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一、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问题研究的路径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一凡[1](2021)在《技术的灵晕:社交媒体中藏族日常生活影像的文化沟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早在电影出现时,学界就开始讨论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及影像与文化语境相分离等人类感知方式改变的相关问题,而观看是人类思维的具体体现,并传递了人类的知识和文化模式。当下的社交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个体作为创作主体对其日常生活影像的生产和传播,重构了人们的文化沟通方式和行为。本文聚焦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采用量化的方法,描述并分析生活在云南迪庆的藏族(中国藏族)和生活在海外的藏族,通过微信、Facebook等社交媒体拍摄、关注并推送的影像(图片和视频),如何讲述他们的处境,并赋予处境图画的意义,以及这些图画意义的文化沟通的价值,从而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生动具体的案例,对影像传播研究的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绪论,提出“社交媒体影像的文化沟通功能和价值何以实现?”这一核心问题,全面梳理藏族影像研究的相关文献,建构藏族个体经由社交媒体完成的日常生活影像生产传播实践的分析框架。第一章,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描绘并分析中国藏族和海外藏族社交媒体影像在影视语言、族群文化和全球文化沟通等方面具有的文化特征,以及藏族文化景观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从“个体化的技术性影像发明”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如何实践着影像的流通、接受和跨文化沟通,并推动个体的现代性成长和反思。第三章,从“影像的繁殖力和创造力”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如何实践着影像的族群文化的想象、家乡的想象和多元文化沟通的想象,并推动着群体身份的媒介想象。第四章,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世界无序”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如何实践着全球文化联结、跨文化对话和地方秩序的重构,并推动着全球文化沟通的实践。结语:技术影像建构了新的灵晕,实现了文化的可沟通。灵晕在本文意味影像生产和传播在传者和接受者之间建构起的丰富的文化意义空间,表达着影像拍摄者和观看者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和情感表达及其丰富的文化沟通的意义。

褚玉杰[2](2021)在《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乡村具有的乡土本色,伴随文化变迁能够发现武术文化在村落结构中的整体变化,象征传统色彩的仪式活动、传承结构、身份角色、交往关系等内容,因自然环境、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及政府主导原因,将其中具有传统效力的传统文化进行转化,以及村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物质需求及村落整体布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村落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但变中不变内容成为传统文化予以保留的条件。其中,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记忆重构功能,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同时在记忆基础上能够认知变化的民俗事象背后,始终不变的是所谓的乡俗,即变与不变的变化规律正是民间传统村落文化所遵循的条件。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陈家沟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原因、内容、路径等进行解析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进行记忆整理,对其内容进行逻辑梳理,并对其现象进行深层分析,具体对人际关系、地位处境、人员流动、角色形象进行深描。从而为研究村落文化能够提供分析乡土本质思维,进而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陈家沟村落文化变迁与政府、社会因素存在紧密联系,其中村民需求作为支撑文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当村民需求达到与社会需求一致时,文化随之就发生改变。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主体人,政策根据主体需求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如传承人、村民等主体行动为陈式太极拳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政府根据主体行为介入其行为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本体发展所需,政府基于社会需求引入适应当前发展的文化,从技击到娱乐养生的社会需要为政府介入提供契机。诚然,正是人民需求变化带来社会需要,社会发展带来人民需求转型,相互作用才能够发生效应。(2)群体认同的传统村落文化,通过陈家沟个案研究发现村落太极拳文化的延续与保留,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的顽固性,特定“俗制”规约下完成的舆论保留、传承结构的延续,基于民间习俗将其进行发挥;另一方面,对集体记忆对接的传统行为及思想意识进行梳理,其中耍老虎、祭祖仪式、拜师仪式等活动基于记忆功能,对厘清陈式家族文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太极拳文化恢复予以重要意义。(3)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一是多元文化将乡村人口放置于现代发展的大格局中,一方面政府主导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的同时为乡村剩余劳动力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从而村民身份从农业向非弄转变的过程中,通过社会流动来获取对资源的重新分配,实现向上层涌入的机会,进而有利于陈家沟村民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改革强调的土地制度变化,从集体农耕到个体经营的土地管理模式,为个体农户进城务工提供一定基础的同时,从而加速城镇化建设并促使村落文化的变革力度。二是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导致陈家沟村落的空心化发展,从而老年人留村、年轻人务工,农民失地现象日益成为目前面临的问题。三是人际交往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日常习拳与耕种土地互动的生活方式,完成横向空间的极大跨度,集体行为到个体行为带来了人情关系的转变,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村民常利用人情表达工具行为,同时引起熟悉感的消褪,进一步形成村民向外发展的趋势。(4)旅游景观虽推动陈家沟GDP经济增长,并促使生态开发的不断完善,但体育馆及中华武术馆创建带来农民土地被征的情况,一方面为村民生活物质保障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土地赋予的农民认同感因被征而逐渐被弱化。

张超[3](2020)在《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末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大变革,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交往上愈加普遍,全球化现象遂凸现出来。在全球化沛然不可阻挡的背景下,诸如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等理念面临着重新思考的必要。教育如何帮助公民应对全球化中出现的种种变化与挑战,成为教育领域最为迫切的研究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各国不但要坚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而且要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最终培养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公民。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这是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教师娴熟,设施完善,学生的表现接近国际评估的最高水平,研究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特别是自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来,对我国学生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三个渐进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本体论之思,即“是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目的论之思,即“为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反思性研究,研究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阶段,探讨了其产生的理论根源。