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绿色畜牧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云南省绿色畜牧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云南省建设绿色畜牧业经济强省的思路及对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王黎黎[2](2020)在《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马奶,又称马乳,是草原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奶食,且在蒙古人日常饮食中,以酸马奶和马奶酒的食用形式为主。马奶营养丰富,是最接近母乳的天然绿色饮品。马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润燥美肤、清热止咳、缓解局部炎症等功效。尽管在漫长的畜牧业发展历程中,马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如牛、绵羊、山羊等哺乳动物,但在内蒙古、新疆等养马大区,马奶一直是国民十分重要的乳类来源。马奶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牧区特色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奶作为草原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内蒙古奶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推动地区养马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马奶产业的发展有益于满足消费者对奶产品多元化的需求,有利于带动上游饲料加工产业和下游马奶加工,以及马奶和文化旅游结合的疗养产业发展。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采访有关学者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重点从从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条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内蒙古马奶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对内蒙古马奶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加快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文提出了“以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牧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马奶产品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主线,实现马奶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的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通过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马奶产业向现代模式转变;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深化马奶产业技术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区域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内蒙古马奶产业快速发展。

安婧[3](2019)在《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2015年,肃南县开始实施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补奖政策面积2091.9万亩。其中:禁牧684万亩,草畜平衡1407.9万亩,涉及全县6乡1镇3场102个行政村8323户农牧户,年落实补奖资金1.72亿元,累计减畜11.23万个羊单位,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周期内共落实补奖资金8.59亿元。作为甘肃省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地区,肃南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与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目标要求和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结合新公共治理理论和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在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基础上明确评价维度,以此为依据设计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政策投入、政策目标达成、政策满意度和影响与发展四个维度开展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总体绩效良好。政策投入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实施,大部分受益农牧户生产生活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政策满意度均达到满意水平,政策取得的各类效益得到农牧户的肯定。政策实施规范有序,资金到位及时,整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政策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观,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根据评价结果,本文认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肃南县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提升农牧民收入、促进后续产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后续监管、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健全机制、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戚朝阳[4](2018)在《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作用形式,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领域。作为云南省保护坝区优质耕地及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决策,“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对大理市土地开发利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09年大理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和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坡度数据及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土地利用规划等资料,综合运用GIS技术、实地调查、定量模型分析以及定性综合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通过大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分析以及建设用地扩展与耕地占用状况分析等方面对云南省“城镇上山”战略背景下的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归纳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并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大理市进一步科学实施“城镇上山”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促进类似地区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大理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大理市土地利用结构特点主要为:(1)全市土地利用以农地为主,其次为建设用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2)耕地总量相对不大,但土地垦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田较多,是大理市耕地的主要特征。(3)受自然条件限制,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分析结果表明:(1)各类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长,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和其他土地是研究期内的显着特征。(2)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城镇用地、水田、旱地、林地、交通水利用地及水浇地,其它土地变化相对较小。(3)农用地转移为建设用地面积达2692.50 hm2,约占建设用地转入总量的88.23%,其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面积达1605.71hm2,占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总量的59.64%。(4)其他土地转为建设用地面积达381.44hm2,主要是转为城镇用地及交通水利用地,分别转移了267.66hm2和73.45hm2,共计341.11 hm2,约占其他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89.43%。(5)农用地变化中,除农用地转移为其它土地,其内部也发生了旱地向水浇地以及水田、旱地和林地向其他农用地的转化。(3)大理市各地类坡度变化分析表明,各类建设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上山”。各类建设用地在不同坡度级的面积数量处于绝对增长状态,0°6°、6°以上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1417.83hm2和1656.11hm2,0°6°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从73.17%减少到67.55%,净减少5.62%,6°以上面积比例则相应的有所增加。城镇、工矿用地“上山”与耕地占用状况分析表明,城镇用地主要占用25°以下农用地和0°15°其他土地,对耕地占用主要集中于25°以下水田和旱地,共计914.71hm2。工矿用地扩张主要占用6°以上农用地及其他土地,对耕地占用主要集中于6°25°旱地,共计11.92hm2。(4)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由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增长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因素共同驱动。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分析表明,“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缓解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促进旱地向水浇地转变以及促使大理市“两保护、两开发”基本落实,这些是主要的正面效应。但也存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6°以下耕地较多、开发利用25°以上陡坡地以及“城镇上山”破坏生态,占用大量林地和自然保留地等负面效应。