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体外循环血液稀释研究

常温体外循环血液稀释研究

一、有关常温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1](2019)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就诊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置换和象鼻子支架植入术(孙氏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岁-65岁之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分离组(P组,n=16)和对照组(C组,n=16)。分离组在麻醉诱导后至全身肝素化前行自体血小板分离术及术中自体血回收,对照组只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于麻醉诱导后(T1)、CPB前(T2)、关胸前(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各时点中心静脉抽血检测血红蛋白、游离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红细胞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等,抽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肺泡氧分压差;记录麻醉诱导后和关胸前的ACT、凝血四项和血栓弹力图的值,记录术中和术后输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血液透析率、再次开胸率和脑卒中发生率。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后并行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分离组采血情况:分离组的总采血量(1457±231)ml,自体贫血小板血浆(710±170)ml,自体富血小板血浆(105±29)ml,自体浓缩红细胞(600±121)ml;(3)两组患者的术中的异体血使用情况:分离组使用的异体红细胞和血小板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自体洗涤红细胞的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异体血使用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游离血红蛋白和动脉肺泡氧分压差在T4和T5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和炎症因子在T1-T5无明显差异。(5)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和关胸前的ACT、凝血四项和血栓弹力图的值无明显差异(P>0.05)。(6)分离组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分离组的血液透析率较对照组少(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的48h胸腔引流量、术后脑卒中和再次开胸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血小板分离术能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术中异体血使用量。自体血分离技术不影响患者术中凝血功能。自体血小板分离术能减少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血液透析率明显降低。自体血小板分离术能降低术后动脉肺泡氧分压差,改善术后肺部氧合情况,患者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

卞璐瑜[2](2016)在《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体外循环常用预充液离体条件下进行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后对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取10名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别用乳酸林格氏液(L组),4%琥珀酰明胶(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W组),进行10%、30%、50%的稀释,以未稀释血作为基础值。用血栓弹力图行动态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反应时间(R)、血凝块时间(K)、凝固角(a角)、最大振幅(MA);同时用常规实验室方法检测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用血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WBV)。结果常规实验室检查表明Hct、Plt、Fig随稀释程度增加而降低,与基础值比较,10%稀释时,L组TT值显着缩短(P<0.05),稀释30%和50%时,各组PT、APTT、INR均显着延长(P<0.01)。血流变学检查显示,10%稀释度时各组全血粘度差异不显着,稀释30%和50%时,各组均显着减小(P<0.01),且50%稀释度时W组与其他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TEG结果显示值比较,10%稀释后L组血K值显着缩短(P<0.05),血凝块强度值(MA)增大(P<0.05);30%稀释时,G组和W组多项参数有显着变化(P<0.05),但大多仍处于正常范围;50%稀释时,各组所有凝血参数均有显着变化(P<0.05),且大多超出正常范围。结论不同预充液体血液稀释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程度不一,L组10%稀释时凝血功能略有增强,30%稀释时对凝血指标没有影响;G组和W组在30%稀释时对部分凝血参数有影响,但整体凝血功能仍处于正常范围;50%稀释时各组凝血功能均显着下降,W组多项指标与其他两组有显着差异。目的在第一部分离体研究的基础上,观察在临床环境中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实际影响程度,为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选择体外循环预充胶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羟乙基淀粉组(W组)两组,每组40例。然后分别在体外循环结束给鱼精蛋白中和后5min、进入恢复室以及恢复室6h三个时间点采集血样后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四项,并且记录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和血常规、凝血四项等的化验结果,记录体外循环转机时间、阻断时间、转中血常规和其他特殊情况,记录术后出血量和使用血制品的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严重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的血常规和凝血四项的比较,未发现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一般资料、转机情况、术后血制品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也未发现有显着差异(p>0.05);对术后6h小时出血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未发现存在显着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或者羟乙基淀粉作为体外循环的预充胶体,对术后的凝血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别;对术后的凝血功能而言,目前常用的体外循环预充方案是安全合理的。

黄钦,芶大明[3](2014)在《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不断发展,心脏外科手术量不断递增,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半左右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输血,年用血量达1500万单位,并且我国用血量每年以10%递增[1],但是献血人次每年基本保持不变,血液严重供需失衡。对于一个需要输血的患者而言,输入异体同种血可能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严重的输血反应、免疫抑制作用而使肿瘤复发