第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演进。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梳理了加拿大民族国家成立以来,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脉络。二是与全球公民教育相关的全球化理论、公民资格理论和共同体理论。本研究认为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全球公民教育课程是教育全球化的最新发展形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其次,通过对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从全球公民的演变、认同、权利、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主要观点。第三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方法论之思,即“怎么样”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价性研究,梳理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和特点,最后得出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本研究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创造性地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厘清全球认同问题及其在民族国家实施的可能性,有助于追踪、分析和科学研判全球公民教育,有利于拓展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全球视野”,丰富和充实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探索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在我国的“本土生长”。有利于探讨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中国融入世界提供教育智慧,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预防极端暴力主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人类在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责任上达成的广泛共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公民”不再是一个高山仰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通过坚持“理解、宽容、合作、共生”理念和全球公民教育来实现的目标。

祁文博[4](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屈霁光[5](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乡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源于中国古代先贤的哲学思考,汲取了马克思“共同体”理念中的社会学养分,是我国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程度不断加深,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目标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经庄重宣誓,便因其独特的“全人类”历史视角和“共同体”思维,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日益成为一把打开人类未来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彰显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章充分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历史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通过四个部分对该思想应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问题展开论述:第一,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概念,梳理并提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流与核心内涵;第二,运用问卷与访谈两种方法对新乡市第一中学(东校区)高中部师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全人类”历史视角、“联系与整体”观念、“义利观”培养三个维度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合理分析;第三,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用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并提出实践方案,为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第四,从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用高中历史教学的重大意义,丰富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

徐怀志[6](2019)在《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新左派学者围绕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无论对当时的社会还是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既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又受到西方新左派运动的影响,更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时代产物。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层次逐渐加深,中国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主流经济思想的影响,中国新左派学者积极展开了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当代中国新左派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囊括了对于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危害的分析、立场的表明、影响的应对四个方面,主张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价值,主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主张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要对民族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民族产业进行解构,中国应当警惕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展开了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包括了经济主权、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民族产业和民族主义等在内的各种经济全球化相关问题。新左派主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可以让渡部分经济主权;新左派主张国家加强监管,甚至隔离美国式的金融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者主张金融自由化,国家应减少干预;新左派主张对贸易保护,新自由主义主张贸易自由;新左派主张保护民族产业,新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产业保护;新左派学者主张民族主义仍然有存在价值,新自由主义者主张民族主义已经过时。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经济主权、调整经济结构、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其不足之处在于着重批判新自由弊端,忽略发展中国家成就;总体拒斥经济全球化,片面认识社会性问题;侧重不合理现象批判,缺乏全面系统化理论;局限于西方理论诊断,忽视东西方现实偏差。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卢霄[7](2019)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人类社会真正全面进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命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如何辩证地看待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现象,如何全面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及其历史走向,不仅事关中国的兴衰与成败,而且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阐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以及它的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文章在阐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与全球化理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困境的原因、具体表现,指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摆脱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困境的希望所在;梳理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体系架构,从经济共享、政治协商、文化尊重、生态一体、信息互联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论证了“一带一路”“和平外交”“文化自信”“绿色发展”“网络主权与数据联通”等实践举措在推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的战略意义和面临的问题。