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

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

一、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毛世聪,汤旭晶,汪恬,李军,袁成清[1](2020)在《基于模糊-粒子群算法的舰船主锅炉燃烧控制》文中指出针对舰船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负荷突变时主蒸汽压力波动大、空气和燃油调节速度慢以及风油配比易偏离最佳值的问题,在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模糊-粒子群算法整定变偏置函数的偏置参数,制定大步长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建立模糊-粒子群控制器和燃烧控制系统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引入模糊-粒子群算法改进的燃烧控制系统主蒸汽压力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空燃比维持在良好范围内,可有效提升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经济性。

李蕊[2](2019)在《AL青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受到世界经济、海运、油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造船产业陷入低谷,一些知名企业倒闭破产、大型公司结构重组、船厂大规模裁员等已经成为常见现象。造船产业的形式对船舶配套产业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自身战略,寻找新的困境突破口。AL集团是着名的跨国工业集团,AL青岛公司是集团下的全资生产型子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船用锅炉及热交换器等。作为集团业务单元下重要的组成部分,AL青岛公司没有自己独立的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不利于为公司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从集团获取部分权利,并制定适合AL青岛公司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是公司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基于战略相关理论对AL青岛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运用价值链理论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了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基于此建立了SWOT战略矩阵。其次,结合AHP方法建立了AL青岛公司关键环境要素选择模型和战略优选模型,通过专家打分的形式,为公司选取了密集型战略。并从密集型战略的细分类型进一步制定了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容:一是实施联合营销的模式,包括联合船舶设计院和同行业船舶配件制造企业;二是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充分发挥AL公司的区位优势;三是开发环保节能产品,包括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和开发新概念的产品等。最后,基于制定的密集型战略,本文认为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AL青岛公司从AL集团获取一定的权利,包括营销方面的权利和采购生产方面的权利;应当成立战略管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分工。第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第三,要从多渠道获取资金支持。第四,要注意资金风险的防范。本文的研究能够为AL集团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实现公司更好的发展壮大。

蔡世宇[3](2018)在《增压锅炉发电机组变负荷燃烧控制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汽轮机在船舶动力中主要以推进汽轮机和发电汽轮机两种形式存在,是船舶航行为了实现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对于船舶燃烧系统和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本文建。立在实。际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各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增。压锅。炉燃。烧系。统和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进。行了控。制策。略的研。究,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首先,结合增压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运行特点,对增。压锅。炉燃。烧系。统的工。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增压锅炉燃烧系统进行建模。对于燃烧系统回路、烟气回路、主汽轮机负载端分别进行模型的建立,为整体燃烧系统的控制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于燃烧系统输入端,即燃油、空气回路进行了控制方法研究。燃油端通过对各个回路进行PID控制得到了很好的动态特性,考虑到燃烧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了对于燃油流量、燃油总管压力、燃油压差三回路的耦合控制,验证了燃油系统耦合过程的安全、可行性。通过对于烟气回路的PID控制得到了涡轮机组、辅汽轮机的动态特性曲线,验证了烟气回路的模型正确性,并在PID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控制,进一步改善了空气流量的动态性能。考虑到燃烧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对于不同工况下空气、燃油比的调节,在燃烧系统负荷增加过程中预先对空气流量进行补偿,燃烧系统负荷降低过程中预先减少空气流量,防止增压锅炉在燃烧过程中出现冒黑烟、白烟的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了对固定空燃比的改进设计。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对空燃比优化后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情况。