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击农场

老游击农场

一、老游击队员办农场(论文文献综述)

柳滔[1](2019)在《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研究》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旷日持久的战事造成了大量毁肢残体和积劳致疾的荣誉军人。救助、慰劳与安置荣誉军人,对前线将士士气、后方社会秩序及抗战建国的前途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解决荣军问题成为战时政府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广东军政当局及各界社会团体通过建立救助机构,广泛动员民众开展各种救助与慰劳活动,对广东地区的荣誉军人进行了积极的救助与慰劳,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因资金匮乏、机构繁杂等诸多因素,广东地区的荣誉军人救助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学界关于广东抗日战争史及社会救助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以往研究多关注于抗战时期的难民、难童及难侨等群体的救助,较少关注到荣誉军人群体。研究这一问题,不仅能管窥战时广东地区的民众动员,还能丰富和发展广东抗战史和社会救助史的研究,对当前伤残军人的管理与抚恤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焰[2](2019)在《彼岸》文中认为赵焰的文字有一种迷人的光彩和丰沛的密度,大水走泥,月色温柔,灼灼其华既入眼眸,也让人心里发热。——谢有顺周大新何立伟谢有顺杨庆祥王春林[联袂推荐]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题记:一直生活过的世界,也是我们谁都从未理解过的世界。——卡尔维诺

李兴旺[3](2018)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伴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朝鲜民族进行了持续而长期的反日(独立)运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东北分布着大量的朝鲜人,他们在爱国有识志士的领导下,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组建反日部队开展武装斗争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学术和政治意义。自1894年开始,朝鲜爱国志士在各地陆续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日义兵斗争,然而,在日本侵略者和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联合军事打击和政治怀柔下,部分义兵为坚持开展反日斗争而陆续转移至中国东北,代表性的有金利彦部队、洪范图部队、柳麟锡部队等,他们以中国东北为基地积极开展反日(独立)运动,这揭开了近代朝鲜人反日部队在中国东北活动的序幕。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后,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人反日武装团体大量建立,代表性的有北路军政署、大韩独立军、西路军政署等,它们积极潜入朝鲜开展武装斗争,由此引发了 1920年6、10月间先后在中国东北的凤梧洞(现属吉林省图们市)、青山里(现属吉林省和龙市)一带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系列战斗,这成为近代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斗争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斗争总体上处于“寻求统一、联合”的时期,大韩统义府、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驻满参议府、正义府、新民府即是彼此间对立又联系密切的联合团体。它们的所属武装不仅在中国东北开展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而且还频繁潜入朝鲜袭击日本殖民统治机构等。但是,它们的活动因所属团体内部及之间的指导理念的分歧、中国和日本各种力量的“镇压”,以及共产主义思潮的挤压和打击等因素而大打折扣。1929年、1930年间,此前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的各朝鲜人反日武装最终相继统合为朝鲜革命军、韩国独立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朝鲜革命军、韩国独立军积极联合中国东北各地兴起的抗日义勇军,前者还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联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33年末,韩国独立军的重要领导者转移至中国关内,韩国独立军由此宣告解体;1938年,朝鲜革命军主体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朝鲜革命军也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标志着朝鲜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力量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的终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东北地区还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朝鲜人反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广义概念,相继经历了反日游击队时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时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时期),在较长一段时期发挥着联结北满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广义概念,前身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南满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广义概念,前身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桥梁作用。此外,自1936年开始,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还潜入朝鲜国内特别是北部地区,一方面广泛建立朝鲜民族的反日统一战线组织“在满朝鲜人祖国光复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夜袭普天堡等一系列武装斗争,以实际行动践行其肩负的中国革命和朝鲜革命的使命。综观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人反日部队,可归纳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都是非政府组织的自发成立的社会武装,二是武装斗争贯穿于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活动的始终,三是联合反日是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活动策略的趋势和主流,四是思想意识领域的分歧和斗争长时期存在于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五是朝鲜民族的独立解放是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追求的共同目标。

