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石膏外敷治疗阳性疮痈300例临床观察

龙石膏外敷治疗阳性疮痈300例临床观察

一、龙石膏外用治疗阳性疮疡溃后30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龙[1](2019)在《外用中药海浮散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外用中药组方海浮散治疗创伤模型SD大鼠,观察愈合的效果并探讨海浮散对创面新生血管增值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通过手术方式建立背部开放创口的模型,造模成功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模型组)、B组(对照组)以及C组(实验组),每组30只。每日对不同处理组大鼠创面进行换药:A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冲洗,B组大鼠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C组大鼠给海浮散外敷换药,观察大鼠术后第1、3、7、14天的活动情况,记录创面愈合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且分别在不同时相进行创面组织取材,染色观察并计算创面的新生血管面积比;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以证明海浮散对创面愈合具有积极的影响。结果:1、术后第1、3天A、B、C组创面愈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7天和第14天B、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2、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三组大鼠创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初期时A组较为明显,随之三组浸润均逐渐减少;在三组大鼠的实验进程中,肉芽组织和成纤维细胞伴随着创面恢复而逐渐增多,且B、C两组增加较为显着;新生毛细血管呈现先增多后减少趋势,C组的血管面积比优于A组和B组(P<0.01),B组优于A组(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的表达高于A、B组,差异明显(P<0.05),且随愈合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第7d达到峰值。结论:1、海浮散可以促进大鼠背部创面加速愈合,从而提高愈合率与愈合质量。2、海浮散作用在大鼠创面时,可以调控干预创面组织的VEGF表达,从而影响创面毛细血管的增殖和分化,加速愈合。

翟世纯[2](2019)在《丹药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关观察使用含升丹药物对于临床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升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供相关临床资料。探索符合临床辩证思想的更加高效、安全的术后换药方式。方法:选取2018.1-2018.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符合诊断的肛周脓肿、肛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经过手术治疗后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符合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红升丹组)、对照组1(玉红纱条组)、对照组2(凡士林纱条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术后早期换药给予八二丹治疗,术后7天后换药给予九一丹,待脓腐脱落改用凡士林纱条,丹药的用药天数不超过14天,换药频率为每日1次。之后改使用凡士林纱条。对照组1换药使用玉红纱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2使用凡士林纱条换药。三组创面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贴膜法描计计算。观察三组创面的愈合时间、脓腐脱落时间,术后1天、3天、7天、14天的分泌物情况、肉芽生长情况、创面面积,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九一丹用药后创面局部皮疹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早起使用含有红升丹成分的掺药促进促进创面愈合、坏死组织脱落的临床疗效显着。小剂量短时间的外用是安全可靠的。

李璐瑒[3](2019)在《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制药水平落后,药品供给有限,医疗机构制剂是对市售药品的有效补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亦是如此,并且很能够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作为在北京中医医院使用数十年的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系根据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赵炳南的验方研制而来,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疮疡肿毒之热毒蕴结证,使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相关政策对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像芙蓉软膏这类临床应用历史较长、疗效深受认可、但缺少基础研究资料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研究,包括从组方理论到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从而为其在临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依据,这既是对传统中药制剂的传承和发扬,也符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进行组方分析和药效学、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的研究,为其在临床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依据,并形成关于该制剂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基础研究资料,从而进行更深一步的药学机理研究。研究方法1.以“芙蓉”为名的外治方剂统计分析:通过中医e百、药智数据(yaoZH)、中医世家等中医药古籍搜索引擎或数据库检索“芙蓉膏”、“芙蓉散”信息的古代文献,以其公开出版物的原始文献为准查询核对原文后,对结果进行筛选、汇总归类后,进行药味种类、用药频次等信息的统计分析;在药智数据(yaoZH)、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全文检索“芙蓉膏”、“芙蓉散”、“芙蓉软膏”等信息的现代文献,汇总并考证本研究芙蓉软膏处方组成和制剂标准,并对结果中其他以“芙蓉”命名的外治法方剂进行筛选、汇总归类后,进行药味种类、用药频次、功效主治等信息的统计分析。2.药效学研究:通过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两个经典抗炎药理试验,观察芙蓉软膏的抗炎消肿作用,通过大鼠模拟疮疡试验观察芙蓉软膏对治疗红肿热痛的阳性疮疡症状的作用。