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口通信研究

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口通信研究

一、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行端口通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文桂伏[1](2021)在《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风速风向也是非常重要的气象参数。风速风向的测量对于航海、航空、科学研究、风力发电以及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机械式测风仪器难以满足众多领域对于风速风向的高精度测量要求,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软件算法的改进使得时间测量精度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出现了超声波测风仪等高精度的测风设备,与传统的测风设备相比无机械磨损、精度高、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但是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国内外的超声波测风行业发现,国外对于超声波测风技术的研究比国内要早,而且国外相关的超声波测风产品也比国内厂家的同类产品更加完善和成熟,测量精度更高,对于超声波测风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现有问题,本课题基于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器TDC-GP22研制了一款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测量系统。首先,本文对各种超声波测风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且选择了时差法作为超声波测风方法,选择三维正交型的测风阵列作为系统的测风方案。整个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使用ACAM公司的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器TDC-GP22测量超声波的渡越时间,在单通道四精度模式时精度能达到22ps;应用中频变压器搭建换能器驱动放大电路,将幅值为3.0V的TDC-GP22发出的方波脉冲信号放大为幅值约为100V的脉冲,驱动换能器高频振动发出超声波;利用低噪声、高带宽的运算放大器设计了回波信号调理电路;以CD4097多路复用器搭建声道切换电路,将方波信号分时接到不同的发射电路驱动换能器并将换能器产生的回波信号分时接入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处理;还包括最小系统、三轴磁场传感器外围电路、两轴倾角传感器模块、通信接口电路等。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各测量模块的芯片驱动程序、串口中断服务函数、时间测量、风速风向计算以及切换开关控制等模块的程序设计。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和整个系统的安装后,搭建小型风洞对系统进行了实验和标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校验,最后对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周洛阳[2](2021)在《无人机无线遥测遥控信息收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无线测控系统设备型号种类繁多、体积庞大、兼容性差、缺乏统一的规范、不利于后续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协调。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需求,需要研制出一款通用性强、灵活度高、参数可编程的无线测控系统。本课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OC和AD9361的无线测控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实现了该系统高速数据采集模块、数字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三个模块的功能。高速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完成以太网数据的接收和模拟数据的采集,以太网控制器芯片W5300和模数转换芯片AD7298为该模块的主要器件。对W5300芯片内部寄存器进行初始化配置等操作,按照UDP传输协议的方式完成网络数据的接收。通过AD7298芯片的8个模数转换通道依次重复转换完成模拟数据的采集。数字基带处理模块基于XC7Z030、Model Sim和MATLAB设计并实现了测控数据的编帧解帧、BPSK调制解调、QPSK调制解调、Costas载波同步、DTTL位同步等功能。射频收发模块以射频收发芯片AD9361为主要器件,实现了数字数据接口、收发通道、自动增益控制等功能。在射频前端模块中通过对功放电路和低噪放电路的设计,提高了测控终端的通信距离和接收灵敏度。通过对无线测控系统进行整体功能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实现了遥测链路发射端以太网数据、开关量数据和模拟量数据的高速采集、编帧、QPSK调制和发射。实现了遥测链路接收端遥测数据的接收、QPSK解调、解帧、存储和分析。实现了遥控链路发射端遥控指令的采集、编帧、BPSK调制和发射。实现了遥控链路接收端遥控指令的接收、BPSK解调、解帧和串口通信。综上所述,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测控系统可以很好的将射频模拟电路和数字基带电路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款可自主选择帧格式和调制解调方式、且适用于P、L、S、C等频段的小型化无线测控系统,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黄志贤[3](2020)在《基于NB-IoT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投入令桥梁结构性能退化与性态变异问题能被及时地发现,从而避免桥梁意外坍塌事故发生,保障了桥梁运营阶段的安全,因此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窄带物联网NB-Io T的大规模推广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NB-Io T低功耗、深穿透与大连接的通信优势与桥梁健康监测的需求相契合。本文基于桥梁监测系统研究背景、意义与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功能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NB-Io T通信技术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方案。