保护,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通过分析指标选取,既能从宏观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境进行把握,也可以对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进行精确保护。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因为游客骤增、管理不善、保护意识较低等诸多原因,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生境问题。面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恶化,为了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生境、保护对象进行更好的保护,合理的功能区划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论文以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多因子叠加等研究方法,遵循“指标选取——权重计算——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功能区划——保护建议及发展策略”这一主线研究分析,分析研究区域的敏感性分布及功能区划,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划,限制人为活动区域,给保护区生态系统合理的生存、恢复空间,达到引导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相关研究指标的频度分析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人为活动以及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十一个分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权重值,分别为高程0.0577、坡度0.0264、坡向0.0373、水域缓冲0.1265、珍稀植被0.3410、植被盖度0.0831、土壤类型0.0214、土地覆被0.1169、坡度0.0304、道路缓冲0.0398、景观资源0.1194。(2)对十一个指标逐一进行单因子分析,按照按生态敏感性指数值的高低分为5级: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较低敏感和低敏感,利用ArcGIS对各个分析指标转换为30m*30m的GRID格式的栅格数据,按照专家判断矩阵的权重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泸沽湖湿地敏感性在1.5761—7.6751之间,低敏感区域面积1519hm2,占比9%,较低敏感区域面积4764hm2,占比28%,中敏感区域占比24%,面积为4115hm2,高敏感区域占比17%,面积2775hm2,极敏感面积3694hm2,占比22%。(3)按照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依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为目标进行分区规划,一般控制区6485.8hm2,占比38%,包含低敏感区、较低敏感区,核心保护区面积10381.2 hm2,占比62%,包含中敏感区、高敏感区、极敏感。(4)在完成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结果对自然保护区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为保护区制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栖息地建设、资源研究、泸沽湖管控、草海生态恢复为主的保护措施和强化中心城镇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和摩梭文化发展的发展策略。

二、Research on Alien Fish Species in Plateau Lakes Making Progres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search on Alien Fish Species in Plateau Lakes Making Progress(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创院院长段昌群教授:生态学与环境学都关乎智慧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植物生态学三大国际着名学派20世纪50年代曾齐聚云南大学
以前只顾切断污染源如今还要恢复生态系统
学院名称合二为一生态学与环境学“本是同根生”,都是探究如何智慧生存与发展的学问
云南大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大战略定位建设学科群
继承学科传统和弘扬学科优势生态与环境学院“抓住山、抓住河”
高原湖泊治理要跳出水环境来治理水环境
高原湖泊易污难治应“离湖发展、远湖建设”
滇池周边湿地生态修复别再用外来物种了
投喂红嘴鸥给滇池带来新的污染负荷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选址昆明有必然性
精准扶贫用适当的生物替代农药化肥
帮助矿山修复生态正在探路“近自然修复”
【环境人物】
    段昌群

(3)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1.3.1 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水质理化指标
        2.3.2 浮游植物样品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5 讨论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3.1 前言
    3.2 研究地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沉积岩芯柱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地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外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
        (三)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生态观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关系论
        (二)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
        (三)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论
        (四)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论
        (五)生态文明建设法治论
        (六)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论
        (七)洱海保护治理特别论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内容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前后洱海保护治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与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二)调查结果分析
    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前洱海保护治理情况
        (一)洱海保护治理情况概述
        (二)洱海保护治理主要措施
        (三)洱海保护治理取得成效
    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后洱海保护治理情况
        (一)洱海保护治理认识深化
        (二)洱海保护治理措施有力
