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分析

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分析

一、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虹,邵炜[1](2021)在《技术扩散视域下高校教师柔性流动图景——基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学科教师的履历分析》文中认为文章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北大学等30所大学1 080位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学科教师为例,基于履历信息对技术扩散中高校教师特征、流动模式、国际流动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柔性流动以工作经历丰富、男性和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产业间流动以委托项目、项目协作等短期模式为主,产业内流动以学术组织兼职为主,国际流动区域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据此,本文提出管理建议。

陈洪捷,张应强,阎光才,董云川,陆根书,高耀[2](2020)在《人才问题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专题(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振兴中西部,是当今我国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图促进西部的发展,缩小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在振兴中西部的大战略中,西部高等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西部高等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西部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没有相对均衡的高等教育体系格局,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是核心问题。本次笔谈邀请了几位专家,集中对西部高等教育中的人才问题进行讨论。专家们分别从人才流动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环境等不同方面各抒己见,提出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促进人才"逆向"流动、西部高校需要锻造二次创业精神等,为振兴西部高等教育作出了精准的判断并提出了行动的对策。

陆剑[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更加需要农业科技人才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地与产业化进程。然而农村却面临着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匮乏,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校地人才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举措和可行路径,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出现很多校地合作不紧密、一次性合作等浮于形式的人才共享问题,校地人才交流合作难以长期的稳定进行下去。因此,设计合理的合作契约,对推动校地人才共享进程,提高校地合作紧密度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校地合作、人才共享、高校服务农村建设等研究成果,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选取研究工具与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校地人才共享的动因、典型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得出影响校地人才共享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后文模型构建及关键变量提取铺垫。基于微分博弈理论,构建非合作模式、成本分担模式、协同合作模式三种模式下校地人才共享模型,求解出最优模型结果;通过对比不同模式下的行为策略以及效益,为校地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及决策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及政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博弈双方人才共享的最优努力水平与成本系数、贴现因子、人才效能衰减率、人才流失率负相关;与人才效能—效益影响系数、共享人才数量—效益影响系数、努力—效能影响系数正相关、努力—人才共享数量影响系数、效益影响系数正相关。(2)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地方政府和涉农高校的帕累托改善,地方政府才会进行成本分担,与非成本分担模式相比,涉农高校因地方政府承担了的一部分成本而提高了人才共享的努力水平,而政府的努力水平保持不变。(3)协同合作模式实现了双方总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校地合作程度,提高双方的经济收益,是理性的帕累托最优方案。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清华,郑惠珍[5](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构建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从"人才引得进、人才留得住和人才用得好"三方面建立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进行实证。同时,结合高校人才柔性流动现状,明确高校人才柔性流动应注意的问题,以便高校充分发挥人才柔性流动的效用。

吴永祥[6](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人的能力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共同强化着知识和人才在国力增强和社会繁荣中的关键作用。大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先驱,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促进每位教师自由、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重“物”轻“人”,重管理控制轻服务激励,一定程度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着“大师”缺乏、教师潜能开发利用效率低、教师流动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放协作、全面协调、自主创新、和谐共生的教师发展生态尚未形成。这些都阻滞着研究型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束缚着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思考,论文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统领全文,深入探寻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尊重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弥补以往相关研究中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省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坚持理论先导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设计方略。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发展需要等出发,从道德素养、学识素养、创新素养、心智潜能等方面建构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供给侧”(研究型大学、政府、社会)与“需求侧”(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外部互动融合:一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培育、职业压力调适、自我效能感发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程化、多路径建构教师自主发展体系,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发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权利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实现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嬗变。最终,实现需求侧“合理需求”与供给侧“有效供给”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师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和谐统一。

单文涛[7](2018)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才柔性引进突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完全引进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转变,是河北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途径,也是隐性加强师资力量的有效方式。科学规划人才柔性引进工作,加强对人才柔性引进工作的管理,发挥柔性引进人才的服务效益是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重要策略。