顾伟星[4](2017)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广州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它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广州市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力争构建“一圈两带”新格局。“两带”就是打造城郊游憩带、环城度假带。广州市目前正在重点开发的八大旅游度假区,其中半数坐落于吕田镇。这为吕田镇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同时,吕田镇以“建设珠三角最宜居住的旅游休闲城市”为发展总体目标。本文首先对城乡统筹视角下吕田镇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收集,并对城乡统筹、乡村旅游、创新和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广州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找出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再通过使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分析吕田镇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欧盟、美国、西班牙和日本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借鉴经验;最后针对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吕田镇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先对吕田镇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进行规划,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体验农业,并构建特色村庄,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赵本夫[5](2016)在《天漏》文中研究指明(接上期)第四篇千张子和宋源并没有死。新中国刚一建立,宋源就被任命为彭城市公安局局长。正如当年那个抚养他的孤老太所言,宋源日后会掌生杀大权。宋源喜欢这个职务。本来,按照宋源的贡献和能力,新中国建立后,他可以担当更大的领导职务。抗战期间,他和他的游击队打了大小六百多仗,消灭日伪军近两万人,他亲手杀掉的日伪军就有四百多人。解放战争时,他又领导全县游击队或独立战斗,或配合野

丘新洋[6](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认为“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于洪洋[7](2015)在《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江苏的地方性绘画群体,他们以传统笔墨融合西方的对景写生来改造中国画,实现了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本论文首次尝试以1960年两万三千里写生为中心,来研究新金陵画派的绘画特色与艺术成就,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此次实践对新金陵画派产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从侧面反映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是其众多写生实践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次群体实践,它产生于新时期中国画改造面临“夹生饭”的关键阶段。为解决国画反映当下现实的问题,江苏国画界深入生活,组织了历时三个月的两万三千里写生,在中国画写生的方式方法、表现题材、艺术语言风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尤其以傅抱石与钱松喦最为代表,他们以不同的艺术语言探索中国画写生创作,产生了一批享誉画坛、影响后世的经典作品。作为一次艺术实践交流活动,写生团不仅在沿途与当地艺术团体和画家进行了大量的艺术交流活动,同时内部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思想探索交流。这些交流探讨对于新金陵画派群体化的形成和共同艺术观的产生都有积极的作用。新金陵画派此次写生实践活动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现实影响与意义,同时对于当代中国画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与艺术价值。

杨涛[8](2013)在《他为什么令人敬仰和怀念?》文中认为三年前,为了纪念卢叨同志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年,老朋友、卢叨同志夫人韦立同志邀我和曾一石同志协助她编辑一本以照片为主、兼有文字的纪念集,定名为《乌山情——卢叨诞辰百年纪念》,今年6月正式出版了,颇受好评。出版不过一个多月,就有许多同志包括老游击战士、老党史工作者、大学校长、教授、在职省、厅领导等打电话、写信,盛赞这本书编得好,表达了对卢叨同志的敬仰和怀念,情真意切。《乌山情——卢叨诞辰百年纪念》收集了256张照片,卢叨同志29

晏乐斌[9](2012)在《我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一、广西"文化大革命"浩劫1981年4月至6月,我被公安部抽去参加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中组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中央赴广西落实政策,文化大革命问题调查组",1983年4月至1984年1月,又被公安部抽去参加中共中央组织的"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工作组"。下面记述的是我们调查了解的广西"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部分问题。

陈河[10](2012)在《米罗山营地》文中指出序幕二○一○年圣诞前夕,我买好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机票,准备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去拜访抗战时期的国民党老兵梁元明先生。起飞前我发邮件问他我得去马来西亚哪个城市找他,他回答说他根本不住在马来西亚,而是住在台湾台北市。我这人做事粗心大意,老是会摆乌龙,可这回的差错还是有原因的。我和梁元明老先生在网上认识已有两年,几乎每次的话题都是有关抗战时期特工人员在马来亚的渗透、潜伏和丛林游击战,以致我脑子里会根深蒂固地认为他是住在怡保或者吉隆坡。梁元明一九二○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是法国租界电车公司的工程师,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他由于住在法租界还能正常上学。国民政府退到陪都重庆后,曾号召沦陷区青年到后方参加抗战工作,其中一项列

