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中江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一、中江县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琴[1](2021)在《“华西-金堂”分级协同诊疗医联体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艳[2](2021)在《H医院医联体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宋惠芳[3](2016)在《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当代中国,21世纪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符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和一种新的气象: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重,中国政治生活中一系列主题语或话语解释框架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这样的语境下,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探讨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为研究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城乡环境协调发展,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认识经历了未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到逐渐重视其作用的发展过程。当前,“自然分割”与“制度分割”双重叠加致使城乡环境利益关系遭受严重破坏,中国特有的国情(二元环境结构、工业化进程的紧迫性、庞大的人口总量、城乡自然禀赋差异)使得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遇到种种制肘;对马克思城乡差别思想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误解使得城乡环境利益协调过程中走了弯路、错路;再加上资本的趋利性、政府的缺位与错位、科学技术的崇拜、城乡环境公平意识缺失等因素,使得城乡环境利益冲突不断。面对城乡环境利益冲突,当务之急便是构建实现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1+2+5”保障框架:“1”指一个指导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理论;“2"指两大主体自觉,即城乡与城乡居民的环境保护责任;“5”指五大保障,即发展城乡绿色生产力,完善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健全城乡环境法制和严格执法,充分发挥公民个人、城乡社区和环保公益组织的积极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城乡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从而推动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实现。

武振宏[4](2016)在《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膨胀给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的公共服务供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公众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政府机构日益臃肿、冗官冗员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双低下对公共资源造成巨大浪费,政府财政赤字日益严重,政府信任危机愈演愈烈。针对上述问题,旨在降低政府成本、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打破政府垄断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在这场政府改革运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介入使得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政府不再具有垄断地位,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与企业、社会组织平等协作,共同为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做贡献。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理论支撑。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构建提供了启示和方法论基础。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普遍的认识是,就供给的效率方面而言,私人部门是远远高于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把政府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引入服务的承接者,使政府与承接者共同参与竞争。另外,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认为,要建立讲究效果的政府,要对部门业务进行衡量,实施绩效管理手段,设定绩效测量标准,实施严格的绩效评估。所以,在研究政府购买社保基本公共服务机制的过程中,要把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指导,要注重政府效率及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福利多元主义的关键是将多元主体尤其是市场主体引入到福利服务的供给上,让市场主体参与,使得社会公共服务能得到良性的竞争,从而增加公共服务的产品、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增多用户的选择。由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可以得知要打破政府垄断的供给模式,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促进购买服务的发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将近4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加快发展机遇期相随而来的是,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在近年来集中显着的爆发,政府职能的转变也迫在眉睫。当人民大众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温饱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其消费需求向公共物品服务和准公共物品服务的转变,需要政府转变其职能,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需求。但是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有其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和缺陷。首先,政府掌控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过宽,就会诱发市场失灵。政府部门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花费的信息费用往往过高,即政府的信息成本太高。其次,政府提供这种单一的方式,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涵盖范围广,种类复杂,意义重大,单纯依靠政府,人力、物力、财力毕竟有限,必然不能满足大部分公共需求。况且,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了解的需求,往往只是部分人的偏好。只有让市场主体介入,市场主体才是了解民众需求方向标的最佳主体。再次,政府大力投入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然会造成政府机构冗杂、财政支出过多。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养老、医疗、残疾人救助等领域,针对这些单一板块,国内外学者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对购买过程的绩效评价及机制优化问题则研究较少,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分析、运行机制、购买方式和满意度的研究,而针对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比较稀少,尤其针对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研究以及机制如何优化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实践调研、数据挖掘与分析,尽可能全面掌握并科学评价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运行状况,最终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并针对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模式提出系统的优化方案,以期从理论上拓展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研究,并就购买机制优化提供参考意见。任何理论的构建都是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作用,探索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就是为实践中政府购买活动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对河南、南京、北京地区的政府购买活动进行分析,并对德阳市的购买活动进行实地调查绩效评价,为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提供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并对其购买机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在实践上为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有效的参考。在此背景下,本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国际到国内,从兄弟省份到四川省的探索实践,通过理论梳理、实践调研、数据挖掘与分析,全面掌握并科学评价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运行状况,并就典型案例德阳市的实践,分析构建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相应的提出机制优化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提供一点思路。本文的写作框架为一个绪论、五章主体、一个优化建议。