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使用复方黄连素片

停止使用复方黄连素片

一、复方黄连素片停止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雄[1](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孙中慧[2](2021)在《溶剂热法制备碳点/二硫化钨量子点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零维纳米材料存在极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光学特性等。荧光碳点(CDs)是一种新兴的零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注意的是,获取高效长波长多色发射CDs甚至固态荧光CDs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杂原子掺杂和表面修饰策略对CDs进行功能化,研究了CDs的荧光性能及发光机理,并将它们应用于分析检测和光电器件领域。此外还将新型零维纳米材料二硫化钨量子点(WS2 QDs)与MnO2纳米片结合构建了比率型荧光探针应用于GSH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柠檬酸和尼罗蓝A作为前体,通过简单地改变反应中的溶剂系统地控制了带隙,从而成功获得了明亮的三色荧光发射CDs(B-、Y-和RCDs)。所选的前体和不同的溶剂是形成三种发射CDs的关键,详细的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一步表明了CDs发射颜色的差异与sp2共轭结构域的大小有关。此外,BCDs和YCDs均对苏丹红I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多色发射荧光粉、荧光膜、单色LED和WLED也通过将CDs与其它基质混合得到。2.通过使用邻苯二甲酸和乙二胺作为前体的水热法,分别在160℃和240℃获得具有抗自猝灭特性的固态荧光碳点(B-CDs和YG-CDs)。研究发现两种CDs的sp2结构域含量较少,这能够减少碳核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聚集引起的猝灭并促进了固态荧光。影响固态红移的可能因素是与氮有关的表面缺陷的增加。此外,YG-CDs从水溶液到固态的红移荧光归因于共振能量转移(RET)或重吸收。重要的是,B-CDs和YG-CDs粉进一步用于制造单色LED和WLED。3.通过简单的酰胺化反应将羧基CDs与苯并噻唑衍生物(ABT)共价连接获得CDs-ABT。研究发现,盐酸小檗碱(BRH)可以通过内滤效应(IFE)显着猝灭CDs-ABT的荧光。BRH浓度在10–130μM范围内与CDs-ABT的荧光猝灭之间存在极好的线性相关性,检出限低至3.5 n M。基于CDs-ABT的荧光法已应用于实际药物样品和尿液中BRH的检测。4.使用WS2 QDs作为荧光信号、MnO2纳米片作为二阶散射(SOS)信号,荧光和散射光的组合被用来构建用于GSH检测的比率传感平台。在WS2 QDs溶液中加入MnO2纳米片后,IFE导致WS2 QDs的荧光逐渐减弱,而体系的SOS逐渐增强。向WS2 QDs-MnO2中添加GSH后,MnO2纳米片被还原为Mn2+,IFE的减弱导致WS2 QDs的荧光恢复,此时体系的SOS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F406/S648的值与0–60μM范围内的GSH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2μM。此外,该体系还用于检测真实水样和人血清中的GSH。

李灵巧[3](2020)在《面向药品监督的近红外光谱深度学习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假药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2018年全球报道的假药事件就有4405起,在五年内已增长102%。我国从“十一五”至“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都强调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因具有方便、高效、准确、成本低、可现场检测、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和不污染环境等优势,从2004年起就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应用于全国车载近红外药品快速分析系统,并装备于全国363个地市的400余台药品检查车。近红外药品快速分析系统通过定性方法来判断药品真伪,确定药品与其标签标示名称是否一致,通过定量方法来测定药品关键指标成分的含量,从而快速检验药品质量或判别药品是否为特定企业产品。目前,该系统保障了我国用药安全,节约了大量检测费用,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快速检测获得的光谱数据和对应的实验室分析验证数据。但随着制假水平的提升,市场上更多的是以次充好或质量不达标的劣药,这些药品和真药有着相似的化学成分,鉴别他们难度更大,因此以下问题仍制约着NIRS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监督领域的大规模、深入应用和推广:1)NIRS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间接测量方法,无法直接分析出被测样本的含量或类别,它依赖于化学计量学或者机器学习方法,其应用效果受制于建模方法及模型性能;2)在鉴别某一种药品时,进一步识别出生产厂商有利用于药品质量溯源,然而,同一品种不同厂商药品NIRS差异较小,并且全国药品品种、厂商繁多,需要收集大量样本并建立海量的独立鉴别模型,对分类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和建模成本要求都非常高,目前也尚未见有适用于多品种、多类别的建模方法报道;3)建立准确的定量模型通常需要用湿化学方法测定大量样本的特定成分的准确含量作为参考值,该工作成本高且耗时,迫切需要一种能显着减少样本参考值测定需求的准确、稳定的通用建模方法;4)NIRS分析普遍存在模型不能跨机型、跨台应用的痛点,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国产近红外光谱仪,经典的模型转移方法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厂商仪器之间的模型转移的研究较少,效果还不够好,前期积累的大量NIRS和检测数据无法被应用到新仪器或新品种的建模过程,不能达到节省建模成本和提升模型预测精度的目标。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围绕药品监督应用中NIRS建模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共享传递三个关键问题,从分类、回归和迁移学习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总结经典NIRS建模方法,进一步提出多种新颖有效的建模方法:(1)提出基于正则化监督字典学习的NIRS分类方法。药品监督过程中,真假药二分类判别法无法获取假药生产商信息并用于溯源;采用同品种多厂商分类的方法又因同一品种的NIRS活性成分特征峰重叠严重,类间差异不明显,而同品种同厂商的药品,又因批次、测量仪器或环境的不同导致光谱存在类内差异,致使分类困难、预测准确率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同一品种多厂商的药品NIRS分类准确率,本文在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的稀疏表示分类法(SRC)基础上,利用监督字典学习法可增加类间差异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稀疏分类机制,为监督字典学习的目标函数增设了表示约束项和系数不相干项两个正则化项以描述类内差异性,通过这两个正则项可以得到编码系数的重构误差和相似样本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数据的线性可分性和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同一品种不同厂商的药品进行多分类,其分类准确率比SRC、SVM和LC-KSVD等高2.26%~6.52%。