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文献综述)

孙瑶,乔梦伟,刘诗宇,宫殿良,宋金柱[1](2021)在《乳杆菌对致病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假单胞菌污染事件在临床就医和日常饮食中频发,屡次产生致病、致死等恶劣后果,有效抑制致病假单胞菌并降低其耐药性作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手段,是目前的研究重点。相关研究表明益生菌等天然活性成分对假单胞菌产生多方面影响,以应用范围最广的益生菌——乳杆菌为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论述了乳杆菌对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结构、生长活性、生物毒性、黏附细胞表面能力及被假单胞菌感染后的小鼠等产生的影响。深入挖掘乳杆菌等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成分的作用机制,是防治假单胞菌等微生物污染和感染的关键。

岳苑,周梦诗,徐娟,李睿,何利华,赵飞,张建中,龚杰[2](2021)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饮用水中两种假单胞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分离鉴定包装饮用水和天然矿泉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方法本研究以假单胞菌16S rDNA为靶基因,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的方法,利用一对引物同时鉴别铜绿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结果 Tm值在83℃~84℃出现熔解峰为恶臭假单胞菌,Tm值在84℃~85℃出现熔解峰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对梯度含量的假单胞菌标准菌株DNA和多种真菌细菌的DNA进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显示该方法对其他12种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检测限分别为41个拷贝数和48个拷贝数。结论 HRM-Real time PCR检测体系可通过一对引物对上述2种假单胞菌进行有效的鉴别与区分,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方法可用于包装饮用水和天然矿泉水的日常检测中,为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徐瑞瑞[3](2020)在《环境因素对群体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最常见的因素,它给食品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铜绿菌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铜绿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水等环境中,常污染饮用水、肉制品、乳制品、新鲜蔬菜等。食品中多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更为常见,其危害比单一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更为严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着细菌的生长,如营养条件、pH环境、盐浓度等。因此,了解两种细菌之间的群体增殖特性及常见的环境因素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是治理铜绿菌与金葡菌混合污染的关键。本论文主要探究铜绿菌与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种间相互作用,同时以金葡菌为代表,研究不同的pH、氯化钠浓度、葡萄糖浓度及磷酸盐浓度等环境因素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相互作用的影响。并通过RT-qPCR技术从分子层面初步探究低磷酸盐浓度环境下铜绿菌毒性增强的机制。1.将铜绿菌分别与金葡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在游离态和被膜态中共培养,结果表明三株铜绿菌均能杀灭共培养体系中的大肠杆菌。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能够与三株铜绿菌共存7d以上。对于金葡菌10071和110749,铜绿菌ATCC27853和PAO1分别在2d和5d时杀灭游离态和被膜态体系中的金葡菌,而铜绿菌HQ仅能抑制金葡菌的生长,两者可共存7d以上。2.102株铜绿菌分别与金葡菌10071在游离态和被膜态中的群体增殖特性结果表明,67株铜绿菌对金葡菌具有杀灭作用,并且相比于游离态,杀灭被膜态中的金葡菌需要的时间更长;35株铜绿菌对金葡菌的生长仅有抑制作用。3.pH范围为5-9、葡萄糖浓度为0-10g/L、氯化钠浓度为0-40g/L、磷酸盐浓度为0-10g/L,铜绿菌ATCC27853、PAO1、△lasIrhlI、HQ和金葡菌10071的生长没有受到显着影响。4.培养基的pH、葡萄糖浓度和氯化钠浓度在不影响单独的铜绿菌与金葡菌生长的前提下,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的群体增殖结果没有影响。在低磷酸盐浓度环境下,HQ和△lasIrhlI的毒力增强,对金葡菌10071的作用结果由仅能抑制金葡菌的生长变成了杀灭共培养体系中的金葡菌。5.在铜绿菌HQ和△lasIrhlI分别与金葡菌10071共培养过程中,磷酸盐环境压力激活磷酸调节子PhoB-PhoR,从而激活IQS系统,在铜绿菌HQ中IQS系统向下激活PQS和RhlI/RhlR系统,在铜绿菌△lasIrhlI中,IQS系统向下激活PQS系统,毒力因子等的产生增加,最终使铜绿菌HQ和△lasIrhlI具有杀灭金葡菌10071的能力。6.金葡菌10071与铜绿菌HQ和△lasIrhlI共培养过程中,在游离态和被膜态中,磷酸盐浓度缺乏导致金葡菌10071的lrgAB基因显着下调,lrgAB基因负调控金葡菌的自溶,lrgAB基因的显着下调导致了金葡菌的自溶和死亡。