然后,在主蒸汽回路输入端,即燃油、空气回路得到良好控制的前提下,对主蒸汽压力回路进行了PID控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但是负载、工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PID对于整体系统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跟随调节。考虑到燃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滞后环节,提出了广义预测控制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离线辨识对广义预测控制进行了模型参数整定。完成控制器的设计,能够实现负载端变化情况下,对于主蒸汽压力更好的控制。最后,本文考虑到船舶推进汽轮机在电站负荷突变时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作出协调控制策略。类比汽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给出推进汽轮机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在保持两汽轮机蒸汽配比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主蒸汽压力的方法使推进汽轮机和电站汽轮机在电站负荷突变时能够协调控制,保。证了船。速的稳。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在负载端产生符合扰动时很好得对推进汽轮机进行控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并且燃烧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工作,均可实现快速调节,该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快速性。本文针对船舶增压锅炉燃烧系统与电站的协调控制难点,设计了相关的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控制方法都能够实现船舶增压锅炉燃烧系统与电站的协调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考。虑推。进汽轮机情。况下使船。速保。持稳。定这一实。际的船舶运行问题。

童大鹏,陈景锡[4](2015)在《船用锅炉蒸汽含盐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文中认为分析了船用锅炉蒸汽含盐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增加锅炉排污、提高给水品质、加强运行管理、改进汽水分离设备等4个方面的改进措施,重点介绍了通过改进汽水分离设备以降低蒸汽带水量,从而有效降低蒸汽含盐量。

赵加凤[5](2014)在《船用增压锅炉燃烧系统非线性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增压锅炉是船舶蒸汽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它为船舶运行及日常生活提供所需的动力、电力和热能。增压锅炉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船舶蒸汽动力的安全、稳定运行,开展增压锅炉控制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变工况风油优化匹配控制一直是增压锅炉控制的难题,也是影响蒸汽动力装置工作平稳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ID控制策略,在变工况时,无法实现空气流量快速跟踪燃油流量的变化,无法保证风油比始终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导致燃烧状态恶化。主蒸汽压力的稳定控制是汽轮机平稳、可靠运行的根本保障,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大延迟、多参数及强耦合系统,将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简化为线性、单变量系统,且忽略参数之间的耦合作用开发的控制系统,无法满足主蒸汽压力在变负荷过程中快速性和平稳性的要求,为此,本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考虑增压燃烧对锅炉容积热负荷的影响,计算炉膛对流换热量,集成到能量守恒中,并采用KB76热力计算方法计算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解决了忽略增压燃烧及对流换热造成的模型计算精度低的问题。针对涡轮增压机组中压气机、烟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采用不同工质驱动的问题,分别修正进入透平的气体组分,适应建模需要。为解决透平机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运行特性的问题,将实验特性曲线插值嵌入到仿真模型运行曲线中,使仿真模型逼近真实涡轮增压机组运行特性,提高模型计算精度。2)涡轮增压机组主要负责为锅炉提供在全工况范围内高效、稳定和可靠工作所需要的增压空气,它由烟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共同驱动,涡轮增压机组相对于增压锅炉工况变化存在较大的惯性和滞后性,且在部分负荷和高工况时烟气能量不足以推动涡轮增压机组产生足够的增压空气满足合理的风油比需要,必须依靠辅助汽轮机提供必要的动力驱动涡轮增压机组,其控制难点在于增压锅炉、烟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的协调控制。针对涡轮增压机组运行过程中表现为连续动态和离散事件相互作用的混杂行为特征,提出基于协同约束弧Petri网理论的控制方法,建立基于层次结构协同约束弧Petri网的涡轮增压机组控制模型,解决了空气流量调节滞后,恶化炉膛燃烧的难题。3)增压锅炉主蒸汽压力受燃油流量和主蒸汽流量共同影响,从燃油燃烧到主蒸汽压力响应过程存在较大的时间滞后,且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主蒸汽流量对主蒸汽压力的影响则具有快速性。其控制难点在于调节燃油流量迅速补偿主蒸汽流量波动对主蒸汽压力产生的变化,维持主蒸汽压力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针对单独利用燃油量对主蒸汽压力进行预测时产生的预测精度低,从而影响控制效果的问题,将Hammerstein模型扩展为双输入Hammerstein模型,将燃油流量和主蒸汽流量集成到输入变量中,建立归一化双输入Hammerstein模型,解决了系统非线性、多变量耦合以及变工况下参数时变等特性降低辨识精度的问题。对双输入Hammerstein模型进一步优化,建立主蒸汽压力Laguerre-Fuzzy Hammerstein辨识模型,解决了系统强非线性、大滞后、多变量耦合、不确定性及参数时变等特性产生的主蒸汽压力辨识精度低的难题,从而提高预测控制器控制品质。4)增压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包括主蒸汽压力调节回路和空气流量调节回路,如何保证两控制回路协调运行是燃烧控制系统的关键。