(5)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大理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坝区耕地保护压力大。(2)建设用地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6)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1)合理划定大理市的“三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大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严控坝区优质耕地流失,提升耕地质量。(3)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4)加强以点苍山和洱海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杨福振[5](2018)在《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自古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无农不稳”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也反映出农业是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表现的尤为显着。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一直把农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这也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目标的根本环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央和地方也连续下发多项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的漾濞彝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漾濞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该县地势起伏较大,海拔较高。因此,形成了立体的气候特征,适合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但该县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成为当地政府工作的首要问题。因而,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着突出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漾濞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实证分析了具有漾濞特色的核桃产业及中药材产业,最终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漾濞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能够帮助漾濞县找到适合县情的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对策,进而推动漾濞县国民经济的发展。

冯宇彤[6](2017)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民族地区禀赋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抓住创新机遇的能力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由于农业在这一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地位,能否充分利用“互联网+”特色农业的创新发展机遇,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不同民族地区或民族群体利用这一机遇的能力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本研究以大理州各民族区域的产业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分析各民族区域间的产业实施能力差异并探究导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主要民族(汉、白、彝、回、傈僳)生产生活所聚集的区域。本论文主要是采用大理州统计年鉴与田野调研的资料整理出各民族区域互联网基础与特色农业现阶段状况的数据。按照“互联网+”特色农业的各种基础条件的指标分类,通过直观的统计分析来描述五大主要民族生产生活区域的产业能力现状与差异。最后结合民族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五大主要民族所在区域的产业实施能力差异的形成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民族区域内,“互联网+”特色农业实施能力通常是以汉、白、回三个民族的聚居区为优,而彝、傈僳族较弱。因此,为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大理州实施“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政策重点应当着眼于提高相关能力较弱地区或民族的相关针对指标,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

张焕芳[7](2016)在《江城县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思考》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提高,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相比过去,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提高,相应的对畜产品的安全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江城是一个边境农业县,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现在提倡的发展绿色畜牧业也备受关注,该文就江城县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及叙述对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陈伟平[8](2015)在《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都经历着较为艰难且漫长的经济复苏过程,发达经济体受制于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经济体在肩负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任的同时,也亟待经济转型。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之一,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极为重要。绿色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低碳化、循环化为主要内容,最终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早在2007年巴厘岛气候会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倡议开启“绿色经济”新时代。2012年“里约+20”峰会上,各国就发展绿色经济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鼓励各国实施与各自国情相适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经济增长较依赖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此,绿色经济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绿色经济发展愈发重视,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资源、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以我国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为研究视角,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石,借鉴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实践,综合运用系统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探索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推进我国绿色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绿色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确定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阐述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基础理论。第三章为现状分析,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提炼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第四章为国际经验借鉴,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绿色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国际发展绿色经济经验。第五章为国内经验借鉴,探讨我国上海市、深圳市、长株潭城市群、云南省等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经验。第六章为博弈模型构建,基于博弈论视角构建多主体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框架。第七章为对策建议,从合理分摊绿色成本、合理分配利益和完善绿色经济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路。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阐明研究结论及今后研究方向和构想。本文主要研究结论:(1)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各利益相关者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各利益主体通过反复博弈,意识到不合作所带来的短期收益明显小于合作所带来的长期收益时,就会调整自身策略选择,减少彼此分歧,逐步扩大合作的选择空间,使博弈从非合作向合作转变,最终实现多方利益均衡。(2)政府应依托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强化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措施,培育各利益主体的绿色经济价值观,完善绿色经济机制;企业应改进产品技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声誉,抢占绿色产品市场;消费者应改变消费偏好,树立科学的绿色产品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3)应通过政府承担部分成本、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成本及促使消费者承受额外绿色成本等手段合理分摊绿色成本;应通过促使政府从绿色经济发展中获益、保障企业合法收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措施合理分配绿色产品收益;应通过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标志认证、构建品牌信誉制度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式完善绿色产品市场机制。