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

中国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

一、中国桑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江[1](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李晓凯[3](2020)在《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性状变异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绒山羊是我国着名的绒、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山羊品种,经过30多年的系统选育工作,其不仅以绒毛品质优良闻名于世界,而且产绒量在所有绒山羊品种中亦具有明显优势。随着选育目标转变和市场需求变化,优质绒毛纤维生产是目前绒山羊育种的主要目标,在保持产绒量的同时如何降低绒纤维细度性状是今后分子生物学和数量遗传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生产实践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绒山羊群体中毛被类型存在遗传多样性,统计学和遗传参数估计表明,粗毛纤维性状与绒毛品质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长毛型在各绒毛经济性状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关于毛被类型的性状变异的调控机制和遗传机理尚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绒山羊的遗传改良进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为从多组学的角度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2018-2019年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原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4-5月份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记录为基础,通过毛被类型的详细表型观测描述、系谱记录信息、绒毛纤维的实验室测量、全基因组DNA重测序以及皮肤毛囊周期转录组测序等数据的综合挖掘分析,揭示毛被类型表型特征、遗传方式、遗传基础及表达调控的差异,为今后的绒山羊分子育种和间接选育工作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不同毛被类型表型观察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长毛型的主要特征为全身粗毛被毛长且光亮,在群体各年龄段的比例中占有优势,约57.90%~78.70%;短毛型的主要特征为全身被毛粗短或仅四肢或背部粗毛较长,无光泽,在群体各年龄段占21.30%~42.12%。根据系谱和毛被类型数据进行遗传方式分析,推测毛被类型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其中长毛型显性性状。长毛型绒山羊在抓绒后体重、绒细和产绒量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可以作为今后品种选育提高的候选个体或亚群。2.全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变异检测共发现13,259,614个SNPs和2,646,292个InDels,基因组区域注释发现分别有0.60%的SNPs和0.16%的InDels属于外显子突变;其中含有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的基因分别为10,479和1,343个。基于全基因组SNP位点的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0.15筛选,发现了 80,625个SNP和4,953个基因。GO功能分析注释发现富集细胞部分、核部分、线粒体包膜、线粒体膜、裂解酶活性、水解酶活性、刺激反应、细胞交流等生物学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发现262个信号通路,其中钙信号通路、赖氨酸降解、Notch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与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相关信号通路中显着富集。3.利用FST和θπ相结合的滑动窗口方法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共筛选到1,227个基因,包括长毛型特有的558个候选基因、短毛型特有的686个候选基因和长毛型与短毛型共有的17个受选择基因。其中ADA、ARID1B、UNC5C和ZEB1等已知与皮肤毛囊的生长发育相关,遗传突变会引起毛发的异常。长毛型个体中的PKIG、CDX1、GCC2、PPP1 CB、LIMS1、HDAC9、GFRA1、PDGFRB、Myo10、LATS2、PROM1、FGF16、TP73等13个基因和短毛型个体中LRPAP1、TRPV4、NELFA、CPLX1、DGKQ、NFKB1、EDA、CXCR3、FGF10、FGF13、FGFBP1、LTBP1、MBTPS2、PPP1CB、SHOC2、SOS2、KRT10、SLC6A14、SLC45A1、CACNG1、CCL19、COL4A5、FABP5、CTBP1等24个基因都是潜在的与毛被类型相关的候选基因。4.通过毛被类型(试验-对照)和毛长(混合线性模型)的GWAS分析,分别检测到12个和603个候选基因,其中检测到C6H4orf48、DGKQ、LOC108636241、LRPAP1、NAT8L、NELFA、POLN、RGS12、SLBP、TACC3、TMEM129 等基因与重组率相关,推测重组热点与毛被类型存在潜在的关系;此外毛长的功能挖掘分析,发现LRPAP1、NELFA、CPLX1、DGKQ、ABCC4、ARHGAP10、AEBP1、IL-6、DUSP6、ERRFI1、ENPP2、FARP2、ZNF407、CDH7、KIF7、TSPEAR、WNT16和CDH19等可能与毛长或毛被类型存在相关。5.利用毛被类型的名义显着性候选基因和课题组前期的不同毛被类型周期性比较转录组数据,进行WGCNA数据的挖掘分析,发现Yellow模块与毛被类型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CPLX1、LRPAP1、DGKQ、NELLFA、CDK5RAP2、COL18A1、FARP2、KIF7、RECQL5、RHBDF2、RIPK1、SEMA4B、TRPV4、UVSSA、ZFAT等候选基因可能与不同毛被类型存在潜在一定的相关性。6.候选位点关联验证分析,发现LRPAP1基因的第115544377位点的(G→A)的基因型与毛被类型存在极显着相关关系,即基因型(GG)与绒山羊短毛型相关;而AA或AG与绒山羊长毛型相关。本研究通过基因组选择信号、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WGCNA等方法为从基因组层面定位了LRPAP1、TRPV4、NELFA、CPLX1、DGKQ等24个最可能与毛被类型存在相关的候选基因,为今后毛被类型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通过遗传变异检测获得了的大量功能突变位点也为今后绒山羊的品种分子遗传改良提供了大量的潜在的分子遗传标记。

姜勋平,许锋,刘桂琼[4](2020)在《世界绵羊高繁殖力品种资源及其利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肉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适合舍饲的高繁殖力品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对世界各国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及其在杂交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从应用高繁殖力品种中总结出2个主要经验:①在引入高繁品种进行新品种培育或杂交生产时,应保持育成品种或杂交母羊中高繁品种的血缘比例在25%50%的较高水平;②引种数量不必很多,重要的是对引入高繁品种进行持续选育。这些经验可为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和高繁殖力品种培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孙建树[5](2019)在《云南六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家养山羊(Capra hircus)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丰富的畜产品,而且在人类历史文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物种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其生存适应和进化发展的前提,所以家养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一直是遗传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在云南省,家养山羊有着丰富的品种多样性并被广泛饲养,但是关于这些山羊品种在DNA分子水平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测定了来自6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马关无角山羊、云岭山羊、师宗黑山羊、罗平黄山羊、昭通山羊和威信白山羊)和1个云南引进山羊品种(努比亚山羊)共668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的第一个高变区的481bp序列,来调查云南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理结构。