在烟草数据集上验证该方法,其分类准确率相比其它方法高1.0%~10.7%,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对NIRS分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2)提出结合CNN和NIRS的多品种多厂商药品精细分类方法。我国药品的品种、厂商繁多,药制企业超过7000家,常见品种也有上千种,若同时识别药品的品种和厂商,则需建立大类别数的分类模型;经典的多分类方法随着类别数量的增加,分类准确率大幅降低,不适合不同品种不同厂商药品分类。卷积神经网络(CNN)能进行端到端的学习和特征提取,具有极强的建模能力,二维CNN已在图像分类等领域取得较大成功,但将一维的NIRS转换为二维数据后采用现有的二维CNN模型进行分析,存在机械套用、计算开销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一维CNN光谱分类模型,可有效削弱因原辅料、测量环境和测量仪器等因素导致的NIRS差异影响,从而对多品种多厂商药品的NIRS精细分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根据未知药品的NIRS识别出其品种和生产商,便于对假药溯源并从源头治理。通过对2种药品共18个生产厂商进行18分类实验,当70%的样本作为训练集时,CNN的分类准确率为99.37±0.45%,比SVM、BP、自编码(AE)和极限学习机(ELM)的高4.04%~20.83%,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良好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多品种、多厂商的药品鉴别任务,亦可应用于其它领域的NIRS数据分析,也为接下来的深度迁移学习打下基础。(3)提出基于CNN-SVR的NIRS回归方法。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PLS)等常用线性回归方法依赖于经验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线性模型的本质决定了其预测误差水平,还存在已有模型不能适配其它仪器的问题。虽然深度学习已被验证具有很好的特征提取能力,NIRS经CNN提取后的特征可直接应用于MLR实现端到端的分析,但是模型仅适用于同一厂商的单台仪器,对训练集的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也未能验证,不能建立一个能适用多台仪器鲁棒性强的回归模型。本文提出一种CNN-SVR建模方法,该方法由CNN提供端到端自动特征提取能力,SVR提供小样本学习能力,在CNN网络中将SVR应用于输出层并约束网络训练过程,通过L2正则化惩罚网络中过大的权值,通过ε-不敏感损失使得算法具有样本稀疏性。当仅使用IDRC 2002数据集中15%(96个)样本进行模型训练时,CNN-SVR模型的 RMSEP=3.018、R2=0.969,CNN、PLS 和 SVR 的 RMSEP比CNN-SVR大11%、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NN-SVR算法对网络中的超参数不敏感,在小样本情况下也能训练出预测误差较小的模型,还可提取出样本本身的光谱特征,削弱光谱仪的台间差异,在一台仪器建立的模型可以直接预测同一厂商不同仪器没得的光谱,且R2最高可达0.979。总体来说,CNN-SVR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以及更高的预测精度,可实现端到端的定量分析。(4)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NIRS建模方法。传统的药品鉴别方法每个品种都需要收集大量样本来建模,样本收集和建模成本高,前期积累的大量NIRS和检测数据不能很好应用到新仪器或新品种的建模过程。此外,测量仪器、环境和原辅料的差异影响着样品的光谱,可能会导致已建立的模型失效,虽然一些经典的模型转移方法能很好的解决同一厂商同一型号不同仪器之间的差异问题,但在不同厂商仪器间进行模型转移的效果并不理想。CNN能由浅到深逐层抽取数据特征,不同厂商仪器、不同品种药品的NIRS的浅层特征相似,因此,可充分利用已有大量标注数据(源域)训练的模型浅层信息,将其迁移到少量样本建模领域(目标域)。本文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NIRS建模方法,通过共享模型中浅层卷积层参数,利用少量目标域已标记样本,运用迁移学习方法重新训练全连接层网络参数。首先实现药品品种间的分类模型迁移,将已有品种的分类模型迁移至新品种,当使用目标域药品30%的训练集时,迁移学习模型比使用CNN、SVM、BP、AE和ALM方法重新建模得到的分类正确率最多高2.49%~33.55%。然后实现仪器间的回归模型迁移,在同一厂商相同型号间的迁移实验中(IDRC 2002数据集),最小RMSEP=2.501,其他模型转移方法比迁移学习的RMSEP大8%~84%;在不同厂商仪器间的迁移实验中(IDRC 2016数据集),最小RMSEP=0.163,其他模型转移方法比迁移学习的RMSEP大51%~305%。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少训练集的情况下也能训练出预测能力很好的模型,大大减少了对标注NIRS数据的依赖,并成功解决因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改变而导致模型失效的问题,当目标域训练集样本增多时,使用目标域训练集进行迁移学习的模型预测能力优于重新建模。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 NIRS应用于药品监督时所遇到的多类精细分类、高精度回归、模型转移等重要问题,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适用于其它领域的NIRS建模分析,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本文研究内容有望解决NIRS、红外、拉曼等分子光谱建模的共性难题,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刘超,张飞燕,胡正飞,张玉林,金洁,陈佳琦,王芸,张晓迪,谢丽分,张庆宇,赵玲,邬继文,吕龙宝[4](2019)在《猕猴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1月份,老挝某非人灵长类养殖场因更换玉米饲料后出现不明原因死亡事件。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等诊断,确诊为因玉米储存管理不当,让猕猴误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出现典型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0月中旬,该养殖场使用新购玉米10 d左右,全场先有5只猕猴出现呼吸困难、消化机能紊乱、精神沉郁、排黄色尿液等早期症状。误