(4)绿色经济是符合我国战略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应良性互动,各尽其能,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周培培[9](2013)在《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河北省是畜牧大省,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河北省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5.83%。同时,河北省畜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河北省畜牧业实现了生产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畜牧产业优势产区逐步形成,而优势产区的形成对于促进河北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提升畜牧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畜牧产业布局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为研究对象,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分析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现状,根据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等相关的理论成果,构建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的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结论对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途径。通过分析得出,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整体上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城郊地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发展加工业;沿海地区利用交通便利建立出口基地;平原地区利用粮食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山区利用草场优势发展生态特色畜牧业。同时,畜禽优势产区集中,初步形成了奶牛、肉牛、肉羊、瘦肉型猪和蛋鸡“五大优势产区”,并在全省中形成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四个高畜牧产值的地区。此外,文章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等方面对河北省畜牧布局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根据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得出河北省十一地市畜牧产业发展实力综合排名顺序为: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邯郸市、沧州市、张家口市、邢台市、衡水市、承德市、廊坊市。并根据模型得出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路与途径,包括两大环节和两大体系布局的优化途径、三大区域布局的优化途径和五大优势产业布局的优化途径。最终在实证结果和优化思路、途径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保障全省畜牧产业布局优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颜景辰[10](2007)在《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数量更加充裕,种类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必须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几乎成为各地和各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面对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日趋增强。为此,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关联并协调起来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便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成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必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主要分为10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将生态畜牧业研究领域所关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为论文研究的进行和深入提供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程进行回顾,以寻找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则围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对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析,以客观判断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征表现,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推广背景信息。第五章则以开放的思维,探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其现存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和能够对我国形成借鉴价值的有益经验。第六、七、八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依照畜牧业产业特征和地域分类标准分别对农区、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在特性和适宜采取的微观操作方案。第九章则是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贸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所必须关注的市场导向原则。第十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为今后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并赋予了生态畜牧业以新的内涵。本文的研究除关注畜牧业本身外,还十分重视生态畜牧业链条的延伸和功能定位,强调应该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出发,来合理科学地安排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注意到了四种转变,即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在技术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技术依托型、在利用方式上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建设型的转变,以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使之能够在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的增加,而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外的负效应,使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第二,归纳和总结了世界不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全面分析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归纳出集约化生态畜牧业模式、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和农户小规模生态畜牧业模式,并分别对采用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典型国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对比,提出了对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第三,提出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区域,将畜牧业产业研究与生态经济学紧密结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模式,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中心的两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发展城郊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第四,全面设计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在全面分析世界和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生产目标、消费目标、贸易目标和生态目标为主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以产品战略、结构战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为重点的战略思路,构建了以生态饲料生产技术、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生产技术、洁净畜牧业生产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今后推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二、云南省建设绿色畜牧业经济强省的思路及对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建设绿色畜牧业经济强省的思路及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2)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马奶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马奶
        2.1.2 马奶产品
        2.1.3 产业
        2.1.4 农业产业化
        2.1.5 马奶产业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
        2.2.2 关于马奶的研究综述
3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概述
    3.1 马奶和马奶产业特征
        3.1.1 马奶的产品特性
        3.1.2 马奶产业特征
    3.2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现状
        3.2.1 内蒙古马奶产业生产资源
        3.2.2 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
        3.2.3 内蒙古马奶产品加工与利用现状
        3.2.4 内蒙古马奶产业科研现状
    3.3 内蒙古马奶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3.3.1 马奶牧户成本构成
        3.3.2 不同养殖规模的马奶牧户成本收益分析
    3.4 内蒙古马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3.4.1 市场优势