本文采用串级控制方式,空气流量调节回路采用基于新型Petri网的切换控制策略,主蒸汽压力调节回路分别采用基于归一化双输入Hammerstein模型和Laguerre-Fuzzy 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将控制策略基于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增压锅炉燃烧控制策略能够在全工况内,迅速稳定主蒸汽压力,并保证了涡轮增压机组的功率平衡和系统安全性。在汽包水位和主蒸汽流量扰动的情况下,该控制策略能使系统各主要参数迅速稳定,证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朱齐丹,张静巧,张好[6](2013)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在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偏置函数系数进行寻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参数优化的改进型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将其应用于船用主锅炉的燃烧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响应时间变短,空燃比维持在良好的范围内,明显的提高了锅炉变负荷的响应性能和燃烧经济性。

王浩[7](2012)在《过热器流动传热模拟与胀接接头流固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热器是船用蒸汽锅炉的重要部件,在船舶蒸汽动力装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热器烟气侧温度较高,过热蒸汽侧对流换热系数远远低于蒸发受热面的沸腾换热系数,换热条件十分恶劣。当个别支管热负荷较高,而管内蒸汽流量相对较低时,管内蒸汽温度居高,易引起超温爆管。同时,过热器中管束与集箱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也是考察过热器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经过冷热循环后,胀接处受热应力影响,残余接触应力下降,密封性降低,容易发生渗漏。上述工作特性使过热器成为船舶蒸汽动力装置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以某船用锅炉过热器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出发,推导了针对Fluent软件的过热器模型简化原则;应用Fluent软件对过热器整体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模拟;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过热器胀接部位进行了冷态胀接和流固耦合问题的模拟。主要内容包括:1.从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础理论出发,推导得出针对过热器数值模拟的模型简化原则。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可将影响过器流动传热性能的因素归纳为nd2/D2、 L/(√nl)和v1m-1dm/s1三个参数。依据上述三个参数,可对应用于Fluent数值模拟中的过热器实际模型进行简化。简化后的模型可在降低网格数量的同时,较准确的反映过热器的流动传热特性。2.应用Fluent软件,对该过热器的额定工况与故障工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过热器在爆管和隔板倒塌故障中的传热与流动特性。针对过热器的工作特点,对过热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构后,过热器可在保证主要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局部超温爆管的风险。3.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过热器的胀接过程进行了模拟。考察了12CrlMoVg和1Cr19Ni11Nb管材与12Cr1MoVg管板的胀接特性。结果显示:两种材料的冷态胀接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胀接接头密封性和连接强度的要求。4.在冷态胀接的基础上,对胀接接头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循环温度载荷对接头部位的胀接特性及U型管弯头部位的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对胀接特性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12Cr1MoVg管材表现良好;由于管束与管板热膨胀系数不匹配,1Cr19Ni11Nb管材经历温度循环载荷后发生渗漏;当管束与管板的热膨胀系数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时,胀接接头经历循环温度载荷后,留有一定残余接触应力。本文对以往的过热器数值模拟研究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扩展,并对后续锅炉过热器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甘辉兵[8](2012)在《LNG船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LNG船队的不断发展与壮大,通过轮机模拟器对LNG船舶轮机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与技术培训对培养技能娴熟的轮机管理人员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现阶段完全依赖国外昂贵的LNG船轮机模拟器产品进行教育与培训,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LNG船舶运输业的发展。为了打破国外昂贵产品的垄断、节约资金,非常有必要对典型LNG船推进系统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NG船轮机模拟器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以国产LNG船的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与集总参数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LNG船主推进系统中双燃料主锅炉本体模型、典型的主锅炉辅助系统模型、主推进汽轮机系统模型及简化的螺旋桨推进模型。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工具,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仿真结果与设计试验数据和部分试航数据作了对比分析;从宏观整体描述的角度,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推进系统中典型的动态特性分析模型,并采用VENSIM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经典微分方程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已验证的模型基础上,开发了LNG船轮机模拟器中的推进仿真系统。