耳肿胀试验以扶他林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为对照药,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黄凡士林基质),阳性药对照组(扶他林7.50g/kg)、芙蓉软膏高剂量组(2.80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中剂量组(1.40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低剂量组(0.70g生药/kg组)。肉芽肿增生试验以扶他林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为对照药,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黄凡士林基质),阳性药对照组(扶他林5.00g/kg)、芙蓉软膏高剂量组(1.12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中剂量组(0.56g生药/kg组),芙蓉软膏低剂量组(0.28g生药/kg组)。模拟大鼠疮疡试验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百多邦组5.00g/kg、芙蓉软膏组0.70g生药/kg。除空白组外,用刀片在大鼠背部脱毛区划“十”字切口,致其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的阳性疮疡症状,观察并记录大鼠生理、行为特征,创面形态及死亡情况,具体包括体重、进食情况、毛色、活动情况、疮疡处组织情况、伤口愈合率、愈合时间、体表温度等,并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4、7d进行血常规的测定。3.安全性试验:选用家兔,将芙蓉膏3g、、2g、、1g及赋形剂(凡士林)分别涂抹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观察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反应情况。选用豚鼠,脱毛后涂抹药物,用2,4-二硝基氯代苯丙酮液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药物对动物的皮肤过敏反应。选用家兔,将芙蓉膏涂抹于脱毛后的完整皮肤,一日2次,芙蓉膏高、低剂量组累计给药剂量分别为8g/kg、、4g/kg即1.6g生药/kg、0.8g生药/kg,分别相当临床拟用量(0.0166g生药/kg)的96倍、48倍,观察给药后短期内对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并连续观察14d。4.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疮疡概念广泛,本部分研究选取一类特定疮疡疾病——疖,对应西医诊断为毛囊炎,用Excel软件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字,将60例明确诊断为毛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芙蓉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应用SPSS软件对病例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以“芙蓉”为名的外治法方剂用药规律及功效主治统计分析:古今以“芙蓉”命名的外治方剂众多,大多因含有木芙蓉而得名。木芙蓉的药用部位以叶为主,与本研究中芙蓉软膏使用木芙蓉叶一致。古代文献中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方剂与本研究中的芙蓉软膏组方配伍无一致之处;现代文献收载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方剂中,本研究中芙蓉软膏的成分木芙蓉、大黄、冰片、黄柏、黄芩、黄连、泽兰使用频率较高,排名前6位(其中两味并列第6位)。对现代文献中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方剂所有功效进行统计,发现“清热”、“止痛”(其中一方为镇痛)、“消肿”(其中一方为退肿)、“解毒”出现频率较高,排名前四位,与本研究中芙蓉软膏的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一致,在方剂主治方面,亦与本研究中芙蓉软膏的主治“疮疡肿毒之热毒蕴结证”基本一致。2.药效学研究结果:模型组小鼠左耳涂抹二甲苯后,耳片明显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扶他林组小鼠耳片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芙蓉软膏0.70g生药/kg、1.40g生药/kg组小鼠耳片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大鼠植入青霉素G药敏纸片7d,肉芽组织增重。与模型组比较,扶他林组大鼠肉芽重量明显降低(P<0.05),芙蓉软膏0.56g生药/kg组大鼠肉芽肿明显降低(P<0.05)。模拟大鼠疮疡试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体温均明显升高,芙蓉软膏组大鼠的进食量增加,符合中医阳证疮疡的证候学特征。与模型组比较,芙蓉软膏组和百多邦组给药3~7d,大鼠疮疡分值明显降低,两组疮疡愈合动物数明显多于模型组,疮面愈合率也相应提高。在血液学指标分析方面,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百多邦组和芙蓉软膏组WBC、MCH均显着降低,芙蓉软膏组Hgb显着升高。3.安全性试验结果:芙蓉膏各剂量组及赋形剂组经家兔完整皮肤多次性涂抹给药,去除药物及赋形剂1h、24h、48h、72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芙蓉膏各剂量组及赋形剂组经家兔破损皮肤多次性涂抹给药,芙蓉膏高、中剂量组去除药物1h、24h后,低剂量组去除药物1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轻度刺激性,芙蓉膏高、中剂量组去除药物48h、72h后,低剂量组去除药物24h、48h、72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去除赋形剂1h、24h、48h、72h后,皮肤刺激强度均为无刺激性。芙蓉膏经多次涂抹给药,对豚鼠有轻度致敏性。家兔经完整皮肤给药后,结果家兔全部存活,饮食正常,体重增加,家兔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均正常,毛发和眼睛无变化,给药局部皮肤无水肿,给药组未见明显皮肤毒性反应。4.临床疗效观察:本研究中百多邦组中治愈者有5人(15.2%),显效者有11人(33.3%),有效者有16人(48.5%),无效者有1人(3.0%),芙蓉膏组中治愈者有7人(25.9%),显效者有11人(40.7%),有效者有7人(25.9%),无效者有2人(7.4%),两组在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疗效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研究的两种药物对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无差异。结论1.以木芙蓉叶为主药的制剂或成方在中医外治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本研究中的芙蓉软膏并非由古方化裁演变而来,而是与现代多数以“芙蓉”命名的方剂用药品种和功效主治较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研究中的芙蓉软膏组方合理,功效主治明确。2.芙蓉软膏具有抗炎消肿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3.芙蓉软膏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说明其比较适用于阳性肿疡。局部有皮肤破溃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芙蓉软膏多次涂抹给药有轻度致敏性,说明对本品过敏者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5.芙蓉软膏经完整皮肤给药后无明显皮肤毒性反应。6.芙蓉软膏外用治疗毛囊炎,疗效可靠,体现传统中药外治疗法的效果。