二、老游击队员办农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游击队员办农场(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荣誉军人救助的背景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荣军问题及其影响
    第二节 抗战时期荣军救助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抗战时期广东地区的荣誉军人救助体系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广东地区的伤兵教养和遗属抚恤
    第二节 全面抗战后广东地区的荣军救助机构
    第三节 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经费的来源
第三章 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军的救助与管理
    第一节 荣誉军人的收容救助
    第二节 荣誉军人的慰劳活动
    第三节 荣誉军人的管理与教育
    第四节 抗敌军人家属的抚恤与优待
第四章 战后广东地区荣誉军人的管理与安置
    第一节 战后荣誉军人的管理
    第二节 战后荣誉军人的安置
结语 关于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军救助的评价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方面
        1.2.2 韩国方面
        1.2.3 朝鲜和日本方面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朝鲜反日义兵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活动
    2.1 清朝、朝鲜两国的边禁政策和朝鲜人的“犯越”
    2.2 中国东北地区反日基地理论的提出及实践
        2.2.1 柳麟锡和中国东北地区反日基地理论的提出
        2.2.2 中国东北地区反日基地的建设及局限性
    2.3 朝鲜反日义兵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活动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和“凤梧洞战斗”、“青山里大战”
    3.1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的大量建立
        3.1.1 朝鲜“三一”运动的爆发及影响
        3.1.2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的大量建立及特点
    3.2 日中对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的“搜剿”及效果
    3.3 “凤梧洞战斗”、“青山里大战”及影响
        3.3.1 “凤梧洞战斗”及影响
        3.3.2 “青山里大战”及影响
    3.4 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的转移和“自由市事变”
    小结
第四章 “三府鼎立”时期各府所属部队的建立及发展
    4.1 大韩统义府义勇军
    4.2 “参议府”、正义府、新民府鼎立时期各府所属部队
        4.2.1 “参议府”所属部队
        4.2.2 正义府所属部队
        4.2.3 新民府所属部队
    4.3 朝鲜人反日部队的历史影响及局限性
        4.3.1 日中对朝鲜人反日部队的“取缔”
        4.3.2 朝鲜人反日部队的历史影响
        4.3.3 朝鲜人反日部队的历史局限性
    小结
第五章 朝鲜革命军和韩国独立军的建立及发展
    5.1 朝鲜革命军的建立及发展
        5.1.1 朝鲜革命军的正式成立及其艰难处境
        5.1.2 朝鲜革命军和中国抗日义勇军的联合
        5.1.3 朝鲜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联合
    5.2 韩国独立军的建立及发展
        5.2.1 韩国独立军的成立及与中国抗日义勇军的联合
        5.2.2 韩国独立军的解体及其主要力量向中国关内的转移
    5.3 朝鲜革命军和韩国独立军的活动对比及历史影响
        5.3.1 朝鲜革命军和韩国独立军活动的异同
        5.3.2 朝鲜革命军和韩国独立军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六章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建立及发展
    6.1 原朝鲜共产党满洲总局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其影响
        6.1.1 朝鲜共产党满洲总局的成立及解散
        6.1.2 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的成立及工作困局
        6.1.3 朝鲜共产党满洲总局就加入中国共产党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斡旋
        6.1.4 原朝鲜共产党满洲总局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6.2 东满地区”中韩游击队”的建立及活动
    6.3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的建立及活动
        6.3.1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的建立及发展
        6.3.2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的活动及战略作用
    6.4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建立及活动
        6.4.1 “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建立
        6.4.2 “在满朝鲜人祖国光复会”的成立及发展
        6.4.3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潜入朝鲜开展武装斗争
        6.4.4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越入”苏联及其小部队活动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4)城乡统筹视角下广州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统筹
        2.1.2 乡村旅游
        2.1.3 创新发展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乡统筹理论
        2.2.2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2.2.3 旅游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广州市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吕田镇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资源条件
        3.1.3 经济社会条件
    3.2 乡村旅游产业状况
        3.2.1 客源市场
        3.2.2 产业发展
        3.2.3 收入水平
4 广州市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特色不明显
        4.1.2 经营不集约
        4.1.3 管理不完善
        4.1.4 规划不科学
    4.2 原因分析
        4.2.1 定位不准确
        4.2.2 服务不到位
        4.2.3 责任不明确
        4.2.4 方向不正确
5 广州市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绿色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5.1.2 特色健康美食
    5.2 劣势分析
        5.2.1 缺乏总体规划
        5.2.2 体制机制不完善
    5.3 机遇分析
        5.3.1 区域旅游政策逐渐完善
        5.3.2 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改进
    5.4 挑战分析
        5.4.1 周边地区旅游发展造成威胁
        5.4.2 旅游市场缺乏特色
6 国外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6.1 国外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
        6.1.1 日本的成功经验
        6.1.2 法国的成功经验
    6.2 经验借鉴与启示
        6.2.1 完善旅游支撑体系
        6.2.2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6.2.3 创新乡村旅游产品
        6.2.4 实施多元旅游营销
7 吕田镇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对策与建议
    7.1 创新发展定位
        7.1.1 创新发展规划
        7.1.2 创新发展目标
    7.2 创新发展内容
        7.2.1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7.2.2 发展体验农业
    7.3 创新发展实施建议
        7.3.1 打造特色村庄
        7.3.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一) 革命狂热型
        (二) 利益驱动型
        (三) 无路可退型
        (四) 混水摸鱼型
        (五) 逍遥观潮型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结语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三)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四)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的促成
    (一) 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前美术界的形势
        1. 确立“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路线
        2. 制约中国画创作的公式化的“夹生饭”现象
    (二) 江苏国画院的成立
        1. 江苏国画界在“大跃进”中的实践基础
        2. 江苏国画院的成立历程
二、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绘画实践探索
    (一) 两万三千里写生实践经历
    (二) 两万三千里写生方式方法的探索
    (三) 两万三千里写生的绘画题材探索
        1. 反映新中国建设和城乡新貌的题材
        2. 反映红色圣地题材
        3. 反映新中国大好河山的题材
    (四) 以傅抱石、钱松喦为代表在此次写生作品中的语言风格特征
        1. 其命维新的傅抱石两万三千里写生创作的语言风格特征
        2. 古法新用的钱松喦两万三千里写生创作的语言风格特征
三、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艺术思想交流探索
    (一) 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的对外交流
    (二) 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的内部交流
四、两万三千里写生对新金陵画派的意义与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一) 两万三千里写生对新金陵画派的意义
    (二) 两万三千里写生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他为什么令人敬仰和怀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乌山情, 是卢叨同志对乌山的深情, 是对革命老区群众的深情, 体现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二、乌山情, 是卢叨同志与老战友的深情, 是战争年代用血与火铸就的生死之情
三、乌山情, 是卢叨同志对妻子的挚爱和对孩子们的骨肉之情
四、乌山情, 是卢叨同志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深情, 是卢叨同志革命一生的体现