文章认为:首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两者有着共同的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共同的运用整体性思考人类命运的理论视野、共同的以追求理想社会为目标的理论旨趣。同时,前者与后者相比实现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方案的理论特质变化、从“两个阶级”到世界人民的实践主体转换、从阶级斗争到国际合作的实践方式转变、从深刻批判到共生共赢的思维方式转化。其次,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一种着眼于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享共建和合作共赢、追求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世界的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平台、治理目标等方面上与资本主义全球治理模式存在着区别。再次,“一带一路”倡议集中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它推进了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对接,深化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融合,建设了权责共担、同舟共济的体制机制,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民心相通,从而支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性事业,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社会主义不仅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还可以与资本主义合作共赢,最终将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

严功军[8](2018)在《全球化转型:国际传播与能力建设再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国际传播概念的话语演变与选择,是一个社会知识生产的过程,与全球化转型进程紧密关联。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因此必须在正确的理念下进行科学抉择。当前以反全球化运动为特征的全球化转型,有利于中国再次理性审视国际传播概念内涵,并在国际传播场域重构的斗争中,确立新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策略。

付凤鸣[9](2018)在《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理性化的要求,防控犯罪比惩罚犯罪更富有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以下简称“食品安全犯罪”)形势严峻,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迫切需要建构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食品安全犯罪属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相关概念存在不少争议,理清相关概念的含义是构建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逻辑起点。在刑事司法中,应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食品概念作扩大解释。由此,食品安全犯罪中的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半成品、制作成品的动植物原料以及既是食物又是药品的物品。在社会治理层面,宜采用广义的食品安全概念,将食品安全作为一个整体社会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在法律治理层面,宜采用狭义的食品安全概念,主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来确定。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在犯罪防控上宜采用广义的犯罪概念,在犯罪惩治上宜采用狭义的犯罪概念。食品安全犯罪防控体系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惩治,鉴于三者之优劣特征,宜强调安全监管为主的事中控制机制和法律制裁为主的事后惩治机制。转型时期与风险社会两大背景深刻地影响着食品安全犯罪生成与特征,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应当契合转型社会的机理构造,遵循风险防控的基本原则。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在食品安全犯罪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当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型、思维模式的转换和功能定位的转变,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政策行为、采用奖惩措施等方式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和管理效果。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提高食品安全犯罪成本、减少犯罪收益、完善法律体系、落实法律责任、增进社会公正等都有助于减少食品安全犯罪。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主要由行政监管、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三部分组成,当前食品安全防控机制存在法律规范不健全、工作机制不顺畅两大方面缺陷。在行政监管方面,表现为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监管机构职责分配不合理,部门间协调联络机制不完善,监管机关法律责任机制不完备。在行政处罚方面,食品安全行政罚则虽然较为全面地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三个领域,但由于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刑事处罚方面,单一制立法模式和具体罪名罪刑结构的缺陷日益突出,公检法三机关办理食品安全犯罪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了刑事处罚的效果。域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具有法律规范健全、处罚标准合理、实施机制顺畅等特征,对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惩罚为辅、行政规制和刑事规制相结合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宏观思路,通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强化指标监管机制来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域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在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方面,要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强化指标检查机制和落实HACCP制度。在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方面,通过扩大行政违法行为规制范围、明确行政违法行为的具体标准、引入执业禁止规范、灵活设置行政处罚幅度等来完善行政立法,通过明确执法职责、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和考核、落实执法保障措施等来完善行政处罚机制。在食品安全刑事处罚方面,立法上要进行立法模式调整,修改相关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司法上需要在公安侦查、检察监督和法院审判三个环节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刑事司法效果。在食品安全案件法律衔接方面,首先要扩大食品安全犯罪的主体范围,实现行政法和刑法中处罚对象的对接,明确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界限;其次要确立“刑事处罚优先”原则和“刑事先理”原则,提高执法主体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再次要明确食品监管渎职类犯罪的犯罪构成、提高刑事处罚的均衡性、强化食品监管渎职罪的量刑指导。

