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助信息格式调查

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助信息格式调查

一、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编排格式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冯旭[1](2020)在《美国霍顿·米夫林版小学《阅读》教科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公司于2006年出版小学《阅读》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在美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其科学性、有效性已经通过专业组织的研究验证。这一套霍顿·米夫林版小学《阅读》教科书共分为六个年级,合计12本。在梳理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关于语言艺术标准基础之上,本研究对这套《阅读》教科书做全面研究,力求发现其主要特点及其独特价值。鉴于这套《阅读》教科书的策略运用较为灵活,并且通过比较阅读提升思维品质的特点较为突出,所以本研究将研究重点聚焦在这套教科书编制过程中的策略运用,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素养提升的部分。本研究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策略编写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对于有效使用教科书开展好阅读教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方法上,通过查阅文献,比较后选定具有创新意义的基于功能-系统的教科书评价框架(CIR-FS系统框架)加以分析。依据CIR-FS框架,对该套教科书的分析从课程内容编制、教学支持和文本呈现三方面进行,其中对教学支持的统计分析更为深入。首先对这套美国《阅读》教科书进行全文翻译,并分别以单元主题和选文为单位对其中数据进行整理,分别统计了单元主题、选文题目、课内练习题、每篇课文的各类各种阅读策略。其中阅读策略包括了单元阅读策略、选文前提示的阅读策略、课内练习题的阅读策略以及比较阅读中特别指出的阅读策略。教学支持的分析中将这套《阅读》教科书中不同策略的定义进行了翻译、解释,并就其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制成表格,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策略占比进行了深入分析。另外,对于这套书中促进思维发展的策略指导和习题巩固进行了挖掘和提炼,试图寻找其提升思维品质的方式方法。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阅读》教科书所具有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提供具体的策略指导,合理拆分课程目标为策略技能。(二)推动学生能力提升,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发展。(三)彰显育人价值,突出重点传递的价值观,不同主题、文体衔接形成完整价值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启示是:(一)教科书的策略指导将大目标拆分成为小目标,具体细化为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二)教科书借助问题规划、文本组织,帮助学生适应新的问题情境,提供策略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性的材料。(三)教科书通过合理规划加强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彰显育人价值。另外,这套教科书中还反映出良好的整体观,十分重视学科融合,且加强教科书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帮助学生合理地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李惟肖[2](2020)在《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沟通教材的编者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在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本论文以最新出版的大陆部编版和台湾地区康轩版第一学段(小学1-2年级)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两版的编写理念、框架结构、整体内容以及教学参考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各自呈现出的特点,取其精华,并结合对部编版使用情况的调查,提出对部编版的编写和使用建议。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明研究缘起及研究的意义、对象、现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概述。此部分主要对两版用书的概念进行界定,明晰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定位以及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版用书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介绍,梳理出两版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第三部分:两版编写理念的比较。编写人员是编制教师教学用书的主体,编者的教学理念会直接渗透到教学用书的内容中,因此,该部分首先从编写队伍入手,然后着重对两版的编写理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部分:两版体例结构的比较。此部分分别对两版的版面设计、全书结构、单元结构以及单课结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两版在其结构以及设计上的不同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版本各自的构成与功能,为接下来内容的梳理比较打下了基础。第五部分:两版编写内容的比较。此部分对两版的整体内容以及教学参考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甄选其共有篇目《曹冲称象》进行对比,总结出两版在内容上各自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其中两版整体内容的分析是以对课程标准的呈现方式来展开比较,而教学参考内容的编写特点则着重于比较和评析四部分教学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第六部分:编写启示与使用建议。基于对两版的比较研究,取康轩版编制方式及内容特色之精华,并根据对部编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的实际调查,对部编版编写及使用提出建议。其中两版比较后的编写启示:在编制方式上尝试“二合一”、图文并茂及“纸质+数字化”的编排特色,在编写内容上希望进一步增强与课标的关联度、拓宽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学理化内容及完善多元评价工具等。对部编版进行调查后的编写启示:一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各板块内容;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部编版的使用建议:一是客观认识,避免过分依赖;二是仔细研究编制特点,真正落实教学内容;三是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

