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查办专家在线问答记录

国家自查办专家在线问答记录

一、全国自考办专家在线答疑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1)在《ZG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ZG教育集团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市场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行业内有着十分雄厚的实力,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校或学习中心。主营业务涵盖了各类招录考试、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3大模块,业务范围包含近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公司在全国开设了 1300多个直营网点,辐射300多个地级市,并正向各地县城和高校扩张。截止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即以ZG教育集团和华图教育的竞争为市场主流,同时其他各类中小机构林立的市场现状。ZG教育集团多年来无论从公司体量还是经营范围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教育机构,一直以线下面授课程为主。后来加大了线上培训业务的发展,2019线上版块营收超过10亿元,同比翻了一番,全国第一。本文以ZG教育集团的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在研究过程中借助多种分析工具,运用PEST模型分析ZG教育集团集团所处外部环境;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职业教育市场的竞争现状,利用IE矩阵将环境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和量化。利用SWOT分析法和BCG矩阵对ZG教育集团的战略态势与业务组合进行分析,并对现有业务进行细致研究。本文结合当前的企业经营现状和企业实力,建议集团采用增长型战略。首先通过企业自身实力,拓展业务范围,倾斜企业资源,发力教师招聘,提高教招模块的竞争力,占据更多市场的份额;进驻其他教育行业,凭借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迅速成长,或者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对现有业务进行梳理:推行大厂式教育,发挥线下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紧跟时代潮流,大力发展线上市场,完善网校平台,深耕双师授课等,追求线上线下共同发展。除此之外,还需注重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授课水平,不应单纯追求业绩,应该在能够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开设班次。为保证战略步骤的顺利实施,本文从公司各个方向提出了战略保障措施,建议集团优化组织结构,继续推行事业部制;注重人才培养,不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拉开公司职级,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本文研究的意义,一是详细梳理了中国职业教育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预测了今后职业教育市场的发展方向,为各类教育企业的日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二是详细分析了 ZG教育集团现有经营状态,仔细分析了公考市场的现状,对公司的现有业务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公司后期的发展和经营提出了建议。

蒋林芩[2](2021)在《成都市公立幼儿园园本培训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国家重视幼儿教师的规范培训,必须保障幼儿教师培训的常态化与科学化,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幼儿园与教师的发展需要,提高培训的适用性,提升办园质量与水平,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教育能力。园本培训是幼儿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够以园为本,可以有效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园本培训还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出现了园本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评价、制度保障等问题。成都市的学前教育在蓬勃发展中,且成都市公立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成都市公立幼儿园A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园本培训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探析。其原因在于A园是有着悠久办园历史的老园,园本培训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并建立了园本培训模式与教师发展课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典型性,可为成都市公立园园本培训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及获得新的启示。本研究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法,同时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作为辅助方法,研究A幼儿园园本培训实施状况,分析园本培训的现状与成效,并主要从案例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内容、方式、效果评价、奖励制度、考核制度五个维度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建议。梳理出园本培训的成效与问题,主要的成效为:第一,建立了对口引领的园本培训制度。第二,制定了教师层级发展激励机制。第三,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式的园本培训模式。第四,制定了教师培训课程,将分层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第五,在传统园本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创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园本培训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园本培训的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第三,“坐班制”与“教师轮保”的管理模式存在不足。第四,园本培训的效果评价缺少对过程的关注。第五,园本培训并没有完全纳入考核体系,且考核制度与奖励制度不完备。第六,培训内容缺乏全面性。通过案例幼儿园的启示,提出了完善园本培训的建议: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于园本培训的引领与管理作用。第二,建全园本培训考评制度、奖励制度,完善管理模式。首先,关注过程性,建立多元考评体系;其次,兼顾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的奖励制度;最后,完善管理模式,加强后期监管。第三,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多元性、实效性。首先,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协同多方发展;其次,结合成都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园本培训;为教师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最后,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第四,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层次性、多样性。首先,在“艺友制”思想的基础上完善师徒制;其次,采用结构化研讨法,提高培训的长效性;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制定网上培训课程;最后,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第五,关注教师个性发展,深化分层培训,完善培训模式。

