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水均衡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黑河水均衡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一、对黑河均水制度的回顾与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肖鑫[1](2021)在《简析明末清初传檄而定表象下的暗流涌动——以清史稿中甘肃全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清史稿以及其他史料中记录的史实,从明末边兵制度名存实亡、地方土司制度以及外部势力干扰胁迫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明清之交甘肃全境的复杂格局。

代兰海[2](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王婧[3](2020)在《明代名臣石茂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茂华(1522—1583),字君采,号毅庵,益都人(今山东省青州市)。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后,石茂华先后任浚县知县、扬州知府、陕西参政、甘肃巡抚等职。万历元年(1573),石茂华任督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万历五年,升为兵部尚书。万历十一年,因陕西地区大旱,石茂华再次被启用为三边总督负责赈灾,后因积劳成疾卒于任。石茂华历事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特别是万历年间两次出任三边总督,功绩显着,对当时朝政有较大影响。明清以后有多种文献都记载石茂华事迹,特别是万斯同撰修《明史》列有《石茂华传》。石茂华撰写的诗歌、记文、序文及《毅庵总督陕西奏议》等文献资料,对于进一步深化石茂华个人经历及其在西北地区的政绩等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意义。本文利用相关史料,对石茂华的家世与生平、诗文、为政思想与交游群体等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与考证。通过对石茂华先祖、同辈、子侄、孙辈等家族人员的考证,本文梳理出了石茂华家族清晰的世袭传承情况,并对石茂华的基本经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石茂华创作的诗文、序文、碑记等文献,不仅反映了石茂华所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个人经历与心态。《毅庵总督陕西奏议》收录了石茂华奏议一百四十一篇,这些奏议集中反映了石茂华有关西北地区边墙修建、防秋、互市、官吏任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举措。通过对石茂华交游群体的研究,进一步理清了石茂华的社会关系。

令启瑞[4](2018)在《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初年,河西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战乱迭起,渠道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抗战爆发后,河西地区逐渐受到中央政府的关注。从20世纪40年代起,国民政府和甘肃省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河西地区水利建设。本文以河西水利建设的成就、水利工程运作、水利管理机构及机制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追溯河西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首先,从河西自然条件出发,分析了河西水利的基本特征及其水利开发价值,河西水资源蕴藏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民国时期,河西水利开发具有紧迫性和可行性,只有通过兴修水利,才能改变河西落后的局面,进而支持抗战所需;其次,追溯历代以来河西水利建设的成果,降以晚清民国前期河西水利衰败,再到抗战时期河西水利建设复兴的全过程。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在水利林牧公司领导下,对河西水利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通过银行贷款、河西水利专款及省政府垫拨,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难题。旧渠整理工程和新修水利工程建设成就显着,并且在水利建设中首次应用了水利勘测、测量、水文观测等新技术,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再次,水利管理中设置了新机构、建立了有效的水利运行机制、制定了新的水法水规、改进了配水制度。针对水利纠纷频发的现象,探索出民间仲裁、行政处理及法律诉讼等多种解决机制,减少了水利纠纷,提高了水利管理水平;最后,主要对民国时期开发西北浪潮下河西走廊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对今天河西走廊综合性开发、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些许建议和经验教训。