万夙婕[3](2019)在《我国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基于采集的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样本,利用案例分析法探清目前我国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我国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存在复杂性及多样性,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局势混乱;(2)索引款目中标点符号应用不合理;(3)索引款目格式应用违背使用者心理与思维逻辑;(4)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后,索引实体违背版面美学;(5)索引编制过程中格式应用违背索引编制者工作诉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内缺少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指导索引编制人员开展索引编制实践活动。并指出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是解决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随后,笔者依托索引基本特征及索引编制原则,利用对比分析法研究现有图书内容索引款目已有各类格式实际应用的优劣,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筛选出图书内容索引款目各部分已有格式中较为合理的内容,形成各部分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意见。再依靠国内外现有索引研究学术着作及索引标准中相对成熟的理论对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意见的合理性予以验证。最后,对规范意见进行归纳整合形成一套系统的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该规范对图书内容索引款目各组成部分,如索引款目整体、索引标目以及索引出处的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1)图书内容索引款目中索引款目整体编排优先采用分行式版式格式,而索引标目与索引出处项的分隔必须以全角空格表示。(2)图书内容索引款目的索引标目格式规范指出单纯主标目格式学与索引款目整体保持一致,带限义词的标目格式为“标目(带限义词)”,带副标目的标目格式为副标目独立成段并以向内缩进4个字节的形式置于主标目之下。(3)图书内容索引款目的索引出处项格式规范详细说明了单一出处项具体着录格式、多部分出处项具体着录格式以及出处项表达是否与原书保持一致的问题。还指明了索引出处项涉及连续出处应采用缩略格式以及索引出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张语桐[4](2019)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篇目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为研究对象,以探析二者的编辑出版规范为研究目的。在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现状调查方面,利用访谈调查法对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制流程进行探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文献中心搜集到的170个篇目索引成品进行探究,发现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均缺乏规范,成因在于目前不存在针对性篇目索引的成文规范。运用案例研究法,系统分析《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发现编制工作分为文档形式转化、基础数据着录和验收、印刷版期刊编辑阶段,具有技术手段优越、着录工作效率高、岗位分工明确的优势,但存在未实现全面自动化、着录质量管理不完善、专业能力尚待提升的局限性。该刊的款目格式具有较为成熟、规范、符合学科要求的优势,存在只适用于报刊文献、篇目索引符号繁琐、着录项目脱离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基于事实依据,从促进篇目索引事业发展、提高篇目索引质量、优化检索者使用感受三方面阐述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并从编制步骤基本稳定且评价标准可以客观描述、款目格式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且有相关国家标准作为基础,认为加强规范具有可行性,最后指出规范研究应遵从科学性、通用性、标准化、系统性、灵活性五大基本原则。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认为加强篇目索引编制工作应以专业性、全面性、时效性为目标,指出篇目索引当前工作本质为计算机辅助编制,现有编制环节为选题、选取文献、着录、编排、校对、定稿,并综合篇目索引和编辑出版两种学科角度将现有编制环节完善补充为选题策划与论证、选取文献、着录、制定篇目索引规则、款目标引、款目排序、技术整理、三校一读、定稿,并在局部流程规范方案里,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论述以上环节,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在篇目索引款目格式方面,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基于篇目索引学科特点和国家标准GB3793-83《检索刊物条目着录规则》,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献、专着析出文献、学位论文、专着六种文献源,探讨冗余着录、篇目索引符号、增设着录项目等问题,形成规范款目格式意见基础。再总结意见,将款目格式分为析出文献和整本文献,强调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和着录项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

梁爽[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档案是抗日战争中产生并保存下来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件、图片等,此外还包括战后的审判记录、回忆记录等文件。抗战档案数量众多、价值巨大,作为历史档案不仅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还因为抗日战争的特殊性对整个中华民族意义重大,兼有资政育人、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而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根据专题汇集了众多抗战档案,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与利用。自古以来档案馆承担编纂档案汇编的重任,但对抗战档案的编纂而言,却引来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因此对非档案馆外的社会大众参与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进行研究,更能深入了解这些社会大众的心理,挖掘抗战档案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从而推动我国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收集抗战档案汇编,并通过汇编的编者、内容等方面的信息判断其是否属于非档案馆编修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凡是编者中不包括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抗战档案汇编均属于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内。文章先对非档案馆群体进行界定,明确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时的编纂主体。再对收集到的非档案馆编修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进行归纳,并总结出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特点。全文共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编纂主体进行界定,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系统、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学会、其他机构和个人等;第二部分是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分类情况进行解析,分别按照汇编成果的收录范围、汇编成果的规模和汇编成果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第三部分是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进行归纳,包括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题、选材、编辑加工、辅文撰写等;第四部分是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回顾与展望,包括对非档案馆所编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成果的成就总结,探究了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还预测了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更加丰富、编纂水平不断提高、编纂形式趋向数字化和多样化发展。