结果发现云南山羊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各云南山羊品种的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789±0.034(威信白山羊)到0.967±0.006(努比亚山羊),核苷酸多样性范围为0.0275±0.00264(威信白山羊)到0.0382±0.00073(师宗黑山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云南山羊包含两个mtDNA支系(A和B):支系A和B都在云南广泛分布,其中支系A占多数,占所有样品的69.1%。与野生山羊物种序列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6个云南山羊群体最主要的野生祖先可能是角骨羊(Capra aegagrus)。结合东南亚地区山羊mtDNA支系B序列的分析表明,家养山羊mtDNA的B2分支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山羊群体中没有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这表明山羊群体的广泛运输和频繁流动导致山羊群体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通过对云岭山羊和努比亚山羊的比较发现,两者在抗病力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这两者在云南都广泛分布而且有着众多的数量。因此,我们还利用RAD测序技术对云岭山羊(60个个体)和努比亚山羊(60个个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及群体遗传差异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总共获得686.56Gb数据量,平均每个个体5.72 Gb,且各样品的Q30值均超过92.33%。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获得11,668,890个SNP,我们利用过滤后的151,071个SNP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PCA分析和群体聚类分析发现在云岭山羊和努比亚山羊间存在着基因流。进一步的选择信号分析发现,两个山羊群体间在8、9、13、16等染色体区域存在一定分化,通过结合FST分析和Pi检验鉴定出8个受选择区域:筛选到91个受选择的候选基因。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有些基因与疾病(DOK2、TIMM17A和LMOD1)、免疫(MAVS和DOCK8)以及经济性状(MIR103、SPF1和CDC25B)相关,例如LMOD1与肠道低蠕动综合症有关,DOCK8与体液免疫相关,SPEF1和CDC25B都是繁殖相关,MIR103控制哺乳期间山羊乳腺中的乳脂积累等。综上所述,本研究对6个云南山羊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地理结构等进行了探究,发现云南家养山羊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没有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我们还利用RAD-seq技术对其中的云岭山羊和努比亚山羊品种进行群体遗传分析,发现了两者间存在基因流以及差异基因组区域和相关基因,这为追溯品种间遗传差异的根源提供客观的依据,对进一步了解山羊地方品种种质特性,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山羊品种资源有所帮助。

石慧[6](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石松[7](2017)在《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出于服务国家战略、人道主义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自二战后开始有组织、大规模地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由于农业进步对于消除贫困、维护全球和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美国政府和很多援助机构将相当数量的对外援助资源投入了农业发展领域,其形式包括农业物资的直接投入、灌溉设施等工程援建,以及教育和技术援助等。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政府、科学和教育界人士逐步得到共识:帮助受援方发展自身的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才是最为关键的援助内容和有效的援助方式。纵观美国自身的农业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发展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开创这一发展模式的美国赠地高校,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关注的对象从本国农业逐步扩大至更广阔的范围。他们分享知识、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也因此在空间上得以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在二战后,为了配合杜鲁门政府“第四点计划”的战略需求,美国赠地高校首先在政府组织下承担实施了一批对外援助项目。在农业领域开展对外援助,在诸多赠地高校乃至美国高校中,康奈尔大学可谓是先锋和代表。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康奈尔大学自20世纪开始组织和参与的农业领域的对外援助活动的整个发展历程,将这一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查论述,并作对比分析。康奈尔大学开展对外农业援助较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约20世纪上半叶的时间为其初步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二战结束后,康奈尔大学的对外农业援助开始逐步向第二个阶段转型,从而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纵观这两个阶段,康奈尔大学开展对外农业援助不论是起源还是转型,均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动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其援助地域和对象的侧重、援助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同样也有着较为显着的变化。从两个发展阶段中选取的代表性援助案例“康奈尔—金陵故事”和“康奈尔—洛斯巴诺斯故事”,既折射出各自历史阶段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也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延续性和传承性的脉络。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整个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进行客观的评述,首先必须承认这些援助行为给受援方带来的客观帮助,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它对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传播和应用的推动。但是,我们亦不能忽视对外农业援助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性特点,以及援助双方必须互惠互利而绝非单向给予的基本特征。由此来看,这些援助行为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观点和视角的创新:一是将康奈尔对外援助行为从学界普遍理解的二战后起源向前追溯至19与20世纪之交,将当时的一些民间和个人行为认定为其对外农业援助的开端,从而得以更完整地把握和分析研究对象的全貌;二是从对外农业援助的利益指向出发,能更好地理解其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实施援助一方从中的获益;三是明确了对外农业援助行为与农业高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于科学归纳和梳理具体援助内容与形式。此外,本研究发掘利用了大量康奈尔大学保存的珍贵档案和史料,在研究内容和材料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对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的研究,除了可以更多地挖掘历史、还原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历史轨迹,更可以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一定的经验和启示。希望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中国农业高校在放眼全球寻求更大发展机遇时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希望对于新形势下中国和其他各国加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农业生产面临的新挑战能够有所启迪。