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部分:针对国产LNG船中双燃料主锅炉系统的特点,合理详细的划分了锅炉本体部分子模块,分别建立了各个子模块的数学模型,包括炉膛、汽包、水冷壁上升管、下降管、水筒与联箱、过热器、经济器、空气预热器及烟气侧传热模型。在炉膛动态模型中,首次结合双燃料燃烧的特点,引入燃油与燃气份数,建立炉膛烟气含氧量仿真模型,可以扩充炉膛监控参数仿真范围;给出了一种简化的内嵌式过热器仿真计算模型,可以兼顾轮机模拟器仿真精度与仿真速度的要求;在Matlab/Simulink中将各个子模块模型连接成整体锅炉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仿真试验,其中静态仿真数据与实际数据吻合良好,整体精度在5%以内,满足轮机模拟器的稳态精度要求:动态仿真趋势合理,符合实船动态响应规律。还分析和建立了主锅炉燃油系统、天然气系统及除氧给水系统模型,改进了燃油系统模型中舱柜液位计算模型。针对国产LNG船中主推进汽轮机及其推进轴系的特点,建立了汽轮机本体数学模型、推进轴系模型、船—桨模型,并连接构成整体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稳态仿真结果与设计数据吻合良好,满足轮机模拟器的整体精度要求;动态仿真趋势合理,与试航工况数据趋势一致。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从宏观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立了LNG船汽轮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模型。在VENSIM平台下,分别建立了其因果回路、流量存量图及结构方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的精度与动态特性和经典模型相当,且更加直观体现了系统的本质,描述确切、繁简适当,适用于LNG船汽轮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控制,并可推广到整个轮机系统的整体优化建模与分析。最后,以建立和验证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高级语言编程实现,开发出了国内首套LNG船推进仿真系统,该部分是LNG船轮机模拟器的核心内容。对LNG船轮机模拟器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从仿真模型程序与仿真界面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Visual C#开发工具编程实现了推进仿真系统软件,包括主锅炉系统、主推进汽轮系统、推进系统监测与报警及教练员管理系统等软件模块。开发的软件系统具有界面美观大方、操作方便灵活、实时性强、模型精度高及专业性强等优点。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对推动我国LNG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有着重要意义。

丁春辉[9](2010)在《基于神经内模控制算法的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协调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蒸汽动力装置是大型船舶常用的一种主动力装置,它具有单机容量大、对燃料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它对船舶的机动性、续航能力等起着决定性作用。蒸汽动力装置运行时,负荷变化频繁、幅度大,对控制系统的响应性能要求高,尤其对机炉协调控制系统要求更高。主推进汽轮机经常要在大范围内做变工况运行,会出现从高工况直接速关停车,或者从停车状况直接升至某一高工况。这些情况都会对蒸汽动力装置产生强烈冲击。船用锅炉与陆地火力电站锅炉相比,体积较小,蓄热能力较差,使其应对冲击负荷的能力弱了许多,若不采用合理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主锅炉很难满足频繁大幅度的负荷变化要求。考虑到锅炉与汽轮机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整体,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特点,充分利用锅炉蓄热能力及汽轮机调节的快速性,既保证了汽轮机能够比较快速地适应负荷的变化,又不致使主蒸汽压力波动较大。通过对锅炉-汽轮机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参考锅炉跟随汽轮机方式,完成了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分析机炉系统的相对增益,设计单向解耦环节,使汽轮机侧成为单变量系统,使用PID神经网络进行控制;在锅炉侧建立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系统,使用PID神经网络构建控制系统的内部模型和控制器,利用内模控制的理想控制器特性,克服耦合以及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最后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使机炉系统具有良好的负荷跟踪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张静巧[10](2009)在《船用增压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压锅炉是舰用蒸汽锅炉发展的新阶段,它具有高可靠性、经济性、重量轻、尺寸小,以及功率大等优点,是舰用锅炉的发展方向。增压锅炉的燃烧控制系统是蒸汽动力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惯性大,数学模型复杂,各参数之间相互关联,耦合关系复杂,这就对控制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本文以增压锅炉为基础,以燃烧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全面的分析了增压锅炉的总体结构和燃烧系统的结构组成,并建立了三大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流量特性方程建立了燃油流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涡轮增压装置建立了转矩平衡方程,得出了空气流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汽水两相的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以及传热方程建立了主蒸汽压力系统的动态物理机理模型,为燃烧控制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空气流量系统非线性、时变性的控制难点,设计了空气流量的FUZZY-CMAC控制器,并利用时变遗传算法对FUZZY-CMAC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实现了空气流量的最优控制。