王綪[4](2020)在《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光细菌能够通过自身携带的lux CDABE基因簇编码合成荧光素酶及其相应的发光底物而产生独特的光信号。Lux CDABE基因由于其自发荧光背景低、非破坏、易于检测等优点,已被作为报告基因用于食品和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模型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因其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较快的分裂速度,对生长环境(营养、湿度等)的要求较低,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会导致食品腐败或引起人体中毒等安全问题。本研究利用来源于发光光杆状菌(Photobacterium luminescens)的lux CDABE基因簇,构建了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之后对其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的探究展开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基于发光光杆状菌的lux CDABE基因,构建了两株可成功表达生物发光的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PAO1-CE和PA27853-CE。这两种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发光的最适温度为37℃,p H为7.0,Na Cl浓度为1.0 mg/m L。两种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表达量传代稳定,且室温条件下发光稳定。PAO1-CE的发光表达量约为PA27853-CE的5倍,故选择PAO1-CE进行后续研究。(2)以PAO1-CE为工具,建立了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抑菌物质的定量检测Str、Car的模型为指数模型:y=96.1138(1-e(-0.1393x))和y=95.2735(1-e(-0.1362x))(敏感范围依次为:1.00~50.00μg/m L,1.00~47.50μg/m L);Amp、Ter、Tmp和Cip的定量检测数学模型为线性模型:y=42.8581+0.0283x,y=41.7624+0.5885x,y=14.311+0.436x,y=2.0228+137.28x(线性范围依次为:56.25~1800.00μg/m L,6.75~100.00μg/m L,500.00~2000.00μg/m L,0.05~0.7μg/m L);除Amp外,各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通过MIC、生长模型参数、ATP水平、AKP酶活、细胞内/外膜通透性、细胞膜完整性和FESEM测定Str、Car、Amp、Ter、Tmp和Cip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得出六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正常代谢,细胞膜和细胞壁完整性均有影响,PAO1-CE可用作快速和灵敏的检测工具,用于评估铜绿假单胞菌对新型抗菌化合物的敏感性。(3)利用PAO1-CE定量评价了SAN和EG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PAO1-CE定量检测SAN和EGN数学模型分别为y=11.3398+0.5822x(R2=0.9321)和y=17.856+0.5862x(R2=0.9665),这表明SAN和EG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毒性作用与作用浓度密切相关,证实了PAO1-CE用于定量评估某种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可行性。通过进一步探究SAN和EGN的抑菌机理,得出SAN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是通过破坏其细胞膜完整性;EGN虽然可以改变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内膜和细胞外膜的通透性,但是它对菌体细胞膜完整性产生的损害较SAN小。两种纳米微粒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通过测定不同培养基种类(LB/TSB/M9),不同温度(25℃/37℃)和不同接种浓度(106/107/108 CFU/m L)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形成量,得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定量模型培养条件:LB培养基,接种浓度为106 CFU/m L,37℃条件下培养3 d和7 d,用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在优化后的建模条件下,六种抗生素和两种纳米微粒在其1/2 SICs和SICs作用浓度下均显示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有效抑制。银染法和FESEM观测结果从外观上验证了各种物质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以结晶紫染色法为依据,得出八种物质中抑膜效果最好的为Str和Car,选取这两种抗生素继续探究发光抑制率和生物膜形成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膜机理展开研究。(5)在作用浓度范围为0~14μg/m L时,利用IR%预测Str作用3 d和7 d的生物膜形成量模型公式分别为:y=-0.0412x+3.0817(R2=0.8874)和y=-0.0265x+1.4294(R2=0.9072);Car作用3 d和7 d的生物膜形成量模型公式分别为:y=-0.0538x+3.3640(R2=0.8972)和y=-0.0202x+1.1796(R2=0.8667),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可信度较高。利用6种特异性启动子-报道子测定和RTq-PCR验证得出,Str和Car可通过抑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psl M/pel A/alg A/bdl A/ppy R的表达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量。因此,Str和Car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机理为抑制其胞外多糖Psl和Pel的形成量、改变细菌趋化性、弹性蛋白酶活性和细菌的丛动及泳动。

陈诗宇,王利[5](2019)在《鲫鱼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从鲫鱼中分离菌株SY4的基本特征,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16S rDNA基因扩增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Y4菌株在硝酸盐还原、丙二酸盐试验中显示为阳性,葡萄糖、甘露醇、枸橼酸盐等试验为阴性,即SY4菌株理化特性与恶臭假单胞菌基本一致。得到16S rDNA序列1424 bp(序列登录号为:MH142393),与恶臭假单胞菌序列相似性为99%,系统进化树中亲缘关系最近,从而判定SY4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药敏试验:SY4菌株对米诺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诺氟沙星等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多粘霉素B、头孢曲松等2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甲氧苄定、复方新诺明、舒巴坦等5种抗生素耐药。