宋伸[8](2017)在《多组学研究揭示山羊高海拔适应性及产绒性状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山羊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绒山羊对寒冷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西藏绒山羊能适应高海拔地区低氧、低压、低温等恶劣环境,但是关于西藏绒山羊的高海拔环境适应性和绒山羊的产绒性状的分子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多组学技术对绒山羊高海拔环境适应性和产绒特性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外显子组混池测序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六个绒山羊品种,共330只绒山羊进行测序和SNP的挖掘及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SNP在群体间处于低分化水平,大约有2-3%的SNP位点在六个绒山羊群体之间显示出显着分离。共获得高海拔环境适应性选择的基因339个,这些基因在心血管系统发育通路中显着富集。其中,EPAS1基因的非同义突变位点(chrl1:28306765)是一个潜在的受选择位点,该位点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该基因的基因型与西藏绒山羊的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着相关,可能在西藏绒山羊高海拔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次,通对14个RNA-seq数据集共74个样本进行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的挖掘,共鉴定得到1451个lincRNA基因和2377个lincRNA转录本。对山羊不同组织以及毛囊不同发育时间点的linc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其中,有327个lincRNA只在一种组织(除毛囊外)中表达,92个lincRNA基因只在毛囊中表达。lincRNA具有外显子数目少,表达水平低、组织特异性强等特点。对5个不同发育时间点的皮肤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包括47个lincRNA在内的1129个基因在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大部分基因的差异表达出现在毛囊由生长前期向生长旺盛期转变时期,这些基因在与毛发/皮肤/指甲等生物相关的生物学通路中富集。同时,还鉴定得到7个在毛囊中时空特异性表达的lincRNA,其中,linc-chig1020可能是DLX3和DLX4基因的潜在调节因子。最后,对来自3个亚洲国家15个品种共117只山羊个体采用全基因组重测技术进行测序、SNP挖掘、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以及山羊特异性状的选择信号分析。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在高海拔地区的山羊群体和产绒山羊群体中进行选择信号检验。结果表明,在高、低海拔地区山羊群体之间比较分析共鉴定得到377个受选择的基因。其中,造血系统相关的通路在以及蛋白网络显着富集。对心脏和肺脏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适应高海拔环境过程中,西藏绒山羊的心脏和肺组织中与血管发育、应对刺激和氧含量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低氧环境下,心脏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心脏损伤;将绒山羊群体与非产绒山羊群体进行比较共鉴定得416个受选择的基因。其中FGF5基因座位存在插入/缺失多态性,该基因座位所在的区域在产绒山羊和非产绒山羊群体之间显着分离。该基因座在绒山羊群体中为缺失,在非产绒山羊群体中为插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实验发现在座位的插入序列能够作为增强子调节其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本研究采用组学技术对山羊高海拔环境适应性和产绒性状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心血管系统相关基因,特别是EPAS1基因在西藏绒山羊高海拔适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山羊的lincRNA进行挖掘,得到了一批山羊的lincRNA,并对其在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lincRNA在毛囊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发现在FGF5基因座位在绒山羊群体和非绒山羊之间显着分离,并且推测该FGF5基因座位在山羊毛发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绒山羊的产绒性状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标记。

李建钦[9](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王艳杰[10](2015)在《滇黔桂民族地区农作物遗传资源农家就地保护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作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导致品种单一化和遗传多样性丢失严重。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传资源,世界范围内大多通过种质库等迁地保存方式保护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然而,迁地保存不能保持农作物遗传资源在原有环境中的动态进化过程,丧失了农民选择和管理发生遗传变异的机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降低,甚至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和抵抗新产生的病虫害。因此,农民参与的就地保护方式,即农家就地保护(On-farm conservation)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并认为农家就地保护不仅保持农作物在原生境下持续进化,更包括了农民的参与选择、民族文化习俗和传统知识对农作物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效增加了遗传背景和遗传多样性。我国西南滇黔桂地区农作物遗传资源相当丰富,但关于农作物就地保护的研究仅在云南见少量报道,贵州和广西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云南、贵州和广西(滇黔桂)为研究地点,通过梳理各省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历史,选取了12个民族居住的32个村寨,实地调查每个村寨的农作物传统品种的历史变化和保存现状,并随机选取15%以上的农民进行问卷访谈,了解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原因,农民对农作物传统品种的种植、保护和发展的态度等问题,摸清我国民族地区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留现状,探讨农作物遗传资源就地保护的影响因素,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与农作物遗传资源就地保护的关系。此外,以水稻地方品种为例,通过SSR分子标记试验,对比不同时间的就地保护(2007、2013和2014年收集)和迁地保护(1980年收集,保存于种质资源库)下24对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地方品种丰富的遗传基础,以及农家就地保护对遗传多样性的积极影响。本研究以充分的调查数据和试验结果,分析了农家就地保护方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民族地区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的保留情况差异较大。第一,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保留传统农作物品种较多,这类地区一般海拔较高,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至今仍然大面积保持种植老品种。第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较少,仍然保持小面积种植传统品种,主要用于民族节日或宗教祭祀等活动。第三,交通发达且具有经济支柱产业的地区,传统农作物品种大多消失,但他们仍然在民族节日庆典和宗教祭祀活动时购买传统使用的糯米,保留了糯米的利用方式,间接地促进了农作物品种资源的保护。第四,各地区保存蔬菜、豆类等遗传资源的情况趋于一致,由于需求量小,主要在房前屋后和田边地头小面积种植,较好地保护了蔬菜、豆类等传统遗传资源。(2)水稻等传统地方品种的保留主要受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消失主要受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影响。