唐甜[4](2019)在《拔毒生肌散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窦道脓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拔毒生肌散外治法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窦道脓腐治疗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创面炎症反应,促进脓腐脱落的疗效。方法:选取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生理盐水冲洗,撒有拔毒生肌散的黄芩油纱条引流;对照组15例,生理盐水冲洗,黄芩油纱条引流。每隔2天换药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每组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前、D14、D28记录临床症状观察评分表评价疗效,治疗前、D14、D28取创面肉芽组织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IL-1β、VEGF浓度。研究结果:(1)临床症状积分:治疗两个疗程(28天)后,治疗组1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显效,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疗效率为100%。对照组15例患者中仅3例患者治疗有效,无痊愈、显效病例,故总疗效率为20%。治疗组、对照组总疗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14,D2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症状积分均下降,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室结果:D14,D28治疗组乳腺肉芽组织中IL-1β,VEGF浓度均下降显着,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估:治疗组D14,D28尿汞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D28肝肾功能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1.治疗组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均较前显着下降,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拔毒生肌散外治法能够有效缩小肿块,促进脓腐脱落,缓解疼痛等;2.拔毒生肌散应用4周属于安全用药范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马卉,易维真[5](2015)在《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概述》文中指出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而引起体表的各种急、慢性感染性或化脓性的疾病。疮疡外治法的药物疗法是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不同,以及病程发展变化所需,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病变部位,并赖药物的性能,产生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外用作为古代中医治疗外科疾病所应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

朱晓燕[6](2014)在《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药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采用体内、外实验及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药效机制,为临床高效使用香连金黄散提供依据,为深入研究传统中医外治法、外用药提供思路。方法:①采用琼脂二平板法观察香连金黄散各单味药及全方对8种26株引起皮肤感染的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阳证疮疡动物模型观察香连金黄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豚鼠皮肤感染后疮疡肿块消退情况、炎症皮肤温度下降情况、豚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情况的影响。②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对照观察香连金黄散外用对具有“红、肿、热、痛”症状的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③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香连金黄散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感染炎症皮肤IL-1、IL-6、IL-8、TNF-a、IFN-γ蛋白含量的影响;制备香连金黄散透皮液,以盐酸小檗碱为标准定性,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和阳证疮疡动物体内实验比较香连金黄散透皮前后的作用效果。结果:①香连金黄散各单味药及全方对受试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受试的革兰氏阴性菌;厚朴对葡萄球菌属的抑菌效果最好,木香、甘草次之;陈皮对大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门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的抑菌效果较好,白芷次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肿块消退明显(P<0.01),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温度下降明显(P<0.01),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P<0.01);与如意金黄散组比较,高剂量组豚鼠皮肤肿块消退更明显(P<0.05)。②香连金黄散治疗组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组治疗“红、肿、热、痛”寻常型痤疮后两组积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症状积分、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香连金黄散高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香连金黄散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白介素8蛋白表达降低(P<0.05);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表达降低(P<0.05);香连金黄散高、中剂量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的干扰素-γ蛋白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离体动物皮肤可以制得香连金黄散透皮液,该透皮液经暗箱式紫外透射仪测试含有与盐酸小檗碱标准品相同Rf值的黄色荧光斑点;该透皮液与香连金黄散粉剂比较对8种26株引起皮肤感染的临床常见病原菌具有类似的体外抑菌活性,对阳证疮疡模型豚鼠皮肤肿块消退、皮肤温度变化、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具有类似甚至更明显的影响。