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分析了研究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对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的总结,再次介绍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支持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的新公共管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为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是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通过对“向谁买”、“买什么”、“怎么买”以及公共服务提供时的风险控制、绩效评价进行逐一分析说明,厘清购买的运行机制以及内在机理。第四章是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介绍国外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主要形式与特点、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期通过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的探索实践服务。第五章是国内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典型模式的探索实践,分析介绍国内典型地区的政府购买实践。通过对宜阳县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北京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索,分别分析了各地区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第六章以四川省德阳市为典型案例,介绍了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其绩效进行评价。第七章主要从购买资金的筹集、购买内容、购买程序、绩效评价以及道德风险控制五个方面对我国开展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出机制优化建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分解了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为评价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深化发展。另外,文章以四川省德阳市为案例,通过实地调研,为德阳市提高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效率贡献了相对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提供了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

吴颖[5](2016)在《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文中指出计量作为保证实现全国区域内量值统一、保障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类交流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国外的相关经验,国家都把计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融合,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趋于频繁,国际间进行量值的传递也日益增多,计量溯源的区域由单一国家向全球化转变,对计量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法定计量机构作为计量服务的最重要提供者,它主要承担着服务于计量基础、计量社会事业、计量应用三方面的工作。法定计量机构从计划经济时代一路发展,现阶段虽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计量服务体系,但是由于其特有发展的轨迹使得其在提供计量服务时伴随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才能提供更好的计量服务,计量界内外对此发出了许多声音。通过对计量服务供给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德阳市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计量服务供给模式,期望解决现在计量服务出现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计量服务供给的主体进行了描述,对法定计量机构在提供计量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阐述了计量服务供给情况,对各自存在的问题梳理分析。并对德阳市在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案例进行分析,立足我国计量事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计量服务模式。该模式是该通过对现有法定计量机构进行改革,一方面建立新的国家法定计量机构体系,由国家级计量机构和省级计量机构两级构成,另一方面将原来法定计量机构的计量应用服务剥离出来成立大区计量检测公司,从根本上解决法定计量机构职能混乱的问题。最后,分别在新的计量服务模式下对、计量社会事业、计量应用这两方面服务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游永宁[6](2015)在《四种水生蔬菜的转录组学研究及EST-SSR标记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水生蔬菜的很多种类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独特的口感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深受菜农和大众的喜爱。但是目前针对水生蔬菜的遗传学研究和基因组信息还比较缺乏。鉴于此,针对四种常见的水生蔬菜(莲(Nelumbo nucifera)、芋(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ot)、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 var. sinensis (Sims) Makino)和荸荠(Eleocharis dulcis)),本文开展了转录组学研究,EST-SSR标记的开发,品种间亲缘关系鉴定,指纹图谱构建以及品种纯度鉴定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莲的转录组学研究,EST-SSR标记的开发及栽培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本研究应用Illumina HiSeqTM2000平台对野生花莲和栽培藕莲的顶芽进行转录组深度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获得10.1Gbp和9.9Gbp的短序列,通过Trinity软件进行从头组装,分别得到111,925和100,016个叠连群,其序列长度超过200bp,经过进一步地拼装,获得105,834个共有叠连群,平均长度为722bp。利用MISA软件检测到11,178个SSR位点,再通过Primer3.0软件设计了6,568对引物。我们利用Perl脚本根据电子多态性预测合成了38对引物;又随机合成了72对引物,用51份莲样品验证它们的扩增效果和多态性,其中91(82.7%)对引物扩增成功,其中80对引物具有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为2到17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19-0.87。基于Jaccard相似系数的UPGMA树系图表明莲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较低,而与表型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2.芋的转录组学研究,EST-SSR标记的开发及栽培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本研究应用Illumina TruSeqTM平台对芋的营养生长期叶片进行转录组深度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共获得4.5Gbp的短序列,平均长度为100bp,通过Trinity软件进行从头组装,得到52,935个叠连群,平均长度为588.5bp。对转录本数据进行了NR, GO和KOG注释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利用MISA软件检测到5,278个SSR位点,再通过Primer3.0软件设计了2,858对引物。我们随机合成了其中的100对引物,并用69份样品(其中68份芋和1份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验证它们的扩增效果和多态性,其中72(72.0%)对引物扩增成功,6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为2到14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1-0.82。从芋中开发的SSR标记在海芋中的转移率为36.11%(26/72)。基于Jaccard相似系数的UPGMA树系图表明芋的亲缘关系与形态特征或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慈姑的转录组学研究,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本研究应用Illumina TruSeqTM平台对慈姑的营养生长期叶片进行转录组深度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共获得4.7Gbp的短序列,平均长度为100bp,通过Trinity软件进行从头组装,得到51,836个叠连群,平均长度为680bp。对转录本数据进行了NR,GO和KOG注释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利用MISA软件检测到3,861个SSR位点,再通过Primer3.0软件设计了2,476对引物。我们随机合成了其中的100对引物,并用81份样品(其中79份慈姑和2份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验证它们的扩增效果和多态性,其中79(79.0%)对引物扩增成功,其中68对引物具有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为2到11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1-0.84。从慈姑中开发的SSR标记在矮慈姑中的转移率为91.14%(72/79)。基于Jaccard相似系数的UPGMA树系图表明慈姑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4.荸荠的转录组学研究,EST-SSR标记的开发。本研究应用Illumina TruSeqTM平台对慈姑的营养生长期叶片进行转录组深度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共获得4.7Gbp的短序列,平均长度为100bp,通过Trinity软件进行从头组装,得到40,796个叠连群,平均长度为616.6bp。对转录本数据进行了NR,GO和KOG注释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利用MISA软件检测到2,570个SSR位点,再通过Primer3.0软件设计了1,606对引物。我们随机合成了其中的100对引物,验证它们的扩增效果,其中77(77.0%)对引物扩增成功。5.三种水生蔬菜的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品种纯度鉴定。