周军[10](2014)在《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迈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环境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对既有的政府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空坐标系中,西方国家经历了 30多年的改革,却仍没有走出“治理失灵”的局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改革并没有实现政府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而只是对管理型政府的修修补补。而中国则在探索政府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将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关怀的缺乏和理论准备的不足,导致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零碎,并因而遭到多方面的质疑。为此,面向未来社会治理实践,我们要将政府模式变革放置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空坐标系中去考察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政府模式变革首先应放置在全球化这个坐标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正确定位全球化这场全新的历史运动,而将之视作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延续。因而,在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上仍然采用同一化的观点去处理问题。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正是世界中心—边缘结构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因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将承担起解构这一结构的全新课题。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的活动将不再以民族国家为框架,而是以流动性为尺度。因而,人类社会在民族国家框架下建构起来的正义理论遭到了质疑,并提出了在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基础上建构全球正义的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建构起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只有通过这一政府模式去积极建构合作的话语体系,开展合作的行动,我们才能通过全球合作去实现全球正义,才能引领人类走出全球风险社会,并平稳过渡到作为合作社会的后工业社会。全球化进程和后工业化进程是一体两面的,因而,政府模式变革更需要放置在后工业化这个坐标中。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叙事中,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然而,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贝尔基于产业视角的定义出发去延展这个概念的,因而忽视了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的变革。对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建构来说,西方学者对社会治理的后工业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批判价值。在社会治理上,贝尔曾基于不平等的社会而提出公正的能者统治的改进方案。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新需求和新期望。因而,在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治理责任承担的路径则指向了合作关系的建构,而这只有通过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对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进行自觉规划,以免人类因社会的自然演进而陷入更大的危机和动荡,甚至走向毁灭。因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突破既有的支持竞争的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解构官僚制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建构起全新的政府模式,引导多元社会治理力量之间的通力合作。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空坐标系中,社会的总体特征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历史地看,农业社会是一个简单、确定的社会。在等级身份镶嵌的社会结构中,人们追求确定性的愿望则是通过对身份标识的认知而得到实现的。而工业社会是一个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业化进程建构起来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它将一切具体标识进行了抽象化而为之寻求同一性。在制度层面上,它通过人们对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的熟知而建构起了确定性。在组织层面上,它则通过官僚制控制体系的形式化框架追求确定性。其实,官僚制组织的控制体系并没有消除或化解不确定性,而是将之积攒了下来,并与后工业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管理型政府的治理失灵和改革失灵,人类社会陷入到风险社会,并在全球化进程中陷入到全球风险社会。既然管理型政府及其改革方案并不能带领人类走出风险社会,那么,我们的改革就不能是对管理型政府的修修补补,而是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唯有如此,人类才能走出风险社会,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人的这种创造性反映在了基于复杂性社会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性科学技术上。在这个意义上,复杂性社会条件与创造性科学技术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复杂性社会条件是创造性科学技术兴起的现实背景,而创造性科学技术的涌现又反过来促进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因而,在科学技术领域,工业化进程在人们追求知识严谨性的过程中迫使科学技术走上了摹仿的道路,同时又在工厂里建构起了知识专业化基础上的控制体系。当这种科学精神和控制体系映射到社会治理领域时,政府就被嵌入了控制导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知识共享之上的人类创造智慧(知识一智慧体系)推动了以网络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克隆技术为代表的创造性科学技术的涌现以及网络化生产体系的生成。创造性科学超出了工业社会分析的科学体系和摹仿的科学范式,它预示着综合的科学体系和创造性科学范式的兴起,预示着人类摹仿时代的结束和创造时代的到来。然而,管理型政府及其控制导向的行为模式却成了我们聚合创造性科学技术来提高人类各项能力的制度性障碍。因而,政府模式变革就是要通过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来帮助人类社会应对和解决创造性科学技术引发的难题,并引导和促进创造性科学技术朝向全人类普遍受益的方向发展。创造性科学技术的涌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交往,以及思维方式,更推动了人类社会网络结构的生成,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开启了打破工业社会等级结构、变革管理型政府模式的历史运动。因而,在“网络化—去中心化”的过程中,领域边界的消融、空间特性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去中心化指引着政府模式变革也要打破线性思维的禁锢而走向网络化思维模式,去建构一种作为行动者的政府。在“符号化—虚拟化”的过程中,创造性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现实的符号化和虚拟化。现实的符号化不仅建构了距离消失的进程,而且还使现实在没有时空限制的虚拟世界中流动,在这个意义上,符号化—虚拟化的连续体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治理运行的规则,管理型政府不可能在保持自身等级结构的同时,又具有对虚拟世界运行逻辑的适应性。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符号化—虚拟化的社会现实中变革政府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在“个性化—多元化”的过程中,追求个性化的“新人类”将重拾人的个性,展现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实现从碎片化的人向总体性的人的转变。人的总体性的获得同时意味着社会的多元化。而在创造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形成的自己动手做和个性化定制正在促成社会走向成熟自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来引导社会的成熟自治。总之,在社会网络结构生成中,政府模式将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二、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问题研究的路径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问题研究的路径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的灵晕:社交媒体中藏族日常生活影像的文化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藏族影像研究综述
        一、藏族影像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二、藏族影像研究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族影像的社交媒体景观
    第一节 媒体景观和族群景观
    第二节 内容分析的编码和操作
    第三节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的数据描绘
第二章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中的现代性沟通