结论:①香连金黄散各单味药及全方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体外抑菌活性;香连金黄散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具有消肿、降低炎症皮肤温度的作用;香连金黄散有降低感染豚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作用;②香连金黄散对寻常型痤疮“红、肿、热、痛”症状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③香连金黄散可能是通过下调感染皮肤局部的炎症因子(IL-1、IL-6、IL-8、TNF-a)表达而发挥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香连金黄散透皮后具有与原粉剂类似甚至更优的药效,香连金黄散外用是通过透过皮肤的有效成分发挥治疗作用的。

李红,车美芳,王晋军,张娟子,李林,王兆伟[7](2012)在《疮疡诊治概述》文中提出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如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伤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等。各种致病因素形成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

李永刚[8](2012)在《升丹制剂—五五丹外用对大鼠的肾毒性及毒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用药模式,考察五五丹的毒性及其毒性机制,为临床的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构建符合中医临床特色的安全性评价模式。方法通过对破损皮肤模型大鼠连续给予五五丹4周及停药1周的毒性特征研究以及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等研究五五丹对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Bax/Bcl-2、信号转导(NF-κB)等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以揭示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安全依据。结果五五丹高、中、低剂量组在给药第7、21、28天时均引起大鼠肾脏系数显着增加(*p<0.05,**p<0.01)。五五丹高剂量组在给药第7、28天时均引起大鼠胸腺系数显着下降(**p<0.01)。五五丹高剂量组在给药第14天时引起大鼠谷丙转氨酶(’p<0.05)及谷草转氨酶(”p<0.01)水平明显升高。五五丹高剂量组在给药第28天时引起大鼠尿素氮(”p<0.01)水平明显升高。五五丹大剂量应用后大鼠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腔明显扩张,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多数大鼠。肾小球无明显改变。高剂量对肾脏的毒性作用1-2周时最明显,以后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毒性作用反而有所减轻。4周时肾脏的病变最轻,在恢复期出现修复性改变(肾小管再生)。对卵巢、子宫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对睾丸生精有抑制作用。高剂量1周时引起皮质部胸腺细胞坏死,2周~4周胸腺有轻度~中度萎缩,恢复期病变明显减轻、胸腺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五五丹高剂量对肾脏组织的凋亡诱导作用1-2周时最明显,以后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毒性作用减轻。五五月在用药4周,停药恢复1周后,肾脏组织的凋亡程度明显减轻。五五月外用1-2周时即可引起Bax表达水平显着性升高,同时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以后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对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明显减弱。五五丹外用1-2周时即可引起NF-κB表达水平显着性升高(**p<0.01),3-4周时仍处于较高水平,5周时NF-K 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1.五五丹大剂量应用对大鼠脏器有明显的毒性表现。肾脏发生损害的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改变而多数大鼠肾小球无明显改变。肝脏的功能虽受到损害,但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却不显着。卵巢、子宫、睾丸、胸腺等器官有不同程度毒性损害。2.五五丹对肾毒性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即用药剂量的加大,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增加;五五丹对肾毒性与用药时间呈一定的相关关系,高剂量对肾脏的毒性作用1-2周时最明显,中剂量和低剂量2周时达高峰,此后减轻。五五丹在用药4周,停药恢复1周后,肾脏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提示在本研究所使用的剂量和时间范围内肾功能可以恢复。3.五五丹引起的肾脏组织凋亡与用药剂量和时间有密切关系,1-2周时最明显,此后减轻。用药4周,停药恢复1周后,肾脏组织的凋亡程度明显减轻,提示在所使用的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逆性。4.五五月可通过调控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效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2~3周时达高峰,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提示机体对五五丹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通过调节其相关代谢或增强其损伤修复功能从而使其毒性降低。5.NF-κB参与五五丹诱导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五五丹可通过调控NF-κB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毒性大,则NF-κB表达水平显着性升高。用药时间延长,对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明显减弱。6.推断升丹制剂的应用以不超过4周为宜。五五丹外用控制在实验的中等剂量以内,可以避免或减轻毒副作用,实验剂量的五五丹没有出现汞吸收和蓄积的中毒致死,未损害机体修复机制,推荐剂量相对安全。7.五五丹的毒性研究意义重大。为研究毒性药物制剂对机体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构建有毒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模式,提供科学研究思路。为临床规范、安全应用疗效卓着的传统药物提供依据,也为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条件。