以22份中国莲栽培品种为材料,结合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构建其SSR指纹图谱,并从中筛选出6对高多态性并能区分所有材料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再选出3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较高的引物作为候选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90份太空莲36号材料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其纯度为93.3%(84/90)。以46份芋栽培品种为材料,结合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构建其SSR指纹图谱,并从中筛选出20对高多态性并能区分所有材料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利用前12对核心引物对90份山东8502芋材料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其纯度为98.9%(89/90)。以10份慈姑栽培品种为材料,结合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构建其SSR指纹图谱,并从中筛选出3对高多态性并能区分所有材料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再选出9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较高的引物作为候选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90份武汉慈姑进行纯度鉴定,得到武汉慈姑的纯度为100.0%(90/90)。本研究首次对四种水生蔬菜进行转录组学研究,利用深度测序技术获得了大量的转录组序列及EST-SSR标记,对进一步开展功能基因克隆,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以及标记辅助育种均有重要的意义。

肖育才[7](2014)在《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分权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奇迹”同时,中国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却表现不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并未实现均等化。可见,中国的分权化改革带来了快速经济增长但并没有同时在社会福利改善方面起得很好的绩效,从世界各国分权改革实践经验来看,分权改革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或者社会福利的改善,究其原因,分权的绩效主要受到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为在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政自由裁量权,同时地方政府有着自身的偏好,再加上分权体制下的财政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分权体制下不同国家地方政府行为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分权绩效的差异。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实行分权化改革,经济上的分权改革使得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财政体制上也实行了分权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这种制度变化为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提供了动力,从而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持续的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的财政体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确立的财政分权体制,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中国的现实,中国现行财政分权是一种表现为财政收入集权而财政支出分权的体制,并且只是规范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关系,省以下财政关系并没有明确规范,在各省级政府比照中央与省的财政体制来设定省以下财政体制的现实下,中国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普遍出现了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并且地区间财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实现均等化。而转移支付则成为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就分税制改革后建立的转移支付制度运行效应来看,并没有很好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特别是县级为代表的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较为堪忧。另外,新一届政府对于民生领域更加关注,习主席提出了“中国梦”的理念,而随后的十八界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并且在财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以及各级政府根据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来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等相应的要求,如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是财税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研究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此也进行广泛的研究,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涉及到对转移支付制度的绩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进行的研究、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实证研究、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等方面,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取得有益的结论,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例如:在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研究中关于规范的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在实证分析中更多关注的省级层面,而县级层面关注度不够;关于转移支付制度构建中更多关注在机会平等,而财政激励因素考虑相对较少等方面。鉴于此,本文对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均等化进行相应的研究,从理论上并结合中国现实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构建一个转移支付——财政激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四川省为例就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的均等化效应、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省以下转移支付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包含五章,共十一万余字,结构如下:第1章为导论,首先对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进行说明,然后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介绍,并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发现研究的不足,为本文研究提供切入点,形成本文研究的逻辑体系和基本结构。最后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主要的研究方法,并阐明研究中的创新和局限性。第2章作为本文的逻辑分析起点,将对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相关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梳理,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理论框架。首先,对转移支付的一般性理论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对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溯源、转移支付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与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与评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最后,根据前面相关理论分析,构建一个转移支付——财政激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是对财政分权下转移支付如何实现财政均等和财政激励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保障地方政府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同时激励地方政府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偏好现实机制,为本文后面的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分析基础。第3章是转移支付对省内县际财政均等化效应实证分析。首先,以四川省为基础,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对四川省省内县际的初始财力不均等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对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总量以及人均量进行分析,并对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进行分析;最后,转移支付对四川省县级政府均等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第4章是对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就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行理论和模型分析;然后,对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以四川省县级数据为基础,对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基础上研究转移支付提升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机制和现实逻辑,如何在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兼顾均等性和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第5章,在对前面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现实分析基础上,探索一个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制度及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对兼顾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协调及其路径选择进行规范分析;然后,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且兼顾财政激励的中央对省及规范的省对县(市)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本文的相关研究可能具有如下的创新之处:1.