刘春[6](2019)在《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以来,舒伯特气单胞菌为病原的类结节病在鳢科鱼类中暴发,给鳢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典型症状为肾、肝、脾点状白色类结节结构,此症状在气单胞菌病中非常少见。目前,国内外舒伯特气单胞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较少,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组织病理分析、激光共聚焦活体成像观察、转录组测序、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技术对类结节病的病原特性、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菌株生物学特征。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发现近两年流行的43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分为同一个ST331型;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近10年来的10株菌株基因组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药敏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菌株耐药性有增加的趋势,耐药性的增加与其基因携带的耐药基因有关;罗非鱼源菌株与鳢源菌株基因组差异较小,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基本相似。2.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性特征。鳢源菌株WL-2具有淀粉酶活性,不具有蛋白酶、脂肪酶和磷脂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血清能力;人工感染实验发现舒伯特气单胞菌对杂交鳢毒力较强,高温可以极大增强鳢源菌株WL-2的毒力;定量检测和活体成像观察发现鳃和肠是舒伯特气单胞菌重要的入侵部位,脾和肾是主要的增殖场所。3.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感染后组织病理分析显示:脾、肾和肝中可观察到大量肉芽肿结节,大量巨噬细胞聚集吞噬病原菌,推测脾、肾和肝是感染靶器官,肉芽肿是感染的主要症状,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菌的主要细胞;肉芽肿是渐进性形成的,其典型结构可分为三层:中心为病原菌细菌和坏死细胞,外面包裹上皮样细胞,最外围为多层纤维细胞包绕。4.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印片观察确认病原菌可能在吞噬细胞中存活,引起细胞死亡并释放。对病原菌在鱼体内示踪观察,发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在宿主体内聚集并吞噬病原菌,巨噬细胞可能促进了病原菌的扩散;对病原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的活体计数和示踪研究,确认病原菌可在小鼠巨噬细胞中存活、增殖。5.杂交鳢抗病原菌感染的机制。对病原菌感染杂交体转录组测序获得147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441个上调,10355个下调。RT-QPCR分析发现,感染后48h内CXC13、TLR5、IL-1、IL-6、TNF2和IFNy等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TCR、MHC-I和IgM等特异性相关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表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病原菌抑制了部分特异性免疫应答。Tunel检测发现,感染后脾脏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感染后48h细胞凋亡率(18.12%)显着高于感染前(0.63%);RT-QPCR检测发现,感染后凋亡相关因子TNFa、CASP3、CASP7和CASP8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正常水平,推测病原菌通过TNF/TNFR1凋亡途径介导宿主细胞凋亡,促进了肉芽肿的形成。综合研究结果,推测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和肉芽肿结节形成的部分机制:病原菌通过鳃和肠入侵机体后,宿主中炎症细胞因子快速反应,激活、趋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聚集对病原菌吞噬。被吞噬的病原菌部分在巨噬细胞内存活,通过吞噬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转移到其它部位,诱导细胞凋亡、破裂,释放病原菌。肝、脾、肾等内脏组织内由于巨噬细胞较容易聚集,释放的病原菌也较多,成为了病原菌感染的主要器官。病原菌与吞噬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的大量凋亡细胞碎片和细菌刺激机体巨噬细胞上皮样化和纤维化包裹形成肉芽肿结节。形成的肉芽肿又作为庇护所和栖息地促进了病原菌的增殖和扩散。同时病原菌还通过抑制抗原递呈过程阻止宿主的部分特异性免疫应答,进一步对宿主进行感染。

杨斌,徐仕忠,韦丁贤,袁天梅,王茂莹,岑秋丽,韦丽珍,潘夏雨,羊扬,朱国强,张伟,石宝兰,张建军,周玉双[7](2019)在《1株疑似沙门菌的鸡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文中指出恶臭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人兽共患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水生动物疾病,其对禽类的致病性研究目前没有引起关注。本研究从临床上78日龄脚软病鸡的跖趾关节腔中分离出1株病原菌,结合临床症状、细菌培养和血清学凝集反应,前期一直怀疑为沙门菌,通过进一步的微生物质谱检测、生化反应和16S rDNA测序,确定为恶臭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7种受试抗菌药物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呋喃唑酮、磺胺异恶唑、氯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10种受试抗菌药物均耐药。本研究首例报道从软脚病鸡临床分离到恶臭假单胞菌,对兽医临床鉴别诊断恶臭假单胞菌感染及临床防治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白明焕,耿毅,邓龙君,甘维熊,周剑,黄小丽,陈德芳,欧阳萍,赵若璇,谌冰洁[8](2019)在《长薄鳅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是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感染两栖类、鱼类和甲壳类等多种水生动物。2017年8月,四川省西昌市某养殖场的长薄鳅出现一种以体表溃烂、鳍条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为探究其病因,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表型特征测定、16S r RNA与gyr B基因序列分析。从病鱼肝、脾、肾中分离到优势菌株(BMH170820),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了其病原性。根据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 RNA与gyr 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恶臭假单胞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其感染长薄鳅对鳃、肾、肝、心、脾与消化道等多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表现出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菌对新霉素、氧氟沙星以及强力霉素等敏感,而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与氟苯尼考等耐药。