刘晋萍[4](2014)在《减少围体外循环期的血制品输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总体思路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所应用的血液制品主要是库存红细胞(PRBC)和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制品对手术后患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能否合理安全地减少或避免血液制品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的应用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国外的医学中心已有类似的研究报告,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人种、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很难照搬国外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探讨适合我们国情的围体外循环期用血指南,并为国内同行提供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依据。本研究将分成以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拟探讨围体外循环期的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性。研究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采用传统体外循环预充库血方案或采用无库血预充(改良节约用血策略)方案将患儿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对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一系列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明确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在减少库存红细胞用量及改善患儿预后方面的临床效果,以进一步证实该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第二阶段根据实施无库血预充方案的改良组患儿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和手术后的输血情况,再进一步分成免输血组、术中输血组和术后输血组。依据三组患儿的临床数据的统计结果初步总结出:①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安全血液稀释度;②哪些患儿适宜进行免输血体外循环手术;③评价术中、术后输血与免输血组患儿的近期预后差异;④影响患儿输血的危险因素评估。最终达到验证免输库血或少输库血体外循环技术的安全性。第二部分研究拟探讨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低体重患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状况的影响。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体外循环胶体预充方案分成两组,传统预充血浆成分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改良人工胶体液替代血浆成分的患儿为试验组。收集患儿围体外循环期的临床观察指标,并用血栓弹力图(TEG)观察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监测指标变化,通过两组间的比较,旨在评价实施人工胶体液替代血浆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进一步探寻体外循环术中合适的血浆替代品及完善血浆的临床规范应用和应对血源紧张状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目的评价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低体重(≤15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针对实施传统和改良库血预充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血制品输入情况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1、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安全血液稀释度;2、免输血体外循环手术的适应证;3、评价术中输血、术后输血与免输血患儿的近期预后,探讨影响输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最终验证减少血液制品输入的体外循环技术安全性。研究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按入选标准纳入5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研究。先进入第一阶段研究即传统组(C组,n=248例)患儿采用传统库血预充方案,改良组(M组,n=283例)患儿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库血预充方案进行相应的外科治疗,收集两组患儿围术期的相关资料并分析该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第二阶段研究即对改良组患儿进一步分组,如患儿在CPB中发生与低血红蛋白浓度相关的缺氧指征时,则需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申请输血治疗,并被纳入术中输血组;如手术后进行输血治疗的患儿需纳入到术后输血组;成功实施免输血手术的患儿,需纳入免输血组,收集三组患儿围术期的重要监测指标及血制品的用量、收集所有患儿住院期间一般资料,于CPB前、CPB开始后10min、停机前及停机改良超滤后分别监测血气,记录术后24小时胸液引流量及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相关评价指标。研究结果第一阶段对传统组与改良组患儿初步分析表明,改良组患儿的红细胞用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01);改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24小时胸液引流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28,p=0.034,p=0.012);两组间的住院时间、再次气管插管、术后腹透及死亡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免输血组相比,术中输血组患儿体重、年龄、身高均明显较低(p<0.01),24小时胸液引流量更多(p<0.05);术中输血组术前HCT均低于免输血组和术后输血组(p<0.01,p<0.05),三组间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HCT、体重、身高可降低术中输血的风险(OR=0.811, p<0.001; OR=0.717,p<0.001; OR=0.909,p=0.008),预充量则增加术中输血风险(OR=1.006; p=0.032),体重、紫绀分别为降低和增加术后输血风险(OR=0.833,p=0.009; OR=2.597, p=0.019)。经过ROC曲线分析及与发生术中输血相关的HCTcutoff值提示:体重≤10kg患儿,术前与术中最低HCT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00(0.664~0.938,p=0.002)和AUC0.802(0.723~0.896。术前最低HCT的Cutoff值为39.5%时,敏感度为0.774,特异度为0.727,术中最低HCT的Cutoff值为23.5%时,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31,因此当术前HCT>39.5%时,可尝试免输血体外循环术,且术中最低HCT安全值为23.5%。对于体重>10kg患儿,术前HCT与术中最低H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9(0.570~0.927,p=0.013)和0.712(0.616~0.808,p值<0.001)。术前HCT的Cutoff值为35.5%时,敏感度为0.583,特异度为0.931,术中最低HCT的Cutoff为21.8%时,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66,因此体重>10kg患儿术前HCT>35.5%时,可尝试免输血体外循环术,且术中最低HCT安全值为21.8%。结论本研究认为:合理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可显着减少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血制品用量,可明显缩短患儿术后早期的恢复时间,并未给患儿术后带来其它不良影响;在应用此策略基础上,熟悉低体重患儿免输血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以及患儿术前HCT和术中安全血液稀释度,将为15kg以下患儿安全实施少输血制品心脏手术奠定良好基础。研究目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一直以来被视为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液的重要组分,旨在通过预防性使用血浆,保护体外循环术后的凝血功能。但目前预防性使用血浆的临床效果存在很大争议,而且缺乏婴幼儿预防性使用血浆的循证医学研究。目前,我国血源紧张的状况日趋严重,再加上输入血制品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正确认识血浆的预防性使用价值以及评价人工胶体能否安全有效地替代血浆十分重要。本研究拟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管路有无预充血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凝血功能以及临床状况的影响,以明确婴幼儿体外循环中预防性使用血浆,是否能达到预期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评价人工胶体能否安全有效地作为血浆替代品用于体外循环预充,为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血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08月,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115例,年龄小于3岁,体重在5~15kg之间。根据体外循环管路预充胶体液种类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佳乐施组(Gelofusine,G组,n=58),FFP组(F组,n=57)。G组预充佳乐施10~20ml/kg,F组预充1~2U(1U=100ml)FFP,两组均预充醋酸钠林格液100~200ml,根据术前HCT水平预充0~1U少白悬浮红细胞。采用血栓弹力图仪(Thrombelastogram,TEG)检测切皮前及鱼精蛋白中和后15min快速TEG以及功能性纤维蛋白原(FLEV)的含量。观察术后肝肾功能,记录术后6h、24h和总胸液引流量,计算血制品、凝血制剂的使用量以及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术前的血液系统指标及鱼精蛋白中和后检测的TEG参数与术后出血量的关系。研究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基本一致。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二次开胸止血,无术后肝肾功能损害。预充FFP可显着提高术后纤维蛋白原(MAf、FLEV)的含量(5.6±2.1vs9.2±2.6,p=0.008;154.3±37.6vS195.2±39.0,p=0.006),但对凝血因子水平(R值)、血小板功能(MAp值)及最终形成的血凝块强度(MA值)均无明显影响(p>0.05)。另外,FFP预充不能减少术后出血量,对减少RBC、PLT、FFP等血制品及凝血制剂的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鱼精蛋白中和后测得的MA值与术后6h出血量相关(r=0.615,p<0.001)。简单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转机时间(r=0.263,p=0.047)、紫绀型(r=0.307,p=0.033)及术前FLEV水平(r=-0.468,p=0.013)三个指标与术后6h出血量相关。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术前FLEV与术后早期出血量有关(r=0.331,p=0.037)。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中预防性使用血浆能够显着提高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但对减少术后出血及血制品输注、促进临床恢复方面没有明显保护作用。合理选择人工胶体液在常规择期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可安全有效的替代血浆用于体外循环管路预充,从而减少血浆使用量。因此,我们不建议在婴幼儿体外循环管路预充时常规使用血浆。TEG可实时监测凝血系统功能,对于预测心脏术后出血的风险以及指导血制品的输入有重要价值。