对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逻辑关系和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转移支付来平衡财力差异,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就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而关于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和逻辑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则结合中国现实深入分析转移支付—财政激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互动机制和现实逻辑,从理论上和现实上理顺在中国分权体制下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2.将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深入到县级层面进行研究。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主要是以省级基本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而中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县级,并且县级相对于省级存在更大的空间异质性,而本文以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研究对象,并就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激励以及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分析,将该领域研究深入到更能代表中国现实的县级层面。3.对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制度构建进行了探索。关于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国内学者大多数考虑更多的是其财政均等性,并且更多的是从如何构建规范性的转移支付制度考虑,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行为会影响转移支付制度效应,在转移支付中应该考虑激励因素,而本文对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且兼顾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进行探索,主要是如何构建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将其应用到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由于受到本文笔者研究能力以及研究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可能存在以下不足和局限:1.本文在理论研究上希望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基本公共服务均化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但由于自身研究能力所限,理论模型分析不够深入,更多的是以中国现实为基础进行的逻辑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2.由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以四川省县级数据为基础,而全国不同省份存在较大差异,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所以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应该分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对这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3.由于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财政部国库司编制的《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笔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又考虑到2007年政府财政收支科目重新分类以及四川2008年“汶川地震”后转移支付变动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选择的数据时间段为2002—2006年的数据,数据较为陈旧,这也是本文研究中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改进。4.在兼顾均等与激励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以及省以下转移至支付制度设计中,只是基于机会公平和财政激励的思想做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并没有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细化深入的研究,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更深入具体的研究。总之,本文是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探索性研究,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都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还有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细化的研究,而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笔者今后研究的方向。笔者也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指点。

余慧[8](2012)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张科[9](2012)在《班级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 ——以中江县A中学C班为例》文中指出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表现更突出,独生子女的增多,留守学生的大量涌现使现在的班级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文笔者所在学校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实行分层教育,按学生成绩和表现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次班级的学生是由成绩不理想或者表现不好的学生而组成。笔者所带班级是一个C层级班级,班上的后进生特别多,给班级管理带很大的难度。笔者就中江县A中学C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两名后进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较差,情感脆弱,独立意识不强,有强烈的逆反心。他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成为了学校真正的弱势群体。笔者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从班级管理入手,提出了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刘宁[10](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二、中江县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江县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3)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主要概念阐述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创新之处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
        一、辩证地看待城乡对立
        二、城乡融合的历史必然与途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
        一、劳动者的环境利益被侵蚀
        二、建立社会主义保护环境利益
第二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认识的演进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认识的演进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认识的特征分析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认识的特征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环境利益关系认识的特征
第三章 当前我国城乡环境利益冲突的表现
    第一节 城市发展对农村环境利益的侵蚀
        一、城市发展过度开发农村资源
        二、城市向农村转嫁污染
    第二节 农村发展对城市环境利益的侵蚀
        一、农村不科学的生产方式污染城市环境
        二、农村向城市出售有毒农副产品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造成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冲突的国情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钳制
        二、工业化进程紧迫性对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破坏
        三、庞大的人口总量对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冲击
        四、自然禀赋差异对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制肘
    第二节 造成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冲突的思想因素