在已保留传统品种种植的农民中,90%以上是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满足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需求,如各种节日庆典、宗教祭祀活动、口味习惯以及红白喜事的礼品,都必须用到糯米、红米等老品种。而在丢弃传统品种的农民中,60%是由于产量较低(经济因素),25%因缺乏劳力(社会因素),14%由于干旱缺水(自然因素)。由于民族地区受文化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较深,调查中发现57.5%的农民表示会一直种植或再种几年传统品种。(3)民族特征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农民对传统水稻老品种管理决策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32个村寨463个农民的问卷调查,研究了不同社会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民族)农民与他们对老品种认知(是否种植、保护态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对于是否种植老品种,不同民族的观点极其不同,不同文化水平农民的观点明显不同,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农民对是否种植老品种的观点相似。2)对于是否保护老品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和民族的农民对保护传统品种的态度没有明显差别,仅略有不同。(4)传统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48个滇黔桂水稻地方品种在13对引物中,其群体内的多态性差异较大。48个水稻地方品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40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794,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1927,香农信息指数(Ⅰ)为0.3565。云南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和杂合度高于贵州和广西,贵州普遍高于广西。48个地方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差异显着(P<0.001),群体间变异百分率为77.1%,群体内变异百分率达22.9%。RM333.RM241、RM586和RM257引物对检测滇黔桂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良好的效果。(5)同名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就地保护下较迁地保护高。同名品种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及香农信息指数在就地保护下均较迁地保护高12.3%-30.4%。24对同名品种中54%以上的就地保护同名品种的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群体新产生的特异等位基因数是迁地保护群体的1.73倍,24对同名品种中67%就地保护的等位基因数高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的平均杂合度是迁地保护的1.5倍,24对同名品种中50%就地保护的平均杂合度高于迁地保护。可见,农家就地保护可有效促进水稻发生等位变异,增加遗传异质性及遗传多样性。(6)农家就地保护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促进各民族的饮食文化、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和传统农作方式等传统文化习俗对保护农作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而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留又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了农作物遗传资源,农作物遗传资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又传递和保护着民族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护。本研究首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进行研究。选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田野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农家就地保护的优越性和可行性,选题新颖。此外,论文分析了就地与迁地保护条件下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并阐释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丰富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积极作用,结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二、中国桑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桑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论文提纲范文)

(1)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1.3.1 物理改良
        1.3.2 化学改良
        1.3.3 生物改良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1.6.1 多年生黑麦草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植物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方法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2.4 讨论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2.5 小结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试验结果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3.3.7 结构方程模型
    3.4 讨论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方法
    4.3 试验结果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物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统计分析
    5.3 试验结果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物材料
        6.2.2 试验设计
        6.2.3 试验方法
        6.2.4 数据统计分析
    6.3 试验结果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6.3.2 土壤化学性质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6.3.7 结构方程模型
    6.4 讨论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项目资助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致谢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性状变异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哺乳动物被毛的起源与演化
    1.2 哺乳动物被毛的生物学特征与开发利用
        1.2.1 哺乳动物被毛的生物学特征
        1.2.2 哺乳动物被毛的开发利用
    1.3 哺乳动物皮肤毛囊的生物学特征
    1.4 皮肤毛囊发生发育的基本规律
        1.4.1 毛囊的形态发生过程
        1.4.2 毛囊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1.4.3 皮肤毛囊与绒毛生长发育的相关因子
    1.5 山羊起源与绒山羊遗传资源现状
    1.6 动物毛被特征多样性研究进展
        1.6.1 哺乳动物毛被特征多样性及其遗传基础
        1.6.2 绒山羊毛被类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7 遗传标记种类
    1.8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山羊中的研究应用
        1.8.1 全基因组重测序
        1.8.2 转录组测序
        1.8.3 基因芯片
    1.9 家畜育种的理论方法与生物技术
    1.10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方法
    1.11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一 内蒙古绒山羊不同被毛类型的性状差异分析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检测指标
        2.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毛被类型绒山羊的表型特征描述