喻元,周俊,王晓佳,唐家桂,张邓华,吴登虎[5](2019)在《两例非洲白犀牛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的诊断与治疗》文中提出草食性动物肠道里有大量的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参与营养吸收、保护肠道黏膜、免疫、抗肿瘤等一系列生命活动。重庆动物园饲养的两头非洲白犀牛于2016年8月同时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经过近9个月的治疗与调理转归良好,本文对该病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许爱丽[6](2019)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以上腹部疼痛、饱胀感、暖气、食欲不振等为临床表现,并且常伴发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主要的胃癌前期病变。针对CAG患者的治疗是重要环节,目前多采用化学药物进行干预,但一种药物往往只能对部分症状起效,而且长期使用还伴随明显不良反应。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治疗CAG应用非常广泛,寒温并用、辛苦并进、攻补兼施,主治寒热错杂的痞证,后世医家常将本方作为CAG治疗的基本方。近年来出现了多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系统评价或者Meta分析,但尚缺乏对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质量与证据质量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实践的正确实施。基于现有的临床证据,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系统评价提示该方在改善胃镜与病理综合疗效、提升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转阴率、免疫学指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胃癌发生率、生活质量等其他指标尚未确证其治疗效果。然而,作为终点结局指标的胃癌发生率一般需要长期观察,常常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远期随访,在很多研究中难以实现。CAG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患者病情迁延难愈,病情长,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在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方面对生活质量评价相对较少。同时,尚缺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确认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绝对效应。中药复方具有多组分、多靶点、整体协同作用等特点,传统药理学研究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网络药理学方法强调药物作用的特点是干预疾病网络,其理念与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具有一致性,能够预测疾病调控过程中的关键靶点,为中药复方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策略。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已初步证实半夏泻心汤的药效学作用,但如何从分子水平深入阐释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探明在此过程中的关键效应靶点显得尤为重要。将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引入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机制的研究中,系统地阐明其机制,对该方在临床中治疗CAG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必要性,能够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2研究目的2.1对目前已完成的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探讨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论的可靠程度,为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证据。2.2观察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对于CAG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症状指标的临床疗效,以及监测半夏泻心汤对于CAG患者应用的安全性。2.3探讨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为下一步作用机制验证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方法3.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研究运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VIP,CBM中英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法,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5日,无语种限制。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与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进一步采用系统评价测量工具AMSTAR(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AMSTAR)对现有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推荐意见的评估、发展与评价分级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数据特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3.2半夏泻心汤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生活质量与中医症状的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将4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AG健康教育。试验组、对照组同时接受半夏泻心汤与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月。以生活质量(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12)、中医症状(胃脘隐痛或胀痛、胃脘痞满、胃中嘈杂、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安全性指标为评价指标,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3.3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治疗CAG临床效果确切的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药物靶标预测、网络构建与分析,构建“半夏泻心汤所含中药-候选靶标分子网络”及“半夏泻心汤-候选靶标-CAG相关分子网络”,基于蛋白互作网络PPI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抽提半夏泻心汤治疗CAG候选靶标。最后对候选靶标的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结合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与文献研究得出该半夏泻心汤治疗CAG可能的生物途径和过程,初步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分子作用机制。4研究结果4.1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研究根据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经严格筛选后最终纳入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系统评价或者Meta分析6篇,发表于2013年至2019年。