        一、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差别思想的曲解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曲解
    第三节 造成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冲突的其他主要因素
        一、资本的逐利性
        二、政府的缺位与错位
        三、科学技术的崇拜
        四、城乡环境保护法治的欠缺
        五、城乡环境公平意识的缺失
第五章 当前实现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理论
        一、城乡基于共同的环境利益结成环境共同体
        二、城乡环境利益协调应满足城乡居民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三、建设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实现城乡环境利益协调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环境利益协调
    第二节 经济路径:发展绿色生产力
        一、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城乡环境利益协调的重要保证
        二、积极发展城乡绿色生产力
    第三节 政治路径: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一、政府是实现城乡环境利益协调最重要的主体
        二、健全政府环境保护职能
    第四节 法律路径:完善立法与严格执法
        一、完善城乡环境法制
        二、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坚持严格执法
    第五节 社会路径:个体、社区与环保公益组织
        一、发挥城乡居民的主体能动性
        二、发挥城乡社区的作用
        三、发挥环保公益组织的功能
    第六节 技术路径:科学技术
        一、依靠科技治理城乡环境
        二、依靠科技建设城乡美丽家园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依据的研究
        1.2.3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的研究
        1.2.4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风险控制的研究
        1.2.5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
2. 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 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3.1 购买主体
    3.2 购买内容
    3.3 购买程序
    3.4 风险控制
    3.5 绩效评价
4. 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4.1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4.2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4.2.1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
        4.2.2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4.3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国内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典型模式探索实践
    5.1 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探索实践
        5.1.1 宜阳县单病种限价管理的探索
        5.1.2 宜阳县综合支付改革的探索
    5.2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实践
    5.3 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的探索实践
        5.3.1 北京市特色的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模式
        5.3.2 北京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模式的实施情况
        5.3.3 北京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模式的评价指标情况
        5.3.4 北京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案例分析
    6.1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
        6.1.1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6.1.2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购买机制
    6.2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
        6.2.1 问卷的开发与问卷的发放
        6.2.2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6.2.3 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7. 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化对策
    7.1 基于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的优化对策
    7.2 基于购买内容方面的优化对策
        7.2.1 扩大购买的范围和数量,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7.2.2 促进经济增长,提供资金保障
        7.2.3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7.3 基于购买程序方面的优化对策
        7.3.1 购买过程中引入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
        7.3.2 规范购买程序
        7.3.3 资金整体上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7.4 基于风险控制的优化对策
        7.4.1 购买程序透明化,减小政府的自由裁量权
        7.4.2 营造公平购买环境,保证社会组织主体独立性
        7.4.3 建立约束机制,防止“不达标”现象
    7.5 基于绩效评估的优化对策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宗旨
        1.3.2 分析思路与框架
        1.3.3 研究范式和方法
    1.4 小结
第二章 计量服务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计量服务的基本概念
        2.1.1 计量的定义
        2.1.2 计量服务的类型
        2.1.3 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类型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计量服务供给模式描述
    3.1 计量服务供给主体情况描述
        3.1.1 计量服务供给主体的分类
        3.1.2 计量服务供给各主体情况描述
    3.2 我国法定计量机构情况描述
        3.2.1 计量监督管理体制及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体系
        3.2.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职责
        3.2.3 法定计量机构主要问题描述
        3.2.4 法定计量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尝试情况
    3.3 小结
第四章 我国计量服务供给情况及主要问题
    4.1 计量基础服务供给情况及主要问题
        4.1.1 计量基础服务供给情况
        4.1.2 计量基础服务供给的主要问题
    4.2 计量社会事业服务供给情况及主要问题
        4.2.1 计量社会事业服务供给情况
        4.2.2 计量社会事业服务供给的主要问题
    4.3 计量应用服务供给现状及主要问题
        4.3.1 计量应用服务供给现状
        4.3.2 计量应用服务供给的主要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案例
    5.1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的典型性
        5.1.1 选取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案由分析
        5.1.2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典型性分析
    5.2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案例描述
        5.2.1 案例的背景与现状
        5.2.2 德阳市提供计量服务的现状
        5.2.3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改变的过程和措施
    5.3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转变的成效
        5.3.1 计量社会事业服务方面的成效
        5.3.2 计量应用服务方面的成效
    5.4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主要的经验
        5.4.1 德阳市在计量社会事务服务方面的经验
        5.4.2 德阳市在计量应用服务方面的经验
        5.4.3 德阳市计量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6.1 构建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
        6.1.1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描述
        6.1.2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特点
    6.2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实现方法
        6.2.1 计量基础服务的供给模式不变
        6.2.2 提供计量社会事业服务的新供给模式具体实现方法
        6.2.3 提供计量应用服务的新供给模式具体实现方法
    6.3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与可能出现的问题
        6.3.1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在提供计量社会事业服务的优势
        6.3.2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在提供计量应用服务的优势