        (三)洱海保护治理成效显着
    四、当前洱海保护治理的基本经验与主要挑战
        (一)当前洱海保护治理的基本经验
        (二)当前洱海保护治理的主要挑战
第三章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洱海保护治理的路径
    一、以牢固树立生态意识为先导
        (一)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教育
        (二)弘扬流域内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增强流域内干部群众保护治理洱海的自觉性
    二、以强化流域内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关键
        (一)进一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强化顶层设计
        (二)以“两山论”和系统论指导确定流域内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三)以严格的责任制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四)以洱海保护治理示范区建设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以全民参与为根本
        (一)流域内各级党委政府全员参与洱海保护治理
        (二)流域内广大群众全员参与洱海保护治理
        (三)大理市民和学生全员参与洱海保护治理
        (四)流域内各类媒体大力参与洱海保护治理
    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洱海保护治理的法制法规
        (二)进一步强化“四治一网”中的依法治湖
        (三)加强洱海流域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
        (四)开展洱海流域保护治理专项执法检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5)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变化及其水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1.3 湖泊沉积物及碳氮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1.3.1 湖泊沉积学的研究进程
        1.3.2 湖泊沉积物的研究现状
        1.3.3 碳氮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1.4 茈碧湖研究现状
        1.4.1 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1.4.2 古气候研究
        1.4.3 湿地景观保护恢复与资源开发利用
        1.4.4 茈碧湖区资源分说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2.1.2 河流水文
        2.1.3 土壤条件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环保、低碳经济
        2.2.2 全力推进洱海源头万亩湿地生态恢复建设
        2.2.3 农副产品
    2.3 环境质量概况
        2.3.1 水质概况
        2.3.2 动植物资源概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采样点选择
        3.1.2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水质指标监测与分析方法
        3.2.2 粒度实验
        3.2.3 有机碳氮同位素、C/N分析
        3.2.4 沉积物全氮、全磷测定
        3.2.5 有机质及碳酸盐测定
    3.3 数据处理
第4章 茈碧湖水体基本理化性质及其氮磷特征
    4.1 湖泊氮磷浓度及其理化参数变化特征分析
        4.1.1 湖泊表层水与底层水氮磷含量
        4.1.2 湖泊垂直方向上理化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变化
    4.2 河流氮、磷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茈碧湖各环境代用指标参数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1 茈碧湖表层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5.1.1 沉积物各粒度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1.2 沉积物全氮全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1.3 沉积物TOC、有机质及其碳酸盐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5.2 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同位素示踪及其来源分析
        5.2.1 沉积物δ~(13)Corg、δ~(15)N及其C/N空间分布特征
        5.2.2 沉积物碳、氮同位素及有机质来源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茈碧湖环境评价分析
    6.1 茈碧湖水质环境评价分析
    6.2 茈碧湖表层沉积物环境评价分析
        6.2.1 综合污染指数法
        6.2.2 有机污染指数法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第8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湿地评价研究
        1.2.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1.2.3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生态领域中应用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和来源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方法
        2.3.2 随机森林模型
        2.3.3 Relief-F特征选择
        2.3.4 层次分析法
        2.3.5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2.3.6 贝叶斯网络模型
第三章 数据处理和技术路线
    3.1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
        3.1.2 随机森林模型参数测试
    3.2 湿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案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方法和流程图
第四章 典型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
    4.1 优化随机森林模型训练和检验
    4.2 纳帕海流域土地利用和湿地动态变化特征
第五章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
    5.1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
    5.2 湿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性分析
    5.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5.3.1 节点敏感性分析
