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一、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曹忠良[1](2021)在《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上游流域地形条件复杂,地表起伏大,以沟壑峡谷为主,公路建设必须克服较大的高差和跨越各种障碍,不仅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建设难度较大。在传统的峡谷库区公路选线过程中,建设投资的控制更多是从公路建设的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较少。而黄河上游峡谷库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脆弱,公路建设会对沿线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已有许多典型案例被陆续曝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的后果。我们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环境影响作为线路方案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环境保护与技术经济统筹兼顾,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妥善解决的工程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区环境特点,系统分析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社会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建立了黄河上游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解决该工程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首先,对黄河上游典型峡谷区公路选线需考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路选线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同时考虑公路建设对沿线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各种影响。结合已建成的典型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明确了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的原则和要求,归纳了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的方法和步骤,在分析各种常见的方案评价方法特点之后,选取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线路方案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其次,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原则,采用目标分解等方法确定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主要从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方面筛选指标,共选取了社会环境等3个一级指标,土地占用数量、公众参与程度等15个二级指标,利用阈值法、专家打分等方法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建立了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取典型工程案例,运用本文建立的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线路方案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得出的结果与研究报告中推荐方案一致,表明了利用该线路方案评价体系在选线过程中能够优选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方案,可为后续同类项目线路方案决策提供借鉴。

安琪,郑诗惠[2](2020)在《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算法仿真》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的清晰度、失真度,提出了基于变尺度Retinex的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算法,利用最小线性均方误差准则计算期望小波系数的部分方差估计值,获取基本频带系数的滤波器,利用上述滤波器平滑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噪声,对去噪后的景观视觉图像进行整体自适应伽马校正,计算尺度滤波器的高斯核函数增强景观视觉图像边缘信息,通过线性拉伸方式改善视觉图像的局部对比度,得到增强后的觉图像,完成了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通过仿真证明,所提算法能够均衡景观视觉图像亮度,丰富图像色彩,增强视觉图像信息熵、平均梯度和均方差系数,降低图像偏差,保证视觉图像的信息量和清晰度。

袁诗琳[3](2020)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京沪高速为例的一大批国家高速公路正在开展改扩建工程,管理缺乏依据、影响环境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路域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特点进行阐述。该部分基于对改扩建工程期间的京沪高速实地调研和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专家的交流资料,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范围内的用地管理、环境保护措施、绿化设施、道路安全设施、广告牌设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对上述方面的相关研究,归纳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基于高速公路相关的现行法规条例、管理手段,从制度、执行、人员、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路域环境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管理问题和难点,提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长效高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最后,结合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提出对路域环境,特别是公路用地实现超前管理的概念和途径。接着,本文根据对高速公路路域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分析,选取能代表路域系统特性的指标,构建了包括目标-准则-指标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起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对策的评价模型。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基于公路的管理数据、实地调研资料和专家打分,对提出的三套管理对策方案进行评价和对比,得到评价效果最优的管理方案。最后,本文基于VISSIM软件,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仿真模型。通过调整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对比分析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最终提出使公路通行效果最优的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

肖青照[4](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建设,逐渐地拉近了各地的经济发展距离,并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平衡的发展,但是约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一是大片的山区,然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所牵涉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和突出,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常常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快速发展更多更好的公路理念和维护环境自然生态的要求,在高速公路工作中一直充满矛盾,为了避免或减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必须从高速公路设计源头路线设计开始控制其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与后期恢复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我国现有山区高速公路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相互影响。探讨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指标因子并建立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项目沿线的环境,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合适的路线方案,最后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山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以保护山区高速公路沿线的环境为目的,实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这样就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张枫玉[5](2019)在《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环境评价与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地貌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落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显着特点,其建设在环境评价和经济分析上要求更高。因此,依托贵州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环境评价和经济分析,探索西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以及高额投资下经济评价、财务分析和收费标准等,对实现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贵州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条件和建设方案,介绍了贵瓮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对沿线地区的经济进行了预测。然后,本文明确了环境评价中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可持续四大类型,确定了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依托贵瓮高速公路进行环境分析,结果显示,贵瓮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环境影响的评价等级为“一般”,表示该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中等。其次,本文通过计算贵瓮高速公路的建设期和运营期费用及效益,得到贵瓮高速公路的国民经济评价中净现值为50240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575,高于1。内部收益率为13.34%,投资回收年限为14.7年,评价结果说明在评价期内项目总收益大于总费用,本项目从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再次,本文分析了贵瓮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调整问题,阐述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确定因素,并对贵瓮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进行预测,依照预测的交通量结果及贵州省高速公路收费的相关规定,确定贵瓮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并计算了不同收费标准增长率和调整年限的组合,计算结果表明,贵瓮高速公路采用3%的年增长率和10年的收费标准调整年限是比较适宜的。最后,本文通过对贵瓮高速公路财务进行融资前后分析,依托项目采用30年营运期,在25%的资本金和75%的国内贷款融资方案下,贵瓮高速公路无论税前、税后资本金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通过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依托项目到营运期的19.80年(税后)可还清所有贷款。本论文基于对贵瓮高速公路环境和经济两方面的分析,得到了贵瓮高速公路的环境评价体系、收费标准确定和调整以及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等方法成果,对完善高速公路环境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西部高速收费标准和财务经济分析具有一定参考借鉴。