高顺利[5](2012)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外科学的迅猛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很多发达国家,临床用血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有报道美国临床年用血量达1 150万U,而我国的年用血量达1 500万U(中国输血协会年报)。另一方面,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来说,输血同样可能为其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如严重输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AHTR、输血相关急性

高顺利[6](2011)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心肺转流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后心肺转流(CPB)期间凝血功能的变化,术中、术后输血量和术后24小时引流量,探讨ANH在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中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40例,观察组(ANH组)20例,对照组(NANH组)20例,观察组在诱导后自中心静脉采血,手术结束前回输体内。两组病人用血液回收机回收的术中出血,术中或术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均回输体内。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后(T1)、CPB停机鱼精蛋白中和后10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全血激活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记录术中、术后用血量和24小时引流量。结果:①两组病人血常规检测,观察组Hb在T2时刻低于对照组(P<0.01),T,、T。时点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PLT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②常规凝血功能监测,观察组PT值在T2、T3点比对照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Fi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onoclot血小板功能实验检测:gbACT、CR、F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术中至术后24小时输悬浮红细胞0.83±1.03u,血浆387.5±390.6m1;对照组输悬浮红细胞2.78±1.76u,对照组输血浆717.5±449.0m1,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⑤对照组24小时引流量为568.9±226.0m1,观察组24小时引流量为374.2±164.1ml,观察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体外循环对凝血系统造成破坏,PLT、Fib下降,各种凝血因子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②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能更好的反应CPB期间凝血功能的变化。③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不影响凝血功能,可达到减少用血的目的。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效果更好。