        2.4.2 不同毛被类型绒毛样品的实验室观察
        2.4.3 毛被类型的遗传方式
        2.4.4 不同年龄毛被类型的比例
        2.4.5 不同毛被类型的特征分布
        2.4.6 不同毛被类型对产绒量、绒厚和抓绒后体重的影响
        2.4.7 不同毛被类型极端个体表型性状的统计与方差分析
    2.5 讨论
        2.5.1 不同毛被类型的分布与遗传方式
        2.5.2 不同毛被类型的绒毛品质差异
    2.6 小结
3 研究二 内蒙古绒山羊的遗传变异检测及FST分化位点的挖掘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2 全基因组测序
        3.3.3 基因组遗传变异检测与注释
        3.3.4 功能突变的基因注释与GO/KEGG富集分析
        3.3.5 全基因组SNP位点FST筛选与GO/KEGG富集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DNA提取结果
        3.4.2 测序质量与结果统计
        3.4.3 遗传变异的基因组区域分布特征
        3.4.4 错义突变SNP基因注释与GO/KEGG研究
        3.4.5 移码突变InDels的基因注释与GO/KEGG功能研究
        3.4.6 功能突变的韦恩图分析
        3.4.7 全基因组SNP位点F_(ST)分布特征
        3.4.8 FST遗传分化SNP位点的基因组区域注释
        3.4.9 候选基因的GO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
    3.5 讨论
        3.5.1 遗传变异的基因组特征
        3.5.2 错义突变基因的挖掘分析
        3.5.3 移码突变基因的挖掘分析
        3.5.4 具有移码突变和错义突变基因的挖掘分析
        3.5.5 遗传分化较大的候选基因
        3.5.6 FGF5基因突变信息
    3.6 小结
4 研究三 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的全基因组扫描分析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方法
        4.3.1 连锁不平衡分析
        4.3.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3.3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扫描分析
        4.3.4 受选择基因的GO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群体遗传结构特征
        4.4.2 不同毛被绒山羊选择信号
        4.4.3 长毛型绒山羊受选择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4.4.4 短毛型绒山羊受选择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4.5 讨论
        4.5.1 绒山羊遗传结构特征
        4.5.2 长毛型绒山羊的受选择候选基因
        4.5.3 短毛型绒山羊的受选择候选基因
        4.5.4 共有的受选择基因
    4.6 小结
5 研究四 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及毛长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
    5.3 试验方法
        5.3.1 不同毛被类型的试验-对照GWAS分析
        5.3.2 毛长性状的混合线性模型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典型毛被类型表型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4.2 不同毛被类型的GWAS分析
        5.4.3 不同毛被类型的候选基因的蛋白互作分析
        5.4.4 毛长性状的GWAS
        5.4.5 毛长候选基因的GO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
    5.5 讨论
        5.5.1 毛被类型GWAS的候选基因
        5.5.2 毛长性状GWAS的候选基因
    5.6 小结
6 研究五 整合GWAS和WGCNA分析挖掘毛被类型相关的候选基因
    6.1 前言
    6.2 试验材料
    6.3 试验方法
        6.3.1 数据筛选与获得
        6.3.2 权重共表达网络构建
        6.3.3 毛被类型相关模块的筛选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6.3.4 模块基因的GO/KEGG富集分析
        6.3.5 模块基因互作网络关系图的构建
        6.3.6 基因蛋白-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6.4.2 共表达网络构建及模块筛选
        6.4.3 模块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6.4.4 模块基因GO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
        6.4.5 基因网络关系图
        6.4.6 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6.5 讨论
        6.5.1 WGCNA的Yellow模块的候选基因
        6.5.2 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6.5.3 共有基因的潜在功能研究
    6.6 小结
7 研究六 候选基因的表达趋势及与毛被类型的关联分析验证
    7.1 前言
    7.2 试验材料
    7.3 试验方法
        7.3.1 候选基因的RPKM表达趋势分析
        7.3.2 DNA提取与质检
        7.3.3 引物设计
        7.3.4 PCR反应
        7.3.5 Sanger测序
        7.3.6 相关性统计分析
    7.4 结果与分析
        7.4.1 样本DNA质量与完整性
        7.4.2 Sanger测序结果
        7.4.3 候选基因的表达趋势分析
        7.4.4 候选SNP位点与毛被类型关联分析
    7.5 讨论
    7.6 小结
8 全文主要研究结论
9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世界绵羊高繁殖力品种资源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主要高繁殖力绵羊品种资源
2 高繁殖力品种作父本的遗传改良效果
3 高繁殖力品种作母本的杂交效果
4 讨论
    4.1 引种数量和引入地持续选育
    4.2 高繁殖力品种血缘比例在繁殖母羊中应控制在较高水平

(5)云南六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山羊的起源和驯化
        1.1 山羊简介
        1.2 家养山羊的起源和驯化
    第二节 我国山羊品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线粒体DNA在家畜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3.1 线粒体DNA的结构和遗传特性
        3.2 线粒体DNA在山羊中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SNP遗传标记在山羊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 RAD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第六节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云南六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3.1 序列多样性
        3.2 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分析
        3.3 系统发育分析和网络图的构建
        3.4 群体遗传结构
        3.5 群体历史动态
        3.6 系统地理结构
    第四节 分析和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AD-seq技术的云岭山羊与努比亚山羊群体遗传差异分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3.1 原始数据质控与过滤
        3.2 基因组比对
        3.3 InDel检测
        3.4 SNP检测和过滤
        3.5 群体结构分析
        3.6 FST分析与π检验
        3.7 基因注释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二、主产区的形成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二、主产区的发展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二、主产区的现状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一、整地
        二、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收获和贮藏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一、青绿饲料