苏亚云[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开始对其馆藏的抗日战争档案进行整理和编纂,出版了数百部优质的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果,公布了大批抗日战争档案内容,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抗日战争档案内容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历史沿革、编纂内容、编纂方法、编纂成就、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等,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抗日战争档案和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概念,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历史沿革,将其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第三部分分析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包括中日双方交战人员、战争活动、政务文件、抗日战争时期各类情况统计、犯人供述和其他六个部分;第四部分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编纂选题、成果的命名、内容的加工和编排、辅文的撰写;第五部分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取得的成就、编纂特点、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及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将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理论化,还能为以后的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其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夏侯炳[7](2018)在《论我国科学文献的结构性缺陷》文中研究表明在介绍国际通行的科学论着的规范结构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科学文献在作者简介、参考文献、索引编制等方面存在缺位或失范等结构性缺陷,从而影响论着学术水平和科学交流。论述了实现我国科学文献结构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作者、编辑和政府管理部门齐抓共管,方可改变目前在文献结构上的落后面貌。

刘为[8](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王浩[9](2014)在《传承与突破: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30年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术论着数量增长很快,研究水平有所提高,应用创新等增多,但从总体上看,图书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与论着数量的快速增长并不同步。面对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和学术创新更为迫切和必要。为了解决图书馆学学术创新,尤其是重大创新较少的问题,必须夯实学科基础,明晰学术规范。然而,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研究和践行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原因何在?应采取哪些对策?这些问题还没有被系统研究过。有鉴于此,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学术规范是与学术研究活动相伴而生、相随而行的,图书馆学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存在着自身的学术规范,它是图书馆学学术秩序得以健康维持的基本法则。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作为图书馆学界的基本理念和共同认同,蕴涵于图书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石。目前学界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论证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总体而言,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学术道德层面、学术运作层面、学术法规层面,体现在科研的价值取向、内容和技术标准、法律界限等焦点问题上,涵盖学术研究活动的各主要环节,包括研究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成果撰写规范、引文规范、署名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与学术批评规范等内容。本文的研究按照逻辑次序展开,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调查法等来研究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相关命题,主要立足解决以下关键难点问题:着重在理论上探讨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和相关命题,论述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理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言。从总体上依次论述了本文研究的问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当前研究的空白和薄弱之处,同时提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本章主要分析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学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的关系。第三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现状问卷与访谈调查分析。本章结合前面的理论论述内容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开展了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图书馆学期刊论文撰写规范文本调查分析。本章抽样调查了国内外部分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登载的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规范情况,主要查看论文的文摘、关键词、文献综述的撰写和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是否规范,并对国内外期刊论文的规范情况做了对比分析。第五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成就、失范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本章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所取得的进展、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深入分析了其原因。第六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内容阐释。本章重点阐述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研究规范、研究程序规范、写作规范、引文规范、成果发表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等。第七章,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实施对策与建议。本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建设的原则,总结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实现的具体途径和具体对策,以期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践行和学术创新提供借鉴。