主要工作包括:(1)充分考虑桥梁监测终端安装环境与扩展需求,以低功耗、高性能的MKL36Z128芯片与ME3616 NB-Io T通信模组为核心,同时辅以电源转换与信号采集模块,设计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的终端设备,对影响桥梁健康状态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测、预处理以及分析,并利用NB-Io T通信网络将所得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程序。(2)在终端软件方面,引入MQXLite操作系统,利用操作系统下任务与中断的关系合理规划终端软件执行流程,实现数据采集、预处理与上传;以云服务器侦听程序为媒介打通桥梁监测系统的通信流程,同时借助数据库工具实现采集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以网页形式实现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并提供一定信息查询与设备管理功能。(3)桥梁监测终端安装位置与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后期软件维护的难度。为此,本文在桥梁监测终端程序中嵌入远程程序更新功能,在云服务器端侦听程序实现机器码文件的解析与更新数据下发,并设计丢帧重传、断点续传等机制保证通信过程的数据稳定传输。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桥梁健康现场监测系统的主要软硬件内容,经过反复调试以及野外环境测试,证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本方案为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意义以及应用前景。

林贤华[4](2020)在《FPGA影像高速拼接异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数字正射影像DOM是研究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国家可持续发展与重大社会问题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之一,伴随着新型高分卫星遥感平台不断升空、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影像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影像数据量几何级增长,传统的CPU串行处理方式,难以满足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正射纠正及时处理要求;另一方面,监控摄像机作为有效的安防技术手段,在城市治安、智慧交通、智能楼宇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但单个摄像机只能监控有限视角的区域,采集到的视频/影像数据具有空间信息割裂、碎片化的缺点,不利于全面了解目标在监控区域的行为状态,多路监控视频影像拼接的实时性和处理效率则由于视频影像尺寸、亮度、色彩多变等原因存在巨大挑战,极大地限制了监控系统作用的发挥。有鉴于此,本文研究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高速影像正射纠正与拼接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搭建CPU-FPGA协同的遥感影像高速正射纠正与拼接系统,两者通过PCIE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交互。CPU负责系统的整体调度与影像数据、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加载及分块发送,FPGA并行实现数字高程、影像的双线性插值及共线方程的坐标变换以完成影像的高速正射纠正,CPU通过接收每个正射影像块并映射至相应的存储空间实现最终拼接;(2)根据各路监控摄像机的空间位置固定、多路视频/影像到拼接影像的坐标映射关系不变的特点,将多路影像到拼接影像的坐标映射关系、缝合线像素融合权重系数制作成查找表文件,实际拼接时不进行在线影像匹配,仅需通过查表的方式完成多路影像的融合处理,从而提高实时性和影像拼接的处理效率;(3)搭建ARM-FPGA多路影像实时拼接的异构处理系统,两者通过AXI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交互。ARM负责系统的整体调度与影像数据、查找表数据的加载及分块发送,FPGA并行加速相邻影像的融合处理。

罗建[5](2020)在《双定标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毫米波辐射计属于被动式接收机,通过对比不同位置区域的热辐射强度,实现对目标的探测。本课题通过改进毫米波辐射计结构,结合外定标和周期内定标两种定标方式,致力于提升其亮温灵敏度,从而提高其目标分辨能力。本文中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作为毫米波辐射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前端数控、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扫描控制和人机交互等功能,协调整个毫米波辐射计系统的运作,因此对其开展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具有实际工程意义。本文完成了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具体工作包括:1.本文结合内外两种定标方式,提出了针对前端输出信号的处理算法,降低通道增益改变和系统噪声对亮温灵敏度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亮温灵敏度。2.从毫米波辐射计系统结构和需求考虑,确定了以FPGA和ARM处理器为核心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方案。FPGA有使用灵活、并行运算等优点,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ARM处理器拥有低功耗、可靠性高、标准外设丰富等优点,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处理和系统控制。3.完成了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程序开发。系统硬件设计包括器件选型、原理图绘制、PCB版图绘制和硬件调试等内容;程序开发则包括了FPGA和ARM处理器程序的编写与验证。本文中FPGA程序基于Verilog语言进行开发,并且使用ChipScope工具完成了核心模块的逻辑功能验证。ARM处理器程序在官方提供的标准外设库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并额外编写了数据处理、网络数据收发、上位机指令解析、伺服系统扫描控制等功能实现代码。另外,本文还完成了用于人机交互的触摸屏界面设计工作。4.对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并按设计方案搭建了测试平台,完成了毫米波辐射计的系统联调。联调中,毫米波辐射计工作正常,能够通过上位机软件对其进行控制,相关数据也能在上位机和触摸屏上实时显示。