赵琴,朱玉峰,董博昶[6](2015)在《我国公路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在文献检索、科研成果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公路环境评价发展的过程、研究进展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国内外差距对比分析,提出了公路环境评价学科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赵泽辉[7](2015)在《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及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有利于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对于探索解决问题,改善项目管理现状,提高决策、建造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路段上的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与分析,提高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精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规划设计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决策、建造及运营管理水平,本文对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模型、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at映射理论和GA (Genetic Algorithm)算法演化机制,提出新混沌自适应遗传算法(New Chaotic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NCAGA),用于RSVR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模型参数优选,设计新混沌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RSVR模型参数机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相关性分析法,确定RSVR模型的输入向量,提出PRSVR-NCAGA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模型。基于高速公路交通量数据,开展预测研究,检验提出算法和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2)针对山区高速公路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和交通安全评价特殊性,建立了包含3个二级评价指标、14个三级评价指标的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和包含7个二级评价指标、30个三级评价指标的山区公路建设项目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评价指标值的特点,基于隶属度函数,设计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评价指标值,通过开展实证评价,检验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指标获取方式的可行性。3)基于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和模糊理论,提出AHP-FUZZY多级山区高速公路评价模型。结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面向山区特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方法。基于实际工程开展实证评价研究,完善提出的评价方法,验证提出的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靠性。4)基于提出的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方法,对实际山区高速公路进行后评价实证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揭示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合理化应对措施。

刘志岗[8](2014)在《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公路等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路网功能不断完善,但我国公路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间矛盾不断激化,问题非常突出。建设良好生态公路,以及缓解和解决二者间矛盾,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本文从产生问题的源头入手,寻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当前我国公路环境问题根源为体制不完善、技术落后及资金缺乏。其中体制不完善,表现为“政府部分失灵”以及公路环境市场化作用乏力,如政府管制相对薄弱且处于低水平阶段、以及相关法律的针对性不强。在我国公路环保领域,有法难依和无法可依现象存在,同时公众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公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本文首次提出、论述公路环境保护市场化理论,并将该理论及可持续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本文,首次提出“两个保障+一个参与”,即体制保障、技术保障以及公民参与。本文指出,联动机制是解决目前公路环保建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完善的公路环保体制,应在肯定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而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协调”的格局。在公路上环保技术方面,本文建议加强生态公路建设路网规划,同时本文结合公路建设各阶段的特点而建立几种典型生态公路建设模式。本文注意充分发挥公民,特别是公路沿线的民众的智慧,调动其环保参与积极性。本文联动机制通过公路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公众参与三方面保障实现生态公路建设目标。