        6.3.3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
    6.4 小结
第七章 新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的建议
    7.1 在计量基础服务方面的政策与建议
        7.1.1 加大计量基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7.1.2 加大计量基础研究开发项目投入
    7.2 在计量社会事业服务方面的建议
        7.2.1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强制目录范围
        7.2.2 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更新相关设备
        7.2.3 加强人员培训、合理配置岗位
    7.3 在计量应用服务方面的政策与建议
        7.3.1 完善政策法规,为计量市场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7.3.2 推动行业协会的发展,加强行业自律
        7.3.3 推进注册计量师制度,技术人员实现资质管理和分层管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四种水生蔬菜的转录组学研究及EST-SSR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水生蔬菜概述
        1.1.1 本研究涉及的四种水生蔬菜
        1.1.2 水生蔬菜的应用价值及面临的问题
    1.2 新一代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1.2.1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作物遗传和育种上的应用
        1.2.2 作物改良的前景
    1.3 遗传标记
        1.3.1 形态学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物化学标记
        1.3.4 免疫学标记
        1.3.5 分子标记
    1.4 分子标记的应用
        1.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1.4.2 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
        1.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莲的转录组学研究和EST-SSR的开发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剂及仪器
        2.2.3 莲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2.2.4 EST-SSR标记开发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6 花莲和藕莲EST-SSR位点多态性的预测分析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莲转录组通过Illumina测序的原始数据的组装
        2.3.2 不同类型的EST-SSR位点的识别、频率和分布
        2.3.3 EST-SSR标记的开发和验证
        2.3.4 花莲和藕莲EST-SSR位点多态性的预测分析
        2.3.5 莲的栽培品种和野生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芋的转录组学研究和EST-SSR的开发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剂及仪器
        3.2.3 芋c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3.2.4 基因预测及注释、功能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的构建
        3.2.5 EST-SSR标记开发
        3.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芋转录组通过Illumina测序的原始数据的组装
        3.3.2 基因预测及注释、功能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的构建
        3.3.3 不同类型的EST-SSR位点的识别、频率和分布
        3.3.4 EST-SSR标记的开发、验证及其转移率
        3.3.5 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慈姑的转录组学研究和EST-SSR的开发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试剂及仪器
        4.2.3 慈姑c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4.2.4 基因预测及注释、功能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的构建
        4.2.5 EST-SSR标记开发
        4.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慈姑转录组通过Illumina测序的原始数据的组装
        4.3.2 基因预测及注释、功能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的构建
        4.3.3 不同类型的EST-SSR位点的识别、频率和分布
        4.3.4 EST-SSR标记的开发、验证及其转移率
        4.3.5 慈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荸荠的转录组学研究和EST-SSR的开发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试剂及仪器
        5.2.3 荸荠c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5.2.4 基因预测及注释、功能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的构建
        5.2.5 EST-SSR标记开发
        5.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荸荠转录组通过Illumina测序的原始数据的组装
        5.3.2 基因预测及注释、功能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的构建
        5.3.3 不同类型的EST-SSR位点的识别、频率和分布
        5.3.4 EST-SSR标记的开发和验证
    5.4 讨论
第六章 三种水生蔬菜的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品种纯度鉴定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试剂及仪器
        6.2.3 PCR扩增
        6.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三种水生蔬菜的SSR核心及候选引物
        6.3.2 三种水生蔬菜的二进制分子身份证
        6.3.3 三种水生蔬菜的品种纯度鉴定
    6.4 讨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简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的方法
        1.4.2 理论分析的方法
        1.4.3 实证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
    1.7 论文主要创新
    1.8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2. 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理论分析
    2.1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分析
        2.1.1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和特点
        2.1.2 转移支付的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分析
        2.1.3 转移支付的类型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2.1.4 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经济因素与政治考量
    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2.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界定
        2.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2.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
    2.3 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2.3.1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回顾
        2.3.2 中国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分析
        2.3.3 转移支付、财政激励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3. 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均等化效应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3.1 引言
    3.2 分析方法及数据阐述
    3.3 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前的初始财力差异分析
    3.4 四川省县级政府获得转移支付的总量和人均量分析
        3.4.1 四川省县级政府获得转移支付总量分析
        3.4.2 四川省县级政府人均转移支付分析
    3.5 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最终财力差异分析
    3.6 四川省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均等化效应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四川省138个县(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理论分析
        4.2.1 转移支付、地区差异与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理论分析
        4.2.2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简单模型分析
    4.3 县级转移支付、“省直管县”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4 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
        4.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4.2 实证分析结果