董会娟[9](2018)在《恶臭假单胞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是革兰氏阴性菌,能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特殊工业材料的生产。但其生理代谢机制的研究较为有限。本课题采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恶臭假单胞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恶臭假单胞菌F1中有两个位于同一基因簇的脂酰CoA合成酶的编码基因:Pput_1340(PpfadD1)和Pput_1339(PpfadD2),本课题第二部分对PpfadD1和PpfadD2进行了鉴定与功能研究。(1)遗传互补大肠杆菌脂酰CoA合成酶突变株JW1794-1,发现PpfadD1和PpfadD2能够恢复其在以油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同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改变Pp Fad D1和Pp Fad D2的ATP/AMP结构域中相关氨基酸残基,结果证明这两个酶都具有大肠杆菌Fad D类似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果表明Pp Fad D1和Pp Fad D2都具有脂酰CoA合成酶的活性。(2)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恶臭假单胞菌F1的PpfadD1、PpfadD2单突变和双突变菌株。在以不同链长脂肪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上检测这些突变菌株的生长,结果显示PpfadD1的单突变在各种链长脂肪酸中的生长明显滞后,而PpfadD1和PpfadD2双突变株的这种表型更加明显,表明Pp Fad D1是主要负责外源脂肪酸活化利用的酶,Pp Fad D2起辅助作用。同时以恶臭假单胞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突变菌株des AfabA突变株为出发菌株,利用同源重组分别获得了PpfadD1和PpfadD2三突变株,生长表型分析显示油酸难以恢复des AfabAfad D1三突变的生长。这再次说明Pp Fad D1是恶臭假单胞菌对外源脂肪利用的关键酶。(3)利用14C乙酸钠喂养PpfadDs突变株,分析培养液中的脂肪酸组成,发现PpfadD1单突变和PpfadD1PpfadD2双突变株的胞外有较多的脂肪酸积累,而双突变菌株积累的脂肪酸明显高于单突变株。另外,研究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脱饱和酶基因des A不能恢复des AfabAfad D1三突变突变株的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这些均表明Pp Fad D1也是恶臭假单胞菌对内源脂肪酸利用的关键酶。(4)PpfadD1的突变还影响恶臭假单胞菌的运动性。在恶臭假单胞菌F1中与大肠杆菌3-酮脂酰ACP合成酶I(Fab B)同源的基因有一个:Pput_1693(PpfabB),而与大肠杆菌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FabF)同源的编码基因有两个:Pput_3798(PpfabF1)与Pput_2422(PpfabF2)。本文第三部分对这三个同源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1)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B与fabF的突变株,结果发现:PpfabB能够恢复大肠杆菌fabB突变株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表明PpfabB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I的活性;PpfabF1能够恢复大肠杆菌fabF突变株的顺-十八烯酸合成,说明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的活性。而PpfabF2不仅能够恢复大肠杆菌fabB突变株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而且也能弥补大肠杆菌fabF突变株顺-十八烯酸的合成,表明Pp Fab F2既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I活性,又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的活性。(2)采用Ni-NTA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获得Pp Fab B、Pp Fab F1和Pp Fab F2蛋白。体外重建的脂肪酸合成反应表明:Pp Fab B能够延伸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I的活性;Pp Fab F1能延伸饱和脂肪酸合成,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的活性。而Pp Fab F2能够延伸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I和Ⅱ的双重活性。(3)利用同源重组构建了PpfabF1、PpfabF2单突变和双突变株以及PpfabB的单突变株。生长表型测定显示PpfabB的突变株是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缺陷型,表明PpfabB负责恶臭假单胞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测定PpfabFs突变株脂肪酸的组成,发现PpfabF1突变株顺-十八烯酸含量显着的下降,说明PpfabF1负责饱和脂肪酸合成。另外研究发现过表达PpfabF2能够弥补PpfabF1和PpfabB的功能缺失。但是在相同的表达水平下,PpfabF2的互补菌株的脂肪酸含量低于PpfabF1和PpfabB自身的互补,表明Pp Fab F2对脂肪酸的延伸活性低于Pp Fab F1和Pp Fab B。(4)采用基因融合和DNA 5’race技术分析PpfabB的转录表达,结果显示在恶臭假单胞菌中不仅PpfabB与PpfabA能够共转录,而且PpfabB还有自己的启动子,能够独立转录。