同时,设计了燃油流量耦合系统的PID控制仿真,得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再次,在燃油流量和空气流量独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由于变偏置函数在限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模糊控制对变偏置函数进行自寻优修正,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能,而且很好的克服了限幅燃烧过程中燃油流量和空气压力变化频繁,不利于物理实现的缺点。最后,针对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大滞后、时变性和非线性等特性,提出了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γ增量型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法利用CMAC对系统中的高阶非线性部分进行逼近,预测控制将非线性考虑进来,设计了非线性系统的γ增量型阶梯式广义预测,很好的解决了主蒸汽压力大滞后的控制难点,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二、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粒子群算法的舰船主锅炉燃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原理
2 模糊-粒子群算法燃烧控制
    2.1 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2.2 PSO参数寻优设计
    2.3 模糊-粒子群算法燃烧控制系统仿真
3 仿真结果和分析
4 结束语

(2)AL青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发展战略类型
        2.1.1 一体化战略
        2.1.2 密集型战略
        2.1.3 多元化战略
    2.2 战略管理理论
    2.3 战略分析和选择工具
        2.3.1 价值链
        2.3.2 PEST分析
        2.3.3 波特五力模型
        2.3.4 SWOT分析
第3章 AL青岛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 AL青岛公司发展现状
        3.1.1 AL青岛公司概况
        3.1.2 AL公司生产营运流程
    3.2 AL青岛公司资源和能力分析
        3.2.1 基础活动
        3.2.2 辅助活动
    3.3 AL青岛公司优势和劣势
        3.3.1 内部的优势分析
        3.3.2 内部的劣势分析
第4章 AL青岛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1 AL青岛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AL青岛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分析研究
        4.2.1 现有的竞争对手
        4.2.2 新进入的威胁
        4.2.3 替代品的威胁
        4.2.4 购买者议价能力
        4.2.5 供应商议价能力
    4.3 AL青岛公司机会和威胁分析
        4.3.1 外部的机会分析
        4.3.2 外部的威胁分析
第5章 AL青岛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和制定
    5.1 AL青岛公司SWOT矩阵
    5.2 AL青岛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2.1 战略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2 关键环境要素选择模型
        5.2.3 战略选择模型
    5.3 AL青岛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制定
    5.4 AL青岛公司密集型发展战略制定
        5.4.1 市场渗透战略——实施联合营销方式
        5.4.2 市场开发战略——加大国内市场开发
        5.4.3 产品开发战略——开发环保节能产品
第6章 AL青岛公司密集型战略保障措施
    6.1 完善战略组织
    6.2 建设企业文化
    6.3 获取资金支持
    6.4 加强风险防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增压锅炉发电机组变负荷燃烧控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增压锅炉特性研究现状
        1.2.2 增压锅炉燃烧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增压锅炉协调控制技术难点
    1.4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
第2章 燃烧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2.1 锅炉系统工作原理
        2.1.1 锅炉炉膛数学模型
        2.1.2 过热器数学模型
        2.1.3 经济器数学模型
    2.2 涡轮增压机组的数学模型
        2.2.1 涡轮增压机组数学模型
        2.2.2 功率平衡数学模型
        2.2.3 压气机模型
        2.2.4 涡轮模型
        2.2.5 辅助汽轮机模型
    2.3 燃油系统的数学模型
        2.3.1 燃油流量调节滑阀的数学模型
        2.3.2 燃油总管压力调节阀的数学模型
        2.3.3 燃油压差调节滑阀的数学模型
    2.4 主汽轮机模型
        2.4.1 级组流量数学模型
        2.4.2 级组功率数学模型
        2.4.3 螺旋桨推进特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烧系统控制器设计
    3.1 燃油控制回路
        3.1.1 燃油系统单回路控制仿真
        3.1.2 燃油系统耦合控制回路仿真
    3.2 空气流量控制回路
        3.2.1 空气流量系统的PID控制仿真
        3.2.2 空气流量系统的模糊控制仿真控制仿真
    3.3 蒸汽动力系统的空气、燃油比控制
        3.3.1 变空燃比优化设计
        3.3.2 空、燃比变系数系统改进下的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负荷扰动下燃烧系统主蒸汽压力控制策略研究
    4.1 主蒸汽压力调节回路分析
    4.2 主蒸汽压力系统仿真
        4.2.1 主蒸汽压力开环特性仿真
        4.2.2 主蒸汽压力PID控制仿真
    4.3 广义预测控制器设计