    第一节 影像中的现代性:社会生活与组织模式
    第二节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中的现代性展现
    第三节 社交媒体中藏族影像的现代性特征
第三章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的文化想象
    第一节 想象与影像研究
    第二节 社交媒体影像中的族群文化想象
    第三节 多个文化空间的想象
第四章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的全球文化沟通
    第一节 影像的全球化传播
    第二节 全球化与文化再造
    第三节 环境和空间:单城性的具体体现
结语:社交媒体影像的技术灵晕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论文
附录 视频分析类目表
致谢

(2)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村落文化变迁研究的理论价值体现
        1.1.2 民间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需求
        1.1.3 陈家沟村落太极拳文化的时代诉求
    1.2 选题意义
        1.2.1 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
        1.2.2 有利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2.3 有利于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与保护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
        2.1.1 文化变迁的概念
        2.1.2 村落的概念
        2.1.3 村落武术的概念
    2.2 关于村落文化的研究
        2.2.1 关于村落体育的研究
        2.2.2 关于村落武术的研究
        2.2.3 关于村落太极拳的研究
        2.2.4 关于村落文化变迁的研究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田野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个案研究法
4 陈家沟村落的历史与背景
    4.1 陈家沟村落的由来
    4.2 陈家沟村落的地理优势
    4.3 陈家沟村民的生产活动
5 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路径
    5.1 仪式活动的转型与调适
        5.1.1 祠堂祭祖:从“仪式”走向“信仰”
        5.1.2 耍老虎:从“记忆”走向“仪式”
        5.1.3 拜师仪式:从“认知”到“认同”
    5.2 传承结构的改观与重塑
        5.2.1 传承关系:从“血缘”到“师生”
        5.2.2 传承理念:从“保留”到“延续”
        5.2.3 传承空间:从“家族”到“国际”
        5.2.4 传承文化:从“发展”到“冲突”
    5.3 身份角色的变迁与转变
        5.3.1 村民身份:从“农业”到“非农”
        5.3.2 身份权威:从“内生”到“衍生”
        5.3.3 功能角色:从“单一”到“多元”
    5.4 交往结构的变化与转化
        5.4.1 生活方式:从“集体”到“个体”
        5.4.2 人情关系:从“传统”到“现代”
        5.4.3 熟悉感:从“显性”到“隐匿”
6 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动因及问题思考
    6.1 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动因
        6.1.1 根本原因:时代需求推动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
        6.1.2 直接原因:环境影响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
        6.1.3 重要原因:政府政策促使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
    6.2 陈家沟村落武术文化变迁后的问题思考
        6.2.1 地位处境:改革开放促使村民地位分层的现象审视
        6.2.2 角色形象:社会性别规范女性家庭地位的现象分析
        6.2.3 人员流动:经济诉求推动村民外出务工的问题检视
        6.2.4 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带来农民土地被征现象
7 结语
    7.1 民间规范的变与不变
    7.2 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8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3)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全球性问题的凸现挑战了传统的“国家公民”教育
        (二)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三)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高阶人才的客观需求
        (四)新时代背景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五)加拿大是世界上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建设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民
        (二)公民教育
        (三)全球公民
        (四)全球公民教育:跨学科显学
        (五)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跨学科课程群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二)关于全球公民内涵与分类的研究
        (三)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研究
        (四)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加拿大公民教育、全球公民教育文献研究概况
        (二)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二)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
        (三)习近平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公民资格理论
        (一)全球公民资格的演进
        (二)全球公民资格认同
        (三)全球公民权力
        (四)全球公民责任
    三、共同体理论
        (一)共同体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盎格鲁价值观”主导下的联邦国家建设时期(1864年至1945年)
        (一)从依附性人格到个体主体人格的转变
        (二)英国文化主导的“英国臣民式”教育
    二、“加拿大认同”指导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时期(1945年至1970年)
        (一)整合共同文化,塑造“加拿大认同”
        (二)双元文化主义的“权力公民”教育
    三、“多元文化主义”引领下教育变革时期(1970年至20世纪90年代)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共享
        (二)加拿大式“好公民”教育
    四、“社会融合”取向的全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一体多元”使加拿大成为全球公民的精神家园
        (二)协调与融合国家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全球公民”教育
第四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一、加拿大中小学跨学科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一)小学阶段(1-8年级)课程注重基础性和整合性
        (二)中学阶段(9-12年级)课程强调选择性和适用性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一)培养具有全球能力和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总目标
        (二)构建知识与理解、技术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三维分类目标体系
第五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内容
        (一)全球问题和相互依存:增强全球意识的基础
        (二)全球参与:全球公民的权责实践
        (三)全球能力:整合21世纪技能,增强学生全球竞争力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一)学校愿景:引导全球公民教育的普遍性重视
        (二)学科课程:系统普及全球公民知识的最佳载体
        (三)跨学科渗透:支持全球公民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课程:扩展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机会
        (五)潜在课程:辅助渗透学生价值感和责任感
        (六)社区实践:实现全球公民教育融合的重要领域
        (七)互联网和媒体:作为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补充手段
        (八)“全校教学法”: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全方位实施
        (九)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原则