同时,本文还对毫米波辐射计的亮温灵敏度指标进行了测试,最终结果表明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龙秀玲[6](2020)在《基于RTOS及物联网的控制电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制电路系统在社会活动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现场环境下,往往需要兼具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以及设备间通信等多方面的能力,随着工业智能化发展与物联网应用普及,工控设备联网、跨地域操作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但网络的接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CPU任务处理量与系统时序的复杂性,传统的控制电路系统内部循环运行单一程序,任务量增加后,易出现中断得不到及时响应、资源调度不合理等现象,系统在实时性与可靠性方面的性能不够理想。此外,面对瞬息万变的工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传统的控制电路系统在功能维护与二次开发上的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及物联网(IOT)相关技术,提出一种控制电路系统的设计研究方案,结合工业控制的核心功能与性能需求,实现了多路物理量采集与模拟信号输出、数据存储、授时与定位、网络通信、设备间通信、人机界面等功能。系统核心处理采用主、从MCU(STM32F4系列与STM32F1系列)协同运行的工作模式,移植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并在上层搭建易于应用开发的LwIP协议和FaTFS文件系统;物理量采集与模拟信号输出部分共设计8路420mA/温度物理量采集与4路420mA模拟信号输出;为满足系统的存储功能需求,在MCU内部存储空间的基础上扩展三类存储器件(SDRAM/NAND FLAH/大容量SD卡);系统授时与定位功能使用GPS/北斗双模定位;设计NB-IOT无线通信与以太网有线通信两类网络通信方式;选择常用的RS-485、CAN总线通信实现设备间通信;系统与上位机间采用RS-232C串行通信方式,主要实现数据标定、实时显示与输出控制、关键参数恢复、手动校时与IAP升级等人机交互功能。本文搭建的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能够保障系统实时性与可靠性,有益于控制电路系统产品的后期维护与开发升级。结合NB-IOT和以太网两种物联网技术,本系统实现了按需设计的物理量采集与模拟信号输出、数据存储、网络通信、授时定位等功能,具备实时处理多任务的能力并通过了初步功能测试。

刘广哲[7](2019)在《便携式导引头测控台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某种型号的导引头对于导弹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被用于精确指导导弹的飞行动作,因此其性能的优劣将对整个导弹的运行战斗力产生直观的影响。因此,研制一台测控台,用于在开发、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对导引头进行细致而总体的性能状态检测。而传统的测控台体积较大,外场试验造成极大的不便。本课题研究的便携式测控台针对于某种类型的导引头,用于完成导引头的所有测试任务。基于对特定类型的导引头的测试要求的详细分析,本文确定了导引头测控台的硬件和测试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分为三个方面:电路,固件和结构设计。对于电路设计,测控台内部本采用双层电路板结构,分为功能板和供电板,将供电板与功能板分开进行设计,这样做既具有可维护性和替换性又具有可靠性。供电板为导引头、测控台和光电转换板供电;功能板由功能核心板和功能插板两部分组成。功能核心板是由一个FPGA和嵌入式CPU模块构成。嵌入式CPU模块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标准接口,其等同于工业计算机,FPGA和CPU之间通过PCIe总线高速互连,这大大降低了测量控制台的大小;极大地减小了测控台的尺寸;功能插板实现附加功能的定制,与核心板通过FMC接口进行功能扩展,使该功能板具有通用性。FPGA主要实现逻辑功能、角度计算、转发所需的协议转换和电路控制等;嵌入式CPU模块主要实现测试管理、计算和数据显示等;固件设计,主要介绍了同步RS-485通讯、光纤通讯、电流监测和脉冲计数等;结构上,为满足小型化和便携性,测控台采用一体化紧凑设计。在软件设计上,Qt软件开发平台用于开发在Win7操作系统下的测试系统软件。通信协议配置的方案被采纳,多层级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被采用。应用软件按照需求被分为用户登录区域、手动测试区域和自动测试区域三个部分;科学运用多线程技术,实现软件的实时显示和平稳的操作性能。该系统联合调试结果表明,导引头测量控制台可以完成当前的导引头的测试,满足了导引头的测试要求的所有测试项目。

郭睿[8](2019)在《面向高时延分辨率的无线信道仿真器的FPGA实现》文中提出信道仿真器可以实验室中再现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在无线信道建模与通信设备测试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发展。MIMO系统性能与无线信道环境密切相关,为实现无线信道丰富散射体环境的仿真,无线信道模型表征的多径时延分辨率越来越高,给信道仿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不提高当前硬件系统时钟频率的前提下实现输入信号的任意时延。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原理,介绍信道仿真器的软、硬件平台构成,以实现信道仿真器基带FPGA模块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分析MIMO技术的引入给信道仿真器的实现带来的困难,分别从信道仿真器多径时延、基带FPGA与DSP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以及信道仿真器基带模块功能联调三个方向入手,设计并实现相关模块。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三方面:1.信道仿真器多径时延模块的实现。无线信道模型中的多径时延范围比较大,在信道仿真器中可以按照硬件系统时钟频率将多径时延分为整数时延与分数时延。整数时延基于FIFO、双口 RAM以及SDRAM三种存储结构,在时钟驱动下通过先写入后读出的方式来实现。在不修改硬件时钟频率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基于加窗sinc函数法、Farrow架构法两种FIR滤波器的性能,在硬件上实现分辨率为1ns的分数时延仿真并完成误差分析。2.信道仿真器基带FPGA与DSP数据通信功能实现。在信道仿真器中,基带处理器由FPGA与DSP两部分构成,充分发挥DSP处理复杂数据、FPGA高并发性与高实时性的优势。DSP完成信道抽头系数增量计算、浮点数到定点数的转换。FPGA完成抽头系数插值以实现与输入信号频率匹配、多径时延以及无线信道卷积运算。本文基于RapidIO异构传输协议,将DSP处理后的定点数按照特定的帧格式传输至FPGA,并对硬件接口电气特性、用户逻辑功能完成测试,实现基带FPGA与DSP的数据通信功能。3.信道仿真器基带模块系统联调。实现上述两项功能后并结合实验室现有基础,本文完成对无线信道仿真器基带模块功能的联调并对信道仿真器基带模块整体功能进行测试分析。