干预措施是半夏泻心汤或半夏泻心汤为基础的加减方,对照为阳性药物对照,如维酶素片、抗HP三联或者四联疗法、中成药胃复春等,无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大多数研究以临床有效率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价,有效率的计算通常是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胃镜、病理疗效改善作为标准。4篇研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学质量,2篇研究采用Jadad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根据AMSTAR量表11项条目对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1项系统评价计9分,判定为高质量;4项系统评价计6分,判定为中等质量;1项系统评价计5分,判定为低质量。系统评价虽然报告半夏泻心汤单用或者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胃癌发生率、胃镜和/或病理疗效、HP转阴率、胃泌素等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积分、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有阳性结果,且不良反应少,但经过GRADE分级系统对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其证据质量为低或者极低质量。基于现有研究结果分析,以至关重要的结局指标(胃癌发生率、胃镜和/或病理疗效)作为证据质量的评定标准,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结局指标的总体证据质量水平应为低质量。4.2半夏泻心汤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生活质量与中医症状的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2月的治疗,无脱落与剔除病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样本量为40例。两组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54.68± 10.24)岁,平均病程(3.45±2.58)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5.19±9.56)岁,平均病程(3.23±2.31)年,性别、年龄分布与病程等基础病情特征均具有可比性。生活质量SF-12改善评分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躯体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评分、心理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评分方面均优于安慰剂治疗,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0.05)。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脘隐痛或胀痛、胃脘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0.05)。然而在改善胃中嘈杂症状方面,两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2月治疗及访视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1例患者报告有胃痛症状加重表现,但该症状较快消失,未停止服药,临床医生判定该症状与药物可能无关,因此判断为不良事件。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在研究过程中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4.3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共收集半夏泻心汤7味中药420个化学成分,其中半夏成分41种,黄连成分14种,黄零成分54种,党参成分68种,干姜成分38种,甘草成分133种,大枣72种。设置中药化合物成分相似性分数≥0.9,得到1228个预测靶标。基于PPI相互作用数据库,构建半夏泻心汤潜在靶标与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根据条件筛选出中药和疾病相关Hub节点454个。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相关的通路主要有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免疫系统、缝隙连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系统等通路。同时,以atrophic gastritis作为检索词,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分析结果显示:与CAG最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为IL-17家族信号通路(Score=12.14)。通过文献分析,发现IL-17/ERK信号通路参与炎性基因表达的调控,ERK蛋白磷酸化是重要环节。基于网络药理学、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以及文献分析结果提示:半夏泻心汤作用机制可能与白介素因子IL-17等免疫调节因子调控MAPK级联反应,促进下游的ERK信号通路,影响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参与炎性表达有关。5研究结论5.1临床评价方法学研究基于现有的系统评价证据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CAG在改善胃镜和/或病理疗效、HP转阴率、免疫学指标方面较常规西药或者常用中成药有显着的临床效果,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较常规西药相比在改善胃镜和/或病理疗效、提升HP转阴率的同时,还能显着改善胃泌素指标。安全性方面,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不良反应较少。然而所纳入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偏低,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水平较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供证据支持,临床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应谨慎利用现有证据。5.2临床研究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连续2月治疗后半夏泻心汤较安慰剂显着提高CAG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CAG患者胃脘隐痛或胀痛、胃脘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症状等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半夏泻心汤是治疗CAG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CAG是炎癌转化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为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提供了新的证据。