华校琨[9](2012)在《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针对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提出采用口服托里透脓汤加减,以托里透脓、益气养血、补脾益胃为主辨证,促进创口愈合、减少创口分泌物、减轻创口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肛门的正常功能,发挥中医药优势以达到恢复和促进肛门功能,进而对“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做出科学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类的临床对照研究。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各记录1次临床疗效)。对术后14、28天时比较术后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住院天数(住院天数以15天左右为准),采用VAS评分标准,术后第一天起治疗组、对照组均进行抗生素(头孢Ⅱ代)治疗、脂溶性维生素针支持治疗,为期7天、进行常规换药,术后第一天起,治疗组口服中药托里透脓汤加减。对照组行抗生素(头孢Ⅱ代)治疗、脂溶性维生素针支持治疗,为期7天、进行常规换药,最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治疗组(36.3±7.8)和对照组(39.5±±7.03)年龄构成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术后14天治疗组(5±±0.84)较对照组(1±±0.49)疼痛明显,术后28天治疗组(6±1.27)较对照组(3±±0.50)疼痛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术后14天对照组(3±±0.59)较治疗组(2±±0.73)肉芽生长明显,术后28天对照组(2±0.47)较治疗(1±0.50)肉芽生长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创口分泌物对周围皮肤刺激情况比较后有显着性差异,术后14天治疗组(5±1.13)较对照组(6±1.91)分泌物刺激皮肤较明显,术后28天治疗组(2±0.50)较对照组(3±0.98)分泌物刺激皮肤较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较后有显着差异性,术后14天治疗组(白细胞:12.0±5.25×109、中性:75%±0.15)较对照组(白细胞:8.0±1.25×109、中性:60%±0.1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差异明显,术后28天治疗组(白细胞:12.0±7.34×109、中性:74%±0.10)较对照组(白细胞:9.0±1.32×109、中性:60%±0.1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患者采用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经验证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在疼痛敏感度上有显着差异,治疗组在口服托里透脓汤后,肉芽组织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其创口分泌物对周围皮肤刺激度明显减轻,血细胞分析较前改善明显,从而论证了托里透脓汤在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有明显的疗效,且用药简单易取,方法快捷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酒淑玲[10](2011)在《广痛消泡沫气雾剂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在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方面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观察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均为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在18~60岁之间,按照病人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后原始创面面积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腰麻,手术方式均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一天开始用药,每日换药一次,试验组予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喷入给药,以纱布外敷,胶布固定。对照组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适量涂抹创面(覆盖创面),纱布外敷,胶布固定。除换药之外,两组的其他干预措施保持一致。观察治疗后创面红活程度、肉芽生长情况、术后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试验组创面红活比率为84.4%,对照组为6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1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肉芽水肿,对照组有1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肉芽水肿。两组患者创面肉芽水肿程度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术后第7天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1天试验组治愈率66.7%,对照组治愈率46.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广痛消泡沫气雾剂能够减少术后创面肉芽水肿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着,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二、龙石膏外用治疗阳性疮疡溃后30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石膏外用治疗阳性疮疡溃后30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外用中药海浮散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药对于疮疡的外治研究
        1.1 对于阳证痈疡的外用
        1.2 对于阴证痈疡的治疗
        1.3 对于半阴半阳痈疡的治疗
    2、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认识
        2.1 影响炎症反应
        2.2 影响细胞因子
        2.3 影响新生血管
    3、总结
第一章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观察与制备
        2.1 观察创面大体情况
        2.2 计算创面愈合率
        2.3 制备切片及HE染色
        2.4 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
    3 统计方法
第二章 实验结果
    1 大鼠基本情况
    2 创面肉眼观察结果
    3 创面愈合率结果
    4 HE染色结果及血管面积比