李峰[5](2017)在《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滇池流域水网密布,农业灌溉条件较好,是云南高原的核心经济区,自然水源与农业灌溉的时空差异制约着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清两代都在水利工程的修建上用功綦重。在考证滇池流域河流水系和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了解滇池流域内水利灌溉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而探究农田灌溉体系下的制度管理。明清时期,人们对滇池坝区水系的不同认识影响着滇池坝区内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功能的发挥。清代以前,水利工程的兴修集中在河流主干地区,为较大的控制性水利工程;清代在坝区内各河流域内修建了大量区域性水利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总的来说,滇池坝区内各条河流基本都兼顾防洪与灌溉功能,只是有所偏重。第一,盘龙江在滇池北岸主要承担分水泄洪之责,盘龙江中上游东西两岸的土地皆资金汁河和银汁河灌溉;下游所开“九尾”皆为盘龙江泻水子河,分泻盘龙江水势。第二,滇池流域的其他河流皆重于灌溉之利。在各河的分水灌溉过程中,形成了“河流—闸坝—沟渠—堰塘”四位一体的灌溉模式,河流提供灌溉水源,闸坝负责分水放水,沟渠负责将河流之水引入所需灌溉之地,而堰塘则承担着灌溉用水的蓄积,调节自然水源与农业灌溉之间的时空差异。滇池坝区内,围绕不同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不同的灌概类型:河流上游区域以单一水利工程为中心的灌溉类型、河流中游“河流—闸坝—沟渠—堰塘”灌溉类型、河流下游兼顾防洪的灌溉类型。滇池流域内水利工程的兴修主要集中于清雍正之前和清末,且大部分沟渠和部分其他水利工程主要修建于清雍正之前,因此滇池流域水利体系最终形成是在雍正时期。在水利体系运作,尤其是农田灌溉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分水用水制度和水权管理制度。第一,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马料河等四河流域内形成了“轮排分水”制度,宝象河流域、捞鱼河流域和马料河上游形成了“小区域轮灌”制度;无论是“轮排分水”还是“小区域轮灌”,都有详细具体的分水规则,包括分放水时间、分水量、用水顺序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制度化的水利规则、水利工程“岁修”和“大修”制度以及“巡水—排头制”和“水长制”两种形式的水权管理组织共同完善了滇池坝区内的水利制度。“巡水—排头制”管理模式施行于“轮排分水”流域,而“水长制”管理模式施行于“小区域轮灌”区域。在水系认知基础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并辅之以完备的水利制度及管理,形成了滇池坝区完整的水利体系。

史志林[6](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赵海莉,张志强,赵锐锋[7](2014)在《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历史变迁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和控制性因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是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限制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机制,是水资源管理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前沿方向。对西北地区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水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转变水资源管理理念,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李艳,王晓晖[8](2013)在《民国河西走廊水利事务中的权利团体及其互动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在甘肃河西走廊水利事务中,因不同的利益希求而表现出国家权力、地方势力和普通民众等不同的权利团体,进而相互间又表现出管理与控制、合作与扩展、博弈与制衡等复杂的互动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民国时期河西走廊以水利事务为特征的社会变迁。

鲍淑君[9](2013)在《我国水权制度架构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国家水权制度是新时期我国水资源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均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水权制度建设包括确权制度和实施制度两大基本内容,其中确权制度是水资源国家所有权属向用户用水权属让渡的基本途径,又包含行政配置制度和市场配置制度,前者是行政公权对于稀缺公共资源的初始配置,后者是利用市场提高水权分配效率的重要补充,2011年中央一号文和2012年国务院三号文均在规定“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后,同时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我国水权制度建设可追溯至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水资源稀缺性的不断凸显,国家水权制度建设越发迫切并需付诸实践。本论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水权制度国内外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是水权制度建设的三大科学基础,而水权制度建设基本内容包括确权和实施两大基本制度建设,确权则又分为水权初始行政配置和水权的二次市场配置,水权行政配置核心包括江河水量分配制度、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市场配置的要点是转让方式、转让价格和第三方利益补偿。水权实施制度建设是用户行使其用水权的制度保障,核心包括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和水资源调度管理制度。在研究和提出国家水权制度整体架构的基础上,针对确权的两大环节的关键技术需求,开展了水权分配技术和水权转让交易定价技术研究。鉴于水权分配结果现实可接受程度的要求,本论文创新引入了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用于水权分配,通过计算水权各项分配原则的Pareto前沿,揭示这些原则之间的量化关系,实现了水权分配机制与过程的可视化。与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引入权重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进行优化的方法相比,该算法可展示计算后各分配准则对应的完整的Pareto前沿,在非劣方案集的空间寻优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论文还实验性地对黄河87分水方案按照现状条件进行评价,并指出了该方案的优化方向。在水权转让交易定价技术方面,本论文从实践出发,研究了考虑第三方影响的市场供求平衡的均衡定价方法,即在水权转让交易定价中均衡转出方和转入方的价格意愿,同时考虑对第三方影响因素进行定价。其中,转出方供给价格可以采用扣除非水成本法和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第三方补偿价格计算方法可分为基于费用的估算方法和基于损害的估算方法两种途径,转入方支付价格意愿与转让水的经济价值产出关系密切,具体可以通过扣除非水成本法、效益分摊系数法、替代工程成本法和可承受能力分析法确定。论文尝试性地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向工业行业转让的转让交易定价中,提出了基于现状情景的水权转让参考性价格。尽管本论文对水权制度的架构认知及其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由于水权制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加之水权制度建设涉及各方用水权益的规范和利益的调整,因此,无论是水权制度系统的架构厘清,还是分配和转让技术的创新与实施,均有待进一步深化,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