孙卉[3](2021)在《农村预备师资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 ——以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为例》文中提出为探讨农村预备师资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本研究以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为例,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模型构建、问卷编制、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培训提升等内容,开展了五个分研究:研究1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构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研究2基于构建的模型,按照测量学的标准和要求,编制了用于测查农村中小学教师/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问卷;研究3利用编制的问卷,对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现状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4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和思路,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5基于前序研究的内容,开发了用于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教学课程,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包含六个维度(分别是乡村情怀、能力技巧、人格特质、自我调整、知识积累和伦理规范)和21个具体的特征,每一个维度都包含了 21个具体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一些属于鉴别性特征,即能够将特定工作中的一般绩效者与卓越绩效者区分开的特质(包括了解农村、扎根农村、理解共情、影响能力、真诚尊重、发现问题、理性思考、知识积累、职业兴趣、把握规律等),另一些属于基准性特征,即胜任某项工具需要具备的一些基础的特质(包括建立关系、教学能力、诊断干预、危机干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人格健全、自控能力、成就动机、自我认识、伦理规范等)。第二,基于胜任力模型编制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问卷》的信度、效度等指标均符合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要求。最终确定的问卷包含七个维度,即“能力技巧1”、“能力技巧2”、“自我调整”、“人格特质”、“乡村情怀”、“知识积累”和“伦理规范”,合计包含42个项目。第三,基于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的大规模调查显示:(1)受测师范生在“伦理规范”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而在“能力技巧”和“乡村情怀”方面得分较低。(2)与农村教师群体相比,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得分较低。(3)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在性别、年级、专业、学校、课程学习情况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第四,基于深度访谈的研究发现,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技能、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培养训练和政策要求等,以上内容又可以构建出内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外在因素(包括培养训练、政策要求)两个大类。内外两方面因素综合发挥作用:一方面,内在因素通常直接作用于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另一方面,外在因素则需要通过内在因素而作用于胜任力。第五,基于模型建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而开发的教学干预从知识技能、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培养训练四个角度入手,尝试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水平。经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实验班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大部分维度和总分上,分数均有显着提升,表明教学干预是有效的,并且其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上研究结果为乡村定向师范生乃至整个师范生群体的培养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评估、提升等方面为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此外,在后续的研究中,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研究内容与实践要求之间的契合度问题、实践中的伦理冲突问题等依然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李丹[4](2020)在《学习类APP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管理的实证研究 ——以洋葱学院APP为例》文中指出

王帅[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周欢[6](2018)在《新常态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常态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创新型国家的创建、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社会亟需大量高素质、实践型的建设人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一大分支,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机构,是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理应发挥相应职能。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升级与转型,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已经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要完成这一任务,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并实现全民的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更好的实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革,首要任务是切实的了解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现状。为此,笔者对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及函授教育站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成人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认为当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无论是招生模式、教学模式还是评价模式都与成人学生的特点不适应,存在诸多弊端。最终,本文针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研究提出了明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当下局势及发展定位;取消成人高考,实行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调整专业设置,面对行业办学;统一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强成教双师型和混合型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考试方式,推行能力性考试;加快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函授教育、业余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三教合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与实训相结合、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培养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搭建在线教育云平台——十朵云;加强宏观规划与管理;实行自考的升级和搭建自考助学中心等发展策略。