唐建成[7](2010)在《体外循环期间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复温阶段对BIS值变化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体外循环期间丙泊酚血药浓度变化及在复温阶段丙泊酚血药浓度、温度变化、平均动脉压波动对BIS值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Ⅲ级风心病患者,择期行双瓣膜置换术,根据麻醉维持阶段丙泊酚恒速泵注的速度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C3组(n=15例)丙泊酚恒速泵注维持在3mg/kg/h, C6组(n=15例)丙泊酚恒速泵注维持在6mg/kg/h。病人入室后开始监测BIS,并记录入室即刻的BIS数值,术中记录平均动脉压(MAP)、鼻咽温度(T)、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麻醉诱导均采取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mg/kg、丙泊酚0.5-1mg/kg的方案。开放静脉通路后以10mg/kg/h恒速泵入丙泊酚,直至锯开胸骨后(大约需要20min)将丙泊酚泵入速度调至目标速度:C3组为3mg/kg/h;C6组为6mg/kg/h,恒速泵注维库溴铵(0.1mg/kg/h)维持肌松、恒速泵入芬太尼(4μg/kg/h)维持镇痛。转机前体外循环机中加入预充液:琥珀酰明胶1000ml、林格氏液500ml、20%甘露醇100ml。按预先设定的时间点经病人桡动脉采取动脉血:T0(肝素化后约10min)、T1(CPB后30min,温度约为30℃)、T2(32℃)、T3(34℃)、T4(36℃)及T5(复温完成后约10min,温度约37℃)。采集的血样标本经3000r/min离心提取上清液,将血浆保存在-70℃冰箱以待测定血浆丙泊酚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丙泊酚浓度。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术前用药、手术时间及情况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在体外循环初始阶段两组病人的丙泊酚血药浓度发生了以下变化:(1)两组血液稀释后T1、T2、T3、T4、T5的丙泊酚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T0(P<0.05),即各时间点丙泊酚血药浓度明显低于T0时的丙泊酚血药浓度。C3组由2.4±0.5μg/ml降到1.3±0.3μg/ml,C6组由3.5±0.6μg/ml降到:2.2±0.6μg/ml。(2)随着血液稀释时间的延长,丙泊酚血药浓度不会明显下降,而是维持在较稀释前稍低的一个稳定水平;且血液稀释后各时点之间血药浓度比较发现,当温度达到36℃以上丙泊酚血药浓度回升水平达峰,T4时刻血药浓度均高于CPB期间各时间点的丙泊酚血药浓度,T1与T4、T2与T4、T4与T5时刻丙泊酚血药浓度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P<0.05)。(3)T5和T4相比,丙泊酚血药浓度有所下降,其浓度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温期间C6组的平均动脉压与BIS数值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3组的平均动脉压与BIS值呈低度相关(r=0.308,P<0.01)。3、C6组温度与BIS值呈中度相关(r=0.445,P<0.01),C3的温度变化与BIS数值呈中度相关(r=0.685,P<0.01)。结论:(1)体外循环期间血液稀释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血药浓度,复温阶段以36℃为临界点,丙泊酚血药浓度呈现先逐步回升后明显下降的趋势。(2)复温阶段丙泊酚恒速泵注速度为6mg/kg/h可以有效地避免平均动脉压波动对BIS值的影响。(3)复温阶段温度对BIS值影响明显,应控制合适的复温速率,适当调整丙泊酚泵注速度,避免发生术中知晓。