        3.4.2 政策优势
        3.4.3 区位优势
        3.4.4 基础优势
        3.4.5 文化优势
    3.5 内蒙古马奶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4 内蒙古马奶产业化经营研究
    4.1 内蒙古马奶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
        4.1.1 马奶产品结构特征
        4.1.2 马奶产品的市场交易特征
        4.1.3 马奶产业市场经营主体特征
        4.1.4 马奶产业独特的文化特征
    4.2 内蒙古马奶产业化经营的动力
    4.3 马奶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4.4 内蒙古马奶产业组织模式研究
        4.4.1 内蒙古马奶产业生产链和市场交易主体关系
        4.4.2 内蒙古马奶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构建
5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5.1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5.1.1 市场发展思路
        5.1.2 生产发展思路
    5.2 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6 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6.1 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马奶产业向现代模式转变
    6.2 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6.3 深化马奶产业技术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6.4 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区域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6.5 完善市场体系,扩大有效需求
7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
    1.5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绩效
        2.1.2 政府绩效
        2.1.3 政府绩效评估
        2.1.4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治理理论
        2.2.2 平衡计分卡
        2.2.3 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
第三章 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1 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目标
    3.2 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设定
        3.2.1 绩效评估原则
        3.2.2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与合理性
        3.2.3 绩效评估指标确立的逻辑和内容
        3.2.4 指标优化及权重设定
第四章 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分析方法
        4.2.1 内容分析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差距分析
        4.2.4 因子分析
    4.3 总体绩效评估方法与标准
        4.3.1 总体评估方法
        4.3.2 评级标准
    4.4 政策投入维度
        4.4.1 补奖面积
        4.4.2 补奖资金
    4.5 政策目标达成度维度
        4.5.1 生态改善
        4.5.2 经济发展
        4.5.3 资金使用管理
    4.6 政策满意度维度
        4.6.1 政策受众满意度
    4.7 影响与发展维度
        4.7.1 社会效益
        4.7.2 可持续性
    4.8 总体绩效评估结果
    4.9 绩效评估结果反映出的问题
第五章 国内其他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的经验与做法
    5.1 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的经验与做法
    5.2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的经验与做法
    5.3 国内其他地区经验与做法对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的启示
第六章 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改进建议
    6.1 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6.2 强化草原督促管理工作
    6.3 推进后续产业发展
    6.4 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五节 创新与特色之处
第二章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二、土地利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三、生态经济学理论
        四、循环经济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章 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第一节 大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大理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二、大理市土地利用结构特点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分析
        一、大理市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二、大理市土地利用类型内部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建设用地扩展与耕地占用状况分析
        一、大理市各地类坡度变化分析
        二、城镇、工矿用地“上山”与耕地占用状况分析
    第四节 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交通运输因素
第五章 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正面效应分析
        一、“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理市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
        二、农业灌溉设施的改善,促使旱地转为水浇地,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三、“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促使“保护洱海,保护海西,开发海东,开发凤仪”基本得到落实
    第二节 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负面效应分析
        一、各类建设用地占用6°以下耕地较多
        二、“城镇上山”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占用大量林地和自然保留地
        三、“城镇上山”开发利用25°以上陡坡地
第六章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大理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坝区耕地保护压力大
        二、建设用地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第二节 大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划定大理市的“三线”,大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严控坝区优质耕地流失,提升耕地质量
        三、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四、加强以点苍山和洱海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5)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二)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高原特色农业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高原特色农业
    二、高原特色农业相关理论基础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地域分工理论
        (三)技术创新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六)农业产业化理论
        (七)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总量
        (二)产业结构
    二、发展成效
        (一)特色种植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得以提高
        (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提质增效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塑造了具有漾濞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四)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长
        (五)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第四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三)区位条件
        (四)政策条件
        (五)科技条件
    二、发展问题
        (一)农业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法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二)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四)农产品市场开拓不够
        (五)科技应用水平不高
    三、发展机遇
        (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
        (三)农产品市场潜力大
    四、面临挑战
        (一)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二)市场竞争激烈
第五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核桃产业
        (一)发展现状
        (二)区位商及集中系数的测算
        (三)发展问题
        (四)发展对策
    二、中药材产业
        (一)发展现状
        (二)区位商及集中系数的测算
        (三)发展问题
        (四)发展对策
第六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
        (一)核桃产业区
        (二)中药材产业区
        (三)水果产业区