王利斌[9](2018)在《高速滑行数据记录器及单元测试装置的研制》文中提出高速滑行记录装置由高速滑行数据记录器及其相配套的地面单元测试装置组成,是引信滑轨地面模拟试验专用测试设备,用以采集滑轨试验中被测引信输出的遥测信号及实时信噪比数据,试验完成后回收再现试验数据,研发人员据此数据评测引信性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固态存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任务研制要求和存储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研制了专用于滑轨试验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能够满足滑轨试验地面闭环自检测试的需要。针对地面单元测试装置远程通信的功能要求,将该测试装置分成近端和远端两个装置,选取光纤作为数据的传输介质,并在数据传输中运用8b/10b编码以提高其可靠性。为了使测试方便准确,设计了各测试设备间的通信协议,并约定了指令数据传输的格式。为满足记录器长线读数的需要,运用FPGA内部SelectIO资源构建了LVDS串行接口发送单元。数据记录器作为记录装置的核心单元,设计时以高可靠为目的、以模块化思想为指导,从硬件设计和软件逻辑两个角度展开论述。硬件组成包括FPGA中心控制器、电源模块、AD转化模块、信噪比数据接口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启动信号接收模块等。FPGA逻辑设计以采样获得的数据流为主线,详细分析了数据采集、解码、编帧、缓存、存储等实现过程。地面单元测试装置作为数据记录器的配套测试设备,可用于记录器闭环测试时信号源数据的产生,内部读数模块可以接收记录器回传数据。考虑到该装置与记录器电路逻辑高度相似,本文主要从地面测试装置与上位机通信所选用以太网接口模块为出发点对该装置进行分析,对以太网接口电路硬件设计和UDP协议通信过程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讨论了所传输指令数据的可靠性。文章最后给出了测试流程并对多次测试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能满足任务要求,性能稳定可靠。

王少伟[10](2018)在《轮履摆式排爆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机器人相关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机器人也在多个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带动了行业效率的大幅增长,创造了极大的价值。此同时,特别是近年来以美国911恐怖袭击为代表的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为了保障社会安定以及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排爆机器人被大范围使用,发挥了显着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轮履摆式排爆机器人而开发了一套人机交互系统,该人机交互系统基于触控电脑一体机的触摸控制终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实现了机器人的虚拟交互和机器人的远程控制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叙述了机器人相关虚拟交互所要实现的基本的目标功能,并基于Unity3D搭建了虚拟机器人,并实现了脚本控制以及视图切换;实现了控制终端到虚拟机器人的数据传输功能,包括数据的编码和解码,虚拟机器人依据收到的数据更新机械臂各关节姿态,具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可以大大增加排爆机器人使用者的效率。针对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和图像的传输,本文设计了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通信系统和基于4G通信的通信系统,并完成了图像实时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和视频流基于通信网络的传输实现。对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终端完成了硬件设计,并分析控制终端的功能目标,设计了控制终端软件的整体架构并完了控制终端人机交互界面及其控制功能;设计了控制终端和机器人通信的ADS协议。利用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终端控制机器人移动平台完成了原地转向、越障爬楼梯和站立试验;控制机械臂完成末端联动功能和抓取物体的功能,通过试验表明机器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人机交互系统交互性良好,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且运行稳定。对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4G通信完成了通信质量测试,经过测试表明通信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二、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行端口通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行端口通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超声波测风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声波时差法原理与测风方案设计
    2.1 超声波特性与换能器
        2.1.1 超声波特性
        2.1.2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衰减
        2.1.3 超声波换能器
    2.2 常用的超声波测风方法
    2.3 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测量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超声波测风系统硬件设计
    3.1 整体方案硬件设计与系统架构
    3.2 系统整体的测量流程
    3.3 主控芯片的选型与最小系统
    3.4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3.5 高精度计时芯片介绍与外围电路设计
        3.5.1 TDC-GP22 的系统结构框图与测量原理
        3.5.2 TDC-GP22 外围硬件电路
    3.6 超声波换能器的选型与驱动电路设计
        3.6.1 超声波换能器的参数与选型
        3.6.2 换能器驱动电路设计
    3.7 回波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7.1 放大电路设计
        3.7.2 带通滤波器设计
    3.8 超声波收发切换电路设计
    3.9 两轴倾角测量模块与AD7705 模数转换器
    3.10 三轴磁场测量模块
    3.11 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
    3.12 PCB板设计
    3.1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超声波测风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2 系统初始化配置
    4.3 TDC-GP22 时间数字转换器的驱动程序设计
    4.4 AD7705 驱动程序设计
    4.5 HMC5883L驱动程序设计
    4.6 串口通信程序
    4.7 超声波飞行时间数据滤波处理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机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制作和安装