彭钟琴[10](2018)在《两种鱼源病原菌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认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广泛分布于水环境和动物体,是一种人、兽以及多种水生动物的肠道病原菌,可通过水、鱼及贝类感染给人,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鱼类也能感染致病,对水产养殖造成很大威胁。目前类志贺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大都依赖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和昂贵的仪器设备,限制了其在水产养殖基层快速诊断的应用。因此,建立快速、简便的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技术已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建立了依赖钙黄绿素和核酸试纸条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利于在水产养殖基层分别对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分别从发病杂交鳢和乌鳢病灶处分离到菌株FS170522和ZS685683,经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FS170522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菌株ZS685683为肺炎克雷伯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S170522对供试的杂交鳢有较强致病性,LD50为7.5×104 CFU/g。菌株ZS685683可致健康乌鳢患病,且人工感染症状与自然感染相同,并从人工感染患病乌鳢体内再次分离到该病原菌,LD50为1.4×105 CFU/g。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S170522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拉定等抗生素耐药;菌株ZS685683对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麦迪霉素、哌拉西林等抗生素耐药。2.以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注册的类志贺邻单胞菌hugA基因序列和肺炎克雷伯菌FimK基因序列,采用LAMP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4及Lasergene7.0 Primer Select进行了引物设计及筛选。分别hugA基因重组质粒和FimK基因重组质粒作为标准DNA模板,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同钙黄绿素做荧光指示相结合,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反应体系,分别建立了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可视化LAMP快速检测方法;同时,结合核酸试纸条检测技术,分别实现了针对这两种病原菌的LAMP核酸试纸条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建立的两种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且能在64℃下50 min内完成DNA扩增,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技术针对靶基因的检测下限均为20拷贝/反应(copies/reaction),比传统PCR敏感100倍。进一步应用建立的两种方法对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方法对临床疑似病料的检出率均高于普通PCR的检出率。本研究分别建立的钙黄绿素可视化LMA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准确、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现场快速检测中。

二、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提纲范文)

(1)乳杆菌对致病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杆菌及致病假单胞菌
2 乳杆菌对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结构及黏附作用的影响
3 乳杆菌对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生物毒性
4 乳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活性的影响
5 乳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影响
6 结语与展望

(2)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饮用水中两种假单胞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菌株与样品
        1.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方 法
        1.2.1 设计引物
        1.2.2 DNA提取
        1.2.3 建立反应体系
        1.2.4 特异性试验
        1.2.5 灵敏度试验
        1.2.6 检测样本
2 结 果
    2.1 特异性试验
    2.2 灵敏度试验
    2.3 检测样本
3 讨 论

(3)环境因素对群体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污染概述
        1.1.1 我国食品污染现状
        1.1.2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危害
    1.2 铜绿假单胞菌概述
        1.2.1 铜绿菌对食品的危害
        1.2.2 铜绿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1.3 多微生物相互作用
        1.3.1 多微生物相互作用概述
        1.3.2 铜绿菌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
    1.4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1.4.1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铜绿菌与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 实验菌株
        2.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培养基与常用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2.3.1 铜绿菌与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在游离态下的种间相互作用
        2.3.2 铜绿菌与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在被膜态中的种间相互作用
        2.3.3 铜绿菌与金葡菌的群体增殖特性分析
        2.3.4 微孔板法测定铜绿菌生物被膜的总量和活性
        2.3.5 铜绿菌与金葡菌在被膜态中的群体增殖特性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铜绿菌与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种间相互作用
        2.4.2 铜绿菌与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在被膜态中的种间相互作用
        2.4.3 铜绿菌与金葡菌的群体增殖特性分析
        2.4.4 铜绿菌生物被膜总量和活性的测定
        2.4.5 铜绿菌与金葡菌在被膜态中的相互作用
    2.5 小结
第三章 环境条件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群体增殖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3.2.1 实验菌株
        3.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4 培养基与常用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过程和方法
        3.3.1 环境因素对铜绿菌与金葡菌单独生长的影响
        3.3.2 pH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群体增殖特性的影响
        3.3.3 葡萄糖浓度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群体增殖特性的影响
        3.3.4 氯化钠浓度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群体增殖特性的影响
        3.3.5 磷酸盐浓度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群体增殖特性的影响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1 环境因素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生长的影响
        3.4.2 pH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相互作用的影响
        3.4.3 葡萄糖浓度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相互作用的影响
        3.4.4 氯化钠浓度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相互作用的影响
        3.4.5 磷酸盐浓度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相互作用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磷酸盐对铜绿菌与金葡菌群体增殖特性影响的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4.2.1 实验菌株
        4.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4 培养基与常用溶液的配制
    4.3 实验过程和方法
        4.3.1 样品时间点的选择
        4.3.2 RNA提取
        4.3.3 逆转录
        4.3.4 qPCR引物的设计
        4.3.5 qPCR
    4.4 实验结果
        4.4.1 RNA样品的确定
        4.4.2 RNA质量检测
        4.4.3 样品中QS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4.4.4 铜绿菌毒性增强的分子机制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件