5.3网络药理学研究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半夏泻心汤对CAG的干预作用可能与自身免疫因子表达、MAPK级联反应、HP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等有关。结合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与相关文献分析,IL-7/ERK信号通路是CAG炎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从炎症信号转导角度将ERK蛋白磷酸化、IL-17、ERK1/2作为研究半夏泻心汤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可能是该方改善CAG的效应机制之一,这将为下一步作用机制验证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提供参考依据。6创新点6.1运用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评估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工具总结该经典名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6.2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方法,以生活质量、中医症状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6.3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结合人类疾病数据库MalaCards、相关文献分析,从抗炎角度将ERK蛋白磷酸化、IL-17、ERK1/2作为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的潜在靶点,可能是该经典复方的效应机制之一。

张新海[7](2019)在《基于关联规则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文中提出在医疗资源管理中,以往的人工管理模式、纸质文档管理模式不仅在人力物力等资源上利用率不高,还容易由于人工错误、文档丢失导致管理上的重大问题,这样的方式已经不适宜现代医院的管理需求。为解决此类问题,并综合近几年程序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医院的药房相关工作中,利用严谨高效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来实现高效科学的、符合当代特点的管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算法的一项重要任务。关联规则可以得到项与项之间的规则,且表现方式比较简洁,具有易于阐述与理解的特点。所以近年来,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海量数据中数据间的关联性已然变为该领域的热门研究趋势。本文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实现一个满足医院未来发展的药房管理系统,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药房管理的模式转变和提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调研国内外一级、二级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关联规则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并总结药房管理系统和关联规则在其中的应用现状。2.关联规则在药房空间布局中的应用研究。首先,研究如何将关联规则与药房管理系统中的药品信息模块相结合,分析找出系统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规则。然后,合理运用这些挖掘结果,优化药房空间布局,减少病人在药房窗口等待时长,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3.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目标设计结构合理、架构科学的药房管理系统,操作界面简洁且兼具操作简单和易于掌握的特性,实现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入库、出库等管理工作。4.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实现。根据设计结果,使用Python程序语言在Django Web框架下,与MySQL数据库协同工作,来实现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该系统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提升了药房工作者的效率,减少了各操作环节中的人为偏差,使病患就医诊断更加安全便捷,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罗扬炅[8](2018)在《利用ATP荧光检测法分析不同消毒剂对猪场的消毒效果》文中提出为了解不同消毒剂对猪场消毒的效果,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对三种消毒剂(戊二醛、复合酚和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戊二醛和复合酚差异不显着,但均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差异极显着,戊二醛和复合酚对产床、墙面的效果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对猪场地面的消毒效果复合酚优于戊二醛,而戊二醛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三者之间差异均极显着。说明不同消毒剂对猪场不同场地及设备的消毒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赵锡艳,仝小林,赵林华,周强,彭智平,逄冰[9](2013)在《黄连单方及其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黄连及其主要成分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然而关于黄连及其主要成分的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该文检索国内外文献分别从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临床个案报道等报道的黄连及其主要成分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分析。

马军虎,胡沛铎[10](2012)在《推拿结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客观评价推拿结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口服复方黄连素片,辨证运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口服复方黄连素片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效果确切。

二、复方黄连素片停止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黄连素片停止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IBS-D的治疗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2.1 中医病名认识
        2.2 IBS-D的中医病因