        4.3.1 广义预测控制基本原理介绍
        4.3.2 基于Hammerstein辨识模型的预测模型设计
        4.3.3 控制器参数设计
    4.4 广义预测控制的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推进汽轮机运行状态下燃烧系统的仿真分析
    5.1 电站-推进汽轮协调工作方式
    5.2 电站汽轮机变负荷情况下仿真曲线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船用锅炉蒸汽含盐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蒸汽含盐的原因
2 蒸汽含盐的危害
3 蒸汽含盐的解决对策
    3.1 增加锅炉排污量
    3.2 提高锅炉给水品质
    3.3 避免锅炉高负荷下高水位运行
    3.4 改进汽水分离
4 结论

(5)船用增压锅炉燃烧系统非线性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增压锅炉技术发展
        1.2.2 增压锅炉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2.3 混杂理论研究现状
        1.2.4 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现状
    1.3 增压锅炉燃烧控制技术难点分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增压锅炉仿真模型
    2.1 锅炉本体数学模型
        2.1.1 蒸发区数学模型
        2.1.2 单相对流区数学模型
    2.2 涡轮增压机组数学模型
        2.2.1 压气机模型
        2.2.2 烟气涡轮模型
        2.2.3 辅助汽轮机模型
        2.2.4 转子动力学模型
    2.3 增压锅炉仿真模型及实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涡轮增压机组混杂控制研究
    3.1 涡轮增压机组控制难点分析
    3.2 涡轮增压机组控制策略分析
        3.2.1 涡轮增压机组实际控制策略分析
        3.2.2 涡轮增压机组混杂控制策略分析
    3.3 涡轮增压机组混杂控制模型建立
        3.3.1 协同约束弧Petri网
        3.3.2 层次结构协同约束弧Petri网
        3.3.3 混杂控制模型建立
    3.4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蒸汽压力非线性辨识方法研究
    4.1 主蒸汽压力实际控制策略分析
    4.2 基于TISO Hammerstein模型的主蒸汽压力辨识
        4.2.1 Hammerstein辨识模型
        4.2.2 TISO Hammerstein模型建立
        4.2.3 TISO Hammerstein模型辨识结果分析
    4.3 基于NTS Hammerstein模型的主蒸汽压力辨识
    4.4 基于Laguerre-Fuzzy Hammerstein模型的主蒸汽压力辨识
        4.4.1 Laguerre模型
        4.4.2 Fuzzy模型
        4.4.3 Laguerre-Fuzzy Hammerstein模型建立
        4.4.4 Laguerre-Fuzzy Hammerstein模型辨识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压锅炉燃烧控制策略研究
    5.1 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实现
        5.1.1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构造
        5.1.2 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构造
    5.2 增压锅炉燃烧非线性控制策略
    5.3 仿真结果分析
        5.3.1 锅炉变负荷控制效果分析
        5.3.2 控制策略鲁棒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过热器流动传热模拟与胀接接头流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船用锅炉过热器研究背景
        1.2.1 热偏差理论分析
        1.2.2 过热器接口胀接特性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2 结构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3 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2章 课题相关理论基础
    2.1 针对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的相关理论
        2.1.1 基本控制方程
        2.1.2 湍流模型
        2.1.3 壁面函数
        2.1.4 辐射模型
    2.2 基于ANSYS软件的结构力学理论基础和有限元法简介
        2.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2.2.2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2.2.3 热应力基本概念
        2.2.4 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
        2.2.5 有限元法
    2.3 流固耦合概念及理论基础
        2.3.1 流固耦合问题的分类
        2.3.2 耦合界面网格匹配与数据传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热器模型简化原则推导与验证
    3.1 概述
    3.2 简化方法推导
        3.2.1 基于水力特性的结构简化方法
        3.2.2 热力特性简化方法
    3.3 模型简化方法验证
        3.3.1 简化方案
        3.3.2 网格划分
        3.3.3 数学模型
        3.3.4 收敛判据
    3.4 结果分析
    3.5 某型船用锅炉过热器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3.5.1 简化方案
        3.5.2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锅炉过热器故障模拟及优化设计
    4.1 过热器爆管情况的模拟
        4.1.1 边界条件设置
        4.1.2 结果分析
    4.2 隔板倒塌情况的模拟
        4.2.1 边界条件设置
        4.2.2 结果分析
    4.3 过热器结构优化
        4.3.1 优化方案设计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ANSYS软件的胀接性能分析
    5.1 单管胀接接头几何模型