第八章,结论和展望。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学术创新之处,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内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有助于营造公平合理的学术环境、提升研究水平和效率、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培养学术新人的规范意识、扩大国际学术同行交流。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有机体,涉及到研究主体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形式的技术规范、研究内容的实质规范,具体说来,包括了学科基本概念和术语规范、学术原理命题规范、学科方法规范、职业伦理规范等。本文的研究是对这些规范内容的提炼总结,通过分析这些规范的理论研究视域和建设策略,来达到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深入认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深远地影响着学术交流、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应当言之有物,论证有据,令学术同行共享各自的研究经验,启迪新的学术思想火花,所有这些均取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程度。学术积累对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术规范要求这种学术积累必须来自于各种大大小小的创新,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学术规范并不是限制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恰好相反,而是合理调整学术创新的途径,明确研究中的创新宗旨,促进真正的学术创新。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只是一个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图书馆学研究的创新,规范与创新,两者相得益彰。提倡学术规范,并不是扼杀创新,而是为创新树立一个公认的行为准则,避免创新走弯路。进行创新的同时,也是对现有学术规范的一种检验,如果实践证明现有的学术规范会阻碍创新,那么就应当修正那些不合理的学术规范。总之,学术规范和创新两者不可偏废,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推动着彼此的良性发展。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问题——创新——确立规范——新问题——再创新——再规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此循环反复,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相关研究才能从低级走向高级,逐步完善。调查发现,目前相当多的研究人员对图书馆学的研究步骤、写作要领、引文选择、学术批评和评价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法规等认知有限,有的甚至一无所知,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知识的研究与传播。国外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的研究水平高于国内,尤其是在各种规范文本的研制与编写方面,也有必要广泛涉猎和借鉴国外有关成果,以期不断改进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发现,图书馆学学术规范至少包括8大规范。这些规范既有与其他学科共有的通用性规范,亦有其个性化规范。不论是通用还是个性规范都对图书馆学的学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必须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研究与传播,加强对研究人员,尤其是青年学者、研究生等的学术训练和研究伦理教育,回归学术研究的本质,不搞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和平庸研究,更不能搞虚假研究,确实促进图书馆学知识增量,不断提高图书馆学学科成熟度。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较系统地研究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规范与创新的关系;较完整地提出了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较详细地摸清了图书馆学研究遵守学术规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确立与完善,学术创新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其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反映出一定地域、时间和空间里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对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学术的发展与繁荣,从而有助于在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的认知上更加接近其真理。

秦将华[10](2011)在《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应用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的提供和保存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没有永久保存就没有长期利用。如同传统有形信息资源馆藏需要被安全存储以防止水灾、火灾、腐烂、盗窃等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样,数字信息资源馆藏也需要被保存在数字仓储系统中,以可靠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管理。要保障能够向用户提供长期、稳定、可靠、优质的信息服务,维系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交流服务体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图书馆需要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以保障数字形式的信息资源可被永久访问获取。本文主要分析构建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探索构建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方案。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建立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保存元数据标准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作用,概述了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立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标准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探讨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功能需求,参照OAIS功能模型构建了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功能框架,梳理了构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第三部分探讨了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方案的内容结构和元素组成;第四部分探讨了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方案的语义结构标准;最后一部分指出了构建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编排格式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编排格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霍顿·米夫林版小学《阅读》教科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教科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科书革新