        二、青贮饲料
        三、干草饲料
        四、放牧和肥田
        五、豆粒喂养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二、豆油的利用
        三、豆粕的利用
        四、大豆食品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一、产品加工公司
        二、工业制造公司
        三、作物种子公司
        四、产品贸易公司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一、美国大豆协会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一、大豆补贴政策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效率因素
        二、产销体系因素
        三、政策导向因素
        四、消费结构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与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针对康奈尔大学的相关研究
        二、对外农业援助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康奈尔大学近代开展对外农业援助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相关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三、资料来源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可能的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第一节 “对外农业援助”的内涵与外延
        一、对外援助(援外)、国际援助
        二、对外农业援助
    第二节 几个相关概念的阐释和辨析
        一、国际发展援助
        二、粮食援助
        三、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
第二章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端的背景与动因
        一、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宏观背景
        二、对外农业援助在康奈尔大学起源的内部动因
    第二节 起源阶段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地域与方式的选择
        一、地域的选择: 拉美与亚太地区
        二、基于高校基本职能的援助方式的选择
    第三节 主要援助活动内容
        一、教育与人才培养: 招收外国留学生
        二、开展科学研究: 零星出现的资源考察
        三、以个人活动为主的知识转移与技术推广
        四、校内组织或相关保障: 民间组织与社团的成立
第三章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转型和快速发展
    第一节 转型的背景和动因
        一、对外农业援助发生转型时的全球局势与宏观背景
        二、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获得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二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转型中的地域和方式的选择
        一、地域的选择: 广泛性与重点性并存
        二、更加综合多样的援助方式
    第三节 主要援助活动内容
        一、教育与人才培养: 关注重点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变
        二、开展科学研究: 内容极大拓展与丰富
        三、在技术推广基础上形成更加立体综合的援助项目
        四、校内组织或保障: 官方机构的成立与激励措施
第四章 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个案及其比较分析
    第一节 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 康奈尔—金陵故事
        一、援助背景与起源
        二、主要援助经历与内容
        三、援助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第二节 转型和快速发展阶段: 康奈尔—洛斯巴诺斯故事
        一、援助背景及起源
        二、主要援助经历与内容
        三、援助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第三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两个发展阶段的比较和分析
        一、援助行为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的对比
        二、援助对象和发生地点的比较
        三、援助方式与行为的比较
第五章 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历史评价
        一、带给受援方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援助行为具有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特征
        三、推动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四、特定时代背景下帮助获取国家利益的工具
        五、“美国需要”和“美国模式”形成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经验与启示
        一、对外农业援助与农业高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紧紧依托高校基本职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三、“官民并举”和多渠道的经费投入
        四、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属性
        五、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多组学研究揭示山羊高海拔适应性及产绒性状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因组时代山羊基因组研究进展
        1.1.1 山羊的起源
        1.1.2 山羊的基因组学研究
        1.1.3 山羊遗传多样性研究
        1.1.4 山羊绒毛性状研究
        1.1.5 山羊产奶性状研究
        1.1.6 山羊毛色和皮肤色素沉着相关研究
        1.1.7 山羊繁殖性状相关研究
        1.1.8 山羊其他性状的研究
    1.2 高海拔适应性研究进展
        1.2.1 高海拔适应性与生理生化特征
        1.2.2 线粒体及线粒体基因组与高海拔适应
        1.2.3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高海拔适应性
        1.2.4 基因表达芯片与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研究高海拔适应性
        1.2.5 高海拔适应性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1.2.6 绒山羊及其高海拔适应性研究
    1.3 长链非编码RNA在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1.3.1 lincRNA的鉴定
        1.3.2 lincRNA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1.3.3 lincRNA在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外显子组测序揭示山羊高海拔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设备及试剂
        2.2.3 基因组DNA提取以及质量检测
        2.2.4 外显子区域捕获及过滤
        2.2.5 SNP检测
        2.2.6 采用Global F_(ST)分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2.2.7 高、低海拔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2.2.8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2.9 候选SNP位点的分型以及EPAS1基因的分析
        2.2.10 GO富集分析
        2.2.11 数据链接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外显子组混池测序
        2.3.2 六个绒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分析(Global F_(ST)分析)
        2.3.3 高、低海拔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2.3.4 扩大群体验证以及EPAS1基因中的非同义突变位点