        5.1.1 模型范围的选取
        5.1.2 接头几何结构尺寸
        5.1.3 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
        5.1.4 管子与管板的材料属性
    5.2 胀接分析时载荷的确定及边界条件
        5.2.1 边界条件
        5.2.2 胀接压力确定
        5.2.3 加载方式及模拟方案
        5.2.4 应用有限元法模拟胀接过程的可行性验证
    5.3 冷态胀接性能分析
        5.3.1 12Cr1MoVg管材冷态胀接性能分析
        5.3.2 1Cr19Ni11Nb管材冷态胀接性能分析
    5.4 胀接接头流固耦合分析
        5.4.1 流固耦合模型定义
        5.4.2 研究方法与方案
        5.4.3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LNG船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LNG船推进系统现状
    1.3 相关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主锅炉及其系统
        2.1.2 主推进汽轮机及其系统
    2.2 基本理论与方程
    2.3 常用工质热力性质
    2.4 建模方法
        2.4.1 模块化建模
        2.4.2 集总参数建模
    2.5 建模与仿真工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燃料主锅炉系统数学模型与仿真
    3.1 锅炉本体模型
        3.1.1 炉膛动态模型
        3.1.2 汽包模型
        3.1.3 水冷壁与蒸发管束模型
        3.1.4 下降管模型
        3.1.5 水筒与联箱模型
        3.1.6 过热器模型
        3.1.7 经济器模型
        3.1.8 空气预热器模型
        3.1.9 烟气侧传热模型
    3.2 锅炉本体整体模型及仿真
        3.2.1 整体仿真模型
        3.2.2 静态仿真分析
        3.2.3 动态仿真分析
    3.3 燃料供给系统模型
        3.3.1 燃油供给系统模型
        3.3.2 燃气供给系统模型
    3.4 除氧给水系统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推进汽轮机系统数学模型与仿真
    4.1 汽轮机本体模型
        4.1.1 主调节阀
        4.1.2 调节级
        4.1.3 非调节级
        4.1.4 蒸汽膨胀做功
        4.1.5 连通管容积模型
    4.2 齿轮箱及推进轴系模型
    4.3 船—桨模型
    4.4 仿真与分析
        4.4.1 整体仿真模型
        4.4.2 稳态仿真分析
        4.4.3 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典型系统建模与仿真
    5.1 引言
    5.2 系统动力学基础
    5.3 汽轮机系统建模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
        5.3.2 因果回路图的建立
        5.3.3 存量流量图的建立
    5.4 仿真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LNG船主推进仿真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6.1 LNG船轮机模拟器整体设计
        6.1.1 设计思想
        6.1.2 系统特点
        6.1.3 软件设计与开发
    6.2 主锅炉仿真程序实现
        6.2.1 仿真模型程序实现
        6.2.2 主锅炉主要逻辑与控制功能
        6.2.3 仿真界面
    6.3 主汽轮机仿真程序实现
        6.3.1 仿真模型程序实现
        6.3.2 主汽轮机逻辑与控制功能
        6.3.3 仿真界面
    6.4 监测与报警程序实现
    6.5 教练员管理系统实现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基于神经内模控制算法的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神经网络与内模控制的研究及发展
        1.3.1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发展
        1.3.2 典型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思想
        1.3.3 内模控制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
第2章 蒸汽动力装置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2.1 船用蒸汽动力装置介绍
        2.1.1 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机组的生产过程
        2.1.2 船舶蒸汽动力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2.2 机炉系统控制方式
    2.3 锅炉-汽轮机系统模型和动态特性分析
        2.3.1 锅炉汽轮机系统建模
        2.3.2 机炉系统数学模型
    2.4 协调控制对象耦合性分析
        2.4.1 控制回路耦合性的测度—相对增益序列(RGA)
        2.4.2 锅炉—汽轮机系统耦合分析
        2.4.3 锅炉—汽轮机系统的解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ID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原理
    3.1 PID神经网络的原理与改进
        3.1.1 PID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3.1.2 基于变速积分思想的改进PID神经网络
    3.2 PID 神经网络控制
        3.2.1 PID神经网络单变量控制系统
        3.2.2 基于变速积分改进的PID神经网络性能分析
    3.3 PID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算法分析
        3.3.1 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3.3.2 PID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结构
        3.3.3 内部模型的建立
        3.3.4 内模控制器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