    5.2 测试环境的搭建
    5.3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5.3.1 实验结果
        5.3.2 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无人机无线遥测遥控信息收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方案设计
    2.2 基带方案论证
        2.2.1 基带处理器选型
        2.2.2 调制解调技术方案选择
    2.3 射频方案论证
    2.4 系统技术指标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测控系统硬件终端基本架构
        3.1.1 数据接口模块
        3.1.2 基带处理模块
        3.1.3 AD9361 射频收发模块
        3.1.4 射频前端模块
        3.1.5 电源供电模块
    3.2 数据接口模块设计
        3.2.1 以太网控制器电路设计
        3.2.2 模拟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2.3 RS42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3 基带处理模块设计
    3.4 射频收发通道设计
    3.5 射频前端模块设计
        3.5.1 接收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3.5.2 发射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遥测链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遥测链路软件实现框架
    4.2 以太网接口程序设计与实现
        4.2.1 W5300 初始化
        4.2.2 UDP数据通信
    4.3 AD转换芯片AD7298 配置程序设计与实现
    4.4 遥测数据编帧处理程序设计与实现
        4.4.1 遥测数据帧格式设计
        4.4.2 遥测数据编帧处理程序的实现
    4.5 QPSK调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5.1 QPSK调制原理
        4.5.2 QPSK调制算法的仿真
        4.5.3 QPSK调制算法的实现
    4.6 射频收发器芯片 AD9361 配置程序设计与实现
    4.7 QPSK解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7.1 QPSK解调原理
        4.7.2 QPSK解调算法的仿真
        4.7.3 QPSK解调算法的实现
    4.8 遥测数据解帧处理程序设计与实现
    4.9 RS422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与实现
    4.10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无人机无线测控系统遥控链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遥控链路软件实现框架
    5.2 遥控数据编帧解帧程序设计与仿真
    5.3 BPSK调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3.1 成型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5.3.2 BPSK调制算法的仿真
    5.4 BPSK解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4.1 Costas载波同步环的设计与仿真
        5.4.1.1 数控振荡器(NCO)的设计
        5.4.1.2 数字鉴频鉴相器的设计
        5.4.1.3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5.4.1.4 多倍速率抽取与低通滤波
        5.4.1.5 Costas载波同步环的仿真
        5.4.2 DTTL位同步环的设计与仿真
        5.4.2.1 码NCO的设计
        5.4.2.2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5.4.2.3 其他模块的设计
        5.4.3 BPSK解调算法的仿真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6.1 系统测试
    6.2 数据分析
    6.3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NB-IoT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NB-IoT发展现状
        1.2.3 远程更新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技术基础
    2.1 桥梁监测系统功能分析
    2.2 桥梁监测系统框架
        2.2.1 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2.2.2 NB-IoT网络传输系统
        2.2.3 人机交互系统
    2.3 NB-IoT通信技术
        2.3.1 NB-IoT技术特点
        2.3.2 NB-IoT与其他通信技术的比较
    2.4 嵌入式软件更新技术
        2.4.1 现场更新技术
        2.4.2 远程更新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梁监测终端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终端硬件结构
    3.2 终端硬件器件选型
        3.2.1 主控芯片选型
        3.2.2 NB-IoT通信模组的选型
        3.2.3 桥梁监测传感器选型
    3.3 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3.3.1 主控制模块设计
        3.3.2 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3.3.3 电源转换模块设计
        3.3.4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3.4 终端硬件驱动设计
        3.4.1 外设驱动设计
        3.4.2 传感器驱动设计
        3.4.3 通信模组驱动设计
    3.5 终端PCB设计与测试
        3.5.1 终端PCB设计
        3.5.2 终端硬件电路测试
        3.5.3 硬件驱动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软件结构与功能
    4.2 终端控制程序设计
        4.2.1 通信帧格式设计
        4.2.2 MQXLite任务调度
        4.2.3 MQXLite任务设计
        4.2.4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4.3 服务器云侦听程序设计
        4.3.1 数据库设计
        4.3.2 套接字通信设计