    5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1 创面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2 创面组织VEGF平均光密度表达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1 结论
    2 展望与不足
本文创新点
    1 对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用药指导
    2 对中医古方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介

(2)丹药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关于丹药的认识研究概况
        1.1 关于丹药的发展历史
        1.1.1 起源
        1.1.2 早期应用于临床
        1.1.3 发展时期——魏晋至唐宋时期
        1.1.4 鼎盛时期——明清时期
        1.2 丹药的配比与炼制
        1.2.1 升丹的配比
        1.3 升降二丹的炼制方法
        1.3.1 升丹的炼制
        1.3.2 降丹的炼制
        1.4 升丹制剂的认识
        1.4.1 升丹制剂的配比及作用
        1.4.2 升丹、煅石膏的药理作用
    2 升丹的临床应用研究
        2.1 升丹的临床应用研究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2.2 排除病例标准
        2.3 剔除病例标准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3 研究方法
    4 治疗方案
        4.1 药物来源及制剂加工
        4.2 治疗方案
    5 临床观察
        5.1 观察性指标
        5.1.1 安全性观测
        5.1.2 疗效性观察指标
        5.2 症状评分标准
        5.2.1 创面面积
        5.2.2 分泌物情况
        5.2.3 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评定
        5.2.4 愈合天数
        5.2.5 坏死组织脱落时间
        5.2.6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7 临床结果与分析
    8 安全性评价
    9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疮疡概述及疮疡外治法相关研究进展
        1. 历代对疮疡的认识及病名考证
        2. 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3. 疮疡外治法的理、法、方、药
        4. 芙蓉软膏组方中的药物治疗疮疡的相关研究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芙蓉软膏相关研究进展
        1. 芙蓉软膏概述
        2. 芙蓉软膏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3. 芙蓉软膏组方药味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古今以“芙蓉”为名的外治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1. 本研究芙蓉软膏处方组成、制剂标准及药味品种考证
    2. 古代文献中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法方剂统计分析
    3. 现代文献中的其他“芙蓉膏(散)”外治法方剂统计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
    试验一 芙蓉软膏抗炎消肿的药效学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抗炎消肿试验
        2.1 耳肿胀试验
        2.2 肉芽肿增生试验
        3. 结果讨论
    试验二 芙蓉软膏对大鼠疮疡模型影响的药效学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模拟大鼠疮疡试验
        3. 结果讨论
    试验三 芙蓉软膏安全性试验
        1. 研究背景
        2. 皮肤刺激试验
        3. 皮肤过敏试验
        4. 急性毒性试验
        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芙蓉软膏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背景
    2.研究内容:芙蓉裔治疗毛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3.研究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4. 研究结果
    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拔毒生肌散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窦道脓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定义
    2. 病因病机
        2.1 西医病因
        2.2 中医病因病机
    3.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特征
        3.1 临床特征
        3.2 影像学特征
        3.3 病理特征
    4. 西医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5. 中医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5.1 内治法
        5.2 外治法
    6. IL-1β、VEGF检测指标的介绍
    7. 拔毒生肌散概述
        7.1 方解
        7.2 安全性研究
    8. 结语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一般情况比较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治疗方法、观察项目、疗效评价
    2. 实验资料
        2.1 标本收集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主要试剂
        2.4 试剂准备
        2.5 实验方法
        2.6 实验结果判定标准
    3. 统计方法
    4. 治疗结果
        4.1 总疗效指数
        4.2 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4.3 实验室指标
        4.4 安全性指标
    5.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拔毒生肌散的中医特色
    2. 拔毒生肌散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疗效分析
        2.1 对临床症状的改善
        2.2 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阳证疮疡
    1 膏药
    2 散剂
    3 鲜草药
    4 酊剂
    5 洗剂
阴证疮疡
半阴半阳证疮疡
总结