黄娅[7](2017)在《“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从国家有关乡村教育的顶层设计来看,“数字学校”被认为是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短板”、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有效方案。近几年来,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扶持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师资和课程依旧是“短板”,“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困境突出。为此,国家决定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大项目,搭建“数字学校”以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数字学校”是政府供给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体现了国家以城市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愿景。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梳理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实体学校与“数字学校”相结合的策略是否可行?其二,面向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字学校”合理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本研究首先对国家政策和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试图把握“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愿景。进而,在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大足县,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保山市、曲靖市沾益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及信息化教学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的实效,本研究重点选取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溪中心校和重庆大足县倒庙小学,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调查“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探讨面向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字学校”的合理价值定位,并基于“数字学校”的合理价值尝试提出“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路径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在微观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课”,即乡村教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的多媒体教学;二是城乡学校结对的“同步课”,即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通过远程视频互动系统同步观看城市名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三是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直播课”,即区域内的小规模学校组成一个学校联合体,通过直播平台开设课程,共享师资。在这三种模式的支持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得以缓解,但是,“开不好课”的困境依旧存在。具体而言,带有“城市”标签的数字教育资源脱离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文化土壤,学生难以“内化”;同时,技术的“大跃进”导致乡村教师“技术荒”,使得“资源课”、“同步课”以及“直播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本研究认为,承载着城市优秀师资和教育资源的“数字学校”只能缓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并不能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还是要与乡土的自然与人文系统相融合,才能生成“活”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确立“教育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数字学校”的合理价值定位,强调乡村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人”的发展;其次,从系统观出发,落实“数字学校”的社会协作,强调本土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数字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功能;最后,借力“数字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功能,为乡村教师量身定做成长计划,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反思,提升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岳敏[8](2011)在《成人学生使用视听媒体学习的个案调查 ——以中华会计网校财会类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今,我国的网络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网络教育机构层出不穷:传统高校开办的网络学院,广播电视大学,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网络教学和在线学习一直是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线的学习者多是在职成人,而且社会教育机构中主要以职业培训为主,学习方式多是使用学习材料自学,其使用情况和对学习材料的评价成为主要的研究问题。本研究以中华会计网校的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财务管理》课程和注册会计资格考试的《会计》课程及其学习材料作为研究个案,实时跟踪和统计在线学习的人数,对两门课程各类学习材料以及下载率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课程学习材料的使用现状以及使用意愿。研究发现:1.视听课程是学员使用最高的学习材料,其中三分屏视听课程比其他学习材料都要高。2.视听课程紧扣考试内容,教学平台以讲、练、考结合,符合学员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目的。3.视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单纯的传授知识只适用传播一般性的原则、原理、概念,不利于培养学员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上述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1.制定合适的课程时间长度,避免发生学习倦怠情绪。2.视听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促进学员理解知识。3.改进技术,方便学员移动学习4.增加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张斓[9](2011)在《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之一,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的基础,因此,研究农村自考生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自学考试助学过程,将有利于农村自学考试的发展,从而使自学考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江苏地区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宿迁市“洋河农民自考之家”和苏州昆山科高培训机构两个个案的研究,对目前江苏地区农村自学考试助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重视自学考试的育人功能、构建农村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完善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机制、在助学管理中增强服务意识、规模与质量的共同发展五个方面对江苏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刘德春[10](2005)在《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越来越受到现代教育模式的挑战。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形成开放式现代化助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健全了学生支持服务系统。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应用于自学考试,将有利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