        4.3.3 Websocket通信设计
    4.4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与实现
    4.5 系统综合测试
        4.5.1 通信稳定性测试
        4.5.2 预警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终端程序远程更新方案设计与实现
    5.1 远程可维护性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5.2 远程更新技术的融入方法
    5.3 远程更新的设计
        5.3.1 服务器更新软件设计
        5.3.2 终端程序设计
        5.3.3 更新方案设计
    5.4 更新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外设驱动函数接口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FPGA影像高速拼接异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影像拼接与FPGA开发基础
    §2.1 遥感影像正射纠正与拼接理论基础
        §2.1.1 数字微分纠正原理
        §2.1.2 大范围遥感影像拼接策略
    §2.2 网络视频流实时拼接理论基础
        §2.2.1 网络视频流获取与编解码
        §2.2.2 多视频流实时拼接步骤与策略
    §2.3 FPGA开发技术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PU-FPGA协同的遥感影像高速纠正与拼接
    §3.1 CPU-FPGA协同的遥感影像高速拼接系统设计与硬件选型
    §3.2 FPGA遥感影像正射纠正硬件加速
        §3.2.1 地面坐标生成IP
        §3.2.2 数字高程插值IP
        §3.2.3 共线方程并行解算IP
        §3.2.4 影像双线性插值IP
    §3.3 CPU遥感影像拼接软件总体调度
        §3.3.1 原始数据加载与分块
        §3.3.2 PCIE通讯总线初始化
        §3.3.3 正射影像输出与存储
    §3.4 系统测试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RM-FPGA协同的多视频实时融合
    §4.1 ARM-FPGA协同的多视频实时融合系统设计与硬件选型
    §4.2 多视频拼接查找表设计
    §4.3 ARM视频流拼接管理与调度
        §4.3.1 视频影像的SD卡加载
        §4.3.2 查找表的SD卡加载
        §4.3.3 查找表的分块
    §4.4 多视频实时融合FPGA硬件加速
        §4.4.1 数据流搬运及格式转换IP
        §4.4.2 视频时序控制IP
        §4.4.3 影像融合处理IP
        §4.4.4 HDMI传输显示IP
    §4.5 系统测试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5)双定标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毫米波辐射国内外发展历程
        1.2.1 国外发展历程
        1.2.2 国内发展历程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毫米波辐射计基本理论及结构
    2.1 毫米波辐射计探测理论
        2.1.1 黑体辐射理论
        2.1.2 亮度温度
        2.1.3 天线温度
    2.2 辐射计体制
        2.2.1 全功率辐射计
        2.2.2 狄克式辐射计
        2.2.3 本课题辐射计
    2.3 辐射计定标
        2.3.1 分步定标
        2.3.2 整体定标
        2.3.3 周期定标及改进
    2.4 本课题辐射计其他子系统介绍
        2.4.1 天线单元
        2.4.2 辐射计前端
        2.4.3 伺服扫描子系统
    2.5 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2.5.1 FPGA简介
        2.5.2 ARM处理器简介
        2.5.3 本文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3.1 整体介绍
    3.2 电源电路
    3.3 FPGA部分电路硬件设计
        3.3.1 ADC模块电路
        3.3.2 伺服系统接口电路
        3.3.3 温度传感器模块电路
    3.4 ARM处理器部分电路硬件设计
        3.4.1 触摸屏模块电路
        3.4.2 以太网模块电路
        3.4.3 系统诊断模块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4.1 FPGA程序设计
        4.1.1 ADC接口模块
        4.1.2 伺服系统接口模块
        4.1.3 温度传感器接口模块
        4.1.4 数据组帧控制模块
    4.2 ARM程序设计
        4.2.1 ARM初始化
        4.2.2 FPGA数据帧解析
        4.2.3 网络数据收发
        4.2.4 上位机指令解析
    4.3 触摸屏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测试与联调
    5.1 系统关键模块测试
        5.1.1 ADC模块测试
        5.1.2 温度传感器模块测试
        5.1.3 以太网模块测试
    5.2 系统联调
    5.3 灵敏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RTOS及物联网的控制电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系统架构设计
        2.2.1 硬件架构
        2.2.2 软件架构
3 硬件系统原理及实现
    3.1 MCU及其外围电路
        3.1.1 MCU选型
        3.1.2 时钟电路
        3.1.3 SWD仿真调试电路
    3.2 物理量数据采集与模拟信号输出
        3.2.1 8路4~20mA电流物理量输入
        3.2.2 动态读写数据存储器
        3.2.3 8路温度物理量采集
        3.2.4 4路4~20mA电流模拟信号输出
    3.3 数据存储
        3.3.2 板上掉电非易失存储器扩展
        3.3.3 大容量非易失存储器
    3.4 授时与定位
    3.5 NB-IOT电路及以太网接口
        3.5.1 NB-IOT通信
        3.5.2 以太网通信
    3.6 设备间通信接口
        3.6.1 RS-485通信接口
        3.6.2 CAN总线接口
    3.7 人机界面接口
    3.8 系统电源
        3.8.1 模拟电源
        3.8.2 数字电源
        3.8.3 后备电源
    3.9 PCB设计
4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4.1 软件总体功能框图
    4.2 上位机软件
        4.2.1 开发工具与环境
        4.2.2 上位机功能及实现
    4.3 操作系统部分