        三 《阅读》教科书的价值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 研究对象:《阅读》系列教科书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借助CIR-FS框架形成研究思路
        二 四种研究方法的运用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 教科书
        二 阅读教学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第二章 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概述
    第一节 英语语言艺术标准的总体特点
        一 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的制定
        二 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的总体特点
    第二节 英语语言艺术标准的制定及其特点
        一 目标设置
        二 框架及内容的安排
        三 具体呈现特点
第三章 美国母语阅读教材的特征及《阅读》教科书编制
    第一节 美国母语阅读教材的一般特征
        一 美国母语阅读教材的编制特点
        二 美国母语阅读教材的内容特点
    第二节 《阅读》教科书编制
        一 《阅读》教科书的编制特点
        二 《阅读》教科书的构成体系
第四章 《阅读》教科书的内容建构
    第一节 《阅读》的课程内容规划
        一 文化选择:范围广、价值选择明确、建构方式多样
        二 知识规划:展现学科要素、重视联系
    第二节 《阅读》的教学支持
        一 教学支持的意义
        二 教学支持的构成及联系
    第三节 《阅读》的文本呈现
        一 文本呈现的意义:表意清晰有趣、符合审美
        二 文本呈现的结构及特点
第五章 《阅读》教科书的特征与启示
    第一节 课程内容规划中文化选择与知识规划的特征
        一 课程内容规划中文化选择的特征
        二 课程内容规划中知识规划的特征
    第二节 教学支持的特征
        一 连接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兴趣
        二 教学支持帮助促进思维发展
        三 创设学习情境,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第三节 文本呈现的特征
        一 结构清晰,呈现方式多样
        二 表现形式多样,且不同部分联系密切
    第四节 《阅读》教科书的启示
        一 提供策略指导
        二 促进思维发展
        三 彰显育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阅读》一至六年级课文题目统计
附录B 《阅读》一至六年级各单元主题统计
附录C 《阅读》一至六年级各单元活动、策略分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教师教学用书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三)康轩版国民小学国语教师手册
    二、定位与功能
        (一)教学用书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定位
    三、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简介
        (一)部编版之前的教师教学用书
        (二)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
    四、康轩版教师手册简介
        (一)康轩版教师专用课本
        (二)康轩版教师手册
第二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理念
    一、编写队伍
        (一)部编版:以教研员为主,部分为教科书编写人员
        (二)康轩版:以一线教师为主,全部为教科书编写人员
    二、编写理念
        (一)部编版:预留教学空间,强调实践性
        (二)康轩版:教学资源丰富,突出统整性
第三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结构
    一、版面设计
        (一)部编版:较为质朴,以文字呈现为主
        (二)康轩版:图文并茂、印刷精美
    二、全书结构
        (一)部编版:按板块划分,简要直观
        (二)康轩版:结构复杂,繁而不乱
    三、单元结构
        (一)部编版:由总到分,课型突出
        (二)康轩版:较为简单,突出单元主题
    四、单课结构
        (一)部编版:条目清晰,结构固定
        (二)康轩版:结构复杂且多样
第四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内容
    一、整体内容
        (一)部编版对课标呈现方式:作为教学设计依据,间接呈现较多
        (二)康轩版对课标呈现方式:直接与间接交互呈现,课课落实
    二、教学参考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口语交际
        (四)写作
    三、相同篇目比较
        (一)教科书编制比较
        (二)教学参考内容比较
第五章 编写启示与使用建议
    一、两版比较后的编写启示
        (一)编制方式启示
        (二)编写内容启示
    二、部编版使用情况调查与启示
        (一)使用情况调查
        (二)编写启示
    三、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建议
        (一)客观认识,避免过分依赖
        (二)仔细研究编制特点,真正落实教学内容
        (三)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我国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索引标准中有关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研究
        1.2.2 学术着作中有关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研究
        1.2.3 论文中有关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概述
        1.4.1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概念
        1.4.2 索引款目格式的历史演变
    1.5 数据来源
2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现状分析
    2.1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调查
        2.1.1 索引款目整体格式
        2.1.2 索引标目格式
        2.1.3 索引出处项格式
        2.1.4 标点符号应用格式
    2.2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2.1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2.2.2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应用存在问题的成因
3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意见形成过程
    3.1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形成依据及原则
        3.1.1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形成依据
        3.1.2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形成原则
    3.2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意见
        3.2.1 索引款目整体格式规范意见
        3.2.2 索引标目格式规范意见
        3.2.3 索引出处项格式规范意见