二、全国自考办专家在线答疑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自考办专家在线答疑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ZG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工具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基础理论
        2.1.1 战略管理的层次
        2.1.2 战略管理的过程
        2.1.3 发展战略的分类
    2.2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发展
    2.3 教育培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第3章 ZG教育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2.2 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压力
        3.2.3 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2.5 买方的议价能力
    3.3 竞争环境分析
        3.3.1 战略群组分析
        3.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4 EFE矩阵分析
        3.4.1 EFE矩阵关键因素及权重确定
        3.4.2 EFE矩阵量化评分
第4章 ZG教育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4.1 资源分析
        4.1.1 有形资源分析
        4.1.2 无形资源分析
    4.2 能力分析
        4.2.1 研发与变革能力
        4.2.2 品牌塑造能力
        4.2.3 卓越的团队执行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4.2.4 多品类协同管理能力
        4.2.5 数字化经营能力
    4.3 IFE矩阵分析
        4.3.1 IFE矩阵关键因素及权重确定
        4.3.2 IFE矩阵量化评分
第5章 ZG教育集团发展战略选择与定位
    5.1 SWOT分析与战略态势选择
        5.1.1 面临的机会
        5.1.2 面临的威胁
        5.1.3 存在的优势
        5.1.4 存在的劣势
    5.2 BCG矩阵分析与公司业务组合选择
    5.3 公司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5.3.1 公司的使命与愿景
        5.3.2 公司价值观
    5.4 公司战略定位与目标
第6章 ZG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6.1 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6.1.1 提升师资水平,提升学员满意度
        6.1.2 扩展业务组合,维持增长型战略
        6.1.3 继续推行大厂式教育,兴建学习城
        6.1.4 顺应数字化改革,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6.1.5 深耕双师授课模式,发挥名师资源优势
        6.1.6 倾斜企业资源,发力教师培训
    6.2 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6.2.1 优化组织架构
        6.2.2 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6.2.3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成都市公立幼儿园园本培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大力推进幼儿教师的培训,园本培训成为必然趋势
        1.1.2 成都市政府重视幼儿教师队伍质量
        1.1.3 公办园是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主力
        1.1.4 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与公立园园本培训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园本培训
        1.3.2 公立幼儿园
    1.4 文献综述
        1.4.1 校本培训、园本培训的产生及内涵研究
        1.4.2 园本培训的制度研究
        1.4.3 幼儿教师培训与园本培训的内容研究
        1.4.4 幼儿教师培训与园本培训的方式研究
        1.4.5 园本培训的特征研究
        1.4.6 园本培训的价值研究
        1.4.7 园本培训的问题研究
        1.4.8 改善园本培训的策略研究
        1.4.9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伦理
2 A园园本培训的实施状况
    2.1 A园园本培训的理念与组织
        2.1.1 园本培训的理念与目标
        2.1.2 园本培训的计划与方案
        2.1.3 园本培训的原则
    2.2 A园园本培训开展的现状
        2.2.1 培训者多为教科室管理者、骨干、名师,对专家期待颇高
        2.2.2 园本培训的开展频率较高,时间集中在工作日
        2.2.3 园本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实践
        2.2.4 园本培训的方式以专题讲座、听课评课为主
        2.2.5 园本培训的考核方式以现场观摩活动、教学评比为主
        2.2.6 园本培训的激励方式主要为教师层级发展激励机制
        2.2.7 园本培训的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为管理层评价
    2.3 A园园本培训取得的成效
        2.3.1 建立了对口引领的园本培训制度
        2.3.2 制定了教师层级发展激励机制
        2.3.3 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式的园本培训模式
        2.3.4 制定了教师培训课程,将分层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2.3.5 在传统的园本培训方式基础上尝试创新
3 园本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3.1 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园本培训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2 政府主管部门对园本培训的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
    3.3 “坐班制”与“教师轮保”的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3.3.1 参与培训教师对于训后的信息分享不足
        3.3.2 “教师轮保”导致部分教师的培训信息脱节
    3.4 园本培训的效果评价缺少对过程的关注
    3.5 园本培训并未完全纳入考核体系,且考核、奖励制度不完备
    3.6 园本培训内容缺乏全面性
        3.6.1 分层培训还在探索中,每层级内容较不完整
        3.6.2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训较为缺乏
        3.6.3 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训较少
4 完善园本培训的启示与建议
    4.1 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于园本培训的引领与管理作用
        4.1.1 制定完善的园本培训制度
        4.1.2 成立成都市园本培训工作室
    4.2 建全园本培训的考评制度、奖励制度,完善管理模式
        4.2.1 关注过程性,建立多元考评制度
        4.2.2 兼顾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的奖励制度
        4.2.3 完善管理模式,加强后期监管
    4.3 丰富园本培训内容,提高多元性、实效性
        4.3.1 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协同多方发展
        4.3.2 结合成都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园本培训
        4.3.3 为教师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4.3.4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4.4 丰富园本培训的方式,提高层次性、多样性
        4.4.1 在“艺友制”思想的基础上完善师徒制
        4.4.2 采用结构化研讨法,提高培训的长效性
        4.4.3 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制定网上培训课程
        4.4.4 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4.5 关注教师个性发展,深化分层培训,完善培训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A幼儿园幼儿教师园本培训调查问卷
附录2 A幼儿园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3 A幼儿园幼儿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农村预备师资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 ——以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村预备师资
        (二) 乡村定向师范生
        (三) 胜任力
        (四) 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学术意义
        (二) 实际应用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 访谈法
        (二) 测验法
        (三) 实验法
    六、研究对象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有关师范生能力研究的综述
        (一) 研究领域
        (二) 研究方法
        (三) 局限之处
    二、有关乡村定向师范生研究的综述