        4.3.1 μC/OS-Ⅲ移植
        4.3.2 搭建LwIP网络服务
        4.3.3 FatFS文件管理服务
    4.4 应用程序部分
        4.4.1 通信部分
        4.4.2 物理量数据采集与模拟信号输出
        4.4.3 数据存储
        4.4.4 授时与定位
        4.4.5 人机界面
5 系统功能测试
    5.1 物理量采集与模拟信号输出
        5.1.1 参数标定
        5.1.2 实时显示与输出控制
    5.2 数据读取与存储
    5.3 网络通信
        5.3.1 NB-IOT通信
        5.3.2 以太网通信
    5.4 设备间通信
        5.4.1 RS-485通信
        5.4.2 CAN总线
    5.5 授时与定位
    5.6 IAP升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控制电路原理图
附录2 PCB布线图
附录3 实物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便携式导引头测控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测控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内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外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测控系统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测控台整体方案设计
    2.1 测试需求及技术指标
        2.1.1 测试需求
        2.1.2 功能要求
        2.1.2.1 测控台功能要求
        2.1.2.2 光电转换板功能要求
        2.1.3 技术指标要求
    2.2 方案设计原则
    2.3 硬件设计方案
        2.3.1 系统总体方案
        2.3.2 测控台功能模块设计
    2.4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4.1 应用软件开发平台
        2.4.2 应用软件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设计
    3.1 测控台电路设计
        3.1.1 测控台电路整体设计
        3.1.2 关键器件介绍
    3.2 测控台固件逻辑设计
        3.2.1 同步RS-485 通讯模块设计
        3.2.2 光纤下传通信通道设计
        3.2.3 电流检测单元设计
        3.2.4 脉冲计数单元设计
    3.3 产品端光电转换板固件逻辑设计
    3.4 结构设计
        3.4.1 测控台结构设计
        3.4.2 产品端光电转换板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简介
    4.2 驱动程序设计
    4.3 系统应用软件
        4.3.1 软件主要功能介绍
        4.3.2 数据组帧发送和接收解算
        4.3.3 应用软件通讯测试程序
        4.3.4 应用软件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
    5.1 测控台调试概述
    5.2 硬件调试
        5.2.1 A/D转换模块调试
        5.2.2 同步RS-485 通讯模块调试
        5.2.3 LVDS通讯模块调试
        5.2.4 光纤通讯模块调试
    5.3 系统联合调试
        5.3.1 控制外围测试仪器
        5.3.2 同步RS-485 通讯功能调试
        5.3.3 光纤通讯调试
        5.3.4 调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面向高时延分辨率的无线信道仿真器的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无线信道仿真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信道仿真器的软硬件平台
    2.1 信道仿真器的软硬件平台
        2.1.1 信道仿真器的硬件平台
        2.1.2 信道仿真器软件模块及其功能
    2.2 FPGA模块的验证方法
        2.2.1 FPGA算法模块功能验证方法
        2.2.2 FPGA接口模块功能验证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道仿真器时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TDL信道模型
    3.2 数字信号时延原理
    3.3 信道仿真器中整数时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1 基于FIFO IP核的整数时延模块设计
        3.3.2 基于双口RAM IP核的整数时延模块设计
        3.3.3 基于SDRAM的整数时延模块设计
    3.4 信道仿真器中分数阶时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4.1 加窗sinc函数法
        3.4.2 Farrow架构滤波器法
        3.4.3 硬件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PGA与DSP通信接口的研究与实现
    4.1 抽头系数插值
    4.2 FPGA与DSP通信方式的分类
        4.2.1 FPGA与DSP的并行通信
        4.2.2 FPGA与DSP的串行通信
    4.3 基于RapidIO协议的高速串行接口
        4.3.1 SRIO系统概览
        4.3.2 SRIO时钟模块
        4.3.3 SRIO逻辑层接口
        4.3.4 SRIO事务类型以及相关时序
        4.3.5 用户逻辑设计
    4.4 SRIO接口的仿真测试
        4.4.1 SRIO事务类型测试
        4.4.2 SRIO接口硬件测试
        4.4.3 基于SRIO接口的系统联调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9)高速滑行数据记录器及单元测试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结构安排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概述
    2.2 系统工作方式
    2.3 系统研制要求
    2.4 系统设计原则
        2.4.1 模块化设计原则
        2.4.2 可靠性原则
    2.5 数据记录器总体方案设计
        2.5.1 主控芯片和存储介质的选取
        2.5.2 数据记录器的方案设计
    2.6 单元测试装置系统方案设计
        2.6.1 与上位机的通信方式
        2.6.2 远程通信传输介质的选择
        2.6.3 单元测试装置方案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 远程通信技术
        3.1.1 8b/10b编解码原理简介
        3.1.2 8b/10b编码方法