黄海清[8](2009)在《体外循环血液保护的方法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

张爱华[9](2009)在《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临床应用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外循环(CPB)中的血液稀释会造成血浆白蛋白浓度及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由于低温、血液和异物表面的接触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器官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原因,激活体内应激反应系统,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凝血、激肽、补体等系统的激活,从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水肿。血液激活产生和释放的炎症介质是促成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的重要物质基础,在CPB灌注期间和之后释放较明显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等,如果被激活的炎症反应失控,又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炎症反应将不断放大,最终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超滤作为CPB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能有效地浓缩血液和排除CPB中生成的大量炎症介质。目前,常用的超滤方法有常规超滤(CUF)、平衡超滤(BUF)及改良超滤(MUF)等。由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量少,受储血器平面的限制,常规超滤浓缩血液的效果不理想,炎症介质的滤出也有限。平衡超滤方式是在CPB过程中超滤出液体的同时补充晶体液,以维持储血器平面,其滤出CPB过程中大量生成的炎症介质的效果明显提高,但该方法没有浓缩血液的功能。1991年Naik等创立了在转流结束时动脉一静脉方向超滤的改良超滤方式(A-V MUF),其不受储血器平面的限制,浓缩血液的效率大为提高,但其滤出炎症介质的作用有限。为此,有学者采用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的方式,该方式组合了两者的优点,可有效滤出炎症介质、快速浓缩血液,但仍无法避免手术时间延长,改良超滤期间无法对血液升温,造成人为的左向右分流的缺点,不利于体温回升和循环状态稳定。可能引起肺多血、体循环灌注不足以及患儿体温下降,常需同时泵入机血以维持血压,容易导致主动脉插管内血液流向不断的变化,甚至发生气穴而造成危害。有研究表明改良超滤期间由于左向右的分流产生主动脉窃血,可引起脑血流量及静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其潜在不利因素包括主动脉窃血,动脉端进气,流量受限制,难以保证满意的灌注压力、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低温对心肌产生损害等。而且由于平衡超滤方式需反复将血液氧合、变温、超滤后注入储血器,理论上增加了血液的破坏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采取更符合生理,更有效地排除炎性介质,浓缩血液,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机体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机体生理状态稳定的超滤方式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分析,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可结合各类传统超滤方式的优点,克服传统超滤方式的以上缺点。为此,本课题临床应用了静脉-动脉方向超滤方式,并对比研究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临床应用对超滤时间,滤水速度、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液浓缩、血液保护、炎症细胞因子的排除、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对减轻CPB后重要脏器损伤和水肿,促进术后恢复的效果及机理。类似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第一部分婴幼儿体外循环后V-A MUF与A-V MUF临床应用的对照研究目的对照研究婴幼儿体外循环后静脉-动脉方向超滤(V-A MUF)与动脉-静脉方向超滤(A-V MUF)的临床应用对浓缩血液,排除炎症介质,缩短手术时间,维持体温、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重要脏器水肿和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体外循环结束后应用A-V MUF;实验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应用V-A MUF,观察患儿的超滤时间、滤水速度,超滤期间体温、血流动力学变化,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浓度、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血浆浓度、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气道阻力(Raw)、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滤水速度提高,超滤时间和手术时间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超滤期间体温、动脉血压稳定(P<0.05);CPB结束后5 min,10min,红细胞压积(HCT)和白蛋白血浆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B结束后20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滤结束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血浆浓度均下降,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肺静态顺应性(Cstat)提高、气道阻力(Raw)、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A-V MUF,体外循环后采用V-AMUF,可快速地浓缩血液,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体温、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肺功能。第二部分不同血流方向持续超滤方式对体外循环超滤时间、滤水速度、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液浓缩、血液保护及炎症介质排除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血流方向持续超滤方式的临床应用,对体外循环超滤时间、滤水速度、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液浓缩、血液保护以及炎症介质排除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PB术中对照组应用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实验组应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观察患儿的超滤时间、滤水速度,超滤期间体温、血流动力学变化,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浓度、游离血红蛋白、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血浆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组较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滤水速度提高,停CPB后超滤时间明显缩短(P<0.01);停CPB后超滤期间体温、动脉血压稳定(P<0.05);CPB结束后5 min,红细胞压积(HCT)和白蛋白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P<0.01);CPB结束时以及CPB结束后10min,红细胞压积(HCT)和白蛋白浓度高于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P<0.05);CPB结束后20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结束后,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浓度低于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P<0.05);游离血红蛋白血浆浓度(FHb)低于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P<0.05);D-二聚体血浆浓度低于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CPB采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可有效地提高滤水速度,缩短超滤及手术时间,有利于停CPB后超滤期间体温、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更有效地排除部分炎症介质,浓缩血液,减轻血液破坏。第三部分不同血流方向持续超滤方式对体外循环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目的研究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对体外循环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CPB术中对照组应用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实验组应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观察患儿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血浆浓度、左室射血分数(EF)、心率(HR)、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与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差(AVDO2)、动脉、颈内静脉球血浆乳酸浓度差(AVDL)、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气道阻力(Raw)、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的变化,以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输血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外循环后心肌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浓度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射血分数(EF)及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超滤期间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高于对照组,动脉、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差(AVDO2)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颈内静脉球血浆乳酸浓度差(AVDL)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气道阻力(Raw)、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均降低,肺静态顺应性(Cstat)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出血量、输血量均减少(P<0.05);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缩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体外循环中采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可有效地减轻心脑肺等重要脏器水肿和损伤,促进术后恢复。