    三、有关胜任力研究的综述
        (一) 胜任力的分类
        (二) 胜任力的评估
        (三) 胜任力的模型
        (四) 胜任力研究的局限之处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的初步建立(研究1)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 资料收集的方法
        (二) 绩效标准的确定
        (三) 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 研究过程的安排
    三、研究结果
        (一) 编码词表的确定
        (二) 卓越组与普通组访谈时间和字数的差异
        (三) 研究的信度检验
        (四) 访谈资料分析指标的确定
        (五) 访谈资料的分析
        (六) 胜任力模型的初步建立
    四、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问卷的初步编制(研究2)
    一、引言
    二、问卷的初步编制
        (一) 初始项目的形成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 数据录入与分析
        (四) 数据结果
        (五) 讨论与分析
    三、问卷的再测与验证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数据录入与分析
        (三) 数据结果
        (四)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的调查(研究3)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研究过程
        (四) 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 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与农村教师群体的差异
        (三) 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四、讨论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的分析
        (二) 定向师范生群体与乡村教师群体的比较
        (三) 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五、总结
第六章 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4)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 资料收集方法
        (二) 资料分析方法
        (三) 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 研究工具
        (五) 研究过程
    三、研究结果
        (一) 三级编码的结果
        (二)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三) 信度效度的检验
    四、讨论
第七章 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升研究(研究5)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课程内容
        (三) 测量工具
        (四) 研究过程
    三、研究结果
        (一) 两个班级的同质性检验
        (二) 教学干预效果检验
        (三) 观测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分析
    四、讨论
        (一) 教学干预的效果分析
        (二) 无效果维度的分析
        (三) 研究的伦理规范
第八章 总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思考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2中编制的问卷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概览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新常态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相关研究
        1.2.2 国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
    2.1 新常态
    2.2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3 其他概念和理论
        2.3.1 成人高考与自学考试
        2.3.2 泛在学习理论
        2.3.3 教育云
        2.3.4 混合培养模式
3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问卷调查—以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3.1 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问卷调查
        3.1.1 问卷调查设计
        3.1.2 问卷发放、回收与数据处理
    3.2 在读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3.2.1 在读学生基本情况调研结果分析
        3.2.2 办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3.3 新生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3.3.1 新生学生基本情况调研结果分析
        3.3.2 新生学生对办学方向的期望
    3.4 毕业生调研结果分析
4 新常态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4.1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当下局势及发展定位
    4.2 取消成人高考,统一宽进严出
    4.3 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4.4 调整专业设置,面对行业办学
    4.5 加强成教师资队伍建设
    4.6 改革考试方式,推行信息化考试和能力性考试
    4.7 加快综合改革,实施三教合一
        4.7.1 实施三教合一
        4.7.2 采用混合培养模式
        4.7.3 搭建在线教育云平台——十朵云
    4.8 加强宏观规划与管理
5 十朵云的界面设计
    5.1 引导帮助云
    5.2 教师认证云
    5.3 教师云
    5.4 报名云
    5.5 学生信息管理云
    5.6 专业起点云
    5.7 课程资源云
    5.8 题库云
    5.9 论坛
    5.10 考试云
6 成人自考的改革
    6.1 自考的升级
    6.2 自考助学中心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读学生问卷调查
附件2 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新生学员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基础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数字学校”的顶层设计
    (一)国家统筹,搭建“数字学校”供给体系
    (二)地方推进,探索“数字学校”应用模式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的几种模式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课”
    (二)城乡学校结对的“同步课”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直播课”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应用“数字学校”的问题描述
    (一)数字教育资源脱离“乡土传统”
    (二)乡村教师出现“技术荒”
    (三)日常技术服务“捉迷藏”
四、“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优化
    (一)转化认识:以教育信息生态理论为纲
    (二)落实“数字学校”的社会协作
    (三)借力“数字学校”,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成人学生使用视听媒体学习的个案调查 ——以中华会计网校财会类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视听媒体
        2.1.2 视听传播
        2.1.3 媒体冗余度
    2.2 国内外关于成人学习领域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关于媒体比较研究的现状
    2.4 国内外媒体传授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2.5 理论基础
        2.5.1 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观
        2.5.2 戴尔的经验之塔
        2.5.3 信息加工理论——双重编码模式
        2.5.4 媒体丰富度理论
第3章 研究方法和过程
    3.1 研究对象和环境
    3.2 研究方法
        3.2.1 观察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3 研究过程
第4章 在线使用课程材料的情况
    4.1 学员在线使用视听媒体的情况
    4.2 课程学习材料的整理
    4.3 学员使用课程学习材料的整体情况
    4.4 视听课程内容观察及分析
        4.4.1 紧扣考试,进行教学
        4.4.2 选用实例教学
        4.4.3 "满堂灌"式的讲授,没有给学生加工信息的机会
第5章 学员使用视听媒体的原因调查
    5.1 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
        5.1.1 学员基本信息
        5.1.2 学员使用课程学习材料的实际情况
    5.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2.1 学员使用视听媒体与课程其他材料的比较
        5.2.2 使用视听媒体的原因分析
        5.2.3 对视听媒体及其学习支持的评价
        5.2.4 学员对视听媒体的建议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本研究的局限
    6.4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注会课程观察记录1
致谢