第六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和实施效果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
        (一)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重点是形成性评价
        (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实施取得的成绩:促进全球公民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产生的问题:对全球公民教育认同有限
第七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反思和启示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在于提高义务学龄段(k-12)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整合
        (三)促进加拿大“一体多元”社区协作参与为途径
        (四)拥有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话语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对建构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
        (一)研制兼具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二)强化本国传统思想课程资源的文化底蕴
        (三)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课程论域
        (四)重视家、校、社区联动作用的课程内化路径
        (五)增设全球公民教育相关校本课程
        (六)统筹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兼具胜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二、技术成因
        三、科学成因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一、科技伦理转型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乡市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概念阐释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流
        1.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于马克思“共同体”理念
        1.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于日益紧密联系的当今世界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涵
        1.2.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1.2.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1.2.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1.2.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1.2.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第二章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新乡市第一中学为例
    2.1 调查目的——了解思想认知与教学运用现状
    2.2 调查方法——针对高中师生的问卷与访谈调查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工具
        2.2.3 调查过程
    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3.1 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2.3.2 学生“全人类”历史视角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3.3 学生“联系与整体”观念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3.4 学生“正确义利观念”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4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2.4.1 教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2.4.2 教师“全人类”历史视角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4.3 教师“联系与整体”观念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4.4 教师“正确义利观念”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索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用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
        3.1.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资料搜集整理
        3.1.2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升实践价值
        3.1.3 坚持唯物史观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3.1.4 做好教学设计与实施落实价值观教育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用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为例
        3.2.1 教学目标
        3.2.2 教学重难点
        3.2.3 教学过程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4.1 贯彻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
        4.1.1 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1.2 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4.1.3 有利于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4.2 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2.1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
        4.2.2 有利于矫正中学生义利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推动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主要内涵及背景
    一、全球化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涵
    二、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现实背景
    三、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思想基础
第二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
    二、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危害的分析
    三、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立场的表明
    四、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应对
第三章 中国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交锋
    一、关于经济主权问题的交锋
    二、关于金融自由问题的交锋
    三、关于贸易自由问题的交锋
    四、关于保护民族产业的交锋
    五、关于民族主义去留的交锋
第四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价值
    二、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时代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难点
第2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关概念的基本规定
        2.1.1 必须从内涵上把它和现代性联系起来
        2.1.2 世界历史发展的最后结果将是所有民族及其特性的自行消亡
        2.1.3 世界历史进程中单个国家内部行为外溢对其他民族国家的重大后果
        2.1.4 民族国家充分的主动性受限而服从于世界历史进程
        2.1.5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2.2 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阐释
        2.2.1 大工业的社会性和资本的扩张性
        2.2.2 交往的普遍发展
        2.2.3 科学技术的作用
    2.3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2.3.1 全球化的狭义和广义的理解
        2.3.2 全球化是一个总体性、普遍性的概念
        2.3.3 “全球化”与“跨国化”概念的区别
        2.3.4 全球化源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向全世界的扩展