马瑾[9](2012)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公路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加大,公路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在建设期由于技术、材料、设备和施工条件、施工过程等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事故会造成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在运营期由于危险品等的运输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发生事故可能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开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强化环境风险管理,降低环境事故风险,减少环境风险损失,是加强公路环境保护,提高公路建设和运营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阐述了环境风险与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管理内容进行论述;分析了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环境风险因素的分类,提出了公路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研究了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程序;提出了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过程中应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管理工作和环境风险应急计划;并对现行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的相关条文进行了补充、完善。本研究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对于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水平,完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机制,充实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规范,加强公路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袁玉玮[10](2011)在《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的建设一方面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却会以不同的形式对沿线植被、土地、自然景观、大气质量、水资源、声环境等生态要素产生各种破坏和污染,因此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已逐渐成为公路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国内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基本遵循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进行,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导致环境保护措施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或者无法发挥其本来的功效,针对此,本文对环境保护技术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待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环境保护的研究,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进行了界定,确定其是包括环境保护保障制度和环境保护措施的综合体系,并对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依托凤永、岑梧和孝襄三条高速公路的实际工程数据和资料,对比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实际中噪声防治技术的差异性以及噪声防治措施和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总结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在制度上和技术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最终,论文从制度上提出了环境保护技术完善策略,从技术上设计出环境保护技术工作流程,两者相辅相成进行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论文以凤永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技术为例,对其进行环境保护技术优化,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本论文提出的优化的技术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理论研究
    2.1 公路环境选线理念和内涵
    2.2 公路环境选线的原则
    2.3 公路环境选线的方法及步骤
    2.4 公路环境选线的对策和措施
    2.5 路线方案评价方法介绍及选取
        2.5.1 层次分析法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5.3 灰色关联度法
        2.5.4 数据包络分析法
        2.5.5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5.6 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2 评价指标分析及说明
        3.2.1 社会环境指标
        3.2.2 自然资源指标
        3.2.3 技术经济指标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线路方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及步骤
        4.1.1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
        4.1.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3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及方案介绍
        5.1.1 沿线自然条件
        5.1.2 沿线社会环境
        5.1.3 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5.1.4 主要线路方案拟定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5.2.1 指标整理
        5.2.2 计算权重
        5.2.3 隶属度计算
        5.2.4 线路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调查表

(2)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算法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2.1 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去噪
    2.2 基于变尺度Retinex的视觉图像增强算法
        1)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的整体自适应子模块处理
        2)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部分自适应子模块处理
        3)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处理
3 仿真及分析
4 结束语

(3)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1.3.2 国内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1.3.3 国外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1.3.4 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1.3.5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分析
    2.1 概述
    2.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组成
        2.2.1 公路用地
        2.2.2 建筑控制区
        2.2.3 防护区
        2.2.4 路面环境
    2.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现状
        2.3.1 公路用地
        2.3.2 建筑控制区
        2.3.3 防护区
        2.3.4 路面环境
    2.4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现存问题
        2.4.1 公路用地
        2.4.2 建筑控制区
        2.4.3 防护区
        2.4.4 路面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3.1 管理依据问题与对策分析
        3.1.1 公路用地
        3.1.2 建筑控制区
        3.1.3 防护区
        3.1.4 路面环境
    3.2 管理手段问题与对策分析
        3.2.1 公路用地
        3.2.2 建筑控制区