    4.1 船用蒸汽动力装置机炉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4.1.1 汽轮机侧控制器的设计
        4.1.2 锅炉侧控制器的设计
    4.2 仿真实验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船用增压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
        1.2.1 舰用增压锅炉的研究现状
        1.2.2 涡轮增压机组的研究现状
        1.2.3 锅炉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智能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增压锅炉燃烧控制技术难点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增压锅炉燃烧系统的结构和数学建模
    2.1 增压锅炉燃烧系统的结构
        2.1.1 主蒸汽压力系统的结构
        2.1.2 燃油流量系统的结构
        2.1.3 空气流量系统的结构
    2.2 燃烧系统主蒸汽压力的数学模型
        2.2.1 蒸发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2.2.2 炉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2.2.3 炉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2.3 燃油流量系统的数学模型
        2.3.1 燃油流量的数学模型
        2.3.2 燃油总管压力的数学模型
        2.3.3 燃油压差的数学模型
    2.4 空气流量系统的数学模型
        2.4.1 压气机的数学模型
        2.4.2 烟气轮机的数学模型
        2.4.3 附加汽轮机的数学模型
        2.4.4 转轴的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增压锅炉风、油独立系统的控制
    3.1 燃油流量耦合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3.1.1 燃油流量、压差和总管压力耦合系统的控制原理
        3.1.2 燃油流量、压差和总管压力耦合系统的控制仿真
    3.2 空气流量系统的FUZZY-CMAC控制器设计
        3.2.1 空气流量的FUZZY-CMAC控制器设计
        3.2.2 GA和FUZZY-CMAC结合的空气流量控制器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规则的风油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
    4.1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4.1.1 单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
        4.1.2 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
        4.1.3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
    4.2 风油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器设计
    4.3 基于FUZZY规则的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器设计
        4.3.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3.2 基于模糊控制的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压锅炉主蒸汽压力的非线性预测控制
    5.1 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5.2 基于γ增量型阶梯式GPC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器设计
        5.2.1 γ增量型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
        5.2.2 主蒸汽压力的γ增量型阶梯式GPC的控制仿真
    5.3 CMAC和γ增量型阶梯式广义预测结合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器设计
        5.3.1 基于非线性模型的γ增量型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
        5.3.2 系统参数辨识和CMAC网络预测控制
        5.3.3 主蒸汽压力的非线性γ增量型阶梯式GPC的控制仿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粒子群算法的舰船主锅炉燃烧控制[J]. 毛世聪,汤旭晶,汪恬,李军,袁成清. 中国航海, 2020(01)
  • [2]AL青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增压锅炉发电机组变负荷燃烧控制规律研究[D]. 蔡世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4]船用锅炉蒸汽含盐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 童大鹏,陈景锡. 机电技术, 2015(02)
  • [5]船用增压锅炉燃烧系统非线性控制技术研究[D]. 赵加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12)
  • [6]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设计[A]. 朱齐丹,张静巧,张好. 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 2013
  • [7]过热器流动传热模拟与胀接接头流固耦合研究[D]. 王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5)
  • [8]LNG船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甘辉兵.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0)
  • [9]基于神经内模控制算法的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协调控制研究[D]. 丁春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5)
  • [10]船用增压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研究[D]. 张静巧.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船用主锅炉的改进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