        2.3.5 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经济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3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资本主义全球治理模式的超越
    3.1 资本主义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3.1.1 全球化伴生概念: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
        3.1.2 资本主义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现实反思
    3.2 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困境的具体表现
        3.2.1 地区冲突与难民危机
        3.2.2 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原教旨主义
        3.2.3 生态安全危机
        3.2.4 网络信息空间的冲突
    3.3 全球治理方案的探索
        3.3.1 西方霸权理论体系的衰落
        3.3.2 回应和破解文明冲突的理论
    3.4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3.4.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进程
        3.4.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意义
第4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体系
    4.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4.1.1 经济共享: 全球经济命运共同体
        4.1.2 政治协商: 平等互信的国际秩序
        4.1.3 文化承认: 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
        4.1.4 生态一体: 同呼吸共命运的绿色世界
        4.1.5 共建共享: 全球网络安全与互信
    4.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质
        4.2.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世界历史理论之声
        4.2.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思想之魂
        4.2.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理想之光
第5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
    5.1 “一带一路”筑牢经济共赢基础
        5.1.1 “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和目标
        5.1.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实施
        5.1.3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作用
        5.1.4 筹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组织助推“一带一路”的发展
    5.2 和平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5.2.1 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
        5.2.2 在和平外交上彰显中国特色
        5.2.3 在国家安全上倡导国际安全观
    5.3 文化自信建构共同体话语体系
        5.3.1 文化自信的价值体现
        5.3.2 文化自信构建的理论支撑
    5.4 倡导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文明
        5.4.1 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本质
        5.4.2 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
    5.5 网络空间主权主导大数据联通
        5.5.1 网络空间的定义与属性
        5.5.2 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
        5.5.3 网络空间主权的维护主导
第6章 结论
    6.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6.2 中国全球治理改革方案与资本主义全球治理模式的区别
    6.3 “一带一路”建设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8)全球化转型:国际传播与能力建设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国际传播及其相关概念再辨析
二、理性认识:全球化转型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一) 全球化及其发展认识
    (二) 国际传播的全球化转型影响
三、现实抉择:全球化转型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9)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研究状况
    三、写作思路
    四、论证方法
    五、重点难点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及其防控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食品安全犯罪的含义
        一、食品与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和范围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一、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高发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高发的原因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一、犯罪防控与犯罪防控机制
        二、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及其特殊性
第二章 建立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学理基础
    第一节 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社会学基础
        一、转型社会与食品安全犯罪防控
        二、风险社会与食品安全犯罪防控
    第二节 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管理学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与食品安全犯罪防控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食品安全犯罪防控
    第三节 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经济学基础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与食品安全犯罪防控
        二、行为经济学与食品安全犯罪防控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现状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机制的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机制的现状
        二、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机制的不足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处罚机制的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食品安全刑事处罚机制的现状
        二、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存在的不足
        三、我国食品安全刑事处罚机制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域外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考察与借鉴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一、美国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二、英国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一、德国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二、日本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
        一、台湾的食品安全立法
        二、台湾的食品安全监管和处罚制度
    第四节 域外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域外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特征与评析
        二、域外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坚持预防为主和惩治为辅的防控思路
        一、坚持预防为主和惩治为辅防控思路的必要性
        二、坚持预防为主和惩治为辅防控思路的路径
    第二节 坚持行政规制和刑事规制相结合的防控思路
        一、坚持行政规制和刑事规制相结合防控思路的必要性