王江[10](2009)在《体外循环中诸多因素对异丙酚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体外循环(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必要技术之一,但存在包括血液稀释、温度、氧合器种类、预充液中所加各种药物以及超滤等诸多因素影响静脉麻醉药的血药浓度,本研究从体内和体外两方面探讨体外循环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探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条件下异丙酚TCI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并评价TCI系统性能;2)探讨离体体外循环中转机时间、氧合器、药物和温度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3)探讨国产氧合器构成的体外循环回路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评价体外循环下异丙酚TCI系统的性能;4)验证小容量零平衡超滤对炎性介质的滤除效果和心肌保护作用以及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选择54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HHD组(n=18),ANHD组(n=18)和对照组(n=18),麻醉诱导后10min分别实施AHHD和ANHD,目标红细胞压积(Hct)为0.26,血液稀释平稳10min后以靶血浆浓度(3μg·ml-1)输注异丙酚60min,间断采血180min,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评价TCI的系统性能;2)确立实验因素有4个,即:氧合器,有3个水平(进口膜肺、国产膜肺和国产鼓泡);温度,有2个水平(28℃和35℃);转机时间,有7个水平;药物,有两个水平(加药和未加药);根据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四因素多水平实验设计。氧合器分别与贮血滤血器、动脉微栓过滤器、体外循环管道构成体外循环回路。离体自转60min。预充液2000 ml,加入异丙酚20mg,转速为4L/min。在CPB开始前、CPB开始1、5、10、20、40和60min取样。体外试验在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3次;3)60例ASAⅡ~Ⅲ级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国产鼓泡组(n=20)、国产膜肺组(n=20)和进口膜肺组(n=20)。三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实施异丙酚TCI,TCI 60min后开始体外循环,在CPB前、CPB中1、5、10、20、40、60、CPB后5和10min采血测血药浓度;4)选择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滤组(n=20)和对照组(n=20)。CPB开始1min时实施Z-BUF,持续40min。在CPB前、CPB1、5、10、20和40min,采集动脉血用反向高效液相法检测异丙酚血药浓度。分别于CPB前、CPB停止即刻、术后2h、术后6h和术后24h采集动脉血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测定结果用Hct校正。结果:1)AHHD和ANHD组各时点血药浓度均围绕靶浓度波动,趋势为先高于靶浓度,到接近靶浓度,最后低于靶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HHD组和ANH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AHHD组血药浓度最大降幅为33.5%,ANHD组最大降幅为40.0%。AHHD组系统偏离度和精确度分别为-7.12%和21.23%,ANHD组系统偏离度和精确度分别为-8.83%和22.98%;2)温度(P=0.042)和转机时间(P=0.001)对异丙酚浓度均有影响,氧合器(P=0.052)和药物(P=0.337)对异丙酚浓度无影响;氧合器与时间(P=0.011)之间有交互作用,除此之外四个因素之间无其它交互作用;国产鼓泡肺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明显低于国产膜肺和进口膜肺,进口膜肺与国产鼓泡肺间(P=0.001)有差异,进口膜肺与国产膜肺之间(P=0.110),国产膜肺与国产鼓泡肺间(P=0.123)无统计学差异;28℃时的异丙酚浓度明显高于35℃。异丙酚浓度随着转机时间逐渐下降,多重比较显示40min和60min两个时点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77),40min内各个时点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3)体外循环开始后三组血药浓度明显下降,国产鼓泡下降22.6%,国产膜肺下降28.7%,进口膜肺下降31.1%。三组各个时点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组之间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1)。氧合器和转机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362)。三组不同时点之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国产膜肺和进口膜肺在20min时恢复到CPB前水平,而国产鼓泡在40min时恢复到CPB前水平。系统的偏离度为21%、精确度为29%、摆动度为21%及分散度为-0.06%/h;4)两组患者TNF-α、IL-6、IL-10和cTnI在CPB停机后明显升高,术后2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24h仍明显高于CPB前水平,超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血药浓度明显下降,超滤组在5min时血药浓度降到最低点,下降了38%。随后血药浓度不断上升,对照组在40min时恢复到接近CPB前水平,而超滤组在40min时仍明显低于CPB前水平。超滤组内(P<0.0001)和对照组内(P<0.0001)各个时点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之间血药浓度相差21.0%~25.2%,其中在CPB20min时差值最大为25.2%。CPB开始后两组熵指数均有所下降,两组间(P=0.5583)熵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滤组有8例(40%)需要追加肝素。结论:1)围术期AHHD和ANHD明显影响异丙酚血药浓度,使血药浓度分别下降了33.5%和40.0%,但这两种血液稀释之间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无差异,TCI系统先低估后高估实测血药浓度,血液稀释优化了TCI的系统性能;2)转机时间和温度均影响异丙酚浓度,进口膜肺影响程度最大,国产膜肺居中,国产鼓泡影响最小,28℃异丙酚浓度明显高于35℃,转机开始40min内对异丙酚浓度有明显的影响,预充液中所加药物对异丙酚浓度无影响;3)体外循环在开始的20min内对异丙酚血药浓度有明显影响,国产鼓泡组使浓度下降22.6%,国产膜肺组下降28.7%,进口膜肺组下降31.1%。三种氧合器的影响无差异。异丙酚输注期间,虽然系统精确度达到了TCI系统性能要求的范围,但偏离度大于该范围,摆动度较大,提示使用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异丙酚TCI不适用于CPB下心脏手术的患者;4)小容量零平衡超滤(35ml·kg-1)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降低术后cTnI水平,CPB和零平衡超滤的联合作用使异丙酚血药浓度下降了30%~38%,但对麻醉深度没有明显影响。