        2.3 IBS-D的中医病机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标准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6.8 安全性对比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2.1 外治方
        2.2 内服方
    3 对照药物解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治疗前分析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5.1 不足之处
        5.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溶剂热法制备碳点/二硫化钨量子点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点的分类和合成路线
        1.2.1 CDs的分类
        1.2.2 自上而下法
        1.2.3 自下而上法
    1.3 碳点的荧光机理
        1.3.1 共轭π域的带隙跃迁
        1.3.2 表面缺陷状态
        1.3.3 荧光分子和荧光团的作用
    1.4 CDs的功能化策略
        1.4.1 元素掺杂
        1.4.2 表面修饰
    1.5 CDs的固态光致发光
        1.5.1 固态荧光
        1.5.2 磷光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工作
第二章 溶剂控制的多色发射碳点合成策略及其在传感和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2.3 CDs的合成与纯化
        2.2.4 苏丹红I的荧光检测
        2.2.5 基于CDs的荧光粉的制备
        2.2.6 基于CDs的荧光膜的制备
        2.2.7 LEDs的制造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s的形态
        2.3.2 CDs的光学性能和组成
        2.3.3 CDs的发光机理
        2.3.4 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2.3.5 在LEDs方面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抗自猝灭特性的可调固态荧光碳点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2.3 CDs的合成
        3.2.4 LED的制造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Ds的表征
        3.3.2 CDs的光学性能
        3.3.3 CDs的固态荧光机理
        3.3.4 CDs在 LEDs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苯并噻唑衍生物功能化的碳点用于盐酸小檗碱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4.2.3 CDs的制备
        4.2.4 ABT的合成
        4.2.5 CDs-ABT的制备
        4.2.6 实验设计
        4.2.7 在PBS缓冲液中BRH的荧光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Ds和 CDs-ABT的表征
        4.3.2 检测条件优化
        4.3.3 CDs-ABT对 BRH的荧光检测
        4.3.4 CDs-ABT对 BRH的检测机制
        4.3.5 真实样本中BRH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S_2量子点-MnO_2纳米片体系,用于谷胱甘肽的比率荧光/散射光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5.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5.2.3 WS_2 QDs的合成
        5.2.4 MnO_2 纳米片的制备
        5.2.5 量子产率测量
        5.2.6 WS_2 QDs-MnO_2体系检测GSH
    5.3 结果与讨论
        5.3.1 WS_2 QDs和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5.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5.3.3 GSH的检测策略与机理探讨
        5.3.4 GSH的比率检测
        5.3.5 GSH检测的选择性
        5.3.6 实际样品中GSH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3)面向药品监督的近红外光谱深度学习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建模的基本问题及方法介绍
    2.1 近红外光谱经典数据处理及建模方法
        2.1.1 预处理方法
        2.1.2 分类方法
        2.1.3 回归方法
        2.1.4 模型转移方法
    2.2 深度学习方法
        2.2.1 卷积神经网络
        2.2.2 数据增强
    2.3 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评价方法
        2.3.1 分类模型评价方法
        2.3.2 回归模型评价方法
    2.4 实验数据集与实验环境
        2.4.1 分类数据集
        2.4.2 回归数据集
        2.4.3 实验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正则化监督字典学习的近红外光谱分类方法
    3.1 引言
    3.2 算法描述
        3.2.1 稀疏字典原理
        3.2.2 正则化稀疏分类模型
        3.2.3 稀疏模型的优化
        3.2.4 基于稀疏模型的分类器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数据集和实验设置
        3.3.2 药品数据集实验
        3.3.3 烟叶实验:数据集1
        3.3.4 烟叶实验:数据集2
        3.3.5 模型稳健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NN的多品种多厂商药品近红外光谱分类研究
    4.1 引言
    4.2 算法描述
        4.2.1 卷积神经网络
        4.2.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
        4.2.3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
        4.2.4 其它对比实验算法简介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数据集
        4.3.2 光谱数据预处理
        4.3.3 建立校正模型
        4.3.4 二分类和四分类实验
        4.3.5 多分类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NN-SVR的近红外光谱回归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CNN-SVR算法描述
        5.2.1 支持向量机回归
        5.2.2 CNN线性回归
        5.2.3 CNN-SVR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环境及数据集