(4)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发光简介
    1.2 生物发光的分类
        1.2.1 基于腔肠素的生物发光系统
        1.2.2 基于海萤荧光素的生物发光系统
        1.2.3 基于D-荧光素的生物发光系统
        1.2.4 四吡咯类荧光素
        1.2.5 真菌生物发光系统
        1.2.6 细菌生物发光系统
    1.3 细菌的lux基因
        1.3.1 LuxCDABE
        1.3.2 Lux基因的优缺点
        1.3.3 Lux基因标记的微生物在食品工业研究中的应用
    1.4 铜绿假单胞菌
        1.4.1 铜绿假单胞菌概况
        1.4.2 铜绿假单胞菌在食品和环境中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
        1.4.3 细菌生物膜与胞外多糖
        1.4.4 pslM/pelA/algA/algU/bdlA/ppyR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
        1.4.5 Lux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及质粒
        2.1.2 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1.4 菌种活化
        2.1.5 铜绿假单胞菌抗性验证
        2.1.6 pHSG396-luxCDABE质粒提取及验证
        2.1.7 pbbr1mcs5-luxCDABE质粒的构建
        2.1.8 TG1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CaCl_2转化
        2.1.9 pbbr1mcs5-luxCDABE的提取及验证
        2.1.10 铜绿假单胞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电转化
        2.1.11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验证
        2.1.12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
        2.1.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0 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验证
        2.2.1 pHSG396-luxCDABE载体的酶切验证
        2.2.2 重组质粒pbbr1mcs5-luxCDABE的构建及验证
        2.2.3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验证
        2.2.4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定量筛选
    2.3 讨论
        2.3.1 Lux基因导入铜绿假单胞菌质粒载体的选用
        2.3.2 假单胞菌的宿主转化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ux基因在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体内的异源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4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和发光曲线的初测
        3.1.5 温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1.6 pH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1.7 NaCl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1.8 IPTG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1.9 癸醛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1.10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稳定性
        3.1.11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和发光曲线
        3.2.2 温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2.3 pH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2.4 NaCl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2.5 IPTG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2.6 癸醛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3.2.7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稳定性
    3.3 讨论
        3.3.1 影响lux基因在宿主体内表达的主要因素
        3.3.2 重组发光菌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AO1-CE定量检测抑菌敏感物数学模型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4.1.4 PAO1和PAO1-CE生长情况对比
        4.1.5 PAO1-CE的细胞毒性检测及定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4.1.6 MIC
        4.1.7 生长曲线模型
        4.1.8 胞内ATP水平
        4.1.9 细胞AKP酶活
        4.1.10 细胞膜完整性
        4.1.11 细胞外膜通透性
        4.1.12 细胞内膜通透性
        4.1.13 场发射扫描电镜
        4.1.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AO1和PAO1-CE生长曲线对比
        4.2.2 PAO1-CE的细胞毒性检测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4.2.3 MIC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4 生长曲线模型拟合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5 胞内ATP测定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6 AKP酶活测定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7 细胞外膜通透性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8 细胞内膜通透性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9 细胞膜完整性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2.10 FESEM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4.3 讨论
        4.3.1 PAO1-CE与其他全细胞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比较
        4.3.2 六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4.3.3 PAO1-CE细胞毒性评价数学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AN和 EGN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的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
        5.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5.1.4 SAN和 EGN对 PAO1-CE的细胞毒性检测及数学模型的拟合
        5.1.5 MIC
        5.1.6 生长曲线模型
        5.1.7 胞内ATP
        5.1.8 细胞AKP酶活
        5.1.9 细胞膜完整性
        5.1.10 细胞外膜通透性性
        5.1.11 细胞内膜通透性
        5.1.12 FESEM
        5.1.13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AN和 EGN对 PAO1-CE的细胞毒性
        5.2.2 MIC
        5.2.3 生长曲线模型
        5.2.4 胞内ATP
        5.2.5 AKP酶活
        5.2.6 细胞外膜通透性
        5.2.7 细胞内膜通透性
        5.2.8 细胞膜完整性
        5.2.9 FESEM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验证及对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菌种
        6.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6.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6.1.4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培养模型优化
        6.1.5 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
        6.1.6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致死浓度的测定
        6.1.7 银染法观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
        6.1.8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
        6.1.9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
        6.1.10 数据统计分析
    6.2 结果和分析
        6.2.1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培养模型优化
        6.2.2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致死浓度的测定
        6.2.3 光学显微镜结果
        6.2.4 FESEM结果
        6.2.5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Str和 Car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作用及探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菌株
        7.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7.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7.1.4 生物膜定量检测
        7.1.5 发光强度检测
        7.1.6 特异性启动子-报道子法测定胞外多糖相关基因表达量
        7.1.7 铜绿假单胞菌RNA的提取
        7.1.8 反转录
        7.1.9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7.1.10 数据统计分析
    7.2 结果和分析
        7.2.1 Str和 Car浓度与IR%数学模型的拟合
        7.2.2 Str和 Car浓度与生物膜形成量数学模型的拟合
        7.2.3 利用IR%预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数学模型的构建
        7.2.4 Str和 Car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胞外多糖关键基因研究
        7.2.5 RT-qPCR验证
    7.3 讨论
        7.3.1 Lux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7.3.2 Str和 Car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与pslM/pelA/algA/bdlA/ppyR表达的关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pHSG396-luxCDABE载体中luxCDABE基因完整碱基序列(5798 bp)
附录B 六种抗生素作用24h内铜绿假单胞菌发光曲线
致谢
个人简介