胡雯[8](2016)在《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学理演进与引申》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发展使国际人才柔性流动成为重要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5年以来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高频关键词、高产作者、高频期刊进行了分析,随后从定义、动因、形式、影响四个方面对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研究成果进行阐释,并对两种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最新形式给予提炼。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人才柔性流动相关研究已成热点,但系统性研究较少,对柔性流动的形式和影响的研究不深入,以国际人才为对象的成果稀缺,亟待补充。

彭万[9](2012)在《西部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探索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西部高校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核心差距是教师人才队伍的差距。人才柔性引进作为一种弹性化的引进机制,可以很好地促进西部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人才柔性流动的历史发展以及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柔性引进机制仍然存在着制度不完善、主客体矛盾、保障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对此,地方政府要做好宏观管理和适度引导;西部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核算机制、评价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创新组织模式;柔性流动的当事人要珍惜荣誉地位,做出相应的贡献。

徐庆国[10](2011)在《美国人才柔性流动对我国高职高专实施人才战略的启示》文中提出高职高专人才柔性流动不仅能以人才强校,而且可以解决当地高校的结构性人才短缺,同时促进知识创新。美国高校拥有高比例的兼职教师,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与企业间保持充分的人才柔性流动。美国经验对我国高职高专发展的深刻启示在于,必须尽早转变人才引进理念,强化人才流动中的政府责任,建立并完善人才柔性流动的沟通、开发、服务及预警教育机制。

二、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扩散视域下高校教师柔性流动图景——基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学科教师的履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信息收集与编码
4 技术扩散中高校教师流动规律
    4.1 样本的人口特征
    4.2 不同性别人力资本比较分析
    4.3 高校教师柔性流动模式分析
        4.3.1 高校教师柔性流动概况
        4.3.2 不同职称高校教师柔性流动模式
    4.4 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区域
5 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建议
    5.1 流动模式不均衡,产学研合作缺乏深度
    5.2 年轻和女性教师参与率过低
    5.3 国际流动区域不均衡,对少数国家表现依赖性
    5.4 专家智库建设滞后,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受阻
6 结语

(2)人才问题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专题(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促进人才“逆向”流动,助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以新思维破解西部高等教育人才难题
    一、以市场化思维看待高等教育人才流动
    二、增强人才工程弹性,促进东部高校人才到西部高校工作
    三、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人才柔性引进
    四、强化服务意识,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西部高校的发展或需要二次创业精神
扎根西部教育的理由
    一、瞎联想
    二、众生相
    三、找理由
    四、寻安心
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新战略、新思路
以“双轨制”授权审核机制改革为抓手提振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

(3)乡村振兴背景下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相关研究
        1.2.2 高校与农村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1.2.3 人才共享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2.1.2 人才共享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2.2.2 人才流动理论
        2.2.3 微分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现状研究及变量提取
    3.1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动因分析
        3.1.1 地方农业科技人才共享动因分析
        3.1.2 涉农高校农业科技人才共享动因分析
    3.2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典型模式与现实困境
        3.2.1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典型模式
        3.2.2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现实困境
    3.3 模型变量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博弈策略分析
    4.1 方法选取与模型假设
        4.1.1 方法选取
        4.1.2 模型建立
    4.2 地方政府与涉农高校非合作模式
        4.2.1 非合作模式下博弈模型的构建
        4.2.2 非合作模式下博弈模型均衡解
    4.3 地方政府与涉农高校成本分担模式
        4.3.1 成本分担模式下博弈模型的构建
        4.3.2 成本分担模式下博弈模型均衡解
    4.4 地方政府与涉农高校协同合作模式
        4.4.1 协同合作模式下博弈模型的构建
        4.4.2 协同合作模式下博弈模型均衡解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策略分析及数值仿真
    5.1 数值仿真参数设定
    5.2 不同模式下最优努力策略及轨迹变化分析
        5.2.1 不同模式下校地最优努力策略及对比分析
        5.2.2 不同模式下人才数量及人才效能轨迹对比分析
        5.2.3 不同模式下校地均衡效益轨迹对比分析
    5.3 数值仿真结论分析
        5.3.1 不同模式下最优人才数量及人才效能分析
        5.3.2 不同模式下最优效益水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的对策建议
    6.1 树立科学的人才共享观念
    6.2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共享保障制度
        6.2.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6.2.2 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6.3 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共享激励制度
        6.3.1 合理设置补贴因子
        6.3.2 合理设置利益分配比例
    6.4 搭建农业科技人才共享交流平台
    6.5 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科技服务水平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人才柔性流动
2 高校人才柔性流动问题研究进展
    2.1 人才柔性共享模式
    2.2 人才柔性流动的类型
    2.3 人才柔性流动的产权界定
    2.4 人才柔性流动的机制与对策
    2.5 人才柔性流动的聚集效应
3 人才柔性流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人才引得进
    3.2 人才留得住
    3.3 人才用得好
4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 确定评价因素集
    4.2 确立评价等级标准
    4.3 确定权重集
    4.4 确定隶属度矩阵
    4.5 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5 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5.1 人才柔性流动效果数据调研
    5.2 确定评语集V
    5.3 确定因素集
    5.4 确定权重集
    5.5 确定评判隶属矩阵
    5.6 确定综合评价值
6 讨论与建议
    6.1 根据高校发展规划柔性引进人才
    6.2 重视本单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6.3 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
    6.4 合理确定柔性流动人才的薪酬水平
    6.5 加强契约化管理