李艳[10](2013)在《近代河西水利管理演变与乡村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河西走廊,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因社会发展和政权变动,在水利管理体系、用水制度等方面呈现出传承和演变的特点。同时,民国时期的不同因素与这些特点的相互结合,促使近代河西乡村社会在特定的局面中走上现代化变迁之路。

二、对黑河均水制度的回顾与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黑河均水制度的回顾与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社会空间
        3.1.2 生态空间
        3.1.3 生态空间生产
        3.1.4 空间消费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域治理理论
        3.2.3 政府行为理论
        3.2.4 公共产品理论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1 额济纳旗概况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5.4.1 生态效应
        5.4.2 社会效应
        5.4.3 经济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6.5.1 空间效应
        6.5.2 经济效应
        6.5.3 社会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7.1.1 中央政府
        7.1.2 地方政府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7.2.1 地方政府
        7.2.2 旅游企业
        7.2.3 影视媒体
        7.2.4 外来游客
        7.2.5 当地居民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8.1.1 生态移民问题
        8.1.2 生态旅游问题
        8.1.3 游牧文化问题
        8.1.4 分水方案问题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之处
    9.4 建议与展望
        9.4.1 研究建议
        9.4.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明代名臣石茂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茂华家世与生平研究
    第一节 石茂华家世
        一、先祖
        二、同辈
        三、子侄
        四、孙辈
    第二节 石茂华生平
第三章 石茂华诗文研究
    第一节 诗歌
    第二节 记文
        一、《固原州儒学建尊经阁记略》
        二、《乐溥堂记略》
    第三节 序文
        二、《重修宁夏志序》
    第四节 祭文及行状
        一、《祭钱总兵文》
        二、《明故保定府通判海浮冯公行状》
第四章 《毅庵总督陕西奏议》与石茂华为政思想研究
    第一节 《毅庵总督陕西奏议》
        一、《毅庵总督陕西奏议》基本概况
        二、《毅庵总督陕西奏议》主要内容
        三、《毅庵总督陕西奏议》文献价值
    第二节 石茂华为政思想
        一、大修边政,加强边防
        二、恩威并施,治理西番
        三、例行防守,以固边陲
        四、审时度势,开通互市
        五、刚正不阿,举荐人才
第五章 石茂华交游群体研究
    第一节 官场同僚
    第二节 地方名士
结语
附录1 :石茂华年谱简编
附录2 :石茂华传世诗文辑录
附录 3:石茂华《毅庵总督陕西奏议》目录
附录4 :石茂华墓志、传记资料辑录
附录5 :石茂华家族成员资料辑录
附录6 :明清文人文集、地方志记载石茂华资料辑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词语限定
第一章 河西水利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价值
    第一节 河西地区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河西水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河西水利的开发价值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西水利建设
    第一节 河西水利建设缘起
    第二节 河西水利建设规划与经费来源
    第三节 河西水利工程建设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西水利管理
    第一节 水利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第二节 水法水规及分水制度
    第三节 河西地区水利纠纷
    第四节 水利纠纷解决机制
第四章 民国时期河西水利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水利建设的成就
    第二节 水利建设的特点
    第三节 水利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5)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范围
    四、研究资料和方法
第一章 滇池北岸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第一节 盘龙江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盘龙江流域的水系
        二、盘龙江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二节 金汁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金汁河流域的水系
        二、金汁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三节 银汁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银汁河的水系
        二、银汁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四节 海源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海源河流域的水系
        二、海源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二章 滇池东岸和南岸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第一节 宝象河、白沙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宝象河、白沙河水系
        二、宝象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二节 马料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马料河的水系
        二、马料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三节 洛龙河水系及水利工程
        一、洛龙河水系
        二、洛龙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四节 捞鱼河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捞鱼河水系
        二、捞鱼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第五节 滇池南岸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一、柴河流域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二、东大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三、海口河的水利工程
第三章 水利工程视野下的农田灌溉体系
    第一节 滇池坝区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一、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水利体系的形成
        二、滇池坝区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第二节 滇池坝区农田灌溉中的分水用水制度
        一、轮排分水制度
        二、小区域轮灌制度
    第三节 滇池坝区内水利制度的完善
        一、水规制度化
        二、水利工程维修制度
        三、水权管理组织制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籍资料
    二、碑刻资料类
    三、研究专着与论文
    四、现代志书
后记
附图