(5)鲫鱼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样品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细菌分离
    1.4 生理生化鉴定
    1.5 16S rDNA基因扩增
    1.6 系统进化树分析
    1.7 药敏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分离
    2.2 生理生化鉴定
    2.3 16S rDNA基因扩增及分析
    2.4 16S 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5 药敏试验
3讨论

(6)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细菌性内脏类结节病的研究进展
        1.1 鱼类内脏类结节病的病原
        1.2 病理学特征
        1.3 肉芽肿的致病机理
        1.4 防治方法
    2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2.1 分类地位
        2.2 生物学特性
        2.3 致病性
        2.4 诊断及检测方法
        2.5 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3.2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分析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药敏性分析
        3.4 舒伯特气单胞菌菌株的亲缘关系分析
        3.5 舒伯特气单胞菌LF1708的全基因组分析
        3.6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3.7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分析
        3.8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致病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胞外酶活性
        3.2 抗血清杀菌能力测定
        3.3 宿主特异性检测
        3.4 致病力检测
        3.5 绿色荧光标记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构建
        3.6 舒伯特单胞菌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3.7 舒伯特气单胞菌在宿主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鱼临床症状
        3.2 感染杂交鳢体内病原菌与吞噬细胞分布情况
        3.3 典型病理特征
        3.4 病理变化过程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杂交鳢体内吞噬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2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斑马鱼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斑马鱼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4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小鼠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杂交鳢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验证
        3.2 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杂交鳢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对宿主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1株疑似沙门菌的鸡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1.2 菌株
    1.3 试剂及培养基
    1.4 待检菌分离培养
    1.5 沙门菌特异性引物fimW-PCR检测
    1.6 血清学鉴定
    1.7 MALDI Biotyper (MBT) 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
    1.8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分析
    1.9 生理生化试验
    1.10 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待检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
    2.2 血清学试验
    2.3 沙门菌特异性引物fimW-PCR检测
    2.4 MALDI Biotyper (MBT) 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
    2.5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分析
    2.6 生理生化试验
    2.7 药敏试验
3 讨论

(8)长薄鳅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剖检变化与组织病理学观察
    1.4 病原菌分离及形态观察
    1.5 生理生化测定及药敏试验
    1.6 人工感染试验
    1.7 16S r R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2.2 病原菌分离及形态观察
    2.3 分离菌生理生化特性及药敏试验
    2.4 分离菌人工感染试验
    2.5 16S r R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2.6 组织病理损伤观察
3 讨论