        (四)畜牧产业区
    三、发展对策
        (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
        (三)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四)实行品牌战略,打造具有漾濞特色的农产品
        (五)强化科技投入,打造精准化农业生产模式
        (六)借助“互联网+”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新市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大理白族自治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民族地区禀赋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一)关于“互联网+”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民族差异的研究现状
        (四)总结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概念与主要测度指标
        (一)“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概念
        (二)“互联网+”特色农业的主要测度指标
    五、大理州及其民族区域基本情况
        (一)全州概况
        (二)民族区域
第二章 大理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民族区域禀赋现状
    一、大理市
    二、西北区
        (一)云龙县
        (二)洱源县
        (三)剑川县
    三、东北区
        (一)宾川县
        (二)鹤庆县
    四、西南区
        (一)漾濞彝族自治县
        (二)永平县
    五、东南区
        (一)祥云县
        (二)巍山县
        (三)弥渡县
        (四)南涧县
    六、田野调研样本区域现状
第三章 大理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民族区域禀赋差异
    一、各县市民族区域禀赋差异分析
        (一)大理市
        (二)西北区
        (三)东北区
        (四)西南区
        (五)东南区
    二、大理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禀赋差异分析
第四章 大理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民族区域禀赋差异成因
    一、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交通情况
    二、民族经济环境
        (一)自我发展能力
        (二)城镇化建设
    三、历史环境
        (一)汉族
        (二)白族
        (三)彝族
        (四)回族
        (五)傈僳族
    四、本文发现
第五章 大理州实施“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政策含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
    二、精准扶贫
    三、民族团结进步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江城县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江城县畜产品安全现状
    1.1 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污染畜产品
    1.2 药物残留污染畜产品
    1.3 病毒、细菌、寄生虫污染畜产品
2 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管理
    2.1 管理体制不健全
    2.2 法律意识低下,法制体制不健全
    2.3 标准体系不配套
    2.4 检测能力不适应
3 加强江城县动物性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明确管理主体
    3.2 加强动物性食品安全立法工作
    3.3 加强动物性食品标准体系建设
    3.4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3.5 建立健全动物性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4 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
    4.1 生产绿色畜产品的途径
    4.2 绿色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8)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基础理论
    2.1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绿色经济的内涵
        2.1.2 绿色经济的特征
        2.1.3 绿色经济的主体
        2.1.4 绿色经济发展的原则
        2.1.5 绿色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
    2.2 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低碳经济理论
    2.3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理论
        2.3.1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主体
        2.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规则
3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3.1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3.1.1 政府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3.1.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3.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3.2.2 经济发展方式不集约
        3.2.3 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3.2.4 绿色经济发展实际认可度不高
    3.3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3.3.1 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3.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市场失灵现象严重
        3.3.3 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3.4 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够成熟
4 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4.1.1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4.1.2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2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4.2.1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4.2.2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3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4.3.1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4.3.2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4 其他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4.4.1 巴西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4.2 加拿大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4.3 新加坡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4.4 墨西哥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4.5 国际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
        4.5.1 制定绿色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4.5.2 明确绿色经济重点发展方向
        4.5.3 明确绿色经济突破领域、践行方式和发展路径
        4.5.4 健全绿色经济相关法律体系
        4.5.5 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力度
        4.5.6 财税支持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4.5.7 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
        4.5.8 发挥社会团体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
5 发展绿色经济的国内经验与启示
    5.1 上海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
        5.1.1 上海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5.1.2 上海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
    5.2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5.2.1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5.2.2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5.3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5.3.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5.3.2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5.4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5.4.1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5.4.2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5.5 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
        5.5.1 制定绿色经济战略规划
        5.5.2 调整产业结构
        5.5.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5.4 政府引领绿色经济发展
        5.5.5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6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模型
    6.1 绿色经济发展博弈模型分析
        6.1.1 企业与消费者两者的博弈模型
        6.1.2 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