(6)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历史变迁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流域概况
2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历史变迁
    2.1历史时期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变迁
    2.2新中国成立后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践
3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特点
    3.1先秦到汉的水制度
    3.2唐宋元时期的水制度
    3.3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制度
    3.4新中国成立后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
4历史时期流域水制度存在的问题
    4.1地方水权法规缺乏和民间章程不完善
    4.2流域水管理制度缺乏长远考虑
    4.3缺乏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5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变化的因素分析
    5.1人口因素的作用
    5.2经济因素的作用
    5.3水事矛盾的推动
6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现实启示
    6.1培育流域先进水文化
    6.2创新流域均水制度
    6.3建立科学的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模式

(8)民国河西走廊水利事务中的权利团体及其互动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河西水利事务中的权利团体
二、国家机构、地方势力、普通民众的活动
    (一) 国民政府向基层社会权力的延伸
    (二) 地方势力的活动
        1. 基层水利管理人员
        2. 基层水利组织
        3. 宗族
三、国家机构、地方势力、普通民众间的互动与影响
    1.管理与控制
    2.合作与扩展
    3.博弈与制衡

(9)我国水权制度架构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水权制度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进展
    2.1 水权内涵
    2.2 水权制度研究实践进展
    2.3 水权分配制度及技术研究进展
    2.4 水权转让制度及技术研究进展
    2.5 国内水权制度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2.6 国外水权制度研究及建设经验的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权制度建设的科学基础与系统架构
    3.1 水权制度在我国水资源管理公共政策中的定位
    3.2 水权制度的科学基础
    3.3 水权制度的系统架构
    3.4 初始水权分配制度
    3.5 水权有偿转让制度
    3.6 水权的实现制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ARETO前沿NSGA-Ⅱ算法的初始水权分配模型
    4.1 初始水权分配原则的确定
    4.2 NSGA-Ⅱ算法介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PARETO前沿模型
    5.1 模型建立
    5.2 算法稳定性
    5.3 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市场转让模式的水权转让交易定价技术
    6.1 水权转让定价的目的
    6.2 水权转让定价的原则
    6.3 水权转让定价的价值基础
    6.4 水权转让定价构成及范围
    6.5 水权转让定价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宁夏水权有偿转让价格制定
    7.1 宁夏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7.2 宁夏水资源概况
    7.3 宁夏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7.4 宁夏水权转让概况
    7.5 宁夏水权有偿转让价格制定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近代河西水利管理演变与乡村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利管理的传承和演变
    (一) 水利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二) 水利事务的控制和管理
    (三) 用水制度的继承和调整
二、近代河西乡村社会的变迁

四、对黑河均水制度的回顾与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简析明末清初传檄而定表象下的暗流涌动——以清史稿中甘肃全境为例[J]. 肖鑫. 中国民族博览, 2021(02)
  • [2]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明代名臣石茂华研究[D]. 王婧.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4]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水利建设研究[D]. 令启瑞. 宁夏大学, 2018(01)
  • [5]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体系研究[D]. 李峰. 云南大学, 2017(05)
  • [6]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7]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历史变迁及其启示[J]. 赵海莉,张志强,赵锐锋. 干旱区地理, 2014(01)
  • [8]民国河西走廊水利事务中的权利团体及其互动与影响[J]. 李艳,王晓晖.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3(04)
  • [9]我国水权制度架构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 鲍淑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
  • [10]近代河西水利管理演变与乡村社会变迁[J]. 李艳.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标签:;  ;  ;  ;  ;  

黑河水均衡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