(9)恶臭假单胞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和符号表
第一部分 绪论
    1.恶臭假单胞菌简介
    2.恶臭假单胞菌的危害
    3.恶臭假单胞菌的应用
        3.1 恶臭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2 恶臭假单胞菌在工业上的应用
    4.恶臭假单胞菌代谢研究
第二部分 恶臭假单胞菌脂酰CoA合成酶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细菌的脂肪酸氧化
        1.2 细菌脂肪酸β-氧化的研究
        1.3 脂酰CoA合成酶的功能
        1.4 本论文的研究计划
        1.4.1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恶臭假单胞菌脂酰CoA合成酶的遗传互补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恶臭假单胞菌脂酰CoA合成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3.2 .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dD突变株
        2.3.3 Pp Fad Ds的定点突变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恶臭假单胞菌fabD突变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恶臭假单胞菌fadDs的敲除
        3.3.2 PpfadDs突变菌株生长表型分析
        3.3.3 PpfadDs互补菌株生长表型分析
        3.3.4 fadD突变株的其它生理表型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恶臭假单胞菌脂酰CoA在长链脂肪酸利用中的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恶臭假单胞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构建
        4.3.2 在恶臭假单胞菌fabAdes A突变株中构建PpfadDs的突变
        4.3.3 有抗性标记的PpfadD1 突变菌株的构建
        4.3.4 PpfadD1 互补菌株生长表型的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与结论
        5.1.1 恶臭假单胞菌编码的两个FadD都具有脂酰CoA合成酶活性
        5.1.2 Fad D1 是恶臭假单胞菌主要的脂酰CoA合成酶
        5.1.3 恶臭假单胞菌两个FadD的表达存在差异
        5.2 今后的研究计划
第三部分 恶臭假单胞菌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脂肪酸的合成简介
        1.2 细菌脂肪酸的合成
        1.2.1 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反应
        1.2.2 脂肪酸合成的循环反应
        1.2.3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3 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多样性
        1.4 细菌3-酮脂酰ACP合成酶Ⅰ和 Ⅱ的研究
        1.5 本论文的研究计划
        1.5.1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2 研究方案与路线
    第2章 恶臭假单胞菌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编码基因的异体遗传互补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恶臭假单胞菌PpFabB与PpFabF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2 恶臭假单胞菌FabB和FabF的初步鉴定
        2.3.3 恶臭假单胞菌FabB和FabF的进一步鉴定
        2.4 小结
    第3章 恶臭假单胞菌PpFabB、PpFabF1和PpFabF2 体外酶活性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pfabB,PpfabF1和PpfabF2 表达菌株的构建
        3.3.2 PpFabB,PpFabF1和PpFabF2 的表达与纯化
        3.3.3 PpFabB,PpFabF1和PpFabF2 体外活性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恶臭假单胞菌PpfabFs与 PpfabB突变株的构建与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pfabB与 PpfabFs突变菌株的构建
        4.3.2 构建PpfabB与 PpfabFs突变株的互补菌株
        4.3.3 PpfabFs突变菌株与互补菌株脂肪酸组成分析
        4.3.5 PpfabB突变菌株性状分析
        4.3.4 PpfabFs突变菌株生理性状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恶臭假单胞菌PpfabB表达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fabA基因遗传互补恶臭假单胞菌Pp HJ8
        5.3.2 恶臭假单胞菌fabA与 fabB串联遗传互补Pp HJ8 菌株
        5.3.3 恶臭假单胞菌fabA和 fabB的共转录分析
        5.3.4 恶臭假单胞菌fabA和 fabB启动子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与结论
        6.1.1 PpfabB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Ⅰ的活性
        6.1.2 PpfabF1 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的活性
        6.1.3 PpfabF2 具有3-酮脂酰ACP合成酶I与 Ⅱ的双重活性
        6.2 今后的研究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两种鱼源病原菌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类志贺邻单胞菌研究进展
        1.1.1 病原学特点
        1.1.2 流行病学
        1.1.3 诊断方法
    1.2 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1.2.1 病原学特点
        1.2.2 流行病学
        1.2.3 诊断方法
    1.3 LAMP技术研究进展
        1.3.1 LAMP技术的概述
        1.3.2 LAMP产物的检测
    1.4 核酸试纸条技术研究进展
        1.4.1 核酸试纸条技术检测原理
        1.4.2 核酸试纸条技术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类志贺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料来源和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细菌分离纯化
        2.1.5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2.1.6 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1.7 人工感染试验
        2.1.8 药敏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离菌的形态特征
        2.2.2 分离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2.2.3 16S rDNA基因序列的鉴定及发育树的构建
        2.2.4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2.2.5 药敏试验结果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类志贺邻单胞菌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3.1 材料
        3.1.1 本实验所用菌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3.2.2 类志贺邻单胞菌阳性质粒的构建
        3.2.3 类志贺邻单胞菌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方法的建立
        3.2.4 类志贺邻单胞菌核酸试纸条方法的建立
        3.2.5 可视化LAMP及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引物设计和筛选
        3.3.2 类志贺邻单胞菌阳性质粒构建结果及分析
        3.3.3 类志贺邻单胞菌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反应的建立和分析
        3.3.4 类志贺邻单胞菌LAMP核酸试纸条方法的建立及分析
        3.3.5 可视化LAMP及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肺炎克雷伯菌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4.1 材料
        4.1.1 本实验所用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4.2.2 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质粒的构建
        4.2.3 肺炎克雷伯菌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方法的建立
        4.2.4 肺炎克雷伯菌核酸试纸条方法的建立
        4.2.5 可视化LAMP及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引物设计和筛选
        4.3.2 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质粒构建结果及分析
        4.3.3 肺炎克雷伯菌钙黄绿素可视化LAMP反应的建立和分析
        4.3.4 肺炎克雷伯菌LAMP核酸试纸条方法的建立及分析
        4.3.5 可视化LAMP及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致谢

四、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参考文献)

  • [1]乳杆菌对致病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J]. 孙瑶,乔梦伟,刘诗宇,宫殿良,宋金柱.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1(08)
  • [2]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饮用水中两种假单胞菌[J]. 岳苑,周梦诗,徐娟,李睿,何利华,赵飞,张建中,龚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1(06)
  • [3]环境因素对群体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探究[D]. 徐瑞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D]. 王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5]鲫鱼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J]. 陈诗宇,王利. 水产养殖, 2019(10)
  • [6]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D]. 刘春.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1株疑似沙门菌的鸡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杨斌,徐仕忠,韦丁贤,袁天梅,王茂莹,岑秋丽,韦丽珍,潘夏雨,羊扬,朱国强,张伟,石宝兰,张建军,周玉双. 中国兽医学报, 2019(05)
  • [8]长薄鳅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J]. 白明焕,耿毅,邓龙君,甘维熊,周剑,黄小丽,陈德芳,欧阳萍,赵若璇,谌冰洁.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2)
  • [9]恶臭假单胞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 董会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10]两种鱼源病原菌可视化LAMP及其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彭钟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3)

标签:;  ;  ;  ;  ;  

首次发现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