(9)我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文化大革命”浩劫
    死死捂住广西“文革”的盖子
    中央第一次派调查组
    中央第二次派工作组
二、死人问题
    广西“文革”期间究竟死了多少人
    死的是一些什么人, 怎么死的
    大批死人的历史背景
三、桂林“八二○事件”
    事件发生前桂林的“文革”情况
    “八二○事件”是如何策划、发动的
    事件经过
    无所不用其极
四、杀人手段骇人听闻
    凶残狠毒
    人性丧尽

四、老游击队员办农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研究[D]. 柳滔. 暨南大学, 2019(08)
  • [2]彼岸[J]. 赵焰. 红豆, 2019(04)
  • [3]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反日部队研究[D]. 李兴旺. 延边大学, 2018(03)
  • [4]城乡统筹视角下广州吕田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顾伟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2)
  • [5]天漏[J]. 赵本夫. 作家, 2016(10)
  • [6]“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7]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研究[D]. 于洪洋. 渤海大学, 2015(01)
  • [8]他为什么令人敬仰和怀念?[J]. 杨涛. 福建党史月刊, 2013(17)
  • [9]我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J]. 晏乐斌. 炎黄春秋, 2012(11)
  • [10]米罗山营地[J]. 陈河. 中国作家, 2012(15)

标签:;  ;  ;  ;  ;  

老游击农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