        4.4.3 稳健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构建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制度
    5.1 转移支付的财政激励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1 转移支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
        5.1.2 转移支付的财政激励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2 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5.2.1 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
        5.2.2 兼顾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公式设计
    5.3 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5.4 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5.4.1 省以下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5.4.2 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5.4.3 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2.4 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2.4.1 代表城市——唐山
        2.4.2 代表城市——丽江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2.5 地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意大利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4.1 评价原则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4.3 评价体系释义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5.1.1 历史久远度
        5.1.2 遗产价值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5.2 地震影响评估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5.2.2 历史街区
        5.2.3 老城核心区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5.3.2 社会影响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5.4.1 保护规划
        5.4.2 恢复重建措施
        5.4.3 抗震性能
        5.4.4 城市规划布局
        5.4.5 保障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6.1.1 历史久远度
        6.1.2 遗产价值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6.2 地震影响评估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6.2.2 历史街区
        6.2.3 老城核心区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6.3.2 社会影响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6.4.1 保护规划
        6.4.2 恢复重建措施
        6.4.3 抗震性能
        6.4.4 城市规划布局
        6.4.5 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7.3.1 历史文化资源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7.3.4 防灾减灾系统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8.2 讨论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8.2.5 政策法规导向
    8.3 结论
    8.4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班级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 ——以中江县A中学C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案例法
        3. 调查法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班级管理
        2. 后进生
二、中江县A中学C班学生现状调查
    (一) 中江县A中学C班学生问卷调查
    (二) 中江县A中学C班后进生访谈
        1. 访谈德育处彭老师后进生L同学表现情况记录
        2. 对后进生X同学的家长访谈记录
    (三) 中江县A中学C班学生的主要问题
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自我因素
        1.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是非判断力不强
        2. 心理发育不良,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3. 情感脆弱,独立意识不强
        4. 意志薄弱,抵抗外部诱惑能力差
        5. 追求不健康的兴趣爱好,从众心理较突出
        6. 不热爱劳动
    (二) 家庭因素
        1. 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误区
        2. 家长缺乏表率作用,忽视自己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
        3.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而沦为后进生
        4. 留守学生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使孩子成为后进生
    (三) 学校因素
        1. 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 学校教育观念不正确导致学生后进
        3. 教育方法不当
        4. 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足
    (四) 社会因素
        1. 社会上不良思想的渗透
        2. 拜金主义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四、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班风建设,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 班级开展结对子模式,转化后进生
    (三) 做事公正、赏罚分明
    (四) 教师树立表率作用,与学生共同成长
    (五) 真心关爱后进生,尊重其人格
    (六) 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转化后进生
    (七) 利用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八) 家校互动,形成合力,促使后进生健康成长
        1.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2. 转变育人观念,德育为首、智育为主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现代林业
        2.1.2 政策
        2.1.3 林业投入
        2.1.4 公共财政
        2.1.5 林业生产布局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2.2 区域差异论
        2.2.1 区域差异概述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2.2.3 区域差异调控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5 公共财政理论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2.6 区域政策
        2.6.1 区域经济政策
        2.6.2 区域产业政策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2.8 小结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3.1 地区分类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3.3 小结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4.5 小结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5.5 小结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5 小结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7.5 小结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中江县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西-金堂”分级协同诊疗医联体案例研究[D]. 黄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H医院医联体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 李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当前中国城乡环境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 宋惠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优化研究[D]. 武振宏.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5]计量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D]. 吴颖.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5)
  • [6]四种水生蔬菜的转录组学研究及EST-SSR标记的开发[D]. 游永宁. 武汉大学, 2015(07)
  • [7]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肖育才.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9]班级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 ——以中江县A中学C班为例[D]. 张科.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3)
  • [10]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标签:;  ;  ;  ;  ;  

中江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