二、有关常温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常温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选择
        2.1.2 随机分组
        2.1.3 麻醉方法
        2.1.4 CPB 方法
        2.1.5 自体血小板分离
        2.1.6 手术过程
        2.1.7 术中输血指征
    2.2 观察指标及标本处理
        2.2.1 观察指标
        2.2.2 标本收集和保存
        2.2.3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
        2.2.3.1 试剂盒组成
        2.2.3.2 试剂盒性能
        2.2.3.3 实验原理
        2.2.3.4 操作前准备工作
        2.2.3.5 操作步骤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特点
        3.1.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3.1.2 分离组的分离资料统计
    3.2 患者异体血输注情况
    3.3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变化
    3.4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3.5 fH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炎症因子
        3.5.1 fHb
        3.5.2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3.5.3 炎症因子改变情况
    3.6 术后相关指标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外循环预充液离体稀释对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
致谢

(3)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液保护策略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
    1.2 抗血小板药:
    1.3 术前自体献血 (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 PAD) :
    1.4 其他:
2 术中血液保护措施
    2.1 止血药物
        2.1.1 抑肽酶:
        2.1.2 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
        2.1.3 新药:
        2.1.4 乌司他丁:
        2.1.5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
        2.1.6 重组的Ⅶ因子激活物 (Ⅶa) :
        2.1.7 去氨加压素 (DDAVP) :
    2.2 自体血液保护的措施
        2.2.1 急性等溶血液稀释:
        2.2.2 CPB转机中稀释式自体输血:
        2.2.3 术中血液回收 (cell salvage, CS) :
        2.2.4自体血逆行预充 (retrograde autologous priming, RAP) :
        2.2.5 CPB患者余机血回输:
        2.2.6 CPB患者手术方法的改进:
3 输血指征掌握
4 麻醉管理
5 术后
6 结语