        5.3.2 CNN结构及参数
        5.3.3 CNN和CNN-SVR方法对比
        5.3.4 CNN-SVR与经典回归方法对比分析
        5.3.5 CNN-SVR超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5.3.6 不同数据集大小对CNN-SVR模型性能的影响
        5.3.7 不同仪器对CNN-SVR模型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迁移学习的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深度迁移学习
    6.3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分类算法研究
        6.3.1 问题描述
        6.3.2 数据集介绍
        6.3.3 模型训练
        6.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回归算法研究
        6.4.1 问题描述
        6.4.2 模型训练
        6.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猕猴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剖检
4 实验室诊断
5 治疗
    5.1 重度病例
    5.2 轻度病例
6 讨论与小结
    6.1 发病机理及病因
    6.2 临床症状
    6.3 治疗
    6.4 预防
        6.4.1 饲料储存
        6.4.2 定期监测饲料

(5)两例非洲白犀牛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2 诊断与治疗
    2.1 初步诊断
    2.2 治疗情况
    2.3 会诊讨论
    2.4 会诊后治疗情况
3讨论

(6)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文献综述一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证据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1.4 数据合成
    2 研究结果
        2.1 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4.1 胃癌发生率
        2.4.2 胃镜疗效和/或病理疗效
        2.4.3 HP转阴率
        2.4.4 生活质量
        2.4.5 实验室指标
        2.5 安全性评价
        2.5.1 不良事件
        2.5.2 不良反应
        2.6 发表偏倚
        2.7 利益冲突
    3 证据分析
        3.1 研究证据
        3.2 与同类研究对比
        3.3 研究局限性
    4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基础研究进展
    1 物质基础研究
    2 药效学研究
        2.1 改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
        2.2 保护胃黏膜屏障
        2.3 抑制HP感染
        2.4 提高胃粘膜微循环灌注
        2.5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2.6 调控T淋巴细胞表达
        2.7 调节胃肠动力
    3 作用机制研究
        3.1 抑制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的免疫调节机制
        3.2 调控NF-κB/STAT3信号通路的抗炎机制
        3.3 降低HP抑制胃黏膜细胞增殖的抗菌机制
        3.4 逆转胃癌前病变的调控凋亡机制
        3.5 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微生态学机制
    4 拆方研究
    5 有效组分研究
    6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临床评价方法学研究
    前言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研究
        研究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检索策略
        3 文献筛选
        4 数据提取
        5 方法学质量评价
        6 证据质量评价
        7 资料分析
        研究结果
        1 纳入的系统评价
        2 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
        3 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
        4 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分级
        4.1 胃癌发生率
        4.2 胃镜和/或病理疗效
        4.3 HP转阴率
        4.4 实验室指标
        4.5 中医症状积分
        4.6 临床总有效率
        讨论
        1 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
        3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半夏泻心汤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生活质量与中医症状的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
        1 研究设计
        1.1 设计类型
        1.2 样本量
        1.3 随机分组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病例来源
        3 干预措施
        3.1 健康教育
        3.2 试验组干预措施
        3.3 对照组干预措施
        4 评价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生活质量
        4.3 中医症状
        4.4 安全性指标
        4.4.1 实验室指标
        4.4.2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
        5 统计学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生活质量评价
        3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4 安全性指标分析
        讨论
        1 安慰剂选择依据与设计方法
        2 半夏泻心汤提高CAG患者生活质量与减轻中医症状
        3 “调枢通胃”理论的临床具体应用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2 半夏泻心汤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标
        3 疾病靶标来源及靶标预测
        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5 靶标网络构建与分析
        6 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
        研究结果
        1 半夏泻心汤化学成分及靶标预测