(6)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引领
        1.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1.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1.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举
        1.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人的“能力”的概念
        1.3.2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1.3.3 “大学教师能力”的概念
        1.3.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2.1 人的能力的基本内涵
        2.1.1 人的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2.1.2 人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2.1.3 人的能力是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的统一
        2.1.4 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2.2 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2.2.1 需要与能力的关系
        2.2.2 需要的异化
        2.2.3 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2.2.4 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2.3 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
        2.3.1 劳动与能力的关系
        2.3.2 劳动的形态
        2.3.3 劳动的异化
        2.3.4 劳动的解放
    2.4 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
        2.4.1 分工与协作制度的创新
        2.4.2 产权制度创新
        2.4.3 社会制度创新
        2.4.4 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的关系
    2.5 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2.5.1 人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嬗变的过程
        2.5.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2.5.3 人的发展的关键是个体能力与类整体能力的共同发展
    2.6 马克思能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2.6.1 对“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的继承与发展
        2.6.2 对“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2.6.3 对“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的继承与发展
        2.6.4 对“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3.1.2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
        3.1.3 教师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
    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开放协作的能力成长格局尚未形成
        3.2.2 全面协调的能力培育机制尚未形成
        3.2.3 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制度尚未形成
        3.2.4 和谐共生的能力发挥机制尚未形成
    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教师能力建设的宏观环境不完善,阻碍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
        3.3.2 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错位,影响教师能力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3.3.3 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迷失,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独特性和动态性
        3.3.4 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单调,未能充分、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理路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
        4.1.1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由发展
        4.1.2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4.1.3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创新发展
        4.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和谐发展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
        4.2.1 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2.2 坚持方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4.2.3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设计思路
        4.3.1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
        4.3.2 坚持“供给侧”有效供给与“需求侧”合理需求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建构
    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生成
        5.1.1 马克思能力理论是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生成的理论先导
        5.1.2 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探索是教师能力结构生成的重要参考
    5.2 研究型大学教师道德素养
        5.2.1 理想信念
        5.2.2 道德情操
        5.2.3 核心价值观
        5.2.4 学术道德
        5.2.5 社会担当
    5.3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识素养
        5.3.1 本体性知识
        5.3.2 条件性知识
        5.3.3 实践性知识
        5.3.4 人文知识
    5.4 研究型大学教师创新素养
        5.4.1 学术自由意识
        5.4.2 创新思维能力
        5.4.3 协同创新能力
        5.4.4 国际化视野
        5.4.5 终身学习能力
        5.4.6 信息整合能力
    5.5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智潜能
        5.5.1 学术民主意识
        5.5.2 耐挫抗压能力
        5.5.3 沟通协调能力
        5.5.4 健康生活方式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主发展
    6.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概述
        6.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6.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6.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6.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
    6.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主规划
        6.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6.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6.2.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6.2.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职业生涯自主发展
    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自主培育
        6.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6.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危机
        6.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构建对策
    6.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主调适
        6.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与内涵
        6.4.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6.4.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危害
        6.4.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6.5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自主发挥
        6.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6.5.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特征
        6.5.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自主发挥的意义
        6.5.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对策
    6.6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提升
        6.6.1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6.6.2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典型特质
        6.6.3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自主提升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
    7.1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概述
        7.1.1 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关系
        7.1.2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
    7.2 社会支持系统
        7.2.1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
        7.2.2 政府调控支持系统
        7.2.3 市场调节支持系统
        7.2.4 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系统
    7.3 学校支持系统
        7.3.1 学校支持系统建设的意义
        7.3.2 “大师”引培支持系统
        7.3.3 学科文化支持系统
        7.3.4 组织环境支持系统
    7.4 权利保障系统
        7.4.1 权利保障系统构建的意义
        7.4.2 资源禀赋保障系统
        7.4.3 公平激励保障系统
        7.4.4 民主监督保障系统
        7.4.5 继续教育保障系统
        7.4.6 法制保障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一) 人才柔性引进存在的问题。
    (二) 人才柔性引进模式及对策的研究。
二、人才柔性引进的内涵
    (一) 人才柔性引进的历史沿革。
    (二) 人才柔性引进的内涵。
三、河北省高校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的必要性
    (一) 降低河北高校的人才引进成本的需要。
    (二) 解决河北高校人才结构性矛盾的需要。
    (三) 河北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 提高管理效率, 激励教师竞争的需要。
    (五) 提高河北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的需要。
四、河北省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制度不完善, 缺乏流动性。
    (二) 缺少规划, 存在盲目性。
    (三) 重成绩, 轻人品。
    (四) 考核评价单一, 缺乏科学性。
五、优化河北省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的建议
    (一) 建立符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引进规划。
    (二) 建立高校联盟,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三) 搭建平台, 提高人才柔性引进效率。
    (四)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办法。
    (五)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柔性评价机制。