        5.3.2 重要节点的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5.3.3 其他节点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第六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6.1 纳帕海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影响分析
    6.2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6.3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驱动因素分析
    6.4 云南湿地和物种保护管理措施
第七章 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7)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对水文调控与气候环境波动的响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滇西北地区高山湖泊生态环境现状
        1.1.2 全球变化与湖泊响应
        1.1.2.1 气候变暖与湖泊响应
        1.1.2.2 大气氮沉降与湖泊响应
        1.1.3 水文波动与湖泊响应
    1.2 枝角类及其湖泊生态应用评价
        1.2.1 枝角类介绍
        1.2.2 枝角类与湖泊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1.2.3 枝角类在古湖沼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选题依据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西海
        2.1.2 太极湖和天才湖
    2.2 研究方法
        2.2.1 湖泊与流域资料收集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2.1 湖泊现代水体理化指标的采集与测定
        2.2.2.2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沉积物室内实验分析
        2.2.3.1 年代序列测定
        2.2.3.2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2.2.3.3 枝角类分析处理与鉴定
    2.3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海西海环境变化与枝角类分析
    3.1 海西海现代生态环境的空间特征
        3.1.1 海西海水体环境的水深梯度特征
        3.1.2 海西海枝角类分布的空间特征
        3.1.3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变化的空间分析
    3.2 近两百年来海西海生态环境变化与枝角类响应模式
        3.2.1 海西海水体环境的长期变化模式
        3.2.2 海西海枝角类的群落长期变化特征
        3.2.3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响应水文气候变化的主要模式
    3.3 讨论
        3.3.1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结构的时空模式
        3.3.1.1 表层枝角群落的空间分布模式
        3.3.1.2 湖泊筑坝背景下枝角类群落分布的长期演替模式
        3.3.1.3 海西海枝角类群落变化的时空一致性
        3.3.2 海西海枝角类多样性变化的时空模式
        3.3.3 海西海浮游枝角类个体大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第4章 太极湖和天才湖环境变化与枝角类响应特征
    4.1 太极湖环境变化与枝角类群落分析
        4.1.1 太极湖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
        4.1.2 太极湖枝角类群落长期变化特征
        4.1.3 太极湖枝角类群落变化分析
    4.2 天才湖环境变化与枝角类群落分析
        4.2.1 天才湖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
        4.2.2 天才湖枝角类群落近百年变化特征
        4.2.3 天才湖枝角类群落变化分析
    4.3 高山湖泊枝角类群落变化模式异同分析
        4.3.1 湖泊沉积对枝角类的生态影响
        4.3.2 枝角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第5章 水文与气候波动下滇西北湖泊枝角类响应特征比较
    5.1 滇西北湖泊环境变化特征比较
    5.2 滇西北湖泊枝角类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比较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沉积物主要枝角类版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悬浮有机质δ15N对不同污染水体水质演变趋势的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湖泊演替
    1.2 水环境评价
    1.3 稳定氮同位素在水生态中的应用
    1.4 国内外有关悬浮有机质δ~(15)N的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污染类型城市湖泊悬浮有机质δ~(15)N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样点设置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3 不同污染类型城市湖泊水生态环境差异分析
    2.4 不同污染类型城市湖泊悬浮有机质δ~(15)N差异分析
    2.5 讨论
        2.5.1 悬浮有机质δ~(15)N与水污染状态参数相关性分析
        2.5.2 悬浮有机质δ~(15)N对湖泊水污染状态的指示作用
    2.6 小结
第3章 ~(15)N在不同水生生物中的分馏趋向实验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设计与样品分析
    3.3 ~(15)N在不同水生生物中的含量分析
    3.4 讨论
        3.4.1 ~(15)N在水生态系统中分馏机制分析
        3.4.2 悬浮有机质δ~(15)N对水污染演变趋势的指示假设
    3.5 小结
第4章 悬浮有机质δ~(15)N对不同污染水体水质演变趋势指示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设计与样品分析
    4.3 不同实验组水质特征演变趋势分析
    4.4 不同实验组悬浮有机质δ~(15)N演变趋势分析
    4.5 悬浮有机质δ~(15)N与不同污染水体演变趋势的关系
    4.6 小结
第5章 悬浮有机质δ~(15)N对不同污染水体水质演变趋势的指示案例分析
    5.1 前言
    5.2 典型水体与样品分析
    5.3 悬浮有机质δ~(15)N对不同污染状态高原湖泊的指示作用
        5.3.1 不同高原湖泊水环境特征及水污染状态分析
        5.3.2 悬浮有机质δ~(15)N的差异及其对水质演变趋势的指示分析
    5.4 悬浮有机质δ~(15)N对武汉南湖水污染治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5.4.1 水体理化因子、营养状态变化趋势分析
        5.4.2 悬浮有机质δ~(15)N变化趋势分析
        5.4.3 基于悬浮有机质δ~(15)N指示的南湖水污染治理效果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污染成因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滇池流域概况
        1.1.2 滇池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1.1.3 入湖河流对滇池的作用
        1.1.4 入湖河流治理成效