        二、坚持行政规制和刑事规制相结合的路径
    第三节 依法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一、依法从严打击和惩处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二、严惩食品安全领域相关职务犯罪
        三、对初犯、偶犯、从犯等适当从宽处罚
第六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防控机制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
        一、进一步完善食品市场准入机制
        二、强化指标检查机制和落实HACCP制度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机制的完善
        一、食品安全行政处罚立法的完善
        二、食品安全行政执法机制的完善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处罚机制的完善
        一、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二、食品安全犯罪刑事司法的完善
    第四节 完善食品安全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
        一、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制和刑事处罚机制衔接的完善
        二、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机制和刑事处罚机制衔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0)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现有研究水平
        1.2.2 存在问题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基本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变革的时空坐标
    2.1 政府模式变革中的时代精神与现实关怀
        2.1.1 行政改革:西方改革的时代意涵
        2.1.2 时代课题:政府模式变革的方向
        2.1.3 理论建构:政府变革的现实关怀
    2.2 面向社会现实的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
        2.2.1 西方对未来治理模式的探索
        2.2.2 中国改革对服务型政府的探索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实践面向
    2.3 在时代背景中寻找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2.3.1 管理型政府模式的坐标
        2.3.2 新的时空坐标系的生成
        2.3.3 定位政府模式及其坐标
第3章 空间坐标:政府模式变革的全球化视野
    3.1 正确定位全球化
        3.1.1 地域化、世界化与全球化
        3.1.2 作为一场历史运动的全球化
        3.1.3 全球化视野中的制度创新
    3.2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及其解构
        3.2.1 资本主义世界化运动
        3.2.2 基于中心—边缘结构的世界
        3.2.3 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
    3.3 全球正义诉求中的政府变革
        3.3.1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
        3.3.2 正义遭受质疑及其重建之路
        3.3.3 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全球正义
    3.4 在全球合作中实现政府转型
        3.4.1 人类社会携手合作的动力
        3.4.2 在去中心化中谋求合作
        3.4.3 建构支持全球合作的政府
第4章 时间坐标:政府模式变革的后工业化取向
    4.1 考察“后工业社会”概念的多种理解
        4.1.1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概念
        4.1.2 后工业社会概念外延的扩展
    4.2 社会治理后工业分析的多元语境
        4.2.1 后工业行政中的服务要素
        4.2.2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组织设计
        4.2.3 后工业经济的质量增长方式
        4.2.4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构想
    4.3 后工业化进程中治理责任承担的路径
        4.3.1 人类社会中的差异性和不平等
        4.3.2 能者统治的社会及其改进方案
        4.3.3 治理责任承担合作路径的建构
    4.4 在后工业化进程中自觉规划社会治理
        4.4.1 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尝试
        4.4.2 破解组织中心—边缘结构
        4.4.3 建构支持合作的政府模式
第5章 复杂性: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特征
    5.1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
        5.1.1 在简单的环境中寻求确定性
        5.1.2 在复杂环境中开展社会治理
        5.1.3 社会高度复杂性提出的挑战
    5.2 官僚制控制体系的失灵与变革
        5.2.1 官僚制组织的控制体系
        5.2.2 复杂性增长中的控制失灵
        5.2.3 建构任务型组织的逻辑
    5.3 政府模式变革的复杂性理论视角
        5.3.1 还原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理论
        5.3.2 用复杂性理论看后工业化的现实
        5.3.3 复杂性增长中的政府模式建构
    5.4 风险社会中的政府模式变革
        5.4.1 风险社会提出的变革要求
        5.4.2 政府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5.4.3 德制框架下的服务型政府
第6章 创造性:复杂性社会条件下的人类创造智慧
    6.1 知识—智慧体系中的政府变革逻辑
        6.1.1 增长:人类社会的知识存量与扩散
        6.1.2 管理:建构封闭性的知识应用体系
        6.1.3 服务:促进知识共享之上的创造智慧
    6.2 生产体系变革中的政府模式转向
        6.2.1 工厂体系映射下的社会治理逻辑
        6.2.2 分工—协作体系中控制导向的政府
        6.2.3 网络化生产体系中的服务型政府
    6.3 科学范式转换中的政府变革要求
        6.3.1 从分析到综合的科学体系
        6.3.2 从摹仿到创造的人类启蒙
        6.3.3 创造性科学兴起中的政府
    6.4 创造性技术涌现中的政府模式选择
        6.4.1 变革时代的创造性技术
        6.4.2 技术聚合中的政府创新
        6.4.3 创造性社会的治理变革
第7章 网络结构:创造性技术兴起中的社会变迁
    7.1 网络化—去中心化:建构作为行动者的政府
        7.1.1 在边界消融中生成的合作关系
        7.1.2 空间特性变革中的网络化思维
        7.1.3 社会去中心化中的行动者建构
    7.2 符号化—虚拟化:引发政府思维方式的革命
        7.2.1 现实的符号化所建构的现实
        7.2.2 虚拟世界中的虚拟思维范式
        7.2.3 时空约束衰落中的政府变革
    7.3 个性化—多元化:促进社会走向成熟自治
        7.3.1 个性化的“新人类”及其性格
        7.3.2 从人的总体性到社会的多元化
        7.3.3 成熟自治社会中的政府变革
    7.4 在社会网络结构生成中变革政府模式
        7.4.1 技术应用:掀起治理变革的浪潮
        7.4.2 社会结构:从等级制到网络结构
        7.4.3 政府模式: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问题研究的路径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的灵晕:社交媒体中藏族日常生活影像的文化沟通研究[D]. 宋一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陈家沟村落武术的文化变迁研究[D]. 褚玉杰.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 张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
  •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乡市第一中学为例[D]. 屈霁光.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6]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D]. 徐怀志. 扬州大学, 2019(02)
  • [7]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 卢霄. 东北大学, 2019(12)
  • [8]全球化转型:国际传播与能力建设再思考[J]. 严功军. 新闻界, 2018(08)
  • [9]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机制研究[D]. 付凤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D]. 周军.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再论全球化的后果——兼论全球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