(6)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药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药效研究
    1. 香连金黄散体外抑菌试验
    2. 香连金黄散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的作用
第二部分 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临床资料与方法
    4.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5.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6.不良反应观察
    7.典型病例
第三部分 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机制研究
    1. 香连金黄散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皮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 香连金黄散透皮后对阳证疮疡模型动物的作用
讨论
    1. 何谓阳证疮疡
    2. 阳证疮疡的治疗
    3.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4. 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疗效
    5. 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机制探讨
实验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中医对疮疡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疮疡诊治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专方治疗
2 疮疡外治法及机理研究

(8)升丹制剂—五五丹外用对大鼠的肾毒性及毒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对五五丹的认识
    2. 对外用升丹的认识
        2.1 历史沿革
        2.2 升丹名考
        2.3 升丹的原料与制备
        2.4 中医对升丹应用的认识
        2.5 现代对升丹的认识
    3. 对熟石膏的认识
        3.1 祖国医学对煅石膏的认识
        3.2 现代对煅石膏研究
        3.3 石膏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4. 中医对祛腐生肌法的认识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
        1.3 药物配制、剂量及分组
        1.4 试剂
        1.5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五五丹大剂量外用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3.2 五五丹大剂量外用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3.3 五五丹大剂量外用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五五丹大剂量外用对大鼠排尿以及血汞、尿汞水平的影响
        3.5 五五丹对大鼠肾脏毒性研究的病理检查结果(附图2)
        3.6 五五丹对大鼠卵巢、子宫、睾丸毒性研究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3.7 五五丹对大鼠肝脏、胸腺、皮肤毒性研究病理理学检查结果
        3.8 五五丹对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附图3)
        3.9 五五丹对大鼠肾脏组织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附图4、附图5)
        3.10 五五丹对大鼠肾毒性NF-κB免疫组化研究结果(附图6)
    4.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图
    附录二:升丹检测报告
    附录三: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五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研究部分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广痛消泡沫气雾剂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1.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2.痔的病因病理
        3.影响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
        4.创面愈合机理
        5.现代医学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传统医学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1.中医学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现状
        2.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龙石膏外用治疗阳性疮疡溃后30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外用中药海浮散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影响[D]. 王云龙.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丹药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D]. 翟世纯.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医疗机构制剂芙蓉软膏治疗疮疡的药效学、安全性和临床研究[D]. 李璐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拔毒生肌散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窦道脓腐的临床研究[D]. 唐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概述[J]. 马卉,易维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11)
  • [6]香连金黄散外用治疗阳证疮疡的药效机制研究[D]. 朱晓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7]疮疡诊治概述[J]. 李红,车美芳,王晋军,张娟子,李林,王兆伟. 光明中医, 2012(12)
  • [8]升丹制剂—五五丹外用对大鼠的肾毒性及毒性机制研究[D]. 李永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9]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D]. 华校琨. 云南中医学院, 2012(07)
  • [10]广痛消泡沫气雾剂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D]. 酒淑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龙石膏外敷治疗阳性疮痈30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