        3.2.3 防护区
        3.2.4 路面环境
    3.3 管理设施问题与对策分析
        3.3.1 公路用地
        3.3.2 建筑控制区
        3.3.3 防护区
        3.3.4 路面环境
    3.4 管理人员问题与对策分析
        3.4.1 防护区
        3.4.2 路面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法的管理对策评价模型
    4.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指标体系
        4.1.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原则
        4.1.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步骤
        4.1.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体系
    4.2 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熵权法
        4.2.3 组合赋权法
    4.3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仿真的施工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研究
    5.1 仿真平台介绍
    5.2 仿真模型构建
    5.3 高速公路施工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仿真
        5.3.1 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仿真模型
        5.3.2 仿真模型结果输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4)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1.1.2 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
    2.1 山区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2.1.1 山区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2 山区高速公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3 山区高速公路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2.2 环境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影响
        2.2.1 生态环境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影响
        2.2.2 社会环境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影响
        2.2.3 经济环境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评价
    3.1 现有评价模型概述
        3.1.1 层次分析法
        3.1.2 灰色关联度法
        3.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 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评价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2.2 模糊综合评价
        3.2.3 最终评价结果的确定
    3.3 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实例应用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总体描述
        4.1.2 项目沿线环境条件
    4.2 基于环境影响的项目路线方案比选
        4.2.1 凤凰镇过境段(K23+200~K29+000)
        4.2.2 西钟岭越岭段(K52+140~K60+587)
        4.2.3 色河铺镇过境段(K62+174~K67+453)
        4.2.4 山阳钒矿厂段(K74+500~K78+000)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路线方案比选
        4.3.1 确定指标权重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协调情况
        4.4.1 山区高速公路与生态环境协调情况
        4.4.2 山区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5.1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5.1.1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5.1.2 社会环境的保护措施
        5.1.3 经济环境的保护措施
    5.2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5.2.1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5.2.2 社会环境的保护措施
        5.2.3 经济环境的保护措施
    5.3 山区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5.3.1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5.3.2 社会环境的保护措施
        5.3.3 经济环境的保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环境评价与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分析
    2.1 贵瓮高速公路基本情况
    2.2 贵瓮高速公路建设条件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象
        2.2.4 水文特征
        2.2.5 地质构造
        2.2.6 构造运动与地震
    2.3 贵瓮高速公路建设方案
        2.3.1 路线走向
        2.3.2 主要控制点
        2.3.3 路线
    2.4 建设区经济现状及预测
        2.4.1 项目影响区经济现状
        2.4.2 项目影响区经济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环境评价
    3.1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1.1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2 高速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2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3.2.1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任务
        3.2.2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原则
        3.2.3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体系指标的建立
    3.3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过程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评价过程
    3.4 权重的确定
    3.5 贵瓮高速公路环境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区域国民经济评价
    4.1 国民经济评价的参数与指标
        4.1.1 评价参数的选择
        4.1.2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4.1.3 国民经济评价流程
    4.2 费用调整
        4.2.1 项目建设费用调整
        4.2.2 养护、管理、及大修费用
        4.2.3 汽车运输成本调整
        4.2.4 速度与运输成本模型
    4.3 效益计算
        4.3.1 降低运营成本效益
        4.3.2 旅客节约时间效益
        4.3.3 减少交通事故效益
        4.3.4 效益计算
    4.4 社会效益
    4.5 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4.5.1 国民经济评价
        4.5.2 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财务分析评价
    5.1 贵瓮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确定
        5.1.1 影响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因素
        5.1.2 贵瓮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
        5.1.3 贵瓮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确定及调整
    5.2 高速公路财务评价体系与方法
        5.2.1 财务评价体系的确定原则
        5.2.2 财务评价流程
        5.2.3 财务评价参数
        5.2.4 主要评价指标
    5.3 敏感性分析
    5.4 贵瓮高速公路财务分析
        5.4.1 评价参数
        5.4.2 融资前分析
        5.4.3 融资后分析
        5.4.4 敏感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人发表的成果