(4)减少围体外循环期的血制品输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全文第一部分 实施围体外循环期的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性研究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全文第二部分 围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低体重患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状况的影响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婴幼儿免输血心脏手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总结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体血液回输
    1.1 术前自体献血 (PAD)
    1.2 急性血液稀释
        1.2.1 手术前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方法[6, 7]
        1.2.2 体外循环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方法[5]
    1.3 血细胞回收
        1.3.1 术中血液回收
        1.3.2 氧合器余血回输
2 改进方法、器材
    2.1 提高手术操作技巧
    2.2 麻醉技术
    2.3 CPB设备
    2.4 温度和时间
3 止血药的使用
    3.1 抑肽酶
    3.2 乌司他丁
    3.3 巴曲亭
    3.4 氨甲环酸
    3.5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
    3.6 去氨加压素
    3.7 参附注射液
    3.8 重组的Ⅶ因子激活物 (Ⅶa)

(6)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心肺转流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与方法
    1. 观察对象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较
    3 体外循环时间
    4 术中液体量
    5 24小时用血量
    6 术后24小时引流量
讨论
    1 体外循环对凝血功能的响
    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3 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的监测
    4 ANH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体外循环期间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复温阶段对BIS值变化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丙泊酚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3.2 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数据
    3.3 血液稀释前后Hct和Hb的测定结果
    3.4 血液稀释前后丙泊酚血药浓度变化
    3.5 复温阶段两组病人各指标对比
    3.6 C_6组复温阶段各指标与BIS值之间的相关性
    3.7 C_3组复温阶段各指标与BIS值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丙泊酚浓度测定
    4.2 麻醉方案与体外循环管理
    4.3 血液稀释对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4.4 体外循环复温阶段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变化
    4.5 两组病人丙泊酚血药浓度及BIS值对比
    4.6 复温阶段平均动脉压与BIS值的相关性
    4.7 复温阶段温度与BIS值的相关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体外循环血液保护的方法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外循环对血液的损害作用
2 保护血液的方法
    2.1 自体输血
        2.1.1 术前预存式自体输血:
        2.1.2 稀释式自体输血:
        2.1.3 回收式自体输血与机器余血的利用:
    2.2 体外循环期间应用“血液麻醉”的药物
        2.2.1 血小板抑制剂:
        2.2.2 凝血酶抑制剂:
        2.2.3 纤溶酶抑制剂:
        2.2.4 接触性蛋白酶抑制剂:
    2.3 应用肝素涂层的体外循环材料
3 结 语

(9)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临床应用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 婴幼儿体外循环后V-A MUF与A-V MUF临床应用的对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血流方向持续超滤方式对体外循环超滤时间、滤水速度、体温、血流动力学,炎症细胞因子的排除及血液浓缩、血液保护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结论
第三部分 不同血流方向持续超滤方式对体外循环术后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着、着作、专利、科研情况
致谢

(10)体外循环中诸多因素对异丙酚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围术期血液稀释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TCI 系统的建立
        1.4 麻醉方法
        1.5 ANHD 方法
        1.6 AHHD 方法
        1.7 监测指标
        1.8 标本采集
        1.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
        1.10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离体体外循环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
    1. 内容与方法
        1.1 CPB 回路的建立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丙酚浓度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国产化的体外循环回路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麻醉方法
        1.3 体外循环
        1.4 异丙酚浓度标本采集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丙酚浓度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小容量零平衡超滤的应用及对异丙酚血药浓度的影响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麻醉方法
        1.3 体外循环
        1.4 零平衡超滤
        1.5 异丙酚浓度标本采集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丙酚浓度
        1.7 生物标本采集
        1.8 检测方法
        1.9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有关常温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D]. 张莉. 南华大学, 2019(01)
  • [2]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研究[D]. 卞璐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2)
  • [3]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J]. 黄钦,芶大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
  • [4]减少围体外循环期的血制品输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研究[D]. 刘晋萍.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01)
  • [5]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J]. 高顺利.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07)
  • [6]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心肺转流术中的应用研究[D]. 高顺利.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7]体外循环期间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复温阶段对BIS值变化的评价[D]. 唐建成. 中南大学, 2010(02)
  • [8]体外循环血液保护的方法与评价[J]. 黄海清. 广西医学, 2009(08)
  • [9]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临床应用系列研究[D]. 张爱华.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10]体外循环中诸多因素对异丙酚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D]. 王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常温体外循环血液稀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