        2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核心靶标网络
        3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核心靶标的功能分析
        4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中药-成分-靶标-通路”多维异质网络分析
        讨论
        1 网络药理学为研究中药复方的效应机制提供方法学可行性
        2 IL-17/ERK信号通路参与炎性基因表达的调控
        3 半夏泻心汤效应靶点可能与调控IL-17、ERK表达水平有关
        4 半夏泻心汤治疗靶点可能与调控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5 动物实验与细胞实验验证半夏泻心汤抗炎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振告书

(7)基于关联规则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关联规则在药房管理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数据挖掘概述
        2.1.1 数据挖掘基本概念
        2.1.2 数据挖掘过程
        2.1.3 数据挖掘任务
    2.2 关联规则概述
        2.2.1 关联规则简介
        2.2.2 Apriori算法简介
    2.3 开发技术概述
        2.3.1 Django框架概述
        2.3.2 MySQL数据库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关联规则在药房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3.1 关联规则的应用分析
        3.1.1 定义挖掘问题
        3.1.2 挖掘方法选取
    3.2 Apriori算法实现
    3.3 Apriori算法在药房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3.3.1 数据准备
        3.3.2 参数选择
        3.3.3 挖掘结果
        3.3.4 挖掘结果分析
        3.3.5 布局优化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1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及用户需求
        4.1.2 系统数据流图
        4.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布局方案挖掘需求
    4.2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设计
        4.2.1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4.2.2 系统业务流程图
        4.2.3 模块设计
        4.2.4 系统流程图
        4.2.5 系统功能流程图
    4.3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4.3.3 数据库物理设计
        4.3.4 数据表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5.1 系统运行平台及开发工具
        5.1.1 系统运行平台
        5.1.2 开发工具
    5.2 用户登录管理功能及系统主要界面实现
        5.2.1 用户登录管理功能实现
        5.2.2 系统主界面实现
    5.3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3.1 药品供应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5.3.2 药品提取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5.3.3 盘点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5.3.4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案挖掘模块功能实现
    5.4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测试
        5.4.1 测试基本概念和目的
        5.4.2 软件测试原则
        5.4.3 本文系统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利用ATP荧光检测法分析不同消毒剂对猪场的消毒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三种不同消毒剂对产床和墙面消毒效果比较
    2.2 三种不同消毒剂对猪场地面消毒效果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9)黄连单方及其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黄连的争论
2 黄连单方不良反应临床报道
3 黄连单方不良反应基础实验研究
    3.1 黄连单方不良反应药理毒理学研究
    3.2 黄连单方不良反应动物实验研究
4 黄连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现代研究
    4.1 小檗碱药理毒理学研究
    4.2 小檗碱不良反应临床报道
5 小檗碱制剂不良反应临床报道
6 问题与展望

四、复方黄连素片停止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溶剂热法制备碳点/二硫化钨量子点及其应用研究[D]. 孙中慧.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3]面向药品监督的近红外光谱深度学习建模方法研究[D]. 李灵巧.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猕猴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J]. 刘超,张飞燕,胡正飞,张玉林,金洁,陈佳琦,王芸,张晓迪,谢丽分,张庆宇,赵玲,邬继文,吕龙宝. 中国兽医杂志, 2019(07)
  • [5]两例非洲白犀牛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的诊断与治疗[J]. 喻元,周俊,王晓佳,唐家桂,张邓华,吴登虎. 中国兽医杂志, 2019(07)
  • [6]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许爱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2)
  • [7]基于关联规则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D]. 张新海.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8]利用ATP荧光检测法分析不同消毒剂对猪场的消毒效果[J]. 罗扬炅. 甘肃畜牧兽医, 2018(12)
  • [9]黄连单方及其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进展[J]. 赵锡艳,仝小林,赵林华,周强,彭智平,逄冰. 中国中药杂志, 2013(02)
  • [10]推拿结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J]. 马军虎,胡沛铎. 河南中医, 2012(08)

标签:;  ;  ;  ;  ;  

停止使用复方黄连素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