    2.4 讨论
        2.4.1 中国绒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
        2.4.2 绒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2.4.3 心血管系统相关基因与山羊高海拔适应
        2.4.4 EPAS1基因与高海拔环境适应性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研究山羊lincRNA及其在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主要设备及试剂
        3.2.3 RNA提取、质量检测和测序
        3.2.4 公共数据库的RNA-seq数据集
        3.2.5 RNA-seq数据的比对、组装以及lincRNA的鉴定
        3.2.6 组织特异性lincRNA的鉴定
        3.2.7 毛囊生长周期中皮肤内lincRNA的鉴定及表达谱分析
        3.2.8 聚类分析
        3.2.9 GO富集分析
        3.2.10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RNA-seq的结果进行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全基因组范围鉴定山羊lincRNA
        3.3.2 山羊linc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3.3.3 lincRNA在皮肤组织中的时间特异性表达
        3.3.4 基于共表达模块和时空特异性表达预测lincRNA的功能
    3.4 讨论
第四章 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山羊的高海拔适应性和产绒性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主要设备及试剂
        4.2.3 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的获取
        4.2.4 基因组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4.2.5 连续纯合片段分析
        4.2.6 连锁不平衡分析
        4.2.7 群体遗传特征分析
        4.2.8 受选择基因组区域或关键基因的鉴定
        4.2.9 选择信号区域基因注释与调控网络分析
        4.2.10 西藏绒山羊-辽宁绒山羊肺脏和心肌基因表达谱比较分析
        4.2.11 FGF5基因座位的扩大群体验证
        4.2.12 FGF5基因座位的细胞水平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因组变异
        4.3.2 群体基因组学分析
        4.3.3 系统进化树分析
        4.3.4 Admixture分析
        4.3.5 群体历史和基因渗入分析
        4.3.6 高海拔适应性选择信号分析以及转录组分析
        4.3.7 产绒性状的信号筛选及FGF5基因座位验证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讨论
    5.1 山羊高海拔环境适应性分子机制探讨
    5.2 绒山羊产绒性状分子机制探讨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经历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视角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生物多样性
        2.1.4 民族源流
        2.1.5 传统文化
    2.2 研究社区概况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2.2.2 维西县柯功村
        2.2.3 德钦县古达村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4.3.2 集体林管理
        4.3.3 经济林管理
        4.3.4 神山管理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5.1.1 混作的概念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5.2.1 轮作的概念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6.3.3 种子储藏技术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创新之处
    8.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10)滇黔桂民族地区农作物遗传资源农家就地保护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作物遗传资源的农家就地保护
        1.1.1 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
        1.1.2 农家就地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1.1.3 国内外关于农家就地保护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2.1 自然环境因素
        1.2.2 农作物自身因素
        1.2.3 社会、文化因素
        1.2.4 经济因素
        1.2.5 农民的农事活动与品种管理
    第三节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3.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3.3 我国水稻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内容
        2.2.1 传统地方品种的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
        2.2.2 民族村寨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留现状和发展趋势
        2.2.3 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及农户的认知态度
        2.2.4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差异
        2.2.5 传统地方品种农家就地保护的措施建议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资料收集
        2.3.2 野外调查与案例研究
        2.3.3 实验室分析
    第四节 研究地点与时间安排
        2.4.1 研究地点与对象
        2.4.2 研究时间安排
        2.4.3 选点原因
第三章 滇黔桂农作物遗传资源保留现状及案例调查
    第一节 各省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情况和保留现状
        3.1.1 云南省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情况和保留现状
        3.1.2 广西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情况和保留现状
        3.1.3 贵州省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情况和保留现状
    第二节 云南纳西族、哈尼族、傣族、布朗族等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2.1 纳西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2.2 哈尼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2.3 傣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2.4 拉祜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2.5 布朗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2.6 白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调查案例
        3.2.7 汉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调查案例
    第三节 贵州侗族、苗族等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保留现状
        3.3.1 侗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3.2 苗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3.3 革家人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第四节 广西仫佬族、壮族、瑶族等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保留现状
        3.4.1 仫佬族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4.2 壮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3.4.3 白裤瑶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现状