(9)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二章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状况调查
    第一节 江苏农村自考生学习方式总体情况
    第二节 农村自考生自学情况的调查
    第三节 农村自考生参与社会助学的情况调查
第三章 苏南、苏北地区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个案分析
    第一节 关于宿迁市洋河镇"农民自考之家"的访谈及个案分析
    第二节 对苏州昆山科高培训机构的访谈及个案分析
第四章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状况的分析
    第一节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分析
    第二节 目前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重视自学考试的育人功能
    第二节 构建农村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第三节 完善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机制
    第四节 增强助学管理中的服务意识
    第五节 规模与质量的共同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考中传统教育形式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 传统的面授助学的弊端
        第一, 教师方面:
        第二, 学生方面:
        第三, 助学组织方面:
    (二)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1、教学时空的延扩性
        第一, 实时讲授型
        第二, 非实时讲授型
        2、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3、教学媒体的集成性
    (三) 试点学校在自学考试中应用远程教育模式的效果
二、远程教育模式在自考中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 逐步形成开放式现代化助学教育网络
    (二) 进一步端正教学指导思想
    (三)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一, 自我管理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
        第二, 信息获取能力。
        第三, 信息评价能力。
        第四, 信息管理能力。
        第五, 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第六, 交流和协作能力。
    (四) 健全学生支持服务系统
三、结语

四、全国自考办专家在线答疑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ZG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张洋. 山东大学, 2021(02)
  • [2]成都市公立幼儿园园本培训的个案研究[D]. 蒋林芩. 成都大学, 2021(07)
  • [3]农村预备师资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研究 ——以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为例[D]. 孙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学习类APP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管理的实证研究 ——以洋葱学院APP为例[D]. 李丹.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5]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新常态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周欢.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7]“数字学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路径研究[D]. 黄娅. 西南大学, 2017(02)
  • [8]成人学生使用视听媒体学习的个案调查 ——以中华会计网校财会类课程为例[D]. 岳敏.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 [9]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问题研究[D]. 张斓.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10]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思考[J]. 刘德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9)

标签:;  ;  ;  ;  ;  

国家自查办专家在线问答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