    6.2 绿色经济发展博弈模型均衡
        6.2.1 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均衡
        6.2.2 企业、消费者、政府博弈均衡
7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理分摊绿色成本
        7.1.1 政府承担部分成本
        7.1.2 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成本
        7.1.3 消费者承受额外绿色成本
    7.2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理分配利益
        7.2.1 促使政府从绿色经济发展中获益
        7.2.2 保障企业合法收益
        7.2.3 保障消费者合理权益
    7.3 完善绿色经济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
        7.3.1 打击绿色市场的违法行为
        7.3.2 规范绿色产品的标志认证
        7.3.3 构建绿色产品的品牌信誉制度
        7.3.4 完善绿色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及相关概念
        1.3.1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3.2 产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1.3.3 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河北省畜牧产业发展概况
        2.1.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2.1.2 畜牧业优势区域布局
        2.1.3 畜禽养殖方式
        2.1.4 畜牧产业支撑体系
    2.2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现状
        2.2.1 河北省畜牧产业总体布局现状
        2.2.2 奶牛优势产区布局
        2.2.3 肉牛优势产区布局
        2.2.4 肉羊优势产区布局
        2.2.5 生猪优势产区布局
        2.2.6 蛋鸡优势产区布局
        2.2.7 河北省各地市优势畜禽产业布局
    2.3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2.3.1 河北省主要畜牧产业优势产区布局较为分散
        2.3.2 区域间畜牧产业发展不平衡
        2.3.3 河北省畜牧产业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
3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理位置因素
        3.1.1 自然地理位置
        3.1.2 经济地理位置
    3.2 自然资源因素
    3.3 经济因素
        3.3.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3.2 劳动力资源
        3.3.3 市场条件
        3.3.4 交通基础设施
    3.4 社会因素
        3.4.1 人口因素
        3.4.2 历史传统
    3.5 技术因素
        3.5.1 科技资源
        3.5.2 畜禽良种资源
4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的评价
    4.1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3 评价指标的选择
        4.1.4 评价指标的诠释
    4.2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模型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的层次分析
        4.2.3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的因子分析
        4.2.4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的主客观综合评价
    4.3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模型的结论解释
        4.3.1 层次分析模型的结论解释
        4.3.2 因子分析模型的结论解释
        4.3.3 综合分析模型的结论解释
5 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优化思路和途径
    5.1 河北省优化畜牧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路
    5.2 河北省优化畜牧产业布局的途径
        5.2.1 三大区域畜牧产业布局的优化途径
        5.2.2 两大环节、两大体系布局的优化途径
        5.2.3 五大畜牧主导产业布局的优化途径
6 优化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产业监督,构建优惠政策扶植体系
    6.2 完善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
    6.3 坚持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推广
    6.4 推进畜牧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6.5 构建完善的畜牧业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10)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目的与意义
        1.1.1 生态型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
        1.1.2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1.1.3 生态畜牧业有利于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的良好衔接
        1.1.4 生态畜牧业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1.1.5 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生态产业研究
        1.2.2 生态农业经济
        1.2.3 畜牧业经济研究
        1.2.4 生态畜牧业研究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内容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2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畜牧业经济一般理论
    2.2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有机畜牧业理论
    2.3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2.3.1 供需均衡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2.4 生态畜牧业的基础理论述评及发展趋势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历程分析
    3.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及其基本特征
        3.1.1 产品总量不断增长
        3.1.2 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3.1.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3.1.4 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
    3.2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轨迹分析
        3.2.1 恢复性发展时期(1949-1957)
        3.2.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3.2.3 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1979-1996)
        3.2.4 新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3.3 中国畜牧业技术演变轨迹分析
        3.3.1 以家庭副业和从属于农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3.3.2 向支柱产业演进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3.4 中国畜牧业经营方式演变历程
        3.4.1 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化、专业户化、企业化发展阶段
        3.4.2 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3.4.3 21世纪初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第4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生态畜牧业形成的基本背景
        4.1.1 生态农业与生态畜牧业的衍生
        4.1.2 生态畜牧业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
    4.2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4.2.1 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4.2.2 生态畜牧业的功能定位与种类划分
        4.2.3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4.2.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4.3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
        4.3.2 受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4.3.3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养殖规模较小
        4.3.4 科技进步速度较慢,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不高
    4.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因素分析与制度透视
        4.4.1 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4.4.2 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与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4.4.3 传统观念的制约
第5章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5.1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5.1.1 世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现状
        5.1.2 世界主要畜产品贸易现状
        5.1.3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5.1.4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5.2 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及其启示