    3.3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意见合理性论证
        3.3.1 索引款目整体格式规范意见合理性论证
        3.3.2 索引标目格式规范意见合理性论证
        3.3.3 索引出处项格式规范意见合理性论证
4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整合归纳及应用示例
    4.1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整合归纳
    4.2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应用示例及说明
5 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应用方向
    5.1 完善图书内容索引质量评价标准
    5.2 完善图书出版规范评价体系
    5.3 完善索引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5.4 辅助图书内容索引数据库建设
6 研究结论及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篇目索引研究情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现状探究
    2.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分析
        2.1.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调查
        2.1.2 篇目索引现有编制流程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2.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分析
        2.2.1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调查
        2.2.2 篇目索引现有款目格式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3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事实依据和思路
    3.1 篇目索引典型案例
        3.1.1 《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
        3.1.2 《全国报刊索引》编制流程的优势与局限性
        3.1.3 《全国报刊索引》的款目格式
        3.1.4 《全国报刊索引》款目格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3.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思路
        3.2.1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
        3.2.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可行性
        3.2.3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基本原则
4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4.1 规范篇目索引总体编制流程
        4.1.1 引入篇目索引专业编制环节
        4.1.2 引入编辑出版质量控制环节
    4.2 规范篇目索引局部编制流程
        4.2.1 确定选题
        4.2.2 选取文献
        4.2.3 款目着录
        4.2.4 制定篇目索引规则
        4.2.5 款目标引
        4.2.6 款目排序
        4.2.7 技术整理
        4.2.8 三校一读
        4.2.9 定稿
5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5.1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基础
        5.1.1 期刊论文款目格式
        5.1.2 会议论文款目格式
        5.1.3 报纸文献款目格式
        5.1.4 学位论文款目格式
        5.1.5 专着文献款目格式
        5.1.6 专着析出文献款目格式
    5.2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总结
        5.2.1 款目格式的主要类别
        5.2.2 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
        5.2.3 着录项目的特殊情况处理
6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归纳
    6.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归纳
    6.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归纳
        6.2.1 析出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6.2.2 整本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改革开放以来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0.1.1 抗日战争档案
        0.1.2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0.1.3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0.1.4 研究范畴
        0.1.5 抗日战争档案的价值
    0.2 选题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选题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0.4 选题的创新及论文的不足之处
        0.4.1 选题的创新之处
        0.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主体
    1.1 图书馆系统
        1.1.1 国内图书馆系统
        1.1.2 国外图书馆系统
    1.2 纪念馆系统
        1.2.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2.2 各地抗战纪念馆
    1.3 博物馆系统
        1.3.1 公共博物馆
        1.3.2 民间博物馆
    1.4 党政机关
        1.4.1 党史史志部门
        1.4.2 人民政协
    1.5 科研院所和学会
        1.5.1 科研院所
        1.5.2 学会
    1.6 其他机构和个人
        1.6.1 其他机构
        1.6.2 个人
2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分类
    2.1 按汇编成果的收录地区范围分类
        2.1.1 地区性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2.1.2 全国性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2.2 按汇编成果的规模分类
        2.2.1 单部汇编成果
        2.2.2 丛书类汇编成果
    2.3 按汇编成果的表现形式分类
        2.3.1 文字类汇编成果
        2.3.2 图片类汇编成果
3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
    3.1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题
        3.1.1 以馆藏情况为依据进行选题
        3.1.2 以政治性目的为指导进行选题
        3.1.3 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进行选题
    3.2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材
        3.2.1 选材更重统战性
        3.2.2 选材更重广泛性
        3.2.3 选材更重民间性
    3.3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辑加工
        3.3.1 校勘符号各有不同
        3.3.2 拟题更具可读性
        3.3.3 综合使用各种编排方法
        3.3.4 字体、数字等其他方面