(6)我国公路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研究进展概述
2 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2. 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不断完善
    2. 2 环境风险评价得到加强
    2. 3 公路规划环评进一步深化
    2. 4 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3 国内外差距分析
4 今后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4. 1 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构建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4. 2 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技术
    4. 3 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4. 4 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技术
5 结语

(7)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及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目录
表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现状
        1.2.2 高速公路后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2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
    2.1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基本理论
        2.1.1 高速公路交通量定义
        2.1.2 高速公路交通量的组成及发生规律
    2.2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
        2.2.1 预测方法
        2.2.2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特点分析
    2.3 PRSVR-NCAGA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2.3.1 鲁棒支持向量机模型(RSVR)
        2.3.2 RSVR模型输入向量选取
        2.3.3 新混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提出
        2.3.4 基于NCAGA的RSVR模型参数优选
        2.3.5 PRSVR-NCAGA高速公路交通量滚动预测原理
        2.3.6 PRSVR-NCAGA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1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概念
        3.1.2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3.1.3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研究
        3.1.4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后评价指标体系
        3.2.1 交通安全后评价概念
        3.2.2 交通安全后评价的必要性
        3.2.3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3.2.4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指标的筛选
        3.3.1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的筛选
        3.3.2 交通安全后评价指标的筛选
    3.4 本章小结
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模型
    4.1 现有综合评价模型概述
        4.1.1 灰色关联度法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3 主成分分析法
        4.1.4 数据包络分析法
        4.1.5 层次分析法
    4.2 山区高速公路定量后评价模型的建立
        4.2.1 层次分析模型
        4.2.2 模糊理论及模糊评价模型
        4.2.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4.2.4 AHP-FUZZY多级山区高速公路评价模型的提出
    4.3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和安全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4.3.1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4.3.2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4.4 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和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环境影响
        4.4.2 安全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
    5.1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实例分析
        5.1.1 实例数据选取
        5.1.2 对比模型及预测精度评价指标选择
        5.1.3 基于PCA的最终输入向量确定
        5.1.4 PRSVR-NCAGA模型预测效果分析
        5.1.5 NCAGA算法优化性能分析
    5.2 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实例分析
        5.2.1 工程概况
        5.2.2 环境影响评价
        5.2.3 交通安全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公路环境保护现状
        1.2.2 国内公路环境保护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范围和基本思路
第二章 我国公路环境保护的基本问题剖析
    2.1 行政管理问题剖析
        2.1.1 资金投入方面
        2.1.2 管理职能方面
        2.1.3 管理制度方面
    2.2 环保法律问题剖析
        2.2.1 公路环保法律发展历程
        2.2.2 公路环保法律问题剖析
    2.3 公众参与问题剖析
        2.3.1 公众参与问题的特点
        2.3.2 公众参与意义
        2.3.3 公众参与的问题
    2.4 小结
第三章 公路环境保护应遵循的理论
    3.1 公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公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背景
        3.1.2 公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3.1.3 公路环境保护可持续理论特征和意义
    3.2 公路环境保护市场化理论
        3.2.1 公路环境保护市场化理念
        3.2.2 公路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必要性
        3.2.3 公路环境保护市场化可行性分析
        3.2.4 公路环境保护市场遵循原则
        3.2.5 公路环境保护市场化实现途径
    3.3 小结
第四章 公路环境保护联动机制
    4.1 联动机制原理
        4.1.1 意义和目的
        4.1.2 实现方法和工作机制
    4.2 公路环境保护的体制保障
        4.2.1 公路环境管制措施
        4.2.2 公路环保法律方面的应对措施
        4.2.3 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措施
    4.3 公路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
        4.3.1 国家及地区公路规划网建设
        4.3.2 立项阶段技术研究
        4.3.3 勘察设计阶段技术研究
        4.3.4 施工阶段技术研究
        4.3.5 营运管理阶段技术管理研究
        4.3.6 公路养护技术研究
    4.4 工程实例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研究的框架
        1.2.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基础
    2.1 环境管理
        2.1.1 环境管理的概念
        2.1.2 环境管理职能与作用
        2.1.3 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2.1.4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
    2.2 风险管理
        2.2.1 风险概念与分类
        2.2.2 风险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2.3. 环境风险
        2.3.1 环境风险
        2.3.2 环境风险评价
        2.3.3 环境风险管理
    2.4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概述
        2.4.1 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
        2.4.2 公路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2.4.3 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
    3.1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3.1.1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目的
        3.1.2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3.1.3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3.1.4 公路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3.1.5 规范(JTG B03—2006)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作用和不足
    3.2 公路环境风险分析
        3.2.1 风险物质与设施识别分析
        3.2.2 生态风险评价
        3.2.3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环境风险评价
        3.2.4 源项分析
        3.2.5 风险计算与评价
    3.3 公路项目社会风险评估
        3.3.1 公路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意义
        3.3.2 公路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原则
        3.3.3 公路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3.3.4 公路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程序方法
第四章 公路环境风险管理
    4.1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4.1.1 建设期防范措施
        4.1.2 运营期防范措施
    4.2 环境风险应急计划
        4.2.1 制定应急计划的原则
        4.2.2 公路环境风险应急计划主要内容
    4.3 公路环境风险法规建设
        4.3.1 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完善
        4.3.2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
        4.3.3 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和严格执行
        4.3.4 监督机制的建立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成果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10)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
    2.1 概念界定
    2.2 环境保护保障制度
        2.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2.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
        2.2.3 两种制度的联系与差别
    2.3 环境保护措施
        2.3.1 噪声防治技术
        2.3.2 水环境保护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已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对比分析
    3.1. 依托项目简介
    3.2. 噪声防治技术差异性分析
    3.3 噪声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3.3.1 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分析
        3.3.2 声屏障降噪效果分析
    3.4 水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
        3.4.1 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
        3.4.2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
    4.1 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4.1.1 环境保护制度方面
        4.1.2 环境保护技术方面
    4.2 环境保护优化技术研究
        4.2.1 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策略
        4.2.2 环境保护技术优化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实证研究
    5.1 实例验证
        5.1.1 前提条件
        5.1.2 交通噪声预测
        5.1.3 降噪方案设计
        5.1.4 综合质量指数检验法
        5.1.5 综合质量指数计算
        5.1.6 实际采取的环境保护技术综合质量指数计算
        5.1.7 结论
    5.2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成果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科研工作
    一、发表的相关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四、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D]. 曹忠良.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高等级公路环境景观视觉图像增强算法仿真[J]. 安琪,郑诗惠. 计算机仿真, 2020(06)
  • [3]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D]. 袁诗琳. 东南大学, 2020(01)
  • [4]山区高速公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与评价[D]. 肖青照. 长安大学, 2020(06)
  • [5]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环境评价与经济性分析[D]. 张枫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6]我国公路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J]. 赵琴,朱玉峰,董博昶. 环境与发展, 2015(06)
  • [7]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及山区高速公路后评价研究[D]. 赵泽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7)
  • [8]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研究[D]. 刘志岗. 长安大学, 2014(03)
  • [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 马瑾. 长安大学, 2012(08)
  • [10]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D]. 袁玉玮. 长安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浅谈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