        5.2.1 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5.2.2 加拿大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5.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5.3.1 澳大利亚的生态畜牧业
        5.3.2 新西兰生态畜牧业发展
    5.4 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5.4.1 日本畜牧业的基本概况
        5.4.2 日本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5.4.3 日本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5.5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5.1 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5.5.2 加快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5.5.3 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第6章 中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6.1 农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
        6.1.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6.1.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6.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解构
        6.2.1 我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6.2.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6.3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选择
        6.3.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
        6.3.2 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的路径选择
第7章 中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7.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条件
        7.1.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7.1.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建设的实施条件
    7.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7.2.1 草地退化严重
        7.2.2 草原畜牧业生产力落后
        7.2.3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7.2.4 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7.2.5 产后环节薄弱,产业化经营发育迟缓
    7.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7.3.1 季节轮牧模式
        7.3.2 家庭生态牧场模式
    7.4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7.4.1 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
        7.4.2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7.4.3 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7.4.4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7.4.5 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7.4.6 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
第8章 中国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8.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8.1.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
        8.1.2 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8.2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8.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8.2.2 以旅游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8.3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8.3.1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8.3.2 做好畜牧企业的布局规划
        8.3.3 高度重视优良品种
        8.3.4 广泛应用新技术
        8.3.5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计划
        8.3.6 建立科学的生产体系
第9章 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分析
    9.1 中国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现状
        9.1.1 中国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9.1.2 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9.1.3 中国生态畜禽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9.2 影响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的因素分析
        9.2.1 中国生态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9.2.2 中国生态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9.3 促进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和贸易的对策分析
        9.3.1 国家应加强对生态畜产品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
        9.3.2 严格绿色畜产品认证、监测制度
        9.3.3 创新生态畜产品流通模式
        9.3.4 制定合理的生态畜产品价格
        9.3.5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应用及推广网络
        9.3.6 建立生态畜产品生产体系
第10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10.1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10.1.1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10.1.2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10.2 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10.2.1 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
        10.2.2 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
        10.2.3 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
        10.2.4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10.2.5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10.3 提升中国生态畜牧业产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措施
        10.3.1 加快生态畜牧业集约化发展
        10.3.2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10.3.3 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
    10.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10.4.1 加强生态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10.4.2 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
        10.4.3 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10.4.4 深化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10.4.5 引导生态畜产品消费,开拓畜产品市场
        10.4.6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致谢

四、云南省建设绿色畜牧业经济强省的思路及对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内蒙古马奶产业发展研究[D]. 王黎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肃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绩效评估研究[D]. 安婧. 兰州大学, 2019(08)
  • [4]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 戚朝阳. 云南财经大学, 2018(11)
  • [5]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杨福振. 大理大学, 2018(01)
  • [6]大理白族自治州“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民族地区禀赋差异研究[D]. 冯宇彤. 大理大学, 2017(02)
  • [7]江城县畜产品安全管理与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思考[J]. 张焕芳. 农业工程技术, 2016(08)
  • [8]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 陈伟平. 武汉大学, 2015(07)
  • [9]河北省畜牧产业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 周培培.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10]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颜景辰.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云南省绿色畜牧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