        3.1.3 8b/10b编码仿真验证
        3.1.4 光电转换模块接口设计
    3.2 通信协议的设计
        3.2.1 通信协议的内容
        3.2.2 RS422总线的硬件实现
    3.3 长线传输单元设计
        3.3.1 LVDS接口数据串化设计
        3.3.2 LVDS接口数据解串设计
        3.3.3 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数据记录器设计
    4.1 数据记录器硬件电路设计
        4.1.1 模拟量采集单元设计
        4.1.2 数字信号接收单元设计
        4.1.3 信噪比485数据接收单元设计
        4.1.4 信噪比LVDS数据接收单元设计
        4.1.5 启动信号接收单元设计
        4.1.6 存储单元设计
    4.2 数据记录器逻辑设计
        4.2.1 模拟量数字量采编逻辑设计
        4.2.2 实时信噪比数据485总线接收逻辑设计
        4.2.3 实时信噪比数据LVDS总线接收逻辑设计
        4.2.4 数据缓存逻辑设计
        4.2.5 存储单元逻辑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单元测试装置设计
    5.1 单元测试装置硬件设计
    5.2 单元测试装置软件设计
        5.2.1 以太网传输协议分析
        5.2.2 W5300通用寄存器初始化配置
        5.2.3 W5300初始化SOCKET配置
        5.2.4 指令数据可靠传输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平台
    6.2 系统功能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6.2.1 模拟量/数字量采集存储单元功能测试
        6.2.2 信噪比数据485接收存储单元功能测试
        6.2.3 信噪比数据LVDS接收存储单元功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轮履摆式排爆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机器人人机交互方式概述
        1.4.1 基于力觉反馈的人机交互技术
        1.4.2 基于语音的人机交互技术
        1.4.3 基于表情的人机交互技术
        1.4.4 基于视觉的人机交互技术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虚拟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2.1 虚拟交互概述
        2.1.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2.1.2 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平台
    2.2 虚拟机器人功能目标分析
    2.3 虚拟机器人交互功能的实现
    2.4 虚拟机器人数据传输的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信系统与图像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1 局域网络方案设计
        3.1.2 4G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3.2 图像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1 图像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3.2.2 摄像头的选择及其参数确定
        3.2.3 视频流的网络传输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终端硬件和软件设计
    4.1 控制终端硬件组成
        4.1.1 可触摸工业电脑一体机
        4.1.2 数字操纵杆
        4.1.3 Airmesh900电台
        4.1.4 其它部件
    4.2 控制终端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4.3 控制终端软件整体架构设计
        4.3.1 车模式和手模式控制功能实现
        4.3.2 图像实时传输系统控制功能实现
        4.3.3 单轴点动功能的实现
        4.3.4 其他功能的实现
    4.4 机械臂控制功能算法设计
        4.4.1 机械臂正运动学分析
        4.4.2 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4.4.3 逆雅可比矩阵求解机械臂各关节速度
        4.4.4 机械臂控制功能实现
    4.5 ADS通信协议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排爆机器人相关实验研究
    5.1 移动平台控制试验
    5.2 机械臂控制试验
    5.3 网络通信质量测试
        5.3.1 有线通信质量测试
        5.3.2 无线通信质量测试
        5.3.3 4G通信质量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行端口通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测试技术研究[D]. 文桂伏.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无人机无线遥测遥控信息收发技术研究[D]. 周洛阳.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NB-IoT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实践[D]. 黄志贤. 苏州大学, 2020(02)
  • [4]FPGA影像高速拼接异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林贤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5]双定标毫米波辐射计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D]. 罗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基于RTOS及物联网的控制电路系统的研究[D]. 龙秀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便携式导引头测控台研制[D]. 刘广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面向高时延分辨率的无线信道仿真器的FPGA实现[D]. 郭睿.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9)
  • [9]高速滑行数据记录器及单元测试装置的研制[D]. 王利斌. 中北大学, 2018(08)
  • [10]轮履摆式排爆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D]. 王少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基于特定帧格式的串口通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