(8)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学理演进与引申(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计量分析
二、研究观点述评
    (一)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界定
    (二)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动因
    (三)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形式
    (四)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影响
三、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最新进展
    (一)离岸创新创业
    (二)海外研发中心

(9)西部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探索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人才柔性引进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二 人才柔性引进对西部高校的现实意义
    (一) 解决西部高校人才瓶颈问题
    (二) 缓解西部高校教师结构性短缺
    (三) 带动现有人才队伍的快速提升
三 人才柔性引进的局限性
四 西部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对策

(10)美国人才柔性流动对我国高职高专实施人才战略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高专人才柔性引进的必要性
    1.满足人才强校战略的需要。
    2.缓解结构性的人才短缺。
    3.促进高职高专的知识创新。
二、美国高校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成功经验
    1.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巧用国外人才智力。
    2.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柔性互动, 知识创新与转化速度快。
    3.兼职教师比例高, 校际互动性强。
三、美国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措施对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引进的启示
    1.强化人才柔性流动中的政府责任。
    2.优化人才引进理念。
    3.创新人才柔性引进形式。
    4.完善柔性引进人才管理开发机制。
    5.建立柔性引进人才的预警教育机制。

四、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扩散视域下高校教师柔性流动图景——基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学科教师的履历分析[J]. 朱永虹,邵炜.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2]人才问题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专题(笔谈)[J]. 陈洪捷,张应强,阎光才,董云川,陆根书,高耀. 重庆高教研究, 2020(06)
  • [3]乡村振兴背景下校地农业科技人才共享策略研究[D]. 陆剑. 江苏大学, 2020(05)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评价研究[J]. 刘清华,郑惠珍.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6]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D]. 吴永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研究[J]. 单文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 [8]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学理演进与引申[J]. 胡雯.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6(05)
  • [9]西部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探索与对策[J]. 彭万. 宜宾学院学报, 2012(03)
  • [10]美国人才柔性流动对我国高职高专实施人才战略的启示[J]. 徐庆国.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2)

标签:;  ;  ;  ;  ;  

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