    1.2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分类
    1.3 河流评价体系
        1.3.1 河流评价方法
        1.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1.4 复合型河流污染治理技术
        1.4.1 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技术
        1.4.2 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1.4.3 河流生态补水深度净化技术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宝象河污染现状调查
    2.1 调查范围及方法
        2.1.1 调查范围
        2.1.2 调查方法
    2.2 区域环境现状
        2.2.1 河岸带情况
        2.2.2 植物资源
        2.2.3 水文分析
        2.2.4 河流形态
        2.2.5 水质监测
        2.2.6 水生生物调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宝象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问题诊断
    3.1 河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水文特征
        3.1.2 水质指标
        3.1.3 河岸状况
        3.1.4 河流形态结构
        3.1.5 水生生物
    3.2 新宝象河问题诊断
        3.2.1 上游问题诊断
        3.2.2 中游问题诊断
        3.2.3 下游问题诊断
    3.3 河流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3.3.1 上游河道技术对策
        3.3.2 中游河道技术对策
        3.3.3 下游河道技术对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游城郊河道溢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4.1 技术模拟方法
        4.1.1 模型简介
        4.1.2 区域概况
        4.1.3 模型参数确定
        4.1.4 颗粒物沉降效率分析
        4.1.5 湿地面积的计算
    4.2 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湿地联动调控模拟
        4.2.1 水质水量的分析
        4.2.2 运行方式的研究
        4.2.3 湿地参数的确定
    4.3 溢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效果
        4.3.1 旱季运行效果
        4.3.2 雨季运行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游城区河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评估
    5.1 研究区域
    5.2 岸带拦截技术评估
        5.2.1 植被浅沟污染拦截技术效果分析
        5.2.2 壁挂式初期雨水拦截技术效果分析
        5.2.3 岸带拦截技术规范
    5.3 “沟-塘-表”生态湿地技术研究
        5.3.1 多级湿地类型的选择
        5.3.2 塘库系统优化参数的研究
        5.3.3 河口湿地技术应用技术效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水生生物名录(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现状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
        1.2.3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关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主要保护对象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现状
        2.2.2 经济现状
    2.3 保护区典型性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权重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3.1.2 分析指标选取方法
        3.1.3 层次分析法构建
        3.1.4 指标体系内涵
    3.2 指标权重
第4章 单一指标生态敏感性分析
    4.1 数据库建立
    4.2 敏感等级界定
    4.3 指标因子分析
        4.3.1 生境敏感性
        4.3.2 人为活动强度
        4.3.3 地质灾害敏感性
第5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5.1 敏感性分析结果
        5.1.1 生境敏感性分析
        5.1.2 人为活动强度
        5.1.3 地质灾害敏感性
        5.1.4 综合分析
    5.2 区划结果
        5.2.1 区划功能
        5.2.2 功能区划结果
    5.3 区划对比分析
        5.3.1 区划与活动现状矛盾调整
        5.3.2 区划与保护对象矛盾调整
        5.3.3 区划与风景名胜区矛盾调整
        5.3.4 圈层调整
    5.4 保护区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
        5.4.1 生态环境保护
        5.4.2 发展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Research on Alien Fish Species in Plateau Lakes Making Progress(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鱼类入侵风险分析[J]. 李雪健,唐文乔,赵亚辉. 生物多样性, 2021(10)
  • [2]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创院院长段昌群教授:生态学与环境学都关乎智慧生存[J]. 郑挺颖,罗梦雁,崔鸿青. 环境与生活, 2021(01)
  • [3]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实践研究[D]. 韩娇柔. 大理大学, 2020(05)
  • [5]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变化及其水质评价[D]. 刘柏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D]. 白春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滇西北地区湖泊枝角类群落对水文调控与气候环境波动的响应评价[D]. 王丹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8]悬浮有机质δ15N对不同污染水体水质演变趋势的指示研究[D]. 张思思.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9]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污染成因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 金竹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D]. 秦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高原湖泊外来鱼类研究取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