    第五节 讨论
        3.5.1 外来文化对传统品种保留情况的影响
        3.5.2 评估传统品种保留情况的指标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1.1 纳西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1.2 哈尼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1.3 西双版纳各民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2.1 侗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2.2 雷山千户苗寨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2.3 革家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3.1 仫佬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3.2 壮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3.3 白裤瑶传统农作物品种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传统水稻品种的保留和消失的影响因素
        4.4.1 传统水稻品种保留的影响因素
        4.4.2 传统水稻品种消失的影响因素
        4.4.3 传统水稻品种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讨论
        4.5.1 传统农作物品种影响因素
        4.5.2 政策因素对传统农作物品种的影响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农民对传统水稻品种的认知态度
    第一节 调查样本选择和分析
        5.1.1 样本选择
        5.1.2 受访者社会特征
    第二节 农民对是否种植传统水稻品种态度的研究
        5.2.1 农民别特征分析
        5.2.2 农民年龄特征分析
        5.2.3 农民文化水平特征分析
        5.2.4 农民民族特征分析
    第三节 农民对传统水稻品种是否应该保护态度的研究
        5.3.1 农民性别特征分析
        5.3.2 农民年龄特征分析
        5.3.3 农民文化水平特征分析
        5.3.4 农民民族特征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滇黔桂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一节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6.2.1 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SSR标记多态性
        6.2.2 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6.2.3 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杂合度
        6.2.4 水稻地方品种群体遗传差异性分析
        6.2.5 SSR位点在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分化
    第三节 讨论
        6.3.1 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6.3.2 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分化
        6.3.3 高效SSR标记多态性检测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就地、迁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结构的比较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7.2.1 就地、迁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
        7.2.2 就地、迁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等位基因的变化
        7.2.3 就地、迁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相似性比较
        7.2.4 就地、迁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分化
        7.2.5 就地、迁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杂合度分析
    第三节 讨论
        7.3.1 就地、迁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7.3.2 就地、迁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的等位基因变化
        7.3.3 就地、迁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差异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农家就地保护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水稻地方品种农家就地保护的意义与挑战
    第二节 就地保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迁地保护的原因
    第三节 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8.3.1 饮食文化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8.3.2 节日庆典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8.3.3 信仰文化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8.3.4 传统农作方式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第四节 民族传统文化变迁不利于遗传资源的保护
    第五节 遗传资源保留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建议
        9.2.1 将农家就地保护政策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9.2.2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农家就地保护
        9.2.3 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实施农家就地保护
        9.2.4 提高传统品种价格,实现经济效益
        9.2.5 通过科学研究手段加强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护
    第三节 展望
        9.3.1 多层次和多方式研究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9.3.2 对不同传统农作物品种进行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农户水平种植传统农作物品种的影响因素
    附录2 村寨水平的农作物品种多样性调查
    附录3 调查收集的传统稻种名录
    附录4 英文缩略表
    附录5 SSR标记图片
    附录6 水稻地方品种的种子形态对比
    附录7 2013-2014年自收集水稻地方品种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国桑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性状变异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D]. 李晓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4]世界绵羊高繁殖力品种资源及其利用[J]. 姜勋平,许锋,刘桂琼. 养殖与饲料, 2020(03)
  • [5]云南六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孙建树. 云南大学, 2019(03)
  •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D]. 石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多组学研究揭示山羊高海拔适应性及产绒性状分子机制[D]. 宋伸.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9]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10]滇黔桂民族地区农作物遗传资源农家就地保护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D]. 王艳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中国蚕品种在摩洛哥适应性饲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