    3.4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辅文撰写
        3.4.1 辅文基本种类
        3.4.2 编有大量论述性的辅文材料
4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回顾与展望
    4.1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就
        4.1.1 编辑水平较高
        4.1.2 编纂成果可读性较强
    4.2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4.2.1 存在问题
        4.2.2 解决方法
    4.3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发展展望
        4.3.1 编纂内容更加丰富
        4.3.2 编纂水平不断提高
        4.3.3 编纂形式趋向数字化和多样化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及范畴界定
        0.1.1 抗日战争档案
        0.1.2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0.4 创新和不足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之处
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历史沿革
    1.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萌芽期(1978-1985)
        1.1.1 革命根据地档案编纂成果居多
        1.1.2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意识较弱
    1.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成长期(1986-1999)
        1.2.1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意识明确
        1.2.2 国家级档案馆积极发挥其带头作用
        1.2.3 重视日本侵华档案的编纂
        1.2.4 政府公务档案编纂成果涌现
    1.3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发展期(2000-2014)
        1.3.1 省市级档案馆逐渐重视抗战档案的编纂
        1.3.2 台湾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果面世
        1.3.3 抗战损失档案编纂成果面世
    1.4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繁荣期(2015-至今)
        1.4.1 国家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1.4.2 编纂主体更为广泛
        1.4.3 编纂内容更为丰富
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
    2.1 中日双方交战人员
        2.1.1 中国抗日军民
        2.1.2 日本侵华军民
    2.2 战争活动
        2.2.1 中国抗日活动
        2.2.2 日本侵华行径
    2.3 政务文件
        2.3.1 共产党文件
        2.3.2 国民政府文件
        2.3.3 伪满政府文件
    2.4 抗日战争时期各类情况统计
        2.4.1 人口和财产损失情况
        2.4.2 财政状况
    2.5 犯人供述
        2.5.1 日本战犯自供
        2.5.2 汉奸自供
    2.6 其他
        2.6.1 历史事变
        2.6.2 战区受降
3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
    3.1 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题
        3.1.1 选题依据
        3.1.2 选题特点
    3.2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果的命名
        3.2.1 题名的命名
        3.2.2 标题的命名
    3.3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的加工
        3.3.1 文字的校勘
        3.3.2 数字的着录形式
        3.3.3 档案内容的删减
        3.3.4 “错误”信息的处理
    3.4 抗日战争档案的编排
        3.4.1 时间顺序排列法
        3.4.2 “主题+时间”排列法
        3.4.3 “主题+文种+时间”排列法
        3.4.4 “机构+时间”排列法
        3.4.5 “地域+时间”排列法
    3.5 辅文的撰写
        3.5.1 评述性辅文
        3.5.2 查考性辅文
        3.5.3 检索性辅文
4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总结与展望
    4.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成就与特点
        4.1.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成就
        4.1.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特点
    4.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不足与对策
        4.2.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存在的不足
        4.2.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解决对策
    4.3 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展望
        4.3.1 编纂选材更加注重多馆合作
        4.3.2 编纂内容更广、更深、更精
        4.3.3 编纂队伍更加专业化和学术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论我国科学文献的结构性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文献的规范结构
    1.1 标准的科学文献结构范式
    1.2 结构规范化的必要性
2 我国论着的结构缺陷
    2.1 过往的相关文献调研
    2.2 对当前状况的一次调查
3 科学文献结构性缺陷的危害性
    3.1 参考文献
    3.2 书后索引
    3.3 作者简介
4 尽快实现科学文献结构规范化
    4.1 作者的规范意识和责任
    4.2 编辑的规范意识和责任
    4.3 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作为

(8)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传承与突破: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问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分析
    2.2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界定
    2.3 图书馆学学术创新的界定
    2.4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2.5 主要理论概述
第三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现状问卷与访谈调查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过程
        3.1.2 调查分析
    3.2 专家访谈
        3.2.1 访谈过程
        3.2.2 访谈分析
第四章 图书馆学期刊论文撰写规范文本调查分析
    4.1 调查过程
    4.2 调查分析
第五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成就、失范表现及原因分析
    5.1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建设的成就
    5.2 图书馆学学术失范表现
    5.3 图书馆学学术失范原因分析
        5.3.1 外部原因
        5.3.2 内部原因
第六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的内容阐释
    6.1 图书馆学基本规范
    6.2 图书馆学研究程序规范
    6.3 图书馆学写作规范
    6.4 图书馆学引文规范
    6.5 图书馆学成果发表规范
    6.6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规范
    6.7 图书馆学学术评价规范
    6.8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规范
第七章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实施对策与建议
    7.1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的保障原则
    7.2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建设的主要途径
        7.2.1 培养学术道德修养
        7.2.2 改革学术管理体制
        7.2.3 借助社会公众力量
    7.3 图书馆学学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7.3.1 塑造合理的创新思维
        7.3.2 提炼科学的创新技法
        7.3.3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7.3.4 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7.3.5 把握社会的确切需求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应用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
        1.2.2 构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简述
    1.4 构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关键问题
        1.4.1 关键问题之一——信息组织
        1.4.2 关键问题之二——长期保存
        1.4.3 关键问题之三——标准规范
    1.5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构建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总体思路
    2.1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保存对象与功能要求
        2.1.1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保存对象
        2.1.2 基于资源类型的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保存策略
        2.1.3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功能要求
    2.2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功能框架
        2.2.1 OAIS 参考模型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2.2 基于OAIS 的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功能框架
    2.3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相关技术
        2.3.1 数字资源保存管理相关技术
        2.3.2 数据校验相关技术
        2.3.3 数据管理相关技术
        2.3.4 存储管理相关技术
        2.3.5 与访问相关的主要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方案设计
    3.1 保存元数据的含义
    3.2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3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所涉及信息范围的界定
    3.4 基于OAIS 参考模型的保存元数据框架
    3.5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元素集的确定
        3.5.1 医学图书馆技术元数据元素集
        3.5.2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元素集
        3.5.3 医学图书馆描述元数据元素集
        3.5.4 医学图书馆管理元数据元素集
    3.6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整体结构与全部元素详细说明
        3.6.1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总体结构表
        3.6.2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的元素定义方法
        3.6.3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的元素定义
        3.6.4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的语法描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学图书馆保存元数据方案的语义结构标准
    4.1 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取值规范
        4.1.1 国际常用数字资源唯一标识方案
        4.1.2 推荐使用的各类文献唯一标识符取值规范
    4.2 医学图书馆主题元素标引规范
        4.2.1 医学图书馆分类号标引规范
        4.2.2 医学主题词标引规范
        4.2.3 “临床应用”分类方法
        4.2.4 “研究证据类型”分类方法
        4.2.5 医院“科室类别”分类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5.2 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
    5.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医学图书情报机构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编排格式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霍顿·米夫林版小学《阅读》教科书分析[D]. 冯旭.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D]. 李惟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我国图书内容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化研究[D]. 万夙婕.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 [4]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D]. 张语桐.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 [5]改革开放以来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研究[D]. 梁爽. 辽宁大学, 2019(01)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研究[D]. 苏亚云. 辽宁大学, 2019(01)
  • [7]论我国科学文献的结构性缺陷[J]. 夏侯炳. 图书馆研究, 2018(05)
  • [8]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9]传承与突破:图书馆学学术规范与创新研究[D]. 王浩.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医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应用框架研究[D]